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处世之道:不好争、不多辩、不妄言

作者&投稿:经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众多名著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老子所著。

虽然全书只有5000多字,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其中一些为人处世之道,直至今日,仍值得我们学习。

有一则关于安徽省桐城市”六尺巷“景点的故事:

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瑛,和同朝为官的一位叶姓人家相邻而居。

有一回,两家都要盖房子,因为一面墙发生争执,告到县衙。

张瑛的夫人就写信给在京城的张瑛,让他出面解决。

张瑛看到家信后,深感忧虑,马上回信:“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夫人见到信后,不再和叶家争了,吩咐家人后退三尺筑墙。

叶姓官员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让家人把院墙后移三尺。

由于互相谦让,两家院墙之间就产生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形成有名的“六尺巷”。

《道德经》: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意思就是: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现实中,有些人凡事都争强好胜,寸步不让,把得失看得太重,往往会经不起打击。

反而是那些谦卑懦弱、事不争先的人,不轻易和别人发生争执。

当争执发生时,忍一忍,退一退,反而会获得他人的敬仰。

有时候,争来争去,到最后伤了和气甚至两败俱伤。

《论语》中有这么一则故事: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贡在门口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 “您是孔子吗?”

子贡说:“有什么事需要向我们老师请教?”

客人说:“我想请教关于时间的问题。”

子贡听到这个问题,答道:“我可以回答。”

客人就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

子贡答:“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两个人争执不下,一直到中午也没消停。直到孔子听到声音,从院内出来,子贡询问孔子答案。

孔子先是不答,观察一阵后说:“一年只有三季。“

客人听了很开心,告别了孔子。

等客人走后,当子贡再问孔子时,孔子答:“四季。”

子贡十分不解,孔子解释道:“这时和刚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绿衣、面容苍老,它其实是田间的蚱蜢。春天生,秋天亡,哪里见过冬天?你和他争辩,就算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

说完,子贡立刻明白了。

《道德经》:善者不辨,辩者不善。

意思就是:善良的人并不善辩,善辩的人反而不善良。

现实中,有些人喜欢与人争辩,非要说到面红耳赤、口干舌燥,说服对方才肯罢休。

其实,与人辩论,胜者不一定是胜了,输者也不一定是输了。

每个人见识不同、立场不同,就会观点不同。

不能以各自的标准去评判输赢。

就像辩论赛一样,正反两方的观点,没有谁对谁错。

就像不同国家,不同宗教的习俗一样,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判谁对谁错。

有时候,发生争辩时,换位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其实没有什么可争辩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一则故事:”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赵国有一员大将名叫赵奢,他的儿子叫赵括。

赵括从小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比得过他。

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但也不说他好。

赵括的母亲觉得很奇怪就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很担忧地说:“打仗,是生死攸关的事,儿子虽然熟读兵法,但是没有实战经验,以为打仗轻而易举,将来若是率军打仗,恐怕会遭到惨败。”

后来,秦国派白起为将,率兵讨伐赵国。

赵国命大将廉颇,率大军在长平阻击秦军。

廉颇知道秦军人马众多,远道而来,不利于持久作战。便命令赵军凭险固守,以便让秦兵不战自退。

白起见这样拖下去不是办法,便派人到赵国散布流言,说秦军根本不怕廉颇,最怕的是赵括。

赵王不知是计,立即命赵括为将,代替廉颇。

赵括的母亲和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但赵王极力坚持。

赵括到了前线,撤掉了防御措施,用书上所学的理论与秦军展开正面交锋,结果因为不知变通中了秦军的埋伏,赵军全部被俘。

投降的四十万赵军也被白起设计引诱到深谷中全部活埋。

赵国元气大伤,不久被秦将王翦灭掉。

《道德经》: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意思就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

现实中,有些人学到了一些知识,就忙不迭地在人前卖弄。

如果对方不了解,可能会表示佩服和欣赏。

如果遇到专业人士,那就是弄巧成拙。

俗话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学海无涯“。

从小学、初中、大学、到研究生甚至博士生,知识的领域其实是越来越窄。

卖弄的人,就如井底之蛙一样,以为井中就是整个天地,却不知道外面世界之大。

真正做事的人,总是不多说什么,务实做事。

中国上下五千年,朝代变迁,但是人性不变。

所以《道德经》才能一直被奉为经典,享誉海内外。

为人处世:不好争、不多辩、不妄言。

低调收敛,心怀谦卑,不露锋芒,不争强好胜,务实做事的人,反而会被人重用,成就一番事业。


唐太宗处世之道,人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完美对什么不
同时对待朋友要宽容,得饶人处且饶人,也就是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能兴国。唐太宗李世民,是封建王朝里最为开明的君主之一。他为人处世以善良,慎重为准则。他曾说:用铜作镜,可整衣冠,用古做劲,可知心善,用人做镜,可明得失。他又说:外绝游观之乐,内去声色之娱。正是他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人品好不好?
2. 态度:观察一个人对待他人和工作的态度,是否有责任感,是否尊重他人,是否有团队精神等。3. 诚信:看一个人是否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诚信是人品的重要体现,如果一个人经常说谎、爽约、失信,那么他的人品可能存在问题。4. 处世之道:观察一个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是否公平、公正、乐于助人,还是在...

为人处世之道名言摘抄
1、生活是欺骗不了的,一个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 —— 冯雪峰 2、人们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 —— 爱因斯坦 3、不要对一切人都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但要谨慎而坚定。 —— 德谟克里特 4、选择朋友一定要谨慎!地道的自私自利,会戴上友谊的假面具,却又设好...

处世之道的意思?
谦让别人就是处世之道。得过且过,醉生梦死,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这是颓废的处世之道。处世之道,尽在一个诚字,举一反三,方始可以谈交友。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特性是其致用性,不注重自然科学与原理的研究,而关心经世致用的为人处世之道...(这不是好事情...)什么是处世之道?一、对内...

做人,一定不能没有德行
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人若无德,再努力也没用,很难走的长久。歌德曾言:无论你出身高贵或者低贱,都无关宏旨,但你必须有做人之道。一个人最重要的处世之道,莫过于两个字:品德。品行高尚之人,都有着干净的灵魂和善良的心灵。不偷奸耍滑、不落井下石、不坑蒙...

关于做人处世之道,写一篇作文
处世之道不易,尼采已向我们传授了他的经验,但这些远远不够,过刚则易折,过柔则易曲,过于圆滑则会世故,刚柔相济,阴阳调和,中庸之道,才能产生和谐之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我都会有自己的处事方法,问曰:怎样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呢?答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那么就让我们在实践...

一个厚道人的处世之道
厚道 古人云:厚德载物,就是说人只要有好德行,就没有承载不了的事;相反,人无大德便无法成就大事。这些名言忠告,告诫我们要乐于吃亏,多为别人着想,才能成就事业。同时,厚德是福,做人厚道,方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善良 善良是好人品的关键要素。人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方能使人敬仰。要多存善心,...

做人处事和做人处世的区别是什么?
意义不同:做人就是为人,“处”就是处理、接触,“世”就是外界的环境以及各种各样的事物。处世侧重于与人,处理事情的时候会涉及到其他人和物,是外物;处事单纯的是处理事情,可以是内物也可以是外物。含义区别:1、简单的说就是处世是立足之本,是世界观,价值观的表现,处事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

古人的处世之道,“话要软着说,事要硬着做”是什么意思?
这么看来,处世之道也是融会贯通的,不过个人有个人的缘法,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这样的,做一个平凡的人去体会社会的有滋有味也是不错的选择,只是在说话方面注意下不要伤了人心便好。不过这个是我个人理解的这句话的意思,有没有不同想法的小伙伴一起来讨论一下呢?

稀有经商古籍《计然七策》原译文
计然曰:“和能处世,俭能治家。” [译文] 待人和睦,是一个人的处世之道;生活俭朴,能使人家业兴旺、发达繁荣。 范蠡按语:“心性和则气血理,气血和则病不生,骨肉和则无戕。处人和则无争,家和则道昌,国和则治强,四海和则万邦宁也。” [译文] 一个人心性平和,那么维持他生命的动力和血液就能按其故有...

洛浦县19384896126: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什么意思 -
睢伟瓜霜: 老子第六十八章 为而不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圣人不 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 争. [译文] 诚实可信的话说来不动听,动听的话说来不诚实.有智慧的人不炫耀;炫耀的人没有智慧.善于用道的人不常见;常人不懂的道里的玄机.圣人不积累财富而积累经验,一切为他人着想,自己反而富足了.上天的道理养育了万物而无加害之心.做人的道理与世无争而懂得用方法来实践.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意思是: 天的道理养育了万物而无加害之心.做人的道理与世无争而懂得用方法来实践.

洛浦县19384896126: 在《老子》中有哪些句子的意思和“轻诺必寡信”意思相似 -
睢伟瓜霜: 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语,善用人者为之下. 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5、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洛浦县19384896126: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出自哪里 -
睢伟瓜霜: 语出《老子》第六十八章 为而不争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圣人不 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 争.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出...

洛浦县19384896126: 谈老子<<曲则全>>的处世之道 -
睢伟瓜霜: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故之所为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权而归之. 从总体的表述中是体现出一种处世之道,片面的理解为中庸之道. 做人应该能够委屈求全,要求越少,越容易满足,不要有诸多的要求,要知足常乐,能屈能伸,所以古代圣者均以这些准则来要求自己. 做人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自夸自擂,不要自大自満,那么你会得到更多;否则将适得其反.另外,你与世无争,那么别人也将无法与你争什么.故古人所谓的委屈求全,并不是一种虚言,而是我们大家应该认真去执行的一种东西.

洛浦县19384896126: 不争不显不露的意思 -
睢伟瓜霜: 道家思想的,道家的原则:“为而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四种情况:方而不割-有棱角而不伤人;直而不肆-率直而没有放肆 光而不耀-有光芒而不炫耀;廉而不剐.体现处世的态度:平和、宽容、自然.

洛浦县19384896126: 以"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为题的议论文 -
睢伟瓜霜: 以前结识过一些能言善辩、巧舌利嘴的人,当时曾认为那是他们的一种才能,并没有认真考虑过善辩与善恶的关系问题.后来又结识了一些忍辱不辩、寡言不争的修炼人,就感觉到了他们的精神境界差异很大.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老子在《道...

洛浦县19384896126: 古代君王自称“寡人”不是“”的意思,而是“”的简称,即谦称自己的德行还有...
睢伟瓜霜: 老子堪称“水哲学之父”,他将水融合于道,把深奥的宇宙人生真相通过水这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加以阐述.水最重要的特性和品质,可以概括为六个字:无欲,不争,柔弱.无欲 我们内心的烦恼,大部分来源于各种各样的欲望.有求则苦,这是...

洛浦县19384896126: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的意思 -
睢伟瓜霜: 译文: 1、"方而不割"即方正而不孤傲,喻指道者虽有所合于规矩,但并不与对立者断然划界,不相往来. 2、"廉而不刿"即突棱而不伤人,说明道者虽能耐高强却"为而不争",善于与人达成利益. 3、"直而不肆"即率直而不放肆. 4、...

洛浦县19384896126: 求《道德经》、《周易》中的名句,越多越好 -
睢伟瓜霜: 《道德经》: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2 上善若水3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4 宠辱不惊5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6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7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8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9 将欲歙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