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对象也是西湖,那两位诗人笔下的西湖有什么不同呢?

作者&投稿:缪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饮湖上初晴后雨》与《钱塘湖春行》描绘景象有什么不同?~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的是夏天的西湖,而后者描写的是春天的西湖。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绝,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其中第二首广为流传,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
第一首一般选本不收录,其实这首诗也写得不错,其首句就把西湖晨曦的绚丽多姿形容得美不胜收。两首对照,能更好地把握作者写诗时的思想感情。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尤其是中间四句,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形象活现,即景寓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浅近,用词准确,气质清新,成为历代吟咏西湖的名篇。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上,在天堂杭州当剌史或知州的可以说是不乏名人,不过,最有名的要算是唐朝和宋朝的两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苏东坡了。他们不但在杭州任上留下了叫后人敬仰的政绩,而且也流传下来许多描写杭州及其西湖美景的诗词文章与传闻轶事,所以又有人们称他们为“风流太守”。
白居易的七律《钱塘湖春行》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这首诗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骀荡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和盘托出。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诗歌的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
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叠翠,上有孤山寺,登山观景,美不胜收。据《唐语林》卷六载,贾公亭建于贞元年间,未五六十年后废。白居易写此诗时,其亭尚在,也算是西湖的一处名胜。白居易一开始来到了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见冬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初平”所表达的是白居易对冬日里西湖的一种特有的感受。由于连绵不断的春雨,使得如今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日来上升了不少,似乎眼看着就要与视线持平了,这种水面与视线持平的感觉只有人面对广大的水域才可能有的感觉,也是一个对西湖有着深刻了解和喜爱的人才能写出的感受。
此刻,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而正当诗人默默地观赏西湖那静如处子的神韵时,耳边却传来了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打破了他的沉思,于是他把视线从水云交界处收了回来,从而发现了自己实际上是早已置身于一个春意盎然的美好世界中了。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
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
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它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是候鸟,它们随着春天一起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它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也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
花而言其乱,乃至要乱得迷了赏花人的目光,在旁人的诗句中,很少有这种写法,而这种独到的感受,却正是白居易在欣赏西湖景色时切身的体验,五颜六色的鲜花,漫山野地开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得白居易简直不知把视线投向哪里才好,也无从分辨出个高下优劣来,只觉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了,真是美不胜收,应接不暇。
“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是驻足细看,而“浅草才能没马蹄”,则已经是骑马踏青了,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与二三友人,信马由缰,自由自在地游山逛景,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马儿似乎也体会到了背上主人那轻松闲逸的兴致,便不紧不慢地,踩着那青青的草地,踏上那长长的白堤。
诗人在指点湖山、流连光景的不经意间,偶然瞥到了,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时隐时现的情景,觉得分外有趣,将其写入了诗中,就是这随意的一笔,却为全诗增添了多少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此间苏轼咏西湖的名篇,这首诗前两句句意平实,用词精当。一个“好”字,一个“奇”字高度概括了酒酣意畅时对西湖美景无比陶醉观感。“水光潋滟”是阳光映照下春水荡漾的西湖之态,“山色空濛”是烟雨笼罩之下的西湖含蓄朦胧之美。苏轼不着眼于一事一物,放眼全局,以区区八个字即极尽西湖晴雨变幻的不同之美,凸显苏学士把山水置于几前与美酒同饮的豪放情怀。设若仅此两句,词虽工然意未尽,算不得好诗。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可谓神来之笔。此两句句意浅白,然意蕴无穷。西施是吴越美女,历千年未色衰。她就是中国人心中的美丽女神。而这位绝色佳人就孕育在吴越灵山秀水之间。西子无疑是吴越灵山秀水的不争代言。苏轼以西子喻西湖,不仅是西湖变得情韵生动,此喻一出,西子的妩媚婉弱与西湖之美顷刻间化为一体。真所谓佳人如水,水如佳人,让人获得了对西湖之美的无限想象空间,对西子之美,西湖之美的认同使此诗在读者心中产生了广泛的共鸣。此诗之妙,尽在此喻。说此喻是此诗的点睛之笔毫不为过。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也作于其在杭州任间。此诗不同于苏诗的概括凝练,而是充分体现了白居易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的写实风格。全诗以记游的形式写成,诗中写到了很多西湖实实在在的美景。如果说苏诗是从全局着眼,那么白诗则主要是从小处入手,细致传神的描绘了草长莺飞,鸟语花香,生机勃然的早春西湖。此诗开首描写西湖的“孤山寺北贾亭西”局部全景,然后着力描写西湖的实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之句中,一个“争”字,一个“啄”字片语传神,让人似见早春时节莺歌燕舞的生动画面。

说起西湖,那可谓是中国第一文化名湖,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陶醉在西湖的旖旎风光之中并留下了众多灿若星辰的诗词歌赋。而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当属其中脍炙人口的佳品。苏轼与白居易都是其所在时代的诗中翘楚。他们也都曾在杭州任官,都曾为治理西湖而修筑了堤坝,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苏堤与白堤了。因此除了陶醉于西湖的秀美山水之外,他们对西湖同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所以在抒写西湖美景的诗篇中他们的情感就显得更加饱满而充实。
苏轼是因为对王安石的新法有异议难容于朝到杭州做了地方官。政治上的失意使苏轼的心情抑郁,然而豁达的胸襟与务实济世的思想使苏轼非但没有消极沉沦反而在地方上有所作为。公暇之余,流连山水之间,诗词歌赋收获也颇丰。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此间苏轼咏西湖的名篇,这首诗前两句句意平实,用词精当。一个“好”字,一个“奇”字高度概括了酒酣意畅时对西湖美景无比陶醉观感。“水光潋滟”是阳光映照下春水荡漾的西湖之态,“山色空濛”是烟雨笼罩之下的西湖含蓄朦胧之美。苏轼不着眼于一事一物,放眼全局,以区区八个字即极尽西湖晴雨变幻的不同之美,凸显苏学士把山水置于几前与美酒同饮的豪放情怀。设若仅此两句,词虽工然意未尽,算不得好诗。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可谓神来之笔。此两句句意浅白,然意蕴无穷。西施是吴越美女,历千年未色衰。她就是中国人心中的美丽女神。而这位绝色佳人就孕育在吴越灵山秀水之间。西子无疑是吴越灵山秀水的不争代言。苏轼以西子喻西湖,不仅是西湖变得情韵生动,此喻一出,西子的妩媚婉弱与西湖之美顷刻间化为一体。真所谓佳人如水,水如佳人,让人获得了对西湖之美的无限想象空间,对西子之美,西湖之美的认同使此诗在读者心中产生了广泛的共鸣。此诗之妙,尽在此喻。说此喻是此诗的点睛之笔毫不为过。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也作于其在杭州任间。此诗不同于苏诗的概括凝练,而是充分体现了白居易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的写实风格。全诗以记游的形式写成,诗中写到了很多西湖实实在在的美景。如果说苏诗是从全局着眼,那么白诗则主要是从小处入手,细致传神的描绘了草长莺飞,鸟语花香,生机勃然的早春西湖。此诗开首描写西湖的“孤山寺北贾亭西”局部全景,然后着力描写西湖的实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之句中,一个“争”字,一个“啄”字片语传神,让人似见早春时节莺歌燕舞的生动画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所言花未多,草不茂。然初春时节红花绿草,柔润可爱之形跃然纸上,叫人好生爱怜。诗行至此,水到渠成地引出了“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样直抒胸臆的诗句,丝毫不露斧凿痕迹。这不仅取决于白居易善于作诗,更多的是白居易心中情感的自然流露。
苏轼在评价王维时曾说“王摩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从这两首咏西湖的诗篇来看,苏轼与白居易何尝不是如此。所不同的是苏诗如大笔泼墨,重在写意,白诗则如工笔描画,意在传神。因此,苏诗更显空灵,白诗则格调精致。总之无论是苏诗还是白诗都能言人“心中有,言未达”之意,又都是明白如话的至情之文,故能得到大众的喜爱,因而是西湖不可多得的文化名片。

《钱塘湖春行》描写了诗人骑马所见到的西湖早春的旖旎骀荡的春光,表现了世间万物在春色沐浴下的勃勃生机,塑造出诗人自身欣然陶然观景的形象,创造出春色喜人、生意盎然的意境,抒发了喜爱早春风光、恬静闲适自得的感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用新奇的妙语赞美西湖无时不美的迷人景色

两位文人爱西子,前者抓细节——山水莺燕花马人,绿杨阴里白沙堤……而后者重全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译文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译文如下: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的意思
⑻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⑼阴:同“荫”,指树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2] [3] [4]白话译文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

钱塘湖春行 是什么时候写的
二、《钱唐湖春行》原文: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三、《钱唐湖春行》赏析:诗的前四句写湖上春光,范围上宽广的,它从“孤山”一句生发出来;后四句专...

钱塘江湖春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钱塘湖春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比喜爱之情和对春天所蕴含的生机和希望的无比热爱之情。二、附原文如下: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译文】走在...

钱塘湖春行原文及赏析
白居易的七律《钱塘湖春行》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这首诗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骀荡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和盘托出。“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诗歌的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叠翠,上有孤山寺,...

钱塘湖春行 意思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不久。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出自: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唐穆宗时期)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宝历元年(公元825年,唐敬宗时期)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四年(公元823、824年)间的春天。 结构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第一句是初春作者游行的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初平”,春水初涨,远望与岸...

白居易描写“西湖”的诗是什么?
1、白居易描写“西湖”的诗有两首,分别是:《钱塘湖春行》《春题湖上》(1)《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2)《春题湖上》唐代: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

钱塘湖春行译文
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原文:《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翻译与鉴赏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是在公元822年(长庆二年)的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剌史的时候创作的。该诗选自《白氏长庆集》,也是一首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言律诗。这首诗写早春的西湖极有特色,读后会同诗人一样,爱上这湖光山色。下面我为大家带来白居易的关于踏春的唐诗——《钱塘湖春行》,希望大家喜欢! 《钱塘湖春行》 朝...

新田县17194446740: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对象也是西湖,那两位诗人笔下的西湖有什么不同呢? -
靳览铃兰:[答案] 《钱塘湖春行》描写了诗人骑马所见到的西湖早春的旖旎骀荡的春光,表现了世间万物在春色沐浴下的勃勃生机,塑造出诗人自身欣然陶然观景的形象,创造出春色喜人、生意盎然的意境,抒发了喜爱早春风光、恬静闲适自得的感情. 《饮湖上初晴...

新田县17194446740: 《钱塘湖春行》和《饮湖上初晴后雨》 -
靳览铃兰: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以人喻景(以西施) 赞西湖.“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以诗人的感受 赞西湖.以下供参考: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诗形象的比喻和总体的评价更是喻人之所...

新田县17194446740: 江河湖泊 诗句五句 -
靳览铃兰:[答案]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

新田县17194446740: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 -
靳览铃兰:[答案]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诗人骑马所见到的西湖早春的旖旎骀荡的春光,...

新田县17194446740: 跪求<钱塘湖春行>的译文 -
靳览铃兰: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

新田县17194446740: 《饮湖上初晴后雨》和《钱塘湖春行》
靳览铃兰: 苏轼还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是以( 西施)赞西湖.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也曾这样赞美过西湖:“(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这是以(花草 )赞西湖.

新田县17194446740: 饮湖上初晴后雨和钱塘湖春行写作背景是否不同.饮湖上初晴后雨和钱塘湖春行两首诗的角度不同? -
靳览铃兰:[答案]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当时苏轼36岁.熙宁四年时他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离京,这时候正... 《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白居易是在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的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剌史的,而在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三月又...

新田县17194446740: 钱塘湖春行的赏析.. -
靳览铃兰: 这是一首西湖写景的名篇.春天是美丽的.春天,万物复苏,气象更新,燕舞莺歌,百花吐馥.历代诗人骚客留下了数以万计歌咏春天的作品.而白氏这首《钱塘湖春行》,以游览胜地西湖的春天为背景,摄取云雨、湖水、动植物等几个富有...

新田县17194446740: 描写西湖的两首古诗 -
靳览铃兰: 描写西湖的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临安邸 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新田县17194446740: 关于西湖的诗文 -
靳览铃兰: 1、《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2、《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