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街亭 辩论赛

作者&投稿:象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失街亭谁之过的辩论赛~

开场历史简介 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为实现统一大业,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他命令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今陕西汉中市北),亲自率10万大军,突袭魏军据守的祁山(今甘肃),任命参军马谡为前锋,镇守战略要地街亭(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马谡:“街亭虽小,关系重大。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军必败。”并具体马谡到达街亭后,不按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却骄傲轻敌,自作主张地想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魏明帝曹睿得知蜀将马谡占领街亭,立即派骁勇善战,曾多次与蜀军交锋蜀大军张郃领兵抗击,张郃进军街亭,侦察到马谡舍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挥兵切断水源,掐断粮道,将马谡部围困于山上,然后纵火烧山。蜀军饥渴难忍,军心涣散,不战自乱。张命令乘势进攻,蜀军大败。马谡失守街亭,战局骤变,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
  诸葛亮总结此战失利的教训,痛心地说:“用马谡错矣。”为了严肃军纪,诸葛亮下令将马谡革职入狱,斩首示众。 说明辩论题材 三国演义》中“马谡拒谏失街亭”的故事是文人墨客常常议论的话题,提起它,人们总要对孔明、马谡叹息一番。的确,街亭一役,损兵折将,甚为惨重。蜀国不得不由战略反攻转为战略防御,这是谁之过?马谡刚愎自用,还是诸葛亮用人不当? 主持人引经据典哈啦用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中国古代小说单元编选的《失街亭》,节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三国演义》的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和第九十六回(孔明挥泪斩马谡,周舫断发赚曹休)。
  这篇文章可以探究的角度很多。其中“失街亭,谁之过?”这个问题历来争论不休。主要有三种观点:1、街亭之失,过在马谡。他言过其实、狂妄自大、轻敌自恃、死守教条、脱离实际、不纳谏言、违反军令,才致使咽喉之地街亭迅速丢失,造成全局被动。2、街亭之失,过在诸葛亮。诸葛亮识人不深、用人不当,致使街亭失陷,全局被动。自己也不得不用了一生都未敢用过的险计——摆下空城,险些被魏军活捉。3、街亭之失,主要是马谡之过,但诸葛亮也有用人不当的责任。
  支持第一种观点的人认为:是谁丞相言未毕便自告奋勇的?是谁坚持要去的?是谁要立军令状的?如果马谡想着自己曾立下军令状,谨记出发前诸葛亮的嘱咐(“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当道下寨,司马懿也许连攻打街亭的意图都没有了,街亭自然无事,最起码也不可能这么轻易这么快的拿下街亭,以至于诸葛亮想补救也来不及。特别是小说中马谡那千余年来仍然还很刺耳的“三笑”,依旧在街亭的上空盘旋。兵到街亭,看了地势,他一笑丞相(“何故多心”),二笑王平(“真女子之见”),三笑司马懿(“彼若有命,不来围山”),的确是目空一切、刚愎自用、妄自尊大、麻痹轻敌,以致蜀国北伐再次失败,自己也命丧辕门。
  认同第二种观点的人认为诸葛亮至少犯下了三条不可原谅的过错:①用兵分散,难于相顾。马谡、王平二万五千,高翔、魏延各一万,这样算来总共是四万五千军兵把守,按说应是足以抵当司马的军兵了,但是这些军兵四处分散,相隔甚远,难以形成合力。马谡又只分了五千军兵与王平,而自己却将最强的两万人布于山上,以致最后被包围,王平的五千军也寡不敌众,落得个以卵击石的下场。②用人不当,自相矛盾。从小说中的描述看,他最后决定替换马谡的人选是长史杨仪,看来无论谁守街亭,只要执行诸葛当道下寨的军事意图就行了。诸葛亮显然意识到马谡可能会刚愎自用,却以国之重任相托;马谡是主将,但诸葛亮却把“当道下寨”的这个最重要的军事意图托付给了副将王平。原本就性高气敖的马谡刚坐上了主将的宝座,总算得到一展“才华”的机会,又怎么能够虚心的接受副将王平的“意见”呢?③优柔寡断,延误战机。众将部署完毕以后,孔明仍然犹豫不决。看出此时的他还放心不下马谡,假若此时,他当断即断,不感情用事,马上更换主将,应该还有挽回的余地。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给刘禅自请其罪的奏疏中说:“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授任无方”、“不知人,恤事多闇”这些绝不只是自谦之词,可以说是发自肺腑的悔恨之言。小说中诸葛最后的“三哭”也绝不是矫情。他面对失地陷城、不得不杀得马谡“挥泪”,与其说是体恤下属,不如说是悔恨自己误国误人;他面对参军蒋琬“流涕”,与其说是法不容情、忠于蜀汉、执法严明,不如说是自责自己识人不明、用人不当、陷马谡于不义;只有他面对马谡的首级“大哭不已”,与其说是思先主遗言、严于自责,不如说是面对英魂,羞愧难当。
  至于有些人支持第三种观点,理由无须细说。还有一种观点大家可以考虑,那就是:街亭失守,主要责任在诸葛亮,而马谡也犯了不可推卸的错误。其实,无论哪一种观点,都有我们应该认可的理由。有人说:翻滚着的史海浮云是成与败的交替,成者掀起惊涛骇浪,以风起云涌之势袭卷了整个历史舞台,而败者却是以潮落之态,静静的在沧海中销声匿迹。时代发展到今天,重读这段小说,难道我们只是为了弄明白“失街亭,谁之过”吗?我们又应该从中汲取一些什么呢?宋神宗以司马光所撰写的史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其为《资治通鉴》,小说虽然不能等同于历史,难道我们就不能从中得到什么别的启示吗?

实话实说,失街亭,诸葛亮和马谡都有错。

您这次辩论,打算用历史上真实的“失街亭”为依据,还是小说中带有虚构成分的故事为依据?

如果以大家普遍认同的小说为依据,诸葛亮犯的,只是用人的错误,大部分责任还在马谡。这个相对来说,对您这方比较有利

如果按照历史,据考证,诸葛亮分配给马谡的兵力不多,主要杀伤力是专门对付骑兵的连弩兵。因此从战术上来说,必须依靠街亭的地理条件,扼守要冲,那么虽然兵少,却是可以完成任务的。

但是问题出在,地理条件变了——街亭,本来是当街险要,但是由于地质灾害等原因,出现了坍塌,靠马谡那几千兵是堵不住缺口的。诸葛亮事先没有实地勘察,就按照原来的地图标注,做出了战略决断,造成了马谡必须撤离街亭,凭高固守的情况。

因此,如果按照这段历史考证,诸葛亮应该负更大责任——因为他失察,造成战略决策失误,派遣的兵力不足,选择的交战地点不利,再加上马谡的缺乏实战经验,最终丧失战略主动权,北伐失败。

其实,历史上,马谡挺冤的。包括马谡被杀,也是可杀可不杀,但是诸葛亮为了国内稳定,不得不杀他——这方面看法,我赞同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的观点。

建议,以大家普遍接受的小说为依据,强化马谡的刚愎自用,突出小说中马谡违反军令,违背诸葛亮的战略部署这些“事实”。那么,即使对方能够充分论证诸葛亮用人不明,也还只是个“负领导责任”,主要过失还是马谡

+++++++++++++

回答补充:

楼下Hyc386811362的观点,“千万不要惹到诸葛亮的侃点上去”,我们可谓是“所见略同”

“诸葛亮的历史”这方面,相对来说对对方比较有利。并且,由于考证方面的问题,以及认同度的问题,未必就能为大家所接受。

我之所以提出来,一是为了提醒楼主注意对方可能从这方面动手脚,另一方面也是提供一个应对的思路。

还是之前说过的:【建议,以大家普遍接受的小说为依据,强化马谡的刚愎自用,突出小说中马谡违反军令,违背诸葛亮的战略部署这些“事实”。】这样能够对本方观点更加有利。

马谡是不是被诸葛亮杀了,就弄不清楚。根据《三国志》的记载,马谡竟然是下落不明。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在《三国志》当中,马谡是没有传的,那么马谡的结局只能到别人的传里面去看。《诸葛亮传》的说法是:“戮谡已谢众。”也就是说马谡被诸葛亮杀了。这个事有个旁证,在王平传,《王平传》说:“丞相亮既诛马谡”,也说马谡被诸葛亮杀了。《马良传》的说法是:“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就马谡被诸葛亮关进了监狱,病死在监狱里面;诸葛亮得到消息以后,哭了。第三种说法见于向朗传,《向朗传》的原文是:“谡逃亡,朗知情不举。”按照这个说法马谡是跑了。也就是说关于马谡的结局有三种说法:被诸葛亮杀了,病死在狱中,跑了。三种说法都见于《三国志》,也就是说同一个人陈寿,同一本书《三国志》,三种说法。历史的真相真是很难弄得明白。
估计是怎么回事呢?是马谡丢了街亭以后,心里一慌,就跑了。这个向朗呢,知情不举,没有举报。但是后来马谡,或者是被捉拿归案,或者投案自首,这个没有依据,反正又被诸葛亮抓起来,关进了大狱里面,而且下达了死刑命令。没有执行,死在狱中了。有这个可能。因此,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说法,还是可以成立。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我们就会有问题了,什么问题呢:第一,马谡该不该杀?第二,诸葛亮想不想杀?第三,诸葛亮为什么要杀?第四,诸葛亮杀马谡为什么要流泪?
可杀可不杀。
为什么可杀呢?他毕竟丢了街亭,丢了街亭就导致了第一次北伐战争的半途而废。而这次北伐战争本来是有可能要成功一把的,因为当时诸葛亮出兵的时候,曹魏方面没有准备。根据裴注的记载,当时曹魏只知道蜀中有一个刘备,那是很厉害的,不知道还有谁也会打仗。所以毫无准备,等到诸葛亮一出兵,朝野震惊,而且三郡皆反,有三个郡都反了曹魏,而投降了诸葛亮。那么这个时候,利用这样一个大好形势,向前进军,有可能是取得一些胜利的成果。而马谡坏了事,这是他该杀的一面。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胜败乃兵家常事,人才乃制胜之本,如果说一个将军打了败仗就要杀他,那这个就没有法做了,这个事情。你打一次败仗杀一个,再打一次败仗再杀一个,再打一次败仗再杀一个,你有多少将军杀?所以晋代的历史学家习凿齿就说,诸葛亮不能够战胜曹魏是理所当然的,为什么呢?杀了人才嘛。你蜀国人才本来就少,本来就不如曹魏,你还要杀,你这不是叫做亲者痛、仇者快吗?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两军交战,一方杀自己的大将,对方就高兴了。而且处分失败的将军有各种办法,比方说降级啊,重罚呀,多少军棍啊,罚其军前戴罪立功啊,都是办法嘛,为什么要杀呢?所以是可杀可不杀。
* 马谡街亭失守,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半途而废,同时蜀汉方面也失去了一员大将。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讲,对于蜀汉绝对是一个重大损失。而根据史学家的分析,胜败乃兵家常事,处置马谡可以采取其他各种方法,不一定非要选择杀头的办法。但是诸葛亮却断然处斩了马谡,这是为什么?诸葛亮到底想不想杀马谡?

我的结论是,不想杀。有证据吗?有,流泪就是证据。如果说诸葛亮觉得这个人就是该杀的,非杀不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一声令下,推出辕门斩首。但是他流泪,说明他不想杀。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不想杀呢?三个原因。
第一,马谡是亲信。马谡是什么人呢?马谡是马良的弟弟,马良五兄弟,都是人才。而马良很早就追随了刘备,而且和诸葛亮的私交非常之好,是称兄道弟的。后来马良在战争中阵亡了,那么这个弟弟呢,就算烈属,诸葛亮对马良这个弟弟马谡也非常之好。马谡在监狱里面曾经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里面有这样的说法:“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就是丞相看待我马谡,就像看待自己的亲儿子;我马谡看待丞相您呢,就像看待我的父亲。有人说这个比方不恰当,为什么呢?因为马谡是马良的弟弟,马良是叫诸葛亮哥的,怎么成了爸了呢?这个也是可以讲得通的,因为中国古代有一个说法叫做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诸葛亮和马谡的关系就是如父的长兄,这是有感情的。
第二点,马谡是人才。根据《三国志·马良传》的记载,马谡这个人才气过人,好论军计,非常有才华。而且熟读兵书,也喜欢讨论战争这一类的问题。诸葛亮对他是“深加器异”,非常地器重。诸葛亮经常把马谡叫过来谈话,一谈就是一整天,叫做自昼达夜。我们知道诸葛亮是一个日理万机的人,因为大事小事都要他过问,而且他做事的风格就是事必躬亲,每个事情他都要亲自去打理的,没有时间聊天,不是闲人。怎么会和马谡一谈就谈一天呢?说明马谡这个谈话当中确实有过人的见解。而且也有证据,诸葛亮南征南中的时候,马谡去送行,送得很远。分别的时候诸葛亮拉着马谡的手说,兄弟啊,我们都策划了好几年了,也谈了很多的想法,现在我马上就要出征了,你一定有更重要的话说吧,更好的主意给我出吧?马谡说了十六个字:“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就是你要让南方臣服,更多的是要靠德,靠感化,而不是靠武力的威胁。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建议,这才有了后面的七擒孟获。当然,马谡没有这个建议,我估计诸葛亮也会这样做,但是至少说明马谡还能和诸葛亮英雄所见略同,他不是一个完全没有用的人。
第三点,马谡有威望。据史书记载,杀马谡的时候,十万之众为之垂涕,十万人哭了,不是诸葛亮一个人哭了。说明马谡这个人在群众中是有威望的。是亲信,是人才,有威望,诸葛亮不想杀他。
好了,既然诸葛亮不想杀马谡,马谡又是可杀可不杀的,那么我们就要问:为什么要杀呢?
根据前面易中天先生的分析,无论论才气还是论威望,马谡都出类拔萃,而且从私人关系上讲,马谡和诸葛亮私交非常好,是一个有勇有谋又深得诸葛亮信任的人才。但是诸葛亮在处置马谡时,铁面无私,不留任何情面。而易中天先生分析,从内心愿望来讲,诸葛亮是不想杀马谡的,此时他是做了一个痛苦的抉择。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其中有什么隐情呢?
这个问题,蒋琬也问过诸葛亮。马谡被杀以后,蒋琬到了汉中,蒋琬就对诸葛亮说,丞相啊,“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说现在天下还没有安定,我们还要打很多很多的仗,丞相就把这样一个难得人才杀了,难道不可惜吗?那么诸葛亮是怎么回答的呢?诸葛亮流着眼泪,又一次哭了,留着眼泪说了十六个字:“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什么意思呢?就是诸葛亮说,请想一想孙武当年为什么能够百战百胜?就因为军纪严明哪。现在天下大乱,四海分裂,战争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停止下来的;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如果把军法给废了,请问我们用什么,我们凭借什么,我们靠什么去战胜敌人呢?那么根据诸葛亮的这一个回答,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来,就是:诸葛亮杀马谡,是为了依法治蜀。
依法治国,或者依法治蜀,是诸葛亮治理蜀国的一个重要的思想。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诸葛亮在蜀国实行的是法治。而且在这方面诸葛亮堪称千古楷模,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点,严于律己。诸葛亮在杀马谡的同时也上表朝廷,要求处分自己,提出的处分的办法是自贬三等。这个报告打到刘禅那儿,那么刘禅批准,将诸葛亮降为右将军,但是行丞相事,所总统如故。虽然是右将军,但是还是代行丞相,那么原来该管的那些事、该有的权力照旧。根据这样一个结果,有人就批评诸葛亮是作秀,那么这个说法我觉得是不懂政治,也不懂历史,中国古代的政治它信奉的是儒家的学说,儒家的学说有个规矩叫什么?叫有经有权。经就是不能变的,权就是可以变的。用现在的话说,也就是政策要有原则性,也要有灵活性。那么一场军事行动失败了,作为统帅肯定要承担领导责任,但不等于把这个统帅杀掉或者废掉,统率杀掉、废掉这个仗还怎么打?所以处分是要处分的,但是不能因为这个处分影响到大局。

第二点,敢于认错。诸葛亮为此上了一道疏文,叫做《街亭自贬疏》,这篇疏文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检讨书。诸葛亮这个《街亭自贬疏》是很实在的,实在在什么地方呢?第一,他承担了全部责任。就包括马谡丢失的街亭,包括赵云在箕谷的失误,本来都不该他负责人的,诸葛亮全部承担下来了,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呢,诸葛亮实实在在地指出了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呢?四个字:“授任无方”,就是我作为统帅我用人用错了。第三点,他建立了问责制度。就是规定以后但凡出师不利,主帅一定要承担领导责任。第四点,他采取了改正的措施。从此以后数次北伐,诸葛亮都亲临前线,坐镇指挥。所以是实实在在地认错。一个人啊,不可能不犯错误,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包括诸葛亮,难得的是能够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只要能够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就是了不起的人。在这一点上曹操、诸葛亮都做得非常好。

第三点,赏罚分明。马谡丢失了街亭,负直接责任,而且损失惨重:杀。赵云箕谷失利,但是事出有因,因为敌强我弱,而且赵云的指挥应该还是得当的:降级。王平是马谡的副手,在马谡进行军事部署的时候,王平一而再再而三地劝阻马谡,而且在马谡丢失街亭以后,王平采取了很多正确的措施,保全了军队:赏,王平晋级。王平是这次战争当中唯一没有受处分、反而受奖励的将领。那么本人作为统帅,负领导责任:贬。杀谡,降云,赏平,贬己,叫做赏罚分明。

因此我们可以说,在街亭失利之后,诸葛亮的善后处理非常得当,做得好,做得对,应该大书特书。但是我们也就因此有了一个问题:既然做得对,为什么要哭呢?
马谡的街亭之失,使诸葛亮失去了一次统一中原的重要机会,也给蜀汉方面增加了许多不利的因素。而从前面易中天先生的分析来看,马谡失街亭后,诸葛亮对各方的处理都非常得当,体现了诸葛亮的一贯风格和态度,不免让人心生敬畏之情。其中,有一个细节让人迷惑不解,在处决马谡时,诸葛亮是失声痛哭、泪流满面。这是痛失爱将的惋惜,还是另有隐情呢?诸葛亮为什么哭呢?
陈迩冬先生对此有一个解释,认为诸葛亮的哭有四个原因:惜马谡,马谡杀了可惜;悼将士,因为战争失败了,有很多战士牺牲了,要悼念他们;恨自己;思先帝。为什么恨自己、思先帝呢?因为刘备生前曾特地交待过,刘备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刘备说先生啊,马谡这个人是个夸夸其谈的,这个人是不可以重用的,你一定要注意。没注意,错用了,恨自己没有听先帝的话,追思先帝的英名。

实话实说,失街亭,诸葛亮和马谡都有错。

您这次辩论,打算用历史上真实的“失街亭”为依据,还是小说中带有虚构成分的故事为依据?

如果以大家普遍认同的小说为依据,诸葛亮犯的,只是用人的错误,大部分责任还在马谡。这个相对来说,对您这方比较有利

马谡刚愎自用,马谡违反诸葛亮的部署、拒绝王平的建议、唯兵书忽略实际战场情况,这些都是小说中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

+++++++++++++++

您问说如何反驳对方观点,我们先分析一下,对方用什么样的方式比较有利:

如果按照历史,据考证,诸葛亮分配给马谡的兵力不多,主要杀伤力是专门对付骑兵的连弩兵。因此从战术上来说,必须依靠街亭的地理条件,扼守要冲,那么虽然兵少,却是可以完成任务的。

但是问题出在,地理条件变了——街亭,本来是当街险要,但是由于地质灾害等原因,出现了坍塌,靠马谡那几千兵是堵不住缺口的。诸葛亮事先没有实地勘察,就按照原来的地图标注,做出了战略决断,造成了马谡必须撤离街亭,凭高固守的情况。

因此,如果按照这段历史考证,诸葛亮应该负更大责任——因为他失察,造成战略决策失误,派遣的兵力不足,选择的交战地点不利,再加上马谡的缺乏实战经验,最终丧失战略主动权,北伐失败。

其实,历史上,马谡挺冤的。包括马谡被杀,也是可杀可不杀,但是诸葛亮为了国内稳定,不得不杀他——这方面看法,我赞同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的观点。

建议,以大家普遍接受的小说为依据,强化马谡的刚愎自用,突出小说中马谡违反军令,违背诸葛亮的战略部署这些“事实”。那么,即使对方能够充分论证诸葛亮用人不明,也还只是个“负领导责任”,主要过失还是马谡

+++++++++++++

回答补充:

“诸葛亮的历史”这方面,相对来说对对方比较有利。但是,由于考证方面的问题,以及认同度的问题,未必就能为大家(尤其是对历史考证并不十分感兴趣的评委和观众)所接受。

我之所以提出来,一是为了提醒楼主注意对方可能从这方面动手脚,另一方面也是提供一个应对的思路。

还是之前说过的:【建议,以大家普遍接受的小说为依据,强化马谡的刚愎自用,突出小说中马谡违反军令,违背诸葛亮的战略部署这些“事实”。】这样能够对本方观点更加有利。

对方基本会扣着是诸葛亮识人不明或者不听刘备的遗言来说...
所以嘛 可以从马谡本身的问题出手 例如不听诸葛亮号令 狂妄自大(安营扎寨的问题) 自负 刚愎自用(不能听从属下王平的正确建议)等.....下面就是看两方的口才了....


临县13075663277: 失街亭 辩论赛 -
席君得宝: 实话实说,失街亭,诸葛亮和马谡都有错.您这次辩论,打算用历史上真实的“失街亭”为依据,还是小说中带有虚构成分的故事为依据?如果以大家普遍认同的小说为依据,诸葛亮犯的,只是用人的错误,大部分责任还在马谡.这个相对来...

临县13075663277: 诸葛亮该不该斩马谡辩论赛正方 -
席君得宝: 马谡失街亭,造成了蜀国战略上的被动,从此蜀国已无力与魏抗衡,诸葛亮含泪将马谡斩首示众.马谡是谁?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人,是蜀汉侍中马良的弟弟.马谡一共兄弟五人,他在兄弟中排行最小.马谡兄弟都有才华和名气,并称为...

临县13075663277: 失街亭 谁之过辩论的开场白 -
席君得宝: 《三国演义》中“马谡拒谏失街亭”的故事是文人墨客常常议论的话题,提起它,人们总要对孔明、马谡叹息一番.的确,街亭一役,损兵折将,甚为惨重.蜀国不得不由战略反攻转为战略防御,这是谁之过?

临县13075663277: 关于马谡失街亭 -
席君得宝: 根本的是马谡缺乏实战经验,只会死搬教条,不考虑具体形势,所统兵力也大大少于对手司马,与部下也缺乏磨合,威信也不怎么高嘛,他的话对下边并不是非常有威吓力,看他的多处表现都有点新手上阵,手忙脚乱的迹象. 所谓的从高处往下冲多是指别人攻你时你守容易,而马谡是被别人困在高处,人家不攻他,断了他的水,他要下来攻的话,人家又不怕他,优势丧尽. 再说他的兵并没有存必死之心,而是开寨门投降了,置之死地的用处一点也体现不出来.计是死的,人是活的,即使是一模一样的计,一模一样的地利,一模一样的人和,今天用,明天用,这里用,那里用,或者说一个小时前用和一个小时后用,这个人用那个人用,结局都可能是完全相反.

临县13075663277: 马谡拒谏失街亭的道理道理 -
席君得宝: 马谡拒谏王平,纸上谈兵,机械套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兵学,驻军山上,结果水源被魏国张颌切断,粮道断绝.马谡部队被围困于山上,饥渴难忍,军心涣散,不战自乱,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此次北伐失利,撤军汉中,随后挥泪斩马谡. 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违反了诸葛亮的作战部署,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置全军于危险境地,结果失败. 马谡自负有诸葛亮的信任,身为领兵大将,独断专行,却毫无实战经验.而其对手魏国张颌身经百战,实战经验丰富.两相比较,马谡焉得不败? 也许马谡是一个好参谋,却不是一个好统帅. 个人读三国所得体会,非复制.

临县13075663277: 失街亭是谁的过错 -
席君得宝: 马谡刚愎自用,是直接原因,但究其根本,却在孔明身上,是孔明在街亭一役中屡屡失败,最终导致了令人扼腕的历史结局. 1、明不该派马谡去守街亭,古人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孔明深知“街亭干系甚大,倘有失,大军皆休”,且“司...

临县13075663277: 辩词:失街亭,马稷之过
席君得宝: 街亭失守乃诸葛亮用人之不善

临县13075663277: 三国演义中失街亭这次战役中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
席君得宝: 【答案】:(1)诸葛亮足智多谋,对街亭布防十分细致周密,但使人不深、用人不当,不听刘备生前劝告,致使街亭失陷全局被动.(2)马谡虽能自动请缨,挺身而出,但只会纸上谈兵,而且麻痹大意,刚愎自用,目中无人,公然违令,不听王平之劝,草率从事,致使蜀军咽喉之地迅速丢失,造成全局被动.【名 称】:街亭之战【时 间】:228年春天【参战方】:曹魏,蜀汉【结 果】:曹魏获胜,马谡被击破,诸葛亮撤军【参战方兵力】:魏军五万,蜀军不详【曹魏主要指挥官】:曹真、张合【蜀汉主要指挥官】:诸葛亮、马谡、赵云、邓芝、王平

临县13075663277: 失街亭 诸葛亮之过分析.. -
席君得宝: 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诸葛亮塑造成一个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谨慎细致.那又何至于失守街亭呢?原因可分为两个原因:客观和主观的分析.客观上,总认为街亭失守是由马谡刚愎自用,盲目自大.对诸葛亮说:“某自幼熟读兵...

临县13075663277: 辩证:失街亭是马谡的错还是孔明的错.我辩证马谡的错.帮帮我写份四辩陈词? -
席君得宝: 马谡自视饱读兵法 马谡自认为街亭地势险恶 马谡无长远之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