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陶渊明的 隐与仕

作者&投稿:诺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理解陶渊明的仕与隐~

陶渊明早年的仕与隐

山名宗渡 撰



陶渊明,字元亮,于晋时名渊明,入宋后名潜。一直被看作一个逸士而见诸《晋书》、《宋书》、《南史》的隐逸传。作为东晋末最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所留下的诗文如《桃花源记》、《饮酒》、《杂诗》也素来为人们所传唱。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醉欲眠卿可去”、“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等名句处处可见其隐者闲适之意。然而从正史其本传中很难看出他这些思想究竟是由何而来,毕竟唐《晋书》、《南史》皆成书于沈约《宋书》之后,主要以《宋书》的《陶潜传》为参考,而《宋书》作者沈约为陶潜后数十年人,为人善文,对当时的文章大家颜延之一直极力推崇,陶渊明的文采如斯且又与颜延之交好,以此思之,沈约作《陶潜传》,不免也会略带点崇拜的感情色彩,事实上《宋书·陶潜传》中对陶诗文的整篇载录也证明了这点,其中《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命子诗》占了《陶潜传》的大头,而陶潜本人的具体事迹相较之下就单薄了许多。



渊明的曾祖即东晋名将陶侃,按一般的说法,陶侃以前的陶家一直是寒门,所以陶侃仕途上起步艰难,从小吏做起。然而,细观《晋书·陶侃传》有:“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吴平,徙家庐江之寻阳。父丹,吴扬武将军。”结合三国时在东吴最为普遍的部曲制来看,陶丹做到了扬武将军,其家在东吴也算是有一定根基的,不过自然远比不上吴郡陆氏等巨族。吴亡之后的晋统治下,原来东吴诸家族的地位降低了不少,以致连陆机、陆云这样的大族之家都要入洛揽誉,相比之下差了很多的陶家对于揽誉的机会也是有缝就钻,所以陶侃未显达之前借人揽誉的记载有不少[1],从而给人以陶氏过于孤寒的映像。而在司马睿建东晋的初期,诸多江东士族咸去归附,陶侃之侄陶臻亦在其中,“帝见之〈陶臻〉,大悦,命臻为参军,加侃奋威将军”,此时的陶家,俨然是以一个地方豪族的姿态出现。而后陶侃进一步显达,成为平定王敦之乱的中兴功臣,去世时达到了“使持节、侍中、太尉、都督荆江雍梁交广益宁八州诸军事、荆江二州刺史、长沙郡公”的高位,而后的陶侃与温峤、王导、谢安、谢玄五家功臣宗祀由晋至宋皆为当朝者所尊。由此陶侃以后的陶家一直都被看作名族了。



陶侃临终时的陶家,已是颇为宏大,“侃有子十七人,唯洪、瞻、夏、琦、旗、斌、称、范、岱见旧史”,同时陶侃兄子陶臻作为元帝的首从功臣也得封侯。然而陶渊明的祖父陶茂虽为陶侃之子,也曾任过武昌太守,其名却不在九子之中,显然不是陶侃诸子中的显达者。而陶侃的长沙郡公爵位与巨万家财,也是先后被陶瞻与陶夏一系所继承[2]。陶茂一系,只不过是庶流,所继承的只是陶这个姓与家族的一些影响罢了。陶氏嫡流多居于封国长沙或是建康,而陶茂任武昌太守,与陶氏老家寻阳甚近(案《宋书·州郡志》晋武帝时以寻阳属武昌郡,后单立寻阳郡,然而在东晋寻阳郡与武昌郡同属江州),陶茂之后,他这支迁回了寻阳柴桑老家,与长沙郡公一系没了什么往来。到了陶渊明这一代,其父陶逸早逝,陶渊明这支就更见破落了。而另一方面,陶渊明大致在其青少年时期受到其外祖父孟嘉的影响。孟嘉于《晋书·桓温传》末有小传,而陶渊明后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详叙其事迹,《晋书》所载也是由此得来。孟嘉字万年,为吴司空孟宗之后,由此与陶侃一族也算是有点渊源,故得娶陶侃第十女为妻,其所生第四女,即为陶渊明之母。时值虞亮、桓温先后主持荆州、江州,同时也是东晋清谈最盛的时期,《世说新语》里的言行大多发生于此期间,孟嘉早年便有美誉,后先有仕于虞亮、桓温之下,得以与当时众多名人交游,其潇洒个性与文采风流为时人所赞,一时也号称中州名士,在亲父早逝后,陶渊明自然受到了这位个性鲜明的外祖父颇多的影响。



案《晋故征西大将军孟府君传》可知孟嘉卒于桓温长史任上,年五十一,而《晋书》则曰五十三不可信。桓温卒于孝武帝宁康元年(公元373),故孟嘉去逝当在此前后,陶渊明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于其时尚不到十岁,不难推测受孟嘉亲自教导的机会不多,孟嘉的事迹应是其母及诸亲戚所叙,然而足以使陶渊明对这一外祖父倍极崇拜,其所作《孟府君传》也是详叙点滴事迹,极尽褒扬。而观陶渊明之后的为人与爱好,显然是有点模仿这个名士外祖父,《孟府君传》:“(孟嘉)好酣饮,逾多不乱。”、“文辞超卓”乃是孟嘉的真实写照,而这些又在后来的陶渊明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然而孟嘉终其一生也只是仕至小小的长史,未能留下万贯家财,最多也只是传给陶渊明一些书和琴之类的风雅之物,而陶家随着孟的去世在生活上陷入了真正的困境,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颜延之的《陶征士诔并序》中也有:“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另一方面,在精神生活上陶渊明处于满足的状态,“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废寝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复欢然有喜。”《饮酒》:“少人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这大概是他少年读书时的情况。



然而他在《杂诗》里也写到:“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家境的困顿与青年的热血,综合在一起足以使人产生做一番大事业的报负。而施展报负,只能走仕宦这条路。陶渊明于二十九岁才得到第一个官职,江州祭酒,起步不可谓不晚了,这其中的原因颇费思量:江州刺史一职在淝水之战前的数十年中一直是为桓温桓冲一系所垄断,与荆州一起构成桓氏统治长江中游的基础。以谢安为中心的建康集权派也一度试图从桓氏手中夺回江州而未果[3],然而淝水之战后这个局面即被打破了:桓氏最后的支柱桓冲于淝水战后次年(公元384)逝世,遗留下荆、江、豫三州实缺,谢安经过思量做了一番巧妙的安排:“乃以桓石民为荆州,改桓伊于中流,石虔为豫州”,事在《晋书·谢安传》。荆州作为桓氏大本营是没法动的,同时又将最勇猛难制的桓石虔置于三州中地位最弱的豫州,而仅次于荆州的江州则做了一番手脚——表面上看桓伊也姓桓,但跟桓温一族却有不小的区别,两家虽同出自谯国,但桓温一支出自龙亢,而桓伊一支出自铚县,桓温一族盘踞于荆州南郡,而桓伊一族长期活动在荆北及豫州。虽桓伊在淝水前后隶属桓冲,事实上却有很强的独立性,同时又与谢氏一族交好[4]。谢安以之镇江州,是从桓温一族手中夺回江州的第一步。而陶渊明作为桓氏故吏孟嘉之孙自然被看作是桓氏一系,这一年18岁左右,却因桓冲之死错过了最佳仕官机会。桓伊镇江州累年(这个累年,应是五年以上十年以下,年少不足以称“累”,多于十年则按例有确数),由于是纯武将制镇,所以陶在此期间入仕是比较困难的。桓伊后卒于任上,而后的江州刺史,应该是王凝之[5],也就是在王凝之任上,陶渊明初仕江州祭酒。



王凝之是王羲子之子,同时娶史上有名的谢氏才女道韫为妻,他继桓伊出任江州刺史无疑已表明以谢安为首的建康政权已正式掌握了长期为上游军阀所领有的江州。王凝之的为人,令谢道韫失望,远及不上谢安、谢玄、谢石优秀,然而也不是什么猥琐之人,而足称得上老实敦厚,同时也善书法文学。他上任后开始笼络江州的名士与豪族,陶渊明此时为乡里所贵,当然也受到州里瞩目,另一方面,陶当时在生活上已处于“亲老家贫”的窘境,不得不在仕途上寻觅机会。由此一拍即合,经过一番推举题携,陶渊明便入仕为州祭酒一职。然而陶却“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辛辛苦苦谋到了官,却马上又辞掉了,其中颇存疑问。案《宋书·百官志》[6]:“晋成帝咸康中,江州又有别驾祭酒,居僚职之上。祭酒分掌诸曹兵、贼、仓、户、水、铠之属。”晋时各州属职尽不相同,而在江州祭酒一职最见其重,同时所管杂且烦,王凝之以陶渊明为祭酒,足见对陶的重用,而陶渊明终因祭酒职事烦杂而“不堪吏职”自己跑掉了,王凝之体会到了陶的心意,再次起招他出任职事相对轻松的主簿,大概陶放不下这个面子,所以“不就”而在家“躬耕自资”。至此,陶渊明早年的仕官生涯告一段落。



陶渊明的陶氏出身、与外祖孟嘉的背景,使得陶渊明的出身的定位有点不尴不尬,有着辉煌的先祖陶侃,但先祖的荣光恰恰照不到他这一代的身上;外祖孟嘉曾一度接近最高实力中心桓氏,但正当陶渊明进入仕宦之年时,桓氏却因桓冲之死在江州势力的衰退到极点,从而打乱了陶原本的仕宦路线,每每在距人生的高峰就差那一步的时候,突然被打落低谷,这样的打击难免会使陶渊明因不甘而逐渐失去平常心。另一方面,东晋风流的辉煌时代,随着桓温、谢安等中心人物的逝去而渐渐落下帏幕,在失去决定性人物的之后,建康政权与桓氏荆州势力这东晋政治的双头短暂平衡被打破,两边开始倾扎、拉锯、走向激突,在这时代走向黑暗之际,士人们的命运也更加波澜起伏,陶渊明早年的仕与隐在他身上产生的不甘落漠的基调,掺杂到时代的风云变幻中,又搅动出多彩的浪花,伴随着桓玄的冒险,刘裕的寒门帝王之路,陶渊明又将再一次经历走向高峰的冒险、跌落低谷的惊恐、荣华身世风流时代逝去的不甘这一过程,而由这个过程我们也可以略窥陶渊明诗作中流露出的那种隐逸情绪之根源,敬请期待下篇:《陶渊明的政治冒险之路》。



[1]《晋书·陶侃传》:“鄱阳孝廉范逵尝过侃,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逵曰:“卿欲仕郡乎?”侃曰:“欲之,困于无津耳。”逵过庐江太守张夔,称美之。夔召为督邮,领枞阳令。“

[2] 《晋书·陶侃传》:“瞻,字道真,少有才器,历广陵相,庐江、建昌二郡太守,迁散骑常侍、都亭侯。为苏峻所害,追赠大鸿胪,谥愍悼世子。以夏为世子。及送侃丧还长沙,夏与斌及称各拥兵数千以相图。既而解散,斌先往长沙,悉取国中器仗财物。夏至,杀斌。庾亮上疏曰:“斌虽丑恶,罪在难忍,然王宪有制,骨肉至亲,亲运刀锯以刑同体,伤父母之恩,无恻隐之心,应加放黜,以惩暴虐。”亮表未至都,而夏病卒。诏复以瞻息弘袭侃爵,仕至光禄勋。“

[3]《晋书·桓冲传》:“卫将军谢安更以中领军谢輶代之(江州刺史)。冲闻之而怒,上疏以为輶文武无堪,求自领江州,帝许之。”

[4]桓伊善吹笛,在王国宝与司马道子构陷谢安期间,“帝召伊饮宴,(谢)安侍坐。帝命伊吹笛。---伊便抚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声节慷慨,俯仰可观。(谢)安泣下沾衿,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事见《晋书·桓伊传》由此可见桓伊与谢安之相得。

[5]案《晋书·王凝之传》:“(王凝之)仕历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王于隆安三年(399)在会稽内史任上死于孙恩卢循起义,则他任江州刺史当在桓伊之后,公元399年之前,陶渊明于公元394年入仕,正是其时。

[6]《宋书·百官志》记叙魏晋官制最详,因为宋本身的官制与魏晋变动不大,同时时代相近,而后来唐修《晋书》的《百官志》也是多从《宋书》转录,资料没有超出宋书所载范围。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又是一首陶渊明文豪的田园诗。陶渊明文豪的诗世来受到人民的赞扬,可是我却对此另有一番见解。

根据史书记载,陶渊明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不仕,原因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从正面看来他是一个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君子。可是此外,这也是一种消极的做法。陶渊明的才华无容置疑,但正是因为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他就更应该站出来,和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去抵抗恶势力。如果每一个栋梁之才都像他一样归隐山林,国家还有人才吗?这个社会又何时才能得到解救?人民何时才能过上和平安乐的生活?

我也甚是不喜欢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那种和平安静,与世隔绝的生活,或许是许多人心目中的仙境。可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人民只会安于现状,缺乏理想,不求上进。与世隔绝只会让人们思想落后。如果陶渊明的桃花源真的实现了!那最终只会导致国力衰弱,国情落后。

人生在这个社会里,就对这个社会有责任。如果当时像陶渊明一样的文人志士都站出来,为国家效力,那么,中国历史将要改写了吧~!

  木斋先生的《中国古代诗人的仕隐情结》中有一节是分析陶渊明的仕隐情结的,你可以找来看看。下面的文字是我根据超星上这本书的图书资料识别出来的文字,一定会有很多别字,不过大体意思应该可以看明白,你可以参考一下,不过最好还是找原书来看看,挺好的一本书

  第一节 仕隐情结
  《梦蕉诗话二则》中记载张翠屏《题渊明归隐图》:
  世无刘豫州,隆个老诸葛。
  所以陶彭泽,归兴不可遏
  岂知英雄人,有志不得豁。
  高咏荆柯篇,城然动毛发。。
  此诗揭焚渊明的英雄本色,透譬精誓g渊明原本是有“大济”
  之志的,也就是说,陶渊明的人生志向,原本是要做谢安、或说是
  他的曾祖陶侃一类的人物的.不得其时,故而归隐。大仕方有大
  隐,百此大志.因此才会宙陶渊明极为崇高的隐逸地位。他在《感
  L不遏赋》中说:
  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
  靡潜跃之非分,常傲然以称防
  主人公或是闲居自乐,或是“大济于苍生”,这实际上是渊明
  时常思索的两条人生道路,或说是渊明的自况。而渊明的结论则
  是:fJ:与隐都没芍什么不合本分,都能做然自足称心适意。话外之
  意是,究竟是仕还是隐,要看实际情况。这其实是他以后的结论和
  选择。在他的心目中,实际上是始终视白己为“大济于苍生”的人
  物的,只不过,由于时运不济,不能——骋怀抱而已。《感士不遇赋》
  中描述的“何旷世之天才?罕无路之不双”的状况,正是陶渊明感
  士不遇的自况。同时,也由于“密网裁而色骇,宏罗制而鸟惊”的
  社会环境,他才“被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走向了“击壤
  以自坎”的隐逸道路*
  陶渊明五十岁左右所作的《杂诗十二首》(其五):“亿我少壮
  时,无乐白欣豫。猛志逸四海,窑嗣思远赛。”更是道出了渊明心
  底的秘密:一般来说,隐逸者以清淡寡欲、闲静淡泊为主,不愿意
  谈及或说是根本就不承认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僚者葛亮那样的一
  边隐居,一边歌《梁甫吟》,谢安式的东山高卧,是由于其志向本
  不在隐,而在待机待时也,所以,诸葛亮与谢安终是政治风云人
  物。而陶渊明终身虽然三仕,但终究归于隐。隐士自己透露出:
  “猛志逸四海”.其志向之远大也就可想而切c诸葛九明、谢安改
  选而出仕,渊明则是由出仕而隐逸,交叉而道。他们共问勾勒丫
  个时代的仕隐情结。但在仕隐之间的天平上,却有着不同的倾6
  前者重在仕而后者重在于隐,前者隐中藏仕,仕中恋隐,后者仕
  恋隐,归依于隐,隐中藏仕。不同的倾斜从而造成不同的历史文
  地位:前者从此成为“欲回天地”者楷模;后者则成为出世精神
  象征。
  在归隐田园的愉悦中,渊明会时常一不小心就透露出他内心
  痛苦,内心的骚动,内心的不平:“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吉无予和,挥杯劝孤影。口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i
  终晓不能静。”。全然没有了“悠然见市山”的静穆,只有失眠
  痛苦;孤独的痛苦,光阴易逝、生命短暂的痛苦。在这种孤独女
  生命感中,我们不难看到屈原的影子,感受到屈原的那种“众人
  醉而我独醒”的孤独,那种“美人迟暮”的生命短暂而事业无成
  忧虑,但又不是屈原的复本,渊明将屈子那种以生命抗争的形女
  幼化为“挥杯劝孤影”的沉醉和“终晓不能静”的悲凄,并与“
  然见南山”的静穆融合,物我同一,儒道同一,古今问——*一切
  悲乐都融会贯通,圆通为一体了。《饮洒::E—首》(其八)中说: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改异类,卓然见高校。
  这里的青松无疑是渊明的自我象征,或说是渊明在大自然Ll’见
  到了自我的对应物,因而有感而发。作为有着“大济于苍生”志
  向、有着“卓然见高校”品格的渊明,归隐田园,就犹如生活在
  “众草没其姿”的“东园”,而“青松”自孔子品题之后,无疑成为
  儒家理想品格的象征,则这种对应,就义同时含有了儒道的哲学色
  彩。但是,这“青松在东园”的状态,是“青松”的自我选择,所
  谓“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也。这样,“合松”“卓然见高
  校”品格的内涵,就不是不能实现“大济于苍生”的44平,咐是隐
  居田园的傲然一笑,如同结句所说:“吾牛梦幻问,何事继尘聪?”
  渊明有如此之“猛志”,之所以最后选择归隐田园,是多种因
  素构成的。《感:鲁不道赋》说:“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乌惊。被
  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则“逃禄”者,逃戮也。向篇又说:
  “何旷世之无才,罕无路之不涩。”则原因也在于才华不被重用,因
  此,“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于朝市。”有旷世之才而不为—4世之
  用,对于华夏文化中的士人来说,无论如何是难以圆通的。陶渊明
  围之也会有许多的困惑,如他在《九日闲居》中所说:“如何蓬庐
  士,空视时运倾?,’这是具有总体人生象征意义的诗句;但是,也
  如他在此诗结句中说的:“栖迟团多埃,淹留岂无成广隐居本来就
  有许多乐趣,归隐出园难道就不能有所成就?这样,就将仕隐之间
  的矛盾得到了暂时的解决,或说是心理1:的解决,在jU世的方式
  上,寻求到人世的成就。而陶渊明的归隐也确实足有所成就的,而
  且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因为,他以自d的行为和诗文,为之建树
  了极为丰富的内容。最为重要的原因,是渊明个人性情的白然本性
  使然。何谓渊明的本性,《五柳先生传》说; “闲静少言,不幕荣
  利。好读书,不求其解,每有会意,使欣然态食。”这便是渊明本
  性。欲”大济于苍牛”而又不能忍受“以心为形役”的痛苦.“望
  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渭形迹拘”便是渊明本
  性;”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巨山”,便是渊明本性。所以,虽然渊明
  于慑:于隐,两者皆为俊杰,所谓“运适从钨役、—心处两端/’1:
  但在他心灵的天平上,还是有斯侧重的,那就是隐逸是他最后的抉
  择,而出什则是一种“误会”,“误落尘网中”是也,而这种矛盾的
  结果,是使渊明的隐逸与他前后时代的流行的隐选样式并不相同
  也就是说,渊明的隐逸,是一种近乎全新的隐逸样式》
  渊明的别样隐逸形式,其源头一是出于他个人的“大济于爸
  生”的政治情怀,如上所论,还有他的没落土族的家境背景,陶渊
  明出身虽是仕宦之家,但却已然没落,到厂他父亲的时代,连他的
  父亲的名字都已经不清楚了,要4\是出了陶渊明这么一个人物,恐
  怕陶侃的这一文就会从此默默无闻,无人间津了。这种没落的土族
  家庭,恰恰是陶渊明区别于其他世族的根本所在。陶渊明在组诗
  《饮酒二十旨》中回顾说: “畴首苦长饥,投来去学仕。”。可知,
  陶渊明是在学让之前先已在田园之中,所以,他的归隐是名副其实
  的回到了自己的本源,而投末学仕反而是学着过的一种生活,一种
  不自然的生活,违背自己本性的生活。所谓“商歌非吾事,依依在
  蹈耕。”③过真正的躬耕生活,而不是将躬耕作为生活点缀的隐逸
  生活。因此,渊明的仕隐情结及其种种行为,也无柱不在自然的本
  身之中。这大概也是到了宋代苏东坡的时代,才得到的认识。苏拭
  的著名论述:
  也就是说,渊明的隐逸,是一种近乎全新的隐逸样式》
  渊明的别样隐逸形式,其源头一是出于他个人的“大济于爸
  生”的政治情怀,如上所论,还有他的没落土族的家境背景,陶渊
  明出身虽是仕宦之家,但却已然没落,到厂他父亲的时代,连他的
  父亲的名字都已经不清楚了,要4\是出了陶渊明这么一个人物,恐
  怕陶侃的这一文就会从此默默无闻,无人间津了。这种没落的土族
  家庭,恰恰是陶渊明区别于其他世族的根本所在。陶渊明在组诗
  《饮酒二十旨》中回顾说: “畴首苦长饥,投来去学仕。”。可知,
  陶渊明是在学让之前先已在田园之中,所以,他的归隐是名副其实
  的回到了自己的本源,而投末学仕反而是学着过的一种生活,一种
  不自然的生活,违背自己本性的生活。所谓“商歌非吾事,依依在
  蹈耕。”③过真正的躬耕生活,而不是将躬耕作为生活点缀的隐逸
  生活。因此,渊明的仕隐情结及其种种行为,也无柱不在自然的本
  身之中。这大概也是到了宋代苏东坡的时代,才得到的认识。苏拭
  的著名论述:
  也就是说,渊明的隐逸,是一种近乎全新的隐逸样式》
  渊明的别样隐逸形式,其源头一是出于他个人的“大济于爸
  生”的政治情怀,如上所论,还有他的没落土族的家境背景,陶渊
  明出身虽是仕宦之家,但却已然没落,到厂他父亲的时代,连他的
  父亲的名字都已经不清楚了,要4\是出了陶渊明这么一个人物,恐
  怕陶侃的这一文就会从此默默无闻,无人间津了。这种没落的土族
  家庭,恰恰是陶渊明区别于其他世族的根本所在。陶渊明在组诗
  《饮酒二十旨》中回顾说: “畴首苦长饥,投来去学仕。”。可知,
  陶渊明是在学让之前先已在田园之中,所以,他的归隐是名副其实
  的回到了自己的本源,而投末学仕反而是学着过的一种生活,一种
  不自然的生活,违背自己本性的生活。所谓“商歌非吾事,依依在
  蹈耕。”③过真正的躬耕生活,而不是将躬耕作为生活点缀的隐逸
  生活。因此,渊明的仕隐情结及其种种行为,也无柱不在自然的本
  身之中。这大概也是到了宋代苏东坡的时代,才得到的认识。苏拭
  的著名论述:

仕为官,古人云仕途坦挡,一路平川。隐,归隐山林,大隐隐于市,中隐隐于村,小隐隐于山,说就是这个隐。

简明扼要:
陶渊明“仕”却受挫,不得不因“隐”之,心中却仁惦记国家安慰,百姓疾苦。对仕途仍然充满希望,这点在“悠然见南山”中略有体现。
楼主参考


防城区15843724089: 如何看待陶渊明之“隐”? -
郦宽世欣: 大多数认为陶渊明的隐是一种洒脱,是回归大自然,但我个人认为这其中仍有着一种无奈,因为他曾经也一定踌躇满志想要有一番事业,可是他的个性注定无法适应那个社会,所以他只有归隐,也许这是一种逃避,逃避现世的黑暗,给予自己心灵的慰藉,他在《归去来兮辞》中的“抚孤松而徘徊”就是最好写照

防城区15843724089: 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士生活? -
郦宽世欣: 陶渊明的隐士生活其实是在当时得不到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的情况下退而选择的一种生活,确实是闲情逸致,别有一番滋味,他的隐士生活如同他的那篇桃花园记一般,令人羡慕,寄情于山水之间,田园生活也自得其乐,总而言之,陶渊明的隐士生活,我们可望不可即

防城区15843724089: 对陶渊明隐居思想的理解 -
郦宽世欣: 陶渊明的思想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支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

防城区15843724089: 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的淡泊名利? -
郦宽世欣: 东晋末年,出现了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享有崇高地位的诗人.他以平淡、朴素而又富有情趣的笔墨,多方面地描写田园风光,抒发他在农村的真切感受.以前诗人忽视的田园景物第一次被他描绘得那样美妙动人,情味隽永,因此后人称他为“田...

防城区15843724089: 怎样看待陶渊明的归隐 -
郦宽世欣: 公元365年,陶渊明出生在江西一个没落官僚地主家庭.先祖陶侃曾任大司马,后因家道中落,才生活困顿.年轻的陶渊明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立下大济苍生的抱负.而在封建社会,想要实现抱负,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入仕为官,治国平天下....

防城区15843724089: 如何看待陶渊明归隐“遁世” 跪求 这是作业,快 -
郦宽世欣: 由陶渊明归隐,可以从一个侧面反应出当时社会的现状,正人君子难以自处,如果不同流合污,就会被制度淹灭,世人皆醉的时代,陶渊明既无力回天,又不能在当时的环境下洁身自保,只有选择退出仕途,归隐乡里,这也正是他智慧的表现,但同时也反映出小人物在面对大社会环境的无耐.

防城区15843724089: 对陶渊明归隐的看法结合已经学过的《归田园居》和《五柳先生传》等,说说在你心目中的陶渊明是怎样一个人,并谈谈你对古代归隐现象的看法~ -
郦宽世欣:[答案] 有人说,陶渊明不仅是田园诗人,而且还是理想主义者.想必这位仁兄定是对陶渊明作了一番研究,才下此定论.先且不说这位仁兄对陶渊明所下定论是否正确.咱也来先研究研究陶渊明,再说这位仁兄的定论如何.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

防城区15843724089: 以对陶渊明归隐的看法为主题,写一篇周记400左右 -
郦宽世欣: 优雅,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自然的本性.陶渊明处于一个崇尚自由、玄风扇炽的时代,政治上的篡夺和杀伐使一意寻求避祸全身的士人极易形成隐逸的品格.陶渊明隐逸性情的形成,应当说与东晋士族文人这种普遍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

防城区15843724089: 从中国传统哲学的角度如何理解陶渊明的归隐 -
郦宽世欣: 首先,陶渊明对传统哲学应该是是相当熟悉的,而且对当时流行的佛学也不陌生,这些从他的诗中可窥一二. 陶渊明的归隐?首先这归隐不是不入仕,而是根本上溺于自然. 陶渊明的归隐?他自己不说了么: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

防城区15843724089: 怎么理解陶渊明的隐士情怀,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要写八?
郦宽世欣: 陶渊明的精神世界中也曾闪现过长生不死的美好渴望,“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24]但这种向往只是转瞬即逝的流光.他清楚地认识到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