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秋声赋主要用到哪些修辞手法

作者&投稿:宿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欧阳修的 秋声赋 属于哪种赋体?主要用到哪些修辞手法?~

更应该提到的,应是《秋声赋》在文体上的贡献。注重骈偶铺排以及声律的赋到了宋代以后,由于内容的空乏和形式上的矫揉造作,已经走向没落。欧阳修深明其中之弊,当他的散文革新取得了成功之后,回过头来又为“赋’’体打开了一条新的出路,即赋的散文化,使赋的形式活泼起来,既部分保留了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且增加了赋体的抒情意味。这些特点也使《秋声赋》在散文发展史上占有了一席很重要的地位。


所以是散体赋
且大量地使用比喻、对比、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

  1、欧阳修《秋声赋》描写“秋声”为引子,抒发草木被风摧折的悲凉,延及更容易被忧愁困思所侵袭的人,感叹“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也是作者自己对人生不易的情感。
  2、原文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3、译文
  欧阳先生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他一听,惊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其中还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吹树木声,然后忽然变得汹涌澎湃起来,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又好像金属撞击的声音,再(仔细)听,又像衔枚奔走去袭击敌人的军队,听不到任何号令声,只听见有人马行进的声音。(于是)我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的声音,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我叹道:“唉,可悲啊!这就是秋声呀,它为何而来呢(它怎么突然就来了呢)?大概是那秋天的样子,它的色调暗淡、烟飞云收;它的形貌清新明净、天空高远、日色明亮;它的气候寒冷、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寂寞冷落,没有生气、川流寂静、山林空旷。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切,呼号发生迅猛,不可遏止。绿草浓密丰美,争相繁茂,树木青翠茂盛而使人快乐。然而,一旦秋风吹起,拂过草地,草就要变色;掠过森林,树就要落叶。它能折断枝叶、凋落花草,使树木凋零的原因,便是一种构成天地万物的混然之气(秋气)的余威。
  秋天是刑官执法的季节,它在季节上说属于阴;秋天又是兵器和用兵的象征,在五行上属于金。这就是常说的天地之严凝之气,它常常以肃杀为意志。自然对于万物,是要它们在春天生长,在秋天结实。所以,秋天在音乐的五声中又属商声。商声是西方之声,夷则是七月的曲律之名。商,也就是‘伤’的意思,万物衰老了,都会悲伤。夷,是杀戮的意思,草木过了繁盛期就应该衰亡。”
  “唉!草木是无情之物,尚有衰败零落之时。人为动物,在万物中又最有灵性,无穷无尽的忧虑煎熬他的心绪,无数琐碎烦恼的事来劳累他的身体。只要内心被外物触动,就一定会消耗他的精气。更何况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忧虑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自然会使他红润的面色变得苍老枯槁,乌黑的头发(壮年)变得鬓发花白(年老)。(既然这样,)为什么却要以并非金石的肌体,去像草木那样争一时的荣盛呢?(人)应当仔细考虑究竟是谁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残害,又何必去怨恨这秋声呢?”
  书童没有应答,低头沉沉睡去。只听得四壁虫鸣唧唧,像在附和我的叹息。

大量使用比喻、对比、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音韵优美,情韵悠长。

作者用风声,波涛,金铁,行军四个比喻,从多方面和不同角度,由小到大,由远及近地形象地描绘了秋声状态。

把写景、抒情、记事、议论熔为一炉,浑然天成。

比喻、对比、对偶、排比


欧阳修《秋声赋》原文
秋声赋,作于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秋,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乃以“悲秋”为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欧阳修《秋声赋》原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欧阳修《秋声赋》原文 秋声赋——欧阳修(北宋)欧阳子方夜读书,闻...

真不明白,为什么欧阳修作《秋声赋》时,把秋天描写得那么肃杀可怕,凄凉...
逐渐淡于名利。他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暗,眼见国家日益衰弱,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郁闷心情。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让作者此时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所以他对秋天的季节感受特别敏感,《秋声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欧阳修《秋声赋》关于秋的诗句
秋声赋 作者: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秋声赋》中,作者欧阳修是如何描写秋声的?跪求!!!
秋声赋》所表现出来的写作技巧却是前无古人的,作者以独特的目光,由秋声起兴,极力描写渲染了秋风的萧瑟,万物的凋零;并且联系人生,发出了世事艰难,人生易老的沉重感慨。文章采用第一人称手法,由自己夜间读书听见秋声的惊异感受入笔,从秋风初起到秋风越来越大,比喻对比,声色渲染,为我们营造了一...

欧阳修的《秋声赋》原文及翻译
但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暗,眼见国家日益衰弱,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郁闷心情。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让作者此时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所以他对秋天的季节感受特别敏感,《秋声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秋声赋》教学参考知识
本文写于作者五十三岁时。作者晚年虽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暗,眼见国家日益衰弱,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郁闷心情。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让作者此时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所以他对秋天的季节感受特别敏感,《秋声赋...

秋声赋的解释
秋声赋的解释赋篇名。北宋 欧阳 修作。文中以各种 比喻 描摹秋声,将无形的秋声化为 具体 生动的形象,最后引发出对人生、 自然 的深沉感慨。语言 夸张 ,声势宏大, 音节 优美 ,写景、抒情和 议论 巧妙 结合,是历来被人传诵的名篇。 词语分解 秋的解释 秋 (⑥秋) ū 一年的第三季:...

郦道元的三峡与欧阳修的秋声赋都描写了秋天之景,有什么样的表达...
写渔歌也是一言“峡长”,一言声哀。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也让人从这句渔歌中体会到了,渔者们的辛苦和生活的艰苦。秋声赋作者把无形的秋声写得可见可闻。文章开头便用形象的比喻描写秋夜西风渐起,触物有声,再用星月皎洁...

文学常识:急需欧阳修的《秋声赋》
《秋声赋》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辞赋作品。全文如下: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秋声赋翻译 秋声赋的翻译
秋声赋翻译:欧阳先生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他一听,惊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其中还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吹树木声,然后忽然变得汹涌澎湃起来,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又好像金属撞击的声音,再仔细听...

江汉区17624877442: 秋声赋什么意思 -
敏孟严逸: 1、秋声赋释义: 赋篇名.北宋欧阳修作.文中以各种比喻描摹秋声,将无形的秋声化为具体生动的形象,最后引发出对人生、自然的深沉感慨.语言夸张,声势宏大,音节优美,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结合,是历来被人传诵的名篇. 2、示例...

江汉区17624877442: 【秋声赋】和【口技】的写作手法的异同!欧阳修的【秋声赋】林嗣环的【口技】 -
敏孟严逸:[答案] 欧阳修的【秋声赋】 比较重事和情感 林嗣环的【口技】 比较重技巧

江汉区17624877442: 求《秋声赋》文言知识整理 -
敏孟严逸: 一、通假字1. 忽奔腾而砰湃(“砰湃”通“澎湃”,波涛汹涌的样子.) 2. 有动于中(“中”通“衷”,内心.) 二、古今异义1.如赴敌之兵(兵 古:军队 今:士兵) 2.天之于物,春生秋实(天 古:自然 今:天) 3.金铁皆鸣(金铁 古:...

江汉区17624877442: 秋声赋 写出了秋声什么特点 -
敏孟严逸: 此赋作于仁宗佑四年1059年秋,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乃以“悲秋”为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描绘了山川寂寥、草木零落的萧条景象,借景抒写了对人事忧劳和与秋关联的音声情象的悲感,但最后“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却转喻祸根在人.全篇语言流畅、声情并茂,不愧为佳作.

江汉区17624877442: 求欧阳修<秋声赋>鉴赏及主题思想 -
敏孟严逸: 《秋声赋》作于嘉佑四年(1059),欧阳修时年53岁,是他继《醉翁亭记》后的又一名篇.它骈散结合,铺陈渲染,词采讲究,是宋代文赋的典范. 文章第一段写作者夜读时听到秋声,从而展开了对秋声的描绘.文章开头,作者简捷直人地描...

江汉区17624877442: 欧阳修的名著
敏孟严逸: 欧阳修的文学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醉翁亭记》是历代传诵的佳作. 他的赋也很有特色,著名的《秋声赋》运用各种比喻,把无形的秋声描摹得非常生动形象,使人仿佛可闻.这篇赋变唐代以来的“律体”为“散体”,对于赋的发展具有开拓意义. 他的《六一诗话》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话,以随便亲切的漫谈方式评叙诗歌,成为一种论诗的新形式.

江汉区17624877442: 求助:欧阳修《秋声赋》第一段赏析,我是初二的学生,很急啊,要原创的,谢谢 -
敏孟严逸: 欧阳子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

江汉区17624877442: 请解读宋朝欧阳修的“秋声赋" -
敏孟严逸: 秋声赋》所表现出来的写作技巧却是前无古人的,作者以独特的目光,由秋声起兴,极力描写渲染了秋风的萧瑟,万物的凋零;并且联系人生,发出了世事艰难,人生易老的沉重感慨.文章采用第一人称手法,由自己夜间读书听见秋声的惊异感受入笔,从秋风初起到秋风越来越大,比喻对比,声色渲染,为我们营造了一幅秋声“悚然”,秋声“异哉”的动人心魄的秋声图.作者用一句“此何声也?汝出视之”巧妙过渡,在巧设悬念,吊足读者胃口之后,以“余曰”领起,从秋“其色惨淡”、“其气栗冽”、“其意萧条”、其声“凄凄切切”以及秋风未起之时和秋风吹拂之后草木的变化等方面极力渲染描绘了秋之萧条,为后文抒情言志储蓄足了一池春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