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题目 写出下面文字的大意: 秦有天下,裂都会儿为之群邑 …… 秦事然也

作者&投稿:查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一历史题目 写出下面文字的大意: 秦有天下,裂都会儿为之群邑 …… 秦事然也~

此段话大意:
以上材料,分析了周朝、秦朝、汉朝以及唐朝行政制度的优劣,并分析了这几个朝代产生暴乱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郡县制要远远好于周朝的分封制,郡县要正确的发挥郡县制的作用,均受、县令好好的治理郡县的人民,那么全国都能够得到安定,老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


此段摘自柳宗元的《封建论》

原文: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或者曰:“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适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守宰者,苟其心,思迁其秩而已,何能理乎?”余又非之。

周之事迹,断可见矣:列侯骄盈,黩货事戎,大凡乱国多,理国寡,侯伯不得变其政,天子不得变其君,私土子人者,百不有一。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

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有理人之制,而不委郡邑,是矣。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是矣。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译文:

秦朝统一了全国后,不分诸侯国而设置郡县,废除诸侯而委派郡县长官。秦占据了天下的险要地势,建都于全国的上游,控制着全国,把局势掌握在手里,这是它做得对的地方。但没过几年便天下大乱,那是有原因的。它多次征发数以万计的百姓服役,使刑法越来越残酷,耗尽了财力。于是那些扛着锄木棍被责罚防守边境的人们,彼此递个眼色就联合起来,怒吼着汇合成群,奋起反秦。那时有造反的老百牲而没有反叛的官吏,老百姓在下怨恨秦王朝;官吏在上惧怕朝廷。全国四面八方互相配合,杀郡守劫县令的事情在各地同时发生。错误在于激起了人民的怨恨,并不是郡县制的过失。

汉朝统一了全国之后,纠正秦朝的错误,沿袭周朝的封建制,分割天下,分封自己的子弟和功臣为诸侯王。但没有几年,为了平息诸侯国的叛乱便闻命奔赴镇压,以至连救死扶伤都来不及,汉高祖刘邦被围困在平城,被飞箭射伤,如此衰落不振达三代之久。后来由于谋臣献策,才分散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并由朝廷命官管理诸侯国。但是汉朝开始恢复封建制的时候,诸侯国和郡县各占一半疆域,那时只有反叛的诸侯国而没有反叛的郡县,秦朝郡县制的正确性也已经明白清楚了。继汉朝而称帝的,就是再过一百代,郡县制比封建制优越,也是可以知道的。

唐朝建立以后,设置州县,任命州县的长官,这是它做得正确的地方。但还是有凶暴狡猾的人不时起来叛乱、侵州夺县的情况出现,过失不在于设置州县而在于藩镇拥有重兵,那时有反叛的藩镇将领而没有反叛的州县长官。郡县制的建立,确实是不能改变的。
有的人说:“封建制的世袭君长,一定会把他管辖的地区当作自己的土地尽心治理,把他管辖的老百姓当作自己的儿女悉心爱护,使那里的风俗变好,把那里的政治治理好,这样施行教化就比较容易。郡县制的州县地方官,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一心只想升官罢了,怎么能把地方治理好呢?”我认为这种说法也是不对的。

周朝的情况,毫无疑问地可以看清楚了:诸侯骄横,贪财好战,大致是政治混乱的国家多,治理得好的国家少。诸侯的霸主不能改变乱国的政治措施,天子无法撤换不称职的诸侯国的君主,真正爱惜土地爱护人民的诸侯,一百个中间也没有一个。造成这种弊病的原因在于封建制,不在于政治方面。周朝的情况就是如此。

秦朝的情况,也完全可以看清楚了:朝廷有治理百姓的制度,而不让郡县专权,这是正确的;中央有管理政务的大臣,不让地方官自行其是,这也是正确的。但是郡县不能正确发挥郡县制的作用,郡守、县令不能很好地治理人民。残酷的刑罚、繁重的劳役,使万民怨恨。这种过失在于政治方面,不在于郡县制本身。秦朝的情况便是这样。


希望以上资料能够帮助你。

B

此段话大意:
以上材料,分析了周朝、秦朝、汉朝以及唐朝行政制度的优劣,并分析了这几个朝代产生暴乱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郡县制要远远好于周朝的分封制,郡县要正确的发挥郡县制的作用,均受、县令好好的治理郡县的人民,那么全国都能够得到安定,老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

此段摘自柳宗元的《封建论》

原文: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或者曰:“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适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守宰者,苟其心,思迁其秩而已,何能理乎?”余又非之。

周之事迹,断可见矣:列侯骄盈,黩货事戎,大凡乱国多,理国寡,侯伯不得变其政,天子不得变其君,私土子人者,百不有一。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

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有理人之制,而不委郡邑,是矣。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是矣。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译文:

秦朝统一了全国后,不分诸侯国而设置郡县,废除诸侯而委派郡县长官。秦占据了天下的险要地势,建都于全国的上游,控制着全国,把局势掌握在手里,这是它做得对的地方。但没过几年便天下大乱,那是有原因的。它多次征发数以万计的百姓服役,使刑法越来越残酷,耗尽了财力。于是那些扛着锄木棍被责罚防守边境的人们,彼此递个眼色就联合起来,怒吼着汇合成群,奋起反秦。那时有造反的老百牲而没有反叛的官吏,老百姓在下怨恨秦王朝;官吏在上惧怕朝廷。全国四面八方互相配合,杀郡守劫县令的事情在各地同时发生。错误在于激起了人民的怨恨,并不是郡县制的过失。

汉朝统一了全国之后,纠正秦朝的错误,沿袭周朝的封建制,分割天下,分封自己的子弟和功臣为诸侯王。但没有几年,为了平息诸侯国的叛乱便闻命奔赴镇压,以至连救死扶伤都来不及,汉高祖刘邦被围困在平城,被飞箭射伤,如此衰落不振达三代之久。后来由于谋臣献策,才分散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并由朝廷命官管理诸侯国。但是汉朝开始恢复封建制的时候,诸侯国和郡县各占一半疆域,那时只有反叛的诸侯国而没有反叛的郡县,秦朝郡县制的正确性也已经明白清楚了。继汉朝而称帝的,就是再过一百代,郡县制比封建制优越,也是可以知道的。

唐朝建立以后,设置州县,任命州县的长官,这是它做得正确的地方。但还是有凶暴狡猾的人不时起来叛乱、侵州夺县的情况出现,过失不在于设置州县而在于藩镇拥有重兵,那时有反叛的藩镇将领而没有反叛的州县长官。郡县制的建立,确实是不能改变的。 有的人说:“封建制的世袭君长,一定会把他管辖的地区当作自己的土地尽心治理,把他管辖的老百姓当作自己的儿女悉心爱护,使那里的风俗变好,把那里的政治治理好,这样施行教化就比较容易。郡县制的州县地方官,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一心只想升官罢了,怎么能把地方治理好呢?”我认为这种说法也是不对的。

周朝的情况,毫无疑问地可以看清楚了:诸侯骄横,贪财好战,大致是政治混乱的国家多,治理得好的国家少。诸侯的霸主不能改变乱国的政治措施,天子无法撤换不称职的诸侯国的君主,真正爱惜土地爱护人民的诸侯,一百个中间也没有一个。造成这种弊病的原因在于封建制,不在于政治方面。周朝的情况就是如此。

秦朝的情况,也完全可以看清楚了:朝廷有治理百姓的制度,而不让郡县专权,这是正确的;中央有管理政务的大臣,不让地方官自行其是,这也是正确的。但是郡县不能正确发挥郡县制的作用,郡守、县令不能很好地治理人民。残酷的刑罚、繁重的劳役,使万民怨恨。这种过失在于政治方面,不在于郡县制本身。秦朝的情况便是这样。

希望以上资料能够帮助你。

“秦有天下”这句很简单,可翻译为秦统一全国。
第二句应是“裂都会而为之群邑”都会指的是分封的各诸侯国的国都,地方比较大;群,是很多的意思;邑,地方一般比较小,大曰都,小曰邑。这里是县的别称。直译就是把诸侯大的都城分成好多个小的县。也可译成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最后一句我觉得可以这样翻:秦朝的事就是这个样子吧。然,可以翻成“……的样子”。

秦国拥有天下,全天下都是它的郡邑。。。。秦国的事就是这样。


黄石市17696994916: 高一历史,第8、11题求解释 -
武申苯磺: 8.徽商、晋商起于明朝,历史书上有.应该是经济那一本.11.即使到了清朝还是重农抑商,所以A错了

黄石市17696994916: 高一 历史 简释题 关于汉武帝 -
武申苯磺: 要看史料可以查阅司马迁《史记》,就对汉武帝万年的一些作为提出了批评!人非圣贤,即使是皇帝也是如此的,我们要站在历史的角度,看这个人对历史的贡献,从矛盾的观点出发,综合分析历史人物!汉武帝虽然穷奢极欲和好大喜功,但却...

黄石市17696994916: 高一历史,第十五题,详细解释,皇权至上难道不对么 -
武申苯磺: 如果选择D的话,会强调君主统治各贵族什么的,而这里却说王、诸侯、卿大夫、士用鼎的规模,所以,一目了然,应该选择A——周礼的规定,等级分明而森严.

黄石市17696994916: 高中历史题目~(求每个选项的解释)
武申苯磺:5、D.生产关系的变革 解析: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材料里面没有体现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这是私田增多的原因 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这是现象. 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产品的分配、生产过...

黄石市176969949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叙史事和三代史诗 我们常常说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但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产生于商的先公示... -
武申苯磺:[答案] 5.C D6.B7.(1)先民的历史观点:非常之人才能做非常之事.(或:历史是由神仙般的改天换地式的英雄人物创造的.)(2分);(2)产生原因:当时的人们认识水平低下,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无法解释,只好将其神化.(2分)【评分细则】观点...

黄石市17696994916: 3道高一历史题,请解释一下原因 -
武申苯磺: 很简单,第一题要理解古文意思,尤其最后一句说:诸侯失去权位则天下纷争,大夫·大臣无上下等级则朝廷混乱,因此确立诸侯不使大臣怀疑而不服,立嫡长子不使其他皇子或庶出子不服. 第二题我个人认为答案是C,因为这样做正是彻底否定了西周世卿世禄制度. 第三题首先要明白西汉的封国制导致了吴王刘濞的七王之乱,不割据谈何对峙朝廷;而北宋谁都知道“守内虚外”,地方权力空前弱化;而元和唐的“道与行省”只是单纯的行政区划,如岭南道和岭北行省.

黄石市17696994916: 一些高一历史题目、回答尽量到位简洁.答的好再加分!!!
武申苯磺: 1世界市场的雏形.2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牙,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强烈3英国强荷兰在北美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纽约4英截击西班牙,西失去海上霸主地位、后有三次英荷战争,荷败后打败法国,成为日不落帝国5提供资本原始积累6世界市场 市场基本形成7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回答完毕

黄石市17696994916: 高一的历史题目 -
武申苯磺: 1 蒸汽时代 和电气时代 或者叫工厂时代和大企业时代 2 问题错误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 条件以资本主义在英国的发展最为重要 和新航路开辟是密切关联的 3 石油工业 汽车工业电话 电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社会制度的变革是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的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黄石市17696994916: 高一的历史题目
武申苯磺: 选D.A是甲古文,殷商时期和分封制无关.B是只在交通要道上巡逻来保卫城邑安全,和分封无关.C是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有.D才是说士兵拿兵器保卫祖宗基业,才是分封制的精髓!再者周始祖为后稷,粮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