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七次下西洋条件和目的

作者&投稿:揣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郑和七次下西洋,为什么能够进行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1.宣扬明朝国威(政治目的); 2.扩展海外贸易(经济目的); 3.还有一说法是,明成祖为了寻找可能流亡海外的建文帝(军事目的); 4.赴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觐(个人目的);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1.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西洋,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 2.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给南洋,西洋各国带来了经济实惠; 3.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4.由于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全部的开支都依赖明朝强大的国力来支撑,没有对中国带来什么经济实惠,于是,明朝全盛时期过后,再也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支持这项庞大的工程了,下西洋随之停止。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朝初期郑和奉命出使7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后来有根据历史纪录改编的同名动画片、电视剧。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前提: 1.唐宋以来领先世界的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发达的造船技术; 2.明帝国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和强大的军事力量保障,医疗技术成熟,熟悉西洋医术; 3.有永乐帝朱棣这样雄才大略的统治者,和郑和这样出色的航海家,外交家

A 国家方面的条件:政治稳定、经济富强;
1 宋元以来我国海外交通的发展为郑和航海奠定了基础条件。。。
2 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及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日益发达,为发展海外交通提供了物质前提
3 科学技术上的成就,造船工艺的进步,尤其是罗盘针指南应用于航海,为发展海外交通提供了技术条件
4 陆海交通比重发生了变化,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同时也使中外交通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使下西洋更加的合理可能。算社会条件吧

B 个人方面的条件:具备相当的地理和航海知识、坚强的毅力、团结合作的精神及组织能力等。

条件:

1、政治稳定、经济富强;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及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日益发达,为发展海外交通提供了物质前提。
2、科学技术上的成就,造船工艺的进步,尤其是罗盘针指南应用于航海,为发展海外交通提供了技术条件。
3、宋元以来我国海外交通的发展为郑和航海奠定了基础条件,同时,陆海交通比重发生了变化,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同时也使中外交通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使下西洋更加的合理可能。
4、明成祖时期和平友好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皇族想要向外展示国力和对海外奢侈品的需求都对郑和下西洋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5、个人方面的条件:郑和团队具备相当的地理和航海知识、坚强的毅力、团结合作的精神及组织能力等。

目的:

此文供参考:

《郑和下西洋目的及意义》

郑和率大队船舰,众多人员,花费钜大,在28年间,不为战事,连续下西洋七次。这样大规模之远洋船事,在中国史上只有一次,在世界史上也绝无仅有。不可能认为是偶发事件,而必有极强烈的动机,及坚定的目的。所以向来为研究郑和历史者所重视,而常被提及探讨。与其它两个大问题 — 郑和宝船有多大? 与郑和船队到过那些国家(或城池)? 共为鼎立三足或三大悬案。在本篇里,我们先谈其动机及目的,以后再谈其它二问题。

下西洋之动机及目的,可能有多种多方面,而各方面也可能有轻重之别。已经被提出之要项,大略可分为皇位继承,政治,外交,贸易及文化五方面。下文依次浅谈各方面之可能性及其相对重要性。

(一)皇位继承方面

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名,最后攻下国都南京,火烧皇宫,但过后没有找到其侄建文帝的遗体。朱棣虽马上自号永乐帝,但对于此事及建文帝遗臣跳散各地,可能仍有挂怀。明朝历史文献里,留有一些建文帝可能没有被烧死,而逃亡海外之传言,甚至有说出家于二十年后,返北京之故事。所以,有人认为永乐帝派郑和下西洋之一主因为追寻建文帝。此种说法不可能成立,因为郑和每次出使海外都是那么浩浩荡荡,建文帝若亡命海外,当闻风而躲藏起来,大规模下西洋寻建文帝绝非有效之方法。目前,绝大多数学者已不相信此说。但历史小说常常为了戏剧化,尚强调此可能。

(二)政治方面

永乐帝在位24年间,中国西北部的蒙古旧部继续对明朝产生危机,永乐帝还亲征几次,并在最后一次征途中去世。所以,有人认为永乐派郑和下西洋是为安定海外,使永乐没有后顾之忧,已利明朝专注防御北方之乱。

但此说不可能成立,因为当时海外诸国武力都不强,没有攻侵明朝海域之可能。

另有一说是,下西洋是为控制遗存在中南亚及印度北境之蒙古汗国。这也不可能,因在永乐年初,此国之可汗死亡,对明朝已没有威胁。

郑和七次下西洋,碰到三次战役,其一为帮助某一小国政权转换,一为某国想偷袭郑和船队,一为海盗集团,三者都是小战役(下篇会再详述)。有人依此视为郑和下西洋有当「国际警察」之作用。但这些只是顺途发生事件,不可能是主要动机或目的。郑和碑文有言「及海外邦、番王不恭者生擒之。蛮寇之侵略者剿灭之,由是海清宁,番人仰赖者」,可证实此言。

(三)外交方面

西洋各国对于郑和庞大百艘巨舶及数万兵士,浩浩荡荡迫临其海域,当然会有小巫见大巫,战战竞竞之感。所以「扬威跃武」做为永乐派郑和下西洋之主要目的之一是很可了解的,并被绝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的。

但若只为海外展示国力,对明成祖有何大利益呢?何需花费那么大的经费及军力呢?故「扬威跃武」不可能是永乐帝的「终极」目的。

因为下西洋七次中,郑和没有占领任何一个国家或城池。故近二十年来,常常有人倡言:郑和下西洋是「和平之旅」。但这是表面、肤浅、「自吹自擂」,「自己往脸上贴金」之说而已。想想西洋小国会认为这是「和平」之举吗?

其实,郑和的宝船每次都载了许多宝物,送给每一个访国之国王,做为「礼物」。并且许多国家也都派使者或皇帝本人,乘郑和宝船并带了其国之特产珍奇,返回明都进贡。这些外国使者来中国后,过些时尚要郑和船送他们返国,并带回更多的「礼物」。所以永乐年间,海外朝贡国家由洪武帝年间之几国,增至30余国。永乐死后,下西洋事停止六、七年,以前朝贡国就不来了。宣帝初年,希望有外国来朝贡,才有第七次之行。

再者,这共28年间七下西洋,等于平均每四年一次,一次出使往返要两年,故约有一半年月,郑和船队络绎不绝之中国至西洋之间。为什么要如此频繁呢?

综观之,明初永乐之「外交」实是现代「金钱外交」之历史先例而已。

(四)贸易方面

西洋诸国,对明朝出品之陶瓷、丝绸、钱币等等,都极喜爱,永乐年间确也利用郑和下西洋之官船,载运这些货品到海外。在返程中,郑和官船亦购买或交换一些中国所缺之香料,染料,宝石,象皮,珍奇异兽等等。所以下西洋当然有某程度中外两方贸易作用。但若贸易是主要目的,何需建造宝船二、三百艘及每次派二、三万人(官兵)?古今所有商船都设法用最少的船员,空出最大的船上空间做为载物之用,以增加其利润。郑和船队与一船商船队是背道而驰的。故学界所习用「朝贡贸易」为郑和下西洋动机之说,是把「贸易」重要性过于夸大了。

(五)文化方面

原为中国东南沿海区的妈祖海神,保佑船事之信仰对郑和下西洋人员是很重要的。因为访问西洋各国有七次之多,妈祖信仰也借助此航行,传播到南洋诸国。这是下西洋文化方面最值得提及的,也是影响至今的。但这些相互海事与宗教信仰之发展,是下西洋之成果而非其动机。

本人综合分析之结论,认为永乐派郑和下西洋之最根本目的,是希望海外各国来中国朝庭称臣朝贡,以显示他是众望所归,真正「天命之子」而非篡位之帝。这种作为方式则是花国家大钱,买通其私人威望的「金钱外交」而已。所以永乐派郑和下西洋的动机及目的是满足专制帝王私欲,跟所谓国际间「和平之旅」无关。

(国立台湾海洋大学客座教授 苏明阳)

郑和是以宣扬国威,扩大政治影响和满足统治者的猎奇的需要为主,不计经济效益。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前提: 1.唐宋以来领先世界的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发达的造船技术; 2.明帝国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和强大的军事力量保障,医疗技术成熟,熟悉西洋医术; 3.有永乐帝朱棣这样雄才大略的统治者,和郑和这样出色的航海家,外交家。

条件:1.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2.郑和的船队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
3.船上配有航海图和罗盘针

目的:其实主要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不计经济效益

有种说法明成祖怀疑建文帝流亡海外,派郑和等人寻找其踪迹。
http://iask.sina.com.cn/b/4366679.html


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前提条件:国力强大;造船等手工业发达。特点: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抵达的国家多。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宝太监郑和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

郑和率领庞大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他能七次成功下西洋的关键因素有哪...
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团队最远甚至到达非洲东海岸,郑和之所以七次成功下西洋,所靠的关键因素就是当时明朝船舶技术的发达,和明成祖朱棣的支持,再加上郑和这个非凡的指挥着的带领。凭借着这些关键因素,让郑和团队的海外探索,比欧洲的那些航海家们早了好几百年。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明朝国力达到...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哪
经济背景方面,明代初期朱元璋三十一年励精图治,农业经济得到发展,矿冶、纺织和陶瓷、印刷技艺迅速发展,具备不同程度的提高,江南地区海船建造技术发达,为航海事业发展创造条件,明初工商业快速发展,宋元以来的中国海外贸易发达,对外移民增加,是郑和下西洋的经济条件。科技方面造船业技术发达,罗盘和指南针...

下西洋的郑和舰队,生活条件怎么样
郑和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航海家,他七次下西洋,扬我国威,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福音,也让外国人感受到了大明的友好和亲善。今天我们来看看郑和舰队的生活情况,为什么郑和舰队里面会出现一些老太太,那些船员在船上的伙食怎么样呢?他们如果得了重大疾病,在医疗条件较差的船上,有什们办法来治疗呢?我们先...

郑和下西洋发生在哪个皇帝时期
郑和是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驱,郑和下西洋是当代航海事业的顶峰,后世几百年中,几无人能及。“西洋”即今文莱以西的海域,包括中国南海及印度洋。与“西洋”相对的是“东洋”,即日本。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前提:1.中国唐宋元朝以来发达的造船技术;2.罗盘,火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大规模的远洋航行提供了安全保障。3....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郑和一共七次下西洋,下西洋的时间分别为:1405年6月、1407年10月13日、1409年10月、1413年11月、1417年6月、1421年3月3日、1430年。郑和下西洋的时间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郑和下西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最远...

郑和七下西洋的时间、路线、作用和失败的原因
1、第一次下西洋爪哇事件 郑和第一次出使,首达占城。自占城顺风南下,二十天即到达爪哇。此地古名阇婆,即今之印度尼西亚之爪哇岛,为南洋要冲,商业发达,人口稠密,物产富饶。郑和等于永乐四年(1406年)六月至其地。据《明史》记载,时该国“西王与东王构兵,东王战败,国被灭。时朝使经东王地,...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一道问题………
“郑和下西洋显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成就,”根据下列的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条件和前提可以看出是对的,这点毋庸置疑。“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悲哀”也是对的。郑和下西洋可以不以贸易获利为目的,但不能不计成本。七次下西洋给明朝财政造成巨大经济负担,随着国力衰退,航海的壮举必然随之悄然结束。当时的永乐帝和...

七年级下册历史填空题,求精辟,阅卷老师看了肯定打勾的那种。
明朝前期明成祖(朱棣)在1405——1433年派郑和七次下西洋,条件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政治稳定。目的: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影响是:①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②促进了 海上丝绸之路 的大繁荣、大交流 ;③比新航路的开辟早...

郑和下西洋的具体路线及影响
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二、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1、开辟了亚非的洲际航线,为西方人的大航海铺平了亚非航路。2、对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进行了一些海洋考察,搜集和掌握了...

新巴尔虎右旗15939216119: 郑和下西洋(明朝历史事件) - 搜狗百科
傅泥紫龙:[答案] 条件:1.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2.郑和的船队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 3.船上配有航海图和罗盘针 目的:其实主要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不计经济效益

新巴尔虎右旗15939216119: 郑和七次下西洋其目的是什么? -
傅泥紫龙: 郑和下西洋 1.条件: (1)明初国力强盛,社会安定. (2)郑和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 (3)船上有航海图和罗盘针. 2.目的:为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3.时间: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

新巴尔虎右旗15939216119: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时间,次数,到达的地区 -
傅泥紫龙:[答案] 条件:宋元以来的航海业发达,已经能够远航至印度洋沿岸; 目的:与印度洋沿岸搞好关系,促进经贸文化交流,同时寻找建文帝; 时间:1405——1433; 次数:七次; 到达地区:马来群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

新巴尔虎右旗15939216119: 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最根本条件 -
傅泥紫龙: 1、政治稳定、经济富强;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及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日益发达,为发展海外交通提供了物质前提. 2、科学技术上的成就,造船工艺的进步,尤其是罗盘针指南应用于航海,为发展海外交通提供了技术条件. 3、宋元以来我国海外交通的发展为郑和航海奠定了基础条件,同时,陆海交通比重发生了变化,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同时也使中外交通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使下西洋更加的合理可能. 4、明成祖时期和平友好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皇族想要向外展示国力和对海外奢侈品的需求都对郑和下西洋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5、个人方面的条件:郑和团队具备相当的地理和航海知识、坚强的毅力、团结合作的精神及组织能力等.

新巴尔虎右旗15939216119: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目的.概括.意义 -
傅泥紫龙: 郑和下西洋: 1、背景:明朝前期,国力强盛,积极遣使到亚非各地,促进中外交流. 2、目的:(1)宣扬国威,即宣传明王朝的强盛;(2)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3)为宫廷购回奢侈品. 3、经过:1405-...

新巴尔虎右旗15939216119: 郑和下西洋的起止时间及历史意义 不要太详细了 -
傅泥紫龙:[答案] 从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郑和先后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亚洲非洲等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海足迹遍及亚、非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七次航行的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

新巴尔虎右旗15939216119: 郑和七下西洋究竟为了什么? -
傅泥紫龙: 1、郑和下西洋目的: ①宣扬明朝国威(政治目的); ②扩展朝贡贸易(经济目的); ③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④出海目的是为迎佛牙; ⑤加强同各国的联系. 2、事件简介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宝太监郑和从太仓的刘家港起...

新巴尔虎右旗15939216119: 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要下七次,而不是一次?是不是有什么目的还没有达到?郑和只下七次是不是因为在第七次下西洋时,达到了最后的目的,所以没有第八次... -
傅泥紫龙:[答案] 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寻找朱允文. 朱棣登基后,朱允文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在这种情况下.朱棣就选了两个心腹分赴海外和明朝内部寻找. 在国内秘密寻找的就是后来成为内阁成员的胡濙,到海外寻找的就是在朱棣发动靖难后在郑家庄立下赫赫...

新巴尔虎右旗15939216119: 郑和,一位伟大的航海家.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写出郑和下西洋的具体时间以及下西洋的目的.(2)郑和的船队进行远洋航行的条件有哪些... -
傅泥紫龙:[答案] (1)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和到西洋“取宝”,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 (2)明朝初年,社会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