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七十、八十、九十

作者&投稿:常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九十、是什么、耄耋指多少?~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
六十花甲,
七十古来稀,
八十、九十耄耋、
一百岁期颐之年。
耄耋(mào dié):八九十岁。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老人。

原文是:出自《论语·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是: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够按照礼仪的要求立足于世,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为政》。
然而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易经的奥秘中曾讲说,这几句的话的另一种意思:”在人的十五岁时候决定学习的方向,三十岁的时候确定一生的原则,四十岁的时候对人生的目标不再动摇,五十岁的时候明白命运是自己造就的,六十岁的时候广泛听取多种意见,这样到七十岁的时候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就绝对不会做出逾矩的事情。
扩展资料
论语 为政:
《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欲,不逾矩……”。于是听过或读过圣人言的40岁左右的男人都自诩到了“不惑之年”。所谓不惑,无非是说把功名利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看淡泊了,看透彻了,大彻大悟了。借用庄周的话说就是“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悠然而已”。不惑不是 说什么追求也没有了,无所谓了,与世无争了,而是说追求开始趋向自我完美的境界。譬如品行、德性、节操等等……。

但就严格意义而言,不是所有到了40岁左右的男人都达到了“不惑”的状态,孔圣人是在说自己,自己的人生轨迹。而大多数的人的人生轨迹似乎更合乎《礼记·曲礼上》的描述。《礼记·曲礼上》云:“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在这里,人生阶段划分的内涵与孔圣人的划分内涵大相径庭了。孔子说:四十不惑,礼记则说:四十而壮——当官的年龄;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有自知之明了,礼记则说:五十服官政——到了理应掌握权利的年龄了;孔子说:六十而耳顺——善意的分析别人的话,有道理的就要接受了;礼记则说:六十而指使——到了该有资格命令别人的年龄了。。。。。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欲,不逾矩……”。于是听过或读过圣人言的40岁左右的男人都自诩到了“不惑之年”。所谓不惑,无非是说把功名利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看淡泊了,看透彻了,大彻大悟了。借用庄周的话说就是“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悠然而已”。不惑不是 说什么追求也没有了,无所谓了,与世无争了,而是说追求开始趋向自我完美的境界。譬如品行、德性、节操等等……。

但就严格意义而言,不是所有到了40岁左右的男人都达到了“不惑”的状态,孔圣人是在说自己,自己的人生轨迹。而大多数的人的人生轨迹似乎更合乎《礼记·曲礼上》的描述。《礼记·曲礼上》云:“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在这里,人生阶段划分的内涵与孔圣人的划分内涵大相径庭了。孔子说:四十不惑,礼记则说:四十而壮——当官的年龄;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有自知之明了,礼记:六十而指使——到了该有资格命令别人的年龄了。。。。。

我晕
80是耄!90是耋!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弱冠,花甲,古稀,耄,耋。都只是对人年龄的称呼。不是孔子说的。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欲,不逾矩……”。
因为孔子本人也才活了72年,所以他没有说八十

二十曰弱,冠;二十岁就加冠了,就是说代那个帽子,峨冠博带,那个东西
三十曰壮,有室;娶老婆的意思。
四十曰强,而仕;事业成功。
五十曰艾,服官政;艾,头发白了
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九十耄耋;一百...
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九十白发苍苍;一百长命百岁。1、出处 来源于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论语·为政》。2、原文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意思是:三十学有成就,四十不会感到迷惑,五十知道人生的使命,六十是花甲之年,七十岁是古稀之年。出自:《论语·为政》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是什么意思?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意思是: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①有:同“又”。②立:站得住的意思。③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古人说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下一句是什么?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九十耄耋、一百岁期颐之年。耄耋(mào dié):八九十岁。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老人。原文是: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三十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是什么意思?
三十而立:三十岁,知道规矩,能在社会上站得住脚 四十不惑:是指一个人到了四十岁,经历了许多,已经有自己的判断力了 五十知天命:是指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 六十耳顺:是指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孔子画像 【出处】《论语》,《论语》是春秋...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后面是什么
这句话的后面是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处:《论语·为政》解析: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是什么意思?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意思是: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①有:同“又”。②立:站得住的意思。③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往下是什么?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当而立感叹弱冠,当不惑感叹而立。全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论语·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是什么意思?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意思是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人到了四十岁就没有什么可以让我被迷惑的东西。“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出自于《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孔子说...

30而立 40不惑 50… 60… 谁知道后面是什么?
三十而立:三十岁,知道规矩,能在社会上站得住脚;四十不惑:四十岁,知识较丰富,听各种不同议论,不致迷惑;五十知天命:五十岁,知道大自然赋予人们的命运;六十耳顺: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能分别真假,判明是非。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

西畴县15235929513: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 六十耳顺 的意是什么 -
满陈强力:[答案] 个人浅见,愿博一笑. 三十而立 并非“立业”、“立家”、“立志”、“立名”,甚至“立言”, 而是确立“人生观、世界观”,面对“人为什么活着”、“世界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 三十岁:“我认为是这样的”. 四十不惑 不惑,...

西畴县15235929513: 人们常说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是什么意思? -
满陈强力:[答案] 原文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 大学之道 ;三十岁能够自立于道;四十岁能无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六十...

西畴县15235929513: 孔子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和七十是什么? -
满陈强力:[答案] 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古代称: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当而立感叹弱冠,当不惑感叹而立......

西畴县15235929513: 请问“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岁知天命、六十花甲”是什么意思?请问:“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 -
满陈强力:[答案] 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岁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疑惑的了.(有一种没有选择和后退的心理) 五十知命——五十岁就不得不认命了,已经无法抗拒了.六十花甲...

西畴县15235929513: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指的是? -
满陈强力:[答案] 孔子说的, 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岁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疑惑的了.(有一种没有选择和后退的心理) 五十知命——五十岁就不得不认命了,已经无法抗拒了. 六十花甲——六十...

西畴县15235929513: 孔子什么年龄说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 -
满陈强力:[答案] 孔子说的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孔子72岁去世,因此此句应该是他71岁或72岁时说的话.因为他说道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不可能是他一到70...

西畴县15235929513: “( )、三十而立、( )、五十知天命、( )”这句话咋说来着? -
满陈强力:[答案]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是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

西畴县15235929513: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九十耄耋;一百期颐的意思 -
满陈强力:[答案] 而立:三十岁.不惑:四十岁.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

西畴县15235929513: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是什么? -
满陈强力: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是《论语》中的一句名言,而六十则没有特定的后续描述.这句话是孔子对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一种描述和寄语."三十而立"指的是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应该已经成熟并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西畴县15235929513: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 -
满陈强力:[答案]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第二章·为政篇》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