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曼殊是谁?

作者&投稿:淡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曼殊是谁?全面介绍下~~

第一,他是男的


苏曼殊之谜

苏曼殊以僧名风闻那个时代。以他的才情,他的胆识,时人少有能出其左右。但他却袈裟披肩风雨一生。他十六岁出 家,多半是以一种无言的行为抗争其多桀的命运。他以斗 僧半俗的形象参力。了革命党,而被世人称之为奇人,或许, 奇就奇在他冷寂的面孔下蕴藏了多彩的人生。
苏曼殊的生母是一位日本女子,名叫若子,是他父亲苏杰生的第四房妻河合仙氏的妹妹。苏家是广东的巨族,长 年在日本横滨经商。若子生下苏曼殊三个月后,就离开了 他,苏曼殊由其父苏杰生带回了国,由河合仙氏抚养。童年
的苏曼殊没有感到多少家庭的温情,他在倍受冷漠的环境中一天天长大。族人对这个异族所生的孩子总是看不惯苏杰生的妻子陈氏更是把河合仙氏和曼殊看作眼中钉。河 合仙氏受不了白眼,只好返回了日本。这一年,苏杰生经营
亏本,回到广东,从此家道渐渐中落。
苏曼殊十二岁那年,苏杰生去上海经商,留曼殊在家乡读私塾。养母河合仙氏从日本给他寄来的钱全被陈氏吞没。不久,曼殊大病一场,病中的曼殊被家人扔在柴房里气息奄奄而无人过问。后来,他又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这一经历给幼小的曼殊沉重的打击,以至他小小年纪竟然看破红尘,而去广州长寿寺出了家。但他毕竟是个孩子,有一次他偷吃鸽肉被发现,只得出了庙门。
十五岁那年,苏曼殊随表兄去日本横滨求学,当他去养母河合仙氏老家时,与日本姑娘菊子一见钟情。然而,他们的恋情却遭到苏家的强烈反对。苏曼殊的本家叔叔知道这事后,斥责苏曼殊败坏了苏家名声,并问罪于菊子父母。菊子父母盛怒之下,当众痛打了菊子。 结果,当天夜里,菊子投海而死。失恋的痛苦,菊子的命运,令苏曼殊深感心灰意冷,万念俱灰。回到广州后,他便去蒲涧寺出了家。从此,开始了他风雨飘泊的一生。
苏曼殊是情僧。面对关河萧索的衰世惨象,苏曼殊痛不欲生。渡湘水时,他作赋吊屈原,对着滔滔江水长歌嚎陶。后来,他以自己与菊子的初恋为题材创作了情爱小说《断鸿零雁记》,感慨幽冥永隔的爱恋之苦,也引得不少痴情男女泪湿襟衫。苏曼殊因爱情不幸,也曾流连于青楼之中,但他却能洁身自好,与青楼女子保持适当的距离。他死后被葬于西泠桥,与江南名妓苏小小墓南北相对,任几多游人唏嘘不已。
苏曼殊是诗僧,他为后世留下了不少令人叹绝的诗作。1909年,他在东京的一场小型音乐会上认识了弹筝女百助。因相似的遭遇,两人一见如故。但此时的曼殊已了却尘缘,无以相投,便垂泪挥毫,写了一首涛:“鸟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读来令人柔肠寸断。他在日本从事反清活动时,时常为故国河山破碎而感伤。他在《忆西湖》中这样写道:“春雨楼头尺八萧,何时归春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梅花第几桥?”在反清活动处于困境之时,他曾想以互警醒国人,因而作诗:“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览大荒。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虽然蹈海警世没能成真,但留下的诗篇却使人热血沸腾。
苏曼殊还是一位画僧。他的画格调不凡,意境深邃。他曾做《写忆翁诗意图》,配诗“花柳有愁春正苦,江山无主月自圆”,其亡国 之痛溢于纸面。曼殊作画,不仅为抒写怀抱,还想以此为反清革命作出更多贡献。1907年章太炎等人在东京办《民报》遇上经费困难,曼殊主动提出卖画筹钱以解困。
苏曼殊还是一个爱国的革命僧人。他在东京加入过兴中会、光复会等革命组织。1903年,他在日本参加了反对沙俄侵占我国东北的“抗俄义勇队”,同年他在上海参加了由章士钊等人创办的《国民日报》的翻译之作,为声援章太炎、邹容,反对清廷查封《苏报》做了大量工作。他也醉心于宣传无政府主义的救国思想,赞同暗杀活动。他甚至还曾打算去刺杀保皇党首领康有为。后经人劝阻而终止。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并暗杀了宋教仁,从而引发了李烈钧等人发动的“二次革命”。苏曼殊又积极参加反袁斗争。
情僧、诗僧、画僧、革命僧,如此一位集才、情、胆识于一身的苏曼
殊,竟然半僧半俗地孤独一生。1918年,他经过三十五年的红尘孤
旅,留下八个字:“一切有情,都无挂碍”,然后离开了人世,给后人留
下了无尽的感慨。
回答者:bottygreat - 举人 四级 3-4 11:57

苏曼殊(1884~1918)

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原名戬,字子谷,后改名玄瑛,曼殊是他的法号。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幼年孤苦零仃,1903年后留学日本,加入了革命团体青年会和拒俄义勇队,回国后任上海《国民日报》的翻译,不久即于惠州出家为僧。1907年赴日组织亚洲和亲会,公然反抗帝国主义,后与鲁迅等人合办杂志《新生》,但未成功,此后远赴爪哇。辛亥革命后归国,对现实悲观失望。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他的诗作现存约百首,多数为七绝,内容多是感怀之作,这种倾向在辛亥革命后诗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艺术上他受李商隐的影响,诗风幽怨凄恻,弥漫着自伤身世的无奈与感叹,《东居杂诗》、《何处》等皆是这类诗的代表。然而在苏曼殊诗歌创作的早期仍有一部分风格与后期迥异的作品,如《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二首所体现的爱国热情表现方式苍劲悲壮,与一般诗歌有区别。另外苏曼殊还创作了一部分风景诗,这些诗基调轻松,色彩鲜明,极富形象化,宛如一幅画卷,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代表作有《过薄田》、《淀江道中口占》等。

苏曼殊是南社的重要成员,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除诗歌外,苏曼殊还翻译过《拜伦诗选》和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名著《悲惨世界》,在当时译坛上引起了轰动。此外,苏曼殊自己也从事小说的创作,从1912起他陆续创作而成的小说有《断鸿零雁记》、《绛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6种,另有《天涯红泪记》仅写成两章,未完。这些作品都以爱情为题材,展示了男女主人公的追求与社会阻挠间的矛盾冲突,作品多以悲剧结尾,有浓重的感伤色彩。苏曼殊注重对主人公心理的矛盾揭示,实际是其内心痛苦挣扎的真实写照。行文清新流畅,文辞婉丽,情节曲折动人,对后来流行的“鸳鸯蝴蝶派小说”产生了较大影响。

苏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今广东珠海)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苏曼殊以僧名风闻那个时代。以他的才情,他的胆识,时人少有能出其左右。但他却袈裟披肩风雨一生。他十六岁出家,多半是以一种无言的行为抗争其多舛的命运。他以半僧半俗的形象参加了革命党,而被世人称之为奇人,或许,奇就奇在他冷寂的面孔下蕴藏了多彩的人生。
苏曼殊的生母是一位日本女子,名叫若子,是他父亲苏杰生的第四房妻河合仙氏的妹妹。苏家是广
东的巨族,长年在日本横滨经商。若子生下苏曼殊三个月后就离开了他,苏曼殊由其父苏杰生带回了国,由河合仙氏抚养。童年的苏曼殊没有感到多少家庭的温情,他在倍受冷漠的环境中一天天长大。族人对这个异族所生的孩子总是看不惯,苏杰生的妻子陈氏更是把河合仙氏和曼殊看作眼中钉。河合仙氏受不了白眼,只好返回了日本。这一年,苏杰生经营亏本,回到广东,从此家道渐渐中落。
苏曼殊十二岁那年,苏杰生去上海经商,留曼殊在家乡读私塾。养母河合仙氏从日本给他寄来的钱全被陈氏吞没。不久,曼殊大病一场,病中的曼殊被家人扔在柴房里气息奄奄而无人过问。后来,他又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这一经历给幼小的曼殊沉重的打击,以至他小小年纪竟然看破红尘,而去广州长寿寺由赞初和尚剃度出家,然后受具足戒,并嗣受禅宗曹洞宗衣钵。但他毕竟是个孩子,有一次他偷吃鸽肉被发现,只得出了庙门。
十五岁那年,苏曼殊随表兄去日本横滨求学,当他去养母河合仙氏老家时,与日本姑娘菊子一见钟情。然而,他们的恋情却遭到苏家的强烈反对。苏曼殊的本家叔叔知道这事后,斥责苏曼殊败坏了苏家名声,并问罪于菊子父母。菊子父母盛怒之下,当众痛打了菊子,结果当天夜里菊子投海而死。失恋的痛苦,菊子的命运,令苏曼殊深感心灰意冷,万念俱灰。回到广州后,他便去蒲涧寺出了家。从此,开始了他风雨飘泊的一生。
苏曼殊是情僧。面对关河萧索的衰世惨象,苏曼殊痛不欲生。渡湘水时,他作赋吊屈原,对着滔滔江水长歌嚎陶。后来,他以自己与菊子的初恋为题材创作了情爱小说《断鸿零雁记》,感慨幽冥永隔的爱恋之苦,也引得不少痴情男女泪湿襟衫。苏曼殊因爱情不幸,也曾流连于青楼之中,但他却能洁身
墨宝
自好,与青楼女子保持适当的距离。他死后被葬于西泠桥,与江南名妓苏小小墓南北相对,任几多游人唏嘘不已。
苏曼殊是诗僧,他为后世留下了不少令人叹绝的诗作。1909年,他在东京的一场小型音乐会上认识了弹筝女百助。因相似的遭遇,两人一见如故。但此时的曼殊已了却尘缘,无以相投,便垂泪挥毫,写了一首诗:“鸟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读来令人柔肠寸断。他在日本从事反清活动时,时常为故国河山破碎而感伤。他在《忆西湖》中这样写道:“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在反清活动处于困境之时,他曾想以死警醒国人,因而作诗:“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览大荒。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虽然蹈海警世没能成真,但留下的诗篇却使人热血沸腾。
苏曼殊还是一位画僧。他的画格调不凡,意境深邃。他曾做《写忆翁诗意图》,配诗“花柳有愁春正苦,江山无主月自圆”,其亡国之痛溢于纸面。曼殊作画,不仅为抒写怀抱,还想以此为反清革命作出更多贡献。1907年章太炎等人在东京办《民报》遇上经费困难,曼殊主动提出卖画筹钱以解困。
苏曼殊还是一个爱国的革命僧人。他在东京加入过兴中会、光复会等革命组织。1903年,他在日本参加了反对沙俄侵占我国东北的“抗俄义勇队”,同年他在上海参加了由章士钊等人创办的《国民日报》的翻译之作,为声援章太炎、邹容,反对清廷查封《苏报》做了大量工作。他也醉心于宣传无政府主义的救国思想,赞同暗杀活动。他甚至还曾打算去刺杀保皇党首领康有为。后经人劝阻而终止。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并暗杀了宋教仁,从而引发了李烈钧等人发动的“二次革命”。苏曼殊又积极参加反袁斗争。
情僧、诗僧、画僧、革命僧,如此一位集才、情、胆识于一身的苏曼殊,竟然半僧半俗地孤独一生。1918年,他经过三十五年的红尘孤旅,留下八个字:“一切有情,都无挂碍”,然后离开了人世,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感慨。



是多才多艺多情而多灾多难的热血青年,可惜英年早逝!是国家与民族的损失!

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中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是谁?怎样区分?有什么明显特征?
3、普贤菩萨:骑白象,手持如意。4、文殊菩萨:骑狮子,手持宝剑 或佛经。5、以下图片从左到右依次是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四大菩萨介绍:1、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梵名Mañjuśrī ,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

苏曼殊的诗
二、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

《曼殊沙华》定档,这部电影讲述了什么故事?
《曼殊沙华》定档,这部电影讲述了什么故事?这部电影讲述的是花仙子还有散仙之间的爱恨纠葛,为爱献身守护着忘川的故事。讲述的内容主题就是花和灵魂摆渡相连,一副神秘莫测的影片。看彼岸花开,看轮回破碎,这是一部原创作品,主要是以天界的散仙为背景讲述的故事。花仙子还有散仙之间的爱恨故事,守护着...

我的前半生苏曼殊是谁演的 苏曼殊扮演者个人资料
张棪琰,1978年11月15日生于北京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1997级表演系本科,中国大陆女演员。2017年,在沈严执导的都市情感剧《我的前半生》中出演商场女强人苏曼殊

慈禧为何被称为老佛爷?这个称号,原本是谁专用?
因为从语义学上来看,女真族的族长在很早以前,称为“满柱”,而这一称呼同佛教中的“曼殊”特别类似。要知道,曼殊在女真的语言系统中,也属于一类佛号。所以,在入主中原后,女真文化与中原文化快速融合,逐渐产生了许多转音文字,这其中就包括了满柱——曼殊&mdash...

文殊菩萨号称七佛之师,他点化的七佛都有谁?
文殊菩萨就是生活中我们常说的五台山菩萨。文殊菩萨曾经在过去点化了七位佛门大能,成就佛位七佛。这七个佛分别是毗婆尸、尸弃、毗舍浮、惧留孙、俱那含牟尼、迦叶、释迦牟尼。文殊菩萨,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

八卦女老板苏总上线,罗子君老板苏曼殊的扮演者是谁
《我的前半生》罗子君老版苏曼殊的扮演者是 张棪琰 演员简介:张棪琰,1978年11月15日生于北京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1997级表演系本科,中国大陆女演员。

大智文殊菩萨是谁?
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梵名Mañjuśrī,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文殊菩萨是大智慧的象征。文殊菩萨是佛陀怙恃之一。文殊菩萨又称法王子,...

老佛爷是谁的称呼?
老佛爷,是指清朝帝王的特称。是慈溪的称呼。因为满族的祖先女真族首领最早称为“满柱”。“满柱”是佛号“曼殊”的转音,意为“佛爷”、“吉祥”。后来,有的显赫家族,世袭首领,起名就叫“满柱”。清朝建国后,将“满柱”汉译为“佛爷”,并把它作为皇帝的特称。光绪初年,慈禧太后刚满40岁,...

七十二家房客曼殊女演员是谁
七十二家房客曼殊女演员是郑竹翎。《七十二家房客》是由广东广播电视台和珠江电影集团联合出品的,广东珠影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承制,南方卫视首播的广东本土大型粤语情景喜剧,改编自珠影老导演王为一1963年拍摄的电影版。这部剧讲述了20世纪40年代民国时期广东广州西关太平街生活着72家房客,故事主要描述的是...

镇巴县13343281301: 苏曼殊(中国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 - 搜狗百科
伊项乐喜: 苏曼殊系广东香山(今中山)县人,1884年生于日本,原名元瑛(也作玄瑛),曾在日本横滨 大同学校和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1902年转入振武学校,学习陆军,并参加革命团体“青年 会”.次年,他在广东惠州削发为僧,取法名“博经”,又称“曼殊上人”,自此以“苏曼殊”之名亮 相民间.苏曼殊不同于一般和尚,他前往上海,结交革命志士,曾参加“南社”,又撰文极力反对 袁世凯称帝,被时人誉为“革命和尚”.除了投身革命外,他还多才多艺,既精通英文、日文和梵 文(译过拜伦、雪莱的诗作和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又擅长文学和绘画,所著小说《断鸿零雁 记》抒写男女爱情,风行一时,其书法、国画也堪称精美清丽.

镇巴县13343281301: 中国近现代有个出家当和尚的大文学家,思想家是谁? -
伊项乐喜: 此一人为近代文学家,也是一代奇僧苏曼殊. 苏曼殊简介: 苏曼殊,1884年10月9日(光绪十年甲申八月二十一日)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五岁时苏曼殊随父亲回广东.十二岁那年,父亲去上海经商,留曼殊在家乡...

镇巴县13343281301: 苏曼殊是个怎样的人?
伊项乐喜: 苏曼殊(1884—1918年),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堤,广东香山(今中山)人,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苏曼殊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苏曼殊曾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预科、成城学校等处留学就读,并利用假期到泰国、斯里兰卡等国游历.学成归国后,他在上海担任《国民日报》的翻译,不久就在惠州出家为僧.

镇巴县13343281301: 苏曼殊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这位作家是什么地方人 -
伊项乐喜: 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

镇巴县13343281301: 嗜糖如命的“糖和尚”是怎样的一个人?
伊项乐喜: 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名人却饮食无节,尤嗜甜物,此人名叫苏曼殊. 令人痛心的是,这位天才和尚却因肠胃病去世,年仅35岁.他夭折的原因,据说是他嗜酒 暴食、贪吃...

镇巴县13343281301: 请问哪位阁下知道“革命和尚”出处 -
伊项乐喜: 苏曼殊被人称作“革命和尚”.首先,苏曼殊是个干革命的人.在清朝末期,维新与革命两派争得厉害,苏曼殊是站在革命派一边的.因为干革命,苏曼殊结识了不少朋友,他的朋友中,有不少是名头很大的人物,如章太炎,如孙中山,如陈独...

镇巴县13343281301: 民国年间对中国的现状失望而愤怒出家的人是谁? -
伊项乐喜: 弘一大师李苦禅,出家前的名叫李叔同

镇巴县13343281301: “残阳影里吊诗魂,塔表摩挲有阙文,谁遣名僧伴名妓,西泠桥畔两苏坟”两苏指的是哪两个人? -
伊项乐喜: 诗僧曼殊和名妓苏小小 其中一位是诗僧曼殊.一般都称他“苏曼殊”,实则他俗家姓苏,名戬,字子谷,出家后师父赐名曼殊,呼之“苏曼殊”则僧俗混称,不确.但此名自他在世时既已见称.曼殊死后,热心的朋友把他安葬在杭州西子湖畔.墓前修建了一座两丈来高的方塔,塔正面镌“曼殊大师之塔”六字,侧面刻有二百三十余字的塔铭,赞词曰:终隐浮屠夙恋此湖 藏骨于此 可无惭于林逋 坟墓背负孤山,面对西泠桥,清幽寂静.与曼殊墓相隔不远,是六朝名妓苏小小之墓.奇僧名妓,结伴长眠.曾有人对此触景生情:残阳影里吊诗魂,塔表摩挲有阙文;谁遣名僧伴名妓,西泠桥畔两苏坟.

镇巴县13343281301: 苏曼殊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他游西湖时,在桥上遇到.苏曼殊为什么不 -
伊项乐喜: 题目 苏曼殊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他游西湖时,在桥上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妈妈.他发现这位老妈妈家徒四壁,便很想送一些钱给老人,又怕老人不收.苏曼殊绞尽脑汁最后请老人为他做了一件衣服,然后送给钱作为工钱.老人惊讶地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