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大概古话意思是百姓做坏事影响很小,官员做坏事可能会误国。的

作者&投稿:吁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有一句古话只管什么不管百姓什么~

只管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出处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
北宋时,有个州的太守名田登,为人专制蛮横,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个 "登"字,所以不许州内的百姓在谈话时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字同音的字。于是,只要是与"登"字同音的,都要其它字来代替。谁要是触犯了他这个忌讳,便要被加上"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重则判刑,轻则挨板子。不少吏卒因为说到与"登"同音的字,都遭到鞭打。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即将到来。依照以往的惯例,州城里都要放三天焰火,点三天花灯表示庆祝。州府衙门要提前贴出告示,让老百姓到时候前来观灯。 可是这次,却让出告示的官员感到左有为难。怎么写呢?用上"灯"字,要触犯太守;不用"灯"字,意思又表达不明白。想了好久,写告示的小官员只能把"灯"字改成"火"字。这样,告示上就写成了"本州照例放火三日"。 告示贴出后,老百姓看了都惊吵喧闹起来。尤其是一些外地来的客人,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真的以为官府要在城里放三天火呢!大家纷纷收拾行李,争着离开这是非之地。当地的老百姓,平时对于田登的专制蛮横无理已经是非常不满,这次看了官府贴出的这张告示,更是气愤万分,忿忿他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什么世道!"

1、语出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2、《孙子兵法》也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3、孔子教育学生的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4、宋末元初时期的诗词评论家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偷带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引申义为现实是虚伪的。
这句话否定圣人之道,体现的是道家思想。
窃钩者诛,这里的“钩”不是钩子的意思,这个钩古代指腰带带钩。

出处
《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钩:带钩。白话译为:那些偷了一个带钩的人要受惩罚处死,而盗窃一个国家的人却做了诸侯。诸侯之家有仁义之名,那不就是剽窃来的仁义圣知吗?)表现了庄子外冷内热,愤世嫉俗的一面。
其实,庄子写这一篇文章,压根儿不是在谴责所谓的「权贵犯罪」。通篇认为「圣人生而大盗起」、「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他强调应该要「绝圣弃知」,以重返太古时代那种恬淡纯朴的境地。很明显,庄子的这篇文章,否定的是「圣人之道」。
文章中所谓的「窃国」,是指「田成子杀齐君而盗其国」。田成子,就是田恒,原是齐国大夫,鲁哀公14年,田恒先杀了齐简公,后来到了他的曾孙子田和,再把齐康公驱逐到海上,自立为齐侯。庄子看到这段历史,认为田恒他们一伙人所窃的,不止齐国而已,还包括建立齐国的「圣人之道」,而且最终还是利用这个「圣人之道」,来守护他们窃得的战利品。所以庄子认为,那些公认为聪明的人,把财物紧密封锁在箱子、袋子及柜子里,正好方便大盗来搬取;而「圣人之道」普流人世,适可被大盗利用来美化掩饰其为非作歹的事实,故曰:「世俗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
想想也有道理,自古「窃国」者,哪一个承认他是「窃」来的呢?赵匡胤陈桥驿兵变,是因为「顺天应人」,不得已才逼迫后周少主退位,自己建立宋朝;元帝国忽必烈是为了「吊民伐罪」,所以灭了南宋;朱元璋高举「驱逐鞑虏」的民族大义,推翻异族统治,建立明朝。他们所做所为,不都是符合「圣人之道」吗?庄子说:有了斗斛来量米谷,就有人利用斗斛来做诈伪的事情;有了权衡来称东西,就有人利用权衡来做欺骗的事情。「圣人之道」不也是如此?好人、坏人都可以标榜「圣人之道」,如果社会上好人较少而坏人较多,则「圣人之道」岂不利益社会较少而危害社会较多?故曰:「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圣人告诫我们,不可以贪图不义之财,因此对于那些偷窃诸如腰带这种不值钱东西的人,必须加以处罚(窃钩者诛);但圣人同时也表示,要顺天应人、吊民伐罪,因此「窃国」成功的人,都可以用这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当作借口,建立并维系他所窃得之物。始曰:「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如果说,昔时是以圣人之道治天下,今日是以法律制度定纷争,则庄子学说在今日所否定的,不正就是法律制度本身吗?法律可以惩奸罚恶,是否也必定会让那些钻营的人利用来为非作歹?证券交易制度可以发展社会经济,是否也必将成为那些机巧的人诈取不正利益的帮凶?以庄子的观点,根本就不该有法律典籍、法院、证交所的存在,似乎因为有这样的制度、机关,始成就出贪婪诡诈的人物。倘若庄子九泉有知,对于二千多年之后,有一件他认为根本不应该存在的法院判决书,引用他的话来批判「权贵犯罪」,不知做何感想。


求句古话,大概意思是说一个人说话没分量就少说或不说的意思,好像是什么...
盖人微言轻,理当自尔。 ?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是第一句吗

当中的一句古话是啥意思?
《诗经》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说做人、做事、做官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善终。细细体味此言,觉得其中的确蕴涵了深刻的哲理和警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mǐ bù yǒu chū,xiǎn kè yǒu zhōng 〖解释〗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

...大意是善事是不用特意张扬的,求一句大概是这个意思的谚语_百度...
善欲人知是小善

有一句古话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是一个疑问句,意思是“请问有什么古话?”。在古代,人们常常借用前人的经验和智慧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生活,因此有很多古话可以汲取。这句话也可以用来表示对别人的提问,询问对方是否知道某个古话的意思。古话是汉语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古话有着深刻的寓意。例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

有一句古话,意思是,一个人在逆境中能得以生存,在顺境中却会沉沦灭亡,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求一句关于旧社会女人的一句古语,大概意思是小时候靠父亲,后来靠丈夫...
你说的是三从四德吧,三从: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一句古话,形容一个好人每天做好事。但只因为做了一件坏事就被认为是坏人...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一句古话,意思是妻子后来后悔不该逼着丈夫争官封爵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有一句文言文古话的意思是这样的,想要说别人的时候,想想你自己有没有...
只记起孔子说的一句比较接近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求一句古话,意思是,钱不是正道来的,不是正道花出去,正道来的就正道花...
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出自《大学》,来路不正当或者以不合理的手段得到的东西,也会轻易地失去。

马关县19756125139: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是从哪里来的?(书名) -
滕的复方: 此句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之(先主传)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 【大意】不要以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去做. 【提示】这是刘备临终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好事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大事.所以,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

马关县19756125139: 关于一句古话,大概意思是说"好的事情中隐含着坏事情,坏事情中也潜伏着好事情" -
滕的复方: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摘自《新华词典》

马关县19756125139: 一句谚语,大概是好事不成对坏事成对出 -
滕的复方: 形容坏事再小也不能去做的俗语,我记得小时候我妈妈就经常念叨给我:做贼打偷菜起. 形容好事再小也要做的话:除了“勿以善小而不为”,暂时还没想到有其他的.

马关县19756125139: 我古代有句名言,意思是说坏事虽小但不能去做,好事虽小但不能因为小就不去做 -
滕的复方: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句话是三国时期刘备在临终时嘱咐儿子刘禅所说的,意在教育刘禅不可轻视小事情,不要因为好事影响小就不去做,也不要因为坏事影响小就去做.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 【大意】不要以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去做. 【提示】这是刘备临终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好事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大事.所以,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

马关县19756125139: 从语文的角度,这句话如何理解?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 -
滕的复方:[答案] 其实就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意思,要为人民做好事、善事,而不可以做坏事,为百姓造福, 我个人认为比较好理解,大致就是这样,不懂可以追问

马关县19756125139: 中国有一句古话只管什么不管百姓什么 -
滕的复方: 只管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出处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 北宋时,有个州的太守名田登,为人专制蛮横,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个 "登"字,所以不许州内的百姓在谈话时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字同音的字.于是,只要是与"登"字同...

马关县19756125139: 举头三尺有神明下一句是什么 -
滕的复方: 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 “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出自清代的叶存仁,他为官三十余载,甘于淡泊,毫不苟取.离任时,僚属们趁夜晚用一叶扁舟送来临别馈赠,他即兴赋诗一首以拒赠: 明月清风夜半时,扁舟相送故...

马关县19756125139: 历史上有哪些不带脏字的骂人的经典名句呢? -
滕的复方: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说到中国的文化第一句应该是博大精深吧,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和延续,可谓是涌现了很多的名言警句,每句都有不同的含义,至今还被人使用. 当然有好就有坏,古代也有很多充满讽刺的句子,今天我们就整理一下...

马关县19756125139: 《论语》中的“里仁”一篇主要讲的是什么?? -
滕的复方: 里仁篇第四 【本篇引语】 本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