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家的历史!

作者&投稿:夕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道教有多少年的历史?自何时产生?~

道教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道教的历史与中国历史紧密相连,有5000年历史。
道教是我国的传统宗教,由三清祖师开创,它的历史远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而逐渐形成于周秦两汉。道教并非是一人一时一地所创所生,乃中国历代各地不同的文化、思想相结合而成之宗教。
道教教祖老子把“道”作为宇宙本体、万物规律,是超越时空的神秘存在,以“道”为基点建立道教的神学理论体系;老庄的神秘主义和养生思想所形成的得道成仙思想为道教的核心信仰。注重修炼养生,老子、庄子提出的清静无为、见素抱朴、坐忘守一等修道方法,被教徒所继承发扬。
战国时期,齐国形成了以环渊、田骈、慎到为代表的黄老学派,尊崇黄帝和老子,以道家的清净养生、无为而治思想为主体,兼收并蓄诸子百家的一些内容。
西汉前期,统治者推崇清静无为的黄老学说,轻徭薄赋,造就了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黄老学说走向民间,与方仙道合流成了黄老道,由政治思想转变为宗教学说,活跃于民间的黄老道是道教的前身。

扩展资料:
盛唐道教到达了鼎兴的程度:
隋末许多道士投靠李渊父子麾下,编造李氏为王的谶语神话,如楼观派道士岐晖和茅山宗领袖王远知。唐高祖李渊称帝后,制定了尊奉道教为皇家宗教的崇道政策:他尊老子为其祖先,宣称自己是“神仙之苗裔”,表明“道大佛小”,颁布《先老后释诏》规定“老先、次孔、末后释宗”。
唐太宗李世民重申“朕之本系,起自柱下”,再次下诏规定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李世民采用道家清静无为、垂拱而治的治国政策,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晚年李世民也热衷于长生方术,大量服食丹药。
唐高宗李治继续奉行崇道政策:尊奉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首开给老子册封尊号之先河;尊《老子》为上经,令王公官僚学习,规定为科举考试内容;提高道士地位,在各地兴建道观。武则天依靠佛教徒为“武周革命”大造舆论,故而削弱道教。唐中宗、唐睿宗恢复崇道政策。
唐玄宗李隆基开创了“开元盛世”,道教也在其推动下达到全盛,社会上的崇道之风发展到极致。唐玄宗的崇道政策有:神话祖先“玄元皇帝”,掀起崇拜热潮。
提高道士的地位,使之享受皇家特权;规定道举制度,以“四子真经”开科取士;规定《道德经》为诸经之首,并亲自作注颁布天下;积极搜集整理道经,编纂了历史上第一部道藏《开元道藏》;大力倡导斋醮,制作道教音乐,制定道教节日。
盛唐高道辈出,他们从哲学、丹道、斋醮各方面大大推进了道教建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教历史

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编辑本段]道家历史起源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25章) [编辑本段]道家基本观点 道 道家哲学首先摆脱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学即是解释此原理的内涵,从而得以提出一个活泼自在的世界空间。透过对此一世界运行秩序之无定限、无执着的认识,道家哲学发展出迥然不同于儒家的社会哲学,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型态的束缚。基本上道家哲学并不否定儒家的社会理想,但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先存立场,而能有更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 道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解放 一方面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 另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前者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认识原理,后者提出了“谦”、“弱”、“柔”、“心斋”、“坐忘”、“化蝶”等的生活功夫来面对世界。 道家讲究“人天合一”、“人天相应”、“ 为而不争、利而不害”,“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虚心实腹”、“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法于阴阳,以朴应冗,以简应繁。” 等等。 道家从维护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在经济理论、社会实践方面创立了“人本”的思想观点,主张通过维护每个人的个人利益来达到社会的和谐繁荣,道家尖锐批判了以天下为根本的政治观点,认为这是“悉天下奉一身”的罪恶表现,在社会制度上主张以维护私有制的利益促进社会的“大同”,这跟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以私有护私有有所不一样,道家的观点是以私有来促公有。道家主张不损害个人利益,也不能侵犯个人利益,只要每一个人的利益得到应有保障,每一个人的个人利益不受到侵犯,甚至包括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的利益不受侵犯,把不受侵犯的个人利益加在一起就是社会的利益得到保障,只有每个人的利益得到了保护,整个国家才能是真正的繁荣。道家的这种思想对今天的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卓越的作用。 有学者认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是进取的,积极的,因为社会只是天道的过程,而不是目的本身。道家认为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绝对的,因此基本上并不需要提出一套决定性的社会理想,因为天道变化,本身无所谓绝对的是非善恶之性能,因而道家强调得更多的 是在社会中生存的智慧原理,而且这种智慧必须是能应在任何历史情境的社会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也就因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以自己发展规格为主, 而强调应对的智慧,因此利于人们休养生息的需求,让汉初的黄老之治有了实验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安定了千百年来中国士大夫失意于儒家本位的官场文化之后,也能有一广大的心性世界以顺遂人生。 易州龙兴观发现的碑刻道德经 易州龙兴观发现的碑刻道德经 代表作为《老子》,又名《道德经》,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 这是一部简括而有韵的哲学理论著作。就其思想内容看,主张绝圣弃智,忘情寡欲,提倡清净 无为,无知无欲。《老子》一书只五千余字,言简意赅,善用比喻和民间谣谚。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念,认为“道”是无限的,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之中。他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一样,都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别具特色。他在文章中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来作为论证的依据,想象丰富,笔调轻快,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成为历代古文家所喜爱的散文作品。《老子》自成书以来,版本众多,注释者更是历代不断。现在,我们一般所说的通行本指王弼本、傅奕本。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教的名称来源,一则起于古代之神道;二则起于《老子》的道论,首见于《老子想尔注》。道家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庄,故道教奉老子为教主。但是,一般学术界认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经典是《太平经》,完成于东汉,因此将东汉时期视作道教的初创时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实体活动是在东汉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而《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三书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近年来,道教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观日益受到重视,并引起了欧美人士的兴趣。

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庄学说,或言内外修炼,或言符箓方术,其教义就是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的。天,既指现实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号称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门,内有琼楼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骑有天马,饮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将、天女。其奉行者为天道。地,既指现实的地球和万物,又指鬼魂受难之地狱。其运行受之于地道。人,既指总称之人类,也指局限之个人。人之一言一行当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归。人能修善德,即可阴中超脱,脱离苦海,姓氏不录于鬼关,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义思想的偶像体现。道教是一种多神教,沿袭了中国古代对于日月、星辰、河海山岳以及祖先亡灵都奉祖的信仰习惯,形成了一个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复杂的神灵系统。道教提倡无极,元极,太极,中庸即为'道'的教理,既中庸之道。

道教徒有两种:一种是神职教徒,即"道士"。据《太霄琅书经》,"人行大道,号曰道士。","身心顺理,为道是从,故称道士。"他们按地域可分为茅山道士、罗浮道士等。从师承可分为"正一"道士、"全真"道士等。按宫观中教务可分为"当家"、"殿主"、"知客"等。另一种是一般教徒,人称"居士"或"信徒"。"宫观"是道家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宫观是道士修道、祀神和举行仪式的场所。道教另有一些经济组织(如素食部、茶厂等)、教育组织(道学班、道教经学班等)、慈善组织(安老院、施诊给药部等)。

道术是道教徒实践天道的重要宗教行为,一般认为它有外丹、内丹、服食和房中等内容。外丹,指用丹炉或鼎烧炼铅汞等矿石,制作人服后能"长生不死"的丹药。唐以后渐被内丹术所代替。内丹,为行气、导引、呼吸吐纳之类的总称,指用人体作炉鼎,使精气神在体内凝结成丹而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内丹之术自金元以后逐渐盛行,其渊源上溯至战国时代,对于中国的医学和养生学有过很大的影响。服食,指用服食药物以求长生。

道家 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道家之名,始见于西汉司马谈的《论六家之要指》,称为“道德家”。《汉书·艺文志》称为道家,列为九流之一。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在庄子前或同时,有杨朱的“全性葆真”说,宋钘、尹文的“情欲寡浅”说,彭蒙、田骈、慎到的“弃知去己”说,都同道家思想接近,有称之为道家别派者。道家学说以老庄自然天道观为主,强调人们在思想、行为上应效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尚贤,使民不争”。伦理上主张“绝仁弃义”,以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与儒墨之说形成明显对立。其后,道家思想与名家、法家相结合,成为黄老之学。为汉初统治者所重。到汉武帝独尊儒术,黄老渐衰。同时,道家思想流入民间,对东汉末年农民起义运动中道教思想的产生有所影响。魏晋间玄学盛行,王弼、何晏辈首以老庄解释儒家经文,促成儒、道融合。佛学传入中国后,学者用老庄诠释佛典,又有释、道合流之势。宋明理学家力倡儒家道统,佛、老并斥,但对道家思想仍有某些吸收。道家思想对中国政治、思想、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家的主要著作有《老子》、《庄子》等。


11月份跑318国道注意事项
经过上海,浙江,安徽,湖北,重庆,四川,西藏这八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如果说起路况的话,上海一直到成都的路况都属于正常国道的路况。从成都开始,318开始翻山,过垭口,海拔也在不断上升,路况也会变差许多。历史沿革:1950年-1954年建成川藏线,也就是如今318国道的成都--拉萨线,川藏线是人类...

历史上真有大轵国吗?
电视剧《王屋山下的传说》中的大轵国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电视剧《王屋山下的传说》中的大轵国...古轵道在奔驰的车轮下,悄然发生着变化,变成了光滑平坦的柏油路,变成了连接省道、国道和高速公路的干线...公元前4世纪中期,晋国为韩、赵、魏三家所分,史称“三家分晋”,轵城归韩。韩景侯十七年(前409年...

国道和省道的区别,省道和国道哪个好走
国道是国内连接各省的通道,而省道是省内连接各市的通道,这是我们习惯上的理解方法。按照专业术语当中,国道应该称为国家级干线公路,主要通向首都、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大港口、铁路枢纽、重要农业生产基地、历史风景名胜区等;省道则是省级干线公路,将省内各个大小城市连通起来。 国道的命名方式为G+三...

自驾游、骑行者为何都喜欢走318国道?
2. 挑战性路段:318国道穿越的地区地势复杂,有许多海拔较高、路况较为险峻的路段,对于喜欢挑战的自驾游和骑行爱好者来说,这些路段提供了独特的体验和刺激感。3. 文化遗产:318国道沿途还经过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景点,如康定、丹巴、雅安等地,这些地方拥有丰富的藏族文化和历史遗迹,对于对历史文化...

318国道起点和终点
荆州在三国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三国魏蜀吴分别控制过荆州。历代割据南方的王朝无不把荆州当成保命的军事重镇,荆州一丢,西线玩完。318国道荆州以西是宜昌,也就是著名的夷陵之战发生地,位于长江北岸。都知道重庆于1997年设立直辖市,实际上八十年代准备设以宜昌为省会的三峡省。三峡省后来没有成立,...

中国桥梁史
华夏第一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是我国“八五”规划的“两纵两横”国道主干线中沿海主骨架的跨江工程,是目前 中国第一、世界第四大跨径钢悬索桥。大桥由桥塔、主缆、锚旋和钢箱梁等主要部件组成。大桥全长3071 米,主跨1385米;桥面宽33.8米,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100公里/小时;通航净空为50...

甘肃的国道有哪些景点?
对于凉州区黄羊,谢河,康宁,金山等14个沿山镇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彻底结万人了沿山片区设有交通骨干公路的历史,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头条莱垍 5. 甘肃的国道有哪些景点图片大全 316国道起于福建福州,终于甘肃兰州,沿线景区有: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千佛洞景点、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嘉峪关风景区、玉门关旅游景点、雅丹...

省道和国道的区别
国道是连接全国各省的通道,省道是连接省内各市的通道,这是我们习惯的理解方法。按照专业术语来说,国道应该叫国家干线公路,主要通向首都、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大港口、铁路枢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历史景点等。省道是省级干线公路,连接全省各大小城市。国道以G+三位数命名,G1XX代表从首都辐射出去的...

108国道沿途有哪些景点
沂州跟原平都是山西煤储蓄量比较高的地方,108国道在历史上就承担着山西煤往外运输的作用。晋中市就来到了平遥。108国道从平遥穿城而过,陪伴着平遥经历各种变迁,沿途的王家大院和乔家大院也是晋商辉煌的见证。绵山风景区 这个景区距离平遥不远,景区集结风光观赏,历史遗迹,革命遗迹等等。再往下走就是...

国道和省道的区别
国道是中国联接各省市的安全通道,而省道是本省联接各市区的安全通道,这也是大家习惯性上的了解方式。依照专业名词之中,国道应当称之为国家级别主干线道路,关键通往北京首都、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大海港、铁路枢纽、关键农业产业基地、历史时间旅游景区等;省道则是省部级主干线道路,将本省每个尺寸大城市...

辰溪县17161493921: 中国古代的道家 -
酆些轻朗: 太上老君就是指的老子死老升天.把老子神话了.老子前生与庄子本是一家.创造了一种最高的哲学范畴.宇宙天体论.也可以说是一种百家争鸣的治国方针,各立其说.然后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在治国这一方面.道家就从根本上被排挤了,以后道家的学者就把道演变成了一种炼丹呀.占卜啊的神奇,进而在民间把道永远的保持下去.要说明的就是.道家的占卜之类的奇门盾甲确实是非常的精准.它是以科学的角度推算事物的演变.总之万变不离其中,道是本.卜是道的用.

辰溪县17161493921: 道家(信奉老庄等道家学说的哲学学派) - 搜狗百科
酆些轻朗: 起源于战国时期. 战国中期的齐国兴盛起了尊崇黄帝和老子的黄老道教,西汉前期的统治者推崇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汉武帝后,黄老学说走向民间,与方仙道合流成黄老道,由政治信仰转变为宗教团体.孔孟的...

辰溪县17161493921: 中国道家起源? -
酆些轻朗: 道家思想应该起源于上古,到老子只是将前人所有整理、补充、完善,形成比较系统的道家思想;至于道教那更是东汉末期的事;在此要强调一点,道家与道教是不同的,道家是指一个文化思想流派,道教是一个宗教,它们之间有太多必然的联系,但不能相互代替.

辰溪县17161493921: 道教产生时期 -
酆些轻朗: 道家的思想,产生于何时已不可考,直到春秋时,老子将其系统化,并明确提出道的概念,经过庄子的发扬,到战国时期,道家的思想体系完全确立,理论基本成熟. 到东汉随着佛教的社会影响逐渐扩大,本土的道家思想者被触动创立了道教. 道教一经创立,就产生巨大影响,在东汉末期、魏晋时期兴盛到极点,之后,到唐代,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声势已经不如从前,之后,随着佛教的影响越来越大,道教就越发式微了.

辰溪县17161493921: 道教的简介 -
酆些轻朗: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箍的宗教.创立于东汉顺帝时期.在文化传统上,道教承传了华夏古代的传统礼乐文明;在一理论上,道教直接吸收并发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在实践上,道教继承了先秦时期士,神仙的修炼经验和成...

辰溪县17161493921: 中国道家的起源 -
酆些轻朗: 道教起源在商朝姜子牙封神,除了封官之外封神笼络名臣将士为周讨商,而雷震子是人类变异,西方天使的分支,至于哪吒从出世就奇异不断,到底有没这个人都是问号,甚至有可能是李靖夫人记念儿子从中炒作.

辰溪县17161493921: 什么是道家思想?
酆些轻朗: 道家是中国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之后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 先是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是遵从道家思想. 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揉合了道家思想发展而成. 佛教传入我国后,也受到了道家的影响,禅宗在诸多方面受到了庄子的启发.道家先秦各学派中,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有那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有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道家提倡自然无为,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

辰溪县17161493921: 简述中国道教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 -
酆些轻朗:[答案] 综观道教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南北朝时期,道教得到帝王贵族统治者的支持,跻身社会上层,这是它的第一个发展时期,唐朝皇族与老子攀亲,自称李耳之后裔,政治上给予扶持,大力推行道教,这是第二个发展时期.北宋真宗...

辰溪县17161493921: 什么是儒家?什么是道家? -
酆些轻朗: 儒学儒家学说,亦称儒学,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和“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之一,汉朝汉武帝时期起,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如果从孔子算起,绵延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了.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