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大地的饮茶之道

作者&投稿:仝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随着茶事的兴旺,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名茶,品饮之法也有较大的改进。
中国饮茶历史最早,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已被发现,并由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我国历来对选茗、取水、备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尝方法都颇为讲究,因而逐渐形成丰富多采、雅俗共赏的饮茶习俗和品茶技艺。
本文旨在简单叙述饮茶方式和习俗的发展和演变,其大体可分为几个阶段:春秋以前,最初茶叶作为药用而受到关注。古代人类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并富有收敛性快感,久而久之,茶的含嚼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该阶段,可说是茶之为饮的前奏。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即鲜叶洗净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连汤带叶服用。煎煮而成的茶,虽苦涩,然而滋味浓郁,风味与功效均胜几筹,日久,自然养成煮煎品饮的习惯,这是茶作为饮料的开端。然而,茶由药用发展为日常饮料,经过了食用阶段作为中间过渡。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食用。此时,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营养,一是作为食物解毒。《晏子春秋》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 《桐君录》等古籍中,则有茶与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记载。此时,茶叶利用方法前进了一步,运用了当时的烹煮技术,并已注意到茶汤的调味。
秦汉时期,茶叶的简单加工已经开始出现。鲜叶用木棒捣成饼状茶团,再晒干或烘干以存放,饮用时,先将茶团捣碎放入壶中,注入开水并加上葱姜和桔子调味。此时茶叶不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药品,且成为待客之食品。另,由于秦统一了巴蜀(我国较早传播饮茶的地区),促进了饮茶知识与风俗向东延伸。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王褒《童约》已有"武阳买茶"的记载。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开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时出现"以茶当酒"的习俗(见《三国志 . 吴志》),说明华中地区当时饮茶已比较普遍。到了两晋、南北朝,茶叶从原来珍贵的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饮料。隋唐时,茶叶多加工成饼茶。饮用时,加调味品烹煮汤饮。随着茶事的兴旺,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名茶,品饮之法也有较大的改进。
此外,已使用专门烹茶器具,论茶之专著已出现。陆羽《茶经》三篇,备言茶事,更对茶之饮之煮有详细的论述。此时,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和茶的质量也越来越讲究,逐渐形成了茶道。由唐前之"吃茗粥"到唐时人视茶为“越众而独高”,是我国茶叶文化的一大飞跃。


四季饮茶之道,夏喝绿茶消暑热
绿茶冲泡之后水色清澄、香气清幽,夏天经常饮用可以达到清热解暑的功效。饮茶注意事项一:忌饮浓茶 茶水一般在人体内能滞留3小时左右,而浓茶滞留时间更长,这样茶碱在人体内积聚过多,致使神经功能失调。由于茶叶中鞣酸的作用,可使肠黏膜分泌黏液功能下降,发生便秘。茶量一般每天以5——10克,分2次泡饮...

夏季饮茶养生之道
“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夏季饮茶的 养生 之道:一、夏困乏力,一杯茶清润补水,祛湿提神;夏日闷热而且潮湿,湿气很容易进入人体内,导致人体产生困意、情绪波动易动怒。每遇到夏日湿热的时候,泡一壶内含物质丰富,茶多酚等有益物质高的茶品饮用,能有效养护身体,祛除湿气,提神醒脑,降除...

四季饮茶之道,夏喝绿茶消暑热
绿茶冲泡后,水色清亮,香气宜人,确实有助于消暑。但过量饮用浓茶并不适宜,因为茶碱滞留体内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神经功能失调,茶鞣酸可能导致便秘。建议每日茶叶用量控制在5-10克,分2次泡饮为佳。早晨空腹饮茶需谨慎,古人有言“早茶不宜”,空腹饮茶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和蛋白吸收,可能引发胃黏膜炎症。...

四季饮茶之“道”
在四季里,以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清茶,冬饮红茶比较适宜。这是因为茶叶有寒热、温凉性味功能之异,按照四季的时序更迭,选茗品饮,对饮茶保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春天冰雪消融,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人体和大自然一样,也处于舒畅发放之际。此时饮用花茶,可帮着散发冬天积郁在体内的寒气。同...

春夏秋冬各喝什么茶好?
中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极为分明。因此,不同季节喝茶也应做相应调整,一般主张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一、春饮花茶 1、玫瑰花茶: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最明显的功效就是理气解郁、活血散淤和调经止痛,但月经血多者不宜饮用;2、杜仲花草茶:...

行走临夏:临夏三炮台,回族传统饮茶风俗,它汇中华茶道之精粹
行走临夏:临夏三炮台,回族传统饮茶风俗,它汇中华茶道之精粹茶在中国历史悠久,公元500年左右饮茶的习俗开始在华夏大地广为传播。到了唐代,"茶圣"陆羽著有《茶经》,它是"茶圣"陆羽毕生茶事

品茶不与春、夏、秋、冬四季饮茶养性之道
然而,饮茶更能养生。中国医学认为:人们春、夏、秋、冬四季饮茶,要根据茶叶的性能功效,随季节变化选择不同的品种为宜,以益于健康。春宜饮花茶:春天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人体和大自然一样,处于舒发之际。此时宜喝茉莉、珠兰、玉兰、桂花、玫瑰等花茶,因为这类茶香气浓烈,香而不浮,爽而不浊,...

有一种养生之道是喝茶,春夏秋冬都喝什么茶?
春宜饮花茶:春天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人体和大自然一样,处于舒发之际,此时宜喝茉莉、桂花等花茶。花茶性温,春饮花茶可以散发漫漫冬季积郁于人体之内的寒气,促进人体阳气生发。花茶香气浓烈,香而不浮,爽而不浊,令人精神振奋,消除春困,提高人体机能效率。夏宜饮绿茶:夏天骄阳高温,溽暑蒸人,出汗...

怎么喝茶才正确
一·茶叶的因品种、产地不同,便有寒温甘苦等茶性的不同,对人体的功效作用也各异。为了取得更佳的保健效果,人们春、夏、秋、冬四季饮茶,要根据茶叶的性能功效,随季节变化选择不同的品种为宜,以益于健康。1、春季饮花茶 春天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人体和大自然一样,处于舒发之际,此时宜喝茉莉...

夏季饮茶的三大好处
一、饮茶可去热降暑、生津止渴。茶叶中的咖啡因能兴奋中枢神经,增强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从而振奋梢神、增进思维、提高效串,并且茶中的芳香物质也是一种渭凉剂,它们在挥发过程中能从皮肤毛孔里带走一定的热量。另外.茶中的水溶果胶质、茶多盼、芳香物质等可以刺激口腔钻膜,促进唾液分泌,有生津止渴的...

丛台区13585436945: 中国茶道的历史渊源 -
大心注射: 茶道发源于中国.中国茶道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近代.宋代以后,中国茶道传入日本、朝鲜,获得了新的发展.今人往往只知有日本茶道,却对作为日、韩茶道的源头、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中国茶道知之甚少.这也难怪,“道”字,在汉...

丛台区13585436945: 中国茶道的茶德有哪些 -
大心注射: 中国茶德,含义广泛而深刻,内容丰富,总结了我国几千年的饮茶历史,各民族的饮茶习俗和文化传统,包括各阶层人们对饮茶目的的理解.概括起来,中国茶德大致可以用“理、敬、清、融”四个字来表达.“理”者,品茶理论,理智和气...

丛台区13585436945: 中国茶道的特点是什么 -
大心注射: 中国人视道为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法则、规律 ,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言道,不像日本茶有茶道,花有花道,香有香 道,剑有剑道,链摔跤搏击也有柔道、跆拳道.在中国饮食、玩乐诸活动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道. 什么...

丛台区13585436945: 中国的茶文化起源 -
大心注射: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树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万年的历史.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于野生采集活动之中的.古史传说中认为“神农乃玲珑玉体,...

丛台区13585436945: 中国的茶艺文化有哪些特点
大心注射: 1、饮茶之道.2、饮茶修道.3、饮茶即道.4、是艺、修、道的统一结合.

丛台区13585436945: 怎样喝茶才是正确的方式? -
大心注射: 正确饮茶方法 1.不宜饮用太浓的茶 所谓浓茶是指泡茶用量超过常量(一杯茶3-4克)的茶汤.浓茶对不少人是不适宜的,如夜间饮浓茶,易引起失眠.心动过速的心脏病、胃溃疡、神经衰弱、身体虚弱胃寒者都不宜饮浓茶,否则会使病症加剧...

丛台区13585436945: 有谁懂茶道?简洁明了的阐述. -
大心注射: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反之,是为“三不点”.明代为十三宜与七禁...

丛台区13585436945: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由来? -
大心注射: 六朝以前的茶事: 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起源于中国的巴蜀地区,到了西汉时期巴蜀地区已饮茶成风,并在这一地区具有了贸易场所,同时还有了专门的饮茶用具. 汉以后,由于经济、文化...

丛台区13585436945: 求教中国的酒文化与茶文化以及相关礼仪. -
大心注射: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

丛台区13585436945: 中国(日本,朝鲜)的茶道如何做到五好(茶叶好,水质好,茶具好,调?
大心注射: 中国茶道有三义: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饮茶之道是饮茶的艺术,且 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与诗文、书画、建筑、自然环境相结合,把饮茶从日常的物质生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