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文知识点

作者&投稿:荣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春》 朱自清

  一、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朗润:明朗润泽

  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婉转: 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

  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 的 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

  一、作者简介

  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温晴:温暖晴朗

  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秀气:清秀。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澄清:这里指水清澈见底

  贮蓄:存放,储藏

  三、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在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3.雨的四季刘湛秋

  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合谐而又美丽的旋律,只有细心倾听的人,才了解它的深意。这就是雨,它似歌、如诗、像画,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凉,冬雨冷静,各式各样的雨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人的心灵。被誉为中国抒情诗之王的当代诗人刘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这样一首四季雨歌。

  一、作者

  刘湛秋 1935年 10月生,安徽省芜湖市人。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二、思考:

  1.文章为什么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

  (1)更有韵律美

  (2)文章写的不单是四季的雨,更是雨中的四季。

  “四季的雨”:单纯强调 “雨” ,显得呆板、生硬。

  “雨的四季”:充满灵动,赋予了“雨”一定的人格化,充满情趣和意境。

  2.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春雨: 柔情而生机

  夏雨: 热烈而粗犷

  秋雨: 端庄而沉思

  冬雨: 自然而平静

  3.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

  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给感情带来滋润,给思想带来流动,使灵魂得到净化。

  4.四季的雨有什么特点,给整个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

  5.分析文章的语言特征

  树“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 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效果 ?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6.“春雨图” 这段文字是如何写春雨的?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

  是间接描写。这段文字实际上写的是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确切的说,这应该是一幅“春雨初霁”图,因为它展现的是雨过天晴的春意盎然。作者的笔墨主要放在了春雨给世界带来的变化上。

  7.作者说:“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那么在春雨到来之前“世界的姿容”是什么样的呢?

  植物是僵硬的,颜色是昏黄的,空气是干燥的,整个世界是寂静的,然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来了,一切都变了。

  8.春雨图中作者都描绘了哪些具体的景物?

  树、水珠子、水雾、小草、空气等

  9.作为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在写景上有许多亮点,你认为春雨图中有哪些亮点?

  树:“树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

  如果把“特别明亮的”去掉,是否影响表达效果?——影响。

  “特别明亮的”生动形象地写出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时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花:把花苞滴下来的水珠子与少女的眼泪作比,说它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使本来平淡无奇的自然现象拥有了人的神态和情感。一滴水珠尚且如此娇媚,那么那朵花呢?那个春雨浸润下的春天呢?一定是更加美艳动人吧!

  水雾:或浓或淡的水雾映射着雨后的阳光,更映射着雨后的美丽世界。

  小草:谁听过春草复苏、萌发、成长的声音?作者听到了。这沙沙声是真正热爱大自然、珍视生命、细心于生活的人用心灵听到的.,这美丽的文字是作者用细腻的心写出来的。

  空气:空气本是无色无味的,平常到甚至让人忽视。可是在作者笔下空气却在春雨过后透出果子一样的芳甜,这正好可以和我们学过的一个句子互相诠释“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

  三、小结刘湛秋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他的文字自然、亲切、优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一声,他都能轻松道来,吸引着你跟着他的行文一走到底。

  摘录的句子是: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表达作用是:写出了春雨的美丽与妩媚“ 飘然莅临人间”写出了春雨降临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之情。

  4.《古代诗歌四首》

  诗歌的分类,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古体诗(唐以前的诗歌)包括四古、五古、七古、楚辞、乐府诗等; 近体诗(唐以后的诗歌)包括律诗(五言侓诗、七言律诗)和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其中,律诗从上往下又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2、诗歌按表达方式分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

  3、诗歌按内容分(题材) :叙事诗 、写景诗 、友情送别诗 、爱国怀乡诗、咏物诗 、咏史怀古诗 、边塞征战诗 、山水田园诗等 。

  一、《观沧海》

  1、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等军事著作。其诗以慷慨悲壮、宏伟壮观著称。著有《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篇。

  2、《观沧海》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属于实写,描写了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由远及近。“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属于想象的虚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

  3、中心思想:这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开阔的胸怀,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必须掌握的内容: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极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两句表现草木欣欣向荣,生机无限。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秋风萧瑟,波浪滔天的雄伟壮观的情景。

  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四句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是互文见义,作者以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的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这为千古名句。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 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

  选自《李太白全集》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诗人。

  2、背景

  天宝年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作者闻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表示慰问。

  3、词义:

  左迁:降职。杨花:柳絮。 子规:杜鹃鸟。

  五溪:五条溪水名。

  4、译文

  暮春时节,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5、主题:

  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遭遇的感伤情绪。

  6、赏析要点: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

  诗中写“杨花”“子规”的作用是什么?

  (李白的这首七言绝句在前两句的写景中有什么特色?)

  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

  “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暮春季节的一种哀伤、惆怅气氛,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7、艺术手法:

  *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表达了对朋友的真切关怀,也展示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

  *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凭借想象让自己的心独立于身体之外,或随狂风,或随明月,飞向远方,于浪漫的想象中表达了悠远深邃的感情。

  三、《次北固山下》

  1、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人。

  2、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客路”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规定了全诗的情调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已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于岁暮月残,连夜行舟的。既写景又点出时令。这两句可以说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罴暗;江春,那江上景物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路”、“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

  3、中心思想:《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壮丽画面,写出了诗人客游他乡的羁旅漂泊之情,并流露出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真挚情怀。

  必须掌握的内容: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在描绘长江景色。

  2、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新事物孕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表达作者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名句——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3、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见雁思亲,表现了淡淡的思乡愁绪。

  4、这首诗的首联、颔联、颈联都是对偶句。

  5、你还能想起另外一些表现乡愁的诗句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美景。

  四、《天净沙·秋思》

  1、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后人把他和关汉卿、白朴、王实甫称为“元杂剧四大家”。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一次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2、题目解说:“天净沙”,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意为秋天里的思念。题眼是“思”,“秋”是特定时节,“秋思”二字概括了全曲内容。

  3、前两句是写景,末二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各有各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沉重的脚步与无限的愁闷。

  4、此曲描绘了秋天黄昏的景色,烘托了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必须掌握的内容:

  1~3句:用九个景物构成一幅水墨画,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

  4~5句:用了夸张。表达游子漂泊在外思乡的悲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初中八年级2013年江苏版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是什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作文指导习作一范文 习作一:记叙这次开展某一项活动的经过、分析评论某一件大事或某一个问题、想像未来的尖端武器和战争 在下面几个话题中选择一个展开讨论。1、“铸剑为犁”的雕像在联合国总部前已矗立了四十多个春秋,可是和平的钟声并未向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们敲响,战火...

语文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练习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 积累与运用(25分)1.读准字音,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荡漾(yàng) 诽谤(bàng) 憔悴(cuì ) 和(hè)着歌B.寂寥(liáo) 嫌恶(wù ) 诀别(jué) 恶(è)作剧C.滑稽(jī) 点缀(zhuì) 冗(rǒng)长 堕(duò)下去D.烦琐(shu...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试卷 苏教版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亲爱的同学们,一个单元又结束了,大家一定已经学有所获了吧!现在我们就来检验一下自己学得如何吧!一定要注意细心哟!一、词语天地(24分)1、根据语境写词语。(4分)jù jīng huì shén làng fèi 上课时,单小明总是( )地听讲,从不( )...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亲爱的同学,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份湛蓝的海,那么,我们现在启航,展开你自信和智慧的双翼,乘风踏浪,你定能收获无限风光!我为你整理了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希望能帮助到你。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1.一天,小gōng jī( )来到草地上捉虫子...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作文有哪些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兴隆山游记 更多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大全 小学4年级上册语文第2单元作文:泡豆子观察日记四则 小学4年级上册语文第2单元作文:蜗牛观察日记三则 小学4年级上册语文第2单元作文:蚕宝宝观察日记一则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观察日记植物_水仙花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

语文第一单元小知识四年级上册手抄报内容
1.四年级语文手抄报内容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让人清甜解渴; 语文是芳香浓郁的咖啡,让人温馨浪漫;语文是新鲜味美的果汁,让人滋心润肺; 语文是香气扑鼻的绿茶,让人神清气爽; 语文是神态悠闲的白云,让人浮想联翩; 语文是浪花飞溅的大海,让人心潮澎湃; 语文是历史悠久的名...

五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试卷!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字词花篮。(25分)1. 我会拼读会写。(7分)jì’è zhī chēng bān lǘ bèi sòng ( ) ( ) ( ) ( )mǒu zhǒng diǎn qǐ jǐao háo bù yóu yù ( ) ( ) ...

一年级第一单元包括哪几课?
一年级第一单元是包括前面几课课文和语文园地,都是一起的才叫一单元,一个单元是第一二三四课一起学完了再把语文园地学完了就是一个单元的课上完了。老师基本上把每一课的课文讲完了,就开始讲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和词语,一般一单元学完了老师就会做一次测试看看孩子们学的怎么样。本单元选择了五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作文100字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100字——各处风景 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该忘记的始终要忘记,不该忘记的,始终美好;对未来憧憬,细想,这边风景独好………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100字——各处风景 “啦啦啦,啦啦啦,出去看风景真快乐!”这是我回家时的唱歌 说是去看风景,那只是秋天的风景了,我就...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作文150字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作文150字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100字——各处风景 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该忘记的始终要忘记,不该忘记的,始终美好;对未来憧憬,细想,这边风景独好………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100字——各处风景 “啦啦啦,啦啦啦,出去看风景真快乐!”这是我回家时的唱歌 说是去看风景,那只是...

丰宁满族自治县15046656656: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重点内容1.在山的那边 2.走一步,再走一步 3.生命 生命 4.紫藤萝瀑布 5.童趣 这5篇课文. -
阮蚁接骨:[答案] 重点课文是 2.走一步,再走一步 (最后一段) 4.紫藤萝瀑布 (最后2段) 5.童趣(全文) 这些最好背出来 1.在山的那边 中心思想是;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战胜困难,最终实现理想

丰宁满族自治县15046656656: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重点知识汇总 -
阮蚁接骨: 第一单元 章. 本单元的选文,注意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性.《在山的那一边》是一首抒情诗,作者借一个山里孩子追求理想的经历,说明不懈努力就能达到目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美国作家的作品,文章通过作者少年时的一...

丰宁满族自治县15046656656: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重点内容 -
阮蚁接骨: 重点课文是 2.走一步,再走一步 (最后一段) 4.紫藤萝瀑布 (最后2段) 5.童趣(全文) 这些最好背出来 1.在山的那边 中心思想是;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战胜困难,最终实现理想

丰宁满族自治县15046656656: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不要试卷 要知识点 -
阮蚁接骨:[答案] 我自己的那些资料没了,所以我帮你找了一些我认为能帮到你的,如下:字音字形 痴(chī) 想 隐(yǐn) 秘(mì) 凝(níng) 成(chéng) 诱(yòu) 惑(huò) 喧(xuān) 腾(téng) 瞬(shùn) 间(jiān) 训(xùn) 诫(jiè) 迂(...

丰宁满族自治县15046656656: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
阮蚁接骨: 忆读书 1.字词 2.中心 3. 重点段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1.字词 2.四件事 反响 山中避雨 1.字词 2.中心 风筝 1.字词 2.中心 3.重点段:1-2 .3-4 . 5-12 .大概大概

丰宁满族自治县15046656656: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短文两篇课文理解 -
阮蚁接骨: 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 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作者发现了一只贝壳.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的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丰宁满族自治县15046656656: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重点 -
阮蚁接骨: 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知识点.马克吐温,鲁迅,冰心的资料.和红楼梦开卷词.

丰宁满族自治县15046656656: 七年级上册语文一二三单元知识点人教版的 -
阮蚁接骨:[答案] 诗歌《在山的那边》用大海比喻理想,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爬山比喻艰苦奋斗. 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 《行道树》借行道树的形象表达无私奉献的人生信念,《第一次真好》中所说的第一次,都是有益身心的第一次. 《论语》是...

丰宁满族自治县15046656656: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 -
阮蚁接骨: ①第5课:《童趣》(沈复) ②第10课:《〈论语〉十则》 ③第11课:《春》(朱自清) ④第14课:《秋天》(何其芳) ⑤第15课:《古代诗歌五首》,具体为《观沧海》(曹操)《次北固山下》(王湾)《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西江月...

丰宁满族自治县15046656656: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短文两篇课文理解是蝉和贝壳,因为网上找到的都是老版的没有新版的.就是那种复习的关键知识点,比如:蝉,作者xxx,主... -
阮蚁接骨:[答案] 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