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会挟天子以令诸侯?真相是什么

作者&投稿:野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说到曹操,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历史上的曹操出身寒门,并不是什么世家大族,也没有兵权在握。十几岁被举孝廉,因为性格耿直而不断的得罪上级,甚至于最后赋闲在家。年少的曹操多次上书朝廷,希望可以改革吏治,甚至于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直到董卓入京,曹操是散尽家财,靠着微弱的兵力与董卓抗衡。如果挟天子的背后是弊大于利,曹操一生征战的动机又会不会实际上是匡扶汉室。这些都是今天的我们所不知道的奸雄背后的曹操。一、挟天子背后的真相
1、挟天子实际上是送天子
根据《三国志》记载,何进为了灭宦官所以引董卓入都城,最后没想到反被宦官所灭,而董卓则趁乱篡汉,废了原本的少帝刘辨,立了后来的汉献帝刘协。汉献帝刘协并非何皇后的儿子,按理说是当不成皇帝的,可偏偏又非常有帝王命。汉灵帝十分喜爱刘协,预备悄悄将太子换为刘协,并授命给了宦官蹇硕,可惜还没改立太子,献帝就薨了。何皇后自然是让自己的儿子登基,也就是汉少帝。谁知道,何进与宦官相斗又引来了董卓,少帝还是免不了被废的命运,汉献帝进入历史的舞台。
其实刘协这个皇帝当得很是有些不正统。按照嫡长子继承的顺序,刘协并不符合条件,又是董卓立的皇帝,所以许多人并不打算承认汉献帝的地位。这也就是为什么后面挟天子的时候,袁绍等人不来抢汉献帝,因为他们从骨子里就不承认献帝的权威性,即使是真的需要一个皇帝,也完全可以找另一个皇室血脉取而代之。董卓入京,一度篡汉,后来还是王允等老臣设计杀了董卓。本以为董卓一灭,天下太平了,却不想又有董卓旧部李傕、郭汜作乱,献帝刚逃出狼窝又入虎穴。
所幸的是李傕、郭汜这两个不是什么聪明人,占领京都后因为政权开始内乱,汉献帝就趁乱在一众老臣的保护下,仓皇逃往洛阳,其中护送献帝回归洛阳的人中有一个叫做董承。董承的身份十分耐人寻味,一方面,他是汉献帝董贵妃的爹,也就是献帝的岳父,另一方面,他又是董卓旧部一个叫做牛辅的部将。汉献帝到了洛阳后,董承与韩暹争权,董承因为手里不如韩暹有兵权,一来二去就招来了曹操。曹操从许昌一路到洛阳,几乎未遇到任何阻碍,挟天子的过程相当顺遂。这其中不仅是其他人并看不上汉献帝这个落魄天子,在内部又有董承、董昭等人多方协助。所以与其说是曹操去挟天子,不如说是董承等人将天子送给了曹操。反倒是董承等人,利用完曹操以后又想奉天子玉带诏灭了曹操,十分不厚道。许多时候我们都认为挟天子是曹操可以在三国中实力最强的因素,其真实情况可能并不这样简单。
2、挟天子的弊大于利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人,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之争锋。出于对诸葛卧龙的尊崇,许多人就觉得曹操胜利实际上是因为挟天子所带来的好处,事实真的如此吗?根据那些史料仔细分析下来,其实我们会发现挟天子弊大于利。
首先,挟天子只是一种政治手段,但是这个政治手段需要天子有这样的权威。根据《三国志》、《后汉书》里的记载,汉献帝刘协既不是嫡出,又是董卓拥立,并没有多少权威可言。如果袁绍等人拒不承认其天子身份,也就没有挟天子这么一说了。
汉献帝与董承其次,挟天子肯定会拉仇恨。曹操自得了天子以来,封赏什么的没怎么见到,吃力不讨好是挺多的。一方面刘备等人以正义为名,将曹操称为曹贼,认定他挟天子是为了篡汉。那对一个篡汉者发兵,不仅是名正言顺,还是顺应天意。另一方面,汉献帝刘协自己当然不想再有一个董卓威胁自己,所以曹操即使锦衣玉食的供着,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他还是会想方设法的灭了曹操如同当初灭董卓,可曹操到底不是董卓,玉带诏案就是失败了的案例。
最后,挟天子其实没有多大用处。挟天子最大的好处是发兵有借口,而且好像显得非常正统。可事实上,由于天子的不配合和其他诸侯找理由,曹操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内,既有内部在向外卖情报,在外又得不到认可,做事还多有掣肘。那么此时的挟天子又有什么用处呢?所以这样分析下来,曹操抓了汉献帝远没有从新立一个皇帝来的更加轻松,那他为什么还要来挟天子,这就要从曹操的志向说起了。二、曹操的志向
1、寒门少年不得志
根据《三国志》中记载,曹操出身寒门。这里出身寒门,当然也是官宦人家,可是比起袁绍的四世三公那其实是差的远的。曹操从小就很有才干,成事也多是靠自己的能力。没有家族依托的曹操,十几岁被举孝廉做了个不大不小的官,却因为太过正直得罪宦官又很快被罢免了。
《三国志注》上的《魏武故事》记载了曹操的一段独白,是关于他这个时期的心路历程。他在建安十五年己亥日发布的一道令,其中提起曾经当郡守时的想法,说起自己由于风评不好,怕被当世之人看轻,所以那时候希望好好做一个好的郡守。事实上,他也是也是恪尽职守,可东汉后期宦官当道,人心不古,已没有什么道德所言,他的一腔抱负也就成空了。一般人到了这里几乎也就是放弃了,可是曹操好似却并没有这么做,这个从他变卖家产抗击董卓就可见端倪。
2、变卖家产孤身抗董卓
不管是《三国演义》里演的,还是《三国志》中记载的,董卓都是一个暴政者。他的军队一路上烧杀抢掠,他自己也是十分的放纵。这样一支队伍,看起来如狼似虎,可也不至于无法战胜。可悲的是当时的情况却是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私心,诸侯们想借机发展自己的势力,不肯出兵抗击董卓,还特别有理。危急关头,第一个站出来的人是曹操。曹操佣兵不过数千人,却有勇气与董卓一战,这种孤身抗击的正义感是假装不了的。如果说曹操那时候就有篡汉之心,或是想趁机抢夺什么,那远不如刘表、袁绍等人积攒力量来的聪明。所以,曹操不管是少年时候不得志,还是举兵抗击董卓,他的初衷都是为了匡扶汉室。后人根据评价将他一棒子打死,对他而言十分不公。曹操虽然挟天子可事实上却终身未称帝,而其他人也是在他死后称帝,这里其实曹操才是汉王朝忠实的拯救者派。
1、打碎董卓等人企图
曹操在《述志令》中曾经替自己辩驳过这样一句话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王,几人称帝。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了,就是如果天下没有我这样的人,可能早就被瓜分的支离破碎了,大家都去称王称帝。很多人觉得曹操是在替自己开脱,但事实难道不是曹操说的这样吗?从佣兵数千人抗击董卓,到后面与蜀、吴势力抗争,如果没有曹操,董卓可能还会多做几年皇帝,袁绍等人早就一方称霸称王。而曹操的存在,恰恰是他们恐惧所在,他们不敢像袁术一样贸然称帝,这样曹操就会率大军来袭。恰恰是这样,汉献帝在曹操当政时,一直稳固的坐在帝王的位置上。
2、终身没有想要成为皇帝
曹操不仅是击碎了袁绍、董卓等人的企图,就连他自己终身也没有想要成为皇帝。曹丕称帝并不是曹操授意为之,而是曹丕个人的追求而已。刘备等人后面也纷纷称帝,丝毫没有顾及刘协的心情。根据《三国志》中注引《魏略》,孙权当初袭击荆州,并上书称臣,曹操看后却说这是将自己往火炉里推。其实当时汉王朝已经势力微乎其微,更别说什么民心所归了,这个时候即使是效仿周文王称帝,也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曹操却依旧讲道德,不肯称帝。他放过了最好的称帝时间,至少活着时候没有做过一天皇帝。
历史已经离我们非常遥远,今天的我们在看待历史的时候,也只能根据史书记载阅读所得。其实许多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由于受时代的制约,会有失偏驳。就曹操而言,他最初有志难为也是因为受风评所限,可是他却不甘于此,所以奋勇直上。所以,当我们去看待历史人物时,应该以一种更加客观的态度分析而得,而不是对于评价去牵强附会。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明确答案:曹操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实现了对东汉政权的掌控,从而为自己统御天下、争夺天下创造了有利条件。详细解释:一、曹操与“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是中国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是其政治生涯中的一大重要手段。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控制朝廷,利用皇帝的...

曹操是怎么挟天子以令诸侯的 曹操的目的是什么
大家认为曹操自命为汉朝丞相,实则干的是违背和绑架汉朝廷,挟天子令诸侯的勾当,并妄想有一天取而代之,建立曹魏天下。由此,曹操背上了千古骂名。但是,史书作者往往会被前朝流传观念影响,因此所记录的史实有所偏好取舍,甚至断章取义。至于《三国演义》这种文学作品,更可随心所欲按作者的喜好刻画人物。如果我们认真翻阅历...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仅仅是为了控制汉献帝吗?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控制天下,挟持汉献帝只是一个手段。东汉末年,天下三分,曹操作为北方的霸主,想要夺取天下可谓是名不正言不顺。挟持汉献帝,曹操虽然不能直接当皇帝,但却可以借天子之名,把自己的一系列行动合法化,可谓是一招好计。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以后,各路诸侯蜂拥而...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梗概
2、从此,曹操的政令均以天子颁诏形式发出,各地诸侯陷入两难境地,服从则于己不利,尤其是讨伐其他诸侯,让曹操坐收渔人之利,不服,则违抗天子,大逆不道。曹操以此政治优势,加以军事实力,统一了北方。3、“挟天子以令诸侯”出自于《后汉书·袁绍传》,原文:“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

曹操之所以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因为有谁的辅佐?
因为如果贸然称帝,天下仕子,包括自己的属下都有反叛的可能,譬如荀彧之流。大汉虽然名存实亡,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忠于大汉的人还是有的。古代讲究名正则言顺,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就起着这个道德优势的地位。至少以天子名义号召天下的诸侯,这个命令就算是诸侯们不听,也至少起到扰乱敌人军心的...

为什么曹操由匡扶汉室转变到挟天子以令诸侯呢?
操一开始,确实是一个有志青年,他本身的也并不是想那种。威胁汉天子的地位,最后逼到汉天子跟他对立的局面。一开始的时候,曹操确实一心想维护汉天子的危险。你说一个最正常的事情,18路诸侯讨伐董卓,当然历史上面没这么多啊,那么多路诸侯去讨伐董卓,最后出了事情,董卓跑了唯一一个上去追的是谁...

曹操真的使用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谋吗?
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说是曹操的一大招牌,但是从真实情况来看他还真的没有指使过那些诸侯为他做过什么事情,控制天子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那些诸侯对他有一个忌惮,毕竟天子在他的手上,如果你派兵去攻打他的话,先不说你能否取胜,在道义你就是邪恶一方,并且也是对天子的大不敬。毕竟曹操这个时候是以...

挟天子以令诸侯,到底是怎么描述的?
挟,从字面理解,具有挟制,挟持,挟裹等意思。挟天子令诸侯,就是控制最高领导,以最高领导名义发布政令,让那些不服从的按照发令人的意图去办事情,或者强制最高领导发布有利于自身的命令。比如提高级别或者待遇等。在三国时期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典型的就是曹操。作为打江山,安邦定国的乱世英雄,曹操的...

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什么意思?
曹操挟持了汉献帝,然后自己有什么命令,就以皇帝的名义发布出去,在当时那个混乱的时候,以皇帝的名义下达命令效果当然不同, 正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城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
“操”指曹操 “天子”指汉献帝 “挟天子指令诸侯”我认为是曹操有革命精神但又相对保守的表现,“令诸侯”是目的,体现了他的革命性,而“挟天子”是手段,表明了他的妥协性,这就说明他虽然有意消灭气数已尽的汉朝,但是他潜意识里又认同君主的尊贵,惧怕背上犯上作乱的恶名。因此,他将天子变...

永济市13518069855: 杨修之死真正原因(杨修之死读后感)
扶程积雪: 1、曹操的无奈,其实是杨修性格的无奈.《三国演义》年,杨修狂妄自大,锋芒毕露,却不知收敛.当他有一点机会的时候,他就开始炫耀他的才华,不管是什么场合,...

永济市13518069855: ...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 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 -
扶程积雪:[答案] 1.交代事情发生的环境,为下文做好铺垫. 2.说明了他胸有成竹,胜券在握. 3.做事谨慎小心. 4.“略”(答案合理即可) 5.三顾茅庐

永济市13518069855: 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到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 -
扶程积雪:[答案] 主父偃劝说皇上(汉武帝)说:希望陛下让诸侯得到推恩的权利把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封他们为侯爵.于是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上及皇上,当时的汉武帝

永济市13518069855: 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令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中的“上”是一 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下列事与他有关的是( ) -
扶程积雪:[选项]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焚书坑儒” C. 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 D. 以圆形方孔钱为标准统一全国的货币

永济市13518069855: 周平王东迁后,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这是为什么? -
扶程积雪:[答案] 因为诸侯都建立了强大的诸侯国,天子不听从诸侯国就会联合起来攻打天子,你说他听不听

永济市13518069855: 晁错传 晁错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由是迁中大夫.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 -
扶程积雪:[答案] 7D D中“以”是凭借;而其他的都为表目的的连词.8C 吴楚七国之乱不是晁错削弱诸侯的原因.9(1).认为……好;(2)恢复(3)穿(4)遗憾 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10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