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留住一半人才的魏国,为何人才流失这么严重?

作者&投稿:职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魏国人才流失严重,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

1.魏国国君昏庸,无法重用人才。

2.魏国变法不彻底,人才很难出头。

3.魏国没有吸引人才的政策,自然留不住人才。

战国时期魏国人才济济,但是魏国没有因此强盛,这些人才没有留在魏国,去了其他国家,增强了其他国家的实力,反过来让魏国吃了大亏。魏国本来在战国初期非常强盛,但是魏国没有跟上时代步伐,导致人才外流,最终被秦国灭国。

一、魏国国君昏庸,无法重用人才。

魏国国君自从魏武侯之后没有明君,魏国的人才得不到国君赏识,自然没有出头的机会,商鞅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本来他经当时的丞相公叔座举荐,魏惠王没有当回事,也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建议杀死商鞅,结果商鞅跑到秦国得到重用,导致秦国变法图强,成为战国里面的强国,使魏国遭受了很大损失。

二、魏国变法不彻底,人才很难出头。

魏国是战国七雄里面最早变法的国家,但是当时没有触动旧贵族的根本,因此在魏文侯死后,变法没有得到执行。当时的很多贵族在魏国国内身居高位,没有寒门子弟的位置。那些有才华但是没有背景的人才,在魏国很难出头,因此他们跑到了其他国家施展自己才华。

三、魏国没有重要人才机制,自然留不住人才。

战国时期几个国家都出台了吸引人才的举措,但是这些举措大多数没有机制保障,人才没有办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施展抱负。魏国自魏惠王之后,已经失去了争霸天下的机会,处于四战之地没有了生存空间,人才想要施展抱负,自然不会选择魏国。

魏国留不住人才,源于人才的才能在魏国得不到施展。大家对此有什么其他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主要原因在于君主不能知人善任,也不能重视贤良的人才。魏国从魏文候以后,君主就有些昏庸,忌讳怀疑贤良的臣子,为疆土广阔所自满高傲。

主要是因为魏国的君主是昏君,并不能够很好的去让这些人才有一席之地吧,所以就会人才流失严重。

主要是因为魏国后期政治策略改变,导致很多人才不愿意再为魏国效力。


魏国人才济济,为何这些人都跑去了秦国,不守在自己国家?
韩愈不能采用韩非子的策略。赵国听信谗言,杀了李牧,毁了长城。楚国的屈原充满了野心和血性。然而,在战国初期,秦国并不是最强大、最有能力统一中国的国家,而是魏国。就人才而言,魏国培养的人才最多。但是,魏国有足够的人才,却不能使用他们,他们大多去了秦国。魏国留不住人才,从魏文侯时期就...

商鞅、张仪等魏人都去替秦国卖命,魏国人才济济,为何留不住人才?
说明魏国的经济发展不如秦国更优秀,而且魏国的实力也不是特别强大,所以才会留不住人才。

魏国那么多人才,为什么都去秦国了
战国时期,魏国可谓是人才济济,尤为著名的是吴起、孙膑、商鞅、张仪、乐毅、范睢、信陵君,这些人刚开始都是为魏国效力,复杂的魏国环境使得这些人远走他国,纷纷投奔到魏国的敌国去,多数到了秦国。吴起在魏国创建了令六国畏惧的魏武卒,还率军占领了秦国的河西地区,后来招到丞相陷害,被迫流亡到楚...

魏蜀吴三国中,当属曹操最有本事,为何魏国的人才却最先凋零?
刘备在蜀国得到的人才,如费祎、蒋琬、诸葛亮,他们都很年轻,孙权手下陆逊也很年轻,而且经过生死大战的人物,都是有能够独自支撑的人。曹丕当时问起贾诩时,贾诩已经75岁了。他告诉曹丕不要攻击其他国家,但曹丕在军事上太无知,最终的结果也是失败。如果他听了贾诩的建议,采取防守而不是进攻,他可能...

魏文侯是个怎样的人?他是如何招揽人才的?
那么,魏文侯要达成心中的愿望,会不会很轻松呢?当然不会。战国时代什么最贵?当然还是人才,尤其是孔门、墨门、鬼谷门、兵家等子弟,皆崇尚周游列国,站立于朝堂之上,为诸侯国君阐述自己的理想和谋略,即便不能成为国君身边的朝臣,也能在江湖之上生存,这些子弟大多身兼多职,既是学者,更是有所经营...

魏蜀吴三国中,当属曹操最有本事,为何魏国的人才却最先凋零呢?_百度知 ...
但是贾诩都说了,魏国内已经没有人才可以拿得出手,可曹丕不听,他仍旧讨伐江东,结果被陆逊打败,为什么曹操一死,魏国就没可以打仗的人才了呢,原来曹操虽然雄才大略,可到他晚年时,对吴蜀两国便开始采取守势,失掉汉中后,曹操身体也大不如前,而跟他一起能打仗的将领,比如张辽、徐晃、曹彰、郭嘉...

长城汽车会离开保定吗?
我长期关注长城 汽车 ,所以看过老总魏建军的一个访谈,魏建军在访谈中提到这种人才流逝的情况说到,为了留住人才,有想法要把长城公司的总部,或者设立部搬到一线城市北京或者上海。不然,再高的工资也留不住习惯在一线城市生活的人。年初离开长城 汽车 的魏派设计师皮埃尔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也是触动魏建军动摇在保定的一个...

战国初期魏国为何人才济济?
这则故事虽小,但足以证明两件事,一件是魏文侯能听人劝,二是翟璜的话在魏文侯那里很有分量,魏文侯身边就是有了翟璜等人的存在,才奠定了魏国在战国初期百余年的强大。飞鱼说:战国初期魏国为何人才济济?不是魏文侯知人,是有人替他物色人才,此人就是助魏文侯称霸的最大功臣翟璜,可以说他...

魏国真是可惜啊,有这么多的人才范雎,商鞅孙膑都流失了
常言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他们不出名前,谁能相出他们是人才,人才他并不是天生是才,时间的磨练是必不可少的。还要有人敢用,而且是敢重用,给这些人一个机会,他们才能散发出自己的光芒。所以不是魏国没留住,是魏国没留。如果历史能过重来,我想魏王一定会留住这些人。

三国时期魏蜀吴哪国人才最多?
人才肯定是魏国最多的,因为它占领的地盘面积虽然不是压倒性优势,但是人口确实是压倒性优势。而蜀汉的五虎将和龙凤军师主要还是被罗贯中给宣传得这么厉害的。如果你去看三国志,这是史书,蜀汉诸葛亮的确出类拔萃,但是庞统嘛就没多出色。蜀汉虽然有五虎上将(三国演义里罗贯中封的),曹魏也有五子良将(...

大兴安岭地区18797678363: 战国的魏国自从魏慧王以后人才为什么开始流失? -
比沸玉屏: 当时魏国是战国最强大的国家,强大后魏惠王就自恃老子天下第一,一天想着收拾这个,收拾那个,对人才团队建设不够重视,最终导致吴起,商鞅,孙膑等人才流失.望采纳

大兴安岭地区18797678363: 战国时代,魏国出的人才最多,为什么就自己留不住 -
比沸玉屏: 留不住人才多半是因为君主无能,既不认识人才,也不知道建立制度推荐人才.这样的国家往往很悲哀,国君无能的时候,身边的臣子就会各种坏心思,总怕地位得到动摇,我一直很奇怪,公叔痤为什么不早点推荐商鞅呢?很有可能,公叔痤是...

大兴安岭地区18797678363: 战国时期魏国为何大起大落 -
比沸玉屏: 然而魏国又是一个留不住人才的国家,人才的大量流失使魏国很快走向衰落,最终灭亡.我分析了一下,在整个战国时期魏国流失的最主要人才有以下六位,而这六位都是战国时期鼎鼎大名的人物.下面以时间先后顺序分别介绍. 一 吴起 吴起...

大兴安岭地区18797678363: 为什么秦国的丞相都是从魏国来的 -
比沸玉屏: 魏国的人才其实是流失最多的,吴起、孙膑、商鞅、犀首、张仪,范雎,甚至魏国宗室信陵君最后都离开魏国,是魏国人才太多.正如毛遂所说“吾乃囊中之锥,未曾露锋芒,今日得出囊中,方能脱颖而出”,很多人在魏国没有得到展露的机会,魏国人才的流失重要原因不是魏王不会用人.

大兴安岭地区18797678363: 为什么魏国人才济济,兵力优越却不敢和蜀国 -
比沸玉屏: 1. 魏国内斗一直严重,军权一直分散:不管是曹丕对付得罪过自己的人,还是曹叡压制宗室和士族,一直到曹爽惹得天怒人怨,最后是司马家篡权、淮南三叛,魏国自受禅之后,其内部一直是小乱不断、大乱偶尔来,军权长期处于各方制衡之中...

大兴安岭地区18797678363: 魏国为什么会衰落最后被吞并? -
比沸玉屏: 战国初期,魏国是七雄中的最强者,但到惠王以后,霸业丧失而逐渐亡国.魏国的兴亡盛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才的得与失.它由一个大夫封邑而迅速发展成为诸侯强国,并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原霸主,其主要原因是魏文侯用贤任能,重用人才,变法改革,使魏成为战国时期第一个人才中心之结果.到魏惠王时,不善用人,排斥人才,使大量优秀的人才流失,导致了魏国的衰落和敌国的强盛.通过“人才得失与魏兴亡”关系的分析,不难看出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大兴安岭地区18797678363: 三国时期,为什么魏国人才济济,而其他两国却差很多 -
比沸玉屏: 因为魏控制的地区是华夏汉族发源地,最成熟的地区,从炎黄到夏商周再及秦汉,一直如此;南方的发展开化,除了早期的吴太伯,还有楚国自成体系,其他都是汉代征岭南、晋室南迁逐步开始的. 对照三国400年前的七雄时代,你可以发现除了楚有部分地区是吴国、蜀国控制的,其他六国+楚北方地区都是魏的地盘. 这样籍贯是魏国的人才最多,考虑曹操善于用人,流动到蜀吴的魏地人才毕竟是小比例,所以自然是魏的人才多呀.

大兴安岭地区18797678363: 魏国真是可惜啊,有这么多的人才范雎,商鞅孙膑都流失了 -
比沸玉屏: 常言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他们不出名前,谁能相出他们是人才,人才他并不是天生是才,时间的磨练是必不可少的.还要有人敢用,而且是敢重用,给这些人一个机会,他们才能散发出自己的光芒.所以不是魏国没留住,是魏国没留.如果历史能过重来,我想魏王一定会留住这些人.

大兴安岭地区18797678363: 战国时期什么因素决定魏国必将走向面王?? -
比沸玉屏: 春秋末期,魏赵韩三分晋国,初步奠定了魏、赵、韩、齐、楚、秦、燕七国并立的战国局面.战国初期,魏国政治、军事、经济实力强大,为三晋之首,地形险要,大有称雄天下之气势...

大兴安岭地区18797678363: 三国蜀汉后期为何人才凋零? -
比沸玉屏: 1诸葛太过势必躬亲,导致文臣除了刘备留下的老班底还可以用 后来的基本没什么机会.因此到了后期蜀国牛B的人基本没几个2至于武将,看看五虎将的出生地吧 关羽是山西的,张飞河北的,黄忠河南,马超陕西 赵云河北,而三国时期一流的武将大部分都靠近北部 其实不只三国,中国历史上的名将大部分都是出自长江以北 可能和定都有关系,自古就有天子守长城的说法,所以北边比较尚武3世家,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投靠他的诸侯比较多,虽然三国时期出之寒门的牛人有几个很逆天,但不可否认豪门出的人才的确比寒门无论平均素质还是数量还是阅历要高上许多4当权者,这个就很重要了,一个人再有才没人赏识就等于没才,蜀国刘禅亲小人而远贤臣,蜀国人才不凋零才叫见鬼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