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关于赵国的文化元素的材料

作者&投稿:主父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赵国为什么在和匈奴的边界修长城~

做个铃铛,起到报警作用,防止敌人骑兵随意来,那时的长墙就像现在的明国辽东边墙样,并不是我们现在见到的明国长城样是一完整防御,用料结构都比较简单省钱,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大多都是明国长城,各长城图案一般都是明国长城。

实现方法有三种,第一 用数控切割机切割聚苯乙烯泡沫板,表面喷苯板砂浆。二种、用第一种办法做玻璃钢模具,翻制玻璃钢制品,表面喷颜色,第三种做模具翻制水泥构件,表面喷颜色。第一种最快,成本最低,耐久性有些问题。

赵国,是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战国七雄之一。赵人的先祖是华夏族的一支,国君为嬴姓,赵氏。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封赵烈侯赵籍为诸侯立国。赵国先后都晋阳(今山西太原)、中牟(今河南鹤壁)和邯郸。公元前222年,灭于秦国。
  远古时代,有姓有氏,姓氏一分为二。 赵国三孔布币
  姓是大的氏族部落集团的徽章,氏是一个姓所分出的小氏族支系的标志。姓氏合二为一,是秦汉时才开始的。《汉书地理志注》和《说文解字》记少昊氏为嬴姓。嬴即燕的异字,且又同音,故嬴即燕。少昊氏初以燕(玄鸟)为图腾,故成为嬴姓的始祖。赵人的先祖即嬴姓(少昊氏之后),赵氏(赵城叔带之后),世代辅佐殷商。武王伐纣,诸姬并起。与殷商属于近枝的嬴姓就走向了衰落,尤其是蜚廉这一支嬴姓部落因愚忠于纣王而被周王室所厌弃。恶来战死,失去了宗主之位,在周王室的安排下,恶来之弟季胜担任蜚廉族的宗主。季胜曾孙造父善御戎,相传造父为周穆王御,因助周平定徐偃王之乱,封于赵城,其后以赵为氏。造父善于御戎,侄子大骆(恶来之后)善于繁衍马匹。受造父之荐,周王室不计前嫌,启用罪臣恶来之后大骆,封于汧(qiān,千)河、渭河之间管理马匹。大骆孙秦仲封大夫,秦仲之子赵其是为秦庄公,故秦赵同宗。后造父六世孙奄父救周宣王于千亩之战,其子叔带为周朝卿士,因不满周幽王的昏庸,离开周王,侍奉晋文侯。从此赵氏便在晋国落脚,渐成望族。在前403年,叔带之后赵烈侯与韩魏三家分晋,建立赵国。赵国生存于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8年,领土大致为今山西北部和中部,河北西部和南部。都城原在晋阳(今山西太原东南),后迁至中牟(今鹤壁),又迁至邯郸。
  编辑本段分晋立国
  晋国四卿
  春秋时期赵氏于晋文侯时迁至晋国,六世而至赵衰。赵衰曾跟随公子重耳逃亡,后来重耳成为一代霸主晋文公,赵衰于是权重位高,其后代赵盾、赵武(元代纪君祥著戏曲《赵氏孤儿》中的原型)、赵简子、赵襄子都成为股肱之臣。 晋国在晋出公时期公室卑弱,主要权力被智伯和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四卿把持。前456年,四卿驱逐晋出公而立晋哀公。
  智氏覆亡
  赵襄子其父赵简子,其母为一狄人婢女。前454年智伯率韩、魏二家围攻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南晋源镇),襄子成功地坚守城池,并最终联合韩、魏二家灭智伯。前453年,赵、魏、韩三家瓜分了智氏的领地。 赵襄子死后,其弟赵桓子自立为君。桓子死后襄子之兄赵伯鲁之孙赵浣,是为赵献子。献子之子赵籍后来继位,即赵烈侯,是赵国的开国国君。
  三家分晋
  前437年,晋哀公去世,其子晋幽公继位,对赵、魏、韩已毫无权威。前403年(周威烈王23年,即晋烈公17年),周王室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与晋侯并列。宋代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认为战国时代由此开始:“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编辑本段强邻环伺
  赵国疆土 赵国形势图
  主要有当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陕西省东北隅。战国七雄中赵国无论从疆土,人口,实力上来看都不是最强大的。楚国地方千里、带甲百万,地处南方战略地位,可攻可守;齐国雄占东方,国家财富居战国之首,民众且粮足;魏国铁甲步兵、称雄七国,数次攻赵,甚至占据邯郸3年之久;秦国地势险要、兵伍善战。只有燕国,韩国实力稍逊。而赵国地处各国之要冲,可谓争地也!北有林胡、匈奴、东胡、楼烦,东有强齐,南有悍魏,西有虎狼之国秦国,附近还有小国中山国。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赵似乎只有招架之力,然而事实上赵国只是在赵武灵王改革前是如此疲弱。 赵国被多个强国包围,国势很弱,经常不得不向秦、魏等割地求和,并不断被林胡、楼烦骚扰掠夺。著名战例包括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攻打赵国,赵王只得以新近占领的中山国许以齐国以求救兵。齐威王帐下大将田忌用军师孙膑之计“围魏救赵”在桂陵之战中战胜魏国。
  编辑本段强盛时期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一位天资卓越胆识过人抱负远大的君主 胡服骑射
  ,至今在邯郸地区纪念赵武灵王的建筑还很多。其在位时期进行了影响深远的“胡服骑射”,全国士兵改变传统的宽大战服改为紧小为特征的胡服,改变传统的步兵为主体的军队结构改为骑兵和弓弩兵为主体的军队构成。试想一下在现实的今天如果全国军队改变为一个被视为边族的服饰和军种,这阻力该有多大。但赵武灵王办到了,可以相信这次改革对赵国日后的纵横七国是很重要的。 “胡服骑射”政策,放弃中原人的宽衣博带和战车战术,换以短衣紧袖、皮带束身、脚穿皮靴的胡服和单人骑兵战术,国力大强。赵于东北攻灭了中山国(请参看赵灭中山之战。),西北打败了林胡、楼烦。在北边新开辟的地区设置了云中(今呼和浩特托克托县)、雁门(今山西忻州市代县)、代(今河北蔚县)三郡,并从今天的河北张家口到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五原县修筑“赵长城”。
  北筑长城
  修长城 赵武灵王
  是认为抵御边族最好的防御措施,一方面,抵消边族骑兵快速机动的优势,另一方面,使步兵有可以依赖的阵线。赵国要想纵横七国必须解除后顾之忧——匈奴的侵扰,以便腾出兵力进行南方的争霸。 但问题是修长城是公认的耗费人力财力的措施,秦修长城动用近百万的罪民,造成民愤极大。明整修长城亦耗费了极大代价。而赵国全国人口不过一百多万,却修建了令后人惊叹的工程,并且历史上没有发生任何暴乱……而秦统一后的修建不过将旧燕、赵、秦三国的长城连起来。
  武王之死
  赵武灵王在选定继位人的问题上犹豫反复,先立小儿子赵何为王,但后来封长子为代城君,后代城君密谋夺位。前295年,伏杀赵何丞相肥义,代城君逃往武灵王行宫中,王叔赵成和李兑包围行宫,杀代城君,武灵王被围困在行宫中苦苦坚持三个多月后饿死。虽然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任用廉颇、蔺相如等能臣,然而秦国变法革新,逐渐超过赵国。
  编辑本段衰弱亡国
  长平之战
  前260年惠文 长平之战示意图
  王之子赵孝成王时,由于君王昏庸,赵国势力衰弱。秦国派武安君白起为将,以王龁为副将,用计使赵国换掉廉颇而启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帅,在长平之战中40万赵军投降,而白起怕降军造反而把全部士卒坑杀,使得赵国从此一蹶不振,但强大的秦国军队也死伤过半,使得白起建议乘胜攻取邯郸的建议被秦昭襄王拒绝。虽然其后前258年秦昭襄王进攻邯郸,前256年魏、楚军队来到打败了秦军,使得不断衰弱的赵国尚能喘息下来,阻止住秦军东进的势头。
  邯郸之战
  李牧抗匈
  长平之战、邯郸之战后,赵国实力及其地位一落千丈。各国都蠢蠢欲动,首先动手的是燕国,如前所述。此战对赵影响:一,提升了赵国于七国中地位;二,锻炼了赵军作战能力更重要的是恢复了作战的自信;三,增强了赵国实力和国家安全系数;四,发现并锻炼了赵国将领。此战中,庞暖、乐乘、李牧脱颖而出,让赵人看到除了老将廉颇外还有更多优秀的将军。赵国的中兴似乎仍有希望。 廉颇在赵国之败后,被赵王重新任用相国并封为信平君。已经年老的他不畏疲苦率领赵国士卒继续作战,于赵孝成王十五年破燕军;十六年围燕都;二十一年取魏繁阳。其后因事逃奔魏,后转至楚为将,率军作战因楚兵不如赵兵,战不得志,在寿春抑郁而终,临死思报赵国。从廉颇事楚中,我们可以看出:廉颇为将近五十多年,可以说对军事相当精通和熟悉。廉颇于楚为将,战皆不利,很大程度上因为楚兵弱于赵兵。这一点很重要,部队兵员的素质也决定着将领的指挥意图是否可以顺利的实现,赵人尚武且多战,兵员耐性强、有服从意识,且善骑射。而楚军作战机动性差、部队抗打击能力弱、野战能力不强(这些构成项燕之败的原因)。当然优秀的将军会带出一支优秀的部队,同样优秀的部队也会培养出优秀的将军。培养一支优秀的部队可能需要几十年,但它至少影响几百年。廉颇老了,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训练楚军,或者他早已人存心死…… 庞暖在廉颇出走后,面对秦国、燕国的进攻毅然挑起了赵国的大梁。赵悼襄王三年,燕军十万犯赵,庞暖率军抵之。于常山东垣,深沟高垒以待燕军。此战中,赵兵多用强弓劲弩射燕,其伤亡甚重。无论攻城战、野战燕军皆不利。后撤,遭遇李牧军。又撤,遇庞暖军,战大败。此战杀死燕兵二万余人,其余的奔溃或投降了赵军。其后与李牧合兵下燕,武遂、方城。赵王赞其曰:“将军武勇,廉颇还赵”。赵悼襄王四年,庞暖统率赵、楚、魏、燕之锐师五十万攻秦。赵悼襄王六年秦长安君及大将军蒙骜率军十万攻赵,庞暖领军十万御之,杀秦军三万,射杀蒙骜。赵国顿时国威大震。 李牧 李牧
  ,赵国代郡的守将,带兵有方,却匈奴而威于北方。李牧常年驻守北部代郡、雁门郡(今山西代县西北)边境地区防御匈奴。他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军队的战斗力,有效地防备了匈奴的侵扰,赢得士兵们的爱戴。他的措施是:首先,任用自己认为能干的人为官,同时把收来的货物,税款掌握在自己的驻军公署,充当士卒的日常开销。其次,每日宰杀数头牛采犒赏将士,优待士兵。第三,加紧练习骑马射箭,重视警报系统,增设侦察人员。在军事上,严明法规:“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史记·李牧列传》)。所以匈奴每次入侵,严密的警报系统发挥威力,士兵迅速退回营垒固守,不敢擅自出战。使匈奴掳掠无所得,赵国军队却因此保存了实力,多年来在人员、物资上没有多少损失,为以后的伺机反击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匈奴人却认为李牧这是胆怯,就连赵国边境上的士兵也认为自己的将军是胆小害怕。赵王因此而责备了李牧。但李牧依然如,我行我素。终于激怒了赵王,把他召回,另派将领替代他。新任将领到职一年多,每当匈奴兵来犯,他都命令部队出战,往往受挫失利,损失伤亡惨重。使边境地区不能按时耕种、放牧。于是赵王又请李牧复出,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一再恳请,李牧提出:“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史记·李牧列传》)。赵王答应了他。 李牧再次到边境后,仍按原来的规约行事。几年当中,匈奴来犯一无所获,但始终认为李牧胆怯不敢出战。戍边的将士日日受到犒赏而不被使用,因此,都请求愿与匈奴决一死战。李牧看准了时机,准备经过挑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获赏百金的勇士五万人,优秀射手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加以训练。并大纵牲畜,让人民满山遍野地放牧。 匈奴见此情景,先是派遣小股兵力入侵。接战后,李牧佯败,丢下几千人给匈奴。单于闻之,率大军入侵赵地,李牧则出奇兵,以两翼包抄战法出其不意包抄匈奴军,一举歼灭匈奴骑兵十余万人。接着又乘胜灭檐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远远逃走。其后十多年,赵国北边稳固,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的城邑。李牧也因此成为继廉颇、赵奢之后赵国的最重要的将领。 李牧带兵好野战,善长途奔袭作战。赵幽缪王二年,秦攻赵武城(邯郸南),赵将军扈辄领军十万救之,败之,斩首十万。邯郸兵力空虚,而召李牧及代郡军五万人救邯。大败秦军,杀其数万。封武安君。三年,秦将桓齮又率军东出上党,越太行山深入赵国后方,攻占了赤丽、宜安(今河北葶城西南),对赵都邯郸构成严重威胁。赵王迁急命北部边防名将李牧为将军,率所部南下,指挥全部赵军抗击秦军。李牧率边防军主力与邯郸派出的赵军会合后,在宜安附近与秦军对峙。他认为秦军连续获胜,士气甚高,如仓促迎战,势难取胜。遂采取筑垒固守,避免决战,俟敌疲惫,伺机反攻的方针,拒不出战。桓齮认为,过去廉颇以坚垒拒王龁,今天李牧亦用此计;秦军远出,不利持久。他率主力进攻肥下,企图诱使赵军往援,俟其脱离营垒后,将其击歼于运动之中。李牧洞悉敌情,不为所动。当赵将赵葱建议救援肥下时,他说“敌攻而我救,是致于人”,乃“兵家所忌”。秦军主力去肥后,营中留守兵力薄弱;又由于多日来赵军采取守势,拒不出战,秦军习以为常,疏于戒备。李牧遂乘机一举袭占秦军大营,俘获全部留守秦军及辎重。李牧判断桓齮必将回救,遂部署一部兵力由正面阻击敌人,将主力配置于两翼。当正面赵军与撤回秦军接触时,立即指挥两翼赵军实施钳攻。经激烈战斗,10万余秦军,全部被歼。桓齮仅率少量亲兵冲出重围,畏罪逃奔燕国。 战国后期形势图
  战国后期形势图
  合纵抗秦
  前247年魏信陵君率五国联军大破秦国于河外,赵也有参与。其后,燕国派遣当年与乐毅攻齐的剧辛为帅,率军攻赵,赵将李牧、庞暖抵抗,大破燕军,剧辛自杀而死。庞暖击败燕后,组织联军攻秦,举春申君为帅。五国联军与秦军于潼关附近与吕不韦决战,秦将王翦建议先袭最远来的楚军,楚军闻知而逃,四国联军也退。其后一直没有再发生大规模的战斗,直到前229年。
  王翦灭赵
  前229年,秦攻赵国,赵幽缪王派李牧、司马尚率军抵抗。秦将使用反间计使幽缪王杀李牧、司马尚。秦将王翦于是率大军攻赵,突破井陉口,攻陷邯郸,俘虏了赵幽缪王。赵嘉逃到代城称代王,前222年代王降秦,赵国亡。而秦终于在灭赵之后已无国可抗秦,遂统一中原。
  编辑本段战争记录
  齐国
  1、廉颇于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今山东郸城县西,本为卫国领地,后属齐),威旗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越居六国之首。 2、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8年),廉颇向东攻打齐国,破其一军。 3、赵惠文王二十二年(前276年),廉颇伐齐,攻陷九城。 3、公元前280年,赵将赵奢攻占齐国麦丘。 4、公元前241年,赵将庞暖攻占齐国饶安。 5、公元前274年,赵将燕周攻占齐国昌城、高唐(齐国五都之一)。 6、公元前271年,赵蔺相如攻至齐平邑。 7、公元前287年,赵梁将攻齐。 8、公元前286年,韩徐为将攻齐。
  魏国
  1、公元前282年,赵将乐毅拔魏伯阳。 2、公元前276年,廉颇攻魏几,拔之。 3、公元前275年,攻魏房陵、安阳拔之。 4、公元前245年,廉颇带兵攻取魏地繁阳(今河南内黄县西北)。
  韩国
  公元前265年,赵将田单攻韩拔注人。
  中山国
  1、赵武灵王二十年,王略中山地,至宁葭。 2、赵武灵王二十一年,攻中山。赵袑为右军,许钧为左军,公子章为中军,王并将之。 翦将车骑,赵希并将胡、代。赵与之陉,合军曲阳,攻取丹丘、华阳、鸱之塞。 军取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和,王许之,罢兵。 3、赵武灵王二十三年,攻中山。 4、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 5、赵惠文王三年,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起灵寿,北地方从,代道大通。
  燕国
  1、公元前265年,赵将田单攻燕拔三城。 2、公元前265年,赵将田单攻燕拔中阳。 3、公元前251年—250年,燕国丞相栗腹以给赵王祝寿为名,出使赵国,侦探赵国虚实。回国后向燕王建议,赵国青壮年在长平均被秦将白起坑杀,国内尽是孤儿寡妇,无力再战,乘此良机攻赵必胜。燕将乐间认为赵国连年同秦作战,百姓熟悉军事,若兴兵攻赵,燕军一定会败,坚决反对出兵。燕王喜不听乐间劝告,决意发兵攻赵国。他派栗腹为将,领兵60万,战车二千乘,兵分两路大举进攻赵国。栗腹令部将卿秦率军20万攻代,自率主力40万攻鄗。燕军到达宋子(今河北晋县南)后,赵孝成王令上卿廉颇、乐乘统兵13万(一说25万)前往抗击。廉颇分析燕军的来势后认为,燕军虽然人多势众,但骄傲轻敌,加之长途跋涉,人马困乏,遂决定采用各个击破的方略。令乐乘率军5万坚守代,吸引攻代燕军不能南下援救,自率军8万(一说20万)迎击燕军主力于鄗。赵军同仇敌忾,决心保卫国土,个个奋勇冲杀,大败燕军,斩杀其主将栗腹。攻代燕军闻听攻鄙军大败,主帅被杀,军心动摇。乐乘率赵军趁机发起攻击,迅速取胜,俘庆秦。两路燕军败退。廉颇率军追击500里,直入燕境,进围燕都蓟(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只好割让五座城邑求和,赵军始解围退还。战后,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假相国。 4、公元前249年,假相国大将武襄君攻燕,围其国都,燕国再次割让五座城邑求和。 5、公元前243年,赵将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 6、公元前242年,燕军十万犯赵,庞暖率军抵之。于常山东垣,深沟高垒以待燕军。此战中,赵兵多用强弓劲弩射燕,其伤亡甚重。无论攻城战、野战燕军皆不利。后撤,遭遇李牧军。又撤,遇庞锾军,战大败。此战杀死燕兵二万余人,其余的奔溃或投降了赵军。 7、公元前236年,赵攻燕,拔狸、阳城。 8、赵悼襄王时,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六城。
  匈奴
  1、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先后平定三胡,辟地千里。设置雁门,云中二郡。 2、赵惠文王二十六年,赵军大败东胡取欧代地。 3、赵悼襄王元年(公元前244年),赵边将李牧率军大规模反击匈奴,斩杀匈奴10余万骑兵。
  编辑本段国君列表
  立国前
  次序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数 备注
  1 赵成子 赵衰 ?—前622年
  被晋文公封为大夫
  2 赵宣子 赵盾 前621年—前601年 21

  3 赵庄子 赵朔 前600年—?
  赵朔并未受诛,《史记》记载有误
  4 赵文子 赵武 前581年—前541年 41 杨宽考证其立年,《史记》记载有误
  5 赵景子 赵成 前540年—前518年 23 又作赵景叔
  6 赵简子 赵鞅 前517年—前476年 42 又名志父,亦称赵孟
  7 赵襄子 赵毋恤 前475年—前425年 51

  8 赵桓子 赵嘉 前424年 1

  9 赵献子 赵浣 前423年—前409年 15 赵烈侯追谥其为赵献侯
  10 赵烈侯 赵籍 前408年—前400年 9 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称赵侯

  立国后
  次序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数 备注
  1 赵烈侯 赵籍 前408年—前400年 9 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称赵侯
  2 赵武侯 ? 前399年—前387年 13 又作赵武公,并未真正称侯,亦未更元
  3 赵敬侯 赵章 前386年—前375年 12

  4 赵成侯 赵种 前374年—前350年 25

  5 赵肃侯 赵语 前349年—前326年 24

  6 赵武灵王 赵雍 前325年—前298年 28 前323年称王,不久去王号,一生不再称王
  7 赵惠文王 赵何 前298年—前266年 33 即位当年改元
  8 赵孝成王 赵丹 前265年—前245年 21

  9 赵悼襄王 赵偃 前244年—前236年 9

  10 赵幽缪王 赵迁 前235年—前228年 8 前228年秦灭赵,兄公子嘉自立为代王
  11 无 赵嘉 前227年—前222年 6 前222年,王贲攻代,掳代王嘉
  注:赵襄子在位时间从杨宽战国史。


荀子+赵文化
赵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支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荀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荀子是赵国人,荀子思想是赵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赵文化在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城市建设、艺术等方面都留下了极为宝贵的遗产,仅以邯郸地区为背景流传的成语典故就有几百个。认真挖掘整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燕赵文化的历史变迁
燕赵文化是平原文化。燕赵区域一向以农业著称,从距今七千年的磁山、裴李岗文化到唐开元时期安禄山在河北...赵国是三家分晋中表现最为积极的一个因素,而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时正是把三家分晋,亦即公元前...元明清三朝由于北京成为了全国的首都,燕赵区域也随之成为京畿重地。元代实行行省制度,黄河以北地区被称...

六国是现在的哪几个省
六国对应的省是齐国-山东省;楚国-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河南省;燕国-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韩国-河南省、山西省;赵国-河北省、山西省;魏国-河南省、山西省、河北省。1、齐国-山东省 齐国位于今天的山东省。在战国时期,齐国是东方的一个大国,经济实力雄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战国时期赵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自公元前386年成为赵国国都,至前222被秦所灭,邯郸作为赵国国都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在邯郸作为赵国国都期间,赵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军事改革后成长为能与强秦抗衡的强国,邯郸也成为当时中国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5、赵国还曾设别都信都,位于今邢台市,设于赵成侯时期(前355年)...

赵文化的概念区分
赵文化不等于赵国文化。从时间上说,赵国文化是赵国存续期间的文化,从三家分晋(前453年)算起到赵国绝祀(前222年)也只有231年。就是把本质上完全不同的汉代赵国存续期也算上,也只有600多年时间。而赵文化的时间涵义却要长得多。它是一个亘古贯今的概念,从它的孕育期算起约三千年。从地域上...

战国时期赵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在邯郸作为国都期间,赵国经历了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军事改革,成为能与强秦抗衡的强国,邯郸也相应地成为了当时中国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5、赵国还设立了别都信都,位于今邢台市,始建于赵成侯时期(前355年)。信都是赵国的重要城市之一,在赵国与魏国的战争中,邯郸失陷后,赵国以信都为基地...

赵国为什么最终还是被秦国灭 亡了?
首先就是赵国的政权并不怎么稳定,这一直是赵国所没能解决好的问题。许多赵国国君经历过政变,甚至在中国历史上非常出名的赵武灵王,都被活活饿死在自己的宫殿当中。而最后一任赵国国君也因为猜忌李牧会率领兵马夺取自己的位置,而换掉了赵军的统兵将领,这是导致战争失败的非常重要的原因。赵国曾经有一...

古代的赵国现在在哪个地方?
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四个省区以及河南、山东两省的部分地区。战国时期赵国疆域极盛时期版图跨越了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四个省区以及河南、山东两省的部分地区。赵氏立国之初,赵襄子甫一即位便实施北进战略,并逐渐将大部分代戎之地兼并,开始了对该地区的经营。赵国三选都地:初都晋阳(今山西...

古代的燕国和赵国位置现在是在哪里?
燕国:河北北部、北京、天津、内蒙东部、辽宁、吉林南隅、朝鲜北部。赵国:河北中、南部、山西、内蒙南部、陕西东隅、河南北部。

赵州《元和郡县图志》记载
最终归属赵州。赵郡李氏的旧宅和陵墓散布在这些县境内,如李左车墓、三祖李氏的封斯村等。元氏县历史悠久,与赵国王室渊源深厚,曾受到多个皇朝的优待。飞龙山和元氏故城等地,见证了历史上的战争和变迁。以上是赵州《元和郡县图志》中关于赵州历史、地理和行政区域的记载,展示了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三明市14763966168: 燕赵文化的介绍 -
蓍姜苏不: 燕赵文化是在燕国、赵国区域内产生的一种地方文化,燕赵区域的划分应当以今黄河为它的南界,以太行山和燕山山脉是燕赵区域的西界和北界.赵文化以胡服骑射为代表.赵文化后期一分为三,一部分入晋文化体系,一部分属邢文化脉络,另一部分则变种为邺文化.

三明市14763966168: 邯郸的历史典故 -
蓍姜苏不: 邯郸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邯郸是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春秋早期见于史籍,战国时期是七雄之一赵国的都城.早在7300多年前,这里就孕育了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磁山文化,磁山先民们就在这一带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磁山文化”.邯郸兴于殷商后期,繁荣于战国和秦汉时期.先属卫后归赵,战国时为赵国都城,雄踞中原,为战国七雄之一.

三明市14763966168: 战国时期赵国文化的主要内容及教育成就? -
蓍姜苏不: 赵国使用的文字是在周代大篆基础上演变的简化形式,比较有地方特色,手写意味比较浓郁.实际上,当时的战国诸强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字,统称为“六国文字” 这些文字保存下来的比较少,主要在钱币上保留下来 .

三明市14763966168: 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在哪里? -
蓍姜苏不: 战国时期赵国的国都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后迁都中牟邑(今鹤壁),又迁至邯郸(今河北省邯郸),成侯时期又立邢为信都(邢台). 赵国的第一个都城为晋阳,位于现太原西南,地处太原盆地北端,农业条件优越.公元前425年,赵襄子...

三明市14763966168: 寻找关于赵国都城 邯郸的典故
蓍姜苏不: 将相和,回车巷,负荆请罪,完璧归赵,纸上谈兵,毛遂自荐,奇货可居,邯郸学步等等~

三明市14763966168: 邯郸是多少年的历史古城 -
蓍姜苏不: 历史古城——邯郸 邯郸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早在7300多年前,这里就孕育了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磁山文化.邯郸兴于殷商后期,繁荣于战国和秦汉时期.先属卫后归赵,战国时为赵国都城,雄踞中原,为战国七雄之一,具有3000多年历史...

三明市14763966168: 有那些史书记载了先秦时期的历史?高手,拜托.本人非常热爱历史. -
蓍姜苏不: 还有《竹书纪年》、《吕氏春秋》、《水经注》(这个是历史地理,但是记了很多神话一类的东西)还有诸子写的一些东西,多少总有点反映当时的历史的,因为诸子的文章,比如说《孟子》、《庄子》里面的一些东西的确是为了论证需要而瞎编的,但是还是有真的东西的,这个就要看你的辨别能力了.还有一些出土的文献,比如马王堆的帛书,睡虎地秦简、银雀山汉墓出土的文书等等.还有就是清朝学者的一些书,他们对于先秦时期的考证是非常详尽的,里面有很多论证和辨伪……另外,可以看一下汉书《艺文志》里面的东西,这个详细介绍了先秦的学术史,当然里面的大量书籍今天已经亡佚了,没有亡佚的可以看看.

三明市14763966168: 秦王丶赵王、蔺相如、廉颇的资料 -
蓍姜苏不: 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1-2] ,秦庄襄王之子.[3]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

三明市14763966168: 完璧归赵的资料. 60字 -
蓍姜苏不: 你好. 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

三明市14763966168: 战国时代的赵国是今天的哪里 -
蓍姜苏不:邯郸是一座具有近三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战国时期是赵国的都城.秦统一后,邯郸是全国三十六郡之一的邯郸郡首府.汉代,与洛阳、临淄、成都、宛城、齐名同为五大都会. 邯郸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