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皇子爵位变迁——清朝皇室爵位晋封制度的真实写照

作者&投稿:俞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清朝爵位主要有三种体系组成,分别为
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
。清朝皇室成员爵位就属于“宗室爵位”。
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依照其民族传统的爵位晋封制度已经开始初露端倪,
“贝勒”
既是爵位又是官职代称,乃系当时皇室成员的最高等级。对于清朝后世形成的皇室成员爵位晋封制度,《清史稿·皇子世表》中这样记载:
崇德元年,定九等爵。顺治六年,复定为亲、郡王至奉恩将军凡十二等,有功封,有恩封,有考封。
也就是说,自皇太极建立清朝以后,清朝的宗室爵位晋封才形成统一的制度,到顺治六年才明确了
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将军共计十二等爵位
,而且对于爵位的晋封有三种形式:
功封、恩封、考封。
功封:
即为清初时期为建立后金政权、建立清朝而做出巨大贡献、建立不世功勋的皇室成员予以爵位的晋封原因。《中国古代恩典制度》中对于功封的定义为:
清代封爵之制,凡宗室王公立有功勋者,皆可赐爵。或以功勋晋封,都称功封。以军功锡封郡王者,若无亲生子孙,亦准亲兄弟及亲兄弟之子袭封。惟以军功封王爵者,并准世袭罔替。
此种爵位的晋封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
“立有功勋”
,至于这个功勋的大小如何界定就有皇帝和“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共同议定。更重要的是,此种爵位的晋封拥有“世袭罔替”也就是“铁帽子王”的特权,乃系清朝皇室爵位中最高一等。
恩封:
即为仅因为自身的皇子身份而获得爵位的晋封原因。《大清会典》对于此种爵位晋封有着详细规定:
皇子年至十五岁,由宗人府具奏请封,奉旨允准后再具题予封;如奉旨暂行停封,俟五年后再行奏请,其仍奉旨暂停者亦如之。
由此可见,“恩封”完全在于“皇恩”的多寡,在于皇帝对于皇子的看法和恩宠。自康熙朝开始,碍于皇子有别于皇室宗亲的特殊身份,皇子恩封的情况普遍出现,甚至会全部得到晋封,只是晋封的爵位等级不同而已。
考封:
清朝为了防止出现类似明朝
“一子承袭,余子降等”
制度下造成的宗室爵位庞大而对国家财政、皇室宗亲管理造成巨大负担的局面,而采取的一种特殊降爵制度。主要针对宗室爵位的后世承继情况而言。《大清会典》明显规定:
宗室亲王以下除一子得袭父封爵外,其余诸子年至20岁例得推封。受封前,由宗人府汇题,考试翻译、马箭、步箭。皆优者,始受应封之爵。两优一平者,降一等;一优二平者、二优一劣者,降二等;三平、一优一平一劣者,降三等;一优两劣、两平一劣、一平两劣及全劣者,皆停封。
康熙皇帝作为清朝最
“高产”
的皇帝,有史可查的后宫嫔妃就多达66位,一生共抚育皇子35人,活到成年的就有24位。再加上经过顺治朝对于皇室爵位晋封制度的完善,康熙皇帝在落实皇室爵位尤其是皇子爵位晋封上,很有代表性和对后世的借鉴意义。
清朝皇室爵位降级承袭明细
01 皇子出身,决定了皇子爵位晋封的“基数”
在《雍正王朝》中,康熙皇帝的众位皇子在爵位晋封中,如果将皇子爵位高低按照加减算术题来划定,皇子生母的身份则决定了皇子爵位晋封的基数。
该剧的开篇,对于众位皇子的爵位交代就足以说明皇子出身对于爵位晋封基数的大幅增加。
皇长子胤褆:贝勒爵位,生母惠妃叶赫那拉氏,“四妃”第一位;
嫡子胤礽:太子,生母孝诚皇后赫舍里氏;
皇三子胤祉:贝勒爵位,生母荣妃马佳氏,“四妃”第四位;
皇四子胤禛:贝勒爵位,生母德妃乌雅氏,“四妃”第三位;
皇八子胤禩:贝勒爵位,生母良妃卫氏,庶妃;
皇九子胤禟:贝子爵位,生母宜妃郭络罗氏,“四妃”第二位;
皇十子胤?:贝子爵位,生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皇十三子胤祥:贝子爵位,生母蒙古喀尔喀大汗之女;
皇十四子胤禵:贝子爵位,生母德妃乌雅氏,同胤禛乃系一母同胞。
(上述皇子爵位和其生母均按照《雍正王朝》具体剧情设定说明!)
《雍正王朝》剧照
由此可见,除皇八子胤禩因为“贤明”而自幼受康熙皇帝厚爱,皇十三子胤祥因为
“工于书画、骑射”
而备受康熙皇帝信任和恩宠外,其余皇子得以较早晋封爵位基本全部得益于其生母的高贵出身。而且这些后宫嫔妃全部来自于满洲八旗或者八旗包衣,尤其是胤礽更是得益于来自满洲贵族家族的生母——孝诚仁皇后。
对皇子初一晋封的爵位,可以为后续晋封爵位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一个较高的基数,此后不论是建立功勋还是皇帝恩宠,在较高基数基础上再行晋封的爵位都会是显赫、高贵的所在,较之其他皇子差距更为明显。
如果按照百分比来划分皇子爵位晋封的原因分摊,那么一个高贵的出身,生母的位分高低应该占据40%的较高比例,而且因为它关乎爵位晋封基数,所以生母出身几乎直接决定了皇子最后的爵位甚至皇位归属。
02 恩封中的“功封”成分占比
皇四子胤禛因为
“江南募捐”
任务中的出色表现,而从贝勒爵位晋封为郡王爵位,成为众位皇子中第一个王爵。
皇八子胤禩在
“花钱买命案”
中的
“出色”
表现,而被晋封郡王爵位。而且对于胤禩的爵位晋封有着明确说明:
审理此案的功臣胤禩,被康熙赞为“深明事理、用心正大、处事明达”,特旨加封为廉郡王爵位。
皇八子胤禩剧照
这都是皇子因为在具体分办事务中的出色表现,所做成绩乃至所建功勋而被康熙皇帝“恩封”的典型代表事例。但这又不能简单的归结到
“皇帝加恩”
,功勋在晋封爵位的原因组成中占据了几乎80%的比例,这就形成了除建国皇室功臣外,清朝皇室爵位晋封的另一种原因所在,那就是功封和恩封的综合因素印象下的爵位晋封。
如果没有建立功勋,皇子爵位或许不会加封至少不会那么早加封;但如果没有皇帝恩赏,就算建立功勋,也不会得到加封或者较早加封。功封和恩封两种晋封原因相辅相成、相互依托,共同决定皇子的最终爵位。
但此种爵位晋封毕竟和开国功勋不能相比,所以还只能属于“恩封”层面,所封爵位并不能“世袭罔替”。
但此种情况也有特例,那个被雍正皇帝赞为
“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
的皇十三子胤祥就是例外情况。
《清史稿·皇子世表》对于胤祥亲王爵位能够世袭罔替做出过说明:
雍正后,惟怡贤亲王以公忠体国,恭忠亲王以赞襄大政,醇贤亲王以德宗本生考,皆世袭罔替。
这和《雍正王朝》的演绎桥段和具体人设相同,胤祥之所以能被“恩封”亲王,而且能够例外的“世袭罔替”,就是因为
“以公忠体国”
,为大清王朝殚精竭虑、为雍正皇帝死而后已的劳苦功高。但如果没有雍正皇帝的加恩,胤祥头上的怡亲王帽子能够“世袭罔替”几无可能。
由此足以说明,恩封皇室爵位虽然必须皇恩在内,但功勋的建立才是前决条件,在“恩封”的原因组成中,功勋和皇恩的占比应该分为80%和20%的各自占比。
康熙皇帝剧照
而在剧中太子胤礽首次被废时,康熙皇帝对皇长子胤褆、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和皇八子胤禩亲王爵位的晋封,乃系出自政局动荡下的必要决断,乃系安抚和拉拢胤礽以外皇子党派势力的无奈之举。
四位皇子正好是四个皇子党派的首脑人物,这并不是巧合,而是康熙皇帝的刻意安排。所以,这既不属于纯粹的恩封,也不属于带有功封因素的恩封,乃属特例。这种情况在道光皇帝驾崩时也出现过。
道光皇帝的传位诏书中,除了将皇位传给皇四子(嫡子)爱新觉罗·奕詝外,还同时将皇六子爱新觉罗·奕欣晋封为亲王爵位。
《清史稿·列传八·诸王七》记载:
爱新觉罗·奕欣,宣宗第六子。与文宗同在书房,肄武事,共制枪法二十八势、刀法十八势,宣宗赐以名,枪曰“棣华协力”,刀曰“宝锷宣威”,并以白虹刀赐奕?。文宗即位,封为恭亲王。
而咸丰皇帝将奕欣晋封为亲王爵位就是来自:
道光帝内有御笔两谕,一为“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一为“封皇六子奕欣为亲王”。
道光皇帝对于皇位的主要竞争者——奕詝和奕欣的妥善安排就是对于皇子势力的平衡,对于后世君臣关系的最佳安排。
除此之外,正儿八经的恩封,《清史稿·皇子世表》中也有说明:
自馀宗潢繁衍,非国有大庆,不得恩封。
所以,逢国之大庆才例行的皇子爵位晋封,才属于正常的“恩封”制度。
03 新皇登基对于前朝皇子的爵位晋封因素考虑
《雍正王朝》中,皇四子胤禛在“九王夺嫡”事件中成功杀出重围,登基为帝,而后将缓释三子胤祥从贝子爵位直接加封为亲王爵位;将皇十四子胤禵从贝子爵位加封为郡王爵位、赏亲王奉;皇八子胤禩和皇九子胤禟则被直接削爵,甚至逐出皇室。雍正皇帝对于四位前朝皇子的晋封,就基本能够代表清朝新皇登基后对于皇兄弟爵位晋封的因素考虑。
1、自身政治势力的晋封
康熙朝晚年的“九王夺嫡”事件中,皇十三子胤祥一直坚定的站在皇四子胤禛身后,支持拥护;胤禛登基成为雍正皇帝以后,胤祥凭借自己在军界的影响,抓住兵权,擎天保驾。雍正皇帝在诸多骂名之下,刚刚登基立足未稳,他急需自身政治势力的拉拢和安抚,继续“四爷党”成员的继续支持和站位,所以对胤祥的爵位加封和对年羹尧、隆科多的重用都是出自皇权稳固统治的需要,出自皇帝权威维护的需要。
而对于胤禵爵位加封就属于朝野观瞻和皇帝正面形象的维护和生母乌雅氏的影响。
2、昔日政敌的晋封或者降爵、削爵处理
雍正皇帝登基后,昔日的政敌,以皇八子胤禩为代表的“八爷党”对于皇帝之位依然不死心,依然抱有极大的幻想,对雍正皇帝的新政和治国举措处处掣肘、到处下绊。为了巩固皇权统治,为了稳定朝局,雍正皇帝对于昔日政敌的打击也是不遗余力甚至血腥无情的!
将胤禩和胤禟削爵群经、逐出皇室甚至赐名侮辱就是雍正皇帝铲除政敌的重要手段,虽然国语冷酷,但效果明显。
所以,皇子爵位的最后高度并不确定,这并不仅仅取决于当朝册封,更在于新皇登基以后得到的待遇和恩赏;哪怕是已经去世,也会因为生前罪行或者后世子孙的罪过而被降爵或者削爵。当然,也会因为后世子孙的巨大功勋,自己的爵位得以晋封的例子存在。
所以,如果清朝皇室成员最终爵位的确立在清朝并无定数,哪怕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也会因为具体情况出现旁支承继甚至中止爵位传承的情况。
作为清朝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在皇室成员爵位晋封制度上的科学完善,从根本上杜绝了明朝
“分封皇子、驻地为王”
制度对中央朝廷的威胁;杜绝了
“一子承袭、余子降等”
制度造成的宗室爵位泛滥、国家财政负担等弊端。而且,清朝皇室爵位晋封中,对于各种因素的综合考虑,也决定了其爵位晋封的公正性。


雍正为什么放过老十,雍正干掉了老八和老九,为何放过了他们的小弟_百度...
既然是苦差事为什么还要抢皇位,骂雍正说的是屁话。 何况雍正刚发表完自己的登基开场白,就被老十胤䄉给破坏了,这种心情可想而知。 扩展资料: 放屁这在古代叫做“虚恭”,但在朝堂上“虚恭”是对皇帝的大不敬,遇到皇帝心情不好,抄家灭族都是有可能的。 《雍正王朝》中的胤䄉是出了名的“粗性子”。胤禛...

清朝正一品官职有哪些?还有比正一品更大的官职吗?
在我国古代,有着森严的官员等级制度,九品十八级自汉朝创建以来,一直沿用到清朝。清代的官制是九品十八级,其中每一品有正从两级,比如一品有正一品、从一品两级,而从九品之后的叫做未入流,比如《雍正王朝》里的年羹尧,被派去守城门,那个就是不入流了。那我们来说说清代官制里面正一品的都有哪些...

康熙下面皇帝是谁?
军机处:雍正八年,为了应对西北军情,成立军机处,协助他处理对准噶尔部用兵的军务。军机处设有军机大臣,主要是从大学士、尚书、侍郎以及皇亲国戚中指定...密折制:雍正还在中央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 清除兄弟:雍正二年四月,明诏训饬康熙帝皇八子,令王公大臣察其善恶;削康熙帝皇十子爵永远拘禁之;十二月,康熙帝...

《雍正王朝》年羹尧被贬为何还要带上蒙古姬妾随行?
这一路上年羹尧高调行事,他的破罐破摔足以证明他自己面临的是什么下场?被他无辜杀害的官员不会放过他,孙嘉诚的死,朝廷上下官员包括都察院那帮监察御史不会放过他,雍正帝更不会放过他这个丧心病狂的家伙。逃避和隐退更不是法外施恩的出路,清王朝也有制裁他的法典。(图片来自网络影视资料)...

雍正帝仅说了什么,最后让年羹尧家破人亡?
一部《雍正王朝》,不仅让四阿哥、十三阿哥走红,就连那个年大将军也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了。影视小说里面的年羹尧形象,和历史的真人有所出入。历史上,年羹尧的祖父是在旗包衣,后中了进士,因此脱离奴籍。年羹尧也是进士出身,雍正帝即位之后,倍受倚重,和隆科多并称雍正的左膀右臂。雍正元年十月,青海...

年庚尧是怎样的人
年羹尧父兄族中任官者俱革职,嫡亲子孙发遣边地充军,家产抄没入官。叱咤一时的年大将军以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告终。 凡看过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的朋友,都一定会对年羹尧留下深刻印象。这位显赫一时的年大将军曾经屡立战功、威镇西陲,满朝文武无不服其神勇,同时也得到雍正帝的特殊宠遇,可谓春风得意。但是不...

清朝服饰有怎样的等级划分?大神们帮帮忙
清朝官员服饰是指在清朝政府中有正式职位官员的官方着装,正式名称为补服。着装分为帽、外衣、朝珠、朝靴。清政府对官员的办公着装有着明确的限制,不同品级有不同的着装,不能自行更改装束。清代文武百官品服有朝冠、吉服冠、朝服、补服、蟒袍等。品秩差别主要看冠服顶子、蟒袍以及补服的纹饰。朝冠顶珠...

年羹尧被削官夺爵已无反抗能力,为何雍正还要杀死他?
康熙末年,九子夺嫡成为清朝历史上一个重要事件。雍正即位后,也发生了很多事,至今成谜。暂且不说雍正如何对待他的一帮兄弟,单说雍正皇帝的大舅哥年羹尧被处死,一度被认为是历史之谜。按理说年羹尧帮助雍正争位,而且又是皇亲,为何被杀呢?卸磨杀驴说?年羹尧是清朝康熙、雍正年间一位进士,并非纯...

满族姓氏
满族姓氏在《皇朗通志・氏族略》中记载了646姓,又记谱外33姓,加起来有679个姓氏之多。 满族姓氏如此之多,其来源有以地为氏,就是某氏族以居住地的...为什么现在有的满族人姓汉姓 当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时候,孙中山先生提出“驱除鞑虏”的口号,北京以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满族旗人并没有因此逃回老家去,而是纷纷...

《雍正王朝》中,年羹尧被贬为杭州将军后如果主动认错,能免于一死吗...
雍正将年羹尧赐死,将其父年遐龄、兄年希尧革职拿问,子年富斩立决,其余15岁以上子侄皆发配往广西、贵州、云南等西南极边烟瘴地区充军,且永不赦回。他的所有亲戚、下属、候补文武官员者,俱革职,且永不叙用。年羹尧的老婆因为是爱新觉罗宗室女,免治罪,发还娘家。《西征笔记》的纂写者汪景祺也被斩...

江川县15353979280: 清朝皇帝的儿子怎么样才封贝勒 郡王 亲王 -
睢善酚磺: 顺治六年规定,亲王一子封亲王,余子封郡王.郡王一子封郡王,余子封贝勒.贝勒之子封贝子,贝子之子封镇国公,镇国公之子封辅国公,辅国公之子授三等镇国将军.其后又有所修改.皇太极第五子硕塞便因系皇子而封郡王,后又以军功晋...

江川县15353979280: 清朝是否皇上的儿子也不一定是王爷? -
睢善酚磺: 其实,清朝宗室男子的授爵是有完善的规定的.宗室男子到了十五岁便可以授予爵位(追封除外),但是要经过一些必要的考核,这种考核包文章、武功、治略、礼教等方面,然后合格人员可根据不同的身份授予爵位.皇帝的儿子在未授爵之前一律为闲散皇子身份.入关之前授爵较低的皇子比较多,入关后制度基本完善,皇子除非未受封,否则一般最低都在八分公内,高至亲王(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入八分镇国公、入八分辅国公),授爵次序也不一定要按部就班的次第升迁,主要还是看皇帝对皇子的印象与喜爱程度.

江川县15353979280: 《雍正王朝》里为什么十三阿哥的朝服和其他阿哥 -
睢善酚磺: 简单来说,作为皇子,除了及特殊情况外,只有可能被封为四个爵位从低到高依次是固山贝子,多罗贝勒,多罗郡王,和硕亲王,也就是皇子最低也得是固山贝子.十三阿哥胤祥在康熙一朝都没有获得册封,只是个皇子的身份.雍正登基之前,那时候十三阿哥只是皇子,而十四阿哥已经是贝子了,所以他们的服装还是有区别的.

江川县15353979280: 雍正王朝中说怡亲王允祥世袭罔替铁帽子王? -
睢善酚磺: 在允祥死后雍正就确定了怡亲王的铁帽子王地位,乾隆是秉承雍正意旨在法律上予以正式承认.不但如此,雍正又封一郡王(宁郡王)给允祥之子,让允祥自己在儿子中选一人受封,而且还允许这个郡王世袭罔替,后来这一条让乾隆给改了,宁郡王也就成了普通的恩封郡王.

江川县15353979280: 谁知道王子.太子.贝子等的排名. -
睢善酚磺: 皇帝、太子、亲王、郡王、贝勒、贝子.(没有这一说王子)等级也不一定就是如此排列的,比如世袭罔替的郡王虽然比一般亲王爵位低,但其地位比一般亲王还要尊贵. 贝子是清朝宗室爵位中的一种.太子是一个职位,不是爵位,王子在清朝...

江川县15353979280: 雍正王朝雍正儿子 -
睢善酚磺: 皇子 长子:爱新觉罗·弘晖(1697—1704年),追封端亲王,生母孝敬宪皇后. 皇子(未齿序):爱新觉罗·弘昐(1697—1699年),生母齐妃. 次子:爱新觉罗·弘昀(1700—1710年),生母齐妃. 三子:爱新觉罗·弘时(1704—1727...

江川县15353979280: 关于清朝爵位和官职的疑问
睢善酚磺: 清朝皇子分五等,贝子,贝勒,郡王,亲王,太子. 亲王是很高的等级的,(如雍正皇帝就是亲王出生) 还有些亲王不是皇子,是清朝初期打天下的那些亲王子孙, 他们的爵位世袭罔替. 还有不要以为军机大臣是个有很大权力的职位,雍正设军机处, 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就是皇帝说话,军机大臣跪着做记录, 然后由军机大臣把皇帝的旨意吩咐下去,军机大臣本身是没有权利的.是皇权专制的工具. 但到了乾隆爷时期,和珅这个军机处大臣权力比较大,原因是乾隆爷喜爱, 但后来嘉庆爷不喜爱,就找了几条罪状给宰了 一般皇子做到亲王,一般都会有一定官职,(如咸丰的弟弟恭亲王,就领军机处大臣) 现在你觉得谁的权力大呢?

江川县15353979280: 电视剧雍正王朝 宝亲王是后来的乾隆吗 -
睢善酚磺: 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和硕宝亲王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的第一个职位(职位有:和硕宝亲王,皇帝,太上皇)清朝亲王爵位.1733年(雍正十一年),清世宗雍正帝胤禛四子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后来1735年弘历即皇帝位,此爵位未有继承.

江川县15353979280: 雍正王朝为什么削去八阿哥王爵?
睢善酚磺: 少时为允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康熙的哥哥裕亲王也在皇帝面前夸他“心性好,不务矜夸”.康熙自然喜爱,17岁,即被封为贝勒.后署内务府总管事.因争储位被夺贝勒,并受拘禁.允礽获释,允禩复为贝勒.雍正即位,为稳定其情绪,命总理事务,进封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元年,命办理工部事务.四年,雍正以其结党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更名为阿其那.同年,死. 因为,他当年与雍正争皇位,所以雍正要找时机、找借口收拾他.

江川县15353979280: 雍正皇朝都有什么官职说明关系比如皇上 - 皇后(妻?
睢善酚磺: 清朝廷的官职主要分九品十八阶.不再重复.主要说说皇室成员的吧一、皇帝的长辈尊皇帝的祖母为太皇太后;老佛爷!相当于名誉董事长.皇帝的母亲为皇太后;皇帝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