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与地理、美食有关的800字观后感

作者&投稿:茅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观看舌尖上的中国后写的地理随笔800字~

 山西等地的“西方人”何以爱吃酸?打开中国地图,可知这些地区,特别是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钙。因而他们的食物中钙的含量也相应较多。这样,通过饮食,易在体内引起钙质淀积,形成结石。这一带的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发现多吃酸性食物有利于减少结石等疾病。久而久之,他们也就渐渐养成了爱吃酸的习惯。
 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及东北的朝鲜族等地居民多喜辣,我国流传有“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  喜辣的食俗多与气候潮湿的地理环境有关。我国东部地处沿海,东北的朝鲜族当地气候也湿润多雨,冬春阴湿寒冷,而四川虽不处于东部,但真地处盆地,更是潮湿多雾,一年四季少见太阳,因而有“蜀犬吠曰”之说。这种气候导致人的身体表面湿度与空气饱和湿度相当,难以排出汗液,令人感到烦闷不安,时间久了,还易使人患风湿寒邪、脾胃虚弱等病症。吃辣椒浑身出汗,汗液当然能轻而易举地排出,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养脾健胃,对健康极为有利(对当地人而言)。另外,东北地区吃辣还与寒冷的气候有关,吃辣可以驱寒,鲁迅留学时为御寒也有了爱吃辣的习惯。

我觉得这个纪录片以地理的角度来分析的话,应该在于人与自然和乡土,下面以这两个方面谈谈。
人类和自然-永恒的课题

人类和自然的平衡才是最原始的和谐和平等。《舌尖》的核心观点即为美食理应是自然慷慨大方的馈赠,而不是现代社会贪婪无度地索取和破坏。人类理应对这样美好的馈赠心怀感恩,对大自然心怀敬畏,还有为自己对大自然的破坏感到愧疚和心酸。

所以在拍摄人们采集原始食材时,文案总不忘刻意提一句采集人如何尊崇自然的规律保护根系、菌丝、土壤和幼鱼。渣干湖渔民的“猎杀不绝”原则就是对自然的爱护,让人非常敬佩。紧接着是一位广西林姓的船长带着一批伙计在海上奋战了几天几夜,结果差点一无所获,原因是以往的过度捕捞造成了现在的资源枯竭。也许这样刻意的对比也是另一种善意的提醒吧!第7集在呈现中国美食多样性、地域差异性和农业多样性的样貌同时,也特意讲述了很多中国人为了食物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

但是,商业利益驱使下的现代人最容易缺乏环保意识,急功近利自以为是的人们往往在无意识中以伤害自然为代价来获取短期利益,自然很快就会以它自己的方式告诫我们这样的行为是多么愚蠢,是需要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的!《舌尖》推崇的是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宣扬的是餐桌回归大地,美食回归自然。

舌尖上的故乡--一方水土一方人

一种味道,一抹乡情。故土,远方的眷恋和思念的情愫。《舌尖》中集中介绍了各种地域特色的代表性美食。全国各地不同食物不同风格,代表着不同地区的不同性格甚至是风骨。有人评论说这是“舌尖上的故乡”,而每个人舌尖上的故乡加起来就是舌尖上的中国,譬如菌子的云南,腊肉和豌豆尖的四川,干丝的南京,肉饼的香河,龙井虾仁的杭州……据说有在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看到这个节目瞬间泣不成声的。他们无法理解那些在微博上喊着因为减肥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的行为和逻辑。

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他们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糕唠着家常,其乐融融。然而,短暂的团聚之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而在另一集中,一对老夫妻日复一日地在种着芋头,而他们的子女早已离开这里去了大城市工作,不再跟田地打交道。而我也注意到了在每一集中都提到了江浙地区的代表性食物,每次提及,都觉得异常熟悉和亲切。粽子,年糕,冬笋……以前不曾在意的食物原来是这般珍贵和美好!同样,片中还描绘了一群香港老人,他们总是聚在一起,做着他们最拿手的饭菜,聊着他们年轻时的故事。他们彼此搀扶,彼此取暖,彼此分享生命中的温馨和苦痛。美食在这里,显然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在云南买了三十年的豆腐的朴素夫妻,姚贵文和王翠华围绕着豆腐是生活清淡辛苦。妻子调皮说着丈夫又懒又笨,丈夫就吃吃笑笑地答一句:她全部都是优点。这样的人生,让人羡慕。

中国人爱这样的美食,其实就是爱自己的文化,爱自己的血脉,爱自己的土地。无论是米面还是豆制品,虽然南北风格迥异,差异巨大,但是却连贯着一样的传统,一样的根。无论是农民,渔民,牧民还是山民,都是一样原始,淳朴,勤劳,智慧,不怕繁琐,静心细致打磨。每一次收获中都饱含着日积月累的经验和奔波,每一道工序中都蕴含着魅力无限的智慧和想象,每一样成品中都承载着单纯质朴的满足和喜悦,还有那让人不禁黯然心痛的辛酸劳作和无怨付出。

  我觉得这个纪录片以地理的角度来分析的话,应该在于人与自然和乡土,下面以这两个方面谈谈。
人类和自然-永恒的课题

人类和自然的平衡才是最原始的和谐和平等。《舌尖》的核心观点即为美食理应是自然慷慨大方的馈赠,而不是现代社会贪婪无度地索取和破坏。人类理应对这样美好的馈赠心怀感恩,对大自然心怀敬畏,还有为自己对大自然的破坏感到愧疚和心酸。

所以在拍摄人们采集原始食材时,文案总不忘刻意提一句采集人如何尊崇自然的规律保护根系、菌丝、土壤和幼鱼。渣干湖渔民的“猎杀不绝”原则就是对自然的爱护,让人非常敬佩。紧接着是一位广西林姓的船长带着一批伙计在海上奋战了几天几夜,结果差点一无所获,原因是以往的过度捕捞造成了现在的资源枯竭。也许这样刻意的对比也是另一种善意的提醒吧!第7集在呈现中国美食多样性、地域差异性和农业多样性的样貌同时,也特意讲述了很多中国人为了食物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

但是,商业利益驱使下的现代人最容易缺乏环保意识,急功近利自以为是的人们往往在无意识中以伤害自然为代价来获取短期利益,自然很快就会以它自己的方式告诫我们这样的行为是多么愚蠢,是需要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的!《舌尖》推崇的是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宣扬的是餐桌回归大地,美食回归自然。

舌尖上的故乡--一方水土一方人

一种味道,一抹乡情。故土,远方的眷恋和思念的情愫。《舌尖》中集中介绍了各种地域特色的代表性美食。全国各地不同食物不同风格,代表着不同地区的不同性格甚至是风骨。有人评论说这是“舌尖上的故乡”,而每个人舌尖上的故乡加起来就是舌尖上的中国,譬如菌子的云南,腊肉和豌豆尖的四川,干丝的南京,肉饼的香河,龙井虾仁的杭州……据说有在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看到这个节目瞬间泣不成声的。他们无法理解那些在微博上喊着因为减肥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的行为和逻辑。

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他们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糕唠着家常,其乐融融。然而,短暂的团聚之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而在另一集中,一对老夫妻日复一日地在种着芋头,而他们的子女早已离开这里去了大城市工作,不再跟田地打交道。而我也注意到了在每一集中都提到了江浙地区的代表性食物,每次提及,都觉得异常熟悉和亲切。粽子,年糕,冬笋……以前不曾在意的食物原来是这般珍贵和美好!同样,片中还描绘了一群香港老人,他们总是聚在一起,做着他们最拿手的饭菜,聊着他们年轻时的故事。他们彼此搀扶,彼此取暖,彼此分享生命中的温馨和苦痛。美食在这里,显然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在云南买了三十年的豆腐的朴素夫妻,姚贵文和王翠华围绕着豆腐是生活清淡辛苦。妻子调皮说着丈夫又懒又笨,丈夫就吃吃笑笑地答一句:她全部都是优点。这样的人生,让人羡慕。

中国人爱这样的美食,其实就是爱自己的文化,爱自己的血脉,爱自己的土地。无论是米面还是豆制品,虽然南北风格迥异,差异巨大,但是却连贯着一样的传统,一样的根。无论是农民,渔民,牧民还是山民,都是一样原始,淳朴,勤劳,智慧,不怕繁琐,静心细致打磨。每一次收获中都饱含着日积月累的经验和奔波,每一道工序中都蕴含着魅力无限的智慧和想象,每一样成品中都承载着单纯质朴的满足和喜悦,还有那让人不禁黯然心痛的辛酸劳作和无怨付出。


喀斯特地貌的我国分布
那里的群峰挺拔,峰丛林立,丰姿多态的喀斯特星罗棋布,地下洞系密集交织,洞中琳琅满目的石钟乳、石笋、石帘、石幔、石瀑布、石葡萄、石花和流水潺潺与地表的秀丽山林交相辉映,构成了祖国大地上“奇峰、奇洞、美石”的奇葩。中国东北地区的地质和地理条件不利喀斯特地貌的发育,但那里分布面积达70920㎞²的石灰岩是...

谁能多多说出中国的一些古代流传下来老百姓口头上常说的一些有历史典故...
谁能多多说出中国的一些古代流传下来老百姓口头上常说的一些有历史典故的语言。 例如:利字头上一把刀。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上牙打下牙 上有皇天,下有后土 上有老下有小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烧香得罪菩萨 舌头底下压死人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射人先射...

中国地图(要有山脉,高原,盆地,地形,国界,省界)
中国地图如下: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复杂多样,各类地形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例是:山地33.3%,高原26%,盆地18.8%,平原12%,丘陵9.9%。地势向海洋倾斜,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说说中国的人文环境的差异 地理作业
北方人相对豪爽、仗义,南方人相对自我、狭隘.这与自然地理不无关系,平原地区或草原地区的人长期生活在广阔的空间下,而南方人多生活在山区、丘陵地区,视野有限.因而造就了他们的性格.这都是相对而言的.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南北人文地理的差异是以南北方自然地理的差异为基础的,正是南北方自然地理的差异...

中国地理世界之最50个
浙江钱塘江潮 16 世界最古老的东西贸易通道:丝绸之路 17 世界最长的城墙:中国万里长城 18 世界围的面积最大的城墙:明代南京石头城 19 世界最高北回归线标志塔:广东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 20 世界最大的陨石雨和陨石降落地:吉林省 21 世界流动沙土面积百分比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

中国人在长相上有何地域特征?与其他国家相比有何不同?
总体而言,中国南北地区的人相貌特征是有差异的,但这种差异从根本上说不是因地理位置产生的,而是因气候条件的差异。与其他国家相比也是出现这种程度的差异。具体表现如下:南北方差异 我国南方人普遍身材比较矮小,肤色也黑些而北方人身材较高,肤色也白些。这与气候条件特 别与日照息息相关。在日照较少...

如何画中国地图?
二、一定要注意,不要把台湾和海南两个省给忘了。三、接着,就是画各个省之间的分界线了。建议大家还是比着地图来画。四、为各个省涂上颜色,使地图中各省市看起来清晰明了。中国地图:按照地图的一般分类方法,中国地图分为政区地图、地形图、自然地理地图、人文地理地图、卫星影像地图等类型。国家...

中国地理方面有南方北方之分吗?
中国南北方地理方面的差异 气候地形植被河流等方面 南矮北高:就人口的生物学特征而言,我国南方人矮,北方人高。据统计,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的男子平均身高为1.693米,云贵川地区则是1.647米。从南北方的气温差异来讲,由于南方气候炎热,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较快,生殖器官发育快,成熟早,生命周期短,...

指南针何时发明
南宋以后,中国航海中运用一种磁针浮于水面的水罗盘。明朝初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就运用了水罗盘。指南针在后来的航海事业中建立了伟大功勋,开辟了人类交往以及征服自然的新境界。在人类社会文明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发明和运用,大大推动了航海业的发展,促成新大陆的发现,促进了商业贸易的扩大和...

中国南北方地理差异
这些语言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是有一定关系的。一则中国北方多地势平坦的高原和平原,交通联系方便,老百姓交往、交流的机会多,彼此融合,因而语言差异不大。二则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岖,交通闭塞,不利于人们交往,久而久之,便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土话"。饮食差异 南米北面,一般被用来描述传统上南北方...

永兴县18888117234: 舌尖上的中国与地理、美食有关的800字观后感 -
大政乐来: 我觉得这个纪录片以地理的角度来分析的话,应该在于人与自然和乡土,下面以这两个方面谈谈.人类和自然-永恒的课题 人类和自然的平衡才是最原始的和谐和平等.《舌尖》的核心观点即为美食理应是自然慷慨大方的馈赠,而不是现代社会...

永兴县18888117234: 舌尖上的中国中每集的地理知识 -
大政乐来: 中国地势复杂多样,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地,湖泊)造就不同的生活习俗,也形成不同的饮食习惯.舌尖上的中国带我们走遍大江南北,品味到不同地区不同的美食.我觉得最有趣的是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由于南北方降水量、太阳辐射等自然条件不同,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富主食.像陕北地区气候干燥,糜子,成为当地人最爱的主食.南方地区适合种水稻,水稻成为我们餐桌上不可少的事物. 一番水土养一番人,东辣西酸,南甜北咸.舌尖上的中国为我们带来视觉的美味享受,让我们感受到不同地域的生活气息,更展现人们利用不同自然条件,创造出各种美食所展现的智慧.

永兴县18888117234: 舌尖上的中国包含哪些地理知识
大政乐来: 吃的、气象、地质、资源

永兴县18888117234: 《舌尖上的中国》写3个地区的美食和特色文化风俗等 -
大政乐来: 1. 安徽南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温润的气候促成了人们恬淡保守的气质,也孕育出了特有的食物——毛豆腐.方兴玉是不会在湿热的夏天做毛豆腐的,桑拿天里,人们很难控豆腐发酵的走向.但是在其它的季节里,徽州温润的环境却能引导微生...

永兴县18888117234: 观看舌尖上的中国后写的地理随笔800字 -
大政乐来: 山西等地的“西方人”何以爱吃酸?打开中国地图,可知这些地区,特别是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钙.因而他们的食物中钙的含量也相应较多.这样,通过饮食,易在体内引起钙质淀积,形成结石.这一带的劳动...

永兴县18888117234: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中含有哪些初高中地理知识 -
大政乐来: 1.农业种植的知识,气候的分布,由气候决定农业的种植,例如北方的小麦做成的例如山西的面食.南方的稻米,例如云南的米线.气候的多样性也决定了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例如北方喜咸,南方喜甜和辣.还有就是对各地储藏食物气候也有重要的原因. 2.不同的地理环境,例如地形因素,在靠近河和海的地方关于鱼的美食就很多,在草原的地方,肉的吃法就是另一回事了.不同的地形因素形成多种多样的动植物种类,人们就地取材的选择也就多了. 上面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剩下的还有什么土壤了、人类迁移对饮食的影响了、文化的传播对各地饮食的影响就不是很重要了.

永兴县18888117234: 舌尖上的中国包括哪些地理知识 -
大政乐来: 名吃,风味,健康知识,自然风光,地理位置,自然环境风采.

永兴县18888117234: 收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写一篇“饮食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方面的地理小文章500字(求原创) -
大政乐来: 《舌尖上的中国》总编导陈晓卿曾明确表示过:“我们是用敬畏的态度来对待食物,我们把所有的日常生活都仪式化,观众看后再看看我们平时的生活,发现它是那么的庄严.”的确,《舌尖上的中国》最为可贵之处是将食物置于普通人的日常...

永兴县18888117234: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中含有哪些初高中地理知识点,请帮我简要列举一下, -
大政乐来:[答案] 中国地势复杂多样,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地,湖泊)造就不同的生活习俗,也形成不同的饮食习惯.舌尖上的中国带我们走遍大江南北,品味到不同地区不同的美食.我觉得最有趣的是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永兴县18888117234: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小吃当地环境有什么关系 -
大政乐来: 每一个地理环境不一样,所在的经纬度不一样出现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气候,海洋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每一个小吃的生长环境需要的温度不一样,所以各地的美食不一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