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隐喻

作者&投稿:弭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隐喻(metaphor)本来是修辞学的一个术语,就像“拟人”、“夸张”、“反讽”一样。自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以来,由于美国学者的研究发现,尤其是由于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发表,“隐喻”由修辞学溢出,成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热门词语。时至今日,随着“隐喻”研究进入语言教学、计算机理论、文学批评和其他领域,该词语所涉及到的话题热度仍在延续中。

    作为修辞学概念,隐喻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指“‘用同一个事物来表达另一个事物’,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转换”(孙毅,293 认知隐喻学---多维跨域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4月)。而在当代认知语言研究中,隐喻的所指被尽可能放大,并赋予了新的外延,成为“两个不同概念域(concept domain)之间的映射(mapping)关系,即从简单概念向复杂概念语义特征投射。”(刘宇红 124)

    就文学论,诗歌是语言之精华,极具艺术性;而诗歌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跨越普通词汇之所指,通过词与词的碰撞,形成不断叠加的意象,把读者引向雄浑的、妩媚的、阴暗的、绝望的,抑或,豁然开朗的境界,勾起读者对早期岁月的回顾、对现实生活的领悟,或体验到崇高抑或悲壮的情怀。

      诗歌不是散文,不直接告诉读者意在表达什么;诗人往往以词语为台阶,以意象传递隐喻,不自觉地在隐喻的源域和靶域之间设置或明或暗的可比性和相似性,加深诗歌的艺术性。不理解诗歌的这种设置,就可能会停留在语言的表面,满足于对具体意象的瞬间领悟,从而忽视词语背后的真实意图,失去在思想层面与作者对话的可能性。

      对于诗歌来讲,隐喻的源喻是意象,即表现某种形象的词语,靶域则是具有与源喻特征相似或相仿的另一个概念。 隐喻表达的内容不属于客观世界,而属于图式世界,因此如果要理解隐喻,就不应该把包含隐喻的词语与客观世界的形象绝对对应起来,而是从语言的所指出发,结合瞬间经由大脑产生的图式,在语言符号激发的意象的基础上构成新的联想。 传统语义学认为,词的意义取决于词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与客观世界一致时,其词义是“真的”,否则就不具备“真”值。然而,就隐喻的理解来看,词语与客观世界之间往往并不存在“真的”关系。比如,汉语中对两个人之间关系的断裂可以描述为“他俩现在分手了”。在“手”的理解上,没有谁会把它看做是“真的”客观世界中的手,因为,这里的“分手”属于隐喻用法,指的是由“分手”联想的另一种景象。

      为具体说明上述说法,我们现在来读一首小诗。该诗的作者是美国著名诗人弗罗斯特(Robert Frost)。诗的题目是《雪夜林边》(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全诗如下:

        Whose woods these are I know.

        His house is in the village, though;

        He will not see me stopping here

        To watch his woods fill up with snow.

        My little horse must think it queer

        To stop without a farmhouse near

        Between the woods and frozen lake

        The darkest evening of the year.

        He gives his harness bells a shake

        To ask if there is some mistake.

        The only other sound’s the sweep

        Of easy wind and downy flake.

        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下面是江枫的译文:

          这是谁的森林我想我清楚,

          他家就在那边村里边住;

          他不会看见我在这里停下来,

          观赏白雪覆盖住他的林木。

          我的小马,一定觉得奇怪,

          在这一年最黑的一个黑夜,

          在这树林和冰冻的湖泊之间,

          停在附近不见农舍的野外。

          他抖了一抖挽具上的铃串,

          像问,是否有了差错出现。

          此外的音响,只是轻风一阵,

          和白絮般飘飘落下的雪片。

          这树林可爱,阴暗,幽深,

          但是我还有许诺的事要完成,

          临睡前还要再赶几里路程,

          临睡前还要再赶几里路程。  

                (《弗罗斯特诗选》第173页)

      就这首诗的阅读来讲,在完成对诗歌文本的阅读过程中,读者必须自觉地打开以自然为主题的个人图式,吸收原文蕴涵的自然意象,如“woods”,“snow”,“dark”, "horse","night",并有意识地把这些意象的隐喻挖掘出来,从而模拟出诗人创作诗歌时特有体验。 初读本诗,读者会借助文本提供的符号想象出一幅冬季的晚景。它恬淡而优雅。但是,阅读到此并不应该结束。如前所述,真正的阅读必须进入诗歌的深层结构才能完成。

      在对文本符号的解读过程中,读者的大脑必须参与到对符号意义进行赋值的过程,进入深层次理解状态,并把所读符号的表层意象上升到更高的图式层面,发现“snow”,“dark”和“sleep”本质上与我们对死亡的认知相通,从而明白,这些符号实际上并不指向它们所代表的自然现象和生理现象,而隐喻着死亡。再具体到诗的细节,诗里所提到的树林主人实质上隐喻着死神,而“horse”在“马”的形象之下则隐喻着诗人的自我意识。—— 在这首诗里,诗人始终骑在马上,马是他旅途中借以前进的动力,并且,诗人还将继续策马向前。由此判断,这里的马并不是马,而是我们在人生旅途中不断依靠的意志。

      此外,诗的第三阙中大量使用了/s/音,该音隐喻着不安和危险,因为按照西方人的理解,/s/音是蛇的声音,而蛇是魔鬼撒旦的化身。

    上面分析的这些隐喻隐含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在理解上述隐喻的基础上,读者如果能再进一步进行挖掘,就能发现本诗的主题了。本诗的主题是:以诗人在冬季的傍晚,在树林中的停顿和思考为表象,隐喻着在人生的道路上,诗人遭遇了暂时的困惑(一年中最黑暗的一个夜晚),内心产生了种种疑惑,不知道是否应该为物质世界的诱惑停下脚步,还是应该为个人的使命继续“上下而求索”。经过一番思考,诗人最后明确了选择,即“临睡前还要再赶几里路程”。


春风何时来歌词表达的含义
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春天和爱情的美好。总的来说,《春风何时来》这首歌曲的歌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和隐喻爱情的降临,表达了人们对春天和爱情的渴望与期待。这种期待和渴望不仅让人们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也激发了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的向往。

许嵩的惊鸿一面歌词是什么意思
许嵩的《惊鸿一面》歌词表达了对一段短暂而美好的相遇的思念和留恋之情。歌词中提到的“惊鸿一面”,字面意思是指鸿雁一瞥的美景,但在歌曲中隐喻着一次短暂而难忘的相遇。歌词中表达了对这次相遇的美好的回忆和不舍之情,尽管这次相遇短暂离别却很久,但仍然希望与对方再度重逢,继续这段美好的回忆。整...

刀郎花妖是什么意思
刀郎花妖意思:花妖为隐喻,描述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女子,以及对她的思念和迷恋。刀郎的花妖是中国歌手刀郎的一首歌曲,收录在他的专辑《刀郎06》中。这首歌曲以花妖为隐喻,描述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女子,以及对她的思念和迷恋。具体来说,歌曲中的花妖是指一个具有迷幻、神秘魅力的女子,她的存在让人...

朴树 送别歌词 表达了什么
朴树的送别歌词表达了深刻的离别之情和人生感悟。在歌曲中,朴树通过诗意的歌词,描绘了一个人在送别友人时的内心感受。歌词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隐喻,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痛苦。同时,歌曲中也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让人在感动的同时,也得到了心灵的启迪。具体来说,歌曲的开头部分...

一颗苹果五月天歌词
一颗苹果五月天歌词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感恩,呼吁人们珍惜每一个瞬间,过上有意义的生活。五月天的《一颗苹果》歌曲,以苹果为隐喻,歌词中表达对生命的珍视与感恩,歌曲旋律简单明快,歌词深入人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以下是对这首歌歌词的详细解析:首先,歌词通过苹果这一常见的水果,来比喻生命的...

李宗盛的《阴天》 歌词意思
3. 歌词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在爱情中受伤后的内心感受。4. 整个歌曲氛围压抑,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摆脱的沉重感。5. 歌曲以“阴天”为背景,隐喻着爱情中的阴暗面。6. 歌词中通过一些细节描写,如“灰色的天空”、“爱情的终点”,让人感受到爱情的破裂和失望。7. 歌曲中也表达了对过去...

莲花亭歌词表达什么情感?
此外,莲花亭的歌词还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歌词中通过对莲花生长环境的描绘,隐喻了人生中的挫折与困境,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坚持和希望的信念。例如,歌词中提到“风吹过水涟漪起伏跌宕,是谁的心起伏跌宕”,这里将莲花与人的心境相互映照,暗示着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需要坚韧不拔、勇...

刀郎的花妖是什么意思
关于刀郎的花妖什么意思如下:花妖为隐喻,描述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女子,以及对她的思念和迷恋。“刀郎的花妖”是中国歌手刀郎的一首歌曲,收录在他的专辑《刀郎06》中。这首歌曲以花妖为隐喻,描述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女子,以及对她的思念和迷恋。具体来说,歌曲中的花妖是指一个具有迷幻、神秘魅力的...

活埋的歌词
活埋的歌词及其深意解析 活埋是一首充满情感且富有深意的歌曲,其歌词描绘了一个人仿佛被情感或回忆所困,如同被活埋一般的痛苦体验。歌词中透露出对过去无法释怀、对现实无法逃脱的无奈与挣扎。活埋的歌词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隐喻,展现了一个人在情感困境中的内心世界。歌曲以“活埋”为隐喻,形容...

罗刹海市用的什么调
在这个海市,人们生活在自己所编织的梦境中,追求着那虚无的幸福。歌词中的“夜明珠”、“珊瑚宝”、“碧琉璃”等词语,进一步描绘了这个神秘世界的繁华与美丽。在歌词的深入解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隐喻和比喻手法。例如,“夜明珠”被用来比喻珍贵而闪耀的爱情,“珊瑚宝”则象征着珍稀而宝贵的幸福。而...

汤原县13771478178: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隐喻属于什么方向 -
冷制双歧: 隐喻一般被看做是一种修辞格,但实际上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除用作修辞以外,更主要的则是作为一种表达手法来使用.诗人通过隐喻来表达自己更强烈的思想感情或表达一种不能直接言说的思想,如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就不能直接在诗中明言,而得通过隐喻手法来婉转的流露出来.

汤原县13771478178: 诗词的修辞手法暗喻的作用是什么?
冷制双歧: 暗喻又称“隐喻”,就是在打比方的过程中没有像明喻一样的关联词,虽打比方却不明说,一般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诗中,使用隐喻的诗也很多,如“洛阳亲友若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词中的暗喻也不少,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忆江南》);“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乌夜啼》);“莲叶层层张绿伞, 莲房个个垂金盏”(晏殊《渔家傲》)等.

汤原县13771478178: 诗中常见的暗喻. -
冷制双歧: 松、竹、梅是岁寒三友. 这是搜狗百科上的几句话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松的特点是凌霜不凋、冬夏常青.苍松劲挺,饱含风霜而生机勃勃 个人觉得在诗中出现这三种意象,无外乎就是表达作者清高.不从流俗....

汤原县13771478178: 中国古诗中有哪些含有隐喻的诗句 -
冷制双歧: 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③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④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断肠声. (白居易《长恨歌》) ⑤转朱阁, 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⑥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牛希济《生查子》)

汤原县13771478178: 包含暗喻的诗句 -
冷制双歧: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 ————《论语》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陆游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画菊》 郑思肖 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

汤原县13771478178: “什么叫诗歌中的隐喻?隐喻有哪几种?请举实例说明.” -
冷制双歧: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汤原县13771478178: 诗歌中的白马常隐喻什么? -
冷制双歧: 多用来形容主角追随理想、奔驰于大江南北的壮阔情感.

汤原县13771478178: 我是一条小河 诗中的无心隐喻的是什么 -
冷制双歧:[答案] 隐然传达出一种悄静、恬美的意境,描摹出主人公与姑娘间感情交流的自然、真挚、和谐,愈是“无心”愈是有情.

汤原县13771478178: 现代诗歌的写作技巧有哪些? -
冷制双歧: 1、语言和意境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现代诗歌有三个明显而具体的要素,它们是:语言,意境和韵律由此可见语言和意境对一首现代诗歌有多么关键的作用如果要鉴赏一部现代诗歌的好坏,这两个因素是首先的,必不可少,也是不能忽略的 语言...

汤原县13771478178: 新批评的常用术语 -
冷制双歧: 隐喻 是比喻中的一种,也是新批评诗歌分析中的又一重要概念.在此,它已不只是修辞学上的术语,而成为诗歌的一种基本要素.布鲁克斯曾说:“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总结现代诗歌的技巧:重新发现隐喻并且充分运用隐喻.”瑞恰兹把比喻分为两个部分,喻体与喻旨,前者是一种具体的形象,后者则是从形象中引申的抽象意义.一般来讲比喻中的明喻是喻体对喻旨的直接说明,而隐喻则要求喻体与喻旨“远距离”、“异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