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帮帮我找一下海明威的一篇小说<等待一天>的原文?谢了~~~~

作者&投稿:成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能帮我找一下这段话的原文~

前世今生(不知道作者)

迟到的相逢,是一种痛。一种难以名状的痛。一种永远也无法痊愈的痛。因为相逢,因为相知。你必能感知,你必有同心。天意如此,安复强求?然既相逢,却缘何迟到?


   一遍一遍,仰天而问。

   于千千万万人之间,于千千万万年之后,于千千万万之来世,与你相逢。相逢已是上天的恩赐。

   前生相约奈何桥边,柳絮漫天轻舞。细雨如丝,酒旗迎风。依稀可以看见,那弯弯的石拱桥头,你随风而立,长发飘飘,明眸皓齿,嫣然一笑,风情万种。

   少年侠气,青衫磊落,长发披肩,桀骜不羁。春风成剑,剑做龙吟。为一个遥远的梦想而去奈何桥边,为一句鲜亮的诗句而去寻梅踏雪,为一朵伊人的轻笑而去鲜衣扬眉,为一个快意恩仇的江湖而去轻蔑生命。

   酒是是竹叶青的青,醉是女儿红的红。明月小楼,好风如水,清景无限,相思如梦,一室琴声,寂寞无人见。

   烟波袅袅,长琴滴泪。幽咽的琴声中,一曲一调演绎着那古老的歌谣。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美人吹箫花动容,少年如玉剑如虹。

   你可知道,我已在佛前跪求了整整五百年。五百年的青灯古佛,五百年的晨钟暮鼓,为的,只是今日。为的,只是相逢一笑。

   尽管我如这片伶仃飘落的叶或那形单影只的鸟;尽管我要为一轮明月而问酒或为一壶愁酒而问月;尽管我时常为过往的梦而悔或为枉过的悔而梦;尽管我留一盏灯而静听风夜,尽管……

   那么,就采那朵最美的花送你吧,这样才好在我远去后弹琴扬歌;才好在天涯明月下思念你独挹清秀的容颜,才好在绿肥红瘦的风雨飘摇中斟满人比黄花瘦。

   匆匆一见,匆匆一别,后来在一场国破山河民乱江湖存的战争中,我被一枚流矢射死。临死的时候我明白万古长存的山岭并不胜于生命短促的玫瑰。于是笑了……
  
  
   再一次抬起头,迎面而来的是灿烂的阳光,让我,恍若隔世。依稀中有谁在吹一首曾经熟悉的曲子我却想不起,可惜我忘了它的名字。拣到一个关于记忆的瓶子,闻到里面有不同时期的气息,也许是漂流了太久,干冷又阴暗。那是一场失速的流离,那是一场彷徨的关注,那是一场风花的悲哀,那是一场美丽的邂逅。曾经激情的眼神,曾经浪漫的心语,曾经的心电感应,曾经的琴声沧桑。终于豁然开朗,哈哈一笑,立地成僧。

   为谁青杏煮酒?为谁举杯邀月?为谁把酒临风?为谁梅子雨冷?

   不要说今生无缘,只待来世,不要。不是不相信你,不是不相信我。不相信的,也许只是那难以预测的明天,那无法抗拒的命运,无法预知的期待。明白,命运或许只能是一种悲哀。期待,或许真的太奢侈。

   前世已远。

   今生,莫非又要重现这同样的轮回?今生,莫非我真的只能隔着遥远的时空重复前世的等待?其实,我不是不愿意,不是不愿意再久久的跪于佛前,用五百年的的光阴,再求一次来生的相逢。

   今生将只求化身为花,于你必经的路旁,为你绽放一季的美丽。然而,怕时间经不起太长太久的等待,怕一次次的错过会演绎成永恒。

   而你今生必定是一幅画,敦煌的石窟中绝世的壁画。飞舞流溢的灵魂,在笑着,没有任何的言语,只是在舞着,在笑着。任风中的时光,流转了一个轮回,又一个轮回。

   听说那面壁的高僧已望了千年,只为了能参悟这飞舞着灵魂的笑。殿前的那一炷香,也焚烧着,陪伴了这位高僧千年静穆的时光。

   而我必定是聋哑痴颠的僧人。

   在佛前求了又求。佛微笑无语,仍用手指,点了一点,于是,流星满天,六月飞雪。

   生生世世,都是相似的故事。当你来了,我却走了。当我从花树下走过,你的花却落了,漫天花雨扑向我的背影,当我回首,却只看到了春的憔悴。当我用一生的血舞成一抹夕阳,你却在山的那边水的那边吟唱。繁星出来了,才发现最后的一抹云彩,是我今生的守候。当我策马驰过草原,你是我蹄下的红尘,徒劳地用藏了一生的芬芳点染我的行尘。当你在江南采莲,我是你腕下无奈的水波,空留下你容颜如雪。

   时光流转了一个轮回,又一个轮回。只是在错过的相逢中诠释,在牵挂中默默回忆。天地为之动容,天女散下了漫天的鲜花。佛动了动手指说,不可以,天地尚有遗憾,你们怎可如此完美。

   我终于开口,终于聆听,终于感悟,拈花一笑,离开尘世。

   佛也笑了,有晶莹的泪花从斑驳陆离的泥塑流淌下来……

厄尼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著名小说家。出生于一个医生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红十字会救护车司机,在意大利前线受伤。后作为《多伦多明星日报》驻外记者赴法国,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于1925年出版。40年代出版成名作《太阳照样升起》,描写战后一批流落欧洲的青年的迷惘、彷徨和幻灭感,小说被称为迷惘的一代代表作。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1927)和《胜者无所得》(193)塑造了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硬汉性格”,确立了他短篇小说大师的地位。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1929),以他在意大利战场的经历为背景,描写一对恋人的幸福被战争摧毁的悲剧;《丧钟为谁而呜》(1940)以反法西斯主义为主题,描写一名美国志愿兵在西班牙内战中的英勇牺牲精神。这两部反战小说被誉为现代世界文学名著。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2)描写一个古巴渔民面对失败时的顽强拼搏精神,此书获得普利策奖。其他作品还有《死在午后》(1932)《非洲的青山》(1935)、《有的和没有的》(1937)《过河入林》(1950)等等。
海明威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不仅文体简洁,而且语言生动明快,对美国文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1954年海明威获诺贝尔文学奖。

如果有必要的话,请看下面更加详细的。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后来去加拿大多伦多市星报任记者。1921年重返巴黎,结识美国女作家斯坦因、青年作家安德森和诗人庞德等。1923年发表处女作《三个短篇小说和十首诗》,随后游历欧洲各国。192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初获成功,被斯坦因称为“迷惘的一代\1929年,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长篇巨著《永别了,武器》的问世给作家带来了声誉。 30年代初,海明威到非洲旅行和狩猎。1935年写成《非洲的青山》和一些短篇小说。 1937年发表了描写美国与古巴之间海上走私活动的小说《有的和无的》。西班牙内战期间,他3次以记者身份亲临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以美国人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他曾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斗争。1941年偕夫人玛莎访问中国,支持我国抗日战争。后又以战地记者身份重赴欧洲,并多次参加战斗。战后客居古巴,潜心写作。1952年,《老人与海》问世,深受好评,翌年获普利策奖。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卡斯特罗掌权后,他离开古巴返美定居。因身上多处旧伤,百病缠身,精神忧郁, 1961年7月2日用猎枪自杀。 海明威去世后发表的遗作,主要有:《海流中的岛屿》(1970)和《伊甸园》(1986)。他那独特的风格和塑造的硬汉子形象对现代欧美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他于1899年生于芝加哥附近的一个医生家庭,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担任驻欧洲记者,并以记者身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抑郁,1961年自杀。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塑造了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第五纵队》,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50年代,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形象”(代表作《老人与海》1950)。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20年代是海明威文学创作的早期,他写出了《在我们的时代里》、《春潮》、《没有女人的男人》和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等作品。这一时期,正值西方世界沉沦为爱略特在社会崩溃背后所看到的荒原时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就是写战后一群流落欧洲的青年的生活情景以及他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小说主人公杰克·巴恩斯是一名美国记者,战争毁掉了他的性能力。他爱上了一名英国护士勃瑞特·艾希利,后者也倾心于他,但他们无法结合。

一个美国作家罗伯特·柯恩——一个对生活颇多虚妄与浪漫幻想的人也爱上了勃瑞特,但她并不喜欢他。这一群历经沧桑的青年,战后浪迹欧洲大陆,整日无所事事,聚饮、争吵或殴斗。战争夺取了他们的亲人,给他们留下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创伤,他们对战争极度厌恶,对公理、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怀疑,对人生感到厌倦、迷惘和懊丧。小说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谴责了战争,具有反战色彩。小说因写了一代人的迷惘而成了“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的代表作。

《永别了,武器》(又译《战地春梦》)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他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为主题,揭示了“迷惘的一代”出现的历史原因,控诉了战争毁灭人的理想和幸福,戕害人们的心灵,并使千百万无辜生因此涂炭。这篇作品显露了海明威散文风格的基本特色和“现代叙事艺术”。作品故事情节简单而意境纯一,语言朴实无华,句子短小凝练,环境描写达到情景交融。

40年代,他根据在非洲的见闻和印象写了《非洲的青山》、《乞力马扎罗山的雪》, 还发表了《法兰西斯·玛贝康短暂的幸福》。1932年发表了《午后之死》, 尊奉美国建筑师罗德维希的名言“越少,就越多”,使作品趋于精炼,缩短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提出了“冰山原则”,只表现事物的八分之一,使作品充实、含蓄、耐人寻味。

1939年,海明威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这是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品。它写了国际纵队的志愿人员罗伯特·乔丹为配合一支游击队的一次炸桥行动而牺牲的感人故事,这部作品是海明威中期创作中思想性最强的作品之一,在相当程度上克服和摆脱了孤独、迷惘与悲泣的情绪,把个人融入到社会中,表现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二战后,海明威创作进入晚期,其代表作为《老人与海》,由于小说中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一生的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以自己的经历披露了当权者的伪善和现实的残酷,刻画了美国年轻一代的迷惘情绪,作品中洋溢着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在探索艺术创作的途径中使现实主义在开放性的兼容并蓄中获得了新的光采!







海明威的生平




欧纳斯特·密勒·海明威生于一八九九年七月二十一日,一家六个孩子,他是第二个。他母亲让他练习拉大提琴;他父亲教他钓鱼和射击。童年似乎没有创伤。中学是一九一七届的,他是一个热情的、好竞争的标准美国男孩;学习成绩好,体育运动全面发展(游泳、足球、射击,还偷偷地到当地体育馆去学拳击),参加辩论团,学校乐队里拉大提琴,编辑学校报纸《吊架》,还给文学杂志《书板》投稿,写短篇小说(已经初具日后成熟的风格的苗头),写诗。他有时中途搭别人的车,出去旅行。有一次在禁猎区打鹭鸟,事后躲藏起来,免受法律制裁。某些批评家认为,海明威离家出游说明他童年过的是正常的生活;但在别外一些批评家看来,则象征他早年反判像树园的生活方式,反映他家庭生活中关系紧张。
他父亲与母亲的兴趣一定截然相反,所以引起他身上相克的反应和某种敌对性。姐姐玛茜琳尼·山福德大他两年,但同海明威一起长大,说他父母亲“互相笃爱”,但承认他们“常常相互感到厌烦”。他母亲格雷丝·霍尔·海明威是公理教会信徒,宗教观念强(她给四个女儿取了圣徒的名字),但也是一位有艺术修养的女人,她把家庭环境布置得如同教堂组织的文化沙龙。他父亲克拉伦斯·艾德家兹·海明威是一个杰出的医生,热心的、有训练的运动员,又是一个专业的研究自然界的人,他引起他儿子对于户外活动的爱好。夏天,他们居住在密执安北部近彼托斯基湖畔的房子里,海明威医生有时候带他儿子一起出诊,横过华隆湖到奥杰布华族印第安人居住地去;他们经常一起钓鱼和打猎。他们关系密切,虽然他父亲严于律己,甚至比海明威太太更严格,更具有清教精神。
他双亲各自对他的影响至少粗粗看去是清楚的。他对户外活动的爱好,作为运动员的训练和勇敢,从来没有减退过。他喜欢音乐(虽然讨厌学大提琴)和美术,也一如既往。他珍爱巴哈和莫扎尔特,说他从“研究和声学与对位法”之中学到写作方法;又说“我从画家身上学到的东西同从作家身上学到的东西一样”。从海明威在像树园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现有的材料看来,没有一点能说明他日后不是一个正常的成年人。然而,我们看一看这位自传性异常突出的作家的创作,就发现那些以涅克·阿丹姆斯为主人公的、关于那一段时间的故事(《印第安帐篷》、《医生与医生妻子》、《某件事情的结束》、《三天大风》、《战斗者》与《杀人者》),写的却是暴力与恐惧、混乱与失望的主题——还有孤独;他的同学指了,孤独与多才多艺是海明威当年最突出之点。
他毕业前两个月,美国参战。卡洛斯·倍克尔写道:“他面临的几条路是上大学、打仗和工作,”海明威选择工作。他左眼有毛病,不适宜去打仗。一九一七年十月,他开始进堪萨斯市的《星报》当见习记者,这家报纸是美国当时最好的报纸之一。六个月之中,他采访医院和警察局,也从《星报》优秀的编者G·G·威灵顿那里学到了出色的业务知识。海明威在《星报》头一次知道,文体象生活一样必须经过训练。《星报》有名的风格要求单上印道:“用短句”,“头一段要短。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下面说,不要反面说。”海明威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学会把写新闻的规则化成文学的原则。
但是,战争的吸引力对海明威越来越大,他于一九一八年五月后半月开始这场探险。头两个月,他志愿在意大利当红十字会车队的司机,在前线只呆了一个星期。在这个星期最后一在的下半夜,海明威在意大利东北部皮亚维河边的福萨尔达村,为意大利士兵分发巧克力的时候,被奥地利迫击炮弹片击中。他旁边的一个士兵打死了,就在他前面的另一个士兵受了重伤。他拖着伤兵到后面去的时候,又被机关枪打中了膝部;他们到达掩护所的时候,伤兵已经死去。海明威腿上身上中了两百多片碎弹片,他在米兰的医院里住了三个月,动了十几次手术,大多数弹片都取了出来。他受伤的时候,离他十九岁生日还差两上星期。
五十年代早期,海明威说过:“对于作家来说,有战争的经验是难能可贵的。但这种经验太多了,却有危害。”摧残海明威身体的那次炸裂也渗透他脑子里去了,而且影响更长、更深远。一个直接的后果是失眠,黑夜里整夜睡不着觉。五年之后,海明威和他妻子住在巴黎,他不开灯仍然睡不着。在他的作品中,失眼的人处处出现。《太阳照样升起》中的杰克·柏尼斯,《永别了,武器》中的弗瑞德里克·亨利,涅克·阿丹姆斯,《赌徒、修女和无线电》中的弗莱才先生,《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哈利和《清洁、明亮的地方》中的老年待者,都患失眠症,害怕黑夜。
那个年老的待者说:“这毕竟只是失眠。有这病的人一定不少。”失眠是那种痛苦的并发症的症状,海明威、他的主人公和(“有这病的人一定不少”)他的同胞都受到折磨。菲利普·扬对海明威的个性作了出色的、合乎情理的心理学分析,提出一个论点,说他这次创伤民引起的情绪,非他理性所能控制。海明威晚年反复地、着了魔似地搜索这类似的经验,来驱除那种精神创伤;如果办不到,他就不断地通过创作而浊思考来再现这个事件,为的是控制它所激起的忧虑。
扬明智地指出,海明威最终关心的是艺术,而不是创伤。然而,在局部范围内,扬的个性学说可以把海明威的为人与他的作品统一起来。而且,对于海明威观察战争,对于这位艺术家,这种学说赋予特殊的意义。《永别了,武器》和一些短篇小说出色地描述了战争在社会、感情和道德方面的含义,然而,使他的战争经验“难能可贵”的不止是这番描述:它在他心灵上锻铸出他对人的命运的看法,这几乎影响他所有的作品。迫击炮的碎弹片成了残酷世界破坏力量的比喻,海明威和他的主人公成了寻求生存道路、受伤的人类的象征。他已经差不多准备好,可以把那种生活感受转化为文学作品了。
他取得红色英勇勋章之后的五年内,缓慢地却是目的地为写作生涯而努力。橡树园热情欢迎它的英雄归来,但是海明威的父母亲——尤其是他的母亲——感到厌烦,因为这个年轻的除了写作别无雄心,又极为乐意接受家庭的供养。有一度他为多伦多《每日星报》和《星报周刊》写特写。他姐姐玛茜琳尼写道,他刚过完二十一岁生日,他母亲提出最后通牒:要么找一个固定的工作,要么搬出去。海明威搬了出去,到芝加哥当了一年《合作福利》的编辑,这是一份宣传合作投资的机关报。那年冬天,他认识了他在文学界头一位重要的朋友舍伍德·安徒森,并且通过安徒森,认识了“芝加哥派”的其他成员。同时他认识并爱上了哈德莱·理查孙,她是一位漂亮的红发女郎,比他大八岁。1921年九月,海明威与哈德莱结婚,在家里的乡间别墅度蜜月,接着去多伦多,当了几个月的特写记者。
但是,他真心需要的是欧洲,是有空间的时间进行写作。海明威夫妇决心接受一个驻国外兼职记者的工作。此后两年,海明威成了《星报》驻欧洲的流动记者,人住在巴黎,兼写关于日内瓦与洛桑国际会议的报道,包括希士战争的简练的戏剧性电讯。他偶尔写一点轻松的、但观察锐利的印象记,内容是瑞士滑雪、西班牙斗牛和德国战后生活。他早期新闻工作的训练,加上天生爱好简洁,已经成了一种风格,他现在写的电报——浓缩、紧凑——使这种风格更为有力。
在此同时,他写小说,写诗,想找一个出版商发表他一篇东西,但(自一九一八年以来)一直没有找到。一九二二年迅速地发生一连串事件,加速了他的希望,接着他又感到失望。他凭舍伍德·安徒森的一封介绍信,带着他的作品去见葛屈露德·斯泰因,她在弗勒吕斯路的沙龙是依兹拉·庞德、詹姆斯·乔衰斯和福德.麦多克斯·福德等侨居国外的人的艺术中心。斯泰因喜欢这个年轻人,他派头简直象大陆上的人,一双眼睛“好奇得有感情”,她鼓励他当作家,不过劝他应该完全放弃新闻记者的工作,把散文修改得更加精练一些:“这里描写很多,又写得不十分好。从头来起,写得集中一些。”庞德也喜欢这位新到的作家,同他一起散步,拳击,鼓励他继续写诗。五月份和六月份,海明威头一次公开发表作品——一篇只有两页的讽剌性寓言《神妙的姿势》和一首只有四行的诗《最后》,这首诗是补白,填补威廉·福克纳六节诗留下的空白。一家新奥尔良的杂志《两面派》把这两篇作品都发表了,他这番运气,又是靠舍伍德·安徒森帮的忙。
灾难发生在一九二二年末他参加洛桑和平会议的时候。他约定叫哈德莱带一只手提箱去迎他,哈德莱几乎把他所有的手稿都装在这只箱里(少部分邮寄)。在巴黎的里昂车站,她把手提箱放在车箱里,未加提防,过了一会儿回来,发现箱子不见了。几年以后,海明威给卡洛斯·倍克尔的信中说道:这件事使他痛苦万分,他“恨不得去做外科手术,免得去想它。”海明威没有办法,只好重起炉灶,这回获得惊人的成功。一九二三年,他几篇作品被刊物采用。哈丽特·蒙罗在《诗歌》(一九二四年一月号)上发表他站首短诗;玛格瑞特·安德生和琴·希普在《小评论》(一九二三年四月)上发表了他六个短篇(共十八个短篇,原拟于次年一月发表,总题为《在我们的时代里》;一九二三年夏天,罗伯特·麦卡门发表海明威第一部作品《三篇故事和十首诗》(三篇故事是《在密执安》、《我的老头子》和《不合时宜》)。
虽然前途好象有把握,路上却有现实的障碍。哈德莱怀孕了,两夫妇几乎没有钱。他们同意回多伦多住两年,挣够了钱再到巴黎来,到那时候他可以致力于写作。他们在一九二三年八月离开巴黎。约翰·哈德莱(“勃姆比”)·海明威生在十月,但到了一九二四年一月,海明威夫妇已经回到巴黎和蒙巴那斯,安居在戴尚圣母院的一套公寓房子里。海明威走向成功的步子又耽误了,因为他得拿出一部分时间来干活养家。他不去过蒙马特尔区的游堕生活,吃不饱肚子,这在《流动宴会》里都有记载,但他坚持写作。正如斯泰因所观察的,“他十分认真地写作,想当作家。”突破是在一九二五年——也许是靠两位有影响的支持者帮忙。司各特·菲兹杰拉德还没有认识海明威的时候,艾德蒙·威尔逊已经给他看过海明威的作品,菲兹杰拉德印象很深,并催促斯克利布纳公司的麦克斯威尔·珀金斯去约稿。珀金斯写了信,但因为误和邮递方面的错误晚到了十天,海明威已经接受了安徒森的出版者波尼和利夫赖特公司二百元的预支稿酬,出版他的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其中包括同名集子中发表的早期的速写,还接受出版公司对于他下两本书的权限。
从经济收入上说,《在我们的时候里》是失败的,下一本书,即讽刺模拟安徒森作品的《春潮》,也是失败的,但是海明威引起艾伦·泰特、保尔·罗孙匪尔德和路易斯·克罗纳伯格等美国重要评论家的注意,他们都认为海明威是美国文坛新出现的声音。然而,又是菲兹杰拉德对海明威的才能讲得最有说服力。菲兹杰拉德在《如何浪费材料——评我的同代人》一文中,攻击那些已取得稳固地位的作家——尤其是亨·路·门肯和安徒森——认为他们“强调发掘美国的‘意义’”,是“不真诚的,因为他们自己身上并没有这种需要。”菲兹杰拉德说,侨居国外的人倒是有这份好处,能够为自己形成一种“不会败坏的风格”,表现净化了的热烈感情。菲兹杰拉德以海明威和《在我们时代里》为主要的例子,说明这位作家“具有新的气质”,而且具有上述两个方面的特点。菲兹杰拉德的文章发表在五月,五个月以后,海明威证实了菲兹杰拉德的赞扬是很有道理的。
一九二六年十月斯克利布纳公司出版了《太阳照样升起》,不到三十岁的海明威成了有定评的文学家。作为一位作家第一部长篇小说,销路不错,也博得了好评。海明威晚年在《流动宴会》这部书回忆一九二一至一九二六年间的生活情景时,追忆当时的梦想,刻苦的训练和灾难。梦想是牧歌式的:对哈德莱纯洁的爱,巴黎和伏拉尔勃等美好的去处,友人的情谊。刻苦的训练——把自己写为一个挨饿的人,渴望成功心切,无情地律己,同时也为了形成自己的文学风格。灾难是随成功接踵而至的梦魔般的现实,它粉碎了梦想,破坏了训练,只剩下了欲望,放纵和失望。海明威写这本书的时候,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病痛可能加剧老年人怀旧的甜蜜和痉。然而,在某个意义讲,也说明海明威终于明白他早年在巴黎的时代,正是他作为一个人与作为一个艺术家最为融合的年代。他发表了《在我们的时代里》、《太阳照样升起》,尤其是一九二九年发表了《永别了,武器》的时候,他已经有了足够的经历,形成他对人类命运的看法和极能表现这种看法的文体风格。虽然他艺术上的发展还没有结束,但是他后来写的东西至多是技巧更为精致,更有光彩,把他已经写过的主题加以变化罢了。
他此后二、三十年的戏所以能够唱得下去——除了一系列近乎传奇的轶事之外——在某种程度上讲,是由于海明威相当灵活地使自己在群众中的形象适应时热变化的要求。他个人在群众中有魅力,正是这个原因——不管是叫“爸爸”这个慈祥的绰号,也不管是叫“冠军”这个好斗的称呼。然而,更吸引人是内心的戏剧性变化。当他的名声由细流汇成潮流的时候,他的感觉能力好象在水槽里打滚。在早期作品中,恐惧与美感密切得难解难分:他们只能通过极为含蓄的感觉传达出来。艺术家驾驭了人的形象。在后期作品中,受压抑感情的细微之处常常写得过火,几乎成了感情的嘲弄。内心戏剧性的力量正在于此。因为,海明威仿佛要想称补艺术上的失败,在生活上作出过度的反应。他在现实世界中的行动仍然反映出他关心悲剧性的经验,迫切需要对抗含有敌意的世界,肯定他的自我形象。但是,由于英雄的气概太显眼、太坚决,人物的行动写得过分明显。因此落到滑稽、令人窘迫、甚至常常令人厌烦的地步。如果说他在二十年代是在艺术上探险,那么到了三、四十年代这个艺术家本人成了冒险家。他对人生的看法没有改变,只是艺术的工夫松驰了。
在《太阳照样升起》出版、《永别了,武器》未出版之间,海明威同洽德莱离了婚,与当过《时尚》时装式样编辑的保琳·帕发费结婚,他们回到美国,定居在基维斯岛,一九二七年海明威完成并发表了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一九二八年,他写《永别了,武器》初稿的时候,保琳生下他们第一个孩子(她一共生了两个儿子);他修改初稿时,得知消息:他父亲得了糖尿病,又因经济困难自杀,用的是他自己父亲内战时用过的手枪。二十年以后,海明威在插图本《永别了,武器》的序言中回忆道:“那一年有好地时光和坏的时光,”但又说他当时“生活在书里”,“比我任何时候都愉快。”三十年代早期,他经济富裕,婚姻美满,到处冒险。这些年里,他到怀俄明和蒙大拿打野鸭,打麋子,到非洲猎大动物,登上定制的“皮拉尔”号游艇到基维斯岛和别米尼岛外捕鱼。这些年头正值大萧条时期。国家因经济危机弄得情绪低落,但海明威却更象一个狂热的童子军。一九三四至一九三六年间,他给《老爷》杂志写了二十三篇生动但没有多大价值的文章,描写狩猎和捕鱼,这给大萧条期间城市中的受害者提供了一个精神避难所。他们在海明威粗狂妄的面容和强壮的身躯上看到背运时期一位英雄的面貌;他含蓄的散文、精练的对话表现了典型的“重压下的优美风度”。他这些年来发表的两部非小说的作品加强了这个形象。一部是《午后之死》(1932),称颂斗牛的仪式,一部是《非洲的青山》(1935),描写一次狩猎旅行,预演人与野兽的悲剧,但几乎声嘶力竭地歌颂人类勇气的尊严。
三十年代早期,海明威小说相对地说写得比较少。二十年代,海明威发表了两部小说,三十五个短篇,一部谐模作品,一些诗,外加相当数量的通讯报道。他三十年代前半期产生的主要作品是《胜者无所得》(1933),一个短篇小说集,收入十四个短篇小说。一九三六年,他发表了他最好的短篇小说之一《乞力马扎罗的雪》,主人公是一个作家,因写不出“他该写”的作品而奚落自己。
从一九三七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艺术家海明威还是当他的冒险家,只是改变了装束。从《有的和没有的》(1937)中亨·利·摩根的话——“一个人不行……他好的干不出事”——开始,海明威和他的主人公牺牲了他们的私事,转向世界危机所引起的集体的责任。至少从表面上看来,大萧条与西班牙内战粉碎了海明威的信念:他长期以来认为作家的主要任务是“直接地真诚地写人”,“谁要是把政治当作出路,谁就在骗人。”左翼批评家一向嘲笑他们心目中的海明威耽乐的孤立主义,现在欢迎他的转变。其实,海明威在他的小说创作里并没有向左转,他的人物走的是老路——冒险,孤独,结果是死胡同。他们重新进入世界,因为民主可能比法西斯好些,但他们虽然同人民混在一起,但不是人民的一员。海明威也是如此。不管他参加什么战争,统统成了他的战争,他打仗一如既往,有他自己的条件,自己的理由。
一九三七初海明威去到西班牙。官方名义是北极美报业联盟记者,他却不是不篇不倚的旁观者。他借债为忠于共和政府的部队买救护军,在美国第二届全国作家会议上发言攻击法西斯主义,协助拍摄亲共和政府的影片《西班牙大地》(1938),发表了他唯一的一出长戏《第五纵队》,描写这场冲突。一九三九年他在哈瓦那郊区“了望农场”购买了一份地产,就在地产山顶的房子里,创作关于法西斯主义、民主和个人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小说出版几天后,保琳·帕发弗以“遗弃”为理由同他离婚。一个星期之内,海明威娶第三个妻子玛瑟·盖尔荷恩,她是圣路易市人,小说家、记者,他们共同生活了五年,婚后头两年,他们去中国当战地记者,海明威为现已停刊的纽约报纸《下午报》撰写报道。海明威在这些报道中认为:日本、英国与美国之间不大会爆发战争,但不是不可能发生。他有预见,指出如果日本进攻美国在太平洋或东南亚的基地,那么战争不可避免。
从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四年他被《柯里厄》杂志作为没有军籍记者派往巴顿将写的第三军为止这段时间内,海明威驾驭“皮拉尔号”——由政府出钱配上通讯与爆破设施——巡逻海上,成了一艘伪装的反潜艇的兵舰。虽然“皮拉尔号”没有遇上潜水艇(如果遇上,海明威准备命令自己在指挥塔上扔手榴弹和燃烧弹),海明威的报告可能帮助了海军侦察到一些潜水艇的方位并把它们炸沉,海明威因这些功绩得到表彰。一九四四年海明威在英国同皇家空军协作,几次坐飞机参加战斗,没有受伤,但在伦敦一次灯火管制时汽车失事,他头部与膝部受伤。几家报纸登出他的讣告,但不久,在联军登陆那一天,在诺曼底的福克斯·格林海滩上海明威观看了几分钟战斗才回到船上。
他虽然名义上属于巴顿将军的军队,却同第一军第四步兵师一起行动,参加解放巴黎的战斗和凸地战役?/div>

  等了一整天

  我们还睡在床上的时候,他走进屋来关上窗户,我就看出他象是病了。他浑身哆嗦,脸色煞白,走起路来慢吞吞,似乎动一动都痛。
  "怎么啦,沙茨?"
  "我头痛。"
  "你最好回到床上去。"
  "不,没事儿。"
  "你回床上去。等我穿好衣服就来看你。"
  可是等我下楼来,他已经穿好衣服,坐在火炉边,一看就是个病得不轻,可怜巴巴的九岁男孩。我把手搁在他脑门上,就知道他在发烧。
  "你上楼去睡觉吧,"我说。"你病了。"
  "我没事儿,"他说。
  医生来了,他给孩子量了量体温。
  "几度?"我问他。
  "一百零二度。"
  在楼下,医生留下三种药,是三种不同颜色的药丸,还吩咐了服用方法。一种是退热的,另一种是泻药,第三种是控制酸的。他解释说,流感的病菌只能存在于酸性状态中。他似乎对流感无所不知,还说只要体温不高过一百零四度就不用担心。这是轻度流感,假如不并发肺炎就没有危险。
  回屋后我把孩子的体温记下来,还记下吃各种药丸的时间。
  "你要我念书给你听吗?"
  "好吧,你要念就念吧,"孩子说。他脸色煞白,眼睛下面有黑圈。他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似乎超然物外。
  我大声念着霍华德·派尔的《海盗集》;但我看得出他①不在听我念书。
  "你感觉怎么样,沙茨?"我问他。
  "到目前为止,还是老样子,"他说。
  我坐在他床脚边看书,等着到时候给他吃另一种药。本来他睡觉是轻而易举的,但我抬眼一看,只见他正望着床脚,神情十分古怪。
  "你干吗不想法睡一会儿?要吃药我会叫醒你的。"
  "我情愿醒着。"
  过了一会儿,他对我说,“要是你心烦就不用在这儿陪我,爸爸。"

  ①霍华德·派尔(1853-1911):美国作家、画家、插图家,为杂志工作多年,作品大多取材美国殖民地时期及内战时期史实及传说,除撰文外,并亲自作画。

  "我没心烦。"
  "不,我是说如果叫你心烦的话,就不用在这儿陪。"
  我以为他也许有点头晕,到了十一点我给他吃了医生开的药丸后就到外面去了一会儿。
  那天天气晴朗寒冷,地面上盖着一层雨夹雪都结成冰了,因此看上去所有光秃秃的树木,灌木,修剪过的灌木,全部草地和空地上面都涂上层冰。我带了一条爱尔兰长毛小猎狗顺那条路,沿着一条结冰的小溪散散步,但在光滑的路面上站也好,走也好,都不容易,那条红毛狗跳一下滑倒了,我
  也重重摔了两交,有一次我的枪都掉下来,在冰上滑掉了。
  一群鹌鹑躲在悬垂着灌木的高高土堤下,被我们惊起了,它们从土堤顶上飞开时我打死了两只。有些鹌鹑栖息在树上,但大多数都分散在一丛丛灌木林间,必须在长着灌木丛那结冰的土墩上蹦几下,它们才会惊起呢。你还在覆盖着冰的、富有弹性的灌木丛中东倒西歪,想保持身体重心时,它们就飞出来了,这时要打可真不容易,我打中了两只,五只没打中,动身回来时,发现靠近屋子的地方也有一群鹌鹑,心里很高兴,开心的是第二天还可以找到好多呢。
  到家后,家里人说孩子不让任何人上他屋里去。
  "你们不能进来,"他说,"你们千万不能拿走我的东西。"
  我上楼去看他,发现他还是我离开他时那个姿势,脸色煞白,不过由于发烧脸蛋绯红,象先前那样怔怔望着床脚。
  我给他量体温。
  "几度?"
  "好象是一百度,"我说。其实是一百零二度四分。
  "是一百零二度,"他说。
  "谁说的?"
  "医生说的。"
  "你的体温还好,"我说,"没什么好担心的。"
  "我不担心,"他说,"不过我没法不想。"
  "别想了,"我说,"别急。"
  "我不急,"他说着一直朝前看。显然他心里藏着什么事情。
  "把这药和水一起吞下去。"
  "你看吃了有什么用吗?"
  "当然有啦。"
  我坐下,打开那本《海盗集》,开始念了,但我看得出他没在听,所以我就不念了。
  "你看我几时会死?"他问。
  "什么?"
  "我还能活多久才死?"
  "你不会死的。你怎么啦?"
  "哦,是的,我要死了。我听见他说一百零二度的。"
  "发烧到一百零二度可死不了。你这么说可真傻。"
  "我知道会死的。在法国学校时同学告诉过我,到了四十四度你就活不成了。可我已经一百零二度了。"
  原来从早上九点钟起,他就一直在等死,都等了一整天了。
  "可怜的沙茨,"我说,"可怜的沙茨宝贝儿,这好比英里和公里。你不会死的。那是两种体温表啊。那种表上三十七度算正常。这种表要九十八度才算正常。"
  "这话当真?"
  "绝对错不了,"我说,"好比英里和公里。你知道我们开车时车速七十英里合多少公里吗?"
  "哦,"他说。
  可他盯住床脚的眼光慢慢轻松了,他内心的紧张也终于轻松了,第二天一点也不紧张了,为了一点小事,动不动就哭了。

一天的等待 --海明威

我们还睡在床上的时候,他走进屋来关上窗户,我就看
出他象是病了。他浑身哆嗦,脸色煞白,走起路来慢吞吞,似乎动一动都痛。
"怎么啦,沙茨?"
"我头痛。"
"你最好回到床上去。"
"不,没事儿。"
"你回床上去。等我穿好衣服就来看你。"
可是等我下楼来,他已经穿好衣服,坐在火炉边,一看就是个病得不轻,可怜巴巴的九岁男孩。我把手搁在他脑门上,就知道他在发烧。
"你上楼去睡觉吧,"我说。"你病了。"
"我没事儿,"他说。

医生来了,他给孩子量了量体温。
"几度?"我问他。
"一百零二度。"
在楼下,医生留下三种药,是三种不同颜色的药丸,还吩咐了服用方法。一种是退热的,另一种是泻药,第三种是控制酸的。他解释说,流感的病菌只能存在于酸性状态中。他似乎对流感无所不知,还说只要体温不高过一百零四度就不用担心。这是轻度流感,假如不并发肺炎就没有危险。
回屋后我把孩子的体温记下来,还记下吃各种药丸的时间。
"你要我念书给你听吗?"
"好吧,你要念就念吧,"孩子说。他脸色煞白,眼睛下面有黑圈。他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似乎超然物外。
我大声念着霍华德·派尔的《海盗集》;但我看得出他不在听我念书。
"你感觉怎么样,沙茨?"我问他。
"到目前为止,还是老样子,"他说。
我坐在他床脚边看书,等着到时候给他吃另一种药。本来他睡觉是轻而易举的,但我抬眼一看,只见他正望着床脚,神情十分古怪。
"你干吗不想法睡一会儿?要吃药我会叫醒你的。"
"我情愿醒着。"
过了一会儿,他对我说,“要是你心烦就不用在这儿陪我,爸爸。"
"我没心烦。"
"不,我是说如果叫你心烦的话,就不用在这儿陪。"
我以为他也许有点头晕,到了十一点我给他吃了医生开的药丸后就到外面去了一会儿。

那天天气晴朗寒冷,地面上盖着一层雨夹雪都结成冰了,因此看上去所有光秃秃的树木,灌木,修剪过的灌木,全部草地和空地上面都涂上层冰。我带了一条爱尔兰长毛小猎狗顺那条路,沿着一条结冰的小溪散散步,但在光滑的路面上站也好,走也好,都不容易,那条红毛狗跳一下滑倒了,我也重重摔了两交,有一次我的枪都掉下来,在冰上滑掉了。
一群鹌鹑躲在悬垂着灌木的高高土堤下,被我们惊起了,它们从土堤顶上飞开时我打死了两只。有些鹌鹑栖息在树上,但大多数都分散在一丛丛灌木林间,必须在长着灌木丛那结冰的土墩上蹦几下,它们才会惊起呢。你还在覆盖着冰的、富有弹性的灌木丛中东倒西歪,想保持身体重心时,它们就飞出来了,这时要打可真不容易,我打中了两只,五只没打中,动身回来时,发现靠近屋子的地方也有一群鹌鹑,心里很高兴,开心的是第二天还可以找到好多呢。

到家后,家里人说孩子不让任何人上他屋里去。
"你们不能进来,"他说,"你们千万不能拿走我的东西。"
我上楼去看他,发现他还是我离开他时那个姿势,脸色煞白,不过由于发烧脸蛋绯红,象先前那样怔怔望着床脚。
我给他量体温。
"几度?"
"好象是一百度,"我说。其实是一百零二度四分。
"是一百零二度,"他说。
"谁说的?"
"医生说的。"
"你的体温还好,"我说,"没什么好担心的。"
"我不担心,"他说,"不过我没法不想。"
"别想了,"我说,"别急。"
"我不急,"他说着一直朝前看。显然他心里藏着什么事情。
"把这药和水一起吞下去。"
"你看吃了有什么用吗?"
"当然有啦。"
我坐下,打开那本《海盗集》,开始念了,但我看得出他没在听,所以我就不念了。
"你看我几时会死?"他问。
"什么?"
"我还能活多久才死?"
"你不会死的。你怎么啦?"
"哦,是的,我要死了。我听见他说一百零二度的。"
"发烧到一百零二度可死不了。你这么说可真傻。"
"我知道会死的。在法国学校时同学告诉过我,到了四十四度你就活不成了。可我已经一百零二度了。"
原来从早上九点钟起,他就一直在等死,都等了一整天了。
"可怜的沙茨,"我说,"可怜的沙茨宝贝儿,这好比英里和公里。你不会死的。那是两种体温表啊。那种表上三十七度算正常。这种表要九十八度才算正常。"
"这话当真?"
"绝对错不了,"我说,"好比英里和公里。你知道我们开车时车速七十英里合多少公里吗?"
"哦,"他说。
可他盯住床脚的眼光慢慢轻松了,他内心的紧张也终于轻松了,第二天一点也不紧张了,为了一点小事,动不动就哭了。


谁帮我找找看不出是情侣的网名(要唯美忧伤的,不要出现“天使、姐...
| °拾取丢失旳记忆丶 旧序° | 旧叙° 程程,我在三亚看雪景呢~ | 强哥,我在三亚堆雪人呢~上面的每一个是为我选出来比较喜欢的,不知道你是否满意,链,接Bd会吞,我通过HI信息给你了,没有收到或者还有什么是可以直接追问或在线时HI我,满意的话就尽快采纳吧~~~谢谢 ...

谁帮我找下黄宏的小品 黄世仁与杨白劳 的台词
导:我呢,向大家作一下自我介绍,我是一位导演,为了弘扬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剧院重新排练了《白毛女》,可是现在排戏是真够难的,排练的经费都是借的,演员呢,也都下海经商了,那还有心思排戏呀,这不,我这个当导演的都来了半天了,演员还没影儿呢。杨出场 杨:导演 导演,我(打饱嗝)...我...

谁能帮我发一些文文,想看一些姐弟恋的那种,例如达子的春天什么的,谢谢...
谁能帮我发一些文文,想看一些姐弟恋的那种,例如达子的春天什么的,谢谢!邮箱:piaoqin9286@foxmail....《上天下海守着你》 (完) 作者:古灵 内容简介: 没有人知道默春为什么要叫默春,连她爹爹都不知道...没想到他却亲自找上门来,提出结婚要求……结婚?! Oh my god!这小子是不是承受过大打击,脑袋秀斗了...

谁能帮我找一点关于 白羊座 的资料?
我的 谁能帮我找一点关于 白羊座 的资料?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你觉得同居会更容易让感情变淡吗?米蒂贝尔 2011-07-25 · TA获得超过1965...在行刑的当天,天空突然出现一只有着金色长毛的公羊,将王子兄妹救走,就在飞行以过大海的途中,这只公羊一个不小心,让妹妹摔下海中死掉了。 后来宙斯为了...

天呢,我再也不想再为别人打工了,我想当老板,谁能帮帮我呀
其实那些当老板的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我常常看到他们一见面时就常互相很有礼貌的打招呼:您好!是真的好吗?其实他们内心是很清楚的,多数是在假装安慰对方),这里面就没有人要做多大的事就有相应的风险伴随你(做生意很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如果你不信,你可以下海试试深浅。要我说楼主你所缺的是...

谁能帮我总结下贾静雯的性格,
谁能帮我下。他本人的性格,还有演倚天屠龙赵敏的人物性格。... 谁能帮我下。他本人的性格,还有演倚天屠龙赵敏的人物性格。 展开 ...如果丢不中,那倒霉的可是他们了,堂哥会要他们裹着棉被从四楼滚下来,这种上山下海、爬树吃花的生活,让跟着堂哥皮透的贾静雯一度认为自己恐怕不会活太久。

大家好!我想求中国国粹---京剧的资料!谁能帮我!
如天津及其周围的河北一带为京剧最早的传播地区之一。道光末年,余三胜即在天津活动(他和他父亲死后都葬在天津);丑角演员刘赶三先在天津的票房活动,后来才到北京"下海"。老生演员孙菊仙也曾经是夭津的票友。山东是徽班进出北京的必经之地,山东帮商人又是北京经济活动的重要力量,因而山东很早就有京剧...

麻烦各位了 帮帮忙啊
我的 麻烦各位了 帮帮忙啊 80 我急需一篇演讲稿以职工感恩企业企业关爱职工为主题... 我急需一篇 演讲稿 以职工感恩企业 企业关爱职工 为主题 展开 ...有的人下海经商,有的人另谋高就,但更多的人依然兢兢业业的坚守在岗位上用辛勤劳动为企业建设增砖添瓦。 郭强,我们水气车间管网班的班长,带领着一个6人...

难以取舍,恳请帮之!
她说她想找一个在上海有房子的人(但对方不能是上海人,她自己说的)。让自己能有个家,至少不漂泊。问我是否有在上海安家的打算,我当时不知是怎么的,说...然后,他辞职了,靠着手中的积蓄,又贷了一笔款下海经商。他能吃苦,对人诚恳,有头脑,也学了经济……很快抓到了上级,不到一年半的时间,还清了贷款,还在...

帮我找找这些搞笑的诗啊!
我来南大到处找 看了半天只想说--靠 中文美眉酸掉牙 社会姑娘没情调 商科理科实在傲 新闻系的浪的让人受不了 哎 真的让我好伤心 南大恐龙满地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千万别去南大找 天涯何处无芳草 何苦要到东大找 东大本来草就少 今年收成又不好 农大妹子一回头,吓死田间两头牛;农大妹子二回头,...

洛江区13321396864: 请帮我找几篇海明威的著名短篇小说,谢谢啦! -
饶泉抒瑞: 《印第安人营地》 《在我们的时代里》《没有女人的男人》《春潮》《永别了,武器》《非洲的青山》《乞力马扎罗山的雪 《法兰西斯·玛贝康短暂的幸福》《午后之死》《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样升起》

洛江区13321396864: 海明威写的一篇小说叫什么? -
饶泉抒瑞: 作品: ·《非洲的青山》 ·《太阳照常升起》 ·《战地钟声》 ·《永别了,武器》 ·《第五纵队·西班牙大地》 ·《曙光示真》 ·《不固定的圣节》 ·《过河入林》 ·《丧钟为谁而鸣》 ·《危险的夏天》 ·《老人与海》 ·《伊甸园》 ·《丧钟为谁而鸣》 ·《非洲的青山》 ·《死在午后》 ·《岛在湾流中》 ·《有钱人和没钱》 ·《乞力马扎罗的雪——海明威短篇小说精选集》

洛江区13321396864: 海明威的作品有哪些? -
饶泉抒瑞:[答案]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作品: ·《非洲的青山》 ·《太阳照常升起》 ·《战地钟声》 ·《永别了,武器》 ·《第五纵队·西班牙大地》 ·《曙光示真》 ·《不固定的圣节》 ·《过河入林》 ·《丧钟为谁而鸣》 ·《危险的夏天》 ·《老人与...

洛江区13321396864: 《老人与海》的作者是谁?主要写了什么? -
饶泉抒瑞:[答案] 《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老人与海》奠定了海明威...

洛江区13321396864: 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1929),《丧钟为谁而鸣》英文小说名是什么? -
饶泉抒瑞: Ernest Hemingway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1899 - 1961)A Farewell to Arms 《永别了,武器》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丧钟为谁而鸣》

洛江区13321396864: 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有什么??
饶泉抒瑞: 《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

洛江区13321396864: 谁给我大概描述一下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
饶泉抒瑞: 老人与海》,美国作家海明威著.《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也是一部象征性的小说.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一位老鱼夫,他经过重重艰险,捕获了“一条不止一千五百磅重的大马林鱼”,但这条大马林鱼却被鲨鱼蚕食光了,圣地亚哥只拖回了一副鱼的骨架.

洛江区13321396864: 老人与海作者哪国的? -
饶泉抒瑞:[答案] 海明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l899~1961)美国小说家 《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围绕一...

洛江区13321396864: 我觉得海明威写的作品很深刻.我想问一下海明威写过那些短篇小说,也可以推荐下长篇小说. -
饶泉抒瑞: ·《非洲的青山》Africa's castle peak·《太阳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 ·《永别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 ·《第五纵队·西班牙大地》The fifth columns, Spain the earth ·《曙光示真》True at First Light ·《不固定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