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四僧”说的是谁?“清初四僧”有什么艺术成就?

作者&投稿:产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清初四僧”说的是谁?“清初四僧”有什么艺术成就?我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说到清朝的四僧估计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原因还是比较简单的,无非就是这几个人不算出名罢了, 但是其实这几个人又非常非常厉害,真正了解的人会知道他们还是很给力的,最近也有不少人问了,想知道这个清初四僧到底是谁,还有他们的名字都怎么念,下面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

清初四僧分别是:“原济、朱耷、髡残、渐江”,其实原济、渐江还比较好认,但是这个“朱耷”的“耷”字怎么念呢?其实念“[dā]”,一声别搞错了,最后就是“髡残”了,这个就比较难读了,那么到底读什么呢?其实念“[kūn]”了,也是一声,这样下来想必大家把字什么的都认全了吧,还是挺难的哦。

清初四僧人物简介

朱耷

八大山人(1626-1705),籍贯南昌,明朝宁王朱权的后代。

朱耷十几岁那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国破家亡给他以沉重打击。当时清王朝对明朝宗室采取高压政策,迫使八大山人在二十三岁那年去奉新县耕香院正式削发为僧,"栖隐奉新山,一切尘事冥"。在这个寺庙里,八大山人渡过了一段漫长的参禅悟道、晨钟暮鼓的时光。清康熙初年,八大山人离开奉新,来到青云谱道院隐居,躬耕悟道,创作书画。六十二岁时,他把道院交给其徒弟主持,自己离开青云谱,在南昌抚河桥附近修筑"寝歌草堂"。进行晚期的艺术创作,渡过了八十岁。康熙四十四年初冬,病逝于"寝歌草堂"。

号八大山人、雪个等。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这样的形象,正是朱耷自我心态的写照。画山水,多取荒寒萧疏之景,剩山残水,仰塞之情溢于纸素,可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为旧山河”,“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可见朱耷寄情于画,以书画表达对旧王朝的眷恋。朱耷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朱耷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

别号雪个、个山个、人屋、刃菴、书年,何园个山驴汉,驴屋、传綮,八大山人,明宁王元璋第十七子江西宁献王朱权九世孙,父号痴仙,暗哑不能语,为当代著名书画家。祖父名多炡,字贞吉,工山水花鸟,擅书法,他有六个儿子,第六子朱谋,为当时山水、花鸟画家,可能是朱耷之父。八大山口吃,在他题款中,名下经常写有“相如吃”。八大山人,既是和尚又是道士,道号又有朱道明,良月、破云樵者,明天启至清康熙间书画家。工行,擅山水、花卉、禽鸟、竹木。

石涛

石涛(1630一1724年), 明末清初的“四大高僧”之一。中国清代画家。僧人。本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 发为僧后,更名元济、超济、原济、道济,自称苦瓜和尚,游南京时,得长竿一枝,因号枝下叟,别署阿长,钝根,山乘客、济山僧、石道人、一枝阁,他的别号很多,还有大涤子、清湘遗人、清湘陈人、靖江后人、清湘老人、晚号瞎尊者、零丁老人等。明宗室靖江王赞仪之十世孙,原籍广西桂林,广西全州人。时石涛年幼,由太监带走,出家,法名原济,字石涛,别号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等,曾拜名僧旅庵本月为师,性喜漫游,曾屡次游敬亭山、黄山及南京、扬州等地,晚年居扬州。他既有国破家亡之痛,又两次跪迎康熙皇帝,并与清王朝上层人物多有往来,内心充满矛盾。石涛工诗文,善书画。其画擅山水,兼工兰竹。其山水不局限于师承某家某派,而广泛师法历代画家之长,将传统的笔墨技法加以变化,又注重师法造化,从大自然吸取创作源泉,并完善表现技法。作品笔法流畅凝重,松柔秀拙,尤长于点苔,密密麻麻,劈头盖面,丰富多彩;用墨浓淡干湿,或笔简墨淡,或浓重滋润,酣畅淋漓,极尽变化;构图新奇,或全景式场面宏阔,或局部特写,景物突出,变幻无穷。画风新颖奇异、苍劲恣肆、纵横排奡、生意盎然。其花鸟、兰竹,亦不拘成法,自抒胸臆,笔墨爽利峻迈,淋漓清润,极富个性。石涛的绘画,在当时即名重于世,由于他饱览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形成自己苍郁恣肆的独特风格。石涛善用墨法,枯湿浓淡兼施并用,尤其喜欢用湿笔,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和,表现出山川的氤氲气象和深厚之态。有时用墨很浓重,墨气淋漓,空间感强。在技巧上他运笔灵活。或细笔勾勒,很少皴擦;或粗线勾斫,皴点并用。有时运笔酣畅流利,有时又多方拙之笔,方圆结合,秀拙相生。

髡残

俗姓刘,字石溪,号白秃,自署石道人,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因字石溪,故与石涛并称“二石”。他也是在“甲申之变”(崇祯上吊的日子)削发为僧的。髡残为人刚心不阿,为世人所敬重。他对人物、花鸟、山水皆能,以山水为最精。他画的《层岩叠壑图》轴,景致繁复,层层深入,使观者有可游可居之感。他的作品于平中求奇,画风凝重幽深。他留下的传世作品较少。髡残何时开始作画已难于稽考。今见髡残最早的作品为清顺治十四年(1657)所作《山水图》轴,绘画风格已经成熟。此后两年无画迹,而在清顺治十七年(1660)传世作品突然增多,至清康熙六年(1667)形成了创作高峰期,今天所见髡残的作品大都是此一时期内的创作。他是怎样与绘画结下缘份的?据其自述:“残僧本不知画,偶因坐禅后悟出此六法。”又云:“荆、关、董、巨四者,而得其心法惟巨然一人。巨师媲美于前,谓余不可继迹于后?遂复沈吟,有染指之志。”可知他作画是出家后才开始的,并着意追踪巨然和尚。至于他创作热情突然高涨,则同程正揆的交往有着极密切关系。

弘仁

俗名江舫,字鸥盟,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明朝灭亡后入武夷山为僧,经常云游名地,往来于黄山、白岳之间。因以画黄山为著,是安徽“新安画派”的重要人物。作品有《黄山天都图》,《内海松石图》,《疏泉洗砚图》等。在“四僧”中,只有弘仁于出家之前有画迹可寻。他最早的作品有明崇祯七年(1634)创作的《秋山幽居图》扇和明崇祯十二年(1639)创作的《冈陵图》卷,署款均为“江韬”。《冈陵图》共由5位新安画家创作,各自独立成幅。弘仁之作笔法结构参用倪瓒、黄公望,秀逸可爱。其时,弘仁于5人中年龄最小,只有30岁,由于他画得过分认真,运笔略显拘谨文弱。




荷花风物志怎么写
有人说:“荷花全身都是宝。”我也赞成这句话, 别看荷花长得这么美丽,就像是专门用来观赏的一样,实际上,用它的花瓣来做肥料,或者药材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而它凋谢过后,结出的果实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莲蓬,”更是营养丰富,它即可食用,也可药用。更有和它同根生的荷叶,它可以用来泡茶,...

国画已有多少年发展历史
后期相继出现了多种画派.清代初期的画坛,“ 四王” 受到皇室的扶植.但在江南出现了“ 清初四僧” 和“ 金陵八家” 为代表的一批反正统派的画家,他们在绘画艺术上反“ 四王” 的临摹之风,提倡艺术的创造意义给后世绘画发展带来巨大影响.清代中期“ 扬州画派” 的形成和晚清“ 海上画坛” ,风格纷呈,...

“黄胄是纸老虎!一年画画用去24刀宣纸!”
清初四僧之首渐江的画冷峻而静谧,和黄胄画的飞动而热烈完全相反,他也临摹。 他在临摹的一幅《梧石图》中题道:“此乃渐江稿,未解全似,却小有己意味。近百年来以模仿为能事者,改头换面,东鳞西爪,往往自诩似与不似,或介于某家某派之间,或有以此为正宗者,岂不自欺欺人。一九八四年,黄胄。”这幅临渐江之...

比较东西方美术的异同?
清初四僧之一的朱耷的山水更是颠倒淋漓,山已经不再是山,而是心灵的标志罢了(朱耷的成就最大在花鸟,这里只说其山水)。在中国的山水画里,山依然是山,但不只是山的一个部分了。他还包含了画家的情思,山的灵魂。 欧洲风景画也是从人物画的背景中分化出来的。14世纪前半叶的意大利壁画如锡耶纳市政厅的《善政图》,...

分别说说什么是中国画、水彩画、速写、版画、书法、油画?
国画,又称“中国画”,我国传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简称水彩,由于色彩透明,一层颜色覆盖另一层可以产生特殊的效果,但...

请问“山人自有妙计”中,“山人”具体是什么意思?
原名统�fdc6�,江西南昌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入清曾削发为僧,法名传�fdc7�,字刃庵。又先后取号雪个、个山、人屋、八大山人等。擅画水墨花卉禽鸟,形象夸张奇特,笔致简朴奔放。亦画山水,意境荒寒。兼工书法。与弘仁、髡残、原济并称“清初四僧”。

谈谈隋唐世俗中的美术与佛教美术的世俗化之间的关系如何?
惟“清初四僧”书法,自成风格。近代禅门高僧大德弘一,依西洋画图案之原则作书,醇朴自然,别开生面,为书史上独立一派。中国书画史上之所以佛教具有重要的贡献和影响,关键在于佛教的信仰和传播。于佛教的经典中,释迦牟尼佛除鼓励信仰者书写、读诵经典外,还劝导世人通过绘画、雕塑、铸造等方式来展示佛教的存在。因此,...

佛教世俗画对隋唐五代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惟“清初四僧”书法,自成风格。近代禅门高僧大德弘一,依西洋画图案之原则作书,醇朴自然,别开生面,为书史上独立一派。中国书画史上之所以佛教具有重要的贡献和影响,关键在于佛教的信仰和传播。于佛教的经典中,释迦牟尼佛除鼓励信仰者书写、读诵经典外,还劝导世人通过绘画、雕塑、铸造等方式来展示佛教的存在。因此,...

东西方美术的区别
清初四僧之一的朱耷的山水更是颠倒淋漓,山已经不再是山,而是心灵的标志罢了(朱耷的成就最大在花鸟,这里只说其山水)。在中国的山水画里,山依然是山,但不只是山的一个部分了。他还包含了画家的情思,山的灵魂。 欧洲风景画也是从人物画的背景中分化出来的。14世纪前半叶的意大利壁画如锡耶纳市政厅的《善政图》,...

通江县17629532434: 清初的四僧指的是谁?
裔甘重组: “四僧”是指清初的4位画家:石涛、 朱耷、弘仁、髡残.他们都出生于明朝末 年.清初,他们和当时的一些知识分子一 样,坚持气节,痛恨清朝统治者.于是, 他们削...

通江县17629532434: 清初四僧是指何人?清初四僧是指何人,他们的画风特点主要有哪些?
裔甘重组: “清初四僧”指朱耷、石涛、髡残、弘仁.皆 为明末遗民,明朝灭亡后,髡残和弘仁参加反清斗 争失败,朱耷作为明室后裔四处避难,石涛虽欲与 清政府合作,却最终被冷落,苦难的人生经历促使 他们循迹释道,对反抗无望的现实作消极的反抗, 而寄情于书画中.四人都深通禅学,擅长山水画. 他们继承的传统属文人画,但不限于所谓南宗,受 徐渭影响尤大.这些画家重视生活感受,观察自然 和独抒灵性.其特点是,石涛之画,奇肆超逸;朱 耷之画,简略精练;髡残之画,苍古淳雅;弘仁之 画,高简幽疏.

通江县17629532434: “清初四僧形容的是哪四位画家?清初四僧”形容的是哪四位画家?
裔甘重组: “清初四僧”是指原济(石涛)、朱耷 (八大山人)、髡残(石溪)、渐江(弘仁).前两人是明宗室后裔,后两人是明代遗民. 这四位画家均抱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借...

通江县17629532434: "清初四僧"各为其谁?
裔甘重组: 清初四僧 清初有四个著名的和尚画家,他们是朱耷、石涛、髡残和弘仁. 朱耷(1626—约1705),字雪个、个山等,江西南昌人.他是明朝皇室后裔,明灭亡后,不肯事...

通江县17629532434: 清初“四画僧”指的是谁?
裔甘重组: 在中国绘画史上,朱耷、石涛、髡残、弘仁号称清初的“四画僧”, 他们的艺术成就,为清代沉寂已久的画坛引入了一股清流,幵创了时 代的新风,并赋予中国绘画革新...

通江县17629532434: 简述美术史上四僧的艺术成就 -
裔甘重组: 清初四僧:朱耷、石涛、弘仁、髡残.朱耷(1626-1705)字雪个,原姓朱,乳名耷,自号八大山人,为受封于江西的明朝宗室弋阳王后代. 八大山人的书画早年曾受董其昌影响,由于处境与情感的变化,使他突破了董的藩篱,走了和四王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