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

作者&投稿:貊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问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

从《藤野先生》一文可知,鲁迅是1902年到日本留学的,他先是在东京学习,因为见到的“清国留学生”醉生梦死,不学无术,实在令他失望,所以选择到偏远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去。他的选择其实是一种躲避,他不愿与那些“清国留学生”为伍,躲开他们,到一个还没有留学生入学的地方学习,以图清净。
但他终究是躲不过的,因为他的心已经开始关注国民命运、国民思想,即便他把自己藏起来,他的思想也还是会痛苦着。在仙台,他强烈地感到弱国子民的自卑,即便那里有一个特别关爱他的老师藤野先生,他也还是会发出“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的感叹。
再加上“看电影事件”,他从日俄战争中杀中国人的场景中敏感地意识到中国人的愚昧无知,他感到中国国民精神上的麻木是比身体上的病疾更为可怕的劣根,这劣根是非得靠文学才能医治的顽疾。
鲁迅是伟大的,他心里装着国家民族。因着对晚清朝廷的失望,他到日本留学;因着对中国留学生的失望,他又远赴仙台。他因看见而失望,因失望而逃避,但终于不能摆脱屈辱,终于不能忘却使命,最终,他完成了从逃避到直面迎接的转折,走上了“弃医从文”,改造国民性的道路。

扩展资料:

文艺影响
鲁迅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他在小说、散文、杂文、木刻、现代诗、旧体诗、名著翻译、古籍校勘和现代学术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贡献。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鲁迅创作的为数不多的小说建立了中国小说的新形式;他所创作散文更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
他的所开创的杂文文体富有现代性、自由性、批判性和战斗性,是后世作家最常使用的“批判武器”,他所创作的杂文更是中国社会、政治、历史、法律、宗教、道德、哲学、文学、艺术乃至文化心理、民性、民情、民俗……的百科全书。几乎所有的中国作家都在鲁迅开创的基础上,发展了不同的方面的文学风格体式。
作为翻译家他大量的翻译了外国的文学作品、科学自然作品为开启民智,引入先进的科学文化思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作为美术爱好者鲁迅大量引进了西方木刻、版画作品,并在精神、理论和精神等多方面支持青年人学习木刻、版画艺术,极大的推进了现代木刻、版画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为现代中国的美术事业做出卓 越的贡献。

救国救人。鲁迅祖上就是从医,数代从医,所以鲁迅刚开始就是一个医生,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家传事业。不过到了鲁迅这一代,时代变了。鲁迅这一代的国家社会局势不稳定,天下大乱。按理说学医在天下大乱的时候正是治病救人的时期,正是社会需要你的时期,可是这个时候鲁迅偏偏不干了,不去再做那个治病救人的医生,反而捡起笔杆子来写字。写字有什么用?能救人吗?写字除了在纸上吹吹牛还有什么用?

当然有用,写字能够救人,更能救国,鲁迅弃医从文就是为了救更多的人,救全国的人。从医,当医生,只能救一个人、两个人,一群人、两群人,一个城的人、两个城的人,然后呢?并没有什么用,这些人是因为天下大乱而受伤的,而需要救治的,从医只能治标,无法根除病痛,想要根除病痛,想要彻底拯救这个社会就得从社会问题的根源上来解决,这样子做,表面上看没有拯救一个人,没有一份的功劳,可是实际上,天下的安定、民心的安定,都与他的笔杆子的一分功劳。

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鲁迅是看到了一个更大的病人,他要治好这个病人身上的病,这个病人就是“中国”。那个时期的中国,就是一个病人,需要救治的病人,而救人的药方就在民心。民心齐、民心向着一个方向去走,那么这个病人的病就有了好的可能性。所以民心该怎么去治呢?用中药西药吗?没用的,只有用道理,用救世的道理来祛除人们心中那份叫“恶”的病痛。

鲁迅成功了,他也因此走上我神坛,虽然表面上来看鲁迅只是走上了我国的文学神坛,但实际上仅仅只是“文学”吗?我认为他是走上了“医学”的神坛,因为他骨子里一直是在“救”。

因为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有一次跟日本学生在上课时一起看了一场电影。电影中有一段是一个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人捕获,要枪毙了,而在旁边围观的也是一群中国人。这时所有的日本学生都欢呼起来,在鲁迅听来,这一声格外的刺耳。 

鲁迅原是抱着寻求救国的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他说:“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但他看了影片以后,学医的想法有了改变。

他说:“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学医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强健,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最终弃医从文,是因为中国民众的愚弱、麻木,使他深感到: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痛苦,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鲁迅的这种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维系在一起的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扩展资料

《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也是鲁迅惟一一部散文集,写于1926年,最初在《莽草》上发表时名为《旧事重提》。作者是鲁迅,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朝花夕拾》里作者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阿长出自《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她睡相不好、喜欢切切察察,而且还踩踏死鲁迅喜爱的隐鼠,这些都使鲁迅对她感到厌烦,但是当她真诚善良的一面表现出来时,如送给鲁迅心心念念的《山海经》,鲁迅不禁心生敬意和感激。阿长是封建社会下一个典型的农村劳动妇女,她粗壮耐劳,真诚善良。

父亲出自《五猖会》在《五猖会》中,鲁迅塑造的“父亲”形象似乎不近人情,与现实有些出入,主要是为表达主题而设置。父亲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强迫孩子背书,使孩子深受打击,留下心理阴影,从而揭示了封建家长制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藤野先生出自《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鲁迅留学日本期间极为尊敬的一位良师。他不修边幅,但治学严谨。他正直热忱,热心地关注鲁迅的学习,与当时日本学生对中国留学生的鄙视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些高尚的品质一直激励着鲁迅勇往直前。

范爱农出自《范爱农》范爱农是当时社会充满爱国情怀的一群小知识分子的形象代表,他们的命运起伏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经历了对黑暗的不满、对革命的期待以及对革命的失望的心路历程,社会的迫害、生活的窘迫又将他们逼入绝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朝花夕拾 (鲁迅散文集)



学医是因为想要从身体上改造中国人

弃医从文是因为目睹了中国人围观日本人杀中国人,感到中国人的精神比肉体更加萎靡,认识到需要从文化上医治本民族的病。

鲁迅最终弃医从文,是因为中国民众的愚弱、麻木,使他深感到: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痛苦,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鲁迅的这种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维系在一起的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鲁迅,原名周树人在当上作家之前,他还是一名医生,由于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战乱不断,医疗水平的低下使得国人饱受病痛之苦,当鲁迅的父亲患重病,而当时的医生又医术不佳水平低下,使得他的父亲不治身亡。鲁迅因此毅然决定从医。在日本留学。鲁迅在仙台学习的第二年碰到了一件事情,使他改变了学医的志向。一次上细菌学课,需要用“电影”(幻灯,当时称电影)来显示细菌的形状和活动情况。教师讲完后,还没到下课时间,便放了几段时事幻灯片子,映出的是不久前刚结束的日俄战争的故事:日军抓了一个中国人要枪毙,说他做了俄国间谍,刑场四周围了很多身强力壮的中国人在看热闹……这时,有的日本学生狂呼“万岁”,有的斜着眼睛看着鲁迅,议论说:“看看中国人这样子,中国一定会灭亡。”面对此情此景,鲁迅浑身像火烧一样,再也坐不住了,他猛地站起来,夹起书本愤然走出教室。让他的人生发生了改变,于是开始了弃医从文的决定
社会问题 他看到祖国的现状 所以弃医从文 祖国的人病不在于身 而在于心 要从心理来解决
个人问题 鲁迅1881年9月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大户家庭,祖父考中进士,曾在京城做官,父亲也曾考中秀才。但在鲁迅13岁时,家里遭到一场很大的变故,鲁迅的祖父因贿赂乡试主考官,案发被捕入狱,鲁迅家从此败落下来。而且祸不单行,鲁迅的父亲又得了肺病,经常吐血。因为当时医疗水平比较低,始终也不能确诊是什么病,再加上家道败落,不能拿出更多的钱来治病。于是就按照绍兴民间的土办法来止血,让病人喝陈年磨研出来的墨水。又请当地的中医来诊治,吃了不少中药,还用了一些稀奇古怪的药引,最终也没能挽回父亲的生命。因此鲁迅认为,“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从此鲁迅就立志学医,准备学成后“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就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于是他便到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
鲁迅在仙台学习的第二年碰到了一件事情,使他改变了学医的志向。一次上细菌学课,需要用“电影”(幻灯,当时称电影)来显示细菌的形状和活动情况。教师讲完后,还没到下课时间,便放了几段时事幻灯片子,映出的是不久前刚结束的日俄战争的故事:日军抓了一个中国人要枪毙,说他做了俄国间谍,刑场四周围了很多身强力壮的中国人在看热闹……这时,有的日本学生狂呼“万岁”,有的斜着眼睛看着鲁迅,议论说:“看看中国人这样子,中国一定会灭亡。”面对此情此景,鲁迅浑身像火烧一样,再也坐不住了,他猛地站起来,夹起书本愤然走出教室。
鲁迅被这件事深深触动了,他想: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势力范围,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肮脏的战争,是对中国主权的蹂躏。腐败的清王朝丧权辱国,人民又不觉醒,是中国落后的根源。看来,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情,如果中国人思想不能觉醒,即使体格如何强壮,还不是被帝国主义者抓去杀头?还不是只能成为示众的材料和麻木的看客?病死多少人倒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在于改变人们的精神,要唤醒人们,中国才能有希望。但是,用什么办法才能改变人们的精神,唤醒民众呢?鲁迅认为,当时的海外留学生中,有学医的,学法律的,学工程制造的等等,这些只能在某一领域有所作为,而不能改变人们的精神,要改变人们的精神,首推文艺。文艺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能够把沉睡、麻木状态的人们唤醒,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这样,人们觉醒了,中国就有改变的希望了。没过多久,鲁迅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到了东京,不久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后来他写了大量的杂文和小说,成为我国最伟大的现代文学作家。

鲁迅先生开始学医,因为他认为能减轻别人的痛苦,是一种快乐,所以他开始学医;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人们处于一种水深火热之中,受到外国人的欺负,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让他看到中国人的病因不在于医人,而在于医心,所以他决定弃医学文,用他那无形的笔去唤醒中国大众民族的心,来共同抵抗外来侵越者,让中国蒙受雪耻的不平等条约。


鲁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
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 一、深刻的社会危机意识 鲁迅身处晚清时期,目睹了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民的苦难。他认为,医学只能治疗身体上的疾病,而无法治愈社会上的痼疾。为了寻找更为有效的救国方法,他产生了弃医从文的想法。二、文学作为思想启蒙的载体 鲁迅意识到,文学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可以通过文...

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
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如下:1、根本原因:在当时的国人内心是扭曲的,并且麻木不仁,所以当医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也救不了国人。2、直接原因:1906年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观看幻灯片,在幻灯片里面一个中国人被日军抓捕,在场的中国人却津津有味的在观赏,这给了鲁迅很大的触动。经历 1906年,鲁迅从仙台...

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
3、身子病了尤可医,心病了如何医?鲁迅:那就嬉笑怒骂基于上述分析,我们知道,鲁迅弃医从文,成为一代文豪,其根本原因还是“救人”,他救人救得“更根本”,他治的是几千年思维固化之下的旧社会弊病,这需要勇气,更需要一阵见血的“锐利目光”和“智慧”。于颜小二看来,鲁迅已然是“医者”,不...

《藤野先生》中叙述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藤野先生》中叙述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是:作者目击东京“清国留学生”的醉生梦死。作者对辛亥革命后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的失望和不满。《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东北大学的留学生活,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

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
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1、关于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中《藤野先生》篇早已有过阐述。大致是说在仙台学医的课堂上,教室里放映的幻灯片上显示一群中国人看到给俄国人做侦探而被杀的同胞而无动于衷,麻木不仁。2、幻灯片事件使鲁迅强烈地感受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

朝花夕拾 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
鲁迅弃医从文也是出于对社会变革的追求。他认为,要改变中国现状,必须进行社会变革。而这种变革必须从文化层面开始,通过文艺来唤醒人民的意识,从而达到社会变革的目的。总之,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深刻认识到国民精神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文艺来拯救和唤醒国民的精神,推动社会的变革。

《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
《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要拯救国民的精神。作者通过怀念藤野先生,赞扬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伟大性格和正直、热忱、高尚的品质,回顾了自己在日本求学时期探索救国道路和思想转变的过程。为了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毅然地放弃了跟随生平最敬爱的老师一一藤野先生学习医学,摈弃了科学救国的改良主义...

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
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看电影事件与匿名信事件之后鲁迅选择了弃医从文。最初在东京求学,因看不惯清国留学生的作为,于是转到仙台。在仙台期间,他因是中国人而遭到匿名信的侮辱,后来在看电影时,影片中是日本战胜而过的情形,却有中国人给俄国人当侦探,被砍头时,围看的中国人却叫...

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
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一是匿名信事件,二是看电影。匿名信事件使鲁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歧视的悲哀,激发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看电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鲁迅。他极为沉痛而愤慨地写道:“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用这样的反语来表达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

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
1、因为鲁迅先生认为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情,如果中国人思想不能觉醒,不能改变精神,中国就没有希望。所以鲁迅先生就弃医从文了。2、而且文艺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能够把沉睡、麻木状态的人们唤醒,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这样,人们觉醒了,中国就有改变的希望了。

晋州市18783618699: 请问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 -
登韩替诺:[答案] 一天,在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到的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虽然和日本人一样身强体壮,但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

晋州市18783618699: 鲁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
登韩替诺: 鲁迅留学期间曾遇到一件事,学生们在看一部电影,电影中一个中国人被打死了,周围的人都在喝彩,其中竟然包括自己的同胞,鲁迅觉得很屈辱和不可思议.他觉得医术只能拯救人的身体,文学可以医治人的思想.而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想.鲁迅先生就是想利用文学的力量改变中国的国民性.这一点在鲁迅先生在他的的杂文《我为什么做起小说来》中有说明.鲁迅先生之前学医时时想把西方的医学带到中国,所以后来他弃医从文时也有遗憾.这一点在《藤野先生》中能体现.

晋州市18783618699: 藤野先生中造成鲁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是哪两件事 -
登韩替诺:[答案] 1.应该是在看电影事件与匿名信事件之后鲁迅选择了弃医从文.因为鲁迅在这两件事发生前始终保持学医救人的态度,是后来鲁迅发现中国人需要被医治的应是麻木的心灵,而不是身体.藤野跟他的弃医从文没有关系. 2.文章有两条线索,1.明线:与藤...

晋州市18783618699: 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
登韩替诺: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作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广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

晋州市18783618699: 鲁迅先生开始学医的原因是什么?后来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 -
登韩替诺: 这个问题可以从鲁迅的《呐喊》自序中找到答案:1.因为自己父亲因病亡故.而鲁迅又因为经济原因进入了洋务学堂,接触到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其中就包括生理学.随着了解感到中医是一种有意无意的骗子,同时又恨起了对于本片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2、日本明治维新发端于西方医学.弃医从文的原因:在日本留学期间感到了即使拥有强壮的身体而思想是愚昧的,所以要改变国人的思想.

晋州市18783618699: 朝花夕拾 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 -
登韩替诺: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深刻地认识到,医学只能缓解和救治病人的肉体痛苦,而无法拯救人民的精神.他相信,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做的就是拯救人民的精神,唤醒人民的意识.因此,他决定放弃医学...

晋州市18783618699: 《藤野先生》中,鲁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写出依据找出依据后,还要写分析原因 -
登韩替诺:[答案] 因为鲁迅在1904年9月到1906年3月曾去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求学,在这期间,他经历了许多事情:他最初在东京求学,因看不惯清国留学生的作为,于是转到仙台,在仙台期间,他因是中国人而遭到匿名信的侮辱,后来在看电影时,影...

晋州市18783618699: 概括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
登韩替诺: 在日本求学中发现了“东亚病夫”并非是身体病了,而是思想病了. 对于中国人精神上的疾病触目惊心、痛心疾首,于是决定弃医从文,以文艺改变国人的思想. 从而真正的使国人由精神到行为上自立自强.

晋州市18783618699: 《朝花夕拾》中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
登韩替诺: 鲁迅最终弃医从文,是因为中国民众的愚弱、麻木,使他深感到: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痛苦,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鲁迅的这种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维系在一起的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晋州市18783618699: 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由此看出他具有什么精神?
登韩替诺: 是因为中国民众的愚昧、麻木,使他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而要唤醒民众的觉悟,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写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