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升官制度是怎么样的

作者&投稿:旁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清朝的升官制度是怎么样的?“进士”和“举人”哪个更容易升迁?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清朝时,知县属于级别较低,却又不可或缺的官职。知县属于从七品,作为县级行政区长官,知县是清朝少数跟民众直接打交道的官员。在它上面的官职都是依靠公文推动公务,而非实际执行。
对于知县来说,他们需要负责地方的钱粮赋税、刑名治安等事务。知县这个群体颇为重要,如果这些人出问题,再好的政策也无法执行。
一般而言,知县人选大概有两类。一类走科举路线,以进士、举人为主。一类靠花钱买官、被人保举等方式获得知县官职。清朝官场视科举为正途,对那些非科举出身的官员常常揶揄嘲讽。
而在科举出身中,也有不同。如果是进士出身的知县,将来升迁的时候,一般会被调入京城任职。而且,同样的选拔机会中,进士出身的知县更有机会被优选录用。
不过,进士出身的知县仍是少数,举人出身才是占据多数。清朝初期时,举人要获得官职比较容易,因为当时官职有大量空额。
但从雍正、乾隆开始,官职数量紧缩,很多举人都没有机会获得官职,只能去吏部参加选拔,经过地方督抚选拔考核,才能获得实际官职。举人知县想要升迁,会比进士知县更困难一些。
清朝的时候,又推行“首崇满洲”的政策,所以官场上满蒙出身的官员和科举出身的官员,都更容易得到升迁的机会。但是,不论什么出身,考核结果仍是知县升迁的重要标准。
按照清朝规定,四品以上官员由皇帝亲自任命,而四品以下官员,则需要定期考核评价,根据考核结果,由地方督抚、吏部等人共同决定知县的去留。
知县的升迁去向,跟这个评价也有很大关系。如果在政绩考核中,知县得到不错的评价,它的升迁职位级别一般也会越高。
而在这个评价汇中,既有知县自身能力的因素,也受到不同辖区的影响。清朝的时候,为更方便管辖,地方州县被划分为“冲、繁、疲、难”四个评价。
地方州县得到的评价字数越多,治理起来就越困难,朝廷需要更有能力的官员。所以,一般来说,那些在比较容易治理地区任职的知县,往往会调到比较难以治理的州县任职。
因为他们往往更有经验。他们大多经过这层磨砺,才会得到升迁。比如北京的大兴、宛平两个京县担任京县,一般都会挑选有资历,经验丰富的官员担任。京县知县官阶比一般知县高,也算是升迁行列。
其实,清朝的时候,知县能够挑选的职业有不少,如果以京官而言,有六部主事、都察院都事、都察院经历、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中书科中书、通政司经历、通政司知事、鸾仪卫经历、监察御史。
地方官中,也有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府同知、直隶州知州、知州、盐运司运副、外府通判和兵马司正指挥可任职。
这些只是一般按照官阶升迁,如果遇到特殊情况,知县可能会破格提拔,担任省一级从二品布政使、正三品按察使。这种升迁比较少,肯定需要皇帝同意才可以。
当然,出身对官员考核还是有一定影响。在《职官》、《官师》等文献记载中,当时进士出身的知县中,大多得到“操守清廉”,“勤于学问”等评价。这些评价更注重名声、品德。
一般而言,进士出身的官员,只要在任期内表现合格,没有出现什么太大事务,就可以得到升迁。
其实,对于知县这样需要有实际处理政事的官员,进士往往是不合格的。长期苦读科举,让他们更懂得书斋学问,而不是处理实际事务。
朝廷也了解这一点,但极为宽容。即便一向对官员要求极为严格的雍正皇帝,也会说这些进士出身的官员“攻苦寒窗,幸登科目,不忍遽令放废。”。
而举人出身的知县,一般会得到“精明强干”“勤政爱民”“遇事勤能”等评语。举人在升迁时,也没有进士那样容易。
不过,到晚清时,朝廷势率,督抚崛起,地方官任用常以亲信私人替代,过去那套制度被逐渐荒废。所以,清朝知县升迁的问题,看似虽小,实际却关联整个清朝制度及历史变化的过程。


从三品和正四品谁大?从三到正四竟是升官?
所以您看看,这从三品怎么了,听起来很高贵,还不是一样要顶着白眼伺候人? 您再看看佥都御史,虽然是正四品,但人家可是都察院的头头,这个身份就不一样了。 有人说都察院怎么了,都察院就嚣张啦?你个七品的御史小官咋这么横呢? 那我回答您,都察院还真是嚣张,说道这个就不得不提及明代的御史制度。监察御史级...

古代升官的代称。
古代中国升官的代称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个:登科(dēng kē): 这是指通过科举考试成功获得官职的代称。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官员选拔方式,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并合格的考生可以升官,称为登科。举贤(jǔ xián): 这是指政府或皇帝选拔有才能和品德的人担任官职,不一定通过科举考试,有时...

九品中正制是何时开始的?发展史又是怎样的呢?
所以,虽然现代对九品中正制多有批评,但在该制度的初始阶段,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在打压旧贵族和宗亲势力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使吏治得到肃清。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为了得到大中正的评定而跑到中央,导致地方人才紧缺,行政效率也低下。再加上入仕的官员也需要通过九品中正制的评定才能升官,因此官员...

明朝选官制度
这个制度最早在太祖朝就开始实行,但是正式成为惯例则是神宗万历年间,并且一直沿用到了清代。这个创举最大的好处,就是公正,最大的坏处,就是懒!有的人手气不好,被分配去穷乡僻壤当县太爷,有的人手气好,捡到江南某地肥缺,但是不管怎么样,你分配去哪里,都跟吏部老爷的私心无关,全看你自己的...

宋朝时期,举报别人可以升官的制度是一种弊端吗?
朝廷鼓励官员举报,其实是朝廷的检查制度出了问题,并不能延伸到权力部门的各个角落,就是在京城也不能有效防止官员贪赃枉法、假公济私行为。于是,朝廷只能鼓励举报,并让举报人获得一定的升官特权,以此震慑那些贪官们或者做错了事的官员,但这些官员仅限于非皇亲国戚和非朝中大臣的子孙…&hellip...

武则天的官吏制度
为了网罗人才,武则天第一个设立了自己可以申请做官的“自举”制度,制度规定内外九品以上的官员都可以自己举荐请求升官或做官。690年,即她正式当皇帝的那一年,她又是第一个设立了皇帝考试的“殿试”制度,亲自在洛城殿上考试贡生。702年,又增设“武举”。过去各州选送举人,往往排在贡物之后,她改为...

在古代,军队的升迁制度是怎么样的?有什么样的规则?
古代的升迁制度还是比较混乱的,如果遇到大的战争,只要杀了敌方几个士兵,就可以连升几级,而如果是世家的人,只要稍微立点军功,就很容易升官。

清朝升官最快的人,为何一个月内可以连升六级?
清朝升官最快的人,他在一个月内连升了六级,是因为它有一个非常厉害的父亲,他在一个月内连升六级也是因为他父亲的原因,这个人就是杜翰,他的父亲就是杜受田,而杜受田是咸丰君王的老师。杜受田他的出身非常的显赫,然后正是因为他的指点,使得咸丰君王可以称帝,所以称帝之后他非常的重用自己的...

科举制在中国开始于什么朝代?其标志是什么?在此之前,官员的选拔主要依据...
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制度经历了演变过程,大体可分为三种形式:世袭制、察举制和科举制。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封建地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制 。 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进士”一词初见于《...

请问古代是如何考取功名的?要什么考?都考些怎麽?四书五经还是别的?
科举制度之后: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大业年间,隋炀帝还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7323112837: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简介 -
喻杨佳蓉:[答案]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7323112837: 清朝的官制?清朝的武官中的正一品与从一品有什么区别?一品夫人是不
喻杨佳蓉: 自己去看吧 清朝官制基本沿用明代的制度,将文武大臣分为一至九品,其中每一级又分正和从(副).清朝没有宰相,内阁的首辅大学士以及协办大学士都被称为中堂,...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7323112837: 清朝时官员都要吏部叙优是什么回事啊?是从那个朝代就开始有的?
喻杨佳蓉: 不是叙优,而是议叙制度,是清朝对官员的奖励.有三种方式:1.纪录,分三等,纪录一次为一等,依此类推;2.加级,分三等,一到三级.而把纪录和加级合在一起,又分十二等级:一等,纪一次;二等,纪两次;三等,纪三次;四等,加一级;五等,加一级纪一次;六等,加一级纪两次;七等,加一级纪三次;八等,加两级;九等,加两级纪一次;十等,加两级纪两次;十一等,加两级纪三次;十二等,加三级.3.即升,就是升官,俸禄随之增加,顶戴也有不同,并给予相应官衔,但要得到皇帝的批准.官员有过,受到罚俸或降级处分如有纪录和加级可以用来抵消处分. 是受到商鞅变法的军功制的影响,并一直延续下来后不断进行改良的新的官员奖励制度.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7323112837: 清朝有一个什么大考hanzhan是什么意思 -
喻杨佳蓉: 最佳答案驴唇不对马嘴!问的是“大考翰詹”全称大考翰林院詹士府,这个制度是清朝顺治年间形成的一种制度,翰林院、詹士府任职的官员需要参加每几年一次的大考(乾隆早期是所有翰林院、詹士府的官员都需要参加,后来是一二品官员不...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7323112837: 怎么划拳贵州(怎么划拳)
喻杨佳蓉: 1、喝酒划拳是怎么划的?(1):划拳是用嘴和手配合完成的,两人面对面进行,谁喊的数与两人伸出的手指数相符,谁就赢了.2、具体要领是:1伸出手指与喊数要同时...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7323112837: 乾隆年间入赀为官者多吗? -
喻杨佳蓉: 入赀为官者古而有之,清代包括乾隆年间也不少.清朝把捐纳作为国家制度下的正常升官途径的.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7323112837: 清朝的太监分哪些等级? -
喻杨佳蓉: 清代宦官有两大类,一类专门待候帝、后、妃、嫔,另一类则专门负责处理宫中各种事务.他们等级森严,大致分为总管、首领、御前太监、殿上太监和一般太监.待候帝、后、太后的是总管、首领,妃、嫔身边只是首领.宦官官职最高的为三品,个别的,如西太后的宠信李莲英,破格赏戴二品顶戴.低层宦官没有官职,只做些杂役,一年到头吃苦受累. 各管事的上层宦官,都有自己的小厨房,有小宦官待候着,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由于他们接近帝、后,一些谋求功名利禄,想升官发财的人,无不以贿赂的方法,走他们的门路.所以,那些上层宦官无不个个腰缠万贯,富可敌国,声势显赫,炙手可热,成为宫廷中的一个特殊阶层.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7323112837: 科举制度分哪几个等级? -
喻杨佳蓉: 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探花;榜眼;状元 科举是我国古代首创的朝廷选拔人才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7323112837: 历史:历史事件概述,每篇一百字. -
喻杨佳蓉: 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启蒙思想家严复.辛亥革命时期,严复在写给梁启超的信中,明确阐述:“亿昔居英伦时,与日人伊藤博文氏同窗数载,各与国事,皆有同感.”但伊藤博文回日本后,备...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7323112837: 清朝的太监分哪些等级?
喻杨佳蓉: 按等级分为:大总管、副总管、带班首领、御前太监、殿上太监、一般太监和下层打扫处小太监之分.发展至清代末期,太监等级更加复杂,在宫殿监中,就有总管、首领、掌案、回事和小太监之分;在各处所中又有首领、大师 父、师父、带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