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迁徙史

作者&投稿:居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客家是汉族的一个支系。关于客家人,权威的《词海》在“客家”条目写道,相传西晋永嘉年间(四世纪初),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江,至唐末以及南宋,有大批过江南下至赣闽、粤东、粤北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原来的居民,以后遂相沿而成为当地汉人的自称。美国《国际百科全书》是这样描述客家人的,客家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系之一

客家是怎么来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客家先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百余年的秦朝, 历史 上客家人的大迁徙共有五次。

第一次大迁徙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秦28年,秦始皇派遣屠睢率领五十万大军分五路向岭南进兵,经过五年时间,统一了岭南广大地区,并设置了南海郡。古邑龙川因此成为岭南三大古县之一,赵佗成为首任县令。

赵佗在任县令的六年期间,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思想、农业和手工业技术传播到龙川来,采用“合辑百越”的施政理念,让自己的将士和土著人友好相处,并上书秦皇帝从中原派遣三万名妇女“为士卒衣补”,秦皇帝派出了一点五万妇女。这些带有实验性的制县方略,为赵佗日后建立南越国奠定了基础。因而古龙川成为赵佗的兴亡之地,也成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秦朝末,南海郡尉任嚣病危时召见时任隆川县令的赵佗,说番禺“负山险,阻南海”“可以立国”,并假托秦廷命令,委赵佗代理南海郡尉。汉高祖三年,赵佗自立为南越王。自此,这些留在岭南的士卒和妇女,其中的相当一部分成了最早的客家先民。

这是关于客家先民在岭南的最早记录,也是中国早期人口转移史中最大规模的一次。因此,当年隶属古龙川的河源被誉为“客家古邑”。

第二次大迁徙

始于东晋,受五胡乱华、晋室南渡影响,部分中原汉人南迁停留在鄂豫南部、皖赣沿长江两岸、以及赣江上下游。受黄巢事变影响,中原汉族移民的后裔再度南迁,落脚于闽西南及粤东北边界。

第三次大迁徙

北宋末年,受金人南下,宋室南渡,元人入主等影响,部分客家先民从赣南迁移到闽西,再转移到粤东北。

第四次大迁徙

肇始于公元1645年,受满人南下入主中原的影响,部分客家人从客家大本营迁至广东中部沿海,及川、桂、湘、黔、赣、浙、台等省。

第五次大迁徙

第五次大迁徙也是最后一次大迁徙,是在公元1867年之后,受广东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国事件的影响,部分客家人分迁至广东西南部、海南岛以及海外各地。

客家民系的形成是一个相对漫长的 历史 过程,它起于秦朝始皇帝挥师南下统一中国的 历史 时期,历经西晋、六朝、隋、唐、五代十国时期,至北宋末、南宋中、完颜亮南侵结束而最后完成。大体而言,客家民系的形成可以简要概括为:最早南迁于龙川,主要孕育于赣南,发展于闽西,成熟于粤东。

赣南被认为是客家人的摇篮。在江西省的东南部,赣州的东北部有一座小县城,名字叫石城。石城地处闽赣交界处武夷山脉中段西麓,东部与福建省的长汀、宁化两县毗邻。自古以来,石城就是进入闽西北直至粤东的主道,堪称咽喉之地。

历代避乱南迁的中原汉人千里跋涉,是为了寻求更理想的栖息之所,遇到合适的地方就住下,不合适的地方就继续往前走。到了石城,再往前就是福建,必须停留一下做最后的抉择,石城因此自然地成为移民天然的中转站。中原汉人南迁,渡过鄱阳湖之后,他们逆着赣江来到了石城,因为石城是赣江的源头。同时,有一部分中原汉人是通过抚河、信江来到抚州,然后越过武夷山来到石城。由于石城位置上的原因,使石城成为早期客家民系形成的发祥地之一,又是中原汉人南迁途中最大的中转站之一。石城在整个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特有的 历史 作用,在客家民系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石城因为地域狭小,在动乱的时候很多人迁入石城,在 社会 比较和平、平安的时候很多人就向外迁徙,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生存的条件。因此,很多迁到石城的人又外迁到了隔壁福建省的石壁村。

宁化石壁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程度与赣南的石城相同,在客家民系的完成过程中处于中间阶段,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宁化距江西的石城县只有50公里,两地来往有四条重要通道。其中站岭隘是闽西西北与赣东南交界线上最为低矮的隘口,距石壁不到十公里,自古至今都是两省重要通道之一。

宁化又是三江之源,它是福建最大河流闽江源头之一,是通往广东韩江的汀江源头之一,是通往江西省赣江的贡水源头之一,据江西盱江主流也不远,因此,宁化拥有四水之便。值得一提的是,在靖康之前,宁化千百年兵革未及,是相对安全而方便的逃难者通道,使得中原南迁移民都乐于在此避难和喘息。宁化石壁特殊的地理交通位置及生存环境,决定了在客家民系形成发展时期的重要地位。

从民族迁徙史来看,目前可以确定为客家人的各氏族谱都提到祖先曾流居宁化及其石壁,现今各地的客家人往往把入闽,特别是宁化入闽那一代视为始祖。“禾口府,陂下县,石壁有个金峦殿。”这首歌谣生动地表明了石壁在客家人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在客家各氏族本身的意识中,也认为自己流居宁化石壁之后就是“客家人”了。

从今日客家分布地域看,以广东东北部、江西东南部及福建西南部一带最为集中,这也与 历史 上中原移民经宁化及石壁播迁的区域相吻合。“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石壁是客家祖地,是客家人梦莹神绕的家园。

从宁化石壁向东、向南迁徙,就到了粤东地区,即今日的梅州地区。梅州拥有客都之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客家文化在这里最终成熟定型。

从南宋起至元亡时(公元1127年至公元1368年),在大约240年时间内,客家民系在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基本形成。中心在闽西汀州,期间,自南宋末至元初,闽赣客民又大量迁向粤东北,到了明清时期,粤东梅州不仅成为客家的主要集散地,并且还成为客家人的最后聚散地。

由于明清时期 社会 环境的影响,如“迁海令”的颁发、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等原因,尤其是人口的不断增加,使梅州地区不堪重负。自此,梅州这个客家人居住与生活的重要地区既成为聚居中心,同时又成为扩散中心。一方面,大批客家人从宁化石壁或赣州跋涉而来,另一方面,大批客家人又离开梅州这个客家人的大本营,播迁到世界各地而去。

“筚路桃弧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正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可以说,晚清杰出诗人黄遵宪的这首诗,是对客家 历史 渊源最简洁的概括。




苗族为什么将吊脚楼作为一家人安居乐业的场所?
顶层仓储。整个吊脚楼的建筑空间与周边山水树时的大自然生命程序,仿佛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苗族人民生活的集中体现。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他们只能将吊脚楼作为他们最好的居所,而苗族的祖祖辈辈都是在这样的楼房中生存过来的,所以说苗族人肯定是将吊脚楼作为一家人的安居乐业的场所。

景颇族的详细材料,生活习性啊,建筑特色啊,服饰啊
景颇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5个支系语言分属景颇语支和缅语支,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均为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一、生活习性:1、景颇族是一个以农业为生计的民族,粮食作物以水稻、旱谷、玉米、小麦、粟米为主,经济作物有甘蔗、油菜、...

这种植物到底有多少个名字
土豆·迁徙历史 土豆又称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十六世纪中期,马铃薯被一个西班牙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欧洲,那时只是被当作装饰品。1586年英国人在加勒比海击败西班牙人,从南美搜集烟草等植物种子,把马铃薯带到英国,那里气候适宜,产量高...

掷筊的历史
在长年与炎黄尧舜禹各部落的争战中,多次战败,逐渐从其生息之地黄河下游与长江中下游被迫南迁,陆续定居于西南荒凉的崇山峻岭,史称“南蛮”,其中居住在湘鄂川黔地区的一部分,在汉唐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 湘西苗族流传的史诗《休巴休玛》,记录了苗族先民不断迁徙的历史。 当他们还定居在“占楚占菩”(楚...

姓申的哪位古人的后人?
申(Shēn)姓,源出有七:一、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周初复泰岳後於申,暨申伯入卿而楚蚀其壤,宣王开元,舅申伯於谢。後有宇氏、申氏、申叔氏、申鲜氏、谢氏、射氏、宇文氏、大野氏。二、第二个渊源源于朝鲜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三、第三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四、第四个渊源...

我母亲姓塔,吉林九台的,满族,是不是皇族?姓氏由来?
不是皇族。清代的皇族是爱新觉罗氏。满族老姓有可能是塔他拉氏,需要迁徙史,祖居地,家谱家族排字及家族传说来认定。

百家姓中“薛”姓排第几,发源地是哪?
薛姓迁徒史 薛姓迁徙史 秦汉时期 薛姓自春秋战国得姓以后,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山东是薛姓的发源地,地处中原东部,薛姓人由山东向周边地区扩散,活动地域大致在赵、宋、楚、齐、秦诸国,相当于今湖北、湖南、江苏、河南、河北、陕西、山东的部分地区。 春秋时有薛邦,兖州人,孔子弟子。战国至秦,散布于中原各地的...

彝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彝族的风俗习惯是服饰、饮食、待客之礼。彝族男子服饰一般为对襟、短衣、长裤,女子服饰既有长衫、中长衫、短装,还有外套坎肩,头饰以银泡、绒线做花,服饰图案以自然纹居多,几何纹次之。彝族的饮食主要以土豆、玉米、荞麦、大米为主,副食有肉食类、豆类、蔬菜类等。彝族的酒有坛坛酒、桶酒、水酒等...

有谁知道百家姓里的“王”姓的来历?
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被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5、出自春秋时魏献子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为王。后业魏亡于秦,其王族避难于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孙为魏国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

明代陆炳和逯氏是不是一家人?
2、出自芈姓,亦以邑名为氏。据《路史》上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楚国的王族中的同族,后代中也有以邑名为姓者,称为逯氏。二、迁徙分布 (缺)逯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古周代时,秦国有一位公族受封于逯邑,后来逮邑公族子孙就以封地为姓,世代姓逯。逯邑那地方,就在现今...

林西县19154827474: 客家人有几次比较大的迁徙史? -
董娣清喉: 6次 客家人,又称为河洛郎.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人的历史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因为身在异乡,...

林西县19154827474: 客家人是在什么时候南迁的哪个朝代? -
董娣清喉:[答案] 2007年5月,刊登在美国权威学术杂志《human genetic》上的一篇文章:《Y chromosomes of prehistoric people along Yangtze River》,里面有组数据是非常惊人的.以下选取部分图,可见,客家人的中原基因占了很大比例 1.根源 客家人之根在汉...

林西县19154827474: 客家人历史上发生了几次大迁徙 -
董娣清喉: 客家人有五次大迁移.详情参考百度百科词条“客家人”

林西县19154827474: 客家人起源于哪里? -
董娣清喉: 有关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土著说. 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说则认为,客家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

林西县19154827474: 赣南是什么人的主要聚集地?要详细的分析 -
董娣清喉:[答案] 赣南是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 分析: 提起客家,不能不涉及赣南.赣南是与闽西、粤东相提并论的全国三大客家人聚居地之一,而其“客家人”占总人口比例之大,绝对的人数之多,历史之悠久和活动之频繁,自非闽西和粤东可比.赣南现辖2市16县,...

林西县19154827474: 闽粤客家人是何时倒迁入赣的?闽粤客家人是何时倒迁入赣的,其有怎样
董娣清喉: 江西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也是闽粤客家始祖南迁 的必经之地.明清时期,江西的人口流动频繁,一方面表现为江 西破产农民流向湖广、云贵等省,另一方面则表...

林西县19154827474: 客家的含义?客家指的是什么?属于哪个地区? -
董娣清喉:[答案] 客家人(客家民系),是汉民族八大民系中的一支.自东晋开始,中原汉人几度南迁至今天的赣粤闽三省交界地区以后,经过长时期的繁衍生息,形成使用客家方言,遵循客家风俗的客家民系.尔后,客家人又从赣粤闽三省交界地区迁徙到国内另外 16...

林西县19154827474: 客家人的资料 -
董娣清喉: 客家人,又称为河洛郎.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客家人的历史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因为身在异乡,...

林西县19154827474: 客家人是哪里来的 -
董娣清喉: 目前关于客家渊源的看法主要有三种:(1)北方南迁汉人发展演变而来;(2)北方南迁汉人融合南方土著发展演变而来;(3)南方土著融合北方南迁汉人发展演变而来.在一般人看来,客家人是移民,是北方汉人南迁移民的一支,在漫...

林西县19154827474: 客家人的由来 -
董娣清喉: 客家人,又称为客家民系,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因从北方中原地区南下迁徙而产生,迁徙给了客家人坚韧的品性.尽管所处环境位于偏僻的山区,但是勤劳的客家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