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麦主要病害现状及防治措施

作者&投稿:百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麦病害主要有哪些种~

小麦上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和锈病。白粉病田间病茎率达到20%时,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40~60毫升或25%多菌灵500倍液喷雾防治。赤霉病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小麦抽穗扬花时是预防和防治的关键期,亩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5克对水60公斤喷雾。纹枯病病株率达到15%时,亩用5%井岗霉素200~300克对水30~50公斤喷麦株基部。条锈病发现发病中心后及时亩用12.5%烯唑醇20~30克或15%三唑酮粉100克对水喷雾。

小麦的主要病害有: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全蚀病、黄矮病、丛矮病、土传花叶病、根腐病和黑穗病。
1.小麦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于华北、西北、淮北等北方冬麦区和西南及华南等省(自治区),是一种气传病害,病菌随气流长距离传播,可波及全国。条锈病对小麦危害很大,流行严重的年份可造成小麦减产80%以上。
(1)症状 条锈病主要发生于叶片上,也可发生在叶鞘、秆和穗上,在叶片的正面形成很多鲜黄色椭圆形的夏孢子堆,沿叶脉纵向排列呈虚线状,常几条结合在一起成片着生。夏孢子堆中产生大量鲜黄的粉末,即夏孢子。小麦接近成熟时,在叶鞘和叶片上产生短的黑色冬孢子堆,埋生于表皮下。
小麦条锈病的流行主要与小麦品种的抗病性、菌源和菌量以及环境条件有关。造成春季小麦条锈病流行的条件有四:
第一,有一定数量的越冬菌源;第二,有大面积感病品种;第三,3~5月份雨量较多;第四,早春气温回升快,外来菌源多而早时,则小麦中后期突发流行。
(2)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在锈病易发区,不宜过早播种;及时排、灌水,降低麦田湿度,抑制病菌夏孢子萌发;清除落粒自生苗,消灭当地越夏菌源。
②药剂拌种:用96%天达恶霉灵2克加“天达2116”浸拌种型25克(1袋),兑水2~3千克,均匀喷拌麦种50千克,晾干后播种,随拌随播,切勿闷种。可兼防白粉病、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和腥黑穗病等。
③喷药防治:在小麦拔节至抽穗期,条锈病病叶率达到1%左右时,开始喷药。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5~60克,加水20~30千克喷雾,可防治条锈病和叶锈病,防治秆锈病每亩用药量应增加到110克。在喷洒粉锈宁或三唑酮时每15千克水加入25克“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可明显提高防病效果,兼治白粉病、赤霉病,同时可增加小麦抗“倒春寒”、抗倒伏、抗干热风的能力。
2.小麦叶锈病 小麦叶锈病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发生在西南、华北、西北、东北麦区。对小麦造成的影响与条锈病基本相同,发生更为普遍。
(1)症状 叶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但也能侵害叶鞘,很少发生在茎秆或穗部。发病初期,受害叶片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红褐色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一般在叶片正面不规则散生,极少能穿透叶片,待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状物。即夏孢子。后期在叶背面和叶鞘上长出黑色阔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埋于表皮下的冬孢子堆。
山东省小麦叶锈菌于小麦收获后就转移到自生麦苗上越夏,冬麦播种出土后叶锈菌又从自生麦苗上转移到冬小麦麦苗上。播种较早的由于气温较高,利于叶锈菌的生长,因而受害小麦发病重。播种较晚的,叶锈菌侵入之后由于气温较低不能形成夏孢子堆,就以菌丝体潜伏在麦叶内越冬。
(2)防治方法 同条锈病。
3.小麦秆锈病 小麦秆锈病分布于全国各地,以东北、内蒙古、西北等春麦区,以及长江流域、华东沿海和南方冬麦区发生最为严重。病害流行年份,由于来势凶猛、危害大,常可在短期内引起较大的损失,造成小麦减产74%~84%。
(1)症状 秆锈病主要发生在小麦叶鞘、茎秆和叶鞘基部,严重时在麦穗的颖片和芒上也有发生,产生很多的深红褐色、长椭圆形夏孢子堆。小麦发育后期,在夏孢子堆或其附近产生黑色的冬孢子堆。秆锈病夏孢子堆散生,长椭圆形,表皮破裂而外翻。
小麦秆锈病的流行主要与小麦品种、气象条件有关。一般在小麦抽穗阶段的气温和这一阶段前后的降雨是影响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小麦抽穗期的气温一般可以满足秆锈菌夏孢子萌发和侵染的要求,决定秆锈病是否流行的主要因素是湿度条件。
(2)防治方法 同条锈病。
4.小麦白粉病 近年来随着麦田肥水条件的改善及高产田群体密度加大,小麦白粉病发病逐年加重。小麦受害后,呼吸作用提高,蒸腾强度增加,光合效率降低,严重影响了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小麦叶片早枯,分蘖和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造成减产。
(1)症状 小麦白粉病主要发生于叶片上,也可发生于植株叶鞘、茎秆和穗上。一般叶正面病斑较叶背面多,下部叶片较上部叶片病害重。病部表面附有一层白粉状霉层,病部最先出现白色丝状霉斑,逐渐扩大并相互联合,呈长椭圆形较大的霉斑,严重时可覆盖叶片大部,甚至全部,霉层厚度可达2毫米左右,并逐渐呈粉状。后期霉层逐渐由白色变为灰色,上生黑色颗粒。叶早期变黄,卷曲枯死,重病株常常矮缩不能抽穗。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品种抗性和栽培管理水平关系密切。当气温在15~20℃、田间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病害发展迅速,凡雾大露重、早春气温上升病害严重,并且田间湿度大则有利于侵染。肥水施用过多,小麦生长过旺,群体密度过大,密不透风,田间湿度大,植株幼嫩,抗病力低,也很容易发生白粉病。
(2)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丰产品种,可有效抑制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目前应以选育成株期具有抗病性的品种为主。
②麦收后及时铲除各种场合的自生小麦,消灭初侵染源。
③合理密植,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适当晚播,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④注意氮肥的合理施用,配方施肥,适时排灌水。
⑤适时进行药剂防治:在小麦白粉病普遍率达10%或病情指数达5%~8%时,即应进行药剂防治。每亩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加“天达2116”壮苗灵50克兑水30千克,在早春喷洒一次即可基本控制危害,并可有效防治冻害兼防治条锈病和白粉病。在发病较多的地区,可以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12%拌种,控制秧苗病情,减少越冬菌量,减轻发病,并能兼治散黑穗病,如果加入相同量的浸拌种型“天达2116”效果会更好。
5.小麦纹枯病 近年来小麦纹枯病危害加重,大有流行之势。小麦受纹枯病危害,轻者穗小粒秕,重者不能抽穗,或形成白穗。一般病田减产10%左右,严重时减产30%~40%。
(1)症状 小麦不同生育期都可受到纹枯病的侵染,病状主要发生于叶鞘和茎秆上。叶鞘上病斑梭形,纵裂,病斑扩大连片形成烂茎。由于花秆烂茎抽不出穗而形成枯孕穗或抽后形成白穗,结实少,子粒秕瘦。
(2)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和耐病品种。
②实行轮作,控制病害发生。
③适期播种,降低播量,合理密植。
④增施有机肥,避免大水漫灌,及时排水。
⑤及时进行药剂防治: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200克或天达裕丰30克加“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50克,兑水45~60千克喷雾,或兑水300~450千克泼浇,或兑水15~25千克低量喷雾,第1次在返青后病株率达5%~10%(一般在3月中旬前后)喷药,第2次用药在第1次用药后15天施用,可有效防治本病。
6.小麦赤霉病 赤霉病是小麦和大麦的重要病害,遍及全国,一直是淮河以南及长江中下游麦区发生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在大流行年份,产量损失可达10%~40%。近年来,在黄淮海平原麦区、西北麦区和东北春麦区也多次发生大流行,造成很大损失。赤霉病不仅造成麦类产量的减少,而且商品价值也低,病粒失去种用和工业价值。同时,由于病菌的代谢产物含有毒素,人畜食用后还会中毒。
(1)症状 赤霉病是真菌病害,可以侵染小麦的各个部位,但在长江中下游麦区主要侵染穗部,症状是穗腐。在小麦开花至乳熟期,小穗颖片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点,进而扩展到全穗。气候潮湿时,感病小穗的基部出现粉红色胶黏霉层,后期产生煤屑状黑色颗粒。红色霉层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黑色颗粒是病菌的子囊壳。
赤霉病的流行主要因菌源量、寄主感病、生育期和气候条件的相互配合程度,决定年度间、地区间的流行轻重。在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黄淮海平原、西北和东北春麦区,一般只要初侵染菌源量大,小麦抽穗扬花期间降雨多,雨日多,湿度大,病害就可以流行。有利于发病的环境持续时间愈长,则病害流行愈重。菌源量少与感病期气候干旱、少雨是制约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但是,部分麦区和个别年份,也会因小麦抽穗扬花期间温度特别低,不适合发病,所以,温度也能成为制约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
(2)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清除作物秸秆等病残体或冬前耕翻将病残体深埋,以减少田间初侵染菌源数量;适时播种,合理施肥,降低田间湿度,防止渍害。
在齐穗扬花期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喷雾,每亩100千克,可以有效地防止病害流行。一般用药1~2次。用多福合剂(含25%多菌灵、15%福美双)500倍液喷雾,可以兼治散黑穗病;用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喷雾,可以兼治麦类秆锈病;用禾枯宁可湿性粉剂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治赤霉病,还可兼治白粉病等病害。在喷洒杀菌剂时加入600~800倍的粮食专用型“天达2116”可显著提高防病效果,提高作物抗逆能力和产量。
7.小麦全蚀病(1)症状 全蚀病是小麦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主要危害小麦根部和茎秆基部。一般在抽穗前后发病明显。主要症状是:茎秆基部及叶鞘变为黑脚症状,根部变黑腐烂,根表可见病菌着生的葡萄菌丝。分蘖前后,基部老叶变黄,分蘖少,早春返春慢,黄叶多,严重的枯死。拔节以后,根部和茎基部1~2节间严重腐烂,植株矮化。到抽穗灌浆期,茎基部明显变黑腐烂,形成典型的“黑脚”症状,病部叶鞘容易剥离,叶鞘内侧与茎基部的表面形成灰黑色的菌丝层。由于病株根部与茎基部腐烂,病株常早枯死,形成白穗或子粒秕瘦,产量损失10%~20%,重者绝收。
小麦全蚀病也可随水流传播,多雨、高温、地势低洼,麦田发病重。早播、冬春低温、成熟期受干热风侵害以及土质疏松、瘠薄、碱性、有机质少,缺磷、缺氮的麦田发病均重。
小麦全蚀病有明显的自然衰退现象,特别是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地区,可见有病害上升期、高峰期、下降期和控制期等明显的不同阶段,只要病害到达高峰后,继续实行小麦、玉米种植制度,病害就会出现下降现象,一般经1~2年后病害就自然得到控制。至于出现自然衰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土壤中拮抗微生物群逐年得到发展有关。
(2)防治方法 选用耐病品种;与棉花、黄烟、薯类、花生、甜菜、豌豆、胡麻、绿肥、大蒜、油菜等非寄主作物轮作;增施磷肥,促进拮抗微生物的发育,减轻危害;深翻倒土,增施肥料,减少土壤表层菌源量;返青拔节期应适时中耕,及时灌水。
用20%三唑酮乳油50毫升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兑水2~3千克喷拌麦种50千克,可以兼治根腐病、纹枯病和黑穗病。在小麦拔节期间,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200克,或20%三唑酮乳油100~150毫升,兑水50~60千克喷浇麦田,防效可达60%左右。加入600~800倍粮食专用型“天达2116”可明显提高防治效果。最佳配方是96%的天达恶霉灵(5克)600倍液+“天达2116”粮食专用一袋(25克)600倍液,兑水15千克喷施。
8.小麦黄矮病 小麦黄矮病是一种主要由蚜虫传播的病毒性病害,个别年份危害相当严重。
(1)症状 苗期感病时,叶片失绿变黄,植株严重矮化。病重的叶片往往不能越冬,或越冬后不能拔节抽穗。感病较晚的植株矮化不明显,上部幼嫩叶片从叶尖开始发黄,逐渐向下扩展,发黄的叶片呈亮黄色,鲜艳有光泽,叶脉间有黄色条纹。穗期感病的植株仅旗叶发黄。有的品种感病后叶片变紫色。
(2)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
②清除田间及其附近的杂草。
③加强水、肥等栽培管理,叶面喷施“天达2116”和天达裕丰,增强植株抗病力。
④治蚜(虫)防病(参照麦蚜的防治)。

河南小麦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小麦赤霉病
1:危害症状
小麦赤霉病可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在我县主要以穗腐为主,最初在颖壳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病小穗随即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
2:发生时期
小麦抽穗扬花期间降雨多,雨日多,湿度大,病害就可以流行。
3:防治措施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5克加水50~75公斤常量喷雾,在小麦扬花始期喷施一次,间隔5~7天再喷施一次。
二、小麦白粉病
1:危害症状
该病可侵染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即病原菌的闭囊壳
2:发生时期
小麦白粉病在我县一般于4月中旬开始发生,4月下旬至成熟为流行期。阴雨天多、湿度较大、光照不足可引起白粉病严重流行;小麦群体过大、不合理施肥特别是偏施氮肥的田块会加重病害发生。
3:防治措施
亩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100克,加水45~75
公斤常量喷雾,间隔7~10天喷一次,连防2~3次。
三、小麦纹枯病
1:危害症状
幼苗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先产生淡黄色小斑点,后呈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严重病株基部茎节腐烂,病苗枯死;小麦拔节后在茎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棕褐色的云纹状病斑,病斑
融合后,茎基部呈云纹花秆状;后期病斑侵入茎壁后,形成中间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近圆形或椭圆形眼斑,造成茎壁失水坏死,最后病株枯死,形成枯株白穗。
2:发生时期
小麦播种后便开始侵染为害,在田间发病过程可分5个阶段即冬前发病期、越冬期、横向扩展期、严重度增长期及枯白穗发生期。发病适温为日均温20~25℃;在春季2月中下至
4月上旬,随着气温的升高,病菌在麦株间传播扩展,病株率迅速增加,到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病原菌扩展侵染茎秆,病情指数上升;5月上中旬以后,发病重的因输导组织受害
迅速失水枯死,田间出现枯孕穗和枯白穗。
2:防治措施
⑴农业防治。选用丰产性能好,抗(耐)性强的或轻感病的良种,增施腐
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配合施用氮、磷、钾肥,不偏施氮肥,增
强抗病力。适期播种,避免早播,适当降低播种量。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雨后及时排水。
⑵化学防治。①播前药剂拌种:每10公斤麦种用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5克或2.5%适乐时乳油10~20毫升进行拌种。②在小麦返青拔节期,当病株率达15%时,亩用12.5%禾果利30~60克或15%粉锈宁100克加20%的井岗霉素25~50克兑水45~7公斤对小麦茎基部进行喷洒,隔7~10天再喷洒一次,连喷2~3次。
四、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分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3种,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重要病害。其中以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且严重,也是我国冬小麦最重要的病害和主要防治对象。在我县主要发生的有条锈病和叶锈病,如果不及时防治,一旦流行,就会迅速扩展蔓延,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
1:症状特征
小麦锈病的主要症状是“条锈成行叶锈乱”。具体区分为:小麦叶锈病,夏
孢子堆发生在叶片上,夏孢子堆小,橙黄色,圆形至长椭圆形,不规则排列;冬
孢子堆主要在叶背面和叶鞘,黑色,阔椭圆形至长椭圆形,散生,埋于表皮下,
有依麦秆纵向排列成行的趋向。小麦条锈病,以为害叶片为主,也可侵染叶鞘、茎秆和穗部;叶片上夏孢子堆较小,鲜黄色,狭长型至椭圆形,排列展至分蘖节和茎基部,拔节至抽穗期,可侵染至第1—2节,病株多在灌浆期出现白穗,遇干热风,病株加速死亡。小麦全蚀病菌较好气,发育温限3~35℃,适宜温度19~24℃。土壤性状和耕作管理条件对全蚀病影响较大。一般土壤土质疏松、肥力低,碱性土壤发病较重。土壤潮湿有利于病害发
生和扩展,水浇地较旱地发病重。与非寄主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发病较轻。根系发达品种抗病较强,增施腐熟有机肥可减轻发病。冬小麦播种过早发病重。
2:防治措施
根据小麦全蚀病发生危害规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加强小麦全蚀病监测,防治上要坚持以麦播前土壤、种子处理和清除病残体为主,早春喷药防治为辅,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加大综防统治力度,提高整体防治水平。
⑴加强监控
一是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混杂在小麦种子间的病残体是小麦全蚀病远距离传播到新区的主要来源。因此,对小麦良种繁育田要严格执行产地检疫制度,严禁在发生小麦全蚀病的田块繁育种子,从外地调入我县的种子必须随车携带植物检疫证书,必要时进行复检,
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扩展蔓延。二是及时开展疫情普查。每年于5月中下旬,组织县乡农业技术人员,对全县小麦种植区进行全面普查,调查发生面积、发生程度,为有的放矢地开展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⑵农业防治
①清除病残体。在收获前首先将病区死亡麦株全部拔除焚烧,留茬16厘米以上机割,麦茬拔除焚烧,单收单打,麦粒不作种子,秸秆要经高温发酵后作粪肥。
②合理轮作。发病地块合理轮作可延缓病害扩展蔓延,坚持1—2年与非寄主作物轮作一次,如棉花、花生、大豆、红薯、蔬菜等。
③加强田间管理。播期适当推迟,缩短病菌侵染期;增施有机肥、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自身抗性;加强对病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减少病菌寄主。
⑶化学防治
①土壤处理。对重病田于犁地前,每亩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2.5公斤拌细土20公斤进行土壤处理,病区用药量要适当加大。
②种子处理。小麦播种前每10公斤麦种用3%敌萎丹50—60毫升或2.5%适乐时15—20毫升或2%立克秀10—15克等进行拌种处理。
③早春喷药。早春每亩用12.5%禾果利20—30克或15%三唑酮100—150克

  2010年的春天,是气候变化较为反常的一年,温差大,忽冷忽热,严重影响了小麦的正常生理机能。小麦返青慢,麦叶发黄,从而大大地减弱了小麦的光合效能,造成小麦苗弱易感病。
  小麦黄叶的防治
  缺肥性黄叶:可亩施尿素10公斤,切记不可直接撒肥,否则卡在小麦心叶的尿素颗粒会把心叶烧坏,较为简单的办法是每亩用光能素 (光能菌分泌物的发酵液)2袋(150克)与尿素混合喷施,每15~20天喷1次,连喷两次,效果极佳。
  倒春寒型黄叶:一冷一热导致小麦生理功能紊乱,养分吸收出现障碍而引起的黄叶,可每亩用光能素2袋,或0.01%芸薹素10毫升,或1.8%复硝酚钠20毫升对水喷施,有条件的每亩再加上30克磷酸二氢钾效果更佳。
  其他原因造成的黄叶:土地旋耕及秸秆粉碎作业造成的根系悬空,小麦吸收不了养分而造成黄叶。防治办法:一是浇水踏实,使根系充分接触土壤。二是补充营养,可用光能素2袋加尿素150克加磷酸二氢钾30克混合喷施。
  小麦其他病害的防治
  小麦黄矮病和丛矮病:通称为小麦的病毒病,是由二叉蚜传播。近两年在许昌、漯河、南阳、驻马店等地发生较多,严重的可造成死苗,不抽穗,产量大幅度下降。防治方法:一是彻底消灭传播媒介——二叉蚜,可用10%吡虫啉每亩40克或40%氧乐果每亩60毫升或25%噻虫嗪每亩4克。二是抑制病毒复制,可每亩用光能素2袋加盐酸吗啉胍20克加硫酸锌30克加250克纯牛奶1袋混合喷施,一般3~5天即可恢复。
  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被美国科学家称为小麦的超级癌症,发病首先从茎基部离地面3厘米左右产生黑斑,黑斑逐渐扩大并向下蔓延,最后导致整个根部发黑坏死。这是一种典型的土壤病害,并遵循“第一年零星发生,第二年点片发生,第三年全面爆发”的规律,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全蚀病发生后,麦田一片死穗白穗,每亩产量只有100~150公斤。目前河南、河北南部、安徽北部、山东都有大面积发生,防治的最好办法是拌种。经试验发现,国内最好的两个防治品种是12.5%硅噻菌胺和10%润苗。如果没有拌种,只有在春季补防,可每亩用15%丙环唑20毫升加15%的苯醚甲环唑20毫升加光能素40毫升,对小麦根部喷施,喷施效果可达76%,并兼治白粉病、锈病、纹枯病、根腐病。如果单纯发生根腐病,可每亩用名医(2.5%多氧霉素)2袋加光能素2袋混合喷施,并重点喷施茎基部,纹枯病可用10%苯醚甲环唑40克加光能素2袋对水喷施。白粉病、锈病:这是两种常见病,防治较易。一般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0克,或12.5%唏唑醇25~30克,或10%苯醚甲环唑40克,或25%丙环唑15毫升,防治时最好加入2袋光能素,有利于促进防治效果,提高光合作用。


河南省小麦苗情好于常
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当前河南省小麦由南向北陆续进入拔节期,整体长势不错,无较大病虫害和灾害发生,一二类苗占比90.7%,苗情好于常年。作为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今年河南省小麦面积继续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较上年略增,其中优质专用小麦面积1500多万亩,约占总面积的18%。由于去年麦播期间...

南方小麦与北方小麦区别
首先,从种植环境来看,南方与北方的气候条件存在显著差异。南方主要是湿润多雨,四季分明,这种环境有利于小麦的生长,但也可能增加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北方则多是干旱少雨,且温度较低,尤其是冬季严寒,这种条件下的小麦生长周期相对较长,但病虫害相对较少。其次,就生长周期而言,南方小麦由于气温较高...

小麦返青期,农民说分蘖不足,缺苗?怎么办?
可齐穗期防治一次,扬花期防治一次,灌浆期再防治一次。参考药剂(仅供参考):(1)戊唑醇+百菌清兑水1000倍液喷雾防治;(2)氰烯菌酯+乙唑醇兑水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3)戊唑醇+三唑酮兑水1000倍液喷雾加力治。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到位了,也能弥补缺苗的遗憾,无论小麦缺苗不缺苗...

今年的玉米锈病对明年的小麦病害有影响吗?是不是明年小麦的锈病很严重啊...
玉米锈病是我国华南、西南一带重要病害。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乃至雄花。 病原称玉米柄锈,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夏孢子堆黄褐色。夏孢子浅褐色,椭圆形至亚球状,具细刺。小麦条锈病是小麦锈病之一。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分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3种,是中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

小麦干热风是小麦灌浆期的主要自然灾害,该如何有效预防?
小麦干热风是小麦灌浆期的主要自然灾害,要想预防小麦干热风那就要先了解小麦干热风是什么,从而找到病处,一针见血,对症下药,从根本上做到小麦干热风的预防。小麦作为主食之一,属于单子叶植物,叶类植物当然最怕的自然就是虫害和病害了,但是小麦干热风作为一种农业气象灾害,自然也是不可以被忽视的。...

玉米锈病对下茬小麦有影响吗,附玉米锈病的病症和防治方法
小麦上有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等,其中条锈病和叶锈病流行范围广,危害重,秆锈病发生率少。条锈病和叶锈病只会危害到小麦,秆锈病也会危害到玉米,所以玉米锈病菌可能会导致小麦秆锈病的发生。2、玉米锈病产生的原因 (1)黄淮海地区玉米锈病为南方锈病,一般为气传病害,孢子一般由台风传播带来,菌源...

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 小麦怎么养护
近日,河北省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小麦创新团队宣布,河北省小麦由南向北进入开花期。今年,河北省的小麦长势良好。抽穗期每亩平均穗数在1.5万穗以上,是近年来每亩穗数最高的时期。那么,小麦中后期管理的重点是什么呢?专家提醒农民:要以提高粮食重量为核心!为保证供水,防止倒伏、干热风、病虫害,加强田间...

小麦第一遍药打什么最好
从时间来说,黄淮海地区的小麦种植区,集中在3月上中旬居多。相对靠南的小麦种植区,比如湖北,时间会提早到2月下旬到3月上旬进行。小麦第一遍药的重要性,小麦在返青、拔节期,容易出现的虫害有麦蜘蛛、蚜虫等,病害有根腐病、纹枯病、茎基腐病。这些病虫害如果不提前预防,会影响小麦返青后的正常...

南瓜是葫芦科南瓜属的植物,你知道哪些南瓜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技巧呢?_百 ...
一、南瓜疫病典型症状:病原菌可浸染南瓜的小苗、茎、叶和果子,以茎和果子伤害最重要。茎、叶柄病发前期造成椭圆形或不规律形黄褐斑,气体湿冷时病斑纵向横向迅速发展,产生水迹状软腐,病部由此可见灰白色霉状物质,最后造成植物烂掉身亡。果子被沾染前期为深绿色水迹状小一点,后拓展,气候干燥时果子...

小麦白粉病用什么药?
5、注意防治病虫害。一般说优质小麦更易遭受病虫害,如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蚜虫比常规品种发生早且重。应根据预测预报,及早防治。6、在小麦刚破口、抽穗扬花前约达60%至70%的时候喷施一次小麦宝,激活小麦内生物酶活性,促进协调生长,增强功能叶光合作用,明显减少空秕率,提高结实率及千粒重,从而达到...

四会市15732661158: 河南小麦主要病害现状及防治措施 -
盈璐心律: 河南小麦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小麦赤霉病 1:危害症状 小麦赤霉病可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在我县主要以穗腐为主,最初在颖壳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病小穗随即枯黄.湿...

四会市15732661158: 小麦病害有哪些 -
盈璐心律: 小麦的主要病害有: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全蚀病、黄矮病、丛矮病、土传花叶病、根腐病和黑穗病. 1.小麦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于华北、西北、淮北等北方冬麦区和西南及华南等省(自治区),是一种气传病害,病菌随气...

四会市15732661158: 小麦常见的几种病害是?? -
盈璐心律: 小麦常见病害有以下几种,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黄矮病,黑穗病,根腐病,黄花叶病等. 锈病、白粉病一般采用三唑酮防治;赤霉病一般是在扬花期采用多菌灵喷雾防治;纹枯病采用井岗霉素基部喷撒的方法喷药后保持一定湿度有利于发挥药效;黄矮病是蚜虫传播的病毒性病害,只有降低蚜虫的发生量才能减少发病;黄花叶病是土传病毒性病害,一般没有药可治,只能选择抗病品种种植.

四会市15732661158: 小麦病害主要有哪些种 -
盈璐心律: 真菌病害:如小麦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等. 细菌病害:如细菌性条斑病、黑节病等. 病毒病害:如土传花叶病毒病、黄矮病毒病、丛矮病等. 线虫病害:如禾谷胞囊线虫病、根腐线虫病等. 生理病害:如缺素症、湿害、冻害、旺长等.

四会市15732661158: 小麦主要病害 -
盈璐心律: 该病由多种镰刀菌引起.又称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主要引起苗枯、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其中影响最严重是穗腐.苗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2643861腐 是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病...

四会市15732661158: 冬旱时,小麦易发生什么病虫害 -
盈璐心律: 一、小麦病害 (一)赤霉病 (二)白粉病 (三)锈病 (四)小麦其它病害 二、小麦虫害 (一)小麦蚜虫 (二)小麦吸浆虫 (三)小麦叶蜂 (四)麦杆蝇 (五)麦园蜘蛛 知识目标: 了解小麦主要的病虫害种类 理解小麦主要病虫害的识别特点...

四会市15732661158: 小麦青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技术 -
盈璐心律: 小麦青枯病是指小麦植株未能正常落黄就枯萎死亡的现象.青枯病发生速度快,持续时间短,减产幅度大,一旦发生便无法挽救. 一、发生原因: 1、气候原因.小麦进入灌浆期后,气温升高很快,气温大于30度的天数明显增多.气温升高的...

四会市15732661158: 小麦纹枯病怎样防治? -
盈璐心律: ①选用抗病和耐病品种.②实行轮作,控制病害发生.③适期播种,降低播量,合理密植.④增施有机肥,避免大水漫灌,及时排水.⑤及时进行药剂防治: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200克或天达裕丰30克加“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50克,兑水45-60千克喷雾,或兑水300-450千克泼浇,或兑水15-25千克低量喷雾,第一次在返青后病株率达5%-10%(一般在三月中旬前后)喷药,第二次用药在第一次用药后15天施用,可有效防治本病.

四会市15732661158: 小麦全蚀病怎么治愈 -
盈璐心律: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在豫北、豫西麦区局部地区有发生,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此病一旦发生,蔓延速度很快,为害严重,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重者50%以上,甚至绝收.防治措施如下:1、有水源地区稻麦轮作,旱地小...

四会市15732661158: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
盈璐心律: 小麦全蚀病:在小麦返青期至拔节前,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100克,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克,对水50~70千克,用拧掉旋水片的喷雾器顺垄喷浇小麦根部,效果十分明显,并可兼治小麦纹枯病.小麦根腐病:在发病初期,用12.5%禾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