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杜甫。

作者&投稿:中叔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这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

  杜甫生逢安史乱前的全盛时期,又经历了唐王朝衰落的开端。

  1、读书与漫游(35岁以前)——积极进取

  杜甫从生长于开元盛世,读书颇多,才艺出众,“七龄思即壮,开口吟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壮游》)十四五岁时的诗作就为洛阳名人们所惊赏。二十岁以后,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思想,南游吴越名胜。二十三岁应试落第,又以山东为中心,漫游齐、赵、梁、宋,过着“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生活。青年时期的苦学与壮游,使杜甫积累了知识,丰富了生活,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文学素养,为以后的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2、长安十年(35岁——44岁)———壮志难酬

  杜甫35岁赴长安应试,遭李林甫阴谋而落第。他曾向当权者投诗自荐,不果。四十岁时他向玄宗进献《三大礼赋》,得到赏识,待制集贤院,却无结果。直到四十岁才得到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职务。此期杜甫仕途失意,生活贫困,过着“卖药都市、寄食友明”(《三大礼赋表》),“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寄家奉先县幼子饿死的极其潦倒辛酸的生活。社会状况和个人处境,使他对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思想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以诗歌直接面对惨淡的社会人生,初步形成了 “沉郁”的风格。他逐渐从爱自己的家族、个人的建功立业,转到爱国、忧民,诗歌创作从较多的抒发个人情怀转而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这就使原来比较抽象的 “致君尧舜上”的理想具有了丰富的时代内容。
  3、经历战乱(44岁——48岁)——离乱中咏叹

  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携家与人民一道逃难。目睹战乱惨景,亲尝国破家亡的苦难,加上屡受贬斥的屈辱,使他与社会、人民生活的关系更加紧密,其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也达到了新的高度,从而写下了《春望》、《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具有爱国精神和同情人民苦难的不朽诗篇。

  4、漂泊西南(49——59岁)——颠沛流离中深沉爱国

  杜甫入蜀后,在友人的资助下,定居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51岁时曾由友人严武表荐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为期半年,以后曾到过梓州、阆州,又漂流到夔州。大历三年携家离川,在湖北、湖南一带漂流转徙,最后病逝于湘水舟中。杜甫晚年动荡不安,但创作精力空前旺盛,忧国忧民的感情有增无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登高》等许多优秀作品都作于这一时期。

这和他所在年代有关,那是唐朝由盛到衰的阶段,他的人生也是处处碰壁不得志,国不强民不聊生,加之官场腐败,让他一腔报国热血,无处可撒,他的好友李白也同样有过类似的心境,喜欢许多壮志难酬的诗篇,可以从当时的年代,可以看出他们对国家的忧心和绝望。

杜甫 [dù fǔ]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10个义项
展开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1][2]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1]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3]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或许是他本来性格如此

每个人的情怀不一样,那时候还是很多忧国忧民的人,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功利的。


江畔独步寻花七首古诗
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春。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杜甫卜居成都郊外草堂,是“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卜居》);诗人感到很满足,“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唐朝诗人杜甫的资料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

杜甫一生的经历是怎样
后唐朝衰败,杜甫经历从盛唐至“安史之乱”的.时期,为报效祖国曾为叛军困于长安数月,期间写下不少感伤时事的诗文,后曾为左拾遗,但因朝政内乱被离间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杜甫在这期间感伤朝政xx,无心仕途,遂辞官归隐。后杜甫带着家人过着流离失所的日子,后得好友严武相助生活开始安定,后期嫉妒被...

“诗圣”杜甫的生平事迹有哪些?
杜甫的儿子杜宗武,流落湖湘之间,死在那里。元和(公元806-820年)中,宗武之子嗣业,将杜甫的灵柩自耒阳迁葬于偃师县(今属河南)西北首阳山之前。天宝末年的诗人,杜甫与李白齐名,而李白自负其文风狂放旷达,讥诮杜甫诗局促,因而有《饭颗山》诗的嘲讽。元和中,诗人元稹论李白、杜甫的优劣,说:我...

杜甫是被称为诗史还是诗圣?杜牧被称为诗什么
杜甫被称为诗圣,杜牧并没有诗开头的称号,一般被称为杜樊川。1、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

八月秋高风怒好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是什么季节的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是秋季的景象。这句诗来自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描述的是八月的秋季,风声如吼,风力很大,卷走了屋上的多重茅草。这首诗是杜甫在公元759年,也就是唐肃宗乾元二年,因为安史之乱,他携家眷逃难到四川成都后写的。当时他居住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茅草被风卷走,...

杜甫生平
杜甫(712 ~ 770) 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生长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的著名诗人,官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

杜甫简介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杜甫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杜甫的诗表达了什么
蜀相 杜甫 蜀相是杜甫搬入成都草堂居住之后,于第二年在武侯祠游历时的一首咏史怀古诗,假借旧时的古建筑,表达了对于诸葛亮雄才大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叹,同时也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痛惋之情。全诗既写出了尊蜀为正的观念,也含有怀才不遇的感慨以及借景思人的情怀。 杜甫 蜀相 蜀相这首七言诗,工整密...

杜甫和杜牧是什么关系
那杜甫和杜牧两人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是不是一家人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大小李杜的不同 号称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李、杜的顺序是反的,因为李杜这个顺序来源于李白和杜甫,原因是李白年长于杜甫,而杜牧生于公元803年,李商隐生于公元813直,杜牧整整比李商隐大了十岁。因此,后面的小李杜,应叫...

洪江市17575858725: 关于杜甫的介绍 -
段保新抗: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一般认为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洪江市17575858725: 关于杜甫的资料 -
段保新抗: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

洪江市17575858725: 杜甫生平是什么(杜甫生平到底是啥)
段保新抗: 1、杜甫(712-770),名字很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叶老少陵,与李白并称为“杜丽”.2、杜甫少年时代先后游历吴越、齐、赵,期间到了洛阳,应该是升官的地方.三十五岁后,先考长安,落后;后来,他把赋献给皇帝,献给贵族.官场失意,见证了唐代上层社会的奢靡和社会危机.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陷,杜甫迁居多地.元二年(759),杜甫弃官入川.虽然他逃避了战争,过着相对安定的生活,但他仍然关心民生和国家大事.杜甫创作了《登高》 《春望》 《北征》《三官三别》等名作.杜甫虽然是现实主义诗人,但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他的成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英雄气概.

洪江市17575858725: 关于杜甫的个人资料 -
段保新抗: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洪江市17575858725: 有关杜甫的相关资料 -
段保新抗: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唐代诗人,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末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国为民,人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

洪江市17575858725: 关于杜甫的小故事 -
段保新抗:[答案] 杜甫小时候很贪玩,连板凳都坐不住,长到五六岁连一首诗都记不住.让爷爷很生气.在爷爷的严厉管教下,杜甫改掉了贪玩的习惯.发奋苦读,为了练好诗,他练习的习作装了整整一麻袋.杜甫成名以后曾在诗中表达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心得.那就是“读...

洪江市17575858725: 有关杜甫的资料 -
段保新抗: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更多在http://baike.baidu.com/view/2211.html?wtp=tt

洪江市17575858725: 关于杜甫的故事 -
段保新抗: 杜甫小时候很贪玩,连板凳都坐不住,长到五六岁连一首诗都记不住.让爷爷很生气.在爷爷的严厉管教下,杜甫改掉了贪玩的习惯.发奋苦读,为了练好诗,他练习的习作装了整整一麻袋.杜甫成名以后曾在诗中表达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心得...

洪江市17575858725: 关于杜甫的诗句有那些? -
段保新抗:[答案]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

洪江市17575858725: 关于杜甫的一些文学常识 -
段保新抗: 他的诗继承了《诗经》和汉乐府的传统,又有自己的开拓和艺术创造,是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的先声.代表作《兵车行》、“三吏”、“三别”等都是传诵的名篇.他的诗有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少陵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