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管了多少"闲事

作者&投稿:承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郑和下西洋管了多少"闲事~

永乐年间,郑和船队每到一国,首先向当地国王或酋长宣读诏书,举行隆重的册封典礼,赏赐宝物。除了建立藩属关系之外,郑和还奉命调解海外各国之间的纷争。

永乐三年(一四零五年)六月,三宝太监郑和[6] 第一次下西洋,顺风南下,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爪哇古名阇婆,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王、西王正在打内战。东王战败,其属地被西王的军队占领。郑和船队的人员上岸到集市上做生意,被占领军误认为是来援助东王的,被西王麻喏八歇王误杀,计一百七十人。郑和部下的军官纷纷请战,后禀明皇朝,化干戈为玉帛,和平处理这一事件。明王朝决定放弃对麻喏八歇国的赔偿要求。

永乐七年满剌加当时是暹罗属国,正使郑和奉帝命招敕,赐双台银印,冠带袍服,建碑封域为满剌加国,暹罗不敢扰。
后郑和等赍捧诏敕金银供器等到锡兰山寺布施,并建立《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此碑现存于科伦坡博物馆。郑和访问锡兰山国时,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被郑和觉察,离开锡兰山前往他国。回程时再次访问锡兰山国,亚烈苦奈儿诱骗郑和到国中,发兵五万围攻郑和船队,又伐木阻断郑和归路。郑和趁贼兵倾巢而出,国中空虚,带领随从二千官兵,取小道出其不意突袭亚烈苦奈儿王城,破城而入,生擒亚烈苦奈儿并家属。

1413年郑和船队到苏门答剌,当时伪王苏干剌窃国,郑和奉帝命统率官兵追剿,生擒苏干剌送京伏诛。1413年郑和舰队在三宝垄停留一个月整休,郑和费信常在当地华人回教堂祈祷。郑和命哈芝黄达京掌管占婆华人回教徒。首次绕过阿拉伯半岛,航行东非麻林迪(肯尼亚),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国。同年11月,榜葛剌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

宣德七年(1432年)七月初八,郑和船队抵达满刺加国,先送巫宝赤纳回国复命,然后前往暹罗国宣读明宣宗的敕书,告诫其“和睦邻境,以副朕同仁之心。”


八月十八日,船队到达苏门答剌,然后去阿鲁、那故儿、黎代、南渤利等国访问。前几次下西洋,郑和已在这些国家举行过封王仪式,赐其国王或酋长玺书、彩币、御窑瓷器等物。

据《明实录》载,郑和第一次远航即爆发了一场海战,不过对手不是国家,而是一个海盗集团。该海盗集团的头领是祖籍中国广东的海盗陈祖义。战争爆发在郑和船队结束远航返回中国的途中,地点在现在的马六甲海峡。按《明实录》的说法,战争爆发的原因是郑和舰队满载的宝物让陈祖义眼睛红了。
之所以陈祖义竟然敢对郑和舰队动心思,是因为当时的陈祖义并非流窜海上的小股匪盗,他甚至早已控制了苏门答腊重要港口城市旧港为基地,很像是今天本·拉登式的巨枭。
面对郑和船队的优势武力,陈祖义突然声称愿意投降归顺,但郑和得到线报说那是陈的一个圈套。于是,郑和将计就计,在将陈祖义的舰队诱入埋伏圈内后,突然施用各种火器密集发起攻击,陈祖义的舰船被焚毁10艘,被俘获7艘,而郑和船队几无损失。

1.永乐三年(一四零五年)六月,三宝太监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顺风南下,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爪哇古名阇婆,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南洋要冲,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商业发达。
当时,这个国家的东王、西王正在打内战。东王战败,其属地被西王的军队占领。郑和船队的人员上岸到集市上做生意,被占领军误认为是来援助东王的,被西王麻喏八歇王误杀,计一百七十人。郑和部下的军官纷纷请战,说将士的血不能白流,急于向麻喏八歇国进行宣战,给以报复。
“爪哇事件”发生后,西王十分惧怕,派使者谢罪,要赔偿六万两黄金以赎罪。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就出师不利,而且又无辜损失了一百七十名将士,按常情必然会引发一场大规模战斗。然而,郑和身负永乐皇帝的秘密使命,怕一旦大开杀戒,沿路西洋各国恐惧明朝前来侵略,之后又得知这是一场误杀,鉴于西王诚惶诚恐,请罪受罚,于是禀明皇朝,化干戈为玉帛,和平处理这一事件。明王朝决定放弃对麻喏八歇国的赔偿要求,西王知道这件事后,十分感动,两国从此和睦相处。
2.永乐七年,皇上命正使太监郑和等赍捧诏敕金银供器等到锡兰山寺布施,并建立《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此碑现存于科伦坡博物馆。郑和访问锡兰山国时,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被郑和觉察,离开锡兰山前往他国。回程时再次访问锡兰山国,亚烈苦奈儿诱骗郑和到国中,发兵五万围攻郑和船队,又伐木阻断郑和归路。郑和趁贼兵倾巢而出,国中空虚,带领随从二千官兵,取小道出其不意突袭亚烈苦奈儿王城,破城而入,生擒亚烈苦奈儿并家属。永乐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国献亚烈苦奈儿与永乐帝,朝臣齐奏诛杀,永乐帝怜悯亚烈苦奈儿无知,释放亚烈苦奈儿和妻子,给予衣食,命礼部商议,选其国人中贤者为王。选贤者邪把乃耶,遣使赍引,诰封为锡兰山国王,并遣返亚烈苦奈儿。永乐九年(1411年)满剌加国王拜里米苏剌,率领妻子陪臣540多人来朝,朝廷赐海船回国守卫疆土。从此“海外诸番,益服天子威德”。八月礼部、兵部议奏,对锡兰战役有功将士754人,按奇功,奇功次等,头功,头功次等,各有升职,并赏赐钞银,彩币锦布等。
3.1413年郑和船队到苏门答剌,当时伪王苏干剌窃国,郑和奉帝命统率官兵追剿,生擒苏干剌送京伏诛。

首航即遇他国内战

郑和首航率28000余人出使西洋,领船62艘。在路过爪哇国。正逢该国西王和东王混战,东王战败,国被灭,郑和船队途径东王领地时,部下入市贸易,被西王手下杀死170人,郑和举兵要讨伐,西王惧怕,叫使者去谢罪,他让西王赔款6万两黄金赎罪。其后,郑和多次在此地停留,此地也被后人称为“三宝垄”。

顺道剿灭中国海盗

据《明实录》载,郑和第一次远航即爆发了一场海战,不过对手不是国家,而是一个海盗集团。该海盗集团的头领是祖籍中国广东的海盗陈祖义。战争爆发在郑和船队结束远航返回中国的途中,地点在现在的马六甲海峡。按《明实录》的说法,战争爆发的原因是郑和舰队满载的宝物让陈祖义眼睛红了。

之所以陈祖义竟然敢对郑和舰队动心思,是因为当时的陈祖义并非流窜海上的小股匪盗,他甚至早已控制了苏门答腊重要港口城市旧港为基地,很像是今天本·拉登式的巨枭。

面对郑和船队的优势武力,陈祖义突然声称愿意投降归顺,但郑和得到线报说那是陈的一个圈套。于是,郑和将计就计,在将陈祖义的舰队诱入埋伏圈内后,突然施用各种火器密集发起攻击,陈祖义的舰船被焚毁10艘,被俘获7艘,而郑和船队几无损失。但陈本人侥幸率残部逃脱,数月后,郑和的海军还是设法将陈祖义等人俘获,带回南京处决。

三航俘虏锡兰国王

1409年(永乐七年)秋,郑和重新成为总指挥,统领总人数达3万人的舰队进行第三次远航。在这次远航里,终于爆发了所有航行中规模最大,也是今天史学界争议最大的一场战争。

郑和在抵达锡兰国(今斯里兰卡)时,带了一块事先刻有汉、泰米尔及波斯三种文字的石碑,准备立在该岛,但此时该岛正分为三个敌对政权,最强大的是刚率领本地居民打败了泰米尔人的英雄亚烈苦奈儿。

对中国格外警惕的亚烈苦奈儿断然拒绝了郑和立碑的要求,并拒绝接受与明帝国的朝贡关系,他认为,郑和的舰队抵达锡兰,很可能是冲着该国的圣物“佛牙”(释迦牟尼牙齿的遗骨)来的,此外,元朝船队带来刺激的阴影在当地人脑海中还没来得及消逝。

双方第一次冲突以郑和军队被赶回船上而告终,郑和舰队亦未在附近海面停留,而是扬帆印度去完成其贸易任务。

很快,从印度满载宝物归航的郑和舰队再次出现在锡兰海岸并登陆设置据点,显然,郑和是为惩罚亚烈苦奈儿对天朝不敬而来。但《明实录》奇怪地称,亚烈苦奈儿向郑和索取宝物不成,先引郑和入城遂派5万军队攻击郑和舰队。此后的战事记载非常简略:郑和看到锡兰军队蜂拥而出,说“贼大众既出,国中必虚”,于是带领2000明军绕道进入锡兰王城,俘虏了亚烈苦奈儿全家,锡兰军队瓦解。

两年后,亚烈苦奈儿被押解进京,永乐帝命礼部商议,选其国人中贤者为王,并怜悯亚烈苦奈儿无知,释放遣返亚烈苦奈儿和妻子,给予衣食。

四航俘斩苏门答剌敌酋

1412年(永乐十年),郑和舰队第四次扬帆远航。这是郑和历次航海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光舰队搭载的士兵就有近2.9万名。这次远航目标远大而极富冒险性。——因为南洋海岛各国已全部在前三次远航中摆平,明成祖现在要把帝国的影响力延伸到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

原以为海疆靖平的郑和舰队,在航行途中意外地卷入了苏门答剌的军事冲突。这是一起复杂的王位纠纷:苏门答剌国王在1407一场战役中阵亡,王后为复仇宣布谁能杀死仇人就嫁给谁,很快仇报了,新国王有了,但长大的王子不干了,他杀死继父自任国王,老国王的弟弟苏干剌率其追随者与年轻的新国王爆发了王位争夺战。

新国王请求明成祖做出仲裁,也许明成祖本人是个篡位者的缘故,决意强力介入王位纠纷,正在附近航行的郑和受命支持年轻的国王。

郑和的人马登陆后,一边与新国王贸易一边给其赏赐大量礼品,感受到冷落和敌意的苏干剌终于按捺不住,率领1万多军队向郑和所部发起进攻,这给了郑和正当介入的理由,于是,苏干剌的军队被郑和迅速消灭,郑和军队一路追击到哑齐(今亚齐)终于将苏干剌及其同党俘获。

苏干剌没有前几位被俘者那么幸运,公元1415年夏,郑和完成远航返回南京后,苏干剌被带回中国,志在远方的明成祖不希望靠近自家门口的苏门答剌再出乱子,在8月12日完成献俘仪式后,明成祖命将苏干剌立即处决。

四航东非见麒麟

1414年,郑和到达东非麻林。他这次看到了中国神话中的神兽——麒麟。此事在当时被认为是郑和下西洋的一大政绩,体现了明初对海外诸国外交方针已初步实现的重大事件,受到了朝野和民间的广泛称颂,迎接麒麟的仪式盛况空前。

在麻林国使者进京那天,明成祖朱棣亲往奉天门主持欢迎仪式,文武群臣竞相祝贺:“陛下圣德广大,被及远夷”。诏翰林学士沈度写了一篇《瑞应麒麟颂》,并将此文以工笔小楷抄在图上,又命宫廷画师画下麒麟图像。六百年过去了,这幅《明人画麒麟图》仍然完好地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画库中,为所贡麒麟留下最真实的记录。大臣夏元吉撰写了一篇《麒麟赋》,文中描绘道:“丰骨神异,灵毛莹洁,霞明龙首,去拥凤臆。星眸眩兮昆耀,龟文灿兮煜熠。牛尾拂兮生风,麇身动兮散雪,蹴马啼兮香尘接腕,耸肉角兮玉山贯额。”

你再仔细看看,大爷的,这不就是长颈鹿吗?

扶持马六甲

提到这件事,不得不提起拜里米苏拉,他是著名的满剌加苏丹国(马六甲王朝)创始人。

他本是室利佛逝的王子,室利佛逝被满者伯夷国攻占,王子由巨港逃至淡马锡(Temasik,现今新加坡),因某缘故而刺杀当地酋长,后被追捕而逃往北方,在途中一棵满剌加树(Amla, Melaka tree)下休息时,看见一条猎狗将一只小鼠鹿逼到绝境,小鼠鹿为了自卫,将狗踢进河里。如此觉得这是一块吉祥之地,于是将此地命名为满剌加(现今马六甲)并定居在此。

郑和下西洋中所做的海外政治干预中,以长远影响来看,最重要的是操纵麻六甲海峡(往来中国及海洋贸易的要道),选择扶植强盗头子拜里迷苏剌,于1409年郑和授与其国玺及皇袍。拜里迷苏剌曾亲自往中国朝贡,使其在麻六甲沼泽地的据点成为日渐富庶繁荣的商业中心。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宣扬大明威德

《明史·郑和传》中记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这是可信性较高的观点。

寻找建文帝朱允炆

明代多种文献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西山杂志·三保太监下西洋》“永乐三年成祖疑惠帝南逃,命中官郑和、王景弘、张文等造大船百艘,率军二万七千余。”顾起元《客座赘语·宝船厂》:“宝船之役,时有谓建文帝入海上诸国,假此踪迹之。”

包抄帖木儿帝国

历史学家向达、尚钺提出郑和下西洋是针对帖木儿帝国,联合印度包抄帖木儿帝国后方,牵制其东进。明初时,帖木儿大举进攻明朝,因此从海外结盟是郑和下西洋的一个主要目的。不过,根据史学家徐玉虎所言:“印度、红海等地无形中对帖木儿帝国采取半月形的外围攻势。”反映郑和下西洋之举并非旨在包抄帖木儿帝国。而帖木儿帝国内部在公元1405年帖木儿身故后也发生沙哈鲁争夺皇位事件。便证明了郑和下西洋并非旨在包抄帖木儿帝国。

发展海外贸易、企图殖民海外

郑和下西洋发展的海外贸易包括朝贡贸易,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但于明成祖年间仍然实施海禁政策,加上史学家徐玉虎指出明室要“阻钱货之外流”,所以殖民之说不太可能成立。

扫荡张士诚旧部

有历史学家指郑和下西洋是由于明成祖派遣郑和去扫荡元朝末年起义群雄张士诚的残余势力。于张士诚身故后,其部属联合日本倭寇威胁沿海地区安全。明成祖基于安全考虑便派遣郑和加之以扫荡。

解决军事复员问题

靖难之变期间,明朝国内出现饥荒。明成祖就加紧南粮北运的工程,并扩大对海军和陆军的需求。事情得到解决后,对海军的需求下降。为防止这批海军叛乱,明成祖便安排他们跟随郑和下西洋。

郑和档案被毁之谜

据《殊域周咨录》记载,郑和下西洋的档案《郑和出使水程》原存兵部。明宪宗成化年间,皇上下诏命兵部查三保旧档案,兵部尚书项忠派官员查了三天都查不到,已被车驾郎中刘大夏事先藏起来。项忠追问官员,库中档案,怎么能够失去?当时在场的刘大夏说“三保下西洋,费钱几十万,军民死者万计,就算取得珍宝有什么益处?旧档案虽在,也当销毁,怎么还来追问?”。

《郑和出使水程》应当包括大量原始资料,如皇帝敕书、郑和船队的编制、名单、航海日志,帐目等。大批郑和档案究竟有没有被刘大夏销毁,至今仍然是个谜。

下西洋到底赔钱了还是赚钱了?

燕王朱棣兴靖难之师,夺得帝位,赏赐功臣士兵,召集天下儒生编辑永乐大典,造大船,遣太监郑和六下西洋,遣大兵攻打越南,又营建北京宫殿,用南方五省赋税,历14年营建武当山道观,所费以万万计,致使国库空虚,馈饷空乏。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明成祖推动下西洋,扩大海外贸易。根据学者估计,下西洋贸易开放政策,为明朝政府带来的利益,至少合黄金二三十万两,白银千万两,是宋元市舶司收入的十几倍。另外,得到明室发出勘合的藩属国因可以于3个通商口岸如泉州和宁波通商而向明朝国内输入了西洋货品,如芦荟、金镶戒指。

照这样算,黄仁宇推测,永乐期间,郑和下西洋所费约在白银600万两,加上几十万的营造船只费,你说,下西洋是赚钱了还是赔钱了。

当然,六下西洋之后,在朱棣去世,诸多的文人上奏以“赔钱”为理由,要求停止郑和下西洋的举措。宣德皇帝朱瞻基也诏令停止再下西洋。虽然第七次下西洋是在宣德五年,朱瞻基重开,但也草草收场,再未出航。

1.
首航即遇他国内战
郑和首航率28000余人出使西洋,领船62艘。在路过爪哇国。正逢该国西王和东王混战,东王战败,国被灭,郑和船队途径东王领地时,部下入市贸易,被西王手下杀死170人,郑和举兵要讨伐,西王惧怕,叫使者去谢罪,他让西王赔款6万两黄金赎罪。其后,郑和多次在此地停留,此地也被后人称为“三宝垄”。
2.
据《明实录》载,郑和第一次远航即爆发了一场海战,不过对手不是国家,而是一个海盗集团。该海盗集团的头领是祖籍中国广东的海盗陈祖义。战争爆发在郑和船队结束远航返回中国的途中,地点在现在的马六甲海峡。按《明实录》的说法,战争爆发的原因是郑和舰队满载的宝物让陈祖义眼睛红了
之所以陈祖义竟然敢对郑和舰队动心思,是因为当时的陈祖义并非流窜海上的小股匪盗,他甚至早已控制了苏门答腊重要港口城市旧港为基地,很像是今天本·拉登式的巨
面对郑和船队的优势武力,陈祖义突然声称愿意投降归顺,但郑和得到线报说那是陈的一个圈套。于是,郑和将计就计,在将陈祖义的舰队诱入埋伏圈内后,突然施用各种火器密集发起攻击,陈祖义的舰船被焚毁10艘,被俘获7艘,而郑和船队几无损失。但陈本人侥幸率残部逃脱,数月后,郑和的海军还是设法将陈祖义等人俘获,带回南京处决。
3.
三航俘虏锡兰国王
1409年(永乐七年)秋,郑和重新成为总指挥,统领总人数达3万人的舰队进行第三次远航。在这次远航里,终于爆发了所有航行中规模最大,也是今天史学界争议最大的一场战争。
郑和在抵达锡兰国(今斯里兰卡)时,带了一块事先刻有汉、泰米尔及波斯三种文字的石碑,准备立在该岛,但此时该岛正分为三个敌对政权,最强大的是刚率领本地居民打败了泰米尔人的英雄亚烈苦奈儿。
对中国格外警惕的亚烈苦奈儿断然拒绝了郑和立碑的要求,并拒绝接受与明帝国的朝贡关系,他认为,郑和的舰队抵达锡兰,很可能是冲着该国的圣物“佛牙”(释迦牟尼牙齿的遗骨)来的,此外,元朝船队带来刺激的阴影在当地人脑海中还没来得及消逝。
双方第一次冲突以郑和军队被赶回船上而告终,郑和舰队亦未在附近海面停留,而是扬帆印度去完成其贸易任务。
很快,从印度满载宝物归航的郑和舰队再次出现在锡兰海岸并登陆设置据点,显然,郑和是为惩罚亚烈苦奈儿对不敬而来。但《明实录》奇怪地称,亚烈苦奈儿向郑和索取宝物不成,先引郑和入城遂派5万军队攻击郑和舰队。此后的战事记载非常简略:郑和看到锡兰军队蜂拥而出,说“贼大众既出,国中必虚”,于是带领2000明军绕道进入锡兰王城,俘虏了亚烈苦奈儿全家,锡兰军队瓦解。  两年后,亚烈苦奈儿被押解进京,永乐帝命礼部商议,选其国人中贤者为王,并怜悯亚烈苦奈儿无知,释放遣返亚烈苦奈儿和妻子,给予衣食。
4. 
四航俘斩苏门答剌敌
1412年(永乐十年),郑和舰队第四次扬帆远航。这是郑和历次航海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光舰队搭载的士兵就有近2.9万名。这次远航目标远大而极富冒险性。——因为南洋海岛各国已全部在前三次远航中摆平,明成祖现在要把帝国的影响力延伸到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
原以为海疆靖平的郑和舰队,在航行途中意外地卷入了苏门答剌的军事冲突。这是一起复杂的王位纠纷:苏门答剌国王在1407一场战役中阵亡,王后为复仇宣布谁能杀死仇人就嫁给谁,很快仇报了,新国王有了,但长大的王子不干了,他杀死继父自任国王,老国王的弟弟苏干剌率其追随者与年轻的新国王爆发了王位争夺战。
新国王请求明成祖做出仲裁,也许明成祖本人是个篡位者的缘故,决意强力介入王位纠纷,正在附近航行的郑和受命支持年轻的国王。
郑和的人马登陆后,一边与新国王贸易一边给其赏赐大量礼品,感受到冷落和敌意的苏干剌终于按捺不住,率领1万多军队向郑和所部发起进攻,这给了郑和正当介入的理由,于是,苏干剌的军队被郑和迅速消灭,郑和军队一路追击到哑齐(今亚齐)终于将苏干剌及其同党俘获
苏干剌没有前几位被俘者那么幸运,公元1415年夏,郑和完成远航返回南京后,苏干剌被带回中国,志在远方的明成祖不希望靠近自家门口的苏门答剌再出乱子,在8月12日完成献俘仪式后,明成祖命将苏干剌立即处决。
5. 
四航东非见麒麟
1414年,郑和到达东非麻林。他这次看到了中国神话中的神兽——麒麟。此事在当时被认为是郑和下西洋的一大政绩,体现了明初对海外诸国外交方针已初步实现的重大事件,受到了朝野和民间的广泛称颂,迎接麒麟的仪式盛况空前。
在麻林国使者进京那天,明成祖朱棣亲往奉天门主持欢迎仪式,文武群臣竞相祝贺:“陛下圣德广大,被及远夷”。诏翰林学士沈度写了一篇《瑞应麒麟颂》,并将此文以工笔小楷抄在图上,又命宫廷画师画下麒麟图像。六百年过去了,这幅《明人画麒麟图》仍然完好地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画库中,为所贡麒麟留下最真实的记录。大臣夏元吉撰写了一篇《麒麟赋》,文中描绘道:“丰骨神异,灵毛莹洁,霞明龙首,去拥凤臆。星眸眩兮昆耀,龟文灿兮煜熠。牛尾拂兮生风,麇身动兮散雪,蹴马啼兮香尘接腕,耸肉角兮玉山贯额。”
6.  
扶持马六甲
提到这件事,不得不提起拜里米苏拉,他是著名的满剌加苏丹国(马六甲王朝)创始人。 他本是室利佛逝的王子,室利佛逝被满者伯夷国攻占,王子由巨港逃至淡马锡(Temasik,现今新加坡),因某缘故而刺杀当地酋长,后被追捕而逃往北方,在途中一棵满剌加树(Amla, Melaka tree)下休息时,看见一条猎狗将一只小鼠鹿逼到绝境,小鼠鹿为了自卫,将狗踢进河里。如此觉得这是一块吉祥之地,于是将此地命名为满剌加(现今马六甲)并定居在此。
郑和下西洋中所做的海外政治干预中,以长远影响来看,最重要的是操纵麻六甲海峡(往来中国及海洋贸易的要道),选择扶植强盗头子拜里迷苏剌,于1409年郑和授与其国玺及皇袍。拜里迷苏剌曾亲自往中国朝贡,使其在麻六甲沼泽地的据点成为日渐富庶繁荣的商业中心。


郑和下西洋到过哪些国家和地区?(举出三个今天的地名)拜托各位大神_百度...
郑和七下西洋到过当时33个国家和地区(现在国家划分包括越南、泰国、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汶莱、孟加拉、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也门、伊朗、阿曼、沙地阿拉伯、索马里、坦桑尼亚、肯尼亚

谁率领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郑和在永乐、洪溪、宣德三朝之后的七次西行持续了29年。他访问了东南亚、印度洋沿岸、非洲东海岸、东非和红海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海上航程最长的一次。当时,郑和的混合舰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比西方航海家早了一个世纪。先进的造船技术和高超的...

郑和下西洋的过程和意义
第一次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1407年10月2日(永乐五年九月初二)回国。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第二次下西洋 明永乐五年至永乐七年(公元1407—1409年)。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在郑和回国十几天后,就第二次下西洋了。主要访问了占城、...

郑和下西洋和到的是麦加还是麦地那
郑和到的应该是麦加。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宝太监郑和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 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

十万八千里下西洋其实和郑和下西洋有关
郑和下西洋走的是海路。他带的舰队不是普通的民船或商船,而是明朝的海军。海军有一本航海日志。航海日志会记录船队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以及某年某月某日在那个国家的那个港口补充了多少水、粮食等重要物资。同样,航海日志也会记录某年某月某日在海上航行,达到的速度,风速,是否有风暴和巨浪。

郑和下西洋时 最多一次 有多少人和船
郑和每次下西洋,都会带27000多人,其中包括5个卫的明朝军队。明朝军队规定,每个卫共由5000到5500人组成,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规模约2万7千人以上。除此之外,跟随郑和下西洋的还有200艘船只。郑和有过七下西洋的经历,船只最多时,竟达240多艘。在记载郑和下西洋的史书中都有提到:“郑和下西洋是...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和过程是什么??
1、目的:为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2、时间: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3、到达地区: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4、意义: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郑和下西洋与各国人民建立了什么
郑和下西洋与各国人民建立了友好关系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宝太监郑和 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至福州闽江口五虎门内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

郑和下西洋的七次时间及简介
郑和下西洋船队,是根据海上航行和担负的任务,采用军事组织形式组建的. 首先,人数多 郑和下西洋的人数,史料上有明确记载的有4次. 第一次:27800人 第二次:27000人 第四次:27670人 第七次:27550人 我们可以初步判断:郑和每次下西洋人数在27000人以上.约明朝军队5个卫,每个卫5000-5500人;从现在看到的《武职簿》...

郑和下西洋途径的国家和大洋区域图
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670人。第五次下西洋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发,随行有蒲寿庚的后代蒲日和,途经泉州,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国。第六次下西洋...

合浦县15022899875: 谁能帮我找一下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内容? -
姚毓碧洁: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原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

合浦县15022899875: 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比较 -
姚毓碧洁: 目的不同:前者友好交往后者寻求贵重金属解决货币危机;方式不同:前者官方垄断属“朝贡”贸易后者政府支持的探险家航海家的私人行为;结果不同:前者加强东西方友好交往但耗费国力后者开辟殖民扩张道路!促进欧洲资本子主义发展!

合浦县15022899875: 爱国主题的三分钟演讲稿2022
姚毓碧洁: 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高亢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它飘扬着,飘在九百六十万广沃的土地... 地大物博,有多少有道明君仁人志士流传千古,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经,鉴真...

合浦县15022899875: 是郑和先跨越大西洋还是哥伦布先跨越大西洋 -
姚毓碧洁: 当然是郑和了,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足足早了半个世纪呀.郑和下西洋从1433年开始,总共七次,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新大陆是在1492年的事情拉,所以才说郑和伟大呀.诶诶,我说楼上那位,你大致理解错了我的意思,我看楼主出的题本身就有问题,他的意思大致是要比较谁早谁后,我也是这个意思,你别装出一副教训人的样子,你以为这个常识谁不知道呀,还用上网找个屁航海图!别自作聪明了!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自以为是的人呀?看不懂,不过碰到我了!

合浦县15022899875: 流连忘返的意思 -
姚毓碧洁: 流连忘返: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流连:留恋不止. 示例:四时随意出游,弦管相逐,流连忘返.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一回). 出处:李二和《流连忘返的由来》 “郑和奉明成祖和平外交政策屡下西洋...

合浦县15022899875: 宗教是对外交流的重要纽带,在很多的对外交流中都涉及到宗教,不管是汉代、唐代时的佛教,道教,还是明清时的天主教,都对中外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 -
姚毓碧洁:[答案] (1)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明帝时,兴建了白马寺存放佛经,这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 (2)北魏孝文帝迁... 是中外交往的友好体现. (4)明代前期,1405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以...

合浦县15022899875: ...汉代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是什么?其开辟有什么意义?(2)写出唐朝设立的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名称和当时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3)你对郑和下西洋... -
姚毓碧洁:[答案] (1)汉代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西亚、直到欧洲的一条... (2)唐朝时海外贸易兴盛,唐玄宗时设立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当时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广州. (3)对郑和下西洋要从正反...

合浦县15022899875: 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资料(要超短) -
姚毓碧洁: 郑和 七下西洋扬国威、竖大国风范,为中国航海史作出重要贡献唐三藏古印度取经,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传扬佛法,是祖国文化传播得到交流,为佛教作出重要贡献,更显出中...

合浦县15022899875: 找5道初二物理应用题
姚毓碧洁: “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古代航海史上的一项壮举.据史科记载:郑和宝船上有九道桅,十二面帆,吃水深度4.4m,排水量达7*10∧3t(派水量为满载时船排开水的质量),这在当时极为罕见.请计算: (1)在海面下3m深处,海水对该船体产生的压强. (2)满载时,郑宝和船所受的浮力(p海水=1.03*10∧3kg/m∧3)农民常用盐水来选种子,沉下去的是饱满的种子,浮起来的是不饱满的种子.说说其中的道理,并说一下为什么用盐水而不直接用水 http://wenwen.soso.com/z/q132307146.htm?rq=132356795&ri=4&uid=352931181&ch=w.xg.lldjj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