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子的极性与非极性哪个强?

作者&投稿:善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你知道冰为什么在4℃时密度最大吗?这就是本讲所学内容——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的有关知识。由于水分子间有氢键缔合这样的特殊结构。根据近代X射线的研究,证明了冰具有四面体的晶体结构。这个四面体是经过氢键形成的,是一个敞开式的松弛结构,因为5个水分子不能把全部四面体的体积占完,在冰中氢键把这些四面体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这种通过氢键形成的定向有序排列,空间利用率较小,约占34%,因此冰的密度较小。液态水不像冰那样完全是有序排列了,而是有一定程度的无序排列,即水分子间的距离不像冰中那样固定,H2O分子可以由一个四面体的微晶进入另一微晶中去。这样,分子间的空隙减少,密度就增大了。温度升高时,水分子的四面体集团不断被破坏,分子无序排列增多,使密度增大。但同时,水分子的热运动也增加了分子间的距离,使密度又减小。这两个矛盾的因素在4℃时达到平衡,因此,在4℃时水的密度最大。过了4℃后,分子的热运动使分子间的距离增大的因素,就占优势了,水的密度又开始减小。知识延伸 一、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型物质无论是气态、液态或固态,都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在分子间存在着一种较弱的作用力叫分子间作用力,也叫做范德华力。它比分子内原子间的作用力(化学键)要小。 分子间的作用力是一个总的提法,按作用力产生的原因和特性可分为三种力: l.取向力 当两个极性分子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产生相对转动,最后必然是异极相对,同极尽量远离,这叫做分子的取向。这种由于极性分子取向而产生的力叫取向力。 2.诱导力 当极性分子接近非极性分子时,极性分子的偶极电场使非极性分子发生极化从而产生正、负电荷重心不相重合,这种由于外来的影响而产生的偶极叫诱导偶极,诱导偶极与固有偶极产生的力称为诱导力。一般说来,极性分子的极性越大,诱导力越大。分子的变形性越大,诱导力也越大。 3.色散力 非极性分子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吸引力,非极性分子内部的原子核和电子都在不断地运动,不断地改变它们相对的位置。在某一瞬间,分子的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可能发生某一瞬时的不相重合,这就产生了瞬间偶极。如果相邻分子也产生了相应的瞬间偶极,相互取向的瞬间偶极之间就产生了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叫做色散力。因此可以近似地说,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这种力越大,它们的熔沸点就相应地增高,但必须指出;色散力不仅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也存在于极性分子之间、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 在考虑分子的极性时,不仅要考虑键的极性,还要考虑分子的形状,有时还必须对顺反异构体加以注意。 二、氢键 l.氢键 由于与电负性极强的元素(如F、O、N等)相结合的氢原子和其他电负性极强的原子间所产生的引力而形成的。通常用X—H…Y表示,式中的虚线表示氢键。其中X和Y代表F、O、N等电负性强而原子半径较小的非金属原子。 2.氢键的特点 (1)氢键基本上还是静电吸引作用,它的键能一般小于41.84kJ/mol,与分子间作用力的数量相近。 (2)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3)X、Y电负性越大,半径越小,所形成的氢键越稳定。 3.氢键的类型 氢键可分为分子间氢键和分子内氢键两种类型。如H2O、HF、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故它们比同主族其他元
素的氢化物的沸点要高。如甲酸分子间氢键: 又如邻羟基苯甲酸分子存在分子内氢键,一般会使化合物的沸点、熔点降低,汽化热、升华热减小。 三、离子的极化与离子的变形 在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都带有电荷,它的电荷场会对离子产生作用,我们把一个离子使另一个离子产生某些结构变化(原子核和电子云发生相对位移)的过程叫做极化。离子被极化的结果叫做变形。 1.影响离子的变形因素 (1)离子的大小是决定离子变形的主要因素,离子半径越大,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力越弱,离子越易变形。 (2)在离子大小相近时,其变形主要由离子外层的电子数决定,例如一般外层具有9~18个电子时,其变形要比8电子型的离子大得多。 (3)离子的电荷,正离子电荷越多,其变形越小;负离子的电荷越多,其变形大。 (4)复杂的阴离子变形性通常不大,而且中心原子氧化数越高,变形性越小。如常见的一些复杂离子和简单阴离子的变形性对比如下: 2.离子的极化学说及其应用 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它使邻近离子变形的能力叫该离子的极化力。离子极化力的强弱主要决定于以下三个因素: ①离子的大小:离子越小,极化力越强; ②离子的电荷;电荷数越多,极化力越强; ③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外层具有18、18+2个电子的离子,极化力最强;外展具有9~17个电子的离子,极化力次之。外层具有8个电子(惰性气体型)构型的离子极化力最弱。离子的极化对无机化合物的溶解度、稳定性、熔沸点以及颜色等均有一定的影响。 (1)离子极化对金属化合物熔点的影响 我们先看下面几组金属化合物熔点数据: 从左边一组熔点数据来看,Hg2+的极化作用和变形性都很大,Be2+的极化作用大于Ca2+,所以HgCl2中的共价性成分最大,BeCl2中次之,CaCl2中最少,即HgCl2转化为由极性分子组成的分子晶体倾向最大,熔点最低,BeCl2的熔点次之,CaCl2的熔点最高。从右边一组熔点数据来看,正好说明从F到I,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X-离子半径增大,离子的变形性增大,因而键的离子性减弱,熔点下降。(2)离子极化对金属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的影响离子键结合的无机化合物一般可溶于水,溶解度的大小,可用晶格能和水合能的差异来解释,而共价型的无机物晶体却难溶于水。例如AgF溶于水(18g/L),而AgCl、AgBr、AgI都难溶于水,其溶解度依次减小。这是由于离子的极化改变了彼此的电荷分布,导致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由于F-变形性小,所以AgF仍属于离子晶体,随着Cl—Br—I-的顺序,负离子的变形性依次增加,所以AgX的共价性也依次增加,它们的溶解度就依次减小了。(3)离子极化对金属碳酸盐热稳定性的影响对于离子型化合物而言,晶格能是离子晶体稳定性的量度,但下表中的数据,却不能用晶格能来解释 这些数据反映出:(1)碱金属碳酸盐的热分解温度高于碱土金属碳酸盐;(2)碱土金属碳酸盐,随原子序数的增大,热分解温度升高;(3)过渡金属碳酸盐的热稳定性差。我们可以用离子极化学说来解释:当没有外界电场(或正离子)影响时,CO32-离子中的3个O2-同样被中心的CW)所极化,但M2+(或M+)的正电场对最邻近的一个O2-也发生极化作用,这种极化作用与中心C(IV)对O2-的极化作用正好相反,叫做反极化作用。由于这种反极化作用的存在,减弱了碳氧间的键。当反极化作用相当强烈时,可以超过C(IV)对O2-的极化作用,导致碳酸根破裂,分解为MO和CO2。显然,金属离子的极化作用越强,它对碳酸根离子的反极化作用也越强,碳酸根离子越不稳定。上述碳酸盐热分解的一些规律,正说明金属离极化能力的强弱规律。(4)离子极化导致化合物颜色的加深离子化合物有无颜色.首先取决于组成离子化合物的离子本身有无颜色。但有时无色的离子也可以形成有色地化合物。如Pb2+、I-和S2-都是无色的离子,而PbS、PbI2分别是黑色和黄色的,这是由于 Pb2+的极化作用强,而 S2-、I-的变形性大,离子间的极化可以使原来离子的能级相互靠近,容易发生从阴离子到阳离子的电荷跃迁,所以 PbS、PbI2可以吸收一部分可见光来完成这种电荷跃迁,从而显现其互补色。因此离子的相互极化可以使无色离子形成有色化合物,而且阴离子的半径越大,变形性越大,化合物随颜色就越深。如卤化物中以碘化物的颜色最深,硫化物的颜色比相应的氧化物的颜色深。(5)离子极化可以转变晶型离子极化引起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在这种过渡中,离子间的距离缩短,使得r+/r-的比值减小,往往也减小晶体的配位数,导致晶型的转变。如 CdS的离子半径比r+/r- = 97pm/184pm=0.53,应属于 NaCl型晶体,实际上CdS的晶体属于ZnS型。在化学上把组成相同的物质,可以取不同晶型的现象,称为同质多晶现象。与同质多晶现象相反,有一些组成不同,但化学性质类似的物质,能够生成外形完全相同的晶体的现象,称为类质同晶现象。这些物质互称为类质同晶体。如明矾[Kal(SO4)2·12H2O]和铬矾[KCr(SO4)2·12H2O]都形成八面体结晶,MgSO4·7H2O和NiSO4·7H2O也是类质同晶体。它们的特征是:存在于同一种溶液的这类物质能一起结晶出来,生成完全均匀的混晶。上述的离子极化学说在无机化学中有多方面的应用,可以说是对离子键理论的一个补充,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记忆金属化合物的性质的变化规律。


什么是分子极性,非极性?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辨别方法如下:1、双原子的单质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例如氢气,氧气。2、双原子的化合物分子都是极性分子,如HCl,一氧化碳等。3、多原子分子的极性和非极性具体要看其空间构型是否对称,对称的就是非极性分子,不对称的就是极性分子。4、对于AnBm类的分子,n=1,m>1。若A...

怎么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1、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不相重合的分子,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视结构情况而定。2、非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相重合的分子。3、分子极性的判断:分子的极性由共价键的极性及分子的空间构型两个方面共同决定。

如何根据分子的几何构型判断分子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
14.极性分子: HF NO H2S CHCI3 NF3;非极性分子: CS2 CCI4 BF3 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能重合的---极性分子!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能重合的---非极性分子!(1)双原子分子:有非极性键的一定是非极性分子;有极性键的一定是极性分子!(2)三原子分子:线性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CS2);V型...

什么叫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是什么意思?.._百度...
举例:HCl分子中的H-Cl键属于极性键 判别 同种原子之间的是非极性键 极性键存在于不同种元素间 但是存在极性键的物质不一定是极性分子.区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方法:非极性分子的判据:中心原子化合价法和受力分析法 1、中心原子化合价法:组成为ABn型化合物,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等于族的序数,则该...

如何判断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
常用判断方法:1、中心原子化合价法:组成为ABn型化合物,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等于族的序数,则该化合物为非极性分子.如:CH4,CCl4,SO3,PCl5 2、受力分析法:若已知键角(或空间结构),可进行受力分析,合力为0者为非极性分子.如:CO2,C2H4,BF3 3、高中阶段知道以下的就够了:极性分子:HX,CO,NO,...

极性化合物和非极性化合物的区别
由于不等价共价键造成的电正性中心与电负性中心重合时,这个分子就是非极性化合物.一般来说,由两个不同元素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都是极性分子,这个化合物就是极性化合物.三个原子以上的分子需要看偶极矩,偶极矩为0的才是非极性化合物.分子晶体的单质一般都是非极性化合物,但有一个特例,臭氧分子(O3)...

何为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的极性与化学键的极性有何联系
(1)分子空间构型对称,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是非极性分子!(2)分子空间构型不对称,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的是极性分子!(3)极性分子一定有极性键;有极性键的不一定是极性分子!(4)CO2 是极性键非极性分子; O = C = O 空间构型对称,正,负电荷重心重合!

高中化学中有哪些分子是极性和非极性的,要详细的
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最本质方法是: 极性分子一个分子内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而非极性分子内正负电荷中心是重合的 极性键存在于不同种元素间 存在极性键的物质不一定是极性分子.区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方法:非极性分子的判据:中心原子化合价法和受力分析法 1、中心原子化合价法:组成为ABn型化合物...

怎么判断极性非极性
区分极性和非极性分子的关键是通过考察分子的对称性和成键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差异。如果成键原子的电负性相差较大,或者分子呈现非对称结构,那么化学键往往是极性的。相反,如果成键原子的电负性相近,并且分子具有对称结构,那么化学键通常是非极性的。极性和非极性的定义 极性指的是分子中正电荷和负电荷在...

分子的极性: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高中阶段知道以下的就够了: 极性分子:HX,CO,NO,H2O,H2S,NO2,SO2,SCl2,NH3,H2O2,CH3Cl,CH2Cl2,CHCl3,CH3CH2OH 非极性分子:Cl2, H2,O2,N2,CO2,CS2,BF3,P4,C2H2,SO3, CH4,CCl4,SiF4, C2H4, C6H6,PCl5,汽油 区分 极性分子和 非极性分子 的方法 非极性分子的判据:中心原子化合价法和受力分析法...

庄河市19278889143: 水为什么是极性分子 -
昌储索拉: 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氧原子形成的角度大约是109度,两个氢原子的中点与氧原子的中心不重合(180度时重合)所以水是极性分子. 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从整个分子来看,电荷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对称的,这样的分子为极性分子; ...

庄河市19278889143: 水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重要:理由) -
昌储索拉: 水是极性分子.由于水分子内氢原子和氧原子是以共价键结合,而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在一定的方向上电子云密度最大,键能最大,稳定性好.),故水分子不是直线型,而是角型.所以是有夹角的.

庄河市19278889143: 极性溶液和非极性溶液是根据什么来区分的?比如说,为什么水是极性溶液而四氯化碳溶液确实非(弱)极性溶 -
昌储索拉: 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所以水是极性溶液,四氯化碳是非极性分子,所以四氯化碳就是非极性溶液.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具体要看分子结构,详细可参考这个: http://baike.baidu.com/view/20166.htm这些记住就可以了: 极性分子: HX,CO,NO,H2O,H2S,NO2,SO2,SCl2,NH3,H2O2,CH3Cl,CH2Cl2,CHCl3,CH3CH2OH 非极性分子: Cl2,H2,O2,N2,CO2,CS2,BF3,P4,C2H2,SO3,CH4,CCl4,SiF4,C2H4,C6H6,PCl5,汽油

庄河市19278889143: 水是最常用的极性溶剂.那么什么是极性与非极性?它们在化学和物理上有什么异同? -
昌储索拉: 极性与非极性是针对分子说的. 首先化学共价键分为极性键与非极性键.非极性键就是共用电子对没有偏移,出现在单质中比如O2;极性键就是共用电子对有偏移比如HCl.而当偏移的非常厉害之后,看上去一边完全失电子另一边得到了电子,...

庄河市19278889143: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有什么区别 -
昌储索拉: 1、代表含义不同: (1)极性分子是指偶极矩μ不为零的分子,即分子里电荷分布不均匀,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的分子.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为极性分子,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视结构情况而定. (2)非极性分子是指偶极矩μ=0的分...

庄河市19278889143: 关于水分子极性的问题 -
昌储索拉: 水分子作为一个整体是电中性的(注意“分子”的性质).由于H-O键盘是强极性键(共用电子对比较靠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O原子),水分子内部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存在偶极矩,靠近O原子一端带一部分负电,靠近2个H原子的一端带一...

庄河市19278889143: H2O即水分子是属于什么的分子,极性分子or非极性分子? -
昌储索拉: 解析: H2O是极性分子 因为H-O-H是角形结构,它们的合力不为0,所以它是极性分子. 水是共价化合物,水在水中可以自偶电离, 即:H2O + H2OH3O+ + OH- 简写: H2O H+ + OH- 祝学习进步!!!

庄河市19278889143: 水分子的结构及其性质是什么? -
昌储索拉: 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三个原子核构成以两个质子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水分子中由于氧氢原子各位于分子的一端,负电荷的重心在氧原子一端正电荷的重心在氢原子一端,因此使整个水分子的电性不平衡.所以,水分子的极性...

庄河市19278889143: 水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 -
昌储索拉:[答案] 极性分子,极性分子是分子中的正电荷的重心(就是一种说法,不要管重心两个字)与负电荷的重心重合.水分子的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不再同一直线上,所以造成两个重心不重合,(氧原子重心就在本身的位置,两个氢原子的重心是氢原子连线...

庄河市19278889143: 化学中极性与非极性有什么区别? -
昌储索拉: 极性与非极与是针对 共价化合物的. 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 如果共用的电子对偏向某一方.就会产生极性. 一般双分子非金属单质都是非极性的.如:Cl2.O2. 一般由不同的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是极性的.如HCl.NH3. 第三.矢量和为O的也属于非极性.如:CO2.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