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前后近亿人阅读的书

作者&投稿:魏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文革前后近一亿人看的书


,又称《少女之心》。大概是那个年代除了《毛选》和《新华字典》之外读者群最大的一本书了。再加上那个时代青少年的性意识,被压制在地下。


1973年的一天,上海二中的朱参加了在操场上举行的流氓宣判大会。


台上的外校大四男生偷看了一本叫《曼娜回忆录》的淫秽手稿。在这本坏书的影响下,他开始追求自己的妹妹,试图模仿书中的情节,耍流氓。他姐姐不听话,哭着把他告到派出所。男孩被警察局逮捕,殴打后被释放。但他不但不忏悔,反而拿亲戚出气,还捅了妹妹的肚子。


学校的大喇叭义正言辞地宣判:死刑。台上的男生没有死前对死囚的普遍恐惧。相反,他的目光不时地走向舞台,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熟悉的面孔。他龇牙咧嘴。他曾多次被各个学校的扩音器判处死刑,但由于没有完成在各个学校公开的任务,他没有被枪毙。


37年后,该案再次被提起时,作为研究者,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研究室主任皮毅军教授提出了一个问题:当时被判死刑的中学生是成年人吗?他是青少年吗?


罪犯被带走后,台下受过教育的人,时隔近40年,也回忆不起那位大四学生被判刑时是不是成年人,是17岁还是18岁?他妹妹被刺后是生是死?只有案件本身和一再被提及的犯罪根源《少女之心》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当时的流氓


于1975年首次介绍给朱。此时,他已经高中毕业,作为一名青年工人进入工厂。他偷看这本小册子的时候,特意在外面套了一层毛选做的红色塑料皮,不容易引起怀疑。


这份至今没有作者出现的手稿,在当年被上亿人阅读和复制。但谁敢承认自己见过《少女之心》?那时候,任何被抓到看《少女之心》的人,都被贬为流氓。


在洋泾浜上海,市民们一直习惯于用西式发音来表达一些用中文不易表达的内涵。比如发音“lasses”指的是类似成熟豁达的女性或女流氓,发音“Mug”指的是男流氓。


在那个禁欲的年代,流氓这个词在中国的外延太广了。在70年代的中国,同性恋也是流氓。隐约听到朱等人在窃窃私语,某某是个流氓,他吸精!


北京公安局在文革中后期抓了很多流氓罪的青少年。皮军当时在北京市公安局预审处做预审法官。他回忆说,当他被抓到是流氓的时候,当他被问到的时候,100%的他都见过《少女之心》。公安机关基于此,后来认为所有的流氓都看过《少女之心》,但如果看过《少女之心》就成流氓了。因此,观看《少女之心》和性犯罪之间存在固定的因果关系。


当时国内还没有犯罪学研究。在没有控制数据的情况下,使用了这种线性思维。其实这种判断是不正确的。皮一军说:那时候没人调查少年犯。数一数有多少男生女生看过《少女之心》,百分比是多少,直接把《少女之心》作为影响犯罪率的因素。


1979年,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全党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青年工作者廖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的1980年第7期《少女之心》增刊《少女之心》一文中写道:据对某中学一个班的不完全调查,43名学生中,有13人承认读过《社联通讯》等黄色文稿,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或自习课上抄过这类书刊。但是这些孩子没有犯罪。其实大部分抄《少女犯罪与性爱心理初探》的案例都是和其他案例有关联的。


姚扫黄令


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刑事犯罪,《少女之心》的读者大多可以安全潜伏。出人意料的是,1975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姚发布了追查手稿的命令。第一个是《少女之心》,后面是《归来》,包括《第二次握手》。


被追查为色情小说。今年1月7日,湖南大围山插队知青《少女之心》的作者张洋被抓后一脸不解。男女主角一生的身体接触仅限于握手,近半个世纪只握过两次手。怎么变成色情小说了?


1974年10月,姚在一本内参上看到《一双绣花鞋》手稿的消息,当时很忙。他找到这本书看了一遍后,觉得问题很严重:这是一本很烂的书,不是一般的书。在他看来,《第二次握手》特别反动。既宣扬资产阶级,又宣扬有海外背景的科学家爱国。它还赞美周恩来!必须彻底追查并销毁这本书。但我们不能打着政治反应的旗号追求它,这无异于公开反对周恩来。所以书中男女主角的爱情成了追查的理由,被定为黄书,以扫黄的名义在全国各地追查,所以名正言顺。


张洋入狱后,并不知道自己的手稿在知青中被广泛复制和流传,成为非主流的通俗小说。当时中国的主流文坛只有一个作家:浩然,他塑造了高大全这个没有低俗思想的人物。《第二次握手》当然是一部意识形态鲜明的手稿,而《第二次握手》可以说是一部把人性中的性本能完全摊开来写的书。在阶级斗争当道的禁欲中国,《第二次握手》是文革时期唯一不涉及意识形态的读物。但也正因为如此,公开与无产阶级思想作斗争就成了毒草。


1975年法院对张洋《第二次握手》的指控包括:你《少女之心》,与《少女之心》本质相同。《第二次握手》是砷,《归来》是鸦片。这鸦片有四大毒素:第一是反党;二是吹捧臭老九;第三,提倡科学救国;第四,你明明知道不允许写爱情。你为什么坚持要写这个?


压制和反弹


在那个禁止写爱情的年代,张洋坚持写爱情,所以他的书被降低到色情书籍《少女的心》的水平。而后者,则是一部从头到尾没有故事情节,没有爱情描写,赤裸裸的性爱的色情手稿。


即使在今天,《少女的心》也不能算是文学作品,甚至不能算是故事。但是,哪里有压制,哪里就会有反弹。越是谈性色变,越是偷窥。


那时候有个词叫作风问题,尤其是男女关系。在分析性压抑对中国人的影响时,皮军说:那时候性压抑是针对所有人的。性压抑下的各级干部异常的工作作风,对下属的任何作风问题都高度敏感,反应过度。谁跟谁接触多一点,谁就可以派人去抓他,把他的异常抑郁投射到下属身上,他的工作作风也因为这种抑郁变得异常粗暴。


也正是在这种贫穷压抑的环境下,一些外国电影里几秒钟的拥抱接吻镜头,会让很多人如痴如醉。当年《归来》,《少女之心》,《少女之心》,《化身博士》被很多年轻人看了一遍又一遍。


易军接触到的一个不良少年说,他看了7遍日本电影《华丽家庭》,买了最后6遍的票就在电影院门口等。早些年青楼的那一幕即将出现的时候,他分分钟介入。买了那么多票就是为了多看那几秒钟。


《望乡》几秒钟的镜头,《女星》几行字的描述,对人的刺激是极大的。皮一军认为,那时候性在中国一直被认为是最猥琐的事情,并且保密,所以处于性压抑下的中国人还没有脱敏。


因为你对性过敏,所以不能谈性,也因为你对性过敏,《望乡》里的性描写就成了兴奋剂。一些青少年因为这个原因而犯罪。法律和舆论只关注他们对别人的性侵,却没有看到社会对这些年轻人犯下的罪行。他们本应该享受正常的性教育。于是,一本黄皮书成了ccctv1的水兽。


追踪一个县城


1977年,李万生担任四川省邻水县公安局治安股股长。邻水县位于华蓥山东麓。和那个年代所有偏远小县城一样,封闭保守。在今年年底的一次公安局例会上,领导布置工作时提到有青少年传黄稿的趋势。当时公安局还没有见过这样的文稿。这项工作是公安局领导在上级公安机关召开的一次普通工作会议上带回来的。


公安局长李万生把这项工作分配到各个街道、居委会、办事处,希望这些基层群众组织能协助工作。


一个多月后,二街办主任杜华珍向公安局反映,她所在区域有几名男女初中生说话举止异常。通过进一步了解,发现其中有几个人偷偷抄了《望乡》。


这五个少年认为他们很严格。他们只在半夜看被子里手写的《被侮辱与被迫害的人》。有的孩子兄弟姐妹睡一个房间,几个兄弟睡一张床。他们谁也没有发现其中一个人半夜偷看笔录,父母甚至都不知道。


但他们平时在街上的眼神和举止,却让居委会和街上的老人起了疑心。


因为没有发生治安事件,李万生没有安排公安出动,而是让杜华珍找了几个街道办工作人员,分别与这5名学生谈话。


事情已经调查清楚了。是否通知学校和家长,李万生认为这是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大问题。考虑到学生对学校教育的逆反心理和面临的压力,李万生选择了低调处理。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这么幸运。


在反映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小城镇青年成长的电影《少女之心》中,主角们的经历很典型。


弟弟高伟强在复习功课的时候,偷看了一个女人的手绘裸体画。被保守严厉的父亲发现后,拖到街上痛打一顿。父亲一边打儿子,一边绝望愤慨地向邻居哭诉,看到我们家有流氓。半傻的大哥高卫国去学校找弟弟,却跟着一个女生去了女厕所。被发现后,被全校师生追杀。弟弟冲进人群,用雨伞将弟弟刺死。电影中,高家兄弟姐妹在这种迷雾重重、压抑的环境中战战兢兢地度过了青春期。


从1977年冬到1978年初春,邻水县在大约三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一次扫黄运动。这个《少女之心》的事件只在县城发现,农村没有。


三年后,当李万生回忆起这次寻人工作时,他很欣慰:经过多年的随访,五个学生都正常成长了


他说邻水县不大,所以问题不多。小县城临水而居,在一个不平凡的年代里度过青春期,令人欣慰而顺利。


幸运的孩子


80年代,《少女之心》的突袭还在继续,只是力度小了很多。搜捕的主力从公安局变成了学校。


陈卫东在湖北一所中学读初二,他仍然记得1983年的一次大规模班级搜索。这是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他焦急地期待着学校的钟声响起。家里枕头下还藏着一份手稿,应该很快就要传给下一个排队的同学了。他得在家长下班前再读一遍。


一整天,陈卫东都在想着书中的曼娜和她的表妹,后悔自己没敢把小册子拿到课堂上偷看。他手里的那本是他的同学用方格子的作业本抄的,差不多一本。当时他还是觉得这部小说语言不好不通顺,觉得还是自己再写一遍比较好。多年后,他在网上看到真实的《孔雀》,才发现原作者的文字功底还不错。练习本上的可能是学生自己加的结果。


当期待已久的上课铃响了,班主任进来了。


班主任叫大家把书包里的东西都倒在课桌上,他要一个一个仔细检查。这时候,陈卫东忍不住大喊一声,幸亏没有把书带到学校来!天黑了,老师考完试,让学生离开。过了两天,他才知道那天是学校大检查,是《少女之心》。后来听说他们学校也有曼娜和他表哥这样的东西。不知道有没有看稿子。


十几年,《少女之心》遍布全国。80年代,除了手稿,还以录音带的形式渗入校园。辽宁省某重点中学的学生刘洪峰,初中时不知从哪里听到了一段无名的卡带。卡片在同学间悄悄传递,有个女生叫曼娜,是她的表妹,也是她的男朋友。他们之间发生的事,全是一个女声念出来的,让初中生紧张得满脸通红。直到1988年,已经上了高中的刘洪峰第一次看到了《少女之心》的手稿。当他看到开篇的句子,我的名字是曼娜,他意识到他听到的磁带是禁书。


但是当时他们班只有一篇稿子,人太多的时候显得太慢了。我该怎么办?他们决定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刘洪峰的宿舍是分角色朗读。三个人可以阅读,八个人可以同时学习内容。朗读的第一天,午休时班主任来宿舍检查,发现了他们宿舍的秘密,带走了这本不足一万字的黄皮书。


从0755到79000见过无数次面的陈卫东和刘洪峰,和同龄人一样,考上大学,工作,结婚生子,过着忙碌而平静的生活。再提《少女之心》,他们说,这是一种自然的启蒙阅读,但是太偏激了。没有理论,只有感性。


改头换面


检查完书包后,陈卫东再也不敢看手稿了。他们也喜欢明星照片和电影中的女间谍。许多学生从电影画报上撕下国民党女特务的小剧照,放在塑料日记本封面2的透明部分。女间谍留长发,戴船形帽,感觉很刺激,能直接引起生理反应。


这时,著名妇科医生写的新婚知识在学生中流行起来。于是,全校都开始传阅

电影《少女之心》里,我20岁的妹妹也想看这种书。她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县城的新华书店买《少女之心》的书。她不好意思自己买,就让16岁的哥哥高伟强给她买了。她让魏强买书的时候,说不出书名,于是有了这么一句经典台词:我要一本书,24分钱,粉皮,五个字。


妇科医生出版的科学书籍,终于打破了几千年来黑暗、几十年来光明的性爱禁区。我觉得陈卫东的书比学校发的小绿皮书《新婚性卫生》详细多了。而且生理卫生老师上课不讲青春期那一章,我得自己找。它看起来有点饿了。


陈卫东感到幸运。他从15岁到17岁和第一个女朋友发生关系,从来没有被发现,从来没有被当成流氓抓过。如果当时被公安局抓到,他肯定会说我在看《科学画报》,成了一个失足青年。来源:原作者杨




十月革命前后俄国内的形势及革命具体过程?
据当事人回忆,列宁给吓得要死,完全不是后来苏联油画上边烤火,边写《国家与革 命》的那副潇洒样。...临时政府一旦做了俘虏,全国便群龙无首,任人宰割。如 果临时政府的官员们当初有布党的亿分之一的...列宁根本就没有预见到未来会有革命高潮的出现,曾悲观地预言:“我们这 一代人大概是看不到革命爆发了...

中国近200年来最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什么
至于道德,我相信大多常读优秀文学作品的人,不会不讲道德。5.谁最“优秀”显而易见。近200年来,集中华学术之大成,谋国民自强之根本,非鲁迅莫属。首先,鲁迅的著作题材极为广泛,小到故事、杂文、诗歌,大到散文、小说,他没有不涉猎的。最难得的是,他的作品十有八九是优秀之作,除《范爱农》之类。而之所以优秀...

谁知道名人读书故事 要长点的
勉励人们读书的成语、名句很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无不在告诉人们书籍的重要性。古人读书的故事也有不少,头悬梁锥刺骨、囊萤积雪、凿壁偷光等处处透着对知识的一种渴求。古时称学习为读书,称有文化的人为读书人,源于古时的称谓,我们当地也称上学为读书...

人的潜力阅读是首尾呼应吗
是的 每个人都有一笔巨大的财富:一个会思考的大脑。人的大脑,是大自然几十亿年进化的产物。它是思维的发源地,智慧的藏府,创造的源泉。恩格斯所说的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人的思维着的精神,就是在 这里 诞生的 。③今天,大脑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重要。在原始时代,人们崇尚的是力;在工业...

急需几篇读书笔记
可以说透过此文,我们完全看得出余秋雨骨子里几乎全然未消化现代法治社会、宪政民主的政治理念,他或许...我从中的感悟;全世界有近70亿人,她们来自世界上的各个地方,说着各种语言,在饮食,文化,宗教。都有

谁有有关"科海泛舟"的资料啊?
在我国,这种意义上的科学小品发生在提倡科学与民主、与“中学为本、西学为用”相对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据我们能查找到的最初的科学小品作者,也只有沈雁冰、李四光、竺可桢、贾祖璋、邹韬奋、刘薰宇等不多的人。但那时的科学小品还只有科学小品之实,而无“科学小品”之名。科学小品这个概念的形成,还需等到这类...

急求 五四运动90周年,大学生面临的问题,就业压力,怎样发挥五四精神等...
在“民主”、“科学”两大旗帜的指引下,热爱祖国、追求进步的青年和人们,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截至2009年3月,我国网民总数已达3.16亿人,较去年年底又增加了1620万人,普及率达22.6%,超过全球平均...近几年省里出台了许多政策推动全民创业,一大批有为青年抓住机遇艰苦创业,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如年仅...

有关于2010年国庆节的日记,61周年的,400字,各位大哥大姐帮帮忙吧_百度...
出门前,我那徐娘半老的妈妈打扮得花枝招展,鬼斧神工到一点也看不出是个糟糠之妻。头顶羽毛未丰的爸爸也赶紧洗心革面地沐浴而冠,换上双管齐下的西装英俊得惨绝人寰,鸡飞狗跳到让人退避三舍。东施效颦爱漂亮的妹妹更是穿上调整型内衣,愚公移山画虎类犬地打扮得霞光四射,趾高气扬地穿上新买的高跟鞋。 我们...

李大钊背景是什么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一 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 伟大思想产生之日,往往...其主要原因,从现象上看是西方思想潮水般的涌入。本来,近代西方思想是历史悠久、流派纷呈的,但在当时的...“动的,矛盾的连贯的宇宙观”或“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的唯物史观是完全相通的(《近三十年的...

致敬大家丨蔡元培先生的读书生涯: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
他的一生对中国的近现代教育及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将从“先生的读书生涯”“先生的美育思想”以及“春风化雨的北大校长”等三个不同侧面来了解蔡元培先生。 蔡元培先生的读书生涯: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 在人的一生中,真正接受系统教育的时间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时间的学习成长仍需要抓紧...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