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明明没有兵权 为什么可以篡曹爽的权

作者&投稿:海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司马懿明明是文韬武略,为何他的评价如此之低?~

虽然司马懿很有才能,但是行事作风非常的阴暗,历朝来通过篡位夺得皇位的人不少,但是这些夺得皇位的人在夺取皇位之后,都选择了善待前朝的人(尤其是有恩于自己的人),但是司马懿却对前朝的人赶尽杀绝,不顾往日的恩情。

首先说说第一件事,司马懿是历史上的第一个明目张胆的弑杀君王而篡位成功的人。司马懿为了能够成功篡位,早就背着自己的君王养了很多死士。但是当时的君王由于太相信司马懿,并没有放在心上。君王甚至把那个告密的人处死了,以显示自己对司马懿的信任。没想到,野心勃勃的司马懿最终抛弃了君王的信任,选择了自己的野心。在君王及他的儿子去高平陵的时候,司马懿趁着这个机会,发兵控制了洛阳。

然后说说第二件事情:司马懿明里一套,暗里一套,至曹爽一家于死地。在司马懿夺得皇位之后,他安排了自己的两位得力下属去劝说曹爽,他许诺曹爽,只要曹爽放弃抵抗,那他就可以放过曹爽的一家老小。两位大臣信以为真,努力劝说曹爽。在这两位大臣的劝说下,曹爽承诺放弃抵抗,并指着洛水发下毒誓。在曹爽收拾行李的当晚,司马懿下达指令,暗杀了曹爽一家。蒋济听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气得瘫倒在地上。

也就是司马懿的这些不忠不义的事情,导致后世对司马懿的评价很低。

司马懿夺权的最后一役,曹爽有天子和兵权,为何仍选择投降?

理解错误。

司马懿是夺取曹爽兵权,并非篡权,篡权只能用于臣子对皇帝(统治者),司马懿与曹爽都是人臣,不存在篡权问题。
司马懿被夺兵权之后,为东山再起,装病不出,使曹爽放松戒备,肆意游乐,司马懿趁曹爽全族外出之时,利用可控制的少量兵力控制都城,制造政治优势,然后派说客说服曹爽主动交出兵权,完成夺权。
附录:
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

  爽门下有客五百人,内有五人以浮华相尚:一是何晏,字平叔;一是邓飏,字玄茂,乃邓禹之后;一是李胜,字公昭;一是丁谧,字彦靖;一是毕轨,字昭先。又有大司农桓范字元则,颇有智谋,人多称为智囊。此数人皆爽所信任。何晏告爽曰:“主公大权,不可委托他人,恐生后患。爽曰:“司马公与我同受先帝托孤之命,安忍背之?”晏曰:“昔日先公与仲达破蜀兵之时,累受此人之气,因而致死。主公如何不察也?”爽猛然省悟,遂与多官计议停当,入奏魏主曹芳曰:“司马懿功高德重,可加为太傅。”芳从之,自是兵权皆归于爽。爽命弟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散骑常侍,各引三千御林军,任其出入禁宫。又用何晏、邓飏、丁谧为尚书,毕轨为司隶校尉,李胜为河南尹:此五人日夜与爽议事。于是曹爽门下宾客日盛。司马懿推病不出,二子亦皆退职闲居。爽每日与何晏等饮酒作乐:凡用衣服器皿,与朝廷无异;各处进贡玩好珍奇之物,先取上等者入己,然后进宫,佳人美女,充满府院。黄门张当,谄事曹爽,私选先帝侍妾七八人,送入府中;爽又选善歌舞良家子女三四十人,为家乐。又建重楼画阁,造金银器皿,用巧匠数百人,昼夜工作。
......
  却说曹爽尝与何晏、邓飏等畋猎。其弟曹羲谏曰:“兄威权太甚,而好出外游猎,倘为人所算,悔之无及。”爽叱曰:“兵权在吾手中,何惧之有!”司农桓范亦谏,不听。时魏主曹芳,改正始十年为嘉平元年。曹爽一向专权,不知仲达虚实,适魏主除李胜为荆州刺史,即令李胜往辞仲达,就探消息。胜径到太傅府中,早有门吏报入。司马懿谓二子曰:“此乃曹爽使来探吾病之虚实也。”乃去冠散发,上床拥被而坐,又令二婢扶策,方请李胜入府。胜至床前拜曰:“一向不见太傅,谁想如此病重。今天子命某为荆州刺吏,特来拜辞。”懿佯答曰:“并州近朔方,好为之备。”胜曰:“除荆州刺史,非并州也。”懿笑曰:“你方从并州来?”胜曰:“汉上荆州耳。懿大笑曰:“你从荆州来也!”胜曰:“太傅如何病得这等了?”左右曰:“太傅耳聋。”胜曰:“乞纸笔一用。”左右取纸笔与胜。胜写毕,呈上,懿看之,笑曰:“吾病的耳聋了。此去保重。”言讫,以手指口。侍婢进汤,懿将口就之,汤流满襟,乃作哽噎之声曰:“吾今衰老病笃,死在旦夕矣。二子不肖,望君教之。君若见大将军,千万看觑二子!”言讫,倒在床上,声嘶气喘。李胜拜辞仲达,回见曹爽,细言其事。爽大喜曰:“此老若死,吾无忧矣!”
  司马懿见李胜去了,遂起身谓二子曰:“李胜此去,回报消息,曹爽必不忌我矣。只待他出城畋猎之时,方可图之。”不一日,曹爽请魏主曹芳去谒高平陵,祭祀先帝。大小官僚,皆随驾出城。爽引三弟,并心腹人何晏等,及御林军护驾正行,司农桓范叩马谏曰:“主公总典禁兵,不宜兄弟皆出。倘城中有变,如之奈何?”爽以鞭指而叱之曰:“谁敢为变!再勿乱言!”当日,司马懿见爽出城,心中大喜,即起旧日手下破敌之人,并家将数十,引二子上马,径来谋杀曹爽。
却说司马懿闻曹爽同弟曹羲、曹训、曹彦并心腹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等及御林军,随魏主曹芳,出城谒明帝墓,就去畋猎。懿大喜,即到省中,令司徒高柔,假以节钺行大将军事,先据曹爽营;又令太仆王观行中领军事,据曹羲营。懿引旧官入后宫奏郭太后,言爽背先帝托孤之恩,奸邪乱国,其罪当废。郭太后大惊曰:“天子在外,如之奈何?”懿曰:“臣有奏天子之表,诛奸臣之计。太后勿忧。”太后惧怕,只得从之。懿急令太尉蒋济、尚书令司马孚,一同写表,遣黄门赍出城外,径至帝前申奏。懿自引大军据武库。早有人报知曹爽家。其妻刘氏急出厅前,唤守府官问曰:“今主公在外,仲达起兵何意?”守门将潘举曰:“夫人勿惊,我去问来。”乃引弓弩手数十人,登门楼望之。正见司马懿引兵过府前,举令人乱箭射下,懿不得过。偏将孙谦在后止之曰:“太傅为国家大事,休得放箭。”连止三次,举方不射。司马昭护父司马懿而过,引兵出城屯于洛河,守住浮桥。
懿乃召许允、陈泰曰:“汝去见曹爽,说太傅别无他事,只是削汝兄弟兵权而已。”许、陈二人去了。又召殿中校尉尹大目至;令蒋济作书,与目持去见爽。懿分付曰:“汝与爽厚,可领此任。汝见爽,说吾与蒋济指洛水为誓,只因兵权之事,别无他意。”尹大目依令而去。

  却说曹爽正飞鹰走犬之际,忽报城内有变,太傅有表。爽大惊,几乎落马。黄门官捧表跪于天子之前。爽接表拆封,令近臣读之。表略曰:“征西大都督、太傅臣司马懿,诚惶诚恐,顿首谨表:臣昔从辽东还,先帝诏陛下与秦王及臣等,升御床,把臣臂,深以后事为念。今大将军曹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专威权;以黄门张当为都监,专共交关;看察至尊,候伺神器;离间二宫,伤害骨肉;天下汹汹,人怀危惧:此非先帝诏陛下及嘱臣之本意也。臣虽朽迈,敢忘往言?太尉臣济、尚书令臣孚等,皆以爽为有无君之心,兄弟不宜典兵宿卫。奏永宁宫,皇太后令敕臣如奏施行。臣辄敕主者及黄门令,罢爽、羲、训吏兵,以侯就第,不得逗留,以稽车驾;敢有稽留,便以军法从事。臣辄力疾将兵,屯于洛水浮桥,伺察非常。谨此上闻,伏于圣听。”魏主曹芳听毕,乃唤曹爽曰:“太傅之言若此,卿如何裁处?”爽手足失措,回顾二弟曰:“为之奈何?”羲曰:“劣弟亦曾谏兄,兄执迷不听,致有今日。司马懿谲诈无比,孔明尚不能胜,况我兄弟乎?不如自缚见之,以免一死。”
  言未毕,参军辛敞、司马鲁芝到。爽问之。二人告曰:“城中把得铁桶相似,太傅引兵屯于洛水浮桥,势将不可复归。宜早定大计。”正言间,司农桓范骤马而至,谓爽曰:“太傅已变,将军何不请天子幸许都,调外兵以讨司马懿耶?”爽曰:“吾等全家皆在城中,岂可投他处求援?”范曰:“匹夫临难,尚欲望活!今主公身随天子,号令天下,谁敢不应?岂可自投死地乎?”爽闻言不决,惟流涕而已。范又曰:“此去许都,不过中宿。城中粮草,足支数载。今主公别营兵马,近在阙南,呼之即至。大司马之印,某将在此。主公可急行,迟则休矣!”爽曰:“多官勿太催逼,待吾细细思之。”少顷,侍中许允、尚书陈泰至。二人告曰:“太傅只为将军权重,不过要削去兵权,别无他意。将军可早归城中。”爽默然不语。又只见殿中校尉尹大目到。目曰:“太傅指洛水为誓,并无他意。有蒋太尉书在此。将军可削去兵权,早归相府。”爽信为良言。桓范又告曰:“事急矣,休听外言而就死地!”
  是夜,曹爽意不能决,乃拔剑在手,嗟叹寻思;自黄昏直流泪到晓,终是狐疑不定。桓范入帐催之曰:“主公思虑一昼夜,何尚不能决?”爽掷剑而叹曰:“我不起兵,情愿弃官,但为富家翁足矣!”范大哭,出帐曰:“曹子丹以智谋自矜!今兄弟三人,真豚犊耳!”痛哭不已。许允、陈泰令爽先纳印绶与司马懿。爽令将印送去,主簿杨综扯住印绶而哭曰:“主公今日舍兵权自缚去降,不免东市受戮也!”爽曰:“太傅必不失信于我。”于是曹爽将印绶与许、陈二人,先赍与司马懿。众军见无将印,尽皆四散。爽手下只有数骑官僚。到浮桥时,懿传令,教曹爽兄弟三人,且回私宅;余皆发监,听候敕旨。爽等入城时,并无一人侍从。桓范至浮桥边,懿在马上以鞭指之曰:“桓大夫何故如此?”范低头不语,入城而去。于是司马懿请驾拔营入洛阳。

我是历史学家,我可以回答你的问题,这是因为曹爽把大部分的兵马带出城狩猎去了,城内空虚,而曹爽的心腹在城内又不防备,而司马懿平时蓄储了一批势力,借太后旨意,捉拿曹爽兄治罪。而曹爽兄弟平时确有不端之处,因些心虚,但些时若审时度势,还未太晚, 不是有:“”桓范劝曹爽挟持皇帝到许昌去,发文书征调天下兵马勤王“”有这个计策吗,但司马懿刚柔并用,许诺朝廷只是免他的官职罢了,曹爽优柔寡断,入城后以为得安,但得安一时,不久被司马懿以其它的罪名处斩,这就是政治,该做决策的时候决不能谋而不决。

用影响力可能更合适说明。司马懿历事四朝,两任辅政大臣(第一次是和曹爽的父亲曹真,曹真能力比曹爽强太多),无论从能力、威望、人脉上都是司马懿占优,曹爽唯一有优势的就是宗室身份。在一个刻意营造出来的混乱形势下(司马懿完全可以说曹爽意图造反),很多人都会跟着司马懿的,因为司马懿的既往表现一向靠得住。

再者,曹魏在魏明帝曹睿时就有走下坡的趋势。曹睿大兴土木、扩充后宫、生活奢侈,很多大臣都向他进谏,他虽然不杀大臣但也从来不听(这点和司马懿的后代司马炎很像,可见亡国之君都差不多)。政局虽然表面平稳,但早就是暗流涌动(司马懿一向低调)。司马懿扮演的是一个反对官方奢侈腐化、选贤用能的角色,反角就是曹爽了。曹爽不仅奢侈而且跋扈,不把皇权当回事,他没想到自己的权力必须依靠皇权。

第三,曹爽警惕性极低,出行的时候都是几兄弟一起,一个照应的人也不留。桓范提醒他可能会有人作乱,他却说:”谁敢?“属于自我感觉极度良好。虽然司马懿装老、装痴呆、装病重,但换一个有警惕性的人,不可能大意到曹爽这个程度。

第四,曹爽最致命的错误就是被逼到绝境还会相信投降了司马懿就不会杀他。当时他手上还有几千兵,桓范的计划是到许昌振臂一呼,集中各地军队勤王。这个计策是很有可行性的,可惜曹爽不听。桓范大骂:“曹真是怎样的人物!怎么生出你们这些猪狗一样的兄弟。”

综上,主要是因为曹爽太无能,和魏国的政治大气候也有关系。

司马懿掌兵期间就培养起自己的势力了,曹爽夺了他的兵权,但领兵的那些将领还是忠于司马懿的

有时候调动部队不用所谓的兵权。


孝昌县15871714649: 司马懿为什么要谋反 -
宗政山小儿: 额,司马懿并没有谋反,谋反的是他的孙子司马炎.司马懿有极大的野心,在三国时期曹操就极力的压制司马家的势力,但曹操死去后曹丕曹睿等魏皇为了统一中国不得不用司马懿,因此司马家的势力越来越大,到司马昭时已经是只手遮天,也就是说司马懿和司马昭为了司马炎当上皇帝打了非常大的基础.

孝昌县15871714649: 司马懿父子三人为什么能轻而易举地夺取魏国政权?
宗政山小儿: 在那个时候司马父子和他们的家族对魏国的贡献最大,权利也最大,手握兵权,朝中大臣党羽又多,那个时候的皇帝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权利了

孝昌县15871714649: 司马懿为什么能夺取政权 -
宗政山小儿: 能忍,能熬,能谋.

孝昌县15871714649: 司马懿为什么要篡位?曹丕待他不薄啊! -
宗政山小儿: 应该说是权利的欲望吧,或许更详细的说,是对权利的进一步的诉求吧.当一个人掌握足够的权利的时候,他所需求的就是名誉了.这个傀儡皇帝没有实权,但却拥有帝王的名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种名号岂不让人羡慕. 就像现在的暴发户,有了钱以后能怎么办??其实更想要的是地位,那种贵族的地位.

孝昌县15871714649: 司马氏为什么能够取代曹魏﹖ -
宗政山小儿: 司马氏篡夺了曹魏政权 1、司马懿装病篡权 诸葛亮死后,蜀汉以无力北伐,魏国的势力,如日中天,此时的司马懿,从曹操时期,到魏文帝曹丕,再到魏明帝曹睿,他都多次带兵出征,立下了赫赫战功,威震魏国.魏明帝临终的时候,把年仅八...

孝昌县15871714649: 司马懿为什么能篡位 司马懿怎么死的 -
宗政山小儿: 司马懿没有篡位啊,就如同曹操没有篡位一样,篡位的应该是司马懿的孙子了.

孝昌县15871714649: 司马懿怎么篡位的 -
宗政山小儿: 司马懿没有篡位,是他的孙子司马炎篡位的.公元265年,魏丞相晋王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继丞相晋王位,同年逼魏元帝曹奂禅位.魏灭亡,晋朝建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只是权臣.为了巩固他们的权势与地位,他们不断的扫平自己的政敌.司马懿打败了曹爽、王棱(王允的侄子),司马师则灭掉了诸葛瞻、文聘等,司马昭杀掉了高贵乡公曹髦,使得曹魏势力彻底灭亡,接着又平灭蜀汉,杀掉了钟会等.

孝昌县15871714649: 司马懿是如何夺权的?
宗政山小儿: 诸葛亮死后的一段时期内,蜀国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进攻魏国.魏国虽然外部 的压力减弱了,但内部却乱了起来.公元239年,司马懿奉命去关中镇守,在前往关中的路上...

孝昌县15871714649: 关于文学问题,三国演义里的,为什么司马懿可以成功篡权?各位重臣难 -
宗政山小儿: 首先,这是演义,里头的武将大多数被英雄化,真正历史打仗不会单挑,其实也有一定道理,将军赢了,士气旺了,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至于司马为何能成功,因为他有强硬的政治手腕,会装会忍,兵权在手,天下我有,你敢反对,我就干你.大司马印可召天下兵马.

孝昌县15871714649: 司马懿为何能掌握魏国兵权? -
宗政山小儿: 曹操刚刚掌权的时候,曾经征召司马懿出来做官.那时候,司马懿嫌曹操出身低微,不愿意应召,就假装得了风瘫病.曹操怀疑司马懿有意推托,派了一个刺客深夜闯进司马懿的卧室去察看,果然看到司马懿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刺客还不相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