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鹏论:他人就是地狱

作者&投稿:洪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实话说,想啃下《存在与虚无》实非易事。

该书本就晦涩难懂,又隔着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再叠加如今这个讯息泛滥的时代,除了专门搞研究,真没有几个人能够挑战成功。

坤鹏论认为,普通人学习哲学,起初不要拘泥非原著不读,先挑一本最薄的或是最入门级的看起。

谁不是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懵懂无知开始的。

正如《从存在的此岸到虚无的彼岸》所分享的——没有这些虚无,人又如何存在!

所以,就算是看漫画学,也不丢人。

这些都是工具,都是过程,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要的是虚无被填充,学会学到才是目的。

不拘泥的人生,才是真诚的。

而好的人生唯有真诚可得。

一、我与他人

人,总是处于和他人的相互关系中。

他人,是萨特哲学思想中的主要概念之一。

萨特认为,人的自由必须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得到实现。

完全与世隔绝的个体根本无法生存,更谈不上什么自由了。

而人本身就是一个相对他人的概念。

就如主体与客体的同生共死关系一样。

没有了他人,人也就不再成其为人。

所以人需要他人,离不开他人。

明白了上面这点,我们再看萨特的相关思想,就会更加明白些了。

萨特的存在主义讲的就是人如何存在,人存在于 社会 ,存在于他人,那么,他人就是存在主义绕不过的重要主题。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描写了这样一个场景:

一个男子正通过锁眼偷窥一位女子,突然,这个偷窥狂感觉有人走到了他的背后,他顿时羞愧不已,觉得自己从观察的主体变成了观察的客体。

通过上面场景的详细描述,萨特证实了“同他的存在”和“为他的存在”,是意识不可分割的部分。

当男子偷窥时,他完全沉湎于所看到的事物之中。

在这种意识模式下,他没有意识到他是一个“自我”,而是他所看到的女子。

他的思想就完全像是门后的那间房子。

萨特认为,人总是把他人看成一个客体。

这是粗暴地剥夺了他人的主观性、主体性,把活生生的人变成了“物”。

我,在他人的眼里,只是一个自在的存在。

也就是说,是一个物的存在,就像一把椅子、一块石头那样。

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人是对一个人自主的限制甚至否定。

因此,萨特说,“一个人的自由被他人的自由加上枷锁。”

他人的目光不仅把我这个自由的主体变成了僵化的客体。

而且还迫使我多少要按他们的看法来判定自己、伪装自己,专心修改自己对自己的意识。

当然,我对别人也如此。

于是,“我努力把我从他人的支配中解放出来,反过来力图控制他人,而他人也同时力图控制我。”

人,最害怕的是,被他人当成“物”来注视,这种物化是他人以他的意识作用否定了我的主体性。

人有主体性,最不能忍受的便是被当成客体(物)。

这种情况发生后,人不是羞愧,就是愤怒。

比如:我们很讨厌在自己专注做事时,旁边有人一直注视着我们,我们往往会愤怒,会采取一种报复行为,也就是反注视,以眼还眼,看回去。

这种事情发生的很多。

比如:公共场合经常发生的陌生人的口角和争斗,起初可能都是小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眼神的瞪视,接着就是冲突升级。

再比如:两个年轻人在大街上可能碰了一下,但在互相瞪一眼后,就很可能大打出手。

萨特对此的解释是,意识的否定性作用。

尤其当一个人缺乏对自我的了解、对人性的认识时,就只能在当下那一刹那谋求“我的注视比你凶悍,比你更有力”这种方式,来压制别人。

自古以来,注视这个眼神绝对比我们认为的复杂得多。

主人和仆人,上位者与下位者,长辈与晚辈,最忌讳的就是后者直接注视前者的眼睛,必须低头承受。

由此可知,注视是可以用来表达一个人意识的肯定和否定。

总的来说,萨特的哲学思想在人类自由方面可能过于乐观,但是,对人类关系的描述又是极度悲观的。

在他眼里,我们不断地在两种做法之间徘徊:

一是,把其他人变成一个客体,一个自在的存在;

或者,

二是,努力把自己变成他或她的客体。

二、他人就是地狱

他人就是地狱。

存在主义火到人人腋下一本萨特的那些年,这句名言引得全世界无数青年可以彻夜不眠地讨论。

但是,萨特却说,我的意思你们全都猜错——“人们认为,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时刻都是坏透的,而且这永远是难以沟通的关系。”

为此,萨特专门写了一篇名为《他人就是地狱》的文章进行解释。

从这篇短文中, 我们知道了这句话的出处是剧本《紧闭》,开始它叫《其他人》。

萨特写该剧有三个用意:

第一,《存在与虚无》的四分之一的篇幅被“他人”的概念所占有。

完成此书后,萨特仍然在思考着“与他人的具体关系”这一哲学问题,思考的结果是他在几天内写成了这个剧本。

第二,该剧的灵感很大源于他在德国战俘集中营中的感受。

那时的他时刻都整个地处于他人的注视之下,自然这就形成了地狱。

第三,偶然的原因是,他想让三个朋友演一出他写的戏,还要一视同仁——时刻都留在舞台上,不希望有谁离开舞台,因为,离开者会想,在他不在的时候,他人会有一个更好的角色,因此萨特想让他们谁也离不开谁。

《禁闭》是一部典型的哲理剧。

场景: 地狱。

三个人物: 懦夫(报社编辑)加尔森、同性恋者(邮局小职员)伊内丝、杀婴犯(巴黎贵妇)艾丝黛尔。

另外,还有一个属于过场人物的地狱听差。

故事情节:

当三个人在地狱密室初始相遇时,彼此设防戒备,相互隐瞒生前劣迹:

加尔森竭力让他人相信自己是英雄,实际他是在二战中因临阵脱逃被处死的胆小鬼,他同时又是沉溺酒色、折磨妻子的虐待狂;

艾丝黛尔掩饰其色情狂的身份和杀婴罪责,诡称自己是个为了年老的丈夫断送了青春的贞洁女子;

伊内丝则充满敌意地牢记“他人”的存在,以求尽可能地包藏自己同性恋的往昔。

他们不仅彼此封闭自己,同时又相互“拷问”他人。

每个人无时不在“他人的目光”中存在并受到审视与监督。

由于他们生前恶习不改,真实面目迅速暴露。

一旦暴露,便无顾忌,三人间形成了相互追逐又相互排斥的双向型三角关系:

加尔森希望得到伊内丝,但拒绝艾丝黛尔;

伊内丝希望得到艾丝黛尔,但拒绝加尔森;

艾丝黛尔希望得到加尔森,但拒绝伊内丝。

三个死人如同坐于旋转木马之上,永远陷入在相互爱慕追逐、勾心斗角,却又永远追逐不到的境况中。

循环往复,没完没了,谁也不能得到,谁也不能安宁,谁也不能退场。

最终加尔森悟得地狱之中既无刑具也无刽子手的道理:“你们的印象中,地狱里该有硫磺,有熊熊的火堆,有用来烙人的铁条啊!真是天大的笑话!用不着铁条,他人就是地狱。”

这里确实有酷刑——精神与心灵上的酷刑;也确实有刽子手——存在着的他人。

戏剧最终以加尔森无可奈何地说:“好吧,让我们继续下去吧”一言收场。

《禁闭》首次公演就获得了巨大成功。

但是,就像前面所说,其实人们并不理解萨特的深意,也产生了误解。

这部剧的深意如下:

首先,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他人,他人便是你的地狱。

也就是说,如果你自己是恶化与他人关系的主要原因,那么,你自己就得承担地狱之苦的责任。

萨特在《他人就是地狱》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人们以为我想说的意思是,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时刻都是坏透了的,而且这永远是难以沟通的关系。然而这根本就不是我的本意,我要说的是,如果与他人的关系被扭曲了,被败坏了,那么他人只能够是地狱……对于我们认识自己来说,他人是我们身上最为重要的因素……”

坤鹏论认为,最后一句“他人是我们身上最为重要的因素……”是核心。

人是 社会 动物, 社会 就是——人与人互为镜子。

如果是你打碎了别人那里关于你的镜子,那么,镜子碎片照出来的你,自然就是支离破碎,光怪陆离。

正如萨特在剧中所要表达的:如果你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不择手段,通过牺牲别人的自由实现自己自私卑劣的欲望,就是将别人推进了地狱。

但是,别人的生活都是在你的生活中的投影,所以,害人终害己,你也同样会跌入地狱。

凡是地狱,无不从自私的选择开始,而后殃及池鱼,其结果只能是大家都活在“谁也好不了”的地狱之中。

其次,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他人对你的判断,那么他人的判断就是你的地狱。

他人的判断固然重要,但只能参考,不能依赖,不可看作最高裁决,更不是自己行为的最终目的。

凡是以追求他人对自己赞美为目的的人,必定陷入精神困苦之中。

这就是存在主义的最高宗旨——活成自己。

正如萨特所言:“我的用意是要通过这出荒诞的戏表明:我们争取自由是多么重要,也就是说,我们改变自己的行为是极其重要的。不管我们所生活的地狱是如何地禁锢着我们,我想我们有权利砸碎它。”

我命由己,不由天,上帝和老天都管不着,何况他人!

人,从骨子里都有着骄傲。

有的人将它活成了奋斗。

更多人则将它变成了一种扭曲——鄙视不如自己的,嫉妒至恨比自己强的。

所以,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可以无论何时何事都无私待你之外,没有人能够真正陪你渡过最黑暗。

这也不怪他人,换成你也一样。

那么,我们在他人那里,就像他人在我们这里一样,都是客体。

客体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于主体,它是自在的存在,不管怎么共情,也难逃主体用对待物的态度待之。

什么共情、感同身受,其实都只是夸张、安慰,甚至是欺骗。

依赖别人,被别人左右,将别人的意见视为自己的生存评判,就是将自己彻底变成了客体(物),你的主体被压抑在地狱饱受折磨。

在如今这个大数据时代,在如今这个隐私越来越精贵的时代,在如今这个我们越来越像被别人操纵的提线木偶的时代,没有什么比“他人就是地狱”更具有棒喝意义!

第三,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那么你也是自己的地狱。

人生旅途,每出差错,人们很容易去找 社会 原因、客观原因和他人原因,往往看不到自己的原因,正确对待自己常为我们所忽略。

在萨特的哲学中,这一点却极为重要。

如同萨特的其他剧本一样,《禁闭》的立意是积极的。

而且,剧中的死人也是有所象征的,萨特说:

“我想借此指出,有许多人被禁锢在一系列陈规之中不能自拔,他们对自己抱有他们本人为之痛苦的看法,然而他们却没有设法去加以改变……如果谁总是在为他并不设法去改变的看法和行为而烦恼不安,那么谁就是一个活死人。

实际上,由于我们都是活人,所以我想以荒谬的构思来揭示我们自由的重要性,也就是通过其他行动来改变我们为之痛苦的行动的重要性。

不管我们处于何种地狱般的环境之中,我想我们都有自由去打碎它。

如果谁不去打碎它,那就是他们自由地留在其中了,也就是说,他们自由地将自己置于地狱之中……”

《禁闭》用荒谬的构思把人与人之间被扭曲的关系放在放大镜底下,使人看出其中的腐朽性和罪恶性。

和《存在与虚无》一脉相承,《禁闭》再次揭示了行动、自由的重要性:通过行动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为之痛苦的环境、成见、与他人的关系,不论我们处于何种如地狱般的可怕境地,我们都有自由去打碎它。

无疑,《禁闭》充分展现了萨特无与伦比的戏剧天才。

1947年,它在美国获得了最佳外国戏剧的殊荣。

至今,已经有数不清的国家剧院隆重上演过该剧,并成为世界经典剧目。

全世界人都曾重复着“他人就是地狱”这一名言,不论他们作何理解。

但是,每一次雷鸣般的掌声都在证明:

萨特哲学的主旋律——其他人、禁锢与自由又一次在人们心中奏响。




辩论科技发展弊大于利
除了对高科技特别是生物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恐慌之外,战争和疾病似乎直接将人类带到了地狱之门。 2003...在小说结尾处,几个书中人物就死亡激素问题,直接讨论起科技的善与恶,要不要设置法律来约束科学家,使...如果是这样,给你一个忠告:无论是怎么样反驳,也不要完全否定科技,这样会让对手有机可乘的,因为你...

辩论赛40字励志美文
你是否已经知道泰戈尔那句“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有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是多么富于哲理性,多么伟大! 4、"我珍惜...发奋,是为了自我的青春,不管在别人眼中,多么不值一提,但却是自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6、无论艳阳高照还是雨雪纷飞,从旭日东升到华灯初上,从咱们用...

最能自我勉励的经典励志语录大全
30.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生存而更加美好。 31.努力过的人总是最美的,即使最后她没赢,至少不会骗了自己。 32.每件事情都必须有一个期限,否则,大多数人都会有多少时间就花掉多少时间。 33.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34.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有希望在的...

句句触动人心的励志语录
7.跟雨伞学做人,你不为别人挡风遮雨,谁会把你高高举在头上! 8.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常志,咬定一个目标的人最容易成功。 9.感觉活着真好,生死也就是一秒钟的事,一件事,想通了是天堂,想不通就是地狱。既然活着,就要好好活着。 10.你走过多少条街,会想起多少次我,你还梦不梦你还痛不痛回忆那么重你怎...

关于能屈能伸的名人名言
良友在生旁,地狱变天堂! 世上唯一无刺的玫瑰,就是友情。 无论您去哪里,好运都将一路相随。 让我们来创造如诗如画的生活。 欢乐吧!朋友们,不管您身在何处,幸运与快乐时刻陪伴着您。 银海为笺,风帆为词,祝福您无忧也无腻,趁风破浪,开拓远大前程。 朋友,您好!我永远不会抹去对您的记忆和思念,请您亦偶尔...

表示数字成语有哪些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希望自己变好的诗句
也许自己眼中的地狱,却是别人眼中的在堂;也许自己眼中的天堂,却是别人眼中的地狱。生活就是这般的滑稽。 不要总疑春色在人家,关键在于自己心态的调整。9、喜欢自己才会拥抱生活 盲目自大自尊,是骄傲无知的人生,一味自暴自弃,是消极悲观的人生。 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困难,喜欢自己比喜欢别人更不容易。拥有健康的恰...

精选得与失作文800字高中议论文
不知怎的,看到这个题目就想起泰戈尔的一句话:“没有地狱般的磨练,就练不出创造天堂的双手;没有流过血的手指,就弹不出世间的绝唱放弃。”一开始的华丽,...“人前”形象由他人凸现,“人后”得失靠自己体悟。体悟作为形象的影子,被覆在形象之下。“喜怒应不形于色”,这是中国古人的传统,无论得失,他们总是将想...

有关梦想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有关梦想的名人名言:1、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2、所谓伟大的事业,就是要让自己的梦想成真。——王小波 3、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居里夫人 4、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俞敏洪 5、人的...

200分。天庭里都有哪些建筑?
1.地狱 地狱,梵文音译为“奈罗迦”,旧译为“泥犁耶”、“泥犁”等,意为恶者。因其为六道之一,因此又叫地狱道、地狱趣。依佛教轮回报应说,作恶者必受恶报,命终后,将堕于痛苦环境中,遭受种种罪苦,因此地狱的意思就是不可乐、苦具、苦器或受罪处。如《立世阿毗昙论》中说:“梵名泥犁耶,以无戏乐故,又...

灵璧县19475195081: 如何理解萨特的他人即地狱 -
班追低精: 一个社会化的人,只有得到别人的肯定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为此,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常常违心地改变自己,以博取他人的赞许.于是,自己因“他人”而痛苦地扭曲,“他人”便成了自我不愿意去却不得不去的“地狱”.

灵璧县19475195081: 如何理解尼采的他人即地狱 -
班追低精: 这是萨特的.萨特本人对他人即地狱这句话的解释是:他人即地狱并不意味着身边所有的人对你而言即是地狱,而是当你和周围的人关系恶化、难以调和时,他人对你而言就是地狱了.以下全是粘贴来的.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源于海德格尔,...

灵璧县19475195081: 如何理解《禁闭》中“他人即地狱” -
班追低精: 《禁闭》是萨特最著名的一部哲理剧,写的主要是三个在生前犯罪的人在死后进入地狱的状况.萨特在这一剧作中探讨了曾在《存在与虚无》中重点探讨过的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剧中那句著名的台词“他人就是地狱”i,是存在主义的一个哲学观点:现实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人与人之间是隔膜的,彼此不能沟通.萨特在1965年录制唱片前言中清楚地解释了自己的意图:如果自己犯罪作恶,毒化了与他人的关系,那么他人就是自己的地狱

灵璧县19475195081: 如何理解“他人就是地狱” -
班追低精: 他人就是地狱,毫无信任,与其说是一个社会,不如说是一个人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消失,没有了爱人如己,所见到不过是陌生人,别人的一切总是伤害自己.

灵璧县19475195081: 人死后是不是去天堂 好人去天堂 坏人就下地狱对吗 -
班追低精: 是这么说的,我认为其实这是你内心死后所住的境界,也就是佛教所说的业力和习气在主宰着你往哪里去.建议你看一部电影,叫《可爱的骨头》,里面的主角就是在要不要上天堂间盘环,因为她的纯真和心灵的美善,她的境界是要上天堂的,...

灵璧县19475195081: 怎么理解“他人为地狱”? -
班追低精: 这个问题解释起来非常麻烦啊.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源于海德格尔,但萨特特别强调了“自由”的因素.海德格尔提出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不是什么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是“人在世存在”,就是说,人首先是世界上的一个存在者.那么...

灵璧县19475195081: 十八层地狱有哪些酷刑? -
班追低精: 第一层,拔舌地狱 凡在世之人,挑拨离间,诽谤害人,油嘴滑舌,巧言相辩,说谎骗人.死后被打入拔舌地狱,小鬼掰开来人的嘴,用铁钳夹住舌头,生生拔下,非一下拔下,而是拉长,慢拽......后入剪刀地狱,铁树地狱. 第二层,剪刀地狱 ...

灵璧县19475195081: 他人即地狱的理论是谁提出的 -
班追低精: 萨特

灵璧县19475195081: "人有选择的自由,没有不选择的自由"找出处 -
班追低精: 只能找到这个了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又称为生存主义,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以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叔本华、尼采和索伦·克尔凯郭尔可被看作其先驱.在20世纪中它流传非常广泛,其哲学思想还延续到了60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