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焕庸线的研究成果

作者&投稿:产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1982年和1990年的第三、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自1935年以来,中国的人口分布格局基本保持不变。以东南部地区为例,1982年其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2.9%,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4%。到了1990年,这一比例略有下降,为94.2%。在55年的时间里,东西部的人口比例变化微乎其微。
2. 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东南与西北两部分的人口比例依然保持在94.2%对5.8%。虽然与1990年相比变化不大,但东南部的人口数量已从4亿多增长至12亿多。尽管经历了无数的自然和人为迁徙,胡焕庸线划分的人口分布格局依旧稳固。
3.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指出,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减少了4亿多人口,使得人口达到13亿的时间推迟了4年。然而,中国的人口承载力仍然是一个问题。姚景源还提到,中国正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减少以及人口红利的消失,这些都对我国未来的人口战略构成了新的挑战。
4.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预测,中国人口承载的最大极限约为16亿人,最理想的人口数量则在7亿至10亿之间。王铮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胡焕庸线以东的剩余劳动力将会减少,而以西或西部的剩余劳动力资源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然而,西部的人口总量有限,这将对未来中国的发展产生影响,并成为“胡焕庸线限制或挑战”的一部分。
5. 劳动力从东部向西部转移的过程中,虽然中西部地区能够从东部换取经济补偿,但同时也失去了“人口红利”,这进一步加剧了区域间人口结构的不平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根据国土的地理位置和宜居条件来规划人口密集区和稀疏区的形成。
6. 在未来30年内,中国预计还将新增2亿人口,并有3亿农民将从乡村迁移至城市。这意味着至少有5亿中国人需要在有限的国土空间上进行重新分布。这不仅仅是人口拥挤的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国家长远发展和人口均衡的重大课题。


胡焕庸线及其意义
宋代以后,气候变化逐渐呈现出“胡焕庸方向”的趋势,中国的人口、文化和经济重心逐渐向长江流域南迁。明清两代,尽管政府大力开发甘肃,但胡焕庸线以西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粮食自给自足的问题日益严重。胡焕庸线是气候变化的直接体现。近代研究发现,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胡焕庸线作者介绍
他的代表作《中国人口之分布》(1935年)一书,为当时中国人口地理研究树立了新的里程碑。他编制的中国第一张等值线人口密度图,以瑷珲—腾冲线为界,将全国划分为东南和西北两大区域,这条线被称为“胡焕庸线”。这条线对于理解中国经济布局、民政建设以及交通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至今仍被广泛...

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是()
胡焕庸线是地理学家胡焕庸于1935年提出的一条重要人口地理界线,它大致沿着黑河至腾冲的连线。该线以东北至西南方向穿过中国,将国家划分为人口密集的东部地区和人口稀少的西部地区。胡焕庸线的提出,对中国乃至世界的人口地理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有所增长,但胡焕...

胡焕庸线形成原因
这个时期的气候变化与旱涝灾害的分布紧密相关,特别是大洪涝灾害,它们的空间频率与胡焕庸线的走向逐渐契合,这一趋势在近代更加明显,反映了现代中国的气候特征。王铮等学者的研究揭示,气候变化导致农业生产潜力波动,进而影响人口分布。农业产出的区域差异使得人口相应迁移,最终形成了胡焕庸所描述的人口地理...

胡焕庸线真的是天命难违吗
尽管如此,关于胡焕庸线的形成,存在不同的解释。一些观点将其归因于自然地理条件和古代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认为它体现了中国历史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变迁的深刻印迹。在这样的看法中,胡焕庸线的持续存在似乎暗示了一种超越人为干预的自然或宇宙的“天命”。然而,现代地理学和人口学研究倾向于认为,...

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
2. 该线不仅区分了人口密度的高低,也是中国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分界线。在胡焕庸线周边地区,自然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地貌灾害较为集中。3. 胡焕庸线构成了中国人口地理学研究的基础,对于理解中国人口分布具有重要意义。4. 此外,该线也是适宜人类居住区域的界限,其两侧分别是农牧交错带和多条江河的...

胡焕庸线是什么意思
1934年率青年教师考察苏北的水利和盐垦工作,并开始系统地研究人口地理学,发表《中国人口之分布》(1935年)一文,编制了中国第一张等值线人口密度图,以瑷珲—腾冲线分全国为东南和西北两半壁,被称为“胡焕庸线”,对中国经济布局、民政建设、交通发展很有参考价值。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胡焕庸线 ...

从黑河到腾冲 一条线把中国分成了两个世界!
八十年来,尽管国家经历了三线建设、上山下乡、改革开放等重大变革,这条线却像座不可逾越的山峰,揭示着中国经济发展和资源分配的格局。从建设兵团的开拓,到互联网时代的信号分界,胡焕庸线始终在背后默默起作用。形成这条线的原因,既有地理的必然,如第三级阶梯的平坦与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也与...

胡焕庸线指的是什么
胡焕庸线指的是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胡焕庸(1901年11月20日到1998年4月30日),字肖堂,江苏宜兴人,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地理学会的发起人和首届理事,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奠基人。胡焕庸引进西方近代地理学理论和方法,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我国人口...

胡焕庸线指的是什么
它不仅是地理学上的一个概念,也是理解中国人口分布格局的关键线索。这条线以东,即中国东部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和华东,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而线西的西部地区,如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广人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胡焕庸线的划分,揭示了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征,对于研究区域发展、资源分配以及政策规划...

成县13739112242: 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
幸豪益肺:[答案] 胡焕庸线是适宜人类生存地区的界线,其两侧还是农牧交错带和众多江河的水源地,是玉米种植带的西北边界.同时,中国的贫困县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两侧.胡焕庸线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线东南方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

成县13739112242: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也被称为“胡焕庸线”,这是地理学家胡焕庸于20世纪30年代在其最重要的论文--《中国人口之分布》中,... -
幸豪益肺:[答案] (1)从图中看出,虚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它起自黑龙江省的黑河,止于云南省的腾冲. (2)从图中看出,该线左侧以高原、山地为主,干旱少雨,交通不便,人口密度多在10人/km2以下;该线右侧...

成县13739112242: 名词解释:胡焕庸人口线 -
幸豪益肺: 胡焕庸(1901~1998 ),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他引进西方近代地理学理论和方法,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我国人口问题和农业问题.提出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 1940年代,胡焕庸和张其昀被遴选为全国地理学领域的两位部聘教授.提出胡焕庸线,开创了中国人口地理学. 胡焕庸线,科技名词.定义:关于中国人口地理分布密度特征的一个经典模型.此线北起黑龙江省黑河,南达云南省腾冲划分中国人口分布为两个密度特征区. 胡焕庸线,是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即“瑷珲—腾冲一线”(或作“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一线”).

成县13739112242: 黑河—腾冲一线以东的地区,人口稠密的社会原因(注意 社会原因) -
幸豪益肺:[答案] 一、 是一条贯穿中国版图的假想直线段.该线从中国东北边境的黑龙江省黑河市一直延伸到中国西南边境的云南省腾冲县,... 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引进西方近代地理学理论和方法,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我国人口问题和农业问题.提出中国...

成县13739112242: 胡焕庸线指______. -
幸豪益肺:[答案] 胡焕庸线即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这条线从黑龙江省瑷珲(1956年改称爱珲,1983年改称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即“瑷珲-腾冲一线”(或作“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一线”...

成县13739112242: 想要关于爱辉 - 腾冲线的资料 -
幸豪益肺: 1935年,在中国的自然地图上,出现了一条人口地理的分界线:瑗珲—腾冲线.这条线是当时著名的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在创制中国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图的同时考定的.它是一条在地图上看得见,但在当地考察时却找不到的线,但实际...

成县13739112242: 人口地理界线是由著名人口地理学家------提出来的! -
幸豪益肺:[答案] 1935年,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人口学家胡焕庸教授根据1933年全国各省、县的人口资料,写成《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创制了全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图,并首先提出爱珲一腾冲这一人口地理界线,后被人称为“胡焕庸线”或“胡氏线”.

成县13739112242: 为什么用黑河——腾冲一线为分界线 -
幸豪益肺: 黑河-腾冲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但是黑河与腾冲这两个地方是怎么确定下来的?如果把黑河换成黑河旁边的一个市那么这条线的意义是不是会完全不同?为什么?要详细说明.一、是一条贯穿中国版图的假想直线段.该线从中国东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