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摩梭人是什么民族

作者&投稿:李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云南的摩梭人是什么民族?~

民族:摩梭族

居住于中国的人口:
1991年:40,000 人
2000年:46,000人
2010年 (预计): 53,700人

主要聚居地:四川省的盐源县及云南省的宁蒗县

官方身分:纳西族支系之一

主要信仰:喇嘛教

基督徒:约20人


主要居住地点

1991年的一次调查显示,在四川省和云南省边界两侧,住著4万摩梭族人,主要集中在美丽的泸沽湖畔。泸沽湖是中国最高的内陆湖之一,海拔2,685米,巍峨矗立在泸沽湖北岸的狮山是摩梭族主要神祗嘎莫女神的住地。1982年以前,没有公路通往泸沽湖。



身分与传统

摩梭族由官方归入纳西民族。这两个民族有不同的语言、宗教和文化生活。摩梭族对此深感愤怒,不愿被称为纳西族人。摩梭族是母系社会,实行母系家长制,孩子跟从母姓。「阿注」婚姻体制意味著所有的财产都由母系遗传,从母亲传给最小的女儿。摩梭族妇女没有丈夫,只有几个「走婚」者。男人只许夜探情人,次晨必须离开女方住屋,回到自己母亲的家中。小孩由生母及其兄弟承担抚养长大。小孩父亲的身分根本就无从知晓,摩梭族语言中没有「父亲」这词汇。虽然政府极力阻止这种制度,但有六成摩梭人仍然以这种方式生活。

生活概况

很多摩梭族人没有受过教育,仍说摩梭语。他们的生活环境非常差,居住在原始森林、高山峻岭,除了一个高原湖泊——泸沽湖之外,就没有任何可开发的天然资源,因高山里除了砍伐树林,没有平原面积可供耕种。他们的收入除了来自游客,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这里的人口阴盛阳衰,男女比例约4:10,究其原因除了是男人寿命较女人短之外,也有部分男人因生活需要而外流到四川或邻近省份谋生。

宗教概况

喇嘛教强而有力地抓住了摩梭族人,大多数屋子的每个角落和屋外,都有堆放成金字塔形状的白石祭坛。大部分摩梭族人没有听过耶稣的名字。直到几年前才有摩梭族基督徒,当地有70 多人看过「耶稣传」影片,现今已约有20位基督徒。

祷告

1.求神捆绑那将摩梭族人陷入罪和死亡之中的魔鬼势力,耶稣基督必定得胜。

2.为年轻的摩梭族教会祷告,求神帮助信徒全心为主而活。求主保守信徒的心思、意念,坚守信仰,得到神全备的福分。

3.求神恩待摩梭族,使福音早日遍传那地。

-------------------------------------------------

摩梭族的生活方式

1、居 住

摩梭人依山傍水而居,传统住宅独具风格。房屋皆用圆木或方木垒墙,以木板覆顶(现多已盖瓦),一般由四栋二层楼房经戒四合院,分正房、花楼、经堂、门楼。其建筑结构,与宗教信仰、婚姻形态和家庭组织相适应。正房,摩梭语称"依咪",是家庭集中饮食、议事、祭祀及老人儿童住宿场所,因而其结构较为复杂。屋后设夹壁,直通后院,分隔时里外两间,里间储存粮食和肉食,兼作老年人的起居室;外间存放农具杂物,人去世后,尸体停放于此,妇女也在此生育、"坐月子"。正房左侧为家庭主妇的居室兼储藏贵重物品;右侧设大灶,用来煮猪食、烤酒,并设置石磨、石破等。在正房的正中间屋内设有高灶台,两侧装有木板,可供人睡;灶台顶角有一神鑫叫"梭拖",上面放置神像、花瓶和供品。高灶台下方设火塘,设置锅庄石和平台,壁上供有泥塑或硬纸画成的图像,上有日月星辰、火苗、海螺、金银元宝等,摩梭人称"冉巴拉",即灶神,一日三餐例行祭祀。火塘两边,均铺木地板,右边是主位,左边是客位,不能相混。房中有两根大柱子,左为男柱,右为女柱。摩梭人在砍这两根柱子时必须用一棵树,顶上一节为左柱,根底一节为右柱,象征男女柱生同根、存同基,团结一体。在举行成年礼仪时,男的在左柱旁举行,女的在右柱旁举行花楼摩梭语称"尼扎日",供年轻女子居住,以便于单独接交男阿夏。底楼主要存放杂物,楼上分隔成2至4间小房,每屋设有小火塘,装饰华丽。楼梯设在底层走廊中段,靠楼梯间的楼板平面上有一横杠封住上楼进口。经堂,摩梭语称"嘎拉日",是另外一侧厢房,供本家僧侣念经修习也F。楼下住单身男子或客人,楼上专辟一间洁净的房间作象瓮经堂。经堂神鑫上供奉菩萨造像,板壁上绘莲花、海螺、火焰等图像。案桌上供长年油灯和净水碗,每日清晨换一次。家庭经堂除僧侣和贵宾外,其他人均不得使用。门楼,也称草楼,以庭院大门相配套。底层正中开有大门,大门随边设有畜厥,楼上则放草料等杂物。

2、服 饰

摩梭人在13岁以前,不论男女都穿长衫,少男剃光头,少女则留小辫、佩戴彩珠。到13岁举行成年礼后,便开变服饰。成年女子头上盘绕加以稳牛尾做的粗长假辫,戴交缠式布包头,双耳戴金银铜质耳环为饰。上衣多用黑色或红色金丝绒布料缝制成大襟右衽短衣,长不过脐,袖口紧小,外翻寸许露红里为饰,铜银钮扣从颈项、右胸、腋下分三组两副排列。腰间缠绕花纹艳丽的宽布带子,胸前配戴双须银链,手上多戴玉石、象牙、银质铺子或金银戒指作饰。下着筒状百槽长裙,色彩以素白为普遍,仅在裙身中间用红线彩饰两圈,走起路来,长裙摇曳摆动,颇为美观大方。成年男子头戴宽边呢毡帽,上穿金边大襟短衣,系红花腰带,配腰刀。富有者外罩一件厚呢及膝长衫,宽衣长袖,俗称"楚巴"。外配长刀及偌囊作饰,下穿宽脚长裤、长统皮靴。裤脚折放在靴筒内,不穿长统靴的,则裹绑腿,扎彩带,保有古代牧民遗风。他们走起路来,显得精神抖擞,潇洒利落。

3、饮 食

摩梭人以大米、玉米为主食,兼食青裸、大麦、洋芋等。夏秋季节,以青菜、萝卡等新鲜蔬菜作佐食,冬春两季以酸脆菜、干萝萝卜丝、腌鱼、腊肉等作佐食。肉食中,议猪朦(称琵琶肉)为贵、还有灌猪脚、香肠、米灌肠等风味食品。正餐前,喜欢喝酥油茶,以精把为佐食。男女老少喜喝苏理玛酒。摩梭人的家庭多属母系大家庭,一般都在一二十人左右,在家庭的饮食上不论男女老幼都是平等的。就餐时分菜共饭,主妇要按每个人的食量以及所承担的劳动,合理分配菜肴,特别是对肉食或难以吃得上的稀有菜肴,要平均分配,即使外出不在家的也要留上一份。分菜时,先敬长辈,后给晚辈,以示礼貌。平均分食的规矩,只有过春节吃年夜饭时才可例外,主妇在火塘周围摆上丰富的饭菜,大家团团而坐,各取所需,不再分食。

4、成年礼

摩梭孩子长到13岁时,家人依俗要为之举行成年礼,女孩叫"穿裙礼",男孩称"穿裤礼"。成年礼在农历正月初一清晨举行。到时男孩站在正房左边柱下,女孩站在右边柱下,左脚踩着猪原肉,右脚踩着粮食口袋,象征今后吃用不尽。女孩由母亲为她脱去旧的麻布长衫,穿上美丽穿裙礼的金边衣、百榴裙,系上绣有花卉图案的腰带,为其盘缠发辫,配上项链、耳环、手锡等饰物。男孩则由舅舅为其脱去旧的长衫,穿上新的上衣和长裤,扎上腰带,佩上腰刀。这时,穿上新裙或新裤的孩子,还要把狗唤进屋来,给狗喂饭团和猪肉,并说:"狗能活60岁,人只能活13岁,咱们换个岁数,我才能长命百岁。"关于这一换岁数的习俗,摩梭人中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A远古时期,人与动物杂处一起,但都没有固定的寿命。后来》司已神要给动物规定生命年限了,并告诉人类要在半夜倾听他的呼声,也可得到长寿。天神是在大年三十午夜喊岁数的,谁答应了便把这岁数给谁。天神第一次喊1000岁时,动物都在沉睡之中,只有机警的白鹤听见,它答应一声,便得了一千岁。第二声喊100岁,让水鸭听见领去了。第三声喊60岁,让狗答应领受了。直到天神喊13岁时,人才惊醒应诺。人类觉得寿命太短,求得天神的允许,与内换了岁数。于是,人每天要给狗喂三顿饭,并且每当举行成年礼时都要喂狗,以示感谢狗的换岁之恩。仪式结束后,大人带着穿上新裙、新裤的孩子,在村里转一圈,接受村民的祝福和贺礼。同时,这也是向众人宣布,孩子经历了一生中第一周的十二生肖,已长大成人了,今后可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了。摩梭先民认为,未满十二岁的孩子还没有灵魂,既不享了氏族的权利,也不承担义务,不能参加正式的社交活动,死后也不能葬在氏族公共墓地上。而一旦满了十二岁时,必须兴趣行以拴系灵魂(拴素)为内容的男穿裤女换裙的成年仪式,从此成了氏族的正式成员,便匹敌得了人生的各种权利。

5、禁 忌

禁忌是原始宗教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在生产、饮食、婚姻、妊娠和死亡等各个方面。摩梭人的禁忌主要有:禁忌任何人用脚跨过火塘,禁忌沷水在火塘里,忌用脚在外做活累了,不能进家门就抱婴儿。不准虐待歧视残疾人。妇女正在分娩时,忌讳生人进家门。禁食狗、猫、蛙肉,忌捕杀缓带鸟。忌用刀子砍门槛,忌男客登女榻。清早不能说梦见的事,傍晚不扫地。孕妇不得横跨马缰绳,孕妇面前忌谈兔、蛇。孕妇天黑后不出门,产前妇女不参加葬礼。正在酿酒时,来人不能提喝酒的话。忌伐水源或墓地上的树。果树第一年结的果要让老人吃。同一母系血统内的人不能结交阿夏(情侣)。小孩的头一件衣服须用老人的旧衣服改做。

摩梭人。
走婚在摩挲语中叫“色色”,意为“走来走去”,男女双方没有婚姻关系,只有在晚上男方会到女方家居住,白天仍在各自家中生活与劳动。
一到夜晚,男子会用独特的暗号敲开女子的房门。走婚的男女,维系关系的要素是感情,一旦发生感情转淡或性格不合,可以随时切断关系,因此感情自由度较高,在性事方面也是女方占主要地位,女方一旦不再为男方开门,走婚关系就宣告结束。

扩展资料摩梭人在国家的整个识别过程中,并未经中央政府以公告的方式宣告民族族别身份。
1956年9月20日,宁蒗彝族自治县成立大会上郑重宣布全县有彝、摩梭等十二种民族。1959年,中共宁蒗工委办公室编写的《宁蒗概况》中,多处提到“摩梭族”。
后来,国家有关部门将居住在云南宁蒗等地的摩梭归为纳西族,将居住在四川盐源、木里、盐边等地摩梭归为蒙古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走婚 (摩梭人的传统婚姻习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摩梭人

摩梭人属元代蒙古军南征时候留下居住在云南四川边界一带的蒙古人,所以他们属于蒙古族,而并非是纳西族的支系. 官方将云南一带的摩梭人归入纳西族,这是错误的. 摩梭人生活在云南省西北,四川、云南交界处风光秀丽的泸沽湖畔,人口约五万,有自己的本民族语言,但没有文字。 泸沽湖以其独特的摩梭风情和秀丽的山水风光闻名于世。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人口约四万余人。宁蒗境内摩梭人口15000多人,主要聚居在泸沽湖畔的永宁坝子。摩梭人的语言、服饰、婚姻习俗跟金沙江西部的纳西族有差异。 四川摩梭人被划为蒙古族的一个分支,云南摩梭人被划为纳西族的一个分支。 宁蒗县摩梭人的家庭组织在与其他民族杂居的翠玉、新营盘、大兴、红旗、红桥等地,以父系家庭为多,而泸沽湖畔的永宁聚居区,还保留着母系家庭对偶婚的残余,子女从母居,血统世系按母系计算,男不娶,女不嫁,只缔结“阿夏”(情侣)关系。 摩梭人是中国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会,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 摩梭人所住的房屋称为“祖母屋”(“祖母”在摩梭语里有“大”的意思,所以又译为“家屋”),祖母屋由两根柱支撑,分别为“男柱”和“女柱”,代表男女平等,男柱和女柱必须出自同一棵树,女柱为根,男柱为干,象征“女本男末”。祖母屋中有“火塘”,火塘的火代表家族的命脉,因些不能熄灭 。家中所有重要仪式和聚会都在火塘前进行。 家庭由最年长或最有能力的老祖母掌握权力,居住于独立的祖母房,若家中最老一辈有多名成员,则以有能者为当家,又有“舅掌礼仪母掌财”的制度。成年女性居住于二楼,称为花楼,其兄弟与舅舅则居住于一楼。只有花楼的房间开有外窗,以供走婚的男子出入。 摩梭习惯依山傍水而居,房屋全用木材垒盖而成,当地俗称“木楞房”。传统风味食品有猪膘肉、腌酸鱼、苏理玛酒等。摩梭人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朝山节、祭祖节、祭牧神节、祭土地节等,其中以春节和朝山节最为隆重。每年农历7月25日,永宁的摩梭人要身着盛装步行或骑马,去朝拜泸沽湖畔的格姆女神山,这叫“转女山”。其间还要举行赛马、摔跤、对歌等活动,并在山上野餐,摩梭青年男妇趁机结交阿夏。

关于“摩梭”一词,与元明时期的史料中所记载的“麽西”或“麽些”是既不同音、又不同字的,对两个不同民族的称谓,历史上的“麽西”或“麽些”是现在的纳西族,而“摩梭”指的是蒙古族,这是源于历史上青海等地的一些蒙古人称西蒙古为“德索”,称东蒙古为“莫索”,因此与蒙古族相邻和杂处的青海和四川甘孜等地的,部分藏族人也就习惯于把居住在川滇接合部三江流域(金沙江、雅砻江及大渡河流域)下游的“道都”蒙古称为“莫索”(即“摩梭”),意为下部和东部的蒙古;而元代蒙古人进入川滇接合部时主要都是军人,驻屯下来时也是亦兵亦民的一支支军队民族,所以当时彝族人称蒙古人为“莫苏”,这里的“莫”是彝语意为“大军”,“苏”也是彝语指人或族,“莫苏”意为:大军人或带有军队的民族;另外、因彝族人称人或族为“苏”,他们称自己“诺苏”、“纳苏”,称蒙古人当然就是“蒙苏”了,而彝语“蒙”字的发音为“摩、莫”,再加上汉语和其他民族语言发音上的差异,在用汉文记载时自然就成了“莫索”或“摩梭”了。同时、由于这一地区的彝族和藏族人口较多,所以他们对蒙古人的称呼也渐渐被其他各民族的人所接受,特别是近代对泸沽湖的旅游开发,“摩梭”这个称谓已经传遍中国的大江南北,传到了世界的许多地方。

历史上蒙古人曾多次进入并留驻川滇地区(四川和云南),特别是从宋末元初(1227年)以来蒙古军队更是多次进驻,其中有记载的集中进驻川滇地区达五次之多,主要是:一、1227年至1248年间这一时段,蒙古军队先后多次对四川和云南部分地区的军事占领;二、1253年忽必烈可汗带领的三路大军统一了西南边疆,对南宋形成了包围的态势;三、元末1364年前后驻防江苏、安徽、长沙等地的蒙古军户进入,并分散留住到云、贵、川等地;四、明末1639年在固始汗率领下进入并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控制了川滇结合部的大片地区;五、清初1718年清政府为保卫成都、巩固西南防务,抽调驻防湖北荆州的部分满蒙八旗(满蒙混编八旗)入川并驻防成都。
元代根据忽必烈可汗“探马赤军,编民入户”的政策,一批批蒙古官兵在川滇地区就地转入地方,成为了当地的农牧民,加上元末明初时期驻防在江南各地的许多蒙古军队和军户,因来不及北撤,而直接退入了当时仍在“梁王”等蒙古诸王控制之下的云南和川滇结合部的大片地区,其中:当时属云南行省的建昌路(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地区)直至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才和平归附明朝。而这些在川滇地区与明朝军队作战被俘或归附明朝的蒙古人基本上都留居在了原地,许多元代以来世袭的土司头人,在归附明朝以后其统治地位也大都保留了下来。据凉山州民委王文芝多年收集到的资料统计:元代云南行省有军民屯九处,计25695户(原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的数据为19149户),每户按三人计算共77095人(实际每户不一定只有三口人),军屯两处共6561人,云南行省军民屯和军屯合计83656人;四川行省军民屯两处,7400户,每户按三人计算共22200人,军屯20处共32180人,四川行省军民屯和军屯合计54380人;云南四川两省合计138036人(约14万除去少部分汉军外大部分是蒙古军户)。加上过去进军川滇地区留驻的军户、派驻的地方官员及其家属、从事商贸等行业的人,当时留驻在川滇地区的蒙古人应在二十万左右,如果再加上元末退入这一地区和明末进入该地区的人,则川滇结合部地区的蒙古族人口,就远远不止是二十万了。而元代根据川滇结合部民族众多的特点,设置的有别于内地郡县制的,万户府、千户所、百户所和码头官的一整套土司制度,也一直被明、清两朝及后来的民国所继承,直到1956年才告结束。因此、今天蒙古族在西南地区,特别是川滇结合部地区,仍然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及与其他民族杂居的情况。
上述情况无论是明代、清代以及民国时期的有关文献和地方志中都分别有所记载,就连美国地理学家约瑟夫.爱弗洛克1925—1935年所撰写的《中国黄教喇嘛木里王国》中也写到:“这里是未成型的部落之地……再翻过最后一座横垣于金沙江和永宁之间的大山脉,我们就到了蒙古族的首府了。现在我们到了半独立的蒙古王国……。这里是三个土司(永宁、前所、左所)活动的中心,他们的祖先是蒙古人。在十三世纪由元朝忽必烈可汗封官”。

关于“摩梭人”(四川省确定为蒙古族,但云南省有关部门将“摩梭人”归为纳西族),这部分人主要居住在四川盐源、木里等县及云南省的宁蒗县。“摩梭”这个称谓,是周边相邻地区其他民族对蒙古人的称呼(美国爱弗洛克在《中国黄教喇嘛木里王国》中写到:“从丽江出发,在到木里的路上十天或十一天,未见一个汉人,这里居住着纳西、倮倮(彝)、蒙古、和西番(藏)族。各部落讲的语言不同,更奇特的是,除了自己的名字之外,各部落还有几个别的名字,各个名字是由相邻的部落取的”)。

摩梭是一个未识别民族,也就是未纳入国家公布的民族,一般将他们说成是纳西族,本来也是纳西族的一个分支,最出名的就是杨二车娜姆
(该族群在国家的整个识别过程中,并未经中央政府以公告的方式宣告民族族别身份。中国未识别民族,指的是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认定为独立民族的特定群体,也可能是指民族辨析尚且不明晰而未获官方承认的民族。依照马克思民族理论,中国民族划分和民族识别认定的理论依据是“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然而因为资料不足、数据不足、划分民族的标准未统一,造成民族划分仍有许多错误,还有再加上中国的民族理论吸收了西方观念,希望能以“血缘”能重新划分民族,因此造成了许多未识别民族。被归纳为未识别民族的中国国民,其居民身份证上民族栏目会填上人群(未识别民族)的名称。)

摩梭人属元代蒙古军南征时候留下居住在云南四川边界一带的蒙古人,所以他们属于蒙古族,而并非是纳西族的支系. 官方将云南一带的摩梭人归入纳西族,这是错误的. 摩梭人生活在云南省西北,四川、云南交界处风光秀丽的泸沽湖畔,人口约五万,有自己的本民族语言,但没有文字。 泸沽湖以其独特的摩梭风情和秀丽的山水风光闻名于世。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人口约四万余人。宁蒗境内摩梭人口15000多人,主要聚居在泸沽湖畔的永宁坝子。摩梭人的语言、服饰、婚姻习俗跟金沙江西部的纳西族有差异。 四川摩梭人被划为蒙古族的一个分支,云南摩梭人被划为纳西族的一个分支。

首先申明摩梭不是蒙古族,其历史源流与蒙古族无关,可从众多的汉文文献、藏文文献、东巴文文献中查到,这是历史事实。摩梭语言属汉藏语系,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请问是一个民族吗?今天纳系民族不同部分之间的语言差异,不要说语系级别,就连语支级别的差异都不是,是同一语种不同方言区的差异而已。风俗习惯的差异是由于这一族群,居住于汉藏文化圈交接地,这种差异只是受汉文化影响多一点,还是受藏文化影响多一点,还是自身文化保留多一点而已。如果摩梭是蒙古族,那么格萨尔传中就不会有姜岭大战的故事了。姜国就是指的纳系族群的地区,所以木氏土司被称为姜吉布,姜是藏族对摩梭这一族群的称谓。今天非要称自己为蒙古族的四川摩梭都自称为纳若,纳若就是纳若,怎么会是蒙古呢?
摩梭是秦汉、唐宋时期就也生活在滇、川、藏交角区域的古羌族群的一支,发展到今天,其内部有纳西、纳日、纳罕、纳、纳木依等支系,“纳”是这一族群的共同族称,其中纳西支系人口最多,建国后,政府将其定名为“纳西族”。纳若是这一族群所有支系都认同并使用的对自己的称谓。
摩梭、摩些、摩西是汉字同音异写,音都为mósuō,些与梭在古汉语中同音。这位仁兄居然认为摩些与摩梭、麽些音不同。这位仁兄可以到云南省鹤庆县,去问问年长者,建国以前,他们叫纳西什么,他们叫纳西mósuō写作麽些、麽西。
摩梭、摩些、麽些、麽西以前不是,以后也不会是蒙古族,这是国内学界、国际学界公认的,也是每个升天后能回到斯布阿纳瓦的纳若的共同认识。除了那些回不去的人。


云南的摩梭人是什么民族?
摩梭人,这个居住在中国云南省和四川省交界处的民族,在1991年约有40,000人,到了2000年增长至46,000人,而到了2010年(预计),人数将达到53,700人。他们主要聚居在四川省的盐源县的泸沽湖畔,以及云南省的宁蒗县。尽管官方将摩梭族归入纳西族的一个支系,但摩梭族人对这一分类感到不满,他们坚持...

摩梭人是哪个民族支系摩梭人属于哪个民族
关于摩梭人是哪个民族支系,摩梭人属于哪个民族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摩梭人是居住在四川与云南界湖泸沽湖周围的一个群体,在云南省被划分为纳西族,在四川省被划分为蒙古族。2、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摩梭语。

云南摩梭人是什么民族
在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省的盐源、木里等县,摩梭人的人口约四万五千。宁蒗县的摩梭人口超过一万五千人,主要集中在泸沽湖畔的永宁坝子。摩梭人的语言、服饰和婚姻习俗与纳西族有明显差异。四川的摩梭人被划分为蒙古族的分支,而云南的摩梭人被划分为纳西族的分支。在宁蒗县与其他民族混居的地区,摩梭人的...

摩梭专题(一) 摩梭人是什么人
言归正传,来记录一下我想知道的摩梭。专题的第一部分,先来看看摩梭人到底是什么人,也就是他们的族群来源。摩梭人的族源有一定的复杂性,一个是族群迁徙的问题,一个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识别问题。费孝通先生提出过一个“藏彝走廊”的概念。西藏东部和四川、云南西部一带为横断山脉,怒江、澜沧江、...

少数民族是怎么确定的 为什么还有摩梭人这种 既不是少数民族 又不是汉...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中国,汉族的在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所以把其它的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其中每个少数民族又按照其风俗习惯,地域等标准分成不同的支系,摩梭人是纳西族的一支。其它民族也有分支,比如,...

什么民族实行走婚制?
走婚制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和雅江两县,以及泸沽湖周围的摩梭人居住区和新几内亚的特罗布里恩德人地区。这种习俗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摩梭人中有较深的渊源,尽管在中原地区,走婚制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消失。走婚制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普遍婚俗,尤其在少数民族中得以保留。在纳西族社会中...

摩梭族的走婚究竟是怎么回事?
战国时期,羌人部首领中有个叫邛的,为避秦国威胁,率领族人南迁,迁到甘肃,川西北、川西南一带,后又迁移至越嶲---今四川西昌东南等地区,古代牦牛夷或越嶲羌,到了后汉时期,称之为么些。么些居住在大渡河流域的年代很久,其中有的早已迁徙雅砻江一带。后来摩梭人南迁至定笮,即今四川盐源、...

中国的摩梭人的族人千年来不结婚,靠什么方式繁衍后代
据说这个民族的历史十分悠久,当地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那就是成人礼。摩梭人在13岁便被视为成年,女性需要行穿裙礼,而男性则是行穿裤礼。成年后的摩梭人就有资格走婚,不过当地人多数是在16岁之后才开始走婚,甚至有一些人是推迟到20岁再进行走婚。小编还挺纳闷,走婚是什么呢?导游朋友告诉小编,...

摩梭人不是少数民族么,为什么不算56个民族中的
摩梭人不是中国的56个少数民族之一。中国的56个民族包括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

摩梭人属于哪个民族
根据《元史·地理志》中的相关记载,人们发现摩梭人在永宁这个地方定居的时间更长,早已超过1500多年的历史。在近现代生活中,摩梭人大多都是居住在金沙江的上游地带。因为地形和政治原因,摩梭人与中原之间的交流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少的。他们一直想要发展起自己的文化,把自己的民族延续下去。对于这个想法,新...

亭湖区19387852437: 云南摩梭人是什么民族 -
虞连开博: 摩梭人属元代蒙古军南征时候留下居住在云南四川边界一带的蒙古人,所以他们属于蒙古族,而并非是纳西族的支系. 官方将云南一带的摩梭人归入纳西族,这是错误的. 摩梭人生活在云南省西北,四川、云南交界处风光秀丽的泸沽湖畔,人口约...

亭湖区19387852437: 摩梭人属于哪个民族?纳西族?彝族?他们讲什么语言? -
虞连开博: 摩梭人是居住在四川与云南界湖泸沽湖周围的一个群体,在云南省被划分为纳西族,在四川省被划分为蒙古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摩梭语.

亭湖区19387852437: 云南的摩梭人是什么民族?我看到摩挲人是一个有自己风俗习惯的民族.但我国的民族里好象没有这个少数民族.那么他是属于什么民族呢? -
虞连开博:[答案] 是纳西族的一个支系.主要居住在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境内永宁等地,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境内等地.

亭湖区19387852437: 摩梭人是什么人 -
虞连开博: 摩梭人属纳西族,主要居住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人口约四万余人.宁蒗境内摩梭人口15000多人,主要聚居在泸沽湖畔的永宁坝子.摩梭人的语言、服饰、婚姻习俗跟金沙江西部的纳西族有差异.宁蒗县摩...

亭湖区19387852437: 中国唯一母系氏族部落属于什么族? -
虞连开博: 纳西族,摩梭人:最后一块母系氏族“活化石” 摩梭人属纳西族,主要居住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人口约四万余人.宁蒗境内摩梭人口15000多人,主要聚居在泸沽湖畔的永宁坝子.摩梭人的语言、服饰、婚...

亭湖区19387852437: 摩挲人是什么人 ? -
虞连开博:是摩梭人吗?摩梭人属纳西族,主要居住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人口约四万余人.宁蒗境内摩梭人口15000多人,主要聚居在泸沽湖畔的永宁坝子.摩梭人的语言、服饰、婚姻习俗跟金沙江西部的纳西族有差...

亭湖区19387852437: 摩梭人是哪个国家的啊 -
虞连开博: 中国人!摩梭人,国家有关部门将云南摩梭人归为纳西族,四川摩梭人归为蒙古族,主要居住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人口约四万余人.宁蒗境内摩梭人口15000多人,主要聚居在泸沽湖畔的永宁坝子.

亭湖区19387852437: 摩梭族为什么是女士传承 -
虞连开博: 首先,摩梭在中国不是一个民族,我们一般称之为“摩梭人”.摩梭人的族源属我国古羌族,是由我国北方南迁至川、滇的古羌族后裔.新中国成立后对少数民族进行识别,云南宁蒗地区的摩梭人被识别...

亭湖区19387852437: 有几个民族 ? -
虞连开博: 我国的民族:共有五十六个(汉族和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川滇交界处(泸沽湖一带)的摩梭人(现属纳西族和藏族)和川陇交界处的白马人(现属藏族)有可能被确立为新的民族. 国外有,国内未确立的有:克...

亭湖区19387852437: 谁知道云南摩梭族的情况?我想了解一下云南摩梭族的情况,听别人说的
虞连开博: 母亲之神,是摩梭人崇拜的诸神中最崇高、最伟大的神. 母亲是摩梭人生活中的轴心和靠山.摩梭人离不开母亲,离不开以母亲为主的家庭. 摩梭人不仅崇拜女神,崇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