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主流史学界对李自成的评价是不是有过重大变化?

作者&投稿:齐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自成是西夏国王李元昊的后代,系党项族。大陆史学界内 有争议吗~

李自成是西夏国王李元昊的后代,是党项族。
李自成的祖籍是米脂县李家站,在米脂县殿市镇有个村落,名叫李继迁村,当地人也叫做李家站,村里的人代代相传,是李继迁的后人。 据《米脂县志》记载:“米脂李姓,分太安里二甲李氏和永和石楼李氏。一支是太安里二甲,李自成家庭属太安里二甲,明代前由甘肃太安里迁徙来。而另一支李氏是由山西永和石楼县迁移到米脂的,二支李氏不属于同宗同室。太安里二甲的李氏,是一大族,遍及米脂城乡各处。”李自成家庭属太安里二甲,明代前由甘肃太安里迁徙来到李家站。而这个李家站正是当年党项拓跋平夏部从甘肃东迁后居住的地方。

要评价李自成,先要回溯到郭沫若1944年发表于重庆《新华日报》的《甲申三百年祭》。彼时,郭沫若对马克思主义没那么服膺,他的观点不那么唯物主义。李自成从农民熬成“闯王”,其个人能力当然卓绝,而且内忧外患的明朝政府也不得人心,李自成起义当然是顺天而行,所到之处,攻城拔寨、摧枯拉朽。直到后来,他带领大军,攻入北京,成立了大顺国,当上皇帝。但是,他的战略有问题,那就是没有巩固的根据地,这一点连张献忠都比不上。而且,他的部队觉悟和纪律太差,搞得京城官场民间乌烟瘴气。比如,纵容部下抢掠明朝大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并掳掠其家小,让后者寒心。之后,吴三桂投书多尔衮,请满清入关,并自为先锋杀向北京,在两面夹击下,大顺只能重新全国流亡,成为流寇,最后李也不知所终!此文中,郭沫若一方面肯定李自成的能力,同时也批判其错误,具有唯物辩证法的观念。

文章发表后,立即受到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重视,毛泽东多次指出要从李自成起义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并批示将《甲申三百年祭)作为中共整风的文件之一。该文在延安和各解放区多次印成单行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自此,郭沫若的观点被毛定了基调,那就是:李自成是我们阵营的人,他的优点要吸取并发扬光大,而缺点就要诫掉,以争取更大的胜利!以此基调下,大陆的史学界都强调农民起义的正面性,不写其负面的影响。有避讳之嫌疑,离史家求真的精神相去甚远。

后来,作家姚雪垠创作了长篇小说《李自成》,也是主要塑造其神武,略写其暴虐、荒淫,一脉相承。

七八十年代,兰州大学专治经济制度史的漆侠教授,从经济制度方面入手,揭示农民起义巨大的破坏性。对黄巢、张献忠之流的评价很低。对李自成也没有多少好话,李自成号称流寇,那就是根本不把粮草筹集地当成自家财产,没有力量的时候如此,成就大势的时候依然如故,那谁还跟着你呢!谁都不傻,崽卖爷田心不疼,这样的人,破坏性有余,建设性不足。他领导下的农民军,也不可能比朱元璋更先进,更比不上洪秀全了。

漆侠是清华大学秦晖教授的导师,秦晖号称中国史学界著名的自由派学者。他的观点,可以参考《问题与主义》。既继承了他老师的觉醒,也和国际上的观点接轨。更重要的是,从历史真相出发。

当时明月的网文名著《明朝那些事儿》,也提到了明末农民起义,应该代表了比较新的史学界观点。楼主也可以看一看,很有意思,不枯不燥,有滋有味哦。

楼主的意思应当很明显,“大陆”者,不同于港澳台也。那就是新中国建立后了。

但是要评价李自成,先要回溯到郭沫若1944年发表于重庆《新华日报》的《甲申三百年祭》。彼时,郭沫若对马克思主义没那么服膺,他的观点不那么唯物主义。李自成从农民熬成“闯王”,其个人能力当然卓绝,而且内忧外患的明朝政府也不得人心,李自成起义当然是顺天而行,所到之处,攻城拔寨、摧枯拉朽。直到后来,他带领大军,攻入北京,成立了大顺国,当上皇帝。但是,他的战略有问题,那就是没有巩固的根据地,这一点连张献忠都比不上。而且,他的部队觉悟和纪律太差,搞得京城官场民间乌烟瘴气。比如,纵容部下抢掠明朝大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并掳掠其家小,让后者寒心。之后,吴三桂投书多尔衮,请满清入关,并自为先锋杀向北京,在两面夹击下,大顺只能重新全国流亡,成为流寇,最后李也不知所终!此文中,郭沫若一方面肯定李自成的能力,同时也批判其错误,具有唯物辩证法的观念。

文章发表后,立即受到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重视,毛泽东多次指出要从李自成起义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并批示将《甲申三百年祭)作为中共整风的文件之一。该文在延安和各解放区多次印成单行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自此,郭沫若的观点被毛定了基调,那就是:李自成是我们阵营的人,他的优点要吸取并发扬光大,而缺点就要诫掉,以争取更大的胜利!以此基调下,大陆的史学界都强调农民起义的正面性,不写其负面的影响。有避讳之嫌疑,离史家求真的精神相去甚远。

后来,作家姚雪垠创作了长篇小说《李自成》,也是主要塑造其神武,略写其暴虐、荒淫,一脉相承。

七八十年代,兰州大学专治经济制度史的漆侠教授,从经济制度方面入手,揭示农民起义巨大的破坏性。对黄巢、张献忠之流的评价很低。对李自成也没有多少好话,李自成号称流寇,那就是根本不把粮草筹集地当成自家财产,没有力量的时候如此,成就大势的时候依然如故,那谁还跟着你呢!谁都不傻,崽卖爷田心不疼,这样的人,破坏性有余,建设性不足。他领导下的农民军,也不可能比朱元璋更先进,更比不上洪秀全了。

漆侠是清华大学秦晖教授的导师,秦晖号称中国史学界著名的自由派学者。他的观点,可以参考《问题与主义》。既继承了他老师的觉醒,也和国际上的观点接轨。更重要的是,从历史真相出发。

当时明月的网文名著《明朝那些事儿》,也提到了明末农民起义,应该代表了比较新的史学界观点。楼主也可以看一看,很有意思,不枯不燥,有滋有味哦。

李自成是个不折不扣的垃圾!!如果不是这个垃圾,如果不是他连连反叛,如果不是他坑杀20万关中精锐,最起码不会有辫子王朝的诞生,他的一切都是为自己,有破坏而没有一点建设,不折不扣的流寇,真正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他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祸害人的基础上的,造成中华民族近700年的痛苦,亿万民众的悲惨根源!!

意识形态的主导,建国时,相似的经历对李的评价很高,出了一系列李的书,后来,稳定了,怕再重蹈覆辙,风向就变了 !

先是尊敬,后来认为李自成太没王者风范,把18年当18天看

历史就是个玩偶
有价值的时候拿来用下 没价值的时候就丢在一旁 。。。


李白是到底是哪国人
关于李白的出生,新旧唐书给出了不同的观点。新唐书称李白是山东人,而旧唐书删掉了这一说法。目前来看,关于李白的生世,中国大陆普遍认可的说法也就是结合新旧唐书和郭沫若研究的观点:李白,祖籍甘肃成纪(),先世因罪迁往西域,李白出生于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父亲李客回迁,于四川安...

李嘉佑人物介绍
又考刘长卿大历末至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尚在睦州司马任上,写有《送台州李使君兼题国清寺》诗(《刘随州诗集》卷九),其“露冕新承明主恩”句,指明李嘉_是由闲居苏州起用台州刺史的;而题目“国清寺”为天台山名寺,人人皆知,接着有“晴江洲渚带春草,古寺杉松深暮猿”句,说嘉_是春天时节,赴台州任的那时唐...

红色经典的史诗性?什么叫做史诗性?如果侧重在文学史实性,我应该怎么来...
可以说,对于1949年以前“民主革命”阶段的历史,他们“具体感受的世界观”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观点”是基本一致的。这种一致性的取得,或因作者与那时的主流意识形态观点都代表了农民和农村知识分子的理想,或因作者本身原有的“五四”个性主义精神远不及要求政治进步、紧跟时代主流的欲望强烈,使其自愿对自己本然的精神...

清政府的政策
但民国以来的史学界的主流,对康雍乾三朝历来是以异族入侵,镇压反满人士,大搞文字狱而否定的。自从刘大年“论康熙“一文后,对康熙又开始褒了。至于近期无数关于康熙,雍正和乾隆的电视剧,更把清初的这三个皇帝描绘成了英明圣君。褒的内容,主要是“大一统”,对内削平以吴三桂为代表的藩王,对外征战,扩大了清皇朝的...

我姓陆,有人说:我的祖先是南北朝时代的鲜卑族……
北方汉族的母系棕色人种血统基本上是汉族祖先进入中国腹地的时候,对较早到达的棕色人种屠男留女的结果。汉族父系遗传的微量棕种血统可以基本确定是魏孝文帝改革时期融合的结果,但仅此而已,在以后的历史里中国北方一直没有发生民族融合。汉族与匈奴人共有的印第安系血统分化时间很早,早于汉族形成之前。而...

送友人是李白为谁写的
史学界还没有定论,主流观点认为“送友人”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因为李白赠诗,往往都会加友人名字和地点。譬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吴三桂反清的真实原因
唐通曾经与吴三桂在辽东共事,由他出面劝降,“盛夸自成礼贤,啖以父子封侯”,对吴三桂有很大的吸引力。李还让吴骧写了一封信给吴三桂,信中说:“尔以君恩特简,得专阃任,乃怯懦观望,使西兵长驱。事机已去,天命难回,尔君已逝,尔父犹存。呜呼!识时务者,可以知所变计矣。及今早降,不失通侯之赏,犹全孝子之名...

有哪位知道国内出版过朝鲜半岛的神话之类的书吗?推荐一下
韩国出版的由李丙焘、金载元执笔的《韩国史·古代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把“檀君王俭”作为朝鲜开国之祖,只是一种神话。因为古朝鲜有很多檀木,而且多居地势险要之处。传说开国之君为“檀君王俭”,其实是占据了险要之地作王之意。而2007年新版教科书则称,檀君为天上下凡的天神庶子桓雄大王与熊女所生,是...

宗伯正曜|诗意六重(三) 鸣庚
本文内容目前还没有被主流史学界与文学界认可,属于宗伯学内传史料。 庚:仓庚,黄莺的别名,亦作“仓鶊”。仓就是黄色,所以仓庚就是黄色的庚鸟。 “鸣庚”的意思是指那些经过全面的学习,古文知识能够融会贯通的宗伯儒子。出自《诗经·豳风·东山》:“仓庚于飞,熠燿其羽。”比喻这些儒子象春天的黄莺开始鸣叫,初...

“统一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主流”“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历史...
四、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萌芽,可追溯至距今5000余年以前,在距今5000年至4000年这一个千年纪,考古学界称为「古文化古国」,我称之为「王朝前古国」。这个历史时期,在考古学上大体相当龙山文化期向青铜器时代过渡;在社会发展方面,是从无阶级社会向有阶级社会过渡;在文化发展方面,是从无文字向有文字文明过渡;在国家和...

江岸区19220028609: 《明史》对于李自成的评价是怎样的 -
漆东活血: 李自成在《明史》中的定位是流寇(也有说是流贼),在南明和民国的史书中也大致如此.李自成传位于明史第三一八卷,列传第一九七.“盗贼之祸,历代恒有,至明末李自成、张献忠极矣.史册所载,未有若斯之酷者也.”

江岸区19220028609: 李自成姚雪垠与茅盾看法 -
漆东活血: 姚雪垠与茅盾看法是,李自成是义军,是代表正义,推翻统治阶级,另一方面又同情崇祯.但真正历史上,李自成是残暴的,而且所过之处如遭蝗灾,地皮都要刮三尺,不然他们也不会到处流窜近十年.

江岸区19220028609: 李自成的评价 -
漆东活血: 既有中国农民典型的吃苦耐劳,有创造力等优点,也有农民意识,小富即安,目光短浅的缺点.前者导致他成功,后者导致他成功之后迅速败亡.

江岸区19220028609: 如何评价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 -
漆东活血: 中国的农民起义最后鲜有成功者,多数是被地主或官僚阶级摘了果实,李自成和洪秀全是两个特别的例子.但洪秀成以妖术取得局部胜利.李自成好歹结束了一个王朝,取得全局性胜利.但两人都没有治理天下的本事,农民起义一直在政治上是盲目...

江岸区19220028609: 对姚雪垠的小说《李自成》如何评价? -
漆东活血: 姚雪垠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发表后曾引起巨大轰动,特别是第二卷上、中、下三册曾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但是,若干年后,恰恰是这获奖的第二卷令整部《李自成》受到“非议”,甚至有评论者对姚雪垠的全部文学活动进行了否...

江岸区19220028609: 评价一下李自成? -
漆东活血: 不否认善战,相对于明朝当时比较混乱的局势来说,其实就一为吃饭而打仗的,没什么大追求………

江岸区19220028609: 为什么李自成总被骂是千古罪人闯贼? -
漆东活血: 主要是投降李自成的几十万明军造成的影响.1642年,明军督师丁启睿、总督杨文岳及总兵左良玉等率师在朱仙镇与李自成大军决战,最后明军惨败,数万明军向李自成投降.李自成打败了孙传庭之后,陈永福、左光先、牛成虎、董学礼等人投降.随后是,大总兵姜镶,居庸关总兵唐通,潼关总兵白广恩……纷纷率兵投降.山西、宣府、大同这些地方都是重兵集结地,光是山西就收了十几万明朝降兵. 还有在河南,陕西,河北,北京收降的大量明军.问题是,李自成拿不出这么多的军饷发给他们.这些降军于是去地方一些富户强行索取,造成了巨大影响,这个“贼”名当然就扣在了李自成头上了.

江岸区19220028609: 史学家如何评论一片石之战? -
漆东活血: 明末一片石之战 时间:公元1644年4月 博弈:大顺军(李自成)vs 明清联军(吴三桂 多尔衮) 结果:大顺军溃败,成就大清入主中原之路 评价:决定三百年大清王朝基业的开山之战 这几乎是一场事先谁都未曾料到的战役,也是一场几乎未战而胜负已定的战役.被超级的爆发成长经历冲昏了头的李自成,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了错误的事情——将手握关宁铁骑的吴三桂逼上了绝境;而吴三桂则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了正确的事——欲借外敌之兵匡复大明.于是,仿佛宿命注定般地,大清攫取了朱元璋子孙们的江山,一坐就是三百年,直到烂死在那里.

江岸区19220028609: 想听听大家如何评价姚雪垠的《李自成》 -
漆东活血: 姚雪垠著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共五卷,其中第二卷于1982年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全书300余万字,自1957年10月动笔,历时42年完成,《李自成》的规模之大、创作时问之长.反映社会生活之广、刻画各阶层人物之多,在中外文学作品中部是罕见的.小说着力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语言形象生动、准确鲜明,以多方面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开创性贡献享誉中外,被公认为是“五四”以来长篇历史小说领域的填补空白之作,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学巨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