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苦修净业,缘熟径生西--张老居士往生纪实

作者&投稿:家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张水金老居士,江西景德镇人,是一位虔诚的菩萨戒弟子。二〇一八年三月四日十二时整,在东林寺净土苑助念堂正念生西,享年八十一岁。

张老居士禀性耿直,心地善良,中年时即与丈夫离异,多舛的命运使她深感人世无常,借此因缘较早地皈依了佛门。张居士与东林寺的缘分甚深,果公老和尚住世时就曾至此朝山礼佛,二〇〇四年起,常来祖庭参加佛七等法会,后来发心于此长住,做些力所能及的护持事务。

张老居士对净土法门一往情深,信愿笃定,修行刻苦。据熟悉她的莲友介绍,老人家不识字,一门深入,十余年来专持一句佛号。在东林寺这么多年,只要没有病痛和其他杂务干扰,早晚功课从不间断,平素修行精进勇猛,每天念佛七万声,有时甚至达到十万声左右。

二〇一七年六月十日,张居士及其他首批符合条件的老居士一道入住净土苑莲栖园老年居士念佛道场。园内环境幽雅,设施齐全,冬有地热,夏有冷气。护持道场的义工师兄们又细心体贴,所以老居士们住得非常舒心。

此期间,张老居士在修行方面一切如常,遵守各项常住规约。她原本体质欠佳,从二〇一七年十月开始,身体更为虚弱,吃不下东西,饮食不顺畅,只能吃少量的流食。有位行医多年的师兄建议她去检查食道,诊断结果竟然是食道癌。

回寺后,莲栖园护法王萍师兄对她嘘寒问暖,张老居士笑着说:「王师兄,我要回家了!」说这话时,老人满脸的坦然,没有丝毫贪恋人世的样子。老人的亲属建议她做手术,但被她断然拒绝了,说自己来东林寺的目的就是为求往生的。

从二〇一七年十二月开始,老居士的病情越发恶化,只能勉强喝一点汤水或酸奶之类的流质。但老人心神安定,对待生死也非常超然,依然念佛不辍,求往生之心非常坚定。

老人病重期间,相关人员为她的往生大事作了妥善安排,提前交付了遗体荼毗及骨灰安放海会堂的相关费用,解决了老人的后顾之忧。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些感人的故事,略举一例说明。张老居士与她女儿的关系一直不好,女儿早年离异,独自带着子女生活,日子过得甚为艰难。张老居士把退休金都拿去做功德了,这让她女儿很难接受,并因此对张老居士心怀怨恨。按照寺院规定,亡者遗体火化前,需要家属签字。当工作人员电话通知张老居士的女儿前来签字时,最初她不同意。工作人员对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开导:「就算母女之间从前有隔阂误会,她总是母亲十月怀胎生下来的,一把屎一把尿含辛茹苦带大的。老居士现在已身患绝症,到日后再来后悔那可就来不及了……」经过耐心劝解,她来到了净土苑,母女俩终于冰释前嫌,困扰了多年的心结化解了。

二〇一八年二月底,张老居士的病情进一步恶化,不能吃东西,不能喝水。三月一日,被送往净土苑助念堂进行临终助念。老人身体虽弱,但精神状态良好,思维清晰,一点儿都不糊涂。助念人员示意她,提起正念念佛。她不停地点头。其间有人来探望,她还能微笑致意。往生前两天,也都是由人搀扶著去卫生间如厕的。

三月四日早晨,张老居士稍显异动,时不时翻身。稍后,即在助念的佛号声中安静入睡。其间她女儿曾来看过一次。十一点半左右,老人呼吸急促,十二点整即安详舍报。老人罹病期间和舍报时均没有痛苦,走得很平静,正念分明,身体柔软,跟熟睡般一样安详。

张老居士舍报后,助念一直持续了数天。六日下午两点,助念人员为张老居士遗体装龛,驱车送往祖庭。七日上午八点,送进化身窑荼毗。其间佛号未曾间断。

据参加助念的诸位师父及居士介绍,张水金老居士生前信愿坚固,平时念佛又颇为得力,在生时正念分明,舍报后瑞相显著。综而判之,张居士往生净土无疑。这是莲栖园老年居士念佛道场启用后的首起往生案例,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从张老居士往生一事,可得如下四点启示:

一、信愿行是检验往生与否的唯一标准。作为净业行人,无论能不能熏习净土经论和莲宗祖师的著作,都应该树立起对极乐世界的好乐之心。在此前提下,再在功夫上着力,则可增上往生品位。

二、环境对修行的重要性。《论语》言「里仁为美」,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对于心力较差的凡夫而言,「若能念念在道,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名号。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便可于父母之邦,随缘常住;若不能如是,当往他方净业道场,及亲近净业知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一·与融明大师书》)。张老居士长期生活在佛号盈满的寺院,往来皆净士,谈笑无俗言,如此长期熏习,信愿弥笃坚定。

三、妥善化解障缘。虽说往生一法全凭自己的信愿与弥陀的宏愿感通,但妥善处理好障缘的干扰也是很有必要的。张老居士生前即已安排好了后事,更重要的是与女儿「一笑泯恩仇」,使她能心无罣碍,一心投入弥陀怀抱。

四、正确理解「病苦」。「苦」是娑婆众生的生命本质,我们日常在《净土文》中祈愿临终时能「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但为什么很多修行人却还是身患恶疾呢?这并不是佛菩萨不灵,而是大家对「身无病苦」的理解错了!省庵大师云:「当知身无病苦,则求在于佛;心不颠倒,则求在于我。」所谓的「身无病苦」,并不是指念佛人不会罹患重病,而是指虽然身患重病,但不会有痛不欲生的疼痛感。张老居士身受疾病和饥饿的双重折磨,但她没有苦的感觉,由此足证弥陀愿力的不可思议,念佛人心力的不可思议。




悟苦修净业,缘熟径生西--张老居士往生纪实
三、妥善化解障缘。虽说往生一法全凭自己的信愿与弥陀的宏愿感通,但妥善处理好障缘的干扰也是很有必要的。张老居士生前即已安排好了后事,更重要的是与女儿「一笑泯恩仇」,使她能心无罣碍,一心投入弥陀怀抱。四、正确理解「病苦」。「苦」是娑婆众生的生命本质,我们日常在《净土文》中祈愿临终时...

什么叫净业
它是没有黑业,没有无明烦恼,没有尔虞我诈,没有私心争斗,没有任何杀戮和恐怖,只有仁爱、善洁、慈悲、关心、尊敬,无有痛苦,唯独只有幸福、快乐,如释迦牟尼佛所说,有随心所欲的三明六通而享受福乐的世界,这就是佛土世界。

灵魂会被消灭吗
灵魂会被消灭。灵魂是由蛋白质、DNA、RNA等生命大分子构成的生物体所产生的各种层次的一切生命现象,它依生命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以及生物体本身新陈代谢存在而存在。科学给出灵魂科学定义,意义在于引导人们破除迷信,正确认识生命以及生命现象。

释隐莲的生平
行遍名山大川,朝拜名山古寺,参访名师大德,广结法缘。1938年9月,因避日寇,取道上海赴香港,住九龙青山寺、港湾东普陀寺。法师在香港时,正值国难当头,环境异常艰难,法师矢志不渝,探求佛法真谛。一次他手持念珠在街上走,一基督教徒讥笑他说:“你手中的念珠是上帝赐给你的”。法师回答说:“...

《如何在念佛的当下获得大安心,获得决定往生?》
地狱鬼畜生,悉舍三途苦,亦生我刹中,修习清净行。获彼光明身,如佛普照耀,日月珠宝光,其明不可比。 阿弥陀佛第十八愿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无量寿经》第三段偈颂中间,有第十八愿的成就偈颂: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

《古杭云栖莲池大师塔铭》略释
如莲池大师言:「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属,俱是宿世虚缘。暂时会聚,终必别离,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过一生,不念佛耳。」(《示在家二众》) 莲池大师出家之时,曾作《七笔勾》词,将鱼水夫妻、富贵功名等通皆一笔勾销,是为真出家。吾辈即不能如大师之出尘,于此世间梦幻泡影之富贵荣华、夫妻儿女等,亦...

西安的佛教分别是哪些宗
利根众生,一念成就八不正观,深悟诸法无生,可以顿得佛慧。钝根众生,经历三大无数劫,积修万行,经过五十二位次最终达到佛果妙觉。成佛与否,关键在乎迷悟。 草堂寺是个美丽的地方,夕阳西下之时,悠悠南山,朗朗晴天,田野炊烟,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传说中的能散出飘向长安城的烟雾就在草堂寺后院竹林深处的一口枯井之...

关于佛教的一些问题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节选)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出师子国。而往波罗奈大城秽恶之处。彼有无数百千万类虫蛆之属依止而住。观自在菩萨为欲救度。彼有情故。遂现蜂形而往。於彼口中出声作如是云。曩谟没驮野彼诸虫类随其所闻。而皆称念亦复如是。由斯力故彼类有情。所执身见虽如山峰及诸...

佛教的净宗和禅宗
答:净宗修学是以「净业三福」(《观无量寿经》)为基础。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如何落实?我们采取儒家的《弟子规》。《弟子规》的内容,就是在家做一个孝顺的儿女,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真正将这两句话落实在生活当中。「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则落实在《十善业道经》,一定要认真...

佛教 四天王天
现在又生起了大悲之心,业障便清净无余了,所以能真实亲见我身。你如果不信,就将我放在你肩上,让所有的人看一看。”于是无著就把弥勒菩萨举至右肩,到集市上问众人说:“我肩上有什么?”众人都回答:“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业障习气略薄的老妇回答说:“你肩上有一只母狗。”无著终于明白慈悲...

安溪县13971176068: 苏轼与佛印针锋相对对联 -
犁范盐酸: 1、针锋相对 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正举杯畅饮间,苏东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ث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抛入水中...

安溪县13971176068: 佛教的小乘、中乘、大乘、上乘怎么区分? -
犁范盐酸: 佛教有四乘: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这个最上乘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样讲的.法华经以羊车喻小乘,鹿车喻中乘,牛车喻大乘,大白牛车喻一佛乘. 小乘,亦名声闻乘,谓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人於涅盘者也....

安溪县13971176068: 《法华经》讲的是什么? -
犁范盐酸: 《法华经》主要讲述的是一佛乘思想,也即一切众生,无论三乘五乘,最终皆归于一佛乘,无有余乘.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Saddharmapundarika-sutra) ,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说教,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妙法”指的...

安溪县13971176068: 四时田园杂兴的后两句 意思是什么 -
犁范盐酸: 后两句是: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意思是: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

安溪县13971176068: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整首诗怎么写的?怎样解释该首诗? -
犁范盐酸: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一.题解要点:1出处:东坡全集2体裁:七言律诗3释题:和,音ㄏ...

安溪县13971176068: 居士歌之二十四:疑什么? -
犁范盐酸: 居士歌 (24):法界大,菩萨多,有个众生即是我.世智难测如来意,超脱三界当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疑什么? 断恶修善是人天之道,要成佛还要自净其意.意不净则佛不成.今人根劣,妄想太多,尤其我们在家居士,面对世间种种...

安溪县13971176068: 元音老人:什么是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的境界就是佛吗 -
犁范盐酸: 元音老人:什么是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的境界就是佛吗?明心见性一词简约总括地解释起来,就是:从究明人们的“心”(本心)的形相与作用,而彻见、领悟、神会生命的根源——“性”(本性)之妙体与真理,以觉醒迷梦,而了生脱死,证...

安溪县13971176068: 春联的故事(简要一些) -
犁范盐酸: 吟诗赏月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

安溪县13971176068: 关于苏轼的故事,可以8个人演绎的 -
犁范盐酸: 苏东坡的故事1、针锋相对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正举杯畅饮间,苏东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