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执政时期为何会爆发安史之乱?根本原因是什么

作者&投稿:濮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叛乱,这场持续长达八年的内乱,不仅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导致唐王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藩镇之祸也是由此而始。那么,“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在唐玄宗时期爆发呢?
根源问题:行政区划的弊端,府兵制的逐步崩溃
“安史之乱”虽然爆发于唐玄宗执政时期,但其实祸乱的根源在此之前已经早早埋下,只是当时唐王朝正值国力鼎盛时期,且这些弊端尚未真正爆发,因而影响并不算太大,但却为之后的一切埋下了伏笔。
1、行政区划的弊端。唐朝初年,李唐延续了隋朝的行政区划,实行“州-县”二级制,然而为了招降各路义军和隋朝的地方势力,导致官职需求不断加大,结果使得“州”的管辖范围越来越小,隋朝以来的行政区划问题开始持续恶化。唐太宗虽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继位后开始对“州”进行裁并,但到贞观十三年(639年)时,全国上下一级行政区划“州”仍然多达358个,而二级行政区划“县”则仅有1551个,这导致朝廷直接管辖的一级行政区实在太多,而每个州下辖五六个县,辖区又实在太小。
为了方便朝廷管理,唐太宗于是汲取了汉朝的监察区模式,同时为了避免监察区再度演变为行政区,从而迅速崛起脱离朝廷管控,再度上演汉末以来的乱世,因此按照交通线路将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由朝廷派遣监察官员不定期前往多事地区监察。如此一来,唐王朝的行政区划便相对合理了很多。然而, 当监察官员从临时派遣制度逐渐转为常职之后,监察区向行政区的转化便再度开始出现,而这便是“安史之乱”的一大伏笔。
2、府兵制的崩溃。自北魏时期开始,朝廷为了鼓励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开始推行“均田制”,即朝廷将掌控的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百姓向朝廷缴纳赋税,耕作一定年限后,部分土地归百姓所有,另外部分则在其死后归还给官府。而“府兵制”便是在“均田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兵制。
“均田制”下,由于朝廷掌控的自耕农数量极多,于是朝廷便组织这些自耕农在农闲时开展军事训练,战争爆发后则征调其参军作战,这些平时为农、战时为兵的农民,便被称为“府兵”。彼时,全国各地都设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这种制度历经南北朝和隋朝发展,自唐太宗时期开始达到顶峰。然而,随着唐朝中叶以后人口数量的增多,土地兼并情况的日益严重,府兵制的基础“均田制”开始遭到破坏,这导致唐朝不得不从“府兵制”开始转为“募兵制”,兵制的崩溃则为边军将领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以上两点,虽不是“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却是后唐太宗时期一系列政策改革,并最终于唐玄宗时期酿成“安史之乱”这场大祸的根源。
根本问题:唐玄宗时期的弊政,节度使权力的膨胀
说完了“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源,我们再来说说安史之乱为何会在唐玄宗时期爆发,这与唐玄宗时期的一系列弊政,以及节度使权力的迅速膨胀,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
一、执政弊端
1、怠政严重,朝政混乱。一手缔造“开元盛世”后,随着唐王朝步入巅峰,天下承平日久,唐玄宗李隆基开始怠政享乐,此后随着李林甫、杨国忠先后入主中枢,已经无心政事的唐玄宗,便任由李林甫大权独握,闭塞言路,排斥贤才,导致朝纲混乱,各级官员贪腐严重。正是在这种环境之下,安禄山才得以通过贿赂各级官员而蒙蔽中央朝廷,使得中央朝廷对其谋逆之心始终没有察觉。
2、内部政争,胡将崛起。俗话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唐朝虽然一直有任用胡将的传统,但唐初对于胡将权力的限制仍然极为严格,严格杜绝胡人将领独掌兵权。然而,由于唐玄宗志在削平四夷,以至于边镇将领权力日益膨胀,郭元振、张嘉贞、张说、萧嵩、李适之等人皆以便将身份直接跻身宰相之列,之后因李林甫与李适之政争激烈,击败李适之后,为防止边将再对自己的权力产生威胁,于是上书建议唐玄宗用胡人为镇守便将的节度使,且不再以汉臣予以牵制,这使得安禄山等胡人将领开始得以独掌大权。
二、节度使的膨胀
1、军权。由于唐朝疆域广阔,而古代通讯又不便,因此为了应对边疆战事,从武则天长寿元年(692年)开始,唐朝逐渐在北方和西北边境驻扎军队,而从唐睿宗景云年间开始,节度使开始任职长期化、职权辖区化、镇所固定化、官衔正式化。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为了应对边疆战事,开始在边境地区设立大规模的军事重镇,十大节度使就此形成,而到开元十年(722年)时,边境的军队已经多达六十余万。而随着府兵制的崩溃,从开元十一年(723年)开始,募兵制逐渐取代府兵制,到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时,各镇节度使以下军队基本全部变为募兵,由于募兵制下士兵的身家性命和升迁全部掌握在节度使手中,导致他们“唯知其将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节度使至此开始充分掌握军权。
2、财权。随着边境地区驻军的增多,后勤供应难度开始越来越大,朝廷于是开始尝试供应改革,最初采用的仍然是军屯制度,即由各地驻军开垦农田,一定程度上实现自给自足。最初,屯田铲除粮食仍然交由朝廷统一支配,但由于一来一回时间较长,对于兵贵神速的军队来说显然太过致命,于是朝廷不得不将防区的财政权逐渐转移给了各地驻军将领。甚至为了确保军队供应,连防区内食盐资源的管理权都交给了地方军队。如此一来,边境军队的确实现了自给自足,但各地节度使却也将财政大权牢牢抓在了手中。
3、治权。自唐太宗时期设立监察区,风俗使、黜陟使、巡察使、巡按使、按抚使、存抚使、采访处置使等监察官员本为朝廷临时派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时,各道的采访史已经开始成为常设官员,主要便是负责责监察本道刑狱和地方州县官吏,处置使则有便宜从事的大权。为了防止各地官员对军事行动的掣肘,从天宝年间开始,唐玄宗又改由节度使兼领采访使,例如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天宝年间的他除了充任范阳节度使外,还兼任着河北采访使和河北道采访处置使。如此一来,节度使的确可以在辖区内做到如臂使指,军事行动效率得到最大化,但其辖区数州的治权却也落到了节度使手中。
如上所述,到唐玄宗天宝年间,不仅朝政腐败极为严重,节度使也已经成为了坐拥军、政、财大权的一方军阀,在中央朝廷持续混乱衰弱,而地方节度使却又迅速崛起的情况下,“安史之乱”爆发在唐玄宗执政时期,也就不难理解了。


作为一代明主的唐玄宗,为何前期和后期的表现悬殊如此之大?
在用人的层面,也逐渐任用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等奸诈阴险小人,还一再地被别人蒙敝。做为一代民主的唐玄宗,为什么前期和后期的主要表现差距如此之大?唐玄宗的确是一代雄主,但并不代表一代雄主就可以不犯错误。在历史上许多英明神武的皇帝,到了执政后期都犯这一问题。像西汉时期的汉武帝、清朝的...

唐玄宗李隆基建立的开元盛世后来为何会在一夜崩塌?
不过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唐玄宗时期使用的募兵制和节度使制度,使得边将得以拥兵自重,削弱了中央,但唐玄宗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很信任的把边疆地区的权力交给安禄山。所以后来统治阶级内部的“将相不和”——安禄山和杨国忠争权夺利,发生了矛盾,就促成了麻烦的安史之乱,打倒杨国忠也就成了...

唐玄宗李隆基执政的早期和晚期,为何差距如此之大?
在用人的方面,也开始任用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等奸诈小人,还一再地被人蒙敝。作为一代明主的唐玄宗,为何前期和后期的表现悬殊如此之大?唐玄宗确实是一代雄主,但并不意味着一代雄主就可以不犯错误。历史上很多英明神武的皇帝,到了执政后期都犯这个毛病。像西汉时期的汉武帝、清朝的乾隆等皇帝,...

唐玄宗李隆基为何晚年变的昏庸
您好。一般来说,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只要是上了年纪的,在他执政的后期一般都会出问题,唐玄宗是中国历史上的十二位年纪上七十岁的帝王之一,其他十一位有:汉武帝(穷兵黩武,晚年被江充迷惑,骨肉相残)、吴大帝孙权(后期政局也不稳)、梁武帝(后期出了侯景之乱)、唐高祖(晚景凄凉)、武则天(大...

唐玄宗前期用贤臣后期用宦官,唐玄宗为什么要这么做?
唐玄宗前期任用贤才创造了开元盛世背后世称赞,但是到了后期却多宠信宦官奸臣,并非是唐玄宗老糊涂了,而是不得已而为之。唐玄宗执政初期,采用的是轻徭薄赋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但是到了后期这种政策的弊端就出现了,唐朝的中央财政出现了极大的空虚,一心想要维护好名声的唐玄宗只能利用李林甫等敛财高手...

安史之乱为什么会发生呢?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末年由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旨在推翻唐王朝统治的地方叛乱,时间大约在公元755年12月16日到763年2月17日,历时8年之久,由于发生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又叫"天宝之乱"。发生安史之乱有诸多原因,其中唐朝没有从制度上管控好军队是叛乱发生的主要原因。唐朝到了玄宗时期,出现...

唐玄宗为何要把大权交给藩镇节度使?
可是这个过程却非常繁琐,效率极低,往往是当大军到达边境时,敌人早就已经撤回自己境内,消失在茫茫草原和戈壁之中了。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从唐睿宗(唐玄宗之父)执政后期开始就任命长期的节度使以指挥各防区。如果某个防区遭到进攻,身处边疆的节度使就能迅速作出军事部署而不需要像过去那样等待朝廷任命战地...

唐玄宗时期唐帝国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3.压制佛教势力。武则天时期崇佛过度,佛教的势力得到了恶性发展,僧尼数量膨胀,而且僧尼不服役纳税,造成了政府税收流失。唐玄宗下令淘汰天下僧尼,禁止新造佛寺和民间铸造佛像和抄写佛经。这些措施抑制了佛教势力。4.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开元年间,全国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玄宗执政期间,全国共修建了...

唐玄宗时期唐朝出现开元盛世,唐玄宗到底做了什么?
唐玄宗亲自选拔县令。他下令文武百官寻求和整理历代遗书字画,大大促进了唐代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李隆基的带领下,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甚至超过了当年唐太宗经营的繁荣局面,因唐玄宗前期年号为“开元”,历史上称他统治的28年是“开元之治”。

造成唐玄宗从明君变为昏君,执政能力明显滑坡的原因是什么?
谈起李林甫就不能不提及一个成语,这一四字成语就是“趋炎附势”,这是由于他在办事的时候,嘴边和政敌说的特甜,但是在私下里却捅他人用刀;实际上如此的状况古时候的政界上很是多见,而往往李林甫会被做为典型性取出而言,也是由于他的个人行为惹恼了大批量的文人。实际上玄宗在中后期并并不是...

江油市13081882559: 安史之战是唐朝哪一时期的战乱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
苦楠甘露: 安史之乱是唐朝唐玄宗后期到唐代宗前期的战乱现象,现象的原因是唐朝边界战争不断,节度使权力膨胀,招兵买马,在地方上形成巨大的势力,形成封建割据,与朝廷对抗的结果.

江油市13081882559: 唐玄宗后期为什么会出现动乱? -
苦楠甘露: 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趋势.亢龙有悔,赢不可久矣.唐玄宗时,被称为“开元盛世”,是我国古代历史中最繁盛的时期.有峰必有谷,最繁盛就标志着衰败的开始.当一个文明高度发达时,统治者、人民自然就会产生更多的负面思想,使它走向灭亡,从而引导另一个文明的开始.文明再发达,也不可能超越时代的极限.所以,生、死、存、亡不断交替,一个又一个时期的文明分别统领着世界.这就是“宇宙法则”.在唐玄宗前二十年的统治里,唐朝的发展到了巅峰,由文明急剧发展所带来的隐患也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所以才会酿成安史之乱,宠幸杨贵妃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希望答案您还满意

江油市13081882559: 为什么会爆发安史之乱?为什么会爆发安史之乱?
苦楠甘露: 唐天宝年间(742-756),唐玄宗荒于朝政,与杨贵妃终日以歌舞册.且信任奸佞,重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政治极度腐败.755年11月,安禄山与另一叛将史思明发动...

江油市13081882559: 安史之乱是怎么回事?
苦楠甘露: 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世走向衰亡的转捩点,其产生背景如下: 一)玄宗荒怠政事 —— 玄宗晚年沉溺於酒色之中,他怠於政事,不纳忠言,政事全委於李林甫.口蜜腹剑的...

江油市13081882559: 汉文帝继位,海内安宁,唐玄宗继位却有了安史之乱为什么 -
苦楠甘露: 唐玄宗即位之初也是励精图治,所以才有开元盛世.之后便骄奢淫逸才引发了安史之乱.

江油市13081882559: 安史之乱的原因 -
苦楠甘露: 安史之乱从755年至763年,历时八载,可谓是唐朝开国以来最大的危难,直接导致唐朝由盛转衰.八年后,乱虽平,可战乱带来的一切已然难以掩盖.加之安禄山,史思明旧部又潘镇割距,使唐皇帝难以中央集权,手握兵权,再也不复当初四...

江油市13081882559: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什么?唐朝为什么要封节度使? -
苦楠甘露: 安史之乱原因: 1. 中央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突出. 2. 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 3. 民族之间的矛盾激化. 4. 农民生活困苦. 封节度使原因:1. 唐均田制度的崩溃. 2. 巨大的扩张机器无法继续运行,唐代边疆形势开始由攻转守.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书记和司令职位.

江油市13081882559: 为什么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而后期出现了安史之乱?并评价唐玄宗的功过. -
苦楠甘露: 唐玄宗李隆基做为一个皇帝来讲,故然有他的的长处让我们后人称道,但是他也有让百姓痛恨之处.他早先沉迷逸乐,对杨贵妃宠爱有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