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文《木兰诗》优质说课稿

作者&投稿:依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教材分析

  《木兰诗》是一首南北朝时北方的乐府民歌,这首长篇叙事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誉为中国古代民歌的“双璧”。学习《木兰诗》,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帮助学生习得古诗文鉴赏的技能,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

  尽管学生已经进行了上册以及本册一单元中古诗文的学习,但阅读理解古诗文能力毕竟有限,因此,学习本课时要加强文言词语的积累,以丰富词汇;加强文章的诵读,以培养语感。同时,作为一个鲜活生动的案例,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学生责任感缺失的现象,通过木兰为家分忧、为国担责的事迹,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认识,依照新课标要求,确定本课三维目标如下:

  1.教学目标

  熟读并背诵全诗,能结合注释、工具书了解故事的大意。

  学习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互文、排比、顶真、复沓、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把握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她的优秀品质,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增强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本诗详略相宜的写法。

   四、教法与学法设计

  本文学习拟用两课时完成。教学中,依照诗歌的特点,以诵读为主线来设计教学流程,在反复的诵读中将诗歌读准,读熟,读懂,读透,直至成诵。教学中,贯彻先学后导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放手让他们自学,有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加以解决,教师适时做好启发、引导与评价。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

  播放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视频片段,看后,让学生说一下视频中的主人公是谁,你对她有那些了解。学生谈完后,教师总结引导:对,视频中的主人公正是在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巾帼英雄-----花木兰。而现在,花木兰可以说是天下闻名,连美国人都非常喜欢、佩服她 ,并制作了动画片。但是,动画片中的花木兰又不是真实的花木兰,是经过再创造的艺术形象(其中通人性的小龙、蟋蟀)。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原汁原味的中国花木兰是什么样的?好,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木兰诗》,认识一下真实的花木兰。《木兰诗》说课稿

  【板书课题:木兰诗】

   第二环节:朗读,读准字音

  1、让学生将课本注释中带拼音的生字在原文中注音,然后读课文三遍。

  2、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读完之后纠正字音。

  3、投影显示多音字、通假字、形近字及本课生僻字,齐读。

  4、教师范读,要求注意体会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节奏。

  5、以小组为单位分段齐读诗歌。

  第三环节:默读,读通大意

  1、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文句,理解诗意。

  2、学生有疑难在小组内提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在全班解决。

  3、教师投影显示重点词和重点句子,让学生解释、翻译,加深理解。

  4、让学生复述各节内容,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第四环节:朗读,读出韵律

  1、独立思考:各节内容不同,朗读时应该运用什么样的语速、语气、语调?

  2、小组讨论并试读。

  3、抽取二个小组进行朗读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4、师生一起讨论并明确朗读要领:

  第一段:代父从军--沉郁舒缓。

  第二段:准备、出征--紧张急促。

  第三段:十年征战--慷慨悲壮。

  第四段:还朝辞官--轻松恬淡。

  第五段:还乡团聚--活泼欢快。

  第六段:双兔为喻--诙谐风趣。 【多媒体显示】

  5、各组按照上面归结的`要领再行阅读。

  第五环节:朗读,读懂人物

  1、听名家朗读录音,同时学生思考: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让学生用一句话“我觉得木兰是一个﹍﹍的人”来概括木兰的形象。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展示。

  3、师生共同概括木兰形象: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祖国,不贪图名利而热爱和平生活,有责任、敢担当等。【板书木兰形象特征】

   第六环节:精读,读透技法

  1、繁简相宜、详略得当的构思。

  再读第四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思考作品详略安排的用意。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学生全班展示,师生共同明确:任何文章在剪裁上详略的处理都是以突出人物特征、充分表达主题为目的的。同样,《木兰诗》在刻画木兰的英雄形象的同时,紧紧围绕“木兰是女郎”这一核心构思,更突出了她的女儿情怀。诗歌泼墨如雨般的详写木兰战争前的忧思、孝顺、思亲,和凯旋后归乡的迫切、团聚的欢乐、对闺房、女妆的的喜爱以及再见战友时的俏皮、娇媚。而对十年征战生活则寥寥数语、一笔带过,惜墨如金。这种繁简相宜、详略得当的构思,把一位既是巾帼英雄又是普通少女,既有勇士的刚健又有女儿娇美的木兰刻画的极富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而这也正是一千多年来木兰深受人们喜爱的根本原因。

  2、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仍以第三、六段为例,明确:详写就是行文中大量运用铺陈、渲染、烘托等手法来刻画人物。思考:文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加以详写的?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学生向全班展示,师生共同示例归纳:

  复沓:如“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八句。

  排比:如“爷娘闻女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六句。

  互文:如“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以上手法都很好地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效果。

  请学生齐读以上句子,再感受一下他们的表达作用。

  除了上述修辞以外,诗歌还运用了其他的修辞手法。请学生们举例并赏析。

  顶真: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等。

  对偶: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等。 【板书修辞手法】

  师生共同明确:以上手法的运用,使诗歌语言极富韵律感和节奏感,充分体现了民歌通俗上口,易于传诵的特点。

  第七环节:齐读,畅谈感悟

  1、齐读一遍。

  2、思考:学完本文,我们应该从木兰身上学习什么?

  3、学生思考后小组交流。

  4、学生展示,畅谈感想。

  5、教师综合学生所谈,概括引导:自然,木兰的勤劳勇敢、淳朴智慧、淡泊名利、爱家报国的优秀品质都是值得学习的,尤其是她勇于担当的责任感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并发扬广大。作为你们这一代的孩子,享受着祖国发展带来的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享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呵护与关爱,因而更应多一份责任感、多一份担当的精神:勤奋学习,健康成长--对自己负责;体谅父母,分担家务--对家庭负责;关心集体,同学互助--对学校负责;遵规守纪,热心公益--对社会负责……只要有了这样的责任感,那你就是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将来也必定是一名有益于国家的好公民。--让我们努力!

  第八环节:默读,尝试背诵

   第九环节:布置作业

  1、背熟全诗。

  2、以“学木兰 能担当”为题,结合老师的概括引导,将自己的学习感悟整理成不少于300字的一段话。

   六、板书设计

  木兰诗

  木兰:勤劳善良 坚毅勇敢 写法:剪裁--详略得当

  淳厚质朴 机敏活泼 修辞--复沓 排比

  热爱亲人 报效祖国 顶真 对偶

  不图名利 热爱和平 互文

  有责任、敢担当 (烘托、渲染)




木兰诗语文优秀教案设计?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从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和会见亲人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十年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仅有六句,详略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2、拓展延伸: ①自由诵读课文,直至背诵。 ②完成练习册的练习 ③...

初中语文《木兰诗》优秀教学案例
可以这么说:由《木兰诗》开始,到形成一套有体系的木兰文化,像一颗最有活力的种子长成了大树。(木兰事迹在史志、碑刻、野史、杂记中多次出现;考据学家、文学史家、文学理论家对她的研究渐次深入。自杜甫、白居易起到民间歌曲、小调对《木兰诗》的手法、技法争相效仿。) 今天我们也认真地读一读课文,一不小心我们班...

《木兰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本诗通过对木兰从军、沙场征战和荣归故里的叙述,塑造了木兰这一深明大义、不慕名利的巾帼英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质品质。《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

《木兰诗》翻译和注释
《木兰诗》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下面是其翻译和注释,欢迎阅读: 木兰诗\/木兰辞 南北朝:佚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

《木兰诗》课文的精彩瞬间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七年级下册《木兰诗》课文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它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下册《木兰诗》课文,欢迎阅读与收藏。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

在木兰诗中哪些地方看出木兰的形象
《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其中的木兰形象,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她的事迹在群众中流传不息。我认为人们之所以喜欢木兰这一人物形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孝顺和勇敢:木兰停机叹息,为下文设置悬念。木兰为何事而叹息呢?这是她将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之前所发出...

课文详解丨七下第二单元《木兰诗》
木兰诗》的结构如同一幅层次分明的画卷,恰到好处地强化了木兰的英雄形象,使之成为民间传说中的一座丰碑。透过《木兰辞》的字里行间,我们不仅感受到一个女子的英勇与智慧,更被她那份对家国的深深热爱所打动。这部诗篇,不仅是木兰的个人传奇,更是中国古代社会背景下,女性独立与坚韧精神的生动写照。

文言文木兰诗全文的翻译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记功授爵木兰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郎这样的官,希望骑上一匹好骆驼,借助它的脚力送我回故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

《木兰诗》读后感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初次听见我们学校的大姐姐在学校活动中诵读这首《木兰诗》时,就被它朗朗上口的韵律、生动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回家后我从爸爸买的古诗词书籍中找到了这首《木兰诗》,缠着爸爸讲给我听,原来《木兰诗》讲述的是一个叫花木兰的女孩,因国家需要驱赶外患、征战...

肇州县18934653716: 木兰诗教案 -
西习择明: 教学目的: 1、学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学习本文祥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4、背诵课文. ...

肇州县18934653716: 七年级下册语文标准说课稿 -
西习择明:『初中语文说课稿』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天上的街市》说课稿 ·《天上的街市》说课稿琼海市华侨中学 吴 荣我说课的题目是《天上的街市》,其内容分为: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 说教材 1,教材简析《天上的街......

肇州县18934653716: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
西习择明: 木兰诗 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惟闻 通: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

肇州县18934653716: 初一语文《木兰诗》
西习择明: 1、织布,叹息不是老鼠叫; 2、这是互文,就是在市场各处买了这些东西; 3、花木兰没有告诉皇帝说我是男的,何罪之有; 4、喜欢,巾帼不让须眉; 5、动作:骑马;神态:面部紧绷;表情:严肃.

肇州县18934653716: 《花木兰》这篇课文的导入语怎么写 -
西习择明: 在中国文字中以“女子”为好,我们常常用很多美好的词语来形容女性,相信今天这个女子也会给你留下美好的印象,因为她为我们树立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榜样.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木兰诗》,感受木兰的英雄形象.

肇州县18934653716: 初中语文 -- 木兰诗 -
西习择明: ① 繁笔的运用: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木兰准备行装时的活动,木兰奔赴战场时的心态,木兰回家后家人的欢乐,木兰重着“女儿装”时的欣喜等内容,都写得不厌其繁,细致入微. 例如,木兰采买鞍马一事,就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

肇州县18934653716: 《木兰诗》一课第一课时该怎么讲好? -
西习择明: 图文并茂,声画结合,观点要新的话,就多结合一点现代感,方便别人理解.

肇州县18934653716: 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木兰诗》 -
西习择明: 《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

肇州县18934653716: 木兰诗以时间为序,采用.的手法叙述了《木兰诗》课文以时间为序,采用__的手法 -
西习择明:[答案] 本诗以时间为序,采用比兴的手法,叙述了农家女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保卫国家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聪明勇敢、坚毅质朴、不贪功名、热爱家乡的巾帼英雄形象.

肇州县18934653716: 初中语文 《木兰诗》 根据提示用四字短语概括各段大意 停机叹息→ ( )→ 奔赴战场→ ( )→ 还朝辞官
西习择明: 停机叹息→ ( 代父从军 )→ 奔赴战场→ (十年征战 )→ 还朝辞官→ (还乡团聚 )→ 隐喻作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