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作者&投稿:店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方式倡导的是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强调的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那么在课堂上如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呢?
课堂教学中,不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总觉的没有体现课改理念,而给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学生不会学,效果很不好,又觉的浪费时间,不知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自学。首先、教学目标要指向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目标要做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方面内在统一;要因材施教,按照多元智慧理论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目标要有弹性,给学生留有其发挥主体性的空间和时间;以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作为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其次.

教学内容组织得当。内容要体现基础性、现代性、综合性的统一;作为教的内容的教材、教程与作为学的内容的学材、学程要规划好。第三、教学方式方法选择运用要贴切。选择的标准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作基本参照;运用上要强调科学化、艺术化、个性化地运用。第四.

教学评价要完善。一切评价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宗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及学生的需求、潜能等也需要予评价;评价的方法与手段要多元化;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育教学的评价。我觉的在自主学习阶段,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生不会自主学习,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生不会自立,要帮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比单纯教会知识更重要。学生自主学习不能简单等同于学生自学,不是学生随意的学习,而是在导学案的要求下完成课堂自主学习任务。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浅层次问题均可在自主学习阶段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合作互研的方式加以解决。在合作学习阶段,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首先,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必须提得恰到好处,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吃透教材,又要吃透学生,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其次,教师的启发点拨要适度,要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当堂理解,当堂进行巩固。此外,教师也可以使学生初步练习和运用新知识,并使学生及时了解练习的效果,及时反馈,巩固和纠正,从而形成正确的、熟练的技能、技巧、进一步发展智能;或者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总结和阅读教科书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教师的后导针对性强,是根据学生在自主学习学阶段思考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这样能实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先学后教使课堂有更大的开放性,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能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来确定,这就更加注重学生的质疑、交流、讨论,使课堂呈现生动活泼的局面。
在课堂教学中,要确立探究式教学的理念。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知识的灌输,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缺乏创新思维的能力。在课堂探究阶段,教师要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开拓思维活动,实现教学内容。在课堂中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树立动态的教学目标关。不要让“死”的教材、教案支配和限制“活”的学生,不能让充满情趣的、原本鲜活灵动的课堂变得机械刻板、格式化;要为学生提供空白,让学生在互动对话中不断撞击,产生新的生长点,课堂上不仅关注学识。更重要看学生是否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精心设计教学案,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比如,合理使用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使教学内容变得直观、生动有趣、形象逼真,化枯燥为有趣。再加上教师适时恰当的点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思考、不断探求,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去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的能动性、扩散性,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导学案是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和很好载体,在课堂上导学案对每一阶段的学习都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方法和要求、检测标准,因此,导学案的设计十分重要,教师要深研课标、吃透教材、了解每一位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精心设计,才能较好的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效率。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改的亮点。这种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压抑学生兴趣和热情,影响学生发展思维和智力的状态,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的保持。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环境下,自主探索,讨论总结,获得成功。
在新课程实验的实践中,我们应改变已习惯了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和教学观念。切实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新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去面对课堂、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关注学生的实情,了解学生的需要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被灌输的器皿,不是书本的奴隶,不是教师的“应声虫”,而是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因此,真正的教学应该从关注学生的实情,了解学生的需要开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目标的制定、方法的选择、过程的安排、氛围的创设。
过去,教科书是完全按照知识体系编写的,如今是从学生喜欢的生活中的场景,情境入手选择内容,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情境主题。教学时,尽可以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作为重点来学,并试着去和学生商量,商量这节课想学什么,想怎么学,商量达到什么样的结果。从而构建一个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主动探究式的练习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能力,养成积极探究未知世界态度的一项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则要真正的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灵活的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的执行课前的课程设计。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上课开始。今天的问候语变了,“同学们,过年好”“老师,新年快乐”对联、倒福、灯笼、鲜花,都进了教室,到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其实,这只是《本命年的回想》的教学课堂。课上,主要围绕“我们这儿(南方)的春节怎么过?北方的春节是怎样的呢?现在过年和过去有什么不同?过年时你最爱干什么?你想过什么样的春节?”这几个学生最了解、最清楚、想知道、想表达的话题展开。在讲到对联时,教师一句“为我们班来副对联,怎么样?”便激起了学生创作的欲望。在这种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中展开讨论,在这样一个愉悦、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实践,学生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张扬自己的个性风采,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同时,还应特别关注全体学生,注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并且承认这种差异,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更有效的采用不同的方法,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人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要了解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师不仅要敏锐地发现这种变化,而且要有效地促进这种变化,。永远要对学生满含期待。
我们只有切实地做到了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更多地欣赏和鼓励学生,将人生的美好前景展示在学生面前,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教育才会取得成功。
二.相信学生的能力,把机会让给学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新课程要求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应形
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与学生平等地走进新课程,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有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在七年级语文中的第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文学”教学时,由于有了《为你打开一扇门》等课文的学习积累,学生们对文学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感受,内心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应着学生的要求,让学生分小组推选代表之作,自我组织,加以展现。当学生们的故事、小品、课本剧、诗朗诵……紧扣着主题“我爱文学”一一展现出来时,我们不得不为之喝彩。虽然,有些还不够完美,但其中的精彩和孩子们创造的火花是随处可见的。
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并敢于把机会让给学生。教师应从讲台上走下来,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把探究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呈现自己学习的过程。同样,在七年级语文的名著推荐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教学中,学生萌发了一个念头:出一本关于该书的专集,以次来呈现自己对该书的初步理解。这是一个有相当难度的任务。于是,学生把小组合成了大组,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广泛阅读,上网查询,寻找相关内容,并发动小组同学自我创作。教师与学生一样也参与其中。和学生共同讨论封面设计方案、专集栏目安排、成员分工合作等问题。当一本本手工编制,还显稚嫩的专集出炉时,相信师生间已真正达到了互动、互惠。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指导和建议,形成了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教师也学到了学生蓬勃向上的朝气,不断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和他们优于教师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长处。在与学生共同合作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平时的课堂中,“谁想到了什么”“想说就说吧”“我也不太清楚,咱们一起来研究”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话语,激活了整个课堂。学生们可以不举手直接站起来发言,可以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也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找合适的伙伴合作。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真正的平等关系。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课堂上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气氛。教学不再被理解为以传授知识为主或简单的知智统一,而是以追求每一个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获得发展为内涵了。
三.尊重学生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从零开始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都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学中要努力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沟通起来,并鼓励他们无拘无束的表达真情实感。对文章的解释应允许他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允许有不同结论,并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语言结构来表达这种结论。也鼓励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获取结论,甚至允许暂不作结论,在学生头脑里留下探究性的问号。延伸到课外,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寻求解答。
学生的这些独特的见解,有些很新颖,应该给予肯定。有时一些见解有偏颇,也应该给予引导。例如,学习写作单元《从生活中找“米”》。知识短文中写到:我们要做有心人,留心周围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仔细观察周围的场景和举止神态。当教师在强调观察人物应从外貌、动作、语言等入手,从中抓住人物的个性。学生中有人提出:最能显示人物个性特征的,不是静态的外貌描写,而是动态的人物语言和动作,并以《“诺曼底”号遇难记》中船长和船员那段简短有力的对话加以说明。这一见解,十分正确,是学生认真分析、思考、探究、总结出的真知灼见,教师就应给予支持和珍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尽量地捕捉、放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面对学生这些有别于他人的观点、探究方式时,教师应多问问:“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会这样想?”课堂上再多一些“有不同的意见吗?”“你的想法比老师的更好!”以此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深入地思考,顺利的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当学生发现自己的见解被肯定、被鼓舞、被信任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自然的就被激发了出来。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导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和要求,就能真正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将学生的新奇感转化为求知欲。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让语文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
在新世纪之初,能投身于这样一次具有挑战性的教育改革大潮,可以说是一种机遇、一种幸运、更是一种挑战。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教师要相互合作,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真地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切实地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逐步变为现实。与学生一起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改的亮点。这种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压抑学生兴趣和热情,影响学生发展思维和智力的状态,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的保持。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环境下,自主探索,讨论总结,获得成功。
在新课程实验的实践中,我们应改变已习惯了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和教学观念。切实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新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去面对课堂、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关注学生的实情,了解学生的需要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被灌输的器皿,不是书本的奴隶,不是教师的“应声虫”,而是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因此,真正的教学应该从关注学生的实情,了解学生的需要开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目标的制定、方法的选择、过程的安排、氛围的创设。
过去,教科书是完全按照知识体系编写的,如今是从学生喜欢的生活中的场景,情境入手选择内容,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情境主题。教学时,尽可以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作为重点来学,并试着去和学生商量,商量这节课想学什么,想怎么学,商量达到什么样的结果。从而构建一个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主动探究式的练习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能力,养成积极探究未知世界态度的一项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则要真正的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灵活的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的执行课前的课程设计。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上课开始。今天的问候语变了,“同学们,过年好”“老师,新年快乐”对联、倒福、灯笼、鲜花,都进了教室,到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其实,这只是《本命年的回想》的教学课堂。课上,主要围绕“我们这儿(南方)的春节怎么过?北方的春节是怎样的呢?现在过年和过去有什么不同?过年时你最爱干什么?你想过什么样的春节?”这几个学生最了解、最清楚、想知道、想表达的话题展开。在讲到对联时,教师一句“为我们班来副对联,怎么样?”便激起了学生创作的欲望。在这种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中展开讨论,在这样一个愉悦、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实践,学生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张扬自己的个性风采,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同时,还应特别关注全体学生,注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并且承认这种差异,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更有效的采用不同的方法,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人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要了解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师不仅要敏锐地发现这种变化,而且要有效地促进这种变化,。永远要对学生满含期待。
我们只有切实地做到了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更多地欣赏和鼓励学生,将人生的美好前景展示在学生面前,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教育才会取得成功。
二.相信学生的能力,把机会让给学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新课程要求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应形
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与学生平等地走进新课程,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有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在七年级语文中的第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文学”教学时,由于有了《为你打开一扇门》等课文的学习积累,学生们对文学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感受,内心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应着学生的要求,让学生分小组推选代表之作,自我组织,加以展现。当学生们的故事、小品、课本剧、诗朗诵……紧扣着主题“我爱文学”一一展现出来时,我们不得不为之喝彩。虽然,有些还不够完美,但其中的精彩和孩子们创造的火花是随处可见的。
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并敢于把机会让给学生。教师应从讲台上走下来,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把探究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呈现自己学习的过程。同样,在七年级语文的名著推荐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教学中,学生萌发了一个念头:出一本关于该书的专集,以次来呈现自己对该书的初步理解。这是一个有相当难度的任务。于是,学生把小组合成了大组,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广泛阅读,上网查询,寻找相关内容,并发动小组同学自我创作。教师与学生一样也参与其中。和学生共同讨论封面设计方案、专集栏目安排、成员分工合作等问题。当一本本手工编制,还显稚嫩的专集出炉时,相信师生间已真正达到了互动、互惠。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指导和建议,形成了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教师也学到了学生蓬勃向上的朝气,不断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和他们优于教师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长处。在与学生共同合作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平时的课堂中,“谁想到了什么”“想说就说吧”“我也不太清楚,咱们一起来研究”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话语,激活了整个课堂。学生们可以不举手直接站起来发言,可以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也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找合适的伙伴合作。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真正的平等关系。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课堂上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气氛。教学不再被理解为以传授知识为主或简单的知智统一,而是以追求每一个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获得发展为内涵了。
三.尊重学生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从零开始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都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学中要努力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沟通起来,并鼓励他们无拘无束的表达真情实感。对文章的解释应允许他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允许有不同结论,并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语言结构来表达这种结论。也鼓励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获取结论,甚至允许暂不作结论,在学生头脑里留下探究性的问号。延伸到课外,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寻求解答。
学生的这些独特的见解,有些很新颖,应该给予肯定。有时一些见解有偏颇,也应该给予引导。例如,学习写作单元《从生活中找“米”》。知识短文中写到:我们要做有心人,留心周围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仔细观察周围的场景和举止神态。当教师在强调观察人物应从外貌、动作、语言等入手,从中抓住人物的个性。学生中有人提出:最能显示人物个性特征的,不是静态的外貌描写,而是动态的人物语言和动作,并以《“诺曼底”号遇难记》中船长和船员那段简短有力的对话加以说明。这一见解,十分正确,是学生认真分析、思考、探究、总结出的真知灼见,教师就应给予支持和珍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尽量地捕捉、放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面对学生这些有别于他人的观点、探究方式时,教师应多问问:“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会这样想?”课堂上再多一些“有不同的意见吗?”“你的想法比老师的更好!”以此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深入地思考,顺利的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当学生发现自己的见解被肯定、被鼓舞、被信任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自然的就被激发了出来。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导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和要求,就能真正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将学生的新奇感转化为求知欲。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让语文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
在新世纪之初,能投身于这样一次具有挑战性的教育改革大潮,可以说是一种机遇、一种幸运、更是一种挑战。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教师要相互合作,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真地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切实地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逐步变为现实。与学生一起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如何使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
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在自主的课堂内全力达到自己的至高点,取得成功。2、 合作学习,突破难点。合作学习畅所欲言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各抒己见,相互启发,使思维的广度和...

指导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总之,凡是能由学生自学与合作解决的,就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去解决,凡是课堂中难以了断、难于容纳的内容,就指导学生去寻觅信息资源,在探究中获取,凡是可以用实践操作的或通过活动完成的就组织学生在参与中完成,凡是产生的新问题或新看法,就通过对话与交流形成共识。10、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之间的关系。自主学习是指学生...

学生如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上课前要认真预习、阅读教材,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这样,上课时老师讲些什么,哪些自己已知道,哪 些需要弄个明白,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听讲就有了针对性。到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就听得格外仔细、认真。如果老师对这处难点讲得不细、不透彻,还可以在 课堂上及时提问。自己不会的东西,也常常是大...

如何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问题在动态中不断生成,在动态中不断解答,赋予课堂更多的开放性、动态性、发展性和生成性。在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自探究的主发展。 4、加强指导,促进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形成和完善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应是“放羊式”的盲目自动,而是要加强教师的组织、引导、帮助与...

如何引领教师把教研走向课堂教学,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教师要有自主的学习意识、自主的反思习惯;学校要发挥教研组和教师群体间认真研讨的氛围与平台,实实在在地开展课改实验过程中诸多问题的自主研究,也就是要积极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从而达到引领教师把教研走向课堂教学,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课改能力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校本教研的主要途径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骨干...

教研活动方案
1、常规教学:以推门听课的形式,看教师在课堂上是否真正去落实和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教研主题。时间9——11月 2、乡内示范课:学科(语文、数学、英语)通过示范课进一步探讨和研究语数外三大学科的教学模式,为全乡教师以充分的引领。时间9月26日 3、各教研组小型教研活动三次时间在11月中旬前结束。 4、验...

高效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这三种学习方式有何区别和联系_百度知 ...
所有的合作学习模式具有两个共同的本质特征:一是积极的相互依赖,也就是小组成员积极进行分工协作,个体的学习成功依赖于小组的学习成功;二是个体的可依赖性,小组成员必须明确自己在学习中承担的任务,各负其责,各尽其力。三种学习方式之间又存在内在的联系。首先,自主学习需要探究和合作。在个体自主...

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以学生为主体
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

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谈谈怎样在课堂中设计和实施评价环节
多年来我一直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积极探求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下面我浅谈一下这些年来语文教学的几点体会。二、新课改下如何实施有效的语文教学 说说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学生能获得较多的语文基础知识,听、说、读、写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与发展,学习态度和习惯得以养成。语文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生...

五环节课堂教学给自己的课堂带来什么变化
“自主、合作、探究、质疑、补偿”五环节教学法的提出与研究,无疑给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具体怎样操作,怎样有条不紊的将这五环节渗透进课堂教学中,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经过近三年的实践之后,我认为,要将五环节渗透到课堂教学全过程中,首先要搞明白五环节教学研究的要求;其次,是分析以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兴和县18085915785: 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
骆飘益比: 一,创设参与教学的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参与教学过程,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管理和控制学习环境,自己设置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控制学习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丰富的信息资源中发现...

兴和县18085915785: 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
骆飘益比: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改的亮点.这种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压抑学生兴趣和热情,影响学生发展思维和智力的...

兴和县18085915785: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落实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骆飘益比: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落实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做到:1、让学生动手操作,帮助理解数学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它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帮助学生使用数学的语言符号进行交流,发展学生的数感.2、促使学...

兴和县18085915785: 思品课教学如何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详细?? -
骆飘益比: 思品课教学如何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素质教育] 刘义东 约2070 字 新课程改革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大力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我身为思品课教师,潜心探索课堂教学如何有效的让学...

兴和县18085915785: 如何运用语文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骆飘益比: 在新课程实验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能积极、有效地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其次,要引导和组织学生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合作交流、合作学习.最后还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主动探究、大胆探究.只有坚持这样的三位一体,才能真正培养出有自主意识、创新精神的人才.

兴和县18085915785: 怎样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骆飘益比: 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写道:“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异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

兴和县18085915785: 如何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数学课堂 -
骆飘益比: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数学教学除了要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数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自己会学习,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过程中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

兴和县18085915785: 中学语文课堂中如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骆飘益比: 经过深入地理论学习,我们转变了旧的教学观念,加深了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认真地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我深刻地认识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兴和县18085915785: 论现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新理念 -
骆飘益比: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以前所未有的普遍性,广泛性和深刻性直接影响和改造着低段数学基础教育的课堂结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以及课程改革的大面积实施,在一线教师不断转变观念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情况下,回归课...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