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景结情啥意思

作者&投稿:书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以景结情的意思是以景结情属于结构技巧里的一种,也是借景抒情的一种。指的是在诗歌结束的时候,是以景物描写来结束的。

以景结情的具体介绍:

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在结尾处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详细介绍:

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么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来表现“不尽”呢?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

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

许浑《谢亭送别》中“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末两句,上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结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这种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直抒别情更富感染力,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往往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蓄、耐人咀嚼。画线句从全词的位置上看,在结尾处,且是描写,属于典型的“以景结情”的写法。

从题干的提示语“与前面的热闹场景截然不同”得知是“寂静”的场面,自然是动静对比。如果不知道“以景结情”的表达技巧,此题的回答就不完整。




以景结情在散文中叫什么
你说的问题不大理解。以景结情这个词语是否你写错了,应该是托物言情或者托物喻志。然而,托物言情是散文中的一种拟人写作手法。托物就是以一种物化做人来描写,表达主题思想。祝你节日愉快!

岳阳楼记本文事中有景,景中含情,作者是怎样将事、景、情紧密结合起来的...
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作者又善于以简驭繁,巧妙地转换内容和写法。如以“前人之述备矣”一语带过无数叙述,以“然则”一语引出“览物之情”,以“或异二者之为”展开议论话题,等等,千回百转,层层推进,叙事言情都入化境。

借景抒情“一景二情”原则:通常古诗的一二句干什么,三四句干什么,在三...
谢邀。借景抒情是用写景间接刻画作者的感受,抱负等。例如 西风古道瘦马。用萧瑟的景致来刻画断肠人的心境。借境结情是借景抒情的一种形式,简单说用一个有回味的写景作为诗词的结句,表达作者的心情和寄托,使得收句放开有余韵,令人遐想无限。这正是诗词含蓄美的体现。一般诗词作品里会运用借景抒情和...

古代诗词情景结合的几种形式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除了篇末点睛之笔,整首小令就是开篇罗列的九种景物。但情蕴景中,“枯藤老树昏鸦”透出萧索,“古道西风瘦马”透出苍凉,“小桥流水人家”透出温馨。何需点化,羁旅愁思在典型景物中就已润满蘸足。三是借景抒情。古人在送别诗的结尾常用这种笔法,所谓“以景结情”最好。岑参...

散文中“情”与“景”的关系
一般来说景或多或少都蕴含着情感,或晕染氛围,暗示着什么 散文格式就是:缘起--描写(叙述)——联想——感悟 其实这可以借鉴诗歌题的做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触景生情;以景结情等等

诗歌写景的作用
诗歌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么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来表现“不尽”之愁呢?诗人于尾句却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

在高中语文里边情景交融是不是以景结情的意思?
不是,情景关系的写作手法有很多,融情于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以景结情,寓情于景……等等,非常多,意思绝对不一样,国标卷必考5分,搞不清楚就完了。

以景结情常用到什么地方的诗歌
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么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来表现“不尽”呢?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

诗歌写景特点
诗歌写景特点 1、 写景内容(意象、意境)2、 景与情的关系: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乐景衬哀情 三、诗歌写景手法:(一)写景角度:1、空间:远近、上下、俯仰、高低 2、时间:早晚、四季 3、色彩:玄(黑)、赤、朱、素 4、动静(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

以景烘情结尾有什么好处
吸引读者兴趣。1、以景烘情结尾的文章通常都很吸引读者。2、采用这种写作方法,能使情和景互相感应,互相交融,互相依托,从而创造一种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完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极强的感染力,可以与读者中有我的感受。

相城区15588706871: 以景结情 - 搜狗百科
仍树复欣: 以景结情,说的就是用现在的景象,结合自己的心情来说出一些话语.

相城区15588706871: 以景结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 -
仍树复欣: 以景结情 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触景生情 意指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我承认是查的...

相城区15588706871: 以情结景是什么? -
仍树复欣: 我知道“以景结情”,看看能不能帮到你.贺方回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就属此类,词末写道:“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常见的有形之物来描摹不可名状的、极为抽象的愁情.收到余味悠长的效果.

相城区15588706871: 古诗词以景结情的名句 -
仍树复欣: 古典诗词中景和情的关系“情者文之经.”《文心雕龙.情采》里如是说.所以我们很难想象,没有感情的艺术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形态?对于诗来说,特别是对于抒情诗来说,感情的表现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直接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抒情一般分为两...

相城区15588706871: 秋宿湘江遇雨 1)诗的颔联和颈联中,景和情是如何有机地联系起来的请作简要分析?2) 诗的尾联以景结情,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
仍树复欣:[答案] 《秋宿湘江遇雨》是由谭用之所写,作品原文 秋宿湘江遇雨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 情和景就是这样有机地联系、交融起来了. 末联以景结情,意在言外.湘江沿岸,正是屈原足迹所到之处.《楚辞·渔父》有云...

相城区15588706871: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描写了什么画面 -
仍树复欣: ”.季节是“秋风起”的深秋,时间是“日暮”,景色是“枫树林”,再加上“萧萧”这一象声叠词的运用,更觉幽怨不尽,情伤无限.这种写法,称为“以景结情”或“以景截情”,画面明朗而引人思索,诗意隽永而不晦涩难解,深远的情思含蕴在规定的景色描绘里,使人觉得景物如在目前而余味曲包.

相城区15588706871: 高中语文:求有以景结情的古诗,并解释!必采纳 -
仍树复欣:[答案] 写景的诗句一般都寄情.比如,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山木落楚山多.比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相城区15588706871: 三闾庙 戴叔伦译文 -
仍树复欣: 沅水、湘水滚滚向前无穷无尽,屈原遭到奸佞小人打击,不能实现自己宏图大业的哀怨有多么地深.日暮黄昏一阵阵秋风吹起,三闾庙边的枫林萧萧作声. 三闾庙,是奉祀春秋时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庙宇,据《清一统志》记载,庙在长沙府湘...

相城区15588706871: 阅读理解 以景结情 作用 -
仍树复欣:[答案] 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往往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蓄、耐人咀嚼.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