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一代清官的清朝名臣刘统勋,为何会被乾隆帝抄家?

作者&投稿:单于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刘统勋是清朝名臣,堪称一代清官,为何会被乾隆抄家了呢?~

因为乾隆觉得刘统勋他之前递上了一封奏折,这一封奏折延误了当时的军事,让当时的乾隆非常的生气,并且认为因为他的做法导致当时的战争失败,所以乾隆就绝了这个后患,对刘统勋大开杀戒。
事实上刘统勋并没有延误军事,而是在一定的方面帮助了乾隆。不过当时的消息传递比较慢,而且如果是敌人有意的想要封锁这样的消息,那么这样的消息传递的就更加慢了。刘统勋是在得知消息之后才做的这样的决定,但是乾隆当时还没有得到这样的消息,于是他就认为这是刘统勋故意想要耽误他们计划的安排。

在后来的时候,乾隆得知了两个军队兵败,而且几乎无一人生还的时候,就痛心疾首,发现他其实之前的做法让刘统勋蒙受冤屈。但是刘统勋也并不是有这样的过人才华,才可以先皇帝一步知道这样的结果,而是因为有人秘密的告诉他,让他去请兵支援。

其实这样的将领并不是有一些坏处的,它可以帮助君王各方面的了解军事战场的一些情况,而且告诉君王应该怎样做。但是他做的比较错误的事情就是,没有告诉君王的一些原因,就直接告诉君王怎样做,就会让君王认为他在越级指挥。最后的结果不但会让他们革职,还会让自己一家老少也蒙受冤屈。

之后他和一些官员还有家人,他们的家庭都被抄家充公了,之前所有的赏赐,还有他们自己家庭的一些积蓄,都奉献给战场中使用。不过皇帝对他还是有一些的免责,之后经过一系列的事情,皇帝免除了他们所有人的罪行。

当时刘统勋之所以有如此悲惨的结局,还是因为给乾隆帝上了一封奏折。在奏折中刘统勋建议乾隆帝让大军撤离到哈密。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由于当时交通条件不发达,乾隆帝并没有获得清朝军队兵败的消息。所以当时乾隆帝非常愤怒,认为刘统勋是假传情报就把他给杀死了。根据史书记载,刘统勋在当官的这40年当中并没有贪污过一两银子。可以说是一个实实在在为百姓办实事的清官。当时刘统勋一心想要让百姓富裕起来,在百姓中的呼声也非常高。当时乾隆帝也知道刘统勋的所作所为,所以就非常欣赏他。当然刘统勋能够获得乾隆帝的重用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出色才能,还有一点原因,就是每次乾隆帝交给刘统勋的任务刘统勋都能够完成的非常好。在1756年,西北边疆地区曾经发生了一个动乱。当时原本被封为亲王的辉特布台吉阿穆尔萨那原本是想要向清朝臣服的却在边疆地区发动了叛乱,乾隆帝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就马上派领将士去平复这场叛乱。当时乾隆帝让刘统勋去陕甘地区办理军需事务,就在这个时候西北的亲王却对清朝军队进行袭击。当时清朝军队的将领全部都死于了这场叛乱之中。于是刘统勋就向乾隆帝递交了一个奏折,在奏折上他建议乾隆帝准许清军先到哈密一带进行调整。但是由于当时的交通条件非常不发达,乾隆帝并没有听说清军将领战死的消息,所以他看见这封奏折之后就非常愤怒认为刘统勋的这个做法其实是耽误军事。所以一气之下就把他抄家了。刘统勋死的非常冤枉,他的死也是整个清朝的一个损失。

刘统勋,学历史的自然知道是谁,乾隆爷的刑部尚书,他的地位是很高的。但是若提起这位的儿子,怕是但凡是个中国人应该都知道。为什么?刘墉刘罗锅您敢说没听过么?而且这位不仅儿子出名,自己也是一代名臣廉吏,但是为何却被乾隆爷抄家,甚至于差点丢了脑袋呢?造反?当然不是,这就要说起这位乾隆爷的急性子了。


乾隆二十年,西北边疆发生叛乱。作为刑部尚书的刘统勋自然是当仁不让得上,但是因为那时候信息沟通缺乏时效性。导致乾隆爷接到军情急报时已经太晚了,前线失利的责任总得有人背锅,那作为朝廷大员的刘统勋自然成了极好的替罪羊。



偏偏这事儿还没机会辩解。好在刘统勋命不该绝,不多时乾隆也知道了事情当中的误会。知道错怪了刘统勋的乾隆也是没有继续追责下去。找了个理由把刘统勋一家放了,自此以后刘统勋一家可说是仕途顺遂在朝中也是顺风顺水。

但是民间传言之前其实还出过一回事儿,乾隆有一次半开玩笑问起刘统勋。“若是你儿子以后不能做个好官你当如何?”刘统勋为表忠心居然将儿子杀了,而刘墉因为为人聪敏且不算迂腐。才得以逃脱一命。但是这个杜撰成分较多,不过也足以看出这位刘统勋在民间和历史上的口碑是极好的。加上自己儿子刘墉也极为争气,倒是在历史上留下一段美谈。    



因为前线战事失利,皇帝把这顶黑锅扣在了刘统勋身上。

刘统勋是替别人背了黑锅,因为当时的前线战事失利。

因为当时的交通问题,刘统勋的信没有被及时送到乾隆帝手里。

乾隆帝误会了刘统勋,他以为刘统勋做了对朝廷不利的事。


清朝有那些清官
4、施世纶,为清正廉洁,秉公执法,不畏权贵,勤于民事,在民间素有“施青天”之誉,被康熙帝称为“江南一清”。清靖海侯施琅之子,是清朝著名的清;5、刘墉,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

清朝几大清官?
张伯行——江南第一清官 陈宏谋 汤斌——清朝第一清官 李光地 鄂尔泰 田文镜 赵申乔 清朝一代清官-陶澍 余小霞 清朝第一清官——许瑶光 郭琇 彭鹏 傅拉塔 范承勋 陈璜 王骘

清朝历史上的清官,你知道多少呢?
2. 张伯行,字孝先,河南仪封人,曾任福建和江苏巡抚,官至礼部尚书。为官20余年,以清廉刚直著称,被康熙帝称赞为天下清官第一。雍正五年(1725年),张伯行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赠太子太保,谥清恪。3. 汤斌,字孔伯,河南睢州人,官至工部尚书,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出任江宁巡抚。为官三十余年...

清朝历史上的清官,你知道多少呢?
1. 于成龙,山西永宁州人,历任地方官至巡抚和总督,以政绩卓著和廉洁刻苦著称,被康熙帝赞誉为天下第一廉吏,百姓爱戴有加。于成龙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深受民众敬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于成龙因积劳成疾去世,享年六十八岁,谥号清瑞,金陵数万人为其哀悼。2. 张伯行,...

历史上真实的刘墉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官宦子弟出身的刘墉,也是清朝的一位清官,《清史稿》对于刘墉也是一派夸赞之词,史书中这样记载:“颇以清介持躬,名播海内”,甚至他还有着清朝包公一说。虽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不过刘墉在自己的岗位上也一直是兢兢业业,在宦海浮沉赢得了一代清官的美称。刘罗锅剧照 在播出的影视剧中...

清朝的清官有哪些
1. 高以永,清朝官员,历经二十余年,以清廉刚直著称。他在福建和江苏的政绩尤为显著,学术上尊崇程朱理学,门下受学者达数千人。高以永去世后,清朝追赠他为太子太保,谥号“清恪”。光绪初年,他被列入文庙祭祀。他有一子名叫张师载。2. 张伯行,初到内乡时,深入了解民情,关心民生疾苦,赈济灾民。

被称为“今时清官第一”的清代官员是谁?
被称为“今时清官第一”的清代官员是于成龙。于成龙的人生缩影就极能体现这一点。他本出生于明朝末年,为人正直,在科举考试时,针对明朝官员的行贿受贿痛书胸臆,结果名落孙山。后明朝终于自取灭亡,清朝顺治年间,他已经成家,上有父母需要赡养,下有二子需要抚养,期间改朝换代,朝局不稳定,有的人...

天下第一清官的清朝官员是谁
天下第一清官:张伯行 江南第一清官张伯行 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名闻朝野的清官,他就是张伯行。张伯行生于清顺治八年,即1651年,河南仪封人,也就是现在兰考县。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后来焦玉禄就是在这里做县委书记的。张伯行字孝先,号恕斋,晚年又改号敬庵。

今时清官第一的清代官员是谁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命令于成龙兼管江苏、安徽两地巡抚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赠为太子太保,赐谥“清端”。有《于清端政书》八卷等著作传世。于成龙在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被康熙帝赞誉为“天下廉吏一”。

清朝十大清官的排名
1、于成龙 字北溟,号于山,谥号“清端”,赠太子太保。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于成龙是个大器晚成的清官,60岁才以知县分发广西罗城为官,他清廉刻苦,洁身自好,竭力反对贪污行贿。2、汤斌 字孔伯,号荆岘,又号潜庵。河南睢州(今河南睢县)人。清朝政治家、理学家、书法家。

兴化市18456815600: 刘庸的父亲是谁???? -
揣卢斯迪: 刘庸其父为清朝名臣刘统勋: 刘统勋(1699~1773年)字延清,号尔钝,山东诸城人.刘统勋为雍正进士.乾隆时累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与刘纶同为乾隆所倚重.曾多次察看黄河、运河河工,又充《四库全书》正总裁,四任会试正考官. 刘墉是刘统勋唯一的儿子,他前两个儿子都被他自己“处死”了.如果不是太后撑腰,刘墉也难逃一死,也就是这个缘故刘墉被太后人了干儿子,见官大一级.

兴化市18456815600: 现在还有一个清官吗?清朝都不如了 -
揣卢斯迪: 还有,会少一些.

兴化市18456815600: 历史上有没有米河其人,历史地位如何? -
揣卢斯迪: 乾隆25岁的乾隆感觉到大清国的生死存亡. 危难之际,刑部尚书刘统勋扶棺履任,统领全国查案赈灾之职.仕途通达的仓场侍郎米汝成在丫鬟柳含月的辅佐下,在与总督苗宗舒的争斗中艰难胜出,身后却难以留下清白名节. 米河是米汝成之子...

兴化市18456815600: 为什么清朝多清官,明朝反而是贪官比较多? -
揣卢斯迪: 你的问题就存在问题,明朝清官廉吏多如繁星,何来清官少贪官多?而清朝是一个倒退的朝代,对内残酷镇压,对外啥德行就不说了人尽皆知,赋税繁重多如牛毛,百姓惧怕官吏,官员上下级之间都要跪拜,口口奴才,这样的社会你觉得能有几...

兴化市18456815600: 中国古代得到过最高谥号的人有那些? -
揣卢斯迪: 国古代谥号最高的是单字“文”,其次是“文正”.得到过的大臣有: 单谥“文”的是文官最高的谥号了,单谥“文”的就王安石和韩愈,历史上也只有这个两个. 从宋代以后“文正”便是对大臣的最高谥号,比较有名的如司马光、范仲淹等...

兴化市18456815600: 刘统勋的父亲是谁? -
揣卢斯迪: 刘棨(1657~1718),字弢子,清前期官员,清代名臣刘统勋为其子,刘墉为其孙. 他博学多才,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进士.10年后始选任长沙县知县,居官清廉,尤善应变.得湖广总督吴碘举荐,于1698年(康熙三十七年)升任陕西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