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嵇康

作者&投稿:郗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诫子书 嵇康

      【原文】

      人无志,非人也(1)。但君子用心,有所准行(2),自当量其善者,必拟议而后动(3)。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必济(4)。若心疲体懈,或牵于外物,或累于内欲,不堪近患,不忍小情,则议于去就(5)。议于去就,则二心交争。二心交争,则向所以见役之情胜矣(6)!或有中道而废,或有不成一匮而败之(7)。以之守则不固,以之攻则怯弱,与之誓则多违,与之谋则善泄;(8)临乐则肆情,处逸则极意(9)。故虽繁华熠耀,无结秀之勋;终年之勤,无一旦之功(10)。斯君子所以叹息也。若夫申胥之长吟,夷齐之全洁,展季之执信,苏武之守节,可谓固矣(11)!故以无心守之,安而体之,若自然也。乃是守志之盛者也。(12)

      所居长吏,但宜敬之而已矣(12)。不当极亲密,不宜数往,往当有时(13)。其有众人,又不当宿留(14)。所以然者,长吏喜问外事,或时发举,则怨或者谓人所说,无以自免也(15);若行寡言,慎备自守,则怨责之路解矣(16)。

      其立身当清远,若有烦辱,欲人之尽命,托人之请求,当谦辞□谢(17):其素不豫此辈事,当相亮耳(18)。若有怨急,心所不忍,可外违拒,密为济之(19)。所以然者,上远宜适之几,中绝常人淫辈之求,下全束修无玷之称,此又秉志之一隅也(20)。

      凡行事,先自审其可不,差于宜(21)。宜行此事,而人欲易之,当说宜易之理。(22)若使彼语殊佳者,勿羞折,遂非也(23)。若其理不足,而更以情求来守,人虽复云云,当坚执所守,此又秉志之一隅也(24)。

      不须行小小束修之意气,(25)若见穷乏而有可以赈济者,便见义而作。(26)若人从我,欲有所求,先自思省。(27)若有所损废,多于今日,所济之义少,则当权其轻重而拒之(28)。虽复守辱不已,犹当绝之(29)。然大率人之告求,皆彼无我有,故来求我,此为与之多也(30)。自不如此而为轻竭,不忍面言,强副小情,未为有志也(31)。

      夫言语,君子之机,(32)机动物应,则是非之形著矣,故不可不慎(33)。若於意不善了,而本意欲言,则当惧有不了之失,且权忍之(34)。後视向不言此事,无他不可,则向言或有不可;然则能不言,全得其可矣。(35)且俗人传吉迟传凶疾,又好议人之过阙,此常人之议也。(36)坐言所言,自非高议。(37)但是动静消息,小小异同,但当高视,不足和答也。(38)非义不言,详静敬道,岂非寡悔之谓?(39)

      人有相与变争,未知得失所在,慎勿预也(40)。且默以观之,其是非行自可见。(41)或有小是不足是,小非不是非,至竟可不言以待之。(42)就有人问者,犹当辞以不解。近论议亦然。(43)若会酒坐,见人争语,其形势似欲转盛,便当无何舍去之。此将斗之兆也(44)。坐视必见曲直,党不能不有言,(45)有言必是在一人,其不是者,方自谓为直,则谓曲我者有私於彼,便怨恶之情生矣(46);或便获悖辱之言,正坐视之,(47)大见是非,而争不了,则仁而无武,於义无可,故当远之也。(48)然大都争讼者,小人耳。(49)正复有是非,共济汗漫,虽胜可足称哉?就不得远取醉为佳。(50)若意中偶有所讳,而彼必欲知者,若守大不已,或劫以鄙情,不可惮此小辈,而为所挽。引以尽其言。(51)今正坚语,不知不识,方为有志耳(52)。

      自非知旧、邻比,庶几已下,欲请呼者,当辞以他故,勿往也。(53)外荣华则少欲,自非至急,终无求欲,上美也(54)。不须作小小卑恭,当大谦裕;不须作小小廉耻,当全大让(55)。若临朝让官,临义让生,若孔文举求代兄死,此忠臣烈士之节(56)。

      凡人自有公私,慎勿强知人知(57)。彼知我知之,则有忌於我。今知而不言,则便是不知矣(58)。若见窃语私议,便舍起,勿使忌人也。(59)或时逼迫,强与我共说。若其言邪险,则当正色以道义正之。(60)何者?君子不容伪薄之言故也。(61)一旦事败,便言某甲昔知吾事,是以宜备之深也。(62)凡人私语,无所不有,宜预以为意(63)见之而走者,何哉?或偶知其私事,与同则可,不同则彼恐事泄,思害人以灭也(64)。非意所钦者,而来戏调,蚩笑人之阙者,但莫应从小共,转至於不共(65);而勿大冰矜,趋以不言答之。势不得久,行自止也。(66)自非所监临,相与无他宜适,有壶榼之意,束脩之好,此人道所通,不须逆也(67)。过此以往,自非通穆。匹帛之馈,车服之赠,当深绝之。(68)何者?常人皆薄义而重利,今以自竭者,必有为而作鬻,货徼欢施而求报,(79)其俗人之所甘愿,而君子之所大恶也。(70)

      又愦不须离搂,强劝人酒。(71)不饮自已,若人来劝,己辄当为持之,勿诮勿逆也(72)。见醉薰薰便止,慎不当至困醉,不能自裁也。(73)


道德用文言文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昶传》 人谁不死?死国,忠义之大者。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杨阜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丹...

关于美与品德的诗句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蹊(xī):小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

三国演义中的卧龙是谁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

豆瓣9.3,央视一出手,就是国产影视的天花板
从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到汉高祖刘邦的《手敕太子文》。 从诸葛亮的《诫子书》、到欧阳修的《与十二侄》等等。 它们在不同的年代里,都殊途同归地道出了作者们的生活故事、至深亲情,道出了对国家、对 社会 的忧思和寄托。 而这部纪录片在呈现这些古人的书信时,也做了很多别出心裁的处理。 首先是现...

古风名字、取自诗经、楚辞等古诗集、文选、标明出处及句子、最好不要...
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147.钟灵 凝聚天地间的灵气。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成语“钟灵毓秀”。148.钟毓 孕育天地间的灵秀。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成语“钟灵毓秀”。149.周翰 比喻国家的栋梁之材。适用于男孩取名字。源自《诗经•大雅•崧高》“维申及甫,维周之翰”。

陋室铭划分朗读节拍
诫子书划分朗读节奏 其他类似问题2012-11-08 请把《陋室铭》语句划分朗读节奏。 253 2013-07-04 请把《陋室铭》语句划分朗读节奏。 34 2008-08-16 刘禹锡的《陋室铭》,在原文中划分朗读节拍 84 2008-07-10 如何划分朗读节奏 83 2015-01-29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朗读节奏 45 2013-11-05 怎样划分古文...

有关道德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嵇康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雪莱真诚的爱情,并不等于娓娓动听的甜言蜜语,慷慨陈词的海誓山盟,如...〔德〕席勒:《美育书简》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洁净的。〔俄

《曾国藩家训全文》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嵇康的思想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嵇康的《诫子书》就是要告诉自己的后代,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情商高是必须的,但是人情世故也是必要的。要熟悉官场的规则,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 嵇康酒会诗 《酒会诗》是三国时期嵇康所著的五言诗,全诗写的是嵇康和竹林七贤游山玩水,坦荡的生活,诗的前半部分就写出山水的好风光,让人心旷神怡,可以看出诗人是在...

三国诗人嵇康酒会诗赏析
有人诬陷嵇康,在司马昭面前说坏话,司马昭就把嵇康抓来处死,临死前,嵇康把自己只有十岁的儿子托付给山涛,山涛边哭边答应,决定要守护这个孩子,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山涛果然是重情重义的汉子,他不怕司马昭把它当作和嵇康一起的人,把嵇康的儿子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照顾。嵇康诫子书公元262年夏天,嵇康接到了自己被...

新邱区19855721140: 除了诸葛亮谁还写过诫子书
照扶心脑: 《诫子书》 其实就是《家训》,从先秦到明清,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家训可谓汗牛充栋,有些堪为经典,国人家喻户晓.像周公的《诫伯禽书》、司马谈的《命子迁》、诸葛亮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唐太宗的《诫皇属》、宋包拯的《包拯家训》、欧阳修的《诲学说》、袁采的《袁氏世范》、朱柏庐的《朱子家训》、李毓秀的《弟子规》等等;另外像(西晋)羊祜的《戒子》、(南朝.齐)萧嶷的《戒子》......不一而足,这些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诫子书》.

新邱区19855721140: 《诫子书》原文加注释 -
照扶心脑: 《诫子书》原文如下: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新邱区19855721140: 求《诫子书》原文. -
照扶心脑: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新邱区19855721140: 诫子书 全文 -
照扶心脑: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新邱区19855721140: 用原文总结《诫子书》全文的中心思想 -
照扶心脑: 用原文总结《诫子书》全文的中心思想: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新邱区19855721140: 诫子书的原文 -
照扶心脑: 人之进退,惟问其志.取必以渐,勤则得多.山溜至柔,石为之穿.蝎虫至弱,木为之弊.夫溜非石之凿,蝎非木之钻,然而能以微脆之形,陷坚钢之体,岂非积渐夫溜之致乎?训曰:“徒学知之未可多,履而行之乃足佳.”故学者所以饰百行也.

新邱区19855721140: 文言文《诫子书》阅读 -
照扶心脑: 1:只有注重道德修养,清心寡欲,才能集中精力做大事. 2:如果你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有很大的才华;如果你没有志向,你的学业肯定不会完成. 3:做事要专心,道德和美好的心灵很重要,要努力学习,有远大志向.等你长大了,再学就晚了.

新邱区19855721140: 《诫子书》 -
照扶心脑: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文章短小精悍,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新邱区19855721140: 诫子书是谁写的? -
照扶心脑: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

新邱区19855721140: 诫子书 翻译 -
照扶心脑: 译文: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