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纪七 起强圉大渊献,尽上章摄提格,凡四年(4)

作者&投稿:宋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吐谷浑王慕利延为魏所逼,上表求入保越巂,上许之;慕利延竟不至。

  上欲伐魏,丹杨尹徐湛之、吏部尚书江湛、彭城太守王玄谟等并劝之;左军将军刘康祖以为"岁月已晚,请待明年。"上曰:"北方苦虏虐政,义徒并起。顿兵一周,沮向义之心,不可。"

  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谏曰:"我步彼骑,其势不敌。檀道济再行无功,到彦之失利而返。今料王玄谟等,未逾两将,六军之盛,不过往时,恐重辱王师。"上曰:"王师再屈,别自有由,道济美寇自资,彦之中涂疾动。虏所恃者唯马;今夏水浩汗,河道流通,泛舟北下,碻磝必走,滑台小戍,易可覆拔。克此二城,馆谷吊民,虎牢、洛阳,自然不固。比及冬初,城守相接,虏马过河,即成擒也。"庆之又固陈不可。上使徐港之、江湛难之。庆之曰:"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上大笑。太子劭及护军将军萧思话亦谏,上皆不从。

  魏主闻上将北伐,复与上书曰:"彼此和好日久,而彼志无厌,诱我边民。今春南巡,聊省我民,驱之使还。今闻彼欲自来,设能至中山及桑干川,随意而行,来亦不迎,去亦不送。若厌其区宇者,可来平城居,我亦往扬州,相与易。彼年已五十,未尝出户,虽自力而来,如三岁婴儿,与我鲜卑生长马上者果如何哉!更无馀物可以相与,今送猎马十二匹并毡、药等物。彼来道远,马力不足,可乘;或不服水土,药可自疗也。"

  秋,七月,庚午,诏曰:"虏近虽摧挫,兽心靡革。比得河朔、秦、雍华戎表疏,归诉困棘,跂望绥拯,潜相纠结以候王师;芮芮亦遣间使远输诚款,誓为掎角;经略之会,实在兹日。可遣宁朔将军王玄谟帅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镇军咨议参军申坦水军入河,受督于青、冀二州刺史萧斌;太子左卫率臧质、骁骑将军王方回径造许、洛;徐、兖二州刺史武陵王骏、豫州刺史南平王铄各勒所部,东西齐举;梁、南、北秦三州刺史刘秀之震荡汧、陇;太尉江夏王义恭出次彭城,为众军节度。"坦,钟之曾孙也。

  是时军旅大起,王公、妃主及朝士、牧守,下至富民,各献金帛、杂物以助国用。又以兵力不足,悉发青、冀、徐、豫、二兖六州三五民丁,倩使暂行,符到十日装束;缘江五郡集广陵,缘淮三郡集盱眙。又募中外有马步众艺武力之士应科者,皆加厚赏。有司又奏军用不充,扬、南徐、兖、江四州富民家赀满五十万,僧尼满二十万,并四分借一,事息即还。

  建武司马申元吉引兵趋碻磝。乙亥,魏济州刺史王买德弃城走。萧斌遣将军崔猛攻乐安,魏青州刺史张淮之亦弃城走。斌与沈庆之留守碻磝,使王玄谟进围滑台。雍州刺史随王诞遣中兵参军柳元景、振威将军尹显祖、奋武将军曾方平、建武将军薛安都、略阳太守庞法起将兵出弘农。后军外兵参军庞季明,年七十馀,自以关中豪右,请入长安招会夷、夏,诞许之;乃自赀谷入卢氏,卢氏民赵难纳之。季明遂诱说士民,应之者甚众,安都等因之,自熊耳山出;元景引兵继进。豫州刺史南平王铄遣中兵参军胡盛之出汝南,梁坦出上蔡向长社。魏荆州刺史鲁爽镇长社,弃城走。爽,轨之子也。幢主王阳儿击魏豫州刺史仆兰,破之,仆兰奔虎牢;铄又遣安蛮司马刘康祖将兵助坦,进逼虎牢。

  魏群臣初闻有宋师,言于魏主,请遣兵救缘河谷帛。魏主曰:"马今未肥,天时尚热,速出必无功。若兵来不止,且还阴山避之。国人本著羊皮裤,何用绵帛!展至十月,吾无忧矣。"

  九月,辛卯,魏主引兵南救滑台,命太子晃屯漠南以备柔然,吴王余守平城。庚子,魏发州郡兵五万分给诸军。

  王玄谟士众甚盛,器械精严;而玄谟贪愎好杀。初围滑台,城中多茅屋,众请以火箭烧之。玄谟曰:"彼吾财也,何遽烧之!"城中即撤屋穴处。时河、洛之民竞出租谷、操兵来赴者日以千数,玄谟不即其长帅而以配私昵;家付匹布,责大梨八百;由是众心失望。攻城数月不下,闻魏救将至,众请发车为营,玄谟不从。

  冬,十月,癸亥,魏主至枋头,使关内侯代人陆真夜与数人犯围,潜入滑台,抚慰城中,且登城视玄谟营曲折还报。乙丑,魏主渡河,众号百万,鞞鼓之声,震动天地;玄谟惧,退走。魏人追击之,死者万馀人,麾下散亡略尽,委弃军资器械山积。

  先是,玄谟遣钟离太守垣护下以百舸为前锋,据石济,在滑台西南百二十里。护之闻魏兵将至,驰书劝玄谟急攻曰:"昔武皇攻广固,死没者甚众。况今事迫于曩日,岂得计士众伤疲!愿以屠城为急。"玄谟不从。及玄谟败退,不暇报护之。魏人以所得玄谟战舰,连以铁锁三重,断河以绝护之还路。河水迅急,护之中流而下。每至铁锁,以长柯斧断之,魏不能禁;唯失一舸,馀皆完备而返。


宋纪四十九 起强圉大渊献四月,尽著雍困敦三月,凡一年(2)
秋,七月,辛巳,诏两制及太常礼院议增真宗谥。壬午,以户部副使张尧佐为河东都转运使。辛卯,辽主如庆州。辛丑,禁贡馀物馈近臣。八月,丁未,赐汝州龙兴县处士孔?攵粟帛。?攵,孔子四十六代孙,性孤洁,喜读书。有田数百亩,赋税常为乡里先;遇岁饥,分所馀周不足者,未尝计有无。闻人之善...

宋纪四十九 起强圉大渊献四月,尽著雍困敦三月,凡一年(3)
曩霄凡七娶:一曰米母氏,舅女也,生一子,以貌类它人,杀之。二曰索氏。三曰都罗氏,早死。四曰咩迷氏,生子阿理,谋杀曩霄,为卧香乞所告,沉于河,杀咩迷氏。五曰雅尔氏,裕勒且从女也,颀长,有智谋,曩霄畏之,戴金起云冠,令它人不得冠。生三子,曰宁明,喜方术,从道士学辟谷,...

资治通鉴作者资料
卷015 【汉纪七】起玄�涒滩,尽柔兆阉茂,凡十五年。 卷016 【汉纪八】起强圉大渊献,尽上章困敦,凡十四年。 卷017 【汉纪九】起重光赤奋若,尽强圉协洽,凡七年。 卷018 【汉纪十】起著雍滩,尽柔兆执徐,凡九年。 卷019 【汉纪十一】起强圉大荒落,尽玄�阉茂,凡六年。 卷020 【汉纪十二】起...

资治通鉴又是谁写的
卷015 【汉纪七】起玄�涒滩,尽柔兆阉茂,凡十五年。 卷016 【汉纪八】起强圉大渊献,尽上章困敦,凡十四年。 卷017 【汉纪九】起重光赤奋若,尽强圉协洽,凡七年。 卷018 【汉纪十】起著雍滩,尽柔兆执徐,凡九年。 卷019 【汉纪十一】起强圉大荒落,尽玄�阉茂,凡六年。 卷020 【汉纪十二】起...

东兴区19788516716: 资治通鉴 唐纪 译文 -
直脉瑞普:http://thomson.blogdriver.com/thomson/719813.html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狄仁杰 原文及译文- - 原文: (武则天)太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

东兴区19788516716: 请问《资治通鉴》第一句"起著雍摄提格,尽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是什么意思?
直脉瑞普: 也就是起于戊寅年,尽于壬子年,总共三十五年.尔雅上面有记载: 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岁阳. 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

东兴区19788516716: 书法常用诗词对联 -
直脉瑞普: 书法创作常用诗词对联——榜书常用词句博雅达观、笔歌墨舞 , 宠辱不惊、道法自然、登山临水、淡泊明志、典雅清丽、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清气若兰放下便是、浮生若梦、观海听涛、甘苦自知、和风朗月、和气致祥、厚德载物、厚德...

东兴区19788516716: 资治通鉴卷首的"起......尽......"是代表什么意思? -
直脉瑞普: 昭阳赤奋若,上章困敦,柔兆敦牂,昭阳作噩,是古代纪年的一种方法,可以与天干、地支相对照,详见下:岁阳: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已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

东兴区19788516716: 资治通鉴翻译 -
直脉瑞普: 它是起于摄提格(古代(战国时期至秦汉)的一种星岁纪年中的年名. 该法假想有一颗速度与岁星(木星)视运动平均速度(12年1周天)相同,而方向相反的天体,称为“太岁”,以它的位置纪年. 当木星位于丑位时,太岁即位于寅位,该年...

东兴区19788516716: 时辰对照表天干地支
直脉瑞普: 1、十干又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有: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

东兴区19788516716: 汉语中有哪些字,词可以表示「序列」 汉语中有哪些字 -
直脉瑞普: ①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数字) ②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③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地支) ④ 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 ⑤ 由中人工大天主井羊非(旧时的商业隐语,分别代表1~10,因为这十个字出头笔画的个数依次是1~10) ⑥ 伯仲叔季(古代兄弟排行),或者孟仲季(古代兄弟排行,也可季节排序)⑦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千字文》) 还有其它的就不一一列举了.

东兴区19788516716: 中国有几种记年法?哪几种? -
直脉瑞普: 中国真正的记年,是从周召共和时开始的,后来以君王的谥号纪年,后来汉武帝设立了年号,史学家又用年号纪年,但很麻烦,因为有的皇帝有很多年号,不如谥号方便到了唐代皇帝终于都有庙号了,庙号也成了纪年的方法,但庙号、谥号都是给死人用的

东兴区19788516716: 有具体知道“上章敦牂”含义的古文大神吗? -
直脉瑞普: 上章:天干中的“庚”.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的“庚”,根据太岁纪年别称“上章”. 敦牂:十二地支中的“午”.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的“午”,根据太岁纪年别称“敦牂”. 那么,“上章敦牂”即甲子纪年中的“庚午”.它不是模糊概念,都是指具体年份. 如“起著雍执徐,尽上章敦牂,凡三年”,意思是:从“著雍执徐”(戊辰年),到“上章敦牂”(庚午年)为止,共三年.(包括戊辰、己巳、庚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