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北宋时期的铜胎掐丝珐琅

作者&投稿:任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年代的铜胎掐丝珐琅~

收藏、陈设佳品,不可多得

关键看铜的质地、珐琅彩的颜料和自然的包浆。
1.老货是纯手工制作;新货是半手工制作,胎体均为机器批量生产。
2.老货的铜胎为紫(红)铜;新货的铜质量不是太好,比较软。
3.老货为正宗珐琅粉烧制 颜色总体来说比较暗;新货的釉料中多添加别的染料等颜色较艳丽
4. 老货泰蓝中砂眼较多;新货砂眼较少 甚至无砂眼
5.老货有种说不出来的韵味 ;新货一般做的有型无神 但年轻人喜欢
6. 老货镀金为真金 ;新货镀金为合金(北京的新货为镀合金;河北的货为镀镛)
7.老货无磨具一般量较少;新货一般开模 批量生产
8.老货多多少少都会有些磨损;新货几乎没有磨损

扩展资料:景泰蓝又叫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再用扁细的铜丝在铜胎上粘出图案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填充在图案中。
这道工序完成后才是反复烧结,磨光镀金。可以说,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利用了瓷器工艺,同时又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铜胎掐丝珐琅

  北宋时期没有铜胎掐丝珐琅。铜胎掐丝珐琅传入中国始于元代。
  据考古发现,珐琅器最早诞生于希腊,希腊普鲁斯岛出土的公元前12世纪的六枚戒指和双鹰权杖首,被公认为最原始的掐丝珐琅。到了公元前5—6世纪又曾烧造珐琅器;直到公元6世纪,希腊拜占廷的珐琅工艺逐渐发展,后至公元10—13世纪初,掐丝珐琅工艺极为兴盛。在12世纪,掐丝珐琅器由阿拉伯地区直接或间接传入我国。
  事实上,阿拉伯地区的掐丝珐琅传入我国,应分为两个阶段:先是由彼地制作的掐丝珐琅器,经由东西贸易的兴起,随着一般番货传入我国;而后又由于蒙古人统治欧亚大陆,建立大元帝国,由于人种的迁徙与文化技艺频繁的交流,掐丝珐琅的制作技巧随着西方艺人传入我国。明初,掐丝珐琅已经被某阶层的人士使用,到了景泰年间,珐琅工艺臻于鼎盛。
  掐丝珐琅,其制作一般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掐丝珐琅有着五彩斑斓、华丽夺目的魅力,由于其在明代景泰年间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又一般多外饰蓝色釉料,故习称景泰蓝,当然它也有饰红、浅绿、深绿、白、葡萄紫、翠蓝等色。
  掐丝珐琅的制作大致可以分为7个步骤:制胎,即以红铜板制出器形;掐丝,即将压扁的铜丝依设计饰纹粘牢于胎体;烧焊,将其再次焊接牢实;点蓝,依饰纹中颜色依次上釉彩,先点地,次点花,再点蓝,后加亮白;烧蓝,点一次蓝即烧一次,重复多者可达3次;磨光,以细砂石、黄石及木炭分别逐次打磨光滑蓝料与铜丝的粗糙处;镀金,即抛光除锈的最后一道工序。可以说,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利用了瓷器工艺,同时又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发展历史:
  元代
  蒙古人重视工匠,在长期的征战过程中搜虏被统治地区的工匠并广设工场来发展元代的手工业,西元1219年成吉思汗攻击大食国,每每攻下一城,往往仅保住工匠,余尽歼灭,并分遣工匠于诸队、或赏其诸子诸妻诸将、或召赴蒙古营中工作、或遣送蒙古。元蒙统一全国后,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许多身怀绝技的工匠纷纷来到中国,阿拉伯工匠带来了烧造掐丝珐琅的技术和主要原料。史载蒙人合赞(1271~1306),在元成宗时期册封为伊儿汗国中统治波斯一带的呼罗珊汗,合赞除精通其蒙古母语之外,也略悉阿拉伯、波斯、印度、中国、富浪等国语文,凡百工技艺,皆亲手为之,制品尤较工匠为佳,又习知化学及一切较难艺术,如制作珐琅、解化滑石、熔解水晶及凝缩、升华之术。在此不但可知珐琅工艺在13世纪后期是属“较难之艺术”,同时由高居可汗之尊的合赞也研习珐琅制作技艺的事实,凸显此项技艺已获元人的重视。
  当时的掐丝珐琅器可能尽为皇家服务的,由于烧造技术的不成熟,故生产规模并不大,产品并不多。从现存的几件元代掐丝珐琅器来看,中国工匠在学习、掌握烧造珐琅技术后,为符合中国统治者的审美趣味,生产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制品,但装饰品方式仍保留着一些阿拉伯的艺术韵味。

  明代
  虽然明初掐丝珐琅工艺已逐渐被朝廷重视,但是真正引起文人注意与仕宦商贾珍藏,已经是明代晚期的事了。因此,真正早期的器物传世下多,工艺技法也不是十分成熟,掐丝粗细不匀,掐丝常高出胎面较多;胎体、釉层较为厚重。其品种也不多,器型尚不出《格古要论》中所载的“香炉、盒儿、盏子、花瓶之类”。当时的掐丝珐琅器一般没有锦地,常以番莲纹、莲瓣纹装饰,色彩也较单调,没有混合色,然在一叶片内往往施两三种颜色。
  到了15世纪以后,掐丝珐琅工艺取得极大发展,不仅造型、品种、釉色都显著增多,而且工艺技巧也明显进步。现存的明代掐丝珐琅器物大多为明代晚期的产品,其品种很多,有鼎彝等宗教礼仪用品,也有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如花瓶、薰炉、灯台、盒、盘、碗、碟等。造型一般端庄古雅,纹饰繁缛丰富,有番莲、饕餮、蕉叶、龙凤、云鹤、菊花、山水、楼阁、人物等。借鉴锦、玉、瓷、漆等工艺传统手法,突出了勾边填色的图案程式。珐琅颜色丰富,而且混和色种类多,有蓝、红、黄、绿、白、天蓝、宝蓝、鸡血红、葡萄紫、紫红、翠蓝等等,釉色变化多而艳丽。

  清代
  清初宫内设立珐琅作,专门研发珐琅器。康熙时期掐丝珐琅的风格,沿袭明代规范,掐丝细密釉色不及。当时的珐琅器制作一般参考瓷器,造型、纹饰多效法瓷器。由于康熙把目光转移到画珐琅的新技术上,以致于忽略掐丝珐琅的制作,故当时掐丝珐琅数量并不多,而且品种单调,以小型器物为主,而且质量不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雍正时期,虽然雍正朝的珐琅作曾重新研制掐丝珐琅技术,但效果不佳,因此,掐丝珐琅的生产一直未能全面恢复。落雍正款的掐丝珐琅器,仅有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仿古豆形器。
  只有到了乾隆时期,掐丝珐琅工艺才全面兴盛,并正式达到巅峰,并形成了内府造办处、广州、扬州、苏州等几个工艺中心。乾隆朝除了继续仿制前朝的各种器皿外,还从事仿古铜器和宗教仪典方面所用的佛像、佛龛、佛塔、满达、七珍八宝等供具之制作,更另辟蹊径,烧制各种动物造型的实用兼陈设的器皿。一般日常生活用具,例如饮食用器、文房用具、日用的花瓶、花盆、轿瓶、香薰、脸盆、浑天仪、暖手炉、渣斗、镜子、挂屏、灯座、帽架、鱼缸、如意、斋戒牌、鼻烟壶、钟表、及翎管、班指、指甲套、发簪等装饰品等,不胜枚举。其装饰繁缛,纹样采用传统的螭龙、兽面、吉祥纹饰、莲塘、山水、番莲及莲瓣、菊瓣和各种西洋式花朵。而且乾隆常把古代书画名迹巧妙地运用到掐丝珐琅的纹饰中,以追求绘画艺术与珐琅工艺的完美结合。掐丝的技术更为娴熟,粗细均匀而流畅,色釉种类多样,釉色艳丽、洁净,但大多数缺透明温润的质感。同时结合錾胎和画珐琅之制作技巧于一体,使掐丝珐琅工艺之发展臻于极境。
  乾隆以后,由于国势逐渐衰落,掐丝珐琅的制作也开始没落,传世的作品不多。清晚期的掐丝珐琅器造型以瓶为主,式样多有变化,但比例不是很协调。由于多借助于机械成型,故器物胎体轻薄,掐丝线条流畅,但艺术品位明显逊于乾隆珐琅器。

北宋时期没有铜胎掐丝珐琅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将各种颜色的珐琅附在铜胎或是青铜胎上,烧制而成的瑰丽多彩的工艺美术品,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元朝。因其是在中国明朝景泰年间兴盛起来,因此命名为景泰珐琅或是景泰琅。后来又因多用宝石蓝、孔雀蓝色釉作为底衬色,而且“琅”的发音近似“蓝”,最后演变成“景泰蓝”这个名字。后来这个名字广泛的包括所有的铜胎掐丝珐琅。


中国工艺美术史资料
4、清代景泰蓝新工艺就是铜胎画珐琅。 () 5、玉琀是放在死者嘴里的明器,雕刻成蝉形,象征蜕蝉再生。 () 6、北宋时期京城中流行着胡服。 () 7、“堆朱杨成”是日本人尊称我国元代著名缂丝大师张成和杨茂的。 () 8、东周青铜器装饰纹样以狰狞的饕餮纹为主。 () 9、我国宋朝的陶瓷以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

中国人发明的从陶器变化而来的器皿是什么
这种高水平的制瓷技术,标志着中国瓷器生产已进入一个新时代。 我国白釉瓷器萌发于南北朝,到了隋朝,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至唐代更有新的发展。瓷器烧成温度达到1200°C,瓷的白度也达到了70%以上,接近现代高级细瓷的标准。这一成就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发展打下基础。 宋代瓷器,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

琉璃兽妖精琉璃兽简介
此青铜胎造型刚劲,双青铜鎏金龙耳,炉口和炉底为铜鎏金镂空莲瓣和缠花造型。它有四只青铜镀金的兽脸脚,腹部覆盖着蓝色的釉。它以铜丝扎线工艺装饰红、白、绿等花鸟、蝴蝶等图案,纹饰生动流畅,扎线细腻,铜胎厚重。捏丝珐琅,烧伊斯兰语香炉,烧清珐琅。宽阔的镀金嘴边,被绑住的脖子,鼓鼓的肚子,三个乳房和脚。香炉...

拍卖史上最昂贵的十件瓷器件件过亿看看都是有哪些
这是我国瓷器历史上最贵的九件瓷器 1、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2、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3、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 4、乾隆御制珐琅彩捶瓶 5、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延图长颈葫芦瓶 6、霁蓝描金开光粉彩花卉纹双耳瓶 7、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 8、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9、...

陶瓷的历史
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之前一千多年,中国已能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词一分为二,为陶和瓷两大类。通常把胎体没有致密烧结的粘土和瓷石制品,不论是有色还是白色,统称为陶器。其中把烧造温度较高,烧结程度较好的那一部分分称为“硬陶”,把施釉的一...

本人有一古瓷碗,请专家坚定一下
如宋、元的影青刻、印花瓷,有的造型、纹样,受到当时金银器的影响;清康熙的瓷胎画珐琅就是仿当时铜胎面珐琅而产生的。所以我们在学习古瓷鉴定时,学习工艺美术史;了解我国各时代工艺美术品的风格特点,注意姐妹艺术之间的互相影响是很有必要的。由于我国名窑林立,各时期瓷器的花色品种繁多,艺术风格...

瓷器最早出现在什么年代
1980在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出土的一批原始青瓷片,属距今4000余年前的龙山文化晚期。有大量出土的青釉瓷可断定我国支持在商代中期就已发明了瓷器。当时的青釉瓷生产以长江中下游较为发达,釉色多呈青黄,在氧化焰中烧成。中原地区的青釉瓷,釉色多呈青绿,在还原焰中烧成。这些原始瓷以高岭土作胎,烧制...

现在的中国的瓷器 哪些品类还值得收藏?
康熙时的素三彩、五彩,雍正、乾隆时的粉彩、珐琅彩都是闻名中外的精品。 明代在釉下青花轮廓线内添加釉上彩而烧成的一种瓷器,由于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绘争奇斗艳,故名“斗彩”。 清代仿铜胎画珐琅效果的一种瓷器。珐琅彩又称“料彩”。 瓷器与陶器的关系密不可分。当部分掺有高岭土(或长石、石英、石灰等...

瓷器底部有双圈款是什么年代
粉彩瓷器在外形设计上受到了各种文化艺术的影响,运用了点染和套色技巧,使得人物、山水、花卉和鸟虫等描绘对象具有层次感和明暗对比。瓷胎画珐琅则是从铜胎掐丝珐琅演变而来,康熙皇帝最早引入了珐琅彩,其色彩鲜艳,从色彩搭配、纹饰布局到款识,都模仿了铜胎画珐琅的风格。康熙瓷器的胎土经过精心挑选,...

明清铜佛造像与香炉是用失蜡法铸造还是陶范铸造
清至民间时期,内蒙多伦有多处造佛像场所,佛像比北京及其他地方造得好,制作工艺水平很高。在清代有名望的阿龙希、海桑岱等铜匠铺有七家,营业的字号有裕和永、庆圣德等五家铜像作坊,工匠多来自山西、河北,打铜胎制作佛像最为拿手,范模铸造用料工艺与北京相同。传统佛作多采用剥蜡法、拨蜡法,其...

岑溪市18626808901: 有没有北宋时期的铜胎掐丝珐琅 -
空家贺斯: 北宋时期没有铜胎掐丝珐琅.铜胎掐丝珐琅传入中国始于元代.据考古发现,珐琅器最早诞生于希腊,希腊普鲁斯岛出土的公元前12世纪的六枚戒指和双鹰权杖首,被公认为最原始的掐丝珐琅.到了公元前5—6世纪又曾烧造珐琅器;直到公元...

岑溪市18626808901: 景泰蓝与珐琅彩的区别 -
空家贺斯: 1、胎不同 珐琅彩可以用于铜胎上,也可以用于瓷胎上. 景泰蓝还有银胎,金胎等;所有的景泰蓝都可以叫珐琅彩,但是不能反过来把珐琅彩叫景泰蓝. 2、工艺不同 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再用扁细的铜丝在铜胎上粘出图案花纹,然后用...

岑溪市18626808901: 我这是掐丝珐琅吗那个朝代的有收藏价值吗,谁给掌掌眼啊?在线等答案 -
空家贺斯: 铜胎掐丝珐琅彩始于元代,到了明代景泰时期,由于景泰皇帝十分钟爱,故宫廷大量官窑铜胎掐丝珐琅彩,人们也将这种器物称之为景泰蓝,这种称谓一直延续至今.您的这件铜胎掐丝珐琅彩龙纹浅碟,做工古朴,纹饰精美,应当是解放以后创汇时期产品,很好的器物,值得收藏和研究.

岑溪市18626808901: 景泰蓝的掐丝珐琅 -
空家贺斯: 珐琅工艺的制作分类很多,根据制作方法大致可分掐丝珐琅、内填珐琅(即嵌胎珐琅)、画珐琅等.掐丝珐琅和镶嵌珐琅很久就在国内出现,历史记载可追溯到宋元时期,但真正能在国内制作应是元代成吉思汗进攻大食,将该地工匠俘虏押回制作,并将该技艺传入中原.至明代,永宣宫廷中开始广泛制作应用掐丝珐琅,之后的景泰时期最有名气,即人们俗说的“景泰蓝”.画珐琅则出现较晚,于十五世纪中叶在欧洲佛朗德斯发明,十五世纪末在法国中西部里摩居以内添珐琅工艺为基础,发展成画珐琅重镇.随着中西方贸易交往,从广州等港口传入国内.当时称谓“西洋珐琅”或“洋珐琅”.清代宫内的画珐琅制作要在康熙三十二年、珐琅作与玻璃厂成立之后才能开始研究制作、发展.

岑溪市18626808901: 特种工艺品景泰蓝也叫铜胎掐丝珐琅,它是哪里的特产? -
空家贺斯: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工艺品.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铜胎掐丝珐琅制品,已被很多学者所共识. 景泰蓝,亦称“铜胎掐丝珐琅”,它是一种特种工艺品,是用细扁铜丝做线条,在铜制的胎上捏出...

岑溪市18626808901: 有没有这样的瓷器,外面象青花,里面有铜胎,叫什么,请高人指教. -
空家贺斯: 您的问题,有这样的瓷器,外面象青花,里面有铜胎,只要是这样的品种,就是“掐丝珐琅”;真品收藏价值比较高的,可以当一个品种收藏,一定要好好保存!

岑溪市18626808901: 铜胎掐丝珐琅 是什么东西?? -
空家贺斯: 景泰蓝正名为“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是一种在金属表面用玻光釉料进行豪华装饰的特殊的、高级的珐琅器工艺品.又习称“景泰蓝”,乃是因为在明朝景泰年间(1450~1457),无论是在器形、纹饰、色彩等方面都已达到极高的艺...

岑溪市18626808901: 景泰蓝与掐丝珐琅 -
空家贺斯: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朝,明代景泰年间最为盛行,又因当时多用蓝色,故名景泰蓝.掐丝珐琅,珐琅器品种之一,一般特指铜胎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使用其他金属做胎的,如金胎掐丝珐琅等.http://baike.baidu.com/view/772808.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16328.htm

岑溪市18626808901: 景泰蓝是什么地方工艺? -
空家贺斯: 北京地方特种工艺 景泰蓝起源久远兴于明清. 景泰蓝,历史上称为珐琅器,工艺上称为“铜胎掐丝珐琅”,是北京著名的传统特种工艺品.在明朝的景泰年间(1450-1457),这项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尤其是蓝釉料有了新的突破,像蓝宝石般...

岑溪市18626808901: 珐琅彩景泰蓝铜合金是什么 -
空家贺斯: 景泰蓝这一词出现在雍正时期,但其工艺在元代(甚至有一说法在唐代)就有,到明代景泰年间流行,亦称“铜胎掐丝珐琅”.它是一种特种工艺品,是用细扁铜丝做线条,在铜制的胎上捏出各种图案花纹,再将五彩珐琅点填在花纹内.从这一说法可以看出,珐琅彩可以用于铜胎上,也可以用于瓷胎上. 故还有一种说法叫景泰蓝珐琅彩.可能现代人一谈珐琅彩自然会去想到珐琅彩瓷器,这是因为康熙到乾隆年间,珐琅彩瓷器得到很大发展,并且作为宫庭名贵用瓷身份出现,所以非常著名,而导致有一种普遍看法,一捍到珐琅彩,就会想到是瓷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