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悲剧人生也要活出尊严

作者&投稿:弘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三国演义》卷首的一阙词,作者是明朝的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1488年出生于一个科举官宦世家。杨家有“一门七进士,科第甲全川”之称。1559年卒于云南。终年七十二岁。

一,少年有才。杨慎很小的时候就才气逼人,很受当时的文坛盟主、大学士李东阳的欣赏。24岁那年,他一举考中状元,名满天下。

四川有句民谚:“相如赋,太白诗,东坡文,升庵科第。”这是四川人认为历史上最牛的四个本土文化人,把他们排在一起了。

人一红,就容易惹来是非。当时有人说杨慎是“关节状元”,靠老师李东阳、父亲杨廷和的关系才点中状元。

杨慎任职翰林院后,表现出让人叹为观止的博学,以及无与伦比的记忆力。流言这才不攻自破。

然后,又有了新的谣言,说他利用职务之便,窃取了内库藏书,才能对别人不知道的冷门知识信手拈来。

总之,这些谣言的产生或因杨慎出身相门,卷入党争;或因他年少高第,引起时人猜测和妒忌,都不足为信。

二,得罪皇帝。但凡公认的才子,总有几分桀骜和孤高。杨慎的问题,还出在他的胆气:敢于劝谏皇帝,批逆鳞。

做官没多久,杨慎看明武宗整天游玩嬉戏、亲近佞臣,心里压抑不住愤怒,于是上书劝谏。武宗没拿他怎么样,但也没有听劝收敛的意思。

杨慎很无奈,干脆弃官回家了。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很有那种辅政贤臣的思想,要是遇到一个有道之君,那就跟着干,遇不到就规劝,劝不动就归隐。很传统的士大夫思想。

武宗临死之前,把他召回来了。这次回来,他遇上了嘉靖为生父争尊号这件明代中期最重大的政治事件,史称“大礼议”。

这件事放现在看,其实挺无聊的。明代的舆论普遍认为,杨慎他们是对的,而张璁、桂萼是小人,为了博取皇帝信任,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但到清代,舆论彻底反转,很多人赞成张璁等人,认为他们才是“存天理,灭人欲”这一理学禁锢最早的反叛者。

从权力争斗的角度看,“大礼议”则是皇权与“相权”的一次角力。

明朝废相,到了中后期出现了内阁代相的趋势,内阁无相名而有相权,实际上对皇权形成了制约。(参见嘉靖权斗、隆庆权斗)。杨廷和等阁臣反对嘉靖尊封生父的诉求,固然有很多理由,但给新来的皇帝一个下马威是肯定的。

问题是,嘉靖皇帝也是个很有政治天赋的人物。他或许看出了这些旧臣的用意,知道一旦示弱,以后就要彻底受制于阁臣了。所以他硬要把这件事办成,外倚新进,内纵宦官,让他们形成抗衡,自己坐收渔利。

左顺门事件后,嘉靖宣告了他的胜利。终其在位40多年,哪怕20年不上朝,都不会大权旁落,仍然是明代能独揽乾坤的几个皇帝之一。

杨慎站在了皇帝的对立面。敢于对抗皇权,自然有一身铮铮铁骨,而代价是断送了后半生的前途。

三,永远充军。37岁那年,杨慎拖着半死的身躯,出发前往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县),嘉靖眼中的极远烟瘴之地。

作为左顺门事件的挑头者之一,作为前内阁首辅的儿子,杨慎受到的惩罚是“永远充军”。在明代官员的惩罚体系里,这是仅次于死刑的处罚。可见,嘉靖对杨廷和、杨慎父子是多么痛恨。

很多人把杨慎的流放,当成是官员的贬谪。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遭贬谪的官员,尽管也把你贬得远远的,但好歹还给你个小官继续当着,比如白居易的江州司马、苏东坡的黄州团练副使,但流放充军不一样。你已经是个罪犯,而不是官员了。杨慎受到的打击,可比历史上许许多多遭贬谪的著名文人大多了。

就算在这种情况下,嘉靖仍没打算轻饶他。在后来对“大礼议”诸臣的清算中,他的父亲杨廷和也遭波及,被削籍为民,很快郁郁而终。

那几年,嘉靖会时不时地向阁臣打听杨慎的情况。只有阁臣回答杨慎病了、废了,嘉靖才会感到满意。

面对偏执暴戾的皇帝,杨慎不得不伪装自己,傅粉簪花,怀拥歌妓,招摇过市,醉生梦死。

晚清文人谢章铤堪称杨慎的隔代知音,他看出杨慎的这些非正常举动其实是佯狂避祸而已,“胸中实不知有几斗热血,眼中实不知有几升热泪”。

杨慎的人缘算相当不错。尽管他远在万里之外,尽管嘉靖对杨家的恨意举国皆知,但仍然有一些故旧知交愿意替杨慎求情。结果是通通没用。

嘉靖在位期间,每逢喜事都会大赦天下,一共大赦了六七次,每次都把杨慎排除在外。

最最悲催的是,倒霉的杨慎遇上的嘉靖,偏偏是明朝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这意味着,杨慎要熬过嘉靖的任期,等到新帝上位才能有获得平反的机会。

杨慎终究没能熬过嘉靖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他死于瘴雨蛮烟之地,享年72岁。

四,活出尊严。一个正直、博学之人,后半生困顿于流放地,岁月蹉跎,前程无望,这是明朝历史上少有的悲剧。

杨慎的伟大,在于他的诗意和尊严。

这两样东西,在正常人中已经够稀缺了,何况一个终生的流放者?从被流放的第一天起,他就在盼归。但他仍然保持了他的硬气,不向皇帝乞饶。

古今许多人,在丢失了名望与地位之后,主动把尊严也让出去了。一脸真诚地扇起自己的嘴巴,就像大粪浇到自己头上还以为在洗热水澡,舒服得不得了。

杨慎是与尊严共生死的人。他没有把自己当成罪犯。云南当地土司叛乱,他不顾自己的身份,带着人就去战斗。完了,还写诗词揭露官吏们在事变时畏畏缩缩的丑态,表达自己怒发冲冠的悲痛之情。当地一些官吏以修工程的名义来剥削民脂民膏,但没有人敢站出来揭露、声讨,又是他,一个“罪犯”,给巡按上书讲出真相。

他的正义感,就是他死死守住的尊严感。一个人可以被剥夺身体的自由,但内心的高贵,没有人可以夺走,只要他愿意守住。

在被放逐的30多年中,他无数次表达他的痛苦感受,但都是通过怀念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等诗人的形式,使得他的感受不那么怨怨艾艾,而是有了一种含蓄的诗意。这层诗意,无疑也是他自我保护的涂层。

五,洞穿世事。如果不幸身处黑暗,请永远活出诗意和尊严。杨慎正是这样的人。所以,他最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活成了明代的文化种子,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被誉为“明朝第一博学才子”。

阁臣们都跟嘉靖报告说,杨慎这个人彻底废掉了。没有人想到,一个“废人”在文化的园地上浇灌出了最绚烂的花朵。

他的博学是公认的。《明史》本传记载:“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杨)慎第一。”陈寅恪也说,杨慎才高学博,有明一代,罕有其匹。

他擅长的研究领域覆盖了经学、史学、哲学、语言学、音韵学、金石学、书法绘画、戏曲音乐和民俗文艺等,据说平生著作有400余种,存诗约2300首。关键是,这些著述往往有独到主见,或可补史阙,或提供线索,有相当大的学术价值。

明朝的文化人想过一个脑洞题:如果本朝出一个文化人和其他朝代相比,要能不逊色,至少不被比下去,应该选谁呢?很多人的答案,正是杨慎。

著名的心学大师李贽,把杨慎当作自己的精神偶像之一。他不仅极力称赞杨慎的人品、学问,还说“岷江不出人则已,一出人则为李谪仙、苏坡仙、杨戍仙,为唐宋并我朝特出,可怪也哉”。意思是,李白、苏轼和杨慎分别是唐、宋、明三朝文化界的扛把子,而这三人恰好都是四川人。四川要么不出人才,一出就出大牛人,此地真奇怪!

杨慎的这首《临江仙》,作于72岁临终之年,他洞穿世事,大彻大悟,给后人留下多种解读,各种启发,因而千古流芳。


人的一生无非就是生老病死,那活着的意义在于什么?
也是支持你活出自己的人。第四、活着,是为了多看一眼世界。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趁还活着,可以多看一眼世界,看看这千奇百态的人生,也许眼睛一旦闭上,就再也看不见了。即使生下来就知道,以后一定会归于尘土,但是,依然还是要将这一生过好过完,不然,如何对得起自己来这世界一遭!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萧伯纳 我只愿蓬勃生活在此时此刻,无所谓去哪,无所谓见谁。那些我将要去的地方,都是我从未谋面的故乡。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 《黄金时代》 有些爱,只能止于唇...

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 议论文
能力,就算真的Mr.Right出现在你身边,幸福依然会错过的,而活在犹疑与遗憾当中,这 不就是许多“爱情虚无症”的遭遇与心态吗?若你此刻已有一位长久相伴的伴侣,不要再随便三心二意地犹疑了,我们往往不易察 觉感情中的一个陷阱,就是“近亲生慢侮”,也就是经济学中的铁律“边际效益递减法则 ”...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在于如何把生命延伸到高层生命空间,也就是求道成仙。不明此理,将是糊涂人生、无常人生、悲剧人生、短暂人生、苦恼人生。若明此理,将是清楚人生、有常人生、喜剧人生、恒久人生、幸福人生。由于神的对立,人性中也就同时存在了两种对立面:正义和邪恶。每一个人,只要审视自己,...

余华的《活着》:里面也许不光只是单单的悲剧,也有爱和坚强
“人一生下来都是要经受磨难的,无论是谁。”直到看到一句话:“生活再难,难道还能比福贵更难?”福贵,是余华的小说《活着》的主人公。书中讲述了福贵一生悲惨的人生遭遇。初读,只觉得福贵这一生太过于凄惨,先后经历了七个亲人的离世,遭遇了生活中的各种磨难,到最后只剩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人活着是为什么
我赞同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的想法,人生是一种向死的存在,人生观即人死观。我认为,一个有思想深度的人,一般会具有比较明显的生命意识,懂得用生命意识去看待人生,看待我们这个人文环境,看待整个自然界和宇宙。春来秋去,光阴倐忽,生命的脚步一刻也不停留地走向尽头。今天活蹦乱跳的人,明天有可能忽然...

人生道理谚语
17、 活得轻松,任何事都作一个最好的打算和最坏的打算。18、 每个人都有遇到顺境和逆境,不要为暂时的荣耀沾沾自喜,也不要为一时的'挫折而悲观失望,人生可以是喜剧,也可以是悲剧,导演就是你自己。19、 懂得倾听别人的忠告。20、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无易事,只怕粗心人。21、 ...

什么是人生?人活着是为什么?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人生是生命在人间的一次旅行,只有一次性出入境签证, 且往返的期限也已确定。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开心快乐、自由幸福的生活。没有宇宙,就没有生命;没有生命,也就没有宇宙。宇宙为生命而存在;生命为宇宙而存在。生命的意义在于为上帝服务,上帝的意义在于为整个宇宙生命服务。

作文《小议孔乙己及其悲剧人生》
每天碌碌无为的度过。毫无意义的人生就被网络游戏摧毁。但这并不是父母监管不力。而是现在的小孩就像“孔乙己”那样,装“酷”、装“炫”、以为玩网络游戏“厉害”“高级”就是最好的。从而使自已的人生走上不归路。大家醒悟吧!不要再使自已重演“孔乙己”的悲剧。脚踏实地好好的生活下去!

余华《活着》:人生不易,唯独哄着自己,才能慢慢前进
但他又说,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会考虑这个问题,而动物不会。动物只是本能的繁衍,而不会停下来思考为什么要活下来。但人就不同了,人总会在落寞或者身陷低谷的时候,问自己一句为什么要活着。其实,你若真的较真起来会发现,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人生,却不妨碍我们去寻找属于...

腾冲县15136239570: 红楼梦的悲剧还有主题意蕴 -
乐正潘济尼:《红楼梦》悲剧的社会内容 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有着深厚的社会内容.《红楼梦》不是孤立地描写爱情婚姻事件,而是在这中心事件的周围配置了一系列贵族、平民以及奴...

腾冲县15136239570: 任意读书笔记三篇,约600字/篇 -
乐正潘济尼: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感受: 甄士隐前日对雨村有“诳驾”之罪,待客既散,知他自便,也不去再邀.及至中秋节,士隐家宴毕,另具一席于书房,步行到雨村住处相...

腾冲县15136239570: 明朝那些事儿4解脱主要内容
乐正潘济尼: 《明朝那些事儿4》的第三章“解脱”的主要内容:明朝皇帝朱厚熜制造了明代历史上的最大规模之一的廷杖,在严酷的廷杖刑法下,杨慎竟然活了下来,但是被流放,有一帮人准备在其流放的路上对其进行埋伏,让他彻底“解脱”.不过,杨慎以自己的机智逃过此大难,没有被害,后来,杨慎在云南安了家,开始吟诗作对、埋头著书,优哉游哉地活了几十年,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而且著名的《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他所写. 之后,嘉靖皇帝重用张璁,而张璁也耍弄诡计,弄倒了自己的政敌.但是张璁并不知道,他的好运已经走到了终点,一个敌人已经出现在他面前.

腾冲县15136239570: 描写“活出自己”的诗句有哪些? -
乐正潘济尼: 1.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 ——张闻天 2.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 ——弗洛姆 3.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

腾冲县15136239570: 人生的金钥匙 - 宽容
乐正潘济尼: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好好活着;人生很短,要开开心心;人生宝贵,要实现自身价值.如果你这辈子人生之路,没有走好,可别怨天尤人.世界上没有孤独王国,人生之...

腾冲县15136239570: 《阿q正传》的作者简介·内容概括·人物分析·艺术特点 -
乐正潘济尼: 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姓周,名树人,号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使用...

腾冲县15136239570: 急救:写一篇关于电影《活着》和余华《活着》比较的论文 -
乐正潘济尼:活着 ——《活着》观后感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活着确实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要活得精彩,活得滋润,自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

腾冲县15136239570: 优美散文摘抄,要出处,火速!!!! -
乐正潘济尼:春天 朱自清 经常会有这样的春天,你待在屋子里无所事事.看着窗子外面的蓝天发呆.鸟一闪而过,去了你永远不知道的地方. 在云南北方的冈子上,一树树梨花像白色的...

腾冲县15136239570: 红楼梦所体现的文化悲剧 -
乐正潘济尼: 红楼梦作为中国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问世之初就以抄本形式大行于世,由于红楼梦蕴涵着非常丰富复杂的文化内涵,后世读红评红之风一浪高过一浪,不同时代的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解读红楼梦,研究红楼梦成为一门显学——红学,...

腾冲县15136239570: 为什么说“边城是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 -
乐正潘济尼: 《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这部小说通过对湘西儿女翠翠和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的描述,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惨痛事实.翠翠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