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句“过春风十里,尽芥麦青青。”中,那里有用到用典手法?所寄寓着的情感是什么?

作者&投稿:占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这一句的赏析手法~

  经过“胡马”破坏后的残痕到处可见,词人用“以少总多”的手法,只摄取了两个镜头:“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和满城的“废池乔木”。“荠麦青青”使人联想到古代诗人反复咏叹的“彼黍离离”的诗句,并从“青青”所特有的一种凄艳色彩,增加青山故国之情。“废池”极见蹂躏之深,“乔木”寄托故园之恋。

  出自南宋诗人姜夔的《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春风十里”出自杜牧的《赠别》 “春风十里扬州路”,"春风十里"是以虚拟之笔,巧用杜牧诗句,尽写往日扬州的无限风光,和今日"尽荠麦青青"的荒凉冷落相对比。
出处:宋代词人姜夔的 《扬州慢·淮左名都》。
原文节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译文:扬州自古是淮南东路的名城,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作停留。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是荞麦青青孤单可怜。
自从金兵侵犯长江流域以后,连荒废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树,都厌恶再提起那场可恶的战争。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号角吹起了冷寒,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

扩展资料此词开头三句点明扬州昔日名满国中的繁华景象,以及自己对传闻中扬州的深情向往;接着二句写映入眼帘的只是无边的荠麦,与昔日盛况截然不同;“自胡马”三句,言明眼前的残败荒凉完全是金兵南侵造成的,在人们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创伤;“渐黄昏”二句,以回荡于整座空城之上的凄凉呜咽的号角声,进一步烘托今日扬州的荒凉落寞。
下片化用杜牧系列诗意,抒写自己哀时伤乱、怀昔感今的情怀。“杜郎”成为词人的化身,词的表面是咏史、写古人,更深一层是写己与叹今。
全词洗尽铅华,用雅洁洗练的语言,描绘出凄淡空蒙的画面,笔法空灵,寄寓深长,声调低婉,具有清刚峭拔之气势,冷僻幽独之情怀。它既控诉了金朝统治者发动掠夺战争所造成的灾难,又对南宋王朝的偏安政策有所谴责,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时作者二十余岁。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南侵,江淮军败,中外震骇。完颜亮不久在瓜州为其臣下所杀。
根据此前小序所说,淳熙三年,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作者简介:姜夔(kuí),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
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扬州慢·淮左名都

经过扬州城,(本来繁华之地,)现在却是一片荒凉。

(春风十里,引用自杜牧的诗句,指扬州城)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虚处传神,城池荒芜、人烟稀少、屋宇倾颓的凄凉情景不言自明,这与杜甫的“城春草木深”(《春望》)用笔相若。“春风十里”,并非实指一路春风拂面,而是化用杜牧诗意,使作者联想当年楼阁参差、珠帘掩映的盛况,反照今日的衰败景象。

出自宋代词作家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

扬州慢 词牌名。南宋姜夔自制曲。双调,九十八字,押平声韵。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①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②名都,竹西③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④,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⑤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⑥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⑧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⑨,年年知为谁生。

【注释】
①千岩老人:宋代诗人萧德藻,自号千岩老人,姜夔曾向他学诗。
②淮左:宋在苏北和江淮设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又称淮左。
③竹西:扬州城东一亭名,景色清幽。竹西佳处,扬州城东禅智寺旁有竹西亭,曾是著名风景区。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④春风十里:借指昔日扬州的最繁华处。
⑤胡马窥江:1129年和1161年,金兵两次南下,扬州都遭惨 重破坏。这首词作于1176年。
⑥杜郎:唐朝诗人杜牧 ,他以在扬州诗酒清狂著称。
⑦青楼梦: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⑧二十四桥:在扬州西郊,传说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
⑨桥边红药:二十四桥又名红药桥,桥边生红芍药。
[作者简介]
姜夔(kuí)( 1155— 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一生未仕,往来于湘、鄂、皖、苏、浙之间,与范成大、杨万里诸人相酬唱。精通音律,常作自度曲。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词》。

【简析】

尽管姜夔一生以游士终老,但白石词并不仅仅是游士生涯的反映,展现在他笔下的是折射出多种光色的情感世界。诚然,由于生活道路和审美情趣的制约,较之辛词,姜词的题材较为狭窄,对现实的反映也略显淡漠。但他并不是一位不问时事的世外野老。姜夔身历高、孝、光、宁四朝,其青壮年正当宋金媾和之际,朝廷内外,文恬武嬉,将恢复大计置于度外。姜夔也曾因此而痛心疾首,深致慨叹。淳熙二年,他客游扬州时便有感于这座历史名城的凋敝和荒凉,而自度此曲,抒写黍离之悲。在作年可考的姜夔词中,这是最早的一首。

上片由“名都”、“佳处”起笔,却以“空城”作结,其今昔盛衰之感昭然若揭。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虚处传神,城池荒芜、人烟稀少、屋宇倾颓的凄凉情景不言自明,这与杜甫的“城春草木深”(《春望》)用笔相若。“春风十里”,并非实指一路春风拂面,而是化用杜牧诗意,使作者联想当年楼阁参差、珠帘掩映的盛况,反照今日的衰败景象。

“胡马窥江”二句写金兵的劫掠虽然早已成为过去,而“废池乔木”犹以谈论战事为厌,可知当年带来的战祸兵燹有多么酷烈!陈廷焯《白雨齐词话》认为:“‘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无此韵味。”姜词以韵味胜,其佳处即在于淡语不淡,其中的韵味反倒是某些浓至之语所不及的。

“清角”二句,不仅益增寂凄,而且包含几多曲折:下有同仇敌忾之心,而上无抗金北伐之意,这样,清泠的号角声便只能徒然震响在兵燹之余的空城。词的下片,作者进一步从怀古中展开联想:晚唐诗人杜牧的扬州诗历来脍炙人中,但如果他重临此地,必定再也吟不出深情缱绻的诗句,因为眼下只有一弯冷月、一泓寒水与他徜徉过的二十四桥相伴;桥边的芍药花虽然风姿依旧,却是无主自开,不免落寞。

“二十四桥”二句, 愈工致,愈惨淡,可谓动魄惊心。萧德藻认为此词“有黍离之悲”,的确深中肯綮。

《扬州慢》乃姜夔自作调,"白石因游扬州而作,创为新调,即以词意名题,其所言即扬州之事。"(万树《词律》)此词作于淳熙丙申(1176年)冬至日,距金人兵临扬州已有十六年。当年繁华都会,如今满目萧条,引发词人抚今追昔之叹。千岩老人读后,"以为有《黍离》之悲也。"词分上下两片。上片描述扬州眼前萧条的景况:以"淮左名都"之昔日繁华对比今日"尽荠麦青青"之荒凉,以"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极写伤乱之感。最后三句以"暮色、军角、空城",描绘眼前凄凉。下片侧重对扬州史事的虚拟。词人想象风流俊赏之杜郎今日重游扬州之"难赋深情",并多次化用杜牧歌咏扬州昔日景物的诗句,构成风月繁华与萧条颓废的意象对比。

【作者】:姜夔
【作品】:扬州慢
【内容】: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
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
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年代】:宋
【作者】:姜夔
【作品】:扬州慢
【内容】:


李白扬州的诗句是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忆扬州》 徐凝 萧娘脸下难胜泪,桃叶眉头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

春夏秋冬诗句
春夏秋冬诗句 3 春的诗句 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3、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唐·赵嘏 4、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唐·刘长卿 5、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6、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 7、春风如醇酒,着物物不...

春天的诗句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荠麦:芥菜,麦子,泛指田间作物。宋·姜夔《扬州慢》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宋·姜夔《淡黄柳》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著物:春风润泽万物。宋·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春到人间草木知宋·张栻《立春偶成》:“...

描写春天风景秀丽的诗句
5、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辛弃疾《浣溪沙》6、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7、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东方虬《春雪》8、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9、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写春天的诗词
宋·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宋· 姜夔《扬州慢》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南唐 李煜《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 李煜《虞美人》 写春天的诗词3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写春天的古诗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荠麦:芥菜,麦子,泛指田间作物。 宋·姜夔《扬州慢》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宋·姜夔《淡黄柳》 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著物:春风润泽万物。 宋·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 春到人间草木知 宋·...

关于扬州春季的诗句
3.关于赞美扬州的诗句有哪些 1,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出自宋代: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白话文释义:扬州自古是淮南东路的名城,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作停留。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是荞麦青青孤单可怜。 2,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

关于去扬州的古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关于赞美扬州的诗句有哪些 1,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出自宋代: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白话文释义:扬州自古是淮南东路的名城,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作停留。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是荞麦青青孤单...

带春字的古诗有哪些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武元衡《春兴》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红泪偷垂,满眼春风...

写春天的诗句及翻译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扬州慢》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好管闲事近》燕燕飞来,问春在哪里,惟有池汤自碧《淡黄柳》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春行即兴》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春游曲》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代春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

交口县19142169340: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是哪一首诗? -
常妍心可: 扬州慢·淮左名都 (66人评价) 9.1 朝代:宋代 作者:姜夔 原文: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交口县19142169340: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是出自何诗 -
常妍心可: 出自姜夔的《扬州慢》

交口县19142169340: 在诗句“过春风十里,尽芥麦青青.”中,那里有用到用典手法?所寄寓着的情感是什么? -
常妍心可: 经过扬州城,(本来繁华之地,)现在却是一片荒凉. (春风十里,引用自杜牧的诗句,指扬州城)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虚处传神,城池荒芜、人烟稀少、屋宇倾颓的凄凉情景不言自明,这与杜甫的“城春草木深”(《春望》)...

交口县19142169340: “过扬州十里,尽荠麦青青”是谁的词? -
常妍心可: 宋 姜夔《扬州慢》词

交口县19142169340: 姜夔在<扬州慢>中大量化用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请指出下列诗句分别化用了杜牧的哪些诗句 -
常妍心可: 1.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连总不如. 2.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3.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_ 4.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_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载不动、许多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交口县19142169340: 姜燮《扬州慢》中写扬州昔日繁华的长街,如今全是荠麦的两句是 -
常妍心可: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交口县19142169340: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判断下面诗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抑或是虚实相生.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
常妍心可:[答案] “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应该是虚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应该是实景.这里用的是虚实相生的手法.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

交口县19142169340: 古诗 扬州慢 全诗是什么? -
常妍心可: 扬州慢 开放分类: 文学、诗词、扬州慢 词牌名.南宋姜夔自制曲.双调,九十八字,押平声韵.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

交口县19142169340: 杨州慢 (姜夔)词意
常妍心可: 扬州慢 【宋】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 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 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 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

交口县19142169340: 歌咏春天的诗句,古诗句 -
常妍心可: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2、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其一》).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7、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