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周国平的悲观与乐观?

作者&投稿:纵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寻觅我心中的诗》一文里,我提到了“乐观的悲观主义者”一词。近来又和朋友稍微讨论了一下这个问题,所以这几天我闲暇时思考的便是这个问题。

我不清楚对于这个问题我能想出些什么结论,也不知道结论的正确性如何,但我知道我是有必要对此展开一番讨论的,因为如何看待悲观与乐观是我价值观的一部分,会悄无声息地影响我的决定,进而影响我日后的追求。

第一个问题是,悲观,悲观主义,消极,这三者是有区别的。

①悲观:指精神颓丧,对事物的发展缺乏信心

②悲观主义:泛指对宇宙、社会、人生悲观失望的态度、观点和理论

③消极:指不求进取,消沉的

悲观主义者是指那些对许多方面持失望态度的人。既然是持失望的态度,说明他对这些方面的内容是经过许多思考的,思考过后得出了一些让人难过落寞的结论(结论正确性不能判断),便只好接受现实,成为了一个悲观主义者。

从悲观主义者的这个行为来分析,他们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一种执著,所以就 持续地去思考与探索问题的答案,这到底其实是热爱生活的一种表现,而且这种形式比浑浑噩噩地吃吃喝喝更加深刻一些 。思考后得出了结果,发现这些问题的确是令人悲观的,因此便勇敢地去接受这个结果,于是就成为了悲观主义者。

这与平常说的消极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消极的人大多是没有思考过或者是没有寻求到这些终极的问题的答案的,又不想让日常的各种痛苦折磨自己,于是便只好消沉,只好沉沦,这就是消极,是很主动的悲观。

而悲观主义者是因为看清楚了问题的真相,并且有接受真相的勇气,因此才变得悲观,是很被动的悲观。这与消极者相比,高下立判。

周国平老师的这句话可以作为一个论证:

这种超脱与罗曼·罗兰所说的唯一的英雄主义其实是一致的。这也正好解释了木心先生说的“悲观是一种远见”的意思,正因为对生活的各种问题有了长远的见解——让人悲观的见解,但是依旧要去热爱生活,所以就只好接受这些见解,让自己更好地去生活。

当然,以上说的都是持积极态度的悲观主义者, 他们是因为积极而接受悲观。另外一种是消极的悲观主义者,他们是因为消极从而变得悲观 ,两者的本质是有差别的。

为什么说我是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呢?难不成我经历了很多大风大浪,然后看透人生?我这么年轻显然是不可能的。我接受悲观是因为我思考过许多的这种问题,从前写的那些文章就是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再加上读过一些书,对一些问题有了些简单的结论,并且发现大多数哲学家都是悲观主义者,那么我有理由相信那些终极问题的答案是令人悲观的——即使不是我想出来的。既然现实如此,便只有去接受现实了,这样在未来明白生活的真相的时候,我会好过一些。

有个人问木心先生:“您是悲观主义者吗?”

木心答:“其实悲观主义是看透了,但保持清醒、勇往向前。释迦牟尼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可是他的大雄宝殿题了四个字——‘勇猛精进’。 悲观主义止步,继而起舞,这就是悲剧精神。 ”

可以这样说,得不到快乐而仍然快乐的才是真正的悲观主义。

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喜剧是来源于悲剧的,最高级的喜剧里面,悲剧的影子是很浓烈的,只不过用喜剧的艺术手段表现出来而已。周星驰的《喜剧之王》和《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都能看出悲剧色彩来。

某种意义上,悲观主义是最彻底的乐观;但乐观不能转化成彻底的悲观。所以我总觉得,乐观自然有乐观的好,但悲伤总归要更长远一些深刻一些,能到达新的世界,这就是一种远见。

这使我想到了海德格尔的 “向死而生”——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时,才能深切体会生命的意义。

海德格尔对“向死而生”的解释是:死和亡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概念。死,可以指一个过程,就好比人从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边缘,我们过的每时每刻都是走向死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存在就是向死的过程。而亡,是亡故,是一个人生理意义上真正的消亡,是一个人走向死的过程的最终结果。

思考死亡,然后反思生活,这就是“向死而生”。带着对死亡的敬畏活着,那么生活不可能漫无目的,生活就会更加充实,相当于以一种倒计时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人终究是要死亡的,这是悲观主义者悲观原因之一,他们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积极者便由此获得了勇气—— 既然是要死亡的,那我还怕些什么呢?于是便以此勇气去对抗生活,去追求一些自己想要的。

木心先生是笑着挺过文革的,笑着说:“从前有信仰的人以死殉道,我以不死殉道。”这句话就是最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么想来的话,我们日常的烦恼与痛苦,其实都算不了什么。

向死而生并不意味着真的选择去死,而是意味着在邻近绝望和死亡的那一刻,选择更好的去生存。既然无法改变过去和现在,那就把握住现在去改变未来,即使未来的最终结局是既定的,但是不能成为逃避的理由,反而需要的是为这个结局镀上一层属于自己的意义。

生活经常令人绝望吗?当然。还前进吗?必然。

其实正是因为绝望,才能够这样通透地前进—— 在众人颠沛流离惶惶不可终日之时,笑着挺直腰板向前走,以不死殉道。

既然选择了向死而生,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执笔 by 春风沉醉的晚上


读周国平《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二)
这一刻,我开始理解灵魂的高低贵贱,从来不是外界去给一个人定义,而是这个人自己给自己的定义。拥有一颗高贵的灵魂,也是对生命本身的重视。从小看惯了父母的忙碌不曾休闲半刻的身影,就自然而然认为,生命本该如此,何谈什么享受。但这样时间久了生命会给头脑很多抱怨,很多负面情绪。“闲暇是生命的自由空间。只有劳作,...

周国平散文摘抄片段并赏析
《周国平散文》经典文段:成熟了,却不世故,依然一颗童心,成功了,却不虚荣,依然一颗平常心。兼此二心者,我称之为慧心。童心和成熟并不相互排斥。一个人在精神上足够成熟,能够正视和承受人生的苦难,同时心灵依然单纯,对世界依然怀着儿童般的兴致,这完全是可能的。我不认为麻木、僵化、世故是成熟...

读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有感
感谢周国平,感谢妞妞,感谢成为历史的痛苦和眼泪,也感谢属于自己的坎坷和得失,让我们知道,让我们理解——活着,没有理由不好好地生活着。 前几天,读完了《妞妞》这本书,泪水悄然而落,一下子觉得似乎对人生,又有了更深一部的了解。 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患眼癌的小姑娘有生到死的过程,她这一生,只有一次生日,也只...

周国平爱与孤独
那些不幸的天才,例如尼采和凡·高,他们最大的不幸并不在于无人理解,因为精神上的孤独是可以用创造来安慰的,而恰恰在于得不到普通的人间温暖,活着时就成了被人群遗弃的孤魂。独身的最大弊病是孤独,乃至在孤独中死去。可是,孤独既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享受,而再好的婚姻也不能完全免除孤独的痛苦...

何来何往内容梗概
要了解《何来何往:平凡生活的心灵书》这本书的内容概览,可以深入探究周国平的散文随笔世界。这部作品集凝聚了作者的独特视角,他以文学的笔触探讨了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的深度、个人性格与品质以及自我价值等深刻哲学议题。周国平的文字深入浅出,他巧妙地将深邃的哲理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使得复杂的思想在...

【名家散文精读】周国平:永远未完成
卡夫卡的主要作品在他生前均未完成和发表,他甚至在遗嘱中吩咐把它们全部焚毁。然而,正是这些他自己不满意的未完成之作,死后一经发表,便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巨人地位。凡大作家,哪个不是在死后留下了许多未完成的手稿?即使生前完成的作品,他们何尝不是常怀一种未完成的感觉,总觉得未尽人意...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最近几乎所有人都在一边倒的骂周国平?
我终于理解了周国平为什么会骂人了! 周国平的《岁月与性情》是一部玩弄风骚的作品,简直就是哲学界的汪国真和余秋雨。 周国平本人也不过就是一个休闲文人。所谓休闲文人,就是写一些不痛不痒的文章,发一些无关紧要的牢骚,可看可不看。 周国平的这些“心灵自传”太让我失望了——这只是一些几乎丧失了文学性、思想性...

周国平经典语录
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周国平经典语录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周国平经典语录 1 1、 天性健康者容易彼此理解;天生病态者之间往往互相隔膜。 2、 利益常借信仰之名交战。 3、 在自由竞争状态,自然选择淘汰了劣者;在专制状态,人工选择淘汰了优者。惟有平庸者永远幸免,有最耐久的生命力。 4、 大智慧者必谦和,大善者必...

经典周国平的语录81条
但获得成功仍然悲观的人,他的一切幻想都破灭了,他已经无可追求。失败者仅仅悲叹自己的身世;成功者若悲叹,必是悲叹整个人生。 62、这样的时候是非常好的。没有爱,没有怨,没有激动,没有烦恼,可是依然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生存,感到充实。这样的感觉是非常好的。 63、被人理解是幸运的,但不被理解未必就是不幸。

《人生因孤独而丰盛》周国平
书里引爱默生提倡一种“创造性阅读”即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听别人发言是为了使自己能说话;以一个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我全身汗毛竖起的倍感亲切,忽然的就泪眼婆娑,心里默念道:我何尝不是呢!读书不能被书带着跑,跑丢了自己,最后变成一个文殛的人,几乎所有哲人都...

大同区19314192770: 周国平 《悲观.执着.超脱》的时代内涵? -
单于咐贝尔: 心灵上的共鸣首先来自于性格上的相似.同样是内向而又敏感,所以常会对他的想法深有感触,有着虽然素昧平生却可以灵犀相通的默契.不过,另一方面,也因为爱看他的书,性格变得更加内向自闭,喜欢独处.这是我后来才意识到的. 周国...

大同区19314192770: 周国平怎么说"超脱是悲观和执着的和解" -
单于咐贝尔: 这句话看起来好像有道理,实际上我觉得周国平可能并没有真正体悟到什么是真正的超脱.一直觉得周国平只能写些肤浅的心灵鸡汤.

大同区19314192770: 阅读理解. 苦难的价值 周国平 人们往往把苦难看做人生中纯粹消极的、应该完全否定的东西,我们忍受苦难总是迫不得已的.但是.作为人生的消极面的... -
单于咐贝尔:[答案] 1.苦难具有精神价值. 2.从人们惯常对苦难的看法与态度入手,用问句引起读者对苦难意义的进一步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论述.(意对即可) 3.对于一个视人生感受为最宝贵财富的人说欢乐和痛苦才都是收入,他的账本上没有支出. ...

大同区19314192770: 如何评价周国平其人 -
单于咐贝尔: 读了周国平先生的《论宗教》,查看他的履历,他居然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学校培育出来的,但他关于信仰的学说,可以说已经可以跻身于世界大师之列了,可能,在斯宾诺莎,索罗维约夫,克里希那穆提相比,他还得称为小弟,但同其他哲学家来讲,他已经是师父了,而不是徒弟了.

大同区19314192770: 人生寓言 周国平 《落难的王子》怎么理解? -
单于咐贝尔: 这一则寓言寓意是,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这是落难王子的人生感悟.当然不是说,为了坚强起来必须寻找厄运,而是说,既然厄运落到头上,那也不必倒下,应该顽强地挑战命运.厄运是坏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厄运可以使人坚强起来.生性非常脆弱的王子都能在落难中挺过来,还有什么人不能呢?

大同区19314192770: 《面对苦难》(周国平)“欢乐与欢乐不同,痛苦与痛苦不同,其间的区别远远超过欢乐与痛苦的不同” 怎样理 -
单于咐贝尔: 这话就和那句“人与人的区别大于人与猪的区别”差不多.人与猪的区别是一个定数,而人与人的区别却无法限定.同理,欢乐与痛苦泾渭分明.而单独就欢乐和痛苦,有肤浅的欢乐和深刻的欢乐,肤浅的痛苦和深刻的痛苦,这是说人与人灵魂的深度不同.老周就是这个意思.

大同区19314192770: 关于周国平的一篇文章的理解 -
单于咐贝尔: 说说我的理解,希望会有帮助. 通俗点说,我们很多时候在思考,然后会表达出我们所思考的主题意义.但是真正的感悟是没有办法通过思考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比如说,你感到幸福,这只是一种感觉,当你很幸福很幸福的时候,你没有办...

大同区19314192770: 人们为什么要如此悲观感叹? -
单于咐贝尔: 那么,人们为什么要如此的悲观与感叹呢?想来,只有一点,正如周国平曾经说到:回想起来,许多年来纠缠着也连缀着我的思绪的动机始终未变,他催促我阅读和思考,激励我奋斗和追求,又规劝我及时撤退甘于淡泊.倘要用文字表达这个时...

大同区19314192770: 关于周国平的一篇文章的理解有没有看过《在沉默中面对》这一篇文章的?第二段有人能说说自己的理解吗?原文第二段如下:最真实最切己的人生感悟是找... -
单于咐贝尔:[答案] 说说我的理解, 通俗点说,我们很多时候在思考,然后会表达出我们所思考的主题意义.但是真正的感悟是没有办法通过思考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比如说,你感到幸福,这只是一种感觉,当你很幸福很幸福的时候,你没有办法用言语来描述的.还有...

大同区19314192770: 怎么评价周国平和他的哲学? -
单于咐贝尔: 首先,要知道所谓的"截取别人的思想碎片来填充自己的思想"正是学习和完善的过程.历史上大多数哲学者之所以没有绽放出光彩.是因为他们只坚信神的理论.却忽略了舆论的金言.周的《真善美》中说"真正的信仰不在于相信佛、上帝、真主或是别的什么神,而在于相信人生应该有崇高的追求,有超出世俗的理想目标."也就是俗话.谁对听谁的.周的这种没有隔阂的理论思想确实强于其他的哲学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