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传承 创新表达—读董文政的吴默帛画意象

作者&投稿:纳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帛画是我国古老的画种,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在平面的真丝织品绢、纺、纱、绸、绫上绘制图画,有其独特的技巧和特殊的艺术表现力,但后来因纸质绘画的出现而逐渐衰落,作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种,帛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当代帛画开拓者董文政为之潜心研究开创新路、拓展技法,创造出有强烈色变效果的现代吴默画,为继承、发展中国帛画起到了领航作用。

董文政(1938— )艺名吴默,江苏镇江人。196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苏州大学美术教授,著名书画家。《中国当代帛画——吴默画》创始人,法中文化交流长城协会副会长,美国SVSU美术系客座教授,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荣誉院士,俄罗斯国立艺术家协会终身荣誉会籍,香港特区国画院荣誉院士,香港文化艺术总会荣誉主席。他曾长期从事丝绸美术工作,受中国古代帛画启发,1967年开始,研创吴默帛画以表现中华传统文化逾50年。作品中西结合,意象具象结合,气韵生动,色彩斑斓,寻找到一种东西方人共同理解的“视觉语言”。得到刘海粟、李可染、王已千(美国)等三十多位国内外艺术大家很高的评价,历史学家周谷城称它是“中国当代帛画”。应邀在北京、苏州、美国、澳大利亚、瑞典、新加坡、法国等地举办个展30多次,受到一致好评。2004年《吴默画展》被列为法中文化年特别交流项目,2010年8月法国文化部长费得立格?密特朗专程参观了《吴默画展》。

《思凡》 吴默帛画

董文政先生是是一位学术修养深厚、具有当代艺术风格的艺术家。他为人和善、举止儒雅、彰显文人气息,是中国当代帛画第一人。董先生的帛画深深的扎根于传统并不断开拓创新、用中国画的写意泼彩和工笔精绘,吸收西方印象派画家的创作技巧,将中国画的浓墨色彩强烈效果与印象派的光和色的艺术效果结合起来,既厚实了绘画内容表现的手段,也满足了时代的审美需求,创造出极具历史意义的新画种—吴默画。吴默画具有写意的空灵,也有工笔的细腻;既有装饰艺术丰富多彩的写实感和形式感,又有抽象艺术和印象艺术的符号意味,总之他能把多种艺术语言融会贯通起来,将帛画重丹青,宣纸重水墨的特质揉为一体,丹青水墨共用,也就获得了光影与色彩的最佳效果。  

意象是吴默画的灵魂所在,董文政先生充分发挥了多种文化艺术元素融合并突出变幻多姿的色彩元素的特色,拓宽了吴默画的表现语言和艺术境界,以画作来描述他视野里的自然,并赋予其精神的灵性,把自己的美学观和对现世的态度展现出来,试图营造一种超现实的幻境。在他的画作中,细劲遒婉的线条与清远萧散的意境,注重对物象质感的把握和概括,富于曲折、刚柔、粗细的变化,内容丰富,色彩富丽,对于色彩的运用,更加纯熟,人物衣纹线也非常精细,并准确地刻划出了衣服丝绸质地的质感。其张弛流动的抽象形式感也自然的与之融为一体,突破了现实的束缚,色彩的变化、力度以及形式的张力使人感受到视觉的冲击和扑面而来的气势。同时在这无拘无束的艺术表达与情感表达中,也似乎含有某种隐喻性的内涵,颇值得细细体味。  

作为赏画者,你可以从董文政先生的吴默画中读到诸多中西结合的文化元素,诗情与画意融会贯通,柔美与刚毅,洒脱与磅礴,沉静与飘洒,给赏者以深度审美观和联想空间。就美学造诣而言,董文政擅长以大胆的色彩搭配创造全新的视觉感受。在技法创意上,不断寻求形与意的结合、墨与彩的共施,亦不断地寻求超越,一次次的创新既是表现形式上的突破,亦给观者不同层次的心灵憾动,以光与影、结构以及独特的色彩关系加强了画面的表现力,展现出全新的绘画观念。

随着吴默画越来越受到艺术界、收藏界人士的关注和喜爱,董文政先生已经创作了相当多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吴默画作品,他画得自由、潇洒,写形更写意,讲意境、重表达,把技巧和观念结合在一起,潜心创造既与现实有联系又有距离的独立艺术世界。这也赋予他的画作以理性的色彩,在色调关系和空间表现上,有严格的控制能力。因此,他的画不仅整体效果强,而且细部变化也微妙丰富。他的吴默画近乎于民族史诗一样,超越了一般意义的绘画,以特色鲜明的美学风范进行的大胆创新给予作品极强的生命力,真正做到的情由境生,境由情控的效果,他用纪念碑般的画面续写了民族精神和历史,弘扬中华文明之艺术美誉,以不可重复性地生成了社会重大意义的现代吴默画。




郏县15642172817: 结合艺术实践(艺术作品)谈谈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
将很惠迪: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在的继承基础上创新,是最好的继承.任何外来艺术都面临着如何“民族化”的问题,都需要着力研究解决如何在创作上走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艺术道路的问题.要注意探索如何以这一艺术品种去表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中国人民的思想情感,着力研究如何在保持该艺术品种特质的同时,使之与当代中国文化的精神相结合.纵观历史,古人是任何解决外来艺术“民族化”的问题,比如宗教美术就经历了民族化的过程.现代人,比如刚刚过世的吴冠中先生是任何将油画艺术“民族化”的等等.

郏县15642172817: 材料一,对于网络文学的崛起,传统作家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看,你认为中国作家应如何努力,使自己的作品 -
将很惠迪: 适应新的社会形势 才能创造更大的传奇 电话和网络盛行了 书信仍然还在 不过是变成了email和快递物流行业 归根结底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都不过是文学大世界的一个分支 面对电脑没有灵感 那就先手稿再输入电脑 一样可以让自己的作品流行起来的

郏县15642172817: 中华传统文化资料 -
将很惠迪: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

郏县15642172817: 求一篇以爱我中华文化为话题的演讲稿 -
将很惠迪:在媒体与网络遍布全球的今天,世界变得愈来愈小,而我却觉得祖国因为悠久的文化历史愈发伟大.由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再到各种文体,从龟甲兽骨到青铜器到竹简再到纸张,无不凝...

郏县15642172817: 辩论赛:文化的传承大于创新.我是正方一辩,文化的传承大于创新.求辩词!!!!! -
将很惠迪: 呃~~要是说书籍呀技术呀什么的,那当然是你的了.要说是社会与自然范围的话,那你就是扯淡了嘛.实体保留都会消耗,而且不会什么都记录的吧.整个自然和社会的创新每天都在进行着进化着,况且文化有时会断层,也就是废了的意思. 所以,要胜利.就必须把范围牵进死物的圈子里. 就这样了,错了别骂,愿听指教.

郏县15642172817: 怎样些试述艺术发展继承与革新的关系 -
将很惠迪: 艺术发展的自律性 (一)历史继承性是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 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艺术作品思想内容的继承 第二 艺术作品形式的继承 第三 艺术种类和艺术创作方法的继承 (二)艺术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的原因...

郏县15642172817: 运用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 发展有历史记忆的,文化脉络 -
将很惠迪: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要把传承与创新结合起,要使文化的传承充满现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 ③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郏县15642172817: 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哪个更重要攻防 -
将很惠迪: 文化不是空中楼阁,传承是发展和创新的基石.文化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积淀与传承的过程.经过历史积淀并得以传承的文化才可能发展,而创新更多的是不同时代打在文化上的烙印.

郏县15642172817: 传统节日文化该如何传承与创新 -
将很惠迪: 传承中国的节日文化,我们应该要树立正确的节日观念.节日是团聚、喜庆、祥和和敬老爱幼,我们应该将其从家族文化传统中引向社会,从而促进邻里关系和谐,培植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对吃的习俗,需要优化,不要把节日仅仅当作吃喝豪...

郏县15642172817: 什么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将很惠迪: 举两个例子吧,第一个是美国,美国从英国拿来的文化与经济模copy式,之后自己有欲与创新和超越,如今的美国文化辐射世界,肯德基、麦当劳、牛仔精神.俨然美国已经超越欧洲成为西2113方的代言人.第二个例子是日本,日本从明治维新初期,全盘效仿西方,实行脱亚入欧政策.废除本国服饰,头饰,相扑等传统项目.但是大5261久保利通遇刺之后,日本开始反省,他们不是要做另一个西方4102国家,而是要吸收西方好的东西与传统东方文化相结合.在很好的保留儒家文化的同事又吸收西方文化对自己进行提升.于是1653日本是世界发达国家中,唯一一个不是西化的国家.而日本的漫画,电游也是影响世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