风雷震九州的点评鉴赏

作者&投稿:阿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点评梁羽生小说人物(要尽量全面)~

  一、梁羽生其人


  武侠小说在华人的世界里争相传阅,梁羽生的名字也随着武侠小说的流传而广为人知,梁羽生的名字是和武侠小说紧紧地联在一起的。

  梁羽生的作品为什么会具有如此巨大的魔力呢?

  要阐释这一问题,还是古人说的:“知人论世”。让我们从梁羽生的身世谈起。

  1.梁羽生的生平

  梁羽生,原名陈文统,1922 年出生,原籍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梁羽生出身世代书香门第,家中很有一些产业,算得上是一个富户。他家在乡下,地近瑶山,是游览的好地方。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下,梁羽生熟读古文,好弄词章,经常填词作赋,一抒情怀。

  1943 年,广州一批学者避难来到蒙山,梁羽生便拜史学家简又文教授为师,学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

  抗日战争胜利后,梁羽生进广州岭南大学读书,学的专业是国际经济。毕业后,由于酷爱中国古典诗词和文史,便在香港《大公报》(一说是《新晚报》)做副刊编辑。1949 年以后定居香港,现侨居澳大利亚悉尼市。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梁羽生博闻广识,多才多艺,曾用“梁慧如”、“冯瑜宁”等笔名写过许多散文、文艺评论和文史随笔,还曾用“陈鲁”的笔名写中国象棋的评论文章。他的棋评写得相当精采,公认为一绝,读来比亲临现场观棋还有兴味。

  梁羽生从小爱读武侠小说,其入迷程度往往废寝忘食。走入社会后,他仍然爱读武侠小说,与人评说武侠小说的优劣,更是滔滔不绝,眉飞色舞。深厚的文学功底,丰富的文史知识,加上对武侠小说的喜爱和大量阅读,为他以后创作新派武侠小说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在众多的武侠小说作家中,梁羽生最欣赏白羽(宫竹心)的文字功力,据说“梁羽生”的名字就是由“梁慧如”、“白羽”变化而来的。

  1954 年,香港武术界太极派和白鹤派发生争执,先是在报纸上互相攻击,后来相约在澳门新花园擂台比武,以决雌雄。太极派掌门人吴公仪和白鹤派掌门人陈克夫,为了门派的利益,在擂台上拳脚相争。这场比武经港澳报刊的大肆渲染而轰动香港。陈文统的朋友《新晚报》总编辑罗孚触动灵机,为了满足读者兴趣,在比武第二天就在报上预告将刊登精采的武侠小说以飨读者。第三天,《新晚报》果然推出了署名“梁羽生”的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随着《龙虎斗京华》的问世,梁羽生——梁大侠初露头角,轰动文坛的“新派武侠小说”已有雏型。

  在众多的香港武侠小说作家中,梁羽生和金庸无疑是两颗最耀眼的明星。梁羽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而金庸则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创作者,人们往往将梁羽生和金庸相互比较。为此,梁羽生用“佟硕之”

  的笔名写了一篇《金庸梁羽生合论》(发表在1966 年香港的《海光文艺》上),详尽分析二人异同。其中有这样两句话:“梁羽生是名士气味甚浓(中国式)的,而金庸则是现代的洋才子。梁羽生受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诗词、小说、历史等)的影响较深,而金庸接受西方文艺(包括电影)的影响则较重。”所论颇为中肯。

  从1954 年到1984 年,梁羽生在武侠文坛上辛勤笔耕了三十个春秋, 共创作了三十五种武侠小说,总字数达一千余万言。1984 年,梁羽生宣布“封刀”,从而结束了“江湖生涯”,金盆洗手,改弦更张,准备撰写正统历史小说。

  2.梁羽生的武侠小说理论

  很多人说,“新派武侠小说”的产生,提高了武侠小说的文化品位。

  虽然如此,在文艺理论界仍然有许多人认定武侠小说不能登大雅之堂。针对这一问题,梁羽生在许多场合发表过对武侠小说的看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梁羽生的观点十分精辟、深刻,批评了文艺理论界对武侠小说的偏见,也指出了武侠小说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可谓我国小说理论界中的一家之言,很值得我们参考。了解梁羽生的武侠小说理论,对我们阅读理解和评论武侠小说创作是十分有益的。

  首先,梁羽生对武侠小说在文学中的地位及其价值给予明确肯定。他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发言说:“文学形式本身并无高下之分,所谓高级与低级,只取决于作者本人的见识、才力和艺术手腕。”他的观点得到与会者的赞同。他认为中国的武侠小说源远流长,新派武侠小说更表现出进步的思想内容、新的历史见解和成熟的艺术技巧;无视武侠小说的存在,硬将它排斥在文学殿堂之外,这是很不公平的。对于某些诋毁和否定武侠小说的观点,梁羽生不无激愤地说:“这只能表示那个人在容纳文化方面的心胸不广。他其实也不了解什么叫做武侠小说;或者他看过的许多武侠小说是荒诞离奇的,这才造成误解。其实武侠小说有好有坏,文艺小说亦是。即使是反映现实的写实小说亦有好有坏,如果作者功力不够、观察力不敏锐的话,他尽管写的是写实小说,还是不能反映现实的。”他指出,作为一种小说流派,武侠小说无疑是中国文学百花园中一朵奇异的鲜花,“应当允许武侠小说存在”。

  关于如何把握武侠小说的主题,以及如何在武侠小说中反映时代精神和创造典型人物,梁羽生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武侠小说必须有武有侠,武是一种手段,侠是真正目的,通过武力的手段去达到侠义的目的;所以,侠是重要的,武是次要的,一个人可以完全不懂武功,却不可以没有侠气。“侠”是正义的行为,做对大多数人有利的事就是所谓仗义行侠。他又说:“集中社会下层人物的优良品质于一个具体的个性,使侠士成为正义、智慧、力量的化身,同时揭露反动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的腐败和暴虐,就是所谓的时代精神和典型性。”(参见冯立三《与香港作家一夕谈》)

  怎样才能写好武侠小说?梁羽生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写好武侠小说并不容易,作者只有具备相当的历史、地理、民俗、宗教等等知识,并有相当的艺术手段、古文底子,而且还要懂得中国武术中的三招两式,才能期望成功。”梁羽生认为,要写好武侠小说,撰写者的创作态度应当端正。他在1977 年应新加坡写作人协会的邀情作演讲时,介绍了自己创作武侠小说所作的努力:一是努力反映某一时代的历史真实;二是着力塑造人物的性格;三是力求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梁羽生虽然喜爱武侠小说,竭尽心智地创作武侠小说,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他对武侠小说的态度仍是明智的、公允的。他曾对大陆一度兴起的盲目的泛滥的“武侠热”泼过冷水。1985 年,他借《文艺报》一隅表示自己的忧虑:“有的部门作了统计,至少有五十多家小报发表我和他人的武侠小说。不少地方的一些报纸转载我的武侠小说,有的加以改写,都未经作者同意。据说有的把两个回目合并成一个回目,甚至有的不是我写的武侠小说,却标上我的名字,以蒙骗读者。我认为,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应当在文学园地占主要地位;但最近有些小报,从第一版到最后一版全部刊载我或其他作者的武侠小说,这样的路不是越走越窄了吗?”这表明了梁羽生的真知灼见。

  二、梁羽生的作品


  在梁羽生的文学生涯中,他创作的武侠小说影响最广。四十多年来,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在海内外读者中历久不衰,深受欢迎。从1954 年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在香港《新晚报》上连载起,直到他宣布“封笔”而准备转写历史小说,他共创作了三十五种武侠小说,合一百六十多册(香港版),字数达一千多万。

  1.四大分支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虽然卷帙浩繁,但在题材内容上却有脉络可寻。从总体上说,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所反映的时代是封建社会中晚期,书中的侠士们置身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中,在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汇冲突中,为国为民,仗义行侠,表现出中国传统的侠义精神和英雄本色。所以,梁羽生的作品政治色彩十分强烈,主题倾向异常鲜明。

  我们从题材内容上来分析梁羽生的作品,大致可将其分为唐、宋、明、清四大分支。

  反映唐代游侠生活和民族矛盾的作品有《女帝奇英传》《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和《慧剑心魔》。

  反映宋代侠士抗击辽、金侵犯的作品有《武林天骄》《狂侠·天骄·魔女》《飞凤潜龙》和《鸣镝风云录》等。

  反映明代豪侠领导义军反抗暴政及表现统治阶级内部忠奸斗争的作品有《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和《广陵剑》等。

  反映清代侠义之士和各民族人民团结反清斗争的作品有《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冰魄寒光剑》和《江湖三女侠》等。

  在四大分支的作品中,每个分支的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之间都有着一定的传承关系,组成了各自独立的长长的系列。

  在唐代作品分支中,《大唐游侠传》、《龙风宝钗缘》和《慧剑心魔》是反映唐代游侠生活的三部曲,其故事情节前后关联,空空儿、铁磨勒、段克邪、聂隐娘、红线等人物形象在三部书中都出现过,在前二部作品中还担任主要角色。

  《武林天骄》《狂侠·天骄·魔女》《飞凤潜龙》《鸣镝风云录》《瀚海雄风》和《风·云·雷·电》这六部作品在题材内容和故事情节上是前后连接的,都是以宋、金、辽之战为历史背景,描写中原武林志士抗敌卫国的壮举。檀羽冲、华谷涵、柳清瑶、耿照、完颜长之等人物在各部书中反复出现,使各部作品内容互为关联。

  在明代分支里,故事内容互为相关的作品共有七部,依次为《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武林三绝》《广陵剑》和《白发魔女传》。这七部作品,除了《还剑奇情录》与各部作品略微搭线外,其余六部作品均关联密切,虽然各部小说的主人公各不相同,其中的人物关系和小说情节却联系较紧,时间顺序亦较分明。

  反映清代豪侠义士反清斗争的作品数量最多,共有十七部,占了梁氏全部作品的二分之一。在这十七部作品中,有十五部小说的故事内容和人物是互相有联系的,其中有的作品联系相当紧密,可以说是承上接下的系列作品。这十五部小说按故事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列如下:

  塞外奇侠传

  |

  七剑下天山

  |

  江湖三女侠

  |

  冰魄寒光剑

  |

  冰川天女传

  |

  云海玉弓缘

  |

  冰河洗剑录

  |

  风雷震九州

  |

  侠骨丹心

  |

  游剑江湖

  |

  牧野流星

  |

  弹指惊雷

  |

  绝塞传烽录

  .

  剑网尘丝

  |

  幻剑灵旗

  十五部作品中的最后二部《剑网尘丝》和《幻剑灵旗》,是姊妹编,故事首尾相连,人物上下贯通,联系十分紧密,甚至可以合为一部;然而它们与前面的十三部作品关系较为疏远,只有天山剑派和白驼山两条线将它们和十三部作品勉强搭上,所以只能用虚线标出。除了上述十五部作品外,还有两部反映义和团反清灭洋和侠士报仇雪恨的作品,即《龙虎斗京华》和《草莽龙蛇传》,这两部内容衔接的作品与以上十五部小说内容互不相干。

  此外,梁羽生还有两部作品是独立成篇的,它们的故事情节完全独立,不与任何作品发生联系。这两部作品是《女帝奇英传》(虽是写唐代游侠之事,却与唐代游侠三部曲在内容上毫不相干)和《武当一剑》。《女帝奇英传》是写武则天时期,李逸、武玄霜等义侠与突厥入侵者以及武林败类的殊死搏斗,其间更有唐代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武当一剑》则写明朝末年,武当派剑侠耿玉京、牟一羽、东方亮等反抗清军入侵和揭破武林惨案的故事。

  2.天山系列

  在梁羽生所创立的“纸上江湖”中,武林门派林林总总,梁羽生却最偏爱“天山剑派”。他在小说里屡次描绘天山风光,景色迷人,令人心醉。

  请看《七剑下天山》一书中对天山的描绘:

  雄伟壮丽的天山矗立着,绝世的英雄在它的面前,也会觉得自己的渺小。凌未风等站在山脚,只见蓝蒙蒙的烟云弥漫着天际,雪山冰峰矗立在深蓝色的空中,像水晶一样闪闪发光。这时朝阳初出,积雪的高峰受到了阳光的照射,先是紫色的,慢慢地变成红色,映得峡谷里五光十色,壮丽斑斓,任是最奇妙的画工,也画不出这幅“天山日出”的景色。

  梁羽生不仅描绘了天山的雄奇壮美,而且还借小说主人公凌未风之口叙述了一个美丽动人的天山神话。天山本来没有冰,也没有雪,由于天山仙女为人间真情所感,犯了天条,被罚困锁天山之巅。天山之冰是她的眼泪,天山之雪是她在苦难中熬白了的头发。

  据说,梁羽生有次来大陆,一定要去观赏天山。当他到了天山脚下,饱览天山美景时,竟开怀大笑,说道:“天山和我想象中的一模一样。”

  也许正是这种神奇的想象力和丰富的语言表现力,才使梁羽生作品中的“天山”风光极具魅力。

  天山的风景秀丽,天山剑法更是奥妙无穷。一剑在手,万夫莫敌,剑法施展开,刚柔相济,攻守兼备,迅捷无伦,变化万端,真可谓武林独步,所向披靡!此外,天山上还有坚逾钢铁的“天山神芒”,能解百毒的“天山雪莲”。总之,人杰地灵集于“天山”一处。正如“天山七剑”之一冒浣莲所感叹的那样:“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到天山不知世界之奇!”

  “天山剑派”的创始人是霍天都。霍天都一心练剑,不问世事,想自创一门天下无双的剑法,以至和妻子凌云凤分道扬镳(事见《联剑风云录》)。霍天都终于在天山练成了独门剑法。到了晦明禅师(即《白发魔女传》中的岳鸣珂)这一代,“天山剑法”发扬光大。天山北巅有晦明禅师的天山剑法,天山南峰有白发魔女的独创剑法,而武当门下的卓一航则在天山一带游侠,他将本门剑法细心磨练,融入心得,剑术也达到了出神入化之境。此时的“天山剑法”应是三家之合称。天山剑法经过晦明禅师等人的改进,更加完善,更加实用,以至轰动整个武林,出现了“七剑下天山”的盛事。“天山七剑”之后,唐晓澜成为天山剑法的传人,而“天山派”也成为领袖天下武林的万人敬仰的武林正宗,天山派的内功心法远胜于各大门派。从唐晓澜起,中经唐经天,下至唐嘉源,其间别的门派虽出现一二个武林奇才,但天山派的武林盟主的地位却一直没有动摇。

  追根溯源,天山派创始人霍天都是张丹枫的大弟子,而张丹枫的师祖又是玄机逸士陈玄机。这样一来,从上至下,多多少少与天山派有关联的作品竟达二十二部,几乎占了梁羽生全部武侠小说的三分之二。我们不妨把所有与天山派产生关联的作品统称为“天山系列”。现将“天山系列”

  按小说故事的时间顺序排列如下:

  还剑奇情录

  |

  萍踪侠影录

  散花女侠

  |

  联剑风云录

  |

  武林三绝

  |

  广陵剑

  |

  白发魔女传

  |

  塞外奇侠传

  |

  七剑下天山

  |

  江湖三女侠

  |

  冰魄寒光剑

  |

  冰川天女传

  |

  云海玉弓缘

  |

  冰河洗剑录

  |

  风雷震九州

  |

  侠骨丹心

  |

  游剑江湖

  |

  牧野流星

  |弹指惊雷

  |

  绝塞传烽录

  .

  剑网尘丝

  |

  幻剑灵旗

  “天山系列”包含了梁氏明、清两大分支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天山系列”代表了梁氏武侠小说的精华。

  如果进一步考察梁氏作品的文化内涵,我们不难发现“天山派”在梁氏小说中所具有深层寓意:它是武林中的正义之师,是侠义精神的代表,其武功在武林社会中也具有“帝王之象”。总之,从天山派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中国传统道德力量对梁氏小说的深深制约。

  3.正格变格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在总体倾向上,可以说是历史政治童话。梁羽生在创作中执着追求政治主题,他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以特定的历史时代的激烈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冲突为文化背景,将书中的主人公置身于历史政治漩涡之中,侠客的行为总是与义军的反抗异族侵略和推翻暴政的斗争联系起来,因而,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是趋于现实的,是有着浓重的政治色彩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追求历史的真实性,讲现实主义”。这是梁羽生武侠小说创作的主体倾向,我们不妨称之为“正格”。

  属于“正格”的武侠小说在梁氏作品中占绝大多数。如唐代分支的《大唐游侠传》,以玄宗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为历史背景,着力描写南霁云、段圭璋、铁磨勒等大唐游侠卫国救民、抗击叛军的豪侠壮举,写实性和政治性都很强。

  宋代分支中的《狂侠·天骄·魔女》,则是以宋、金斗争为历史背景。

  在金兵南侵的危急关头,柳清瑶、华谷涵、柳元宗等豪侠义士,率领义军配合南宋爱国将领辛弃疾、虞允文所率官兵联合抗击金兵。金国正直侠士“武林天骄”檀羽冲也奋起反抗金主完颜亮的穷兵黩武政策。小说在创作倾向上明显是讲究现实主义的。

  在明、清两大分支中,大部分作品也都属于“正格”。明代分支中的《联剑风云录》写义军北抗鞑靼与女真族入侵,南击倭寇进犯,可是明朝官军非但不予援助,反而加以围剿;于是,豪侠、义军与明朝官兵、武林败类展开了激烈搏斗。清代分支中的《江湖三女侠》叙吕四娘、冯瑛、冯琳三位江湖女侠行侠江湖,反抗清朝统治者,以及入皇宫刺杀雍正的故事。这些作品十分注重现实性、历史性和政治理念。

  除了“正格”的作品,梁羽生也有少数武侠小说是不注重写实性和政治性的。在这些作品中,梁羽生着力描写的是虚幻怪诞的情节内容,热心构筑的是武林童话世界,精心描绘的是武林内部纠纷。对这部分作品,我们可以称其为“变格”,即不遵循梁氏创作武侠小说的一贯风格,而有了一些变化。

  如《冰魄寒光剑》写“天山七剑”之一桂仲明之子桂华生立下宏愿要自创一派武功。为此他横跨大漠,远走异域,搜寻天下奇门武功。他在藏边“魔鬼城”无意中获悉了尼泊尔王子额尔都企图抢占西藏的阴谋,并在玉女峰下找到了一块千载玄冰。他得尼泊尔华玉公主之助,将玄冰炼成冰魄寒光剑,并和华玉公主联手击败了额尔都的阴谋。两人喜结百年之好,同创“冰川剑法”。小说不重写实,“魔鬼城”的神秘和恐怖,玉女峰下冰窟中的取宝,冰魄寒光剑的威力,都具有浓厚的虚幻色彩,与梁氏作品的主体风格不尽相同。

  属于“变格”的作品,还有《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弹指惊雷》、《还剑奇情录》、《幻剑灵旗》等。这些作品对历史背景的依附性较弱,民族矛盾、政治风云在小说中被淡化而不占据主导地位,小说着重描写的是武林恩怨、门派纠纷、正义与邪恶之战、人性的善与恶。

  正格作品与变格作品只是两种创作风格的不同,所谓“正”与“变”

  也是就作者创作的主体倾向而言,并不带有规律性和普遍性。所以,在“正”与“变”之间,只有作者创作意向和创作手法的不同,并不存在优劣高下之分。写实性强的作品,如果能很好地处理历史事件,写出时代风云和社会世相,并将其与“武”和“侠”有机融汇,那就不失为好作品。

  虚幻性浓的作品,如能把荒诞不经的内容渗入坎坷的人生,表现出文化精神和复杂人性,并且时时提醒读者于虚幻世界中去追寻人生真谛和哲理情思,那么,它也是上乘作品。总之,一部作品的好与差,只能从作品本身的水准去衡量,而不能以别的标准为依据。

《大唐游侠传》为羽生先生著作中的一部杰作,整部小说叙述大场面、大悲剧的时代,表现铁血金戈的场景,更表现豪迈绝伦的侠气。阅读全书让人感觉高潮不断、一气呵成,人物、情景、武侠、场面、细节无一不让人沉浸其中。传奇、历史与武侠这是一部传奇的武侠,也是一部武侠的传奇;这是一部历史小说的武侠;这是一部传奇的历史小说。武侠、传奇、历史三者在整部小说在全书中融为一体,不可分割。让人在武侠小说中领略着历史、传奇的趣味和意境。整部小说不仅只有江湖的争霸,更通过江湖的争霸与江山的变迁紧紧联系于一起,江湖争霸牵动于江山的变迁,而江山的变迁又主宰着江湖的争霸。整部小说不仅有虚构的江湖人物,更有唐玄宗、杨贵妃、高力士、杨国忠、李白、贺知章、安禄山、史思明、郭子仪、张巡、南霁云等等长长的一串历史真实的人物,而这一连串人物于书中既没有历史人物的死板,也没有戏说的意味,而是构成一个个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除了历史人物之外,整部小说更让唐人传奇之空空儿、聂隐娘、薛红线,还有《隋唐演义》秦琼、尉迟敬德之后代,十八路反王的后代,更将十八路反王的绿林争霸延续下来,成为全书的一条主线,更成为大唐系列的一条主线。历史人物、传奇人物、小说人物同样出色,同样感人,且看睢阳破城血战中,真实的历史人物张巡、许远、南霁云、雷万春与虚构人物段圭璋、窦线娘、夏凌霜同样感染于读者,让读者心动欲泪;而真实的历史人物安禄山、令狐潮和虚构的羊牧劳、王龙客同样让人憎恨,历史人物和小说人物融于一体,让人心动心醉。而传奇人物空空儿在作者笔下更为生动,更为鲜明,在唐人寥寥数语的基础上更为深化,两两比较,更显作者的文笔之功。而整部小说置身于安史之乱这一大场面、大背景之中,为整部小说的展开提供了一个悲壮的时代背景,小说之中结合着历史、更突出于历史,是小说,也是历史,让人感受到,原来历史是可以这么写的,历史也是可以这么读的,历史不是那枯燥无味的数字,而是如此波澜壮阔的大场景。武侠小说不仅只有江湖,更有江山,谁说江湖独成一统,其实这只是改朝换代中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个侧幕。谁说江湖的争霸无关于江山的大局,其实这可能是江山争霸的一枚棋子。传奇、小说、历史三者如此紧密的交融,构成了全书的独特魅力。侠之真谛羽生先生多次说过:“武侠小说宁可无武,不可无侠”,这作为创作三十多年一直坚持的一条理念。然“何谓侠”?那么全书以一个个情节、一个个人物道出了一个侠的世界。侠决不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枭雄,决不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绿林豪杰。“侠”又是什么?“侠”应是如段圭璋、南霁云那样为国为民,拼将热血洒疆场那样的侠之大者。“侠”应是如史逸如般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更为朋友之安危而付出生命的侠士气节。“侠”应如卢夫人般的蕙质兰心,忍辱偷生,以求报国恨家仇于一朝的苦心造诣。“侠”应如窦线娘、夏凌霜般的,在生与死面前,放弃悲伤,相互扶持以助于身边亲人走出困境之坚韧。“侠”应如铁摩勒般的恩怨分明,国事为重,忍将个人荣辱放一旁之侠士气概。“侠”应如展元修般的出污泥而不染,愿为他人舍弃自己的侠士情操。“侠”应如卫越、车迟、皇甫嵩般的古道热肠、嫉恶如仇。“侠”应如秦襄、尉迟北般的身居高位而勇于助人脱困风格。“侠”应如段克邪般的小小年纪而肯将生命付危城的勇气。甚至虽游戏人间而大节不移的空空儿也不脱侠之风范,而“恃武少侠”的人物终将受到谴责。投靠安禄山的王伯通下场悲惨,而一味于绿林争霸的窦家五虎也受到谴责。武侠与文学在很多人眼中,武侠不登文学大雅之堂。但武侠实应在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武侠固有粗制滥造之作,更有激动人心的精品文字。而羽生先生的武侠作品,更应归属于后者。而个人最为动心的,莫过于《冰川天女传》中的攀登珠峰和本书中的睢阳血战。攀登珠峰让人心醉于大自然之伟大及人力之无穷;睢阳血战感叹于羽生先生描写大场面之功力。在此先引用陈墨先生的一段评论,“最为令人叹复的是小说最后的关于睢阳围城的战争场面的描写,张巡、雷万春、段圭璋、南霁云等人在千军万马的战场上拼搏战斗直至牺牲的壮烈场景,在作者朴实而又有力度的叙述中,使人血脉贲张而又热泪满眶。梁羽生的叙事语言,至此已达到一个“新的境界”。睢阳血战这一情节我已看了不下十多次,每一次沉醉于书中,闭上眼睛,仿佛看到了激烈的古战场,见到那在血与火中见证之侠骨柔情,及生离死别的豪迈、悲苦。大场面中包含着个人捐躯的场景,以及窦线娘、夏凌霜在生绝境面前表现出的勇气。看到窦线娘那句“这还不是悲伤的时候”让人心酸叹服,短短的一句话,蕴含着多大的毅力,多大的勇气?书中这段话“这车上载的是两个女人,三个孩子,但却是两个失去丈夫的女人,三个失去父亲的孩子,这车上所载的悲痛,未免太过沉重了”,短短的几笔,作者对战争作了最有力的控诉,自古以来战争所造成的结局无不是妻离子散。再看书中最后一段窦线娘得知丈夫死讯时的临终一刻“段郎,我来了。可怜她已是油尽灯枯,只为着一丝最后的信念 ”。寥寥几笔,道尽了夫妻情重。每当我看到此处,真为催人泪下。我认为这段文字已超出了武侠的境界,言之为上乘纯文学绝不为过。整个章节真可谓历史的再现,战场的重现,真情的显现。 在梁羽生的作品中,《大唐游侠传》是很特别的一部,区别于其他梁氏作品体现的两个最重要因素:爱情悲剧和以侠胜武,此书是为游侠传,接近于历史上真正的游侠慷慨。“侠”是传统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尽管在“侠”出现伊始就为正统统治阶层所无法容忍。而《史记》中的《游侠列传》则是传统文化对“侠”的正名。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尽管独尊儒术的大汉王朝几乎灭绝了游侠,尽管自班固以后再没有任何一位史家为侠客作传,但从此游侠就以这样的角色游离于正统的边缘活跃在两千年的历史舞台中。时至大唐,游侠再胜,或是游侠四方,任侠使气,打抱不平。“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雠。”或是仗剑从戎,驰骋疆场,塞外建功。“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更有抵御外侮,保家卫国,为国死难。“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当其贯日月,死生安足论!”安史反叛,天下大乱,苍灵涂炭,无数豪侠义士挺身而出,阻挡一场洪水猛兽,上演了无数英雄悲歌,凛然大义,都一一记载于史书和唐人的诗文之中。而最突出的莫过于张巡死守睢阳,韩愈名篇《张中丞传后叙》更是传神刻骨出英雄的荡气回肠名传千古。梁氏此书取材于此,志在重塑段圭璋、南霁云大义凛然慷慨英豪的大唐游侠之风,尽管在梁氏略显平淡的文字难免存在不足,但全书豪气四溢,悲壮磅礴,在梁书中也是独树一帜。显然梁氏在本书重点是游侠之风,而不是“以侠胜武” 的道德,注重表达的是人物的侠气,以至于让人觉得有些梁氏忽视了段南两位的武功,甚至在此书出现了一位手无缚鸡之力却一身侠气的书生史逸如。安禄山派爪牙来抓段圭璋却误入史逸如家,并将史逸如误认为段,得知事情真相的书生甘愿舍身替朋友挡难,不惜身入虎口以帮助好友脱难,直至生死抉择之时毅然说道:“段大哥,与其留我报仇,不如留你报仇!为了免得你被人要挟,我先走一步了!”一死酬报知己。虽然史逸如一介书生,在武侠本没有这种角色的空间,梁氏却以他很好地表达了平凡人身上的侠气。两位主人公段圭璋、南霁云更是行侠仗义、生死相酬的游侠典范。开篇段圭璋携铁摩勒前往长安营救好友史逸如,酒楼逢南霁云。南八被官府奸人陷害,段铁二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酒楼一场大战,不仅杀得敌人胆颤心寒,两大游侠的英雄豪气更可见一斑。英雄意气相逢,自然是相识恨晚,但段圭璋不愿拖累朋友,隐瞒心事,一人孤胆闯进安禄山的巢穴,备显“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慷慨之风。孤单英雄单骑冲阵,引出一场生死肉搏战。直到最后南霁云与铁摩勒及时赶到,一起杀出重重包围,一跃跳入悬崖,逃出龙潭虎穴,尽管梁氏的武功描写存在很多不足,但这场大战刻画的是血肉横飞,真实残酷,极尽摹写游侠生死置之度外的豪壮。最后高潮处的雎阳城破,两人明知事已不可为,与众多叛军高手盘肠血战,性命相搏。此时支撑段南二人浴血奋战不再是什么武功绝技,甚至不是求生的本能,完全是“勤生薄死以赴天下之急”的任侠之风。伤痕累累几近灯尽油枯的两人几乎是依靠本能反应与敌人肉搏,刀剑加身,浑身浴血中充满了悲壮慷慨,更四溢着“侠”最本质最内核的精神:“赴火蹈刃,死不旋踵”的刚烈勇猛男儿之风。结局处,段妻窦线娘驾车护送怀有身孕的南妻夏凌霜突围,在生死搏杀段南两人的一边疾驰而过。南霁云用残存之力应声安慰妻子,窦线娘忍痛与丈夫相背而去,回望生死离别的最后一眼。无限中悲伧凄凉掩饰不住游侠英雄的刚猛英气,淡看生死。仰天一笑英雄相拥而逝,留下无数后人的拍案振衣。梁公亦可抚须自得了。铁血慷慨成了《大唐》的主旋律,以至于读者总是为之吸引的透不过气来,但《大唐》还试图探讨了一个问题。众所周知,梁氏一向坚定支持绿林英雄,用来阐释其带有阶级斗争色彩的侠义道德理论。几乎在所有梁氏作品中,官府都是反派立场,绿林英雄是正面反抗者,皇帝是阴险歹毒的大地主(武则天除外),官府中人都是鹰犬爪牙。而在《大唐》中,梁氏则传达出他对绿林英雄的理解。段圭璋的妻子窦线娘出身于绿林,窦家更是绿林盟主。而段圭嶂志在游侠四方,坚决与窦家划清界线。在书中,梁氏将窦家这样绿林划为“强盗”,或者近义为“黑社会”。窦家与王家争夺绿林盟主之位,王家有空空儿、精精儿师兄弟助拳,窦家请段圭璋夫妇相助,虽然最终段圭璋前去相助,但窦王两家的盟主之争显然是黑道火并。不但精精儿出手歹毒,十四岁的小姑娘王燕羽也是表现得非常噬血残忍,这里梁氏显然在揭示黑道利益之争只有血腥残酷,没有任何谁对谁错。王家获胜后,更加不堪,投靠安禄山为虎作伥。最后梁氏安排窦王两家和解血债仇恨,窦家的遗孤义子铁摩勒一心报仇,而以前受窦家残害之人又找窦家报仇。“我为了义父待我之恩,无时无刻不想为他报仇,却原来我的义父也曾害过许多人命,若然似这等冤冤相报,何时得了?”铁摩勒的这番想法可看作是一种反思。看来梁氏既认为朝廷压迫人民,也不认同黑社会。铁摩勒后来成长梁氏观念中的绿林好汉,对抗官府压迫,抵御外族入侵,宽厚对待下属和同盟者。《联剑》中的叶成林、周山民都是如此。梁氏试图构建他的侠义乌托邦。而抵御外族入侵则是梁氏侠义乌托邦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从《塞外奇侠传》开始的天山系列几乎都是在回疆抵抗满清入侵回疆各族,从历史统一的角度来看,梁氏是站在了对立面。但梁氏有很重的民族情节,尤其经历过抗战的外族入侵,而且梁氏是广西人,对待外族入侵似乎更加的敏感。侠义乌托邦的另一个内容就是永远对抗官府,尽管这点受阶级斗争理论影响,甚至很可能是极“左”思想的主导,但梁氏的诗人理想中还是渴望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侠义乌托邦。也许当时梁氏不会去理解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只会认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毕竟1963年还是个激进的年代,比如切·格瓦拉。《大唐游侠传》与《龙凤宝钗缘》姐妹篇,加上那部很不出色的《慧剑心魔》构成“三部曲”。《大唐》激昂紧张,《龙凤》轻缓隽永,而有意思的是两部书中出现了很多唐传奇人物。薛红线、聂隐娘都是唐传奇的有名人物,当然她们在《大唐》还只是小孩子,在续篇中才是重点。铁摩勒应该是参照了昆仑奴,其实《大唐》真正主角应该是铁摩勒,不过我觉得他还年轻,下意识中把段南二人当做主角。铁摩勒的感情故事写的可圈可点,尤其他与王燕羽的感情,颇能展示梁氏的招牌动作:爱情悲剧的真与痴。王燕羽倾心于铁摩勒,怎奈窦王两家结下了血海深仇,王燕羽更是十四岁时就杀了铁的几位义父。血海深仇的势不两立,造化弄人,仇人变情人,更有王燕羽数次搭救,仇人相见,爱恨情仇的交织中铁摩勒更多的是惘然。虽说两人最后恩怨化解,各有归属,但总难忘记王燕羽幽怨的眼神和铁摩勒暗自惘然的嗟叹。由于有了唐传奇人物的出现,《大唐》就有不少神奇的人物,如空空儿的妙手空空和一剑刺九穴的“袁公剑法”。当然最惊艳的还是十岁的段克邪,出生不久就被空空儿盗走成为“袁公剑法”的传人,十岁出道江湖可抵住父母联手进攻。最神奇的是段克邪在混战中刺瞎叛军高手羊牧牢的眼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儿童真是给人无限的惊喜。特别《大唐》结尾时悲壮的让人窒息,段克邪儿童不识愁滋味的天真稚气象征着希望与未来。最后要说的还是南霁云,梁氏为南八准备了非常经典的签名档“敢笑荆轲胆如鼠,好呼南八是男儿。”但由于有韩愈专美于前,梁氏的细致刻画还是逊色不少,或许印象的南八太英雄了,让他也娶妻生子总有些接受不了,“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不适用于雎阳血战的南八,梁氏让南八死战到底,力竭死于雎阳城下,不如韩文中,南八欲将以有为,张巡云呼:“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南八转而笑道:“公有言,云敢不死?”谈笑赴死的英雄胸襟。当然韩文南八那一段脍炙人口,经典得无须去称赞了。就斗胆引用,以飨大家。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州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窃以为《大唐》和《江湖》有相似之处,难得的粗线条。前者是三个女主,后者是三位热血儿男,鼎足而立,共谱一段气吞山河的战歌。或许就是这一点的差异,使得两本书的味道截然分明,前者爽朗,后者凝重。《大唐游侠传》,这个题目就透着一股古朴之气,总让人不期然想起那句“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或者那首著名的唐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向来瞧不上郊寒岛瘦的酸腐,单这首诗的确磊落凛然,在日渐没落的大唐王朝,涂上最后一抹艳阳。只是,残阳似血,已是英雄的最后战场。韩非子曰:“儒以文犯法,侠以武犯禁,”这句评语曾被吕四娘用来表述侠客的欠缺。诚然,侠客一剑独行,快意恩仇,许多律条规则全不放在眼里,在法家奠基人韩非眼中自然是五蠹之一。然而,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成,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又的的确确代表了世人对自由的渴盼,尤其是小人物,对公平正义的膜拜。故事开端于一个古老的话题:小人得志,英雄埋尘。隐居乡下十余年的段圭璋,狭路相逢昔日顽皮,今天炙热可热的安禄山。高唱“不能绕指柔”的游侠,其实还是有一份平常人的委曲求全,最初的他并未想到拔剑斩奸佞,倒不是嫉恶如仇的性格变了,也不是昔日豪情消磨不剩,实在是——无情未必真豪杰,对着临产的妻子,钢筋铁骨隐着一分柔肠不忍。直到,良友受累,避无处避,重新提起尘封的宝剑,闯入龙潭虎穴,休说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携着少年气盛的铁磨勒,路逢肝胆相照的南霁云,这三人的遇合着实叫人热血沸腾。书里的三个主角这么早的聚到一处,在武侠里也算个异数。《大唐》的叙事模式与《三女侠》一样,一笔并写,段、南、铁,三种性情,三种经历。段的沉稳,南的豪迈,铁的曲折成长,怀疑正代表了人生三个阶段?有人说《大唐》写情不太出彩,或许是实情。梁老的书,真的经常给人一种错觉,好似故事不该如此平常,总有一些东西被隐在了纸后,缺少了一份激动人心的波澜壮阔,——还有,什么呢?比如,《三女侠》中唐冯二人的年龄差距,他们的萌生情愫,换个作者满可能大书特书,而梁书却叫人不得不叹一句:邝练霞真是一个好开明的母亲啊,居然那么容易就接受自己昔日称作小弟弟的唐晓澜,做自己的乘龙快婿?即如这部《大唐》,凭着对武侠的固定感觉,铁磨勒当是第一男主,他的感情戏应该细细描画一番的吧?事实上却是,虽说是两女一男的老套三角恋,比之这类故事的纠结矛盾,毕竟少了几分煽情,多了几分平淡的韵味。这句评语借用一下,因为实在找不到更加适合的词句,平淡的韵味,这也许正是梁式武侠的个性所在。平心而论,王燕羽的形象比韩芷芬丰满的多。不是说韩芷芬不可爱,恰恰相反,芷芬可算得缩小版的吕四娘,虽然没有四娘的滴水不漏,反而多了几分亲和力。诸如,她的不放心,处处试探,更加像一个坠入情网的少女的忐忑不安,又不肯明白说出自己的顾虑,只有以嬉笑打趣出之,活画出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孩子自尊、敏感又几分不甘的复杂心事。可惜太过真实的描画,反而并不讨巧,由于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女子比比皆是,由于大家下意识的回避自己的劣根性,对于不可得到的放纵就希望在书页间得一份补偿。王燕羽,大概符合了这个要求。娇纵、任性,偏偏为爱痴狂,统观全书燕羽对铁磨勒可谓仁至义尽,能帮的都帮了。梁书女子,还是最适合用那句“生如春花之灿烂”来形容,活得自我,但绝不摇尾乞怜,为人处世都有自己的准则。如果拿燕羽和金庸笔下的赵敏比较,同样的有个性,燕羽可能会更受女读者喜欢,因为为爱痴狂并不是不顾一切。像赵敏那样抛弃一切,只为抓住爱情,哪怕置至亲于不顾,总叫人想起古希腊神话中的美狄亚,偏执的爱情伤了他人,也灼毁了自己,乃至伤害了无辜。常常疑惑,如果燕羽再坚持一下,结果是否会不一样?毕竟铁磨勒心中不是对她无动于衷,看她和展元修成亲后,铁磨勒的神态,分明就是若有所失。但那样的铁磨勒,实在有点陌生,在他的生涯中,爱情只是一部分,驰骋沙场,甘洒热血才是正途。所以,他们之间的宿命仇恨,可以化解,却不可能水灭无痕,朋友可以做的惺惺相惜,夫妻却会渐行渐远。自然比不上,南霁云和夏凌霜的珠联璧合。尽管凌霜也不是工笔所写,甚而她与南霁云一段良缘的缔造,几乎也都是暗笔。就在这几笔水墨画的熏染下,性情毕现,有一份独特的风采,也着实不易了。提起南霁云,印象中就是个敢作敢当,带有几分粗犷,对了,还有几分孩子气的真汉子。英雄这个词,用在他身上只觉有些不合时宜的沉重。说起来只有古庙初逢一节,算得他们的对手戏。凌霜身上有梁书女子特有的刚烈、爽快,犹如炒豆子般的干净利落。只怕正是这一点吸引了同样坦荡、心底无私的南霁云。好可爱的南八,因为一面之缘的凌霜和王龙客似有交情,就对后者说不出的厌烦。微妙的情绪波动说明红鸾星已近,可惜,日后的遇合都溶于了铁马金戈。说到底,《大唐》注重的是游侠本色,男儿报国。三生三旦的架构外,最夺目的副线说是空空儿和后半部的段克邪,想必不会有人反对。一击不中,飘然远走,本就是空空儿的标志。他的出场之奇,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夜盗幼儿,引出了一系列风波。在段氏夫妇找寻孩儿的历程中,带入了空空儿的眼高于顶,纵情不羁;三异丐的扑朔迷离,又是另一段陈年往事的不堪回忆,冷雪梅母女的遭遇,读来委实叫人唏嘘,命运的拨弄奏了一曲不屈的赞歌。人物的纠结,就像一张网,系满了铃铛,扯任何一个都会发出一连串的响声。大唐的故事复杂之极,一环套着一环,不知道梁老是否借鉴了《水浒》的写法,首尾钩连,一波套一波的循环下去。不过,显而易见,这个手法的运用没有《水浒》的清晰,大唐诸雄也不是各各独立的群像,反而,你中有我,我中疑你的矛盾纠葛。初看挺乱,却就是能吸引人看下去,不能不说别有匠心,这个匠心说白了就是一根红线:安史之乱。从这个角度再看,故事架构一下子明晰简单了起来。任凭儿女情长,恩怨难忘,就算你亦正亦邪,只想江湖争雄,毕竟都是大唐王朝名下的芸芸众生。一个义字,国家大义,就可以分清壁垒,敌我立时分明,一毫不乱。至此,三条脉络齐指心脏——睢阳血战。时隔多年,想到那场惨烈之极的大战,依旧忍不住泪下数行!一边是浴血死守的将士,是丈夫和父亲;一边是忍泪突围的妻子,年幼的孤儿;三辆战车,成为众矢之的。许远、张巡的相继被俘意味着城破家亡,但乱军中跳跃的小小身影,却是一个信念,尖着嗓子叫道:“再敢近前这就是你们的榜样!”童音透着不自然的高亢,不仅是告诫敌人,也是在告诫自己:不能负了父亲重托,堕了男儿胆色!因为,人已去,志永存,段圭璋的临终一掷,南霁云的最后怒喝,都已成为历史的定格,英雄的象征。浩浩愁,茫茫劫,夫妻侠义兼忠烈,碧血丹心永不灭。道尽了大唐悲歌,慷慨游侠之魂——身既死兮魂已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作者:天山游龙)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风雷震九州》以龚自珍名作佳句开篇,以泰山之巅一场侠士反抗清朝的恶战为序幕,掀起了又一幕轰轰烈烈的抗清风云。在写完了以爱情、人生为主线的冰川三部曲后,羽生先生的天山系列终于又一次将笔触指向政治、历史,指向了反对残酷压迫的主线。在吕四娘宝剑屠龙,金世遗氓山诛敌之后,金世遗远赴海外,反清大业陷入低潮中,本作在暴风雨前的沉寂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展开,诛鹰犬、救义士、聚大义、劫天牢、攻皇宫、举义旗、占城池、败敌军、杀凶顽,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背景,地动山摇的行动,羽生先生在《七剑》、《江湖》、《萍踪》等作品中的豪情壮志再次激起,而在这激动人心的故事中又再现一幕幕悲欢离合的人间故事及儿女情怀,更写到了大侠的平凡一面,叛徒的人性化一面,及千千万万英雄人物的人性化一面,这应该是本书的一大可贵之处。在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清行动中,作者突出了四种重要人物,分别为大侠、大盗、含冤者和叛徒,羽生先生不仅写他们正义或非正义的一面,更重要是写出他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平凡的一面,作为大侠或是叛徒,他们都有着平常人所具有的情感以及无奈,及对无法避免的命运所表现出的挣扎、痛苦,这也许就是作者在本作中所要表现的另一面?
大侠
唐经天是名士,金世遗是浪子,《风雷》中的江海天则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又一代大侠。羽生先生在《大唐游侠传》塑造的大侠风范又在本作中得到一次诠释。唐经天是翩翩浊世,金世遗是至情至性,那么江海天则是重剑无锋。在本作中,塑造这样一代大侠应该是羽生先生在本作中所贯注的心力之一。从萧志远等侠士的口中、心中,从李文成和林清临终托孤所表现出对江海天的信赖,连尉迟炯、祈圣因等黑道人物及竺尚父、上官泰等异邦复国者对江海天的五体投地,而另一面从清廷鹰犬、邪派人物对江海天的畏惧,这一切都烘托出江海天这一代大侠的形象,可以说在本作中江海天以成了侠义道的希望及最后寄托,这可能是唐经天甚至金世遗所未能达到的。而江海天也无愧于侠义道所望,在素不相识中接受了李文成的托孤;孤身犯险,长驱千里报讯,不顾自身安危化解了仲长统与上官泰、钟展与竺尚父的决斗;作为大侠,他讲究以德复人,折复了尉迟炯,而后劫天牢、援义士、赴金川,等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的行动树立了血肉丰满的一代大侠。大侠也是普通人,江海天作为一代大侠,羽生先生并不是一味加以神化,而更写出了大侠身上所具有的普通人一面,如对叶凌风一开始的信任,后来虽产生怀疑但也抱有“不应该会是奸细”的心理而让叶凌风当上了义军首领,而当知道真相后所深受的打击、神伤及重病更是写出了一个平凡的人所具备的悲欢情感,毕竟大侠也是普通的人。
大盗
羽生先生笔下多为文雅之士,读者在阅读其小说中无处不感受到书中浓浓的书卷气。而相形之下,慷慨豪迈的北国大汉则好像少了一些。南霁云是作者笔下的一代豪侠,但南霁云毕竟是一代大侠,虽任侠也深受规范所约束。本作中以辽东大盗的身份出现的尉迟炯则填补了作者创作的一个空白。骑烈马,挥宝刀,快意恩仇,给人以一种无拘无束,痛快豪迈之感。或许羽生先生也觉得需要这样一位人物为其作品增添几分壮烈意味,因此羽生先生在创作中一直不舍得舍弃这一人物,此后的《侠骨丹心》、《游剑江湖》、《牧野》、《弹指》等一系列作品都留下这一人物的影子。但是最予人震撼,令人心折却还在此书中,在震九州的风雷中,必有尉迟炯。虽然在本作中他的武功还不如很多人,但让敌人心惊肉跳则是非他莫属。他无畏无惧,铁骨铮铮,让江湖败类闻风丧胆,对朋友肝胆相照赢得了一代大侠江海天的尊重,对妻子柔情关爱、生死与共表现出内心的真情,而对李光夏的关心更表现了这一代大盗所具备的宽广胸怀。尉迟炯虽为大盗,但其形象胜过许多侠士。
含冤者
宇文雄身上真的具有少年江海天的影子。少年老成,百折不挠,不擅言辞而又处处为他人着想,难怪江海天对他能够保留最后的信任,或许江海天在他身上看到了少年的自己。从家门败落、流落江湖,到身受重伤,再到成为江海天的弟子,得到了江晓芙的倾心,本应该从此学成绝艺、扬名江湖,但一夜之间又沦为奸细的最大嫌疑者而不能见容于师门,远离了爱人,再度踏进茫茫的流浪之途。此后路在哪里?宇文雄给人以启示是身在逆境中所应为?不能自暴自弃,否则真相永远无法查清,更不能误入歧途,最主要是在应保持自身为人处世的坚定立场。而在这重大考验中,宇文雄真的一一做到,营救林道轩、劫天牢、查清真相,尽管历经劫难,但是也在磨难中得到成熟。也难怪江海天最终立他为掌门弟子,还将女儿许配与他。而在羽生先生笔下,宇文雄与江晓芙心中所保持着的一股“信任”看似平凡,其实是一股很宝贵、很难得的真情,羽生先生在行文中看似无意,其实也有意点出这种难得的“信任”。
叛徒
《风雷震九州》的主角是谁,除了作者真的可能很难以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主角中必然有叶凌风,一个带有几分悲剧意味的叛徒,将叛徒列为小说的主角,可说是羽生先生创作中的一个难得的尝试。其实羽生先生在整个创作生涯一直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创新和突破,只不过这种创举又显得过于小心翼翼,没有细品作品,很难体会作者所进行的创新。 作品以真假叶凌风为主线展开,整个故事曲折离奇,而又合情合理。对反面人物假叶凌风(以下称叶凌风)的叶廷宗并没有简单处理,写出叛徒、奸细的凶残、卑鄙。而是以大量的笔墨书写了这一人物的复杂而又曲折的心理变化,从一个侠义少年变为凶残的叛徒、阴谋者,叶凌风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心理挣扎,做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人生抉择,最终无可避免地步入深渊。整部书中,叶凌风的人生经历了以下几次挣扎、选择。一是离家出走的抉择;二是营救李光夏中所作出的抉择;三是是否冒名拜师的抉择;四是在与尉迟炯共患难的抉择;五是在风从龙威迫下是否变节的抉择;六是在步入太白楼阴谋杀害祈圣因的抉择;七是对林道轩出卖的抉择。一个又一个的抉择,终于使一个侠义的少年沦为叛徒、阴谋者,此后已是无可回头地成为义军的对立面。尽管其个性中具有软弱及利己的一面,但这么多的抉择摆在另一个人面前又将如何?这恐怕又是一个很难以回答的问题。如果不是作为叶屠户之子这个身份,叶凌风会不会作出以上的抉择?会不会走上与侠义道为敌的可耻之路?正是走错一步而沦为深渊,从他冒名蝗那一刻以注定了他的悲剧收场,这个人物既具有警世作用而又在一定程度上予人以深思。在本作中,羽生先生刻画这样一个极为复杂而又生动的人物艺术形象,可以说是本作中一个极大的闪光点。相比之下,真叶凌风也即叶慕华的形象未免单薄了一些。
其他人物
叶慕华,一代少侠,对叶凌风的轻信差点酿成大祸。同时也是侠士中难得的将才,大败敌军。
谷中莲,羽生先生着重表现了她作为一个“母亲”和“姑母”所具有的私心,如对叶凌风的轻信,对宇文雄的偏见,及一心想将女儿配与叶凌风的心理。
祈圣因,女中豪杰,对李光夏那种难以表述的情感差点害了李光夏。
林清、李文成,慷慨豪迈的反清义士。
风从龙,凶残的敌人,通过各种手段打击义军。
此外,冷铁樵、萧志远、竺尚父、仲长统、钟展、上官泰、钟灵、钟秀以及耿秀凤,反面人物李大典、贺兰明、蒙永平、杨钲也各具人物特点,全书的人物塑造达到一个相当高的艺术境界。耿秀凤这一人物与宇文虹霓有极为相似之处。
天理教攻打皇宫一役
这是正史的一个情节,本作中对这一役的描写完全忠于史实,可惜作者对这一役以虚写为主,否则如睢阳之战那种轰轰烈烈的大场面再现,当为一大快事。不过天牢之战也写得极为精彩,同样为作者笔下罕有的大场面。
全书的一些缺陷
抛开羽生先生的系列作品,单就这部小说而言,个人认为,本作确为佳作之一。但是在整个系列小说中,本作存在一些缺陷,主要就是一些情节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如竺尚父氓山挑战群雄就翻版自孟神通氓山之战,而江海天两次化解仲长统与上官泰,钟展与竺尚父的决战如出一致。整个情节除天牢之战外其他内容精彩程度好像没有特别出彩之处。另外反面人物除叶凌风外,本作中缺乏一个如乔北溟、孟神通甚至如文廷壁、史白都这样压得住阵脚的人物。以上缺陷无疑制约了本作所应达到的艺术成就,令人阅读之余感到一丝遗憾。 正是:莽莽乾坤须再造,沉沉大地起风雷。 (作者:天山游龙)
反清主题
羽生先生清朝背景的武侠小说中,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是“反清”,可以说从顺治初期清廷入关到清末时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武林侠士和清廷间的矛盾斗争成为贯穿整个清代背景武侠主线,在十七部清代武侠间,以《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风雷震九州》、《侠骨丹心》、《牧野流星》和《龙虎斗京华》的反清斗争最为激烈,再比较以上六部作品,个人认为,其中尤以《风雷震九州》最为激烈,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达到一种你死我活的惨烈程度。
试比较以上六部小说,《七剑下天山》的反清对象很大程度是镇压南明的刽子手亲王多铎,有着复仇的性质,同时借助回疆等清廷尚未有效统治的地区进行反清斗争;《江湖三女侠》的主要目标是刺杀大兴文字狱的雍正皇帝;《侠骨丹心》较大篇幅集中于侠士同投靠清廷的武林帮派的斗争,《牧野流星》很大程度围绕着孟华的身世和崆峒派当年的命案展开,而《龙虎斗京华》很大篇幅是义和团内部“反清”和“保清”之争。相比之下,在反清斗争上,《风雷震九州》的场面上更为宏大,既有劫天牢、攻打皇宫的惊天动地之举,又有举义旗,沙场血战之正面战争,其激烈程度堪称反清之最。
从小说的人物看,《七剑》中清廷阵容有侠士的朋友纳兰容若和三公主;《江湖三女侠》有侯三变、方今明,作为男主角的唐晓澜还有着满清的皇族血统;《侠骨丹心》有背叛史白都的史红英,而《风雷震九州》中所有的小说人物则基本处在反清与清廷两个非黑即白的阵营中,可以说基本没有中间人物,作为小说主角之一的反面人物叶凌风,一开始也是徘徊在两个阵营之间,但终于还是被清廷一边拉了过去,成为反清阵营的叛徒和内奸。纵观整部小说,反清同清廷始终处于一种你死我活,不死不休,绞杀与反绞杀的斗争状态。
反清大形势
从小说的年代上,《风雷震九州》承接《冰河洗剑录》,是发生于《冰河》十多年后的故事。从整个清朝系列的反清斗争而言,《风雷》故事开始的前十几年可算是反清侠士同清廷之间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双方基本没有大的冲突发生。究其原因,不妨从二十年前氓山一场大战说起。
当年的氓山大战,金世遗独歼清廷二十四名一流卫士,极大地打击了清廷卫士的势力,令得清廷侍卫很长时间不敢再走江湖,这一役可说是反清一方一次对敌的重大杀伤,其意义足同凌末风纵横塞外、吕四娘深宫屠龙相提并论,成为反清侠士扬眉吐气的事迹。
就这一役对大局的影响而言,主角金世遗也因此成为群雄归心的当世第一大侠,金世遗门下也慢慢与当世第一门派天山派并驾齐驱,甚至渐有后来居上之势。以金世遗的绝世武功,巨大声望而言,领导群雄当能成就一番更大的事业。然就构成金世遗的个人思想而言,更主要是道家的“出世”观念,较少有着“入世”的个人追求,当年同孟神通之战是为了帮厉胜男复仇,天山阻止厉胜男是因为唐晓澜,氓山一战主要是为了谷之华,因此金世遗不可能成为反清的领袖,金世遗来自大海,在成婚后偕谷之华回归大海,在乔北溟的火山岛上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江海天虽然武功大进,但新婚时毕竟年纪尚轻,且除氓山一战而外,扬威多在域外,威望尚在慢慢积累之中。新执掌氓山派的谷中莲虽然武功已不逊色于谷之华,同样年纪尚轻,掌管一个门派除了武功之外,还有很多方面的要求,所以氓山大战之后一个很长的时期江海天、谷中莲夫妇尚无法领导反清事业。
而同金世遗齐名的唐经天尽管武功和才干都极为出色,但或许是由于同清廷的血缘关系,一直疑惑唐晓澜是否对唐经天说过这个秘密,或许临终多少会透露一点。可以看到的是,终唐经天一生,很少同清廷有过比较激烈的冲突,倒是还帮过清廷一个不小的忙,作为天山派的掌门人唐经天所主要做的一是致力于光大天山派,可以看到的是在其任掌门期间,天山派盛极一时。二是同冰川天女过着神仙眷侣的生活,并共同钻研武功,至晚年终达大成。三是偶尔管一管尼泊尔的国事,对汉人的反清事业则不大热衷。所以唐经天也没有成为反清的领导人物。由于唐经天自己不大热衷反清事业,同时可能也不希望儿子唐嘉源过多涉足这一领域,本应多到中原历练担负起重任的唐嘉源也不大露面,或许到尼泊尔的次数还要多一点,清中后期金世遗一系在武林的声名渐盖过了天山派,除了武功稍强外,很大原因应是唐嘉源少露面中原,对反清阵营的贡献不大之故。天山派中钟展倒是比较关心,但由于武功和才干都不够,所以也未能有更大的作为。
就反清阵营另一核心门派氓山派而言,由于谷之华归隐,谷中莲年纪尚轻,且随夫居于山东东平县,因此氓山派的日常事务更多的是由翼仲牟、白英杰、路英豪等弟子打理。翼仲牟年老,在合并南北丐帮不久身故。翼故后,主掌氓山派的日常事务应是白英杰,但白英杰尽管精明强干,但是在武功上未能达到强一流的境界,至于其他弟子综合素质比之白英杰还不如,如甘人龙的武功或许不在白英杰之下,但是在精明强干方面则明显不如,至于路英豪、谢云真更不用说。加上清廷同氓山派的仇怨较深,对氓山派的关注、图谋远超过其他门派,因此氓山派也未敢大张旗鼓加以扩张,而只能长时间处于一种自保的状态。
其他名门正派中,一些武林长老名宿如少林派的痛禅上人,峨眉派的金光大师纷纷故去,执掌少林派的大悲禅师、金光大师的嫡传弟子法华上人均是有道高僧,勤修佛法,与世无争。武当派的掌门雷震子在几次武林劫难受挫后痛定思痛,钻研武学,以上门派都是家大业大,不好过于明目公开树起反清旗帜。其他一些小的门派则是限于武功、声望,未能担负起领导之职。发展较好的门派一是丐帮,南北合并之后,声势大盛,且仲长统的武功和才干均在翼仲牟之上,使得丐帮声威日振;另一门派则是青城派,同样也是由于辛隐农的武功和见识、才干均是一时之选,远超过前掌门韩隐樵,因而两派的声势均呈现出极强的上升势头,但是辛隐农、仲长统虽然都是一流的人才,称雄于一方,毕竟崛起的时间尚短,且就个人武功和门派影响而言,无法令得天下英雄归心,形成新的领导核心,所以一时间虽然清廷遭受了较大的重创,但是反清阵营由于群龙无首,也未有大的发展。同时就乾隆中晚期的社会环境而言,应该还是比较稳定,缺少大的动荡事件事件,所以举事的时机尚不成熟。
清廷方面同样由于清廷侍卫在氓山受到重创,二十多名一流高手一次性毁灭,毕竟当世的高手还是比较难觅,更何况对某些对高官厚实禄心动的武林中人也要想想后果,可以说无论是清廷现有的卫士,还是想为清廷效力的人,在一个很长的时期都患上了“恐金症”,以致很长时间不敢行走江湖,而是专心护卫京城,此时最为担心的恐怕是金世遗、谷之华挟氓山一战之威,再演一幕深宫屠龙,因此很长时间京城、皇宫应该是防护的重点。好在金世遗本身也无意于此,因此清廷方面空担心一场。此后很长的时间中,双方基本保持相安无事,但各自积蓄力量,候待时机成熟,给予对方以沉重打击。
一晃眼十多年过去了,清朝也从乾隆时期进入嘉庆时期,统治力盛极而衰。在此期间,江海天夫妇凭借着卓绝的武功,以及金世遗衣钵传人的身份,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成为新一代的侠士领袖,声望直逼乃师。江海天少年老成,而又收敛锋芒,从不恃艺凌人,如此性格当比游戏风尘的金世遗更能让群雄归心,虽然一时间尚未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在众多反清人士心目中江海天已成了一道可靠的屏障。谷中莲也逐步地行使氓山掌门大权,尽管谷中莲长期随夫居于山东东平县,氓山的日常事务基本还是以白英杰为首的几名三代大弟子打理,但是重大事项谷中莲已经行使了掌门人的决策,氓山派在此期间也得到慢慢发展。
各大门派方面,钟展、大悲禅师、法华上人等均已步入当世一流高手的境界,其他掌门如雷震子等也武功大进,青城派和丐帮的声势日盛,几与少林、武当并立,各大门派的实力都在不同程度得到增强,同时涌现出一批新一代的骨干人才,如青城派的萧志远、丐帮的元一冲,乃至天山派的钟灵等等。
而这时,清廷方面也逐渐从“恐金症”中走出,网罗的高手也日渐增多。主要分派在大内总管朴鼎查和御林军统领萨福康手下。称得上一流高手的有大内总管系的风从龙,御林军副统领贺兰明,而另一名御林军副统领李大典,以及卫士彭洪、黑木大师、彭洪等也算得上二流好手。不过严格地说,这批卫士比起之前的楚昭南、额音和布、寇方皋、佟元奇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好在后来清廷又网罗武林败类祈连三兽,再通过祈连三兽牵线聘得其主人杨钲,补充了绝顶高手方面的空缺。
清朝的统治在当时已是由盛而衰,各个层面的反清势力也都得到发展。一方面势力是嘉庆年间在京畿、直隶、山东、河南等地兴起的天理教,教主张廷举,副教主林清,骨干力量如李文成、张士龙等,势力及影响不断扩大,遍及各地。另方面势力则来自尉迟炯为首的大盗,专门抢劫大户,随着这两方面势力的不断扩张,各地类似的起义也不断发生,危及了清廷的统治。当然与此同时,地方地主势力也得到扩张,如归古愚拥有自己的防盗武装,称霸一方。上述情况理所当然地引起了清廷方面的不安,开始筹划对各派反清势力开展大的镇压。一时间虽然“万马齐喑究可哀”,但显然是大风暴前的沉寂,一场大风暴即将开始。“九州生气恃风雷”,反清与清廷两派的惨烈斗争也在一场雷暴中慢慢揭开了序幕。




评论曹操事迹或功过,450字,必有自己的评述
幕府奉汉威灵,折冲宇宙;长戟百万,胡骑千群;奋中黄育获之士,骋良弓劲弩之势;并州越太行,青州涉济漯;大军泛黄河而角其前,荆州下宛叶而掎其后:雷震虎步,若举炎火以焫飞蓬,覆沧海以沃�票炭,有何不灭者哉? 又操军吏士,其可战者,皆出自幽冀,或故营部曲,咸怨旷思归,流涕北顾。其余兖豫之民,及吕布...

春联内容及寓意
上联:雷震南天滚滚春潮生九域 下联:鸡鸣大地彤彤旭日耀寰球 上联:雄鸡唱韵 下联:大地回春 上联:神猴辞岁 下联:金凤迎春 上联:鸡鸣晓旦 下联:燕舞阳春 上联:知廉标五德 下联:报午必三鸣 上联:鹊送喜报 下联:鸡传佳音鸡年 上联:红鸡啼夜晓 下联:黄犬吠年丰 上联:猴引康庄道 下联:鸡迎锦绣春 上联:鸡声天下...

一般抒情手法有哪些
再如陆游《示儿》一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2、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根据作者抒情时所借用的对象,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三大类。诗人借助多种艺术技巧,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苏轼描写夏天雨景的诗句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两汉乐府《上邪》 13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两汉乐府《迢迢牵牛星》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 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夜雨滴空阶,晓灯...

求三国演义中的诗词鉴赏、赏析
忠义慨然冲宇宙,英雄从此震江山。独行斩将应无敌,今古留题翰墨间。 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长坂桥边怒气腾,一声虎啸退曹兵。今朝江上扶危主,青史应传万载名。 生获严颜勇绝伦,惟凭义气服军民。至今庙貌留巴蜀,社酒鸡豚日日春。 藐视吴臣若小儿,单刀赴会敢平欺。当年...

关于今生遇见你的诗句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点评:出自于汉乐府民歌。这是一首情歌,是主人公自誓之词:海枯石烂,爱情仍然坚贞不变,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 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之后,转而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山无陵”以下连用五...

孩子突然长大懂事的古诗
——《村晚》宋代雷震 译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8、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牧童词》唐代李涉 译义: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 9、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牧童诗》宋代...

杭州流传千古的古诗佳句有哪些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唐] 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党。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平湖秋月 [宋] 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涌金门见柳 [元] 贡性之 涌金门外柳如金,三日不来成绿阴。 折...

有关<三国演义>的问题~希望大家多帮忙
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张翼德喝断当阳桥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

周瑜点将台有哪些名诗句
祖神血未收,九州诸人,却自斗角把心钩。 莫道万载太久,众志成城,又岂得,离人消瘦?东风再一度催战鼓,问成败如何,都看今昼。 5.求关于潮的诗词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唐·孟浩然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浪淘沙唐·刘禹锡...

天元区18451478156: 冰河洗剑录的下一部是什么小说 -
司马泥珍棒: 冰河洗剑录,是已逝著名武侠作家梁羽生所写的一部武侠小说,该小说和《云海玉弓缘》的时间相连梁羽生《冰河洗剑录》.本书是《冰川天女传》另一部姊妹篇.记得采纳

天元区18451478156: 苍穹霜雪起,虎豹惊魂愁.翼动巡寰宇,风雷震九州是什么意思 -
司马泥珍棒: 天下雪了,饥饿的猛兽在争夺食物,候鸟也飞走了,最后一句是中原降下风雨雷暴(其实这句不搭调纯粹是看起来霸气则漏)

天元区18451478156: 梁羽生的小说的先后顺序 -
司马泥珍棒: 梁羽生小说故事发生时间顺序 【独立成篇】 01《女帝奇英传》 【大唐系列】 02《大唐游侠传》 03《龙凤宝钗缘》 04《慧剑心魔》 【宋朝系列】 05《飞凤潜龙》 06《武林天骄》 07《狂侠天骄魔女》 08《鸣镝风云录》 09《瀚海雄风》 10《...

天元区18451478156: 武侠小说《冰川天女传》好看不? -
司马泥珍棒: 还不错,但是要论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对人物的塑造最成功的应该是冰川天女传的后续的《云海玉弓缘》.

天元区18451478156: 江海天的开宗立派 -
司马泥珍棒: 江海天在《风雷震九州》第五回中,由收第一个徒弟叶凌风时算是正式开宗立派,据点是山东东平「杨家庄」. 本门祖师也只有两个,第一代是已逝世多年的毒龙尊者,第二代就是江海天的师父金世遗了,江海天是第一代正式掌门. 武林规矩...

天元区18451478156: 掌中风雷震九州是什么生肖
司马泥珍棒: 掌中风雷震九州是生肖虎,因为风从虎,云从龙.属虎的人天生拥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不会长久待在格局不大且环境不佳的工作场所,他们天生具备天生的领导气质,并且有意愿开拓自己的地盘,工作上会选择大公司或者自主创业,怀抱青云大志去发挥自己的才能,不断开拓更大的格局,很容易做出一番成就.

天元区18451478156: 梁羽生有什么好看的小说? -
司马泥珍棒: 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广陵剑、白发魔女传、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是按时间顺序一系列来的...每本的主角大概差半辈... 【独立成篇】 01《...

天元区18451478156: 冰河洗剑录下一部 -
司马泥珍棒: 《冰河洗剑录》的下一部是《风雷震九州》 主要讲述江海天、江晓芙、叶凌风等人的故事

天元区18451478156: 梁羽生有哪些武侠小说比较好看 -
司马泥珍棒: 白发魔女转 /大唐游侠传/ 云海玉弓缘 /七剑下天山 /浣花洗剑录/萍踪侠影

天元区18451478156: 你认为梁羽生哪一部小说最好?
司马泥珍棒: 广陵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