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式手枪的先驱]

作者&投稿:司马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提起勃朗宁的名字,相信连不关心军事的人都会觉得非常熟悉。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勃朗宁的生平,也说不出多少勃朗宁设计的武器的型号,但是对他们来说,勃朗宁的名字还是深深地和手枪联系在了一起。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勃朗宁就是小型手枪的代名词。本文所要讲述的,就是勃朗宁设计的第一支小型手枪――M1900半自动手枪。
  
  研发历程一波三折
  
  1855年1月23日,摩西・勃朗宁出生在美国犹他州一个名为奥格登的小镇上,他的父亲就是当地一家枪铺的老板。自小在枪铺长大的勃朗宁很早就表现出枪械设计方面的天赋,早在24岁的时候,他就设计了一支用扳机护圈作为拉机柄、使用杠杆式枪机的“后装式单发步枪”并获得专利。勃朗宁的才能引起了当时美国著名武器公司温彻斯特公司的注意,这使得他有机会走出这个西部的小镇来到大城市,增长了见识也开阔了眼界。这为他后来成为轻武器界泰斗级的人物奠定了基础。
  在温彻斯特公司工作期间,勃朗宁认识到自动武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进行自动武器设计的尝试中。他注意到武器发射时会从枪口喷出一些火药燃气。这些火药燃气只有一部分是用来推动弹丸前进的,剩下的则都浪费掉了。这引起了他的思考:如果能将这些火药燃气利用起来推动机件运动,那么就能实现武器的自动装填和发射了。根据这种原理,1890年勃朗宁申请了利用火药燃气来完成射击循环的自动步枪专利。柯尔特公司根据该原理(即导气式原理)设计定型了M1895机枪,并装备美军。
  在机枪设计成功后。勃朗宁开始考虑将其结构小型化。于是将这种原理应用到手枪上,设计开发出一种自动装填手枪。1894年,勃朗宁将他所设计的导气式自动结构小型化,试图设计一支自动手枪,但是因为结构过于复杂,最终不得不放弃。
  当时,自动手枪的发展刚刚起步。1896年,著名的M1896毛瑟半自动手枪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实用的自动装填手枪。但是,以毛瑟手枪为代表的第一代自动手枪结构复杂,体积和质量都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自动手枪总体设计借鉴了步枪,供弹具在扳机前方,类似步枪的弹仓,全枪长度就是枪管、供弹具、枪机组件和击发机构的简单叠加,就算设计时再紧凑,也无法将这个长度减下来。另外,以毛瑟自动手枪为例,其自动方式为枪管短后坐式。虽然这种自动原理有闭锁可靠、可使用大威力枪弹的优点,但是对一支手枪来说其结构还是略显复杂了一些。因此,要设计更加紧凑的自动手枪,就必须突破这种设计的局限性。
  1896年,勃朗宁终于想出了最简单的设计方案:一是不使用导气式、枪管短后坐式等自动原理,而是利用枪弹发射的后坐力直接推动枪机后退。枪弹发射后,枪机部分因为自身的质量,加上弹簧的压力和机件之间的摩擦力并不会立即后坐,直到弹头飞出枪口,膛压降低到安全值时,枪机才开始后坐。枪机和枪管之间没有刚性闭锁机构,仅利用惯性、弹簧压力和摩擦力来达到“闭而不锁”的作用,这便是今天的自由枪机式原理。这种自动方式的结构异常简单,虽然不能用在使用大威力枪弹的武器上,不过作为一支自卫手枪来说,这种自动方式完全可以胜任。二是创造性地使用了套筒设计。在这之前,自动手枪的枪管、枪机、击发机构都是独立设置的,互相之间不叠加,武器的总体积就减不下来。而勃朗宁将枪机组件设计在了一个有一定质量的套筒内,套筒的后方起枪机的作用,前部空间则套在枪管上。这样一来枪管的长度容纳在了套筒内,全枪长度就能大幅度缩减。而且套筒和枪机一起后坐,增大了枪机部分的质量,保证了枪机部分有足够的惯性使膛压降低到安全值再开始后坐。套筒结构几乎影响了之后所有自动手枪的设计,在这之后,套筒结构成了自动手枪的标志性结构。因此,套筒结构可以说是勃朗宁一个划时代的创造。
  在确定了自动原理之后,就要选择新枪配用的枪弹。自由枪机式结构不能使用威力过大的枪弹,但如果枪弹威力太小则直接影响到枪的性能。几经权衡利弊,勃朗宁最终选定的枪弹是威力适中的0.32英寸ACP弹。1897年4月20日,新枪获得了专利。该样枪与以后正式定型的M1900手枪相比,显得粗大一点,但是二者的基本结构几乎一样。一种还停留在试验样枪阶段的武器,与最终定型的武器极其接近,说明勃朗宁的设计非常有前瞻性和科学性。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改良,1899年3月21日,新改良的样枪又获得了专利,这支枪和最后定型的M1900除了弹匣卡笋位置、扳机弧圈形状不同,以及没有待发制式杆外,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虽然取得了专利,但没想到的是在市场推广方面遇到了障碍:虽然美国有巨大的民用枪支市场,自卫手枪的需求量很大,但美国有使用转轮手枪的传统,大多数人偏爱转轮手枪,当时连美国军队、警察等正规武装,转轮手枪也是毫无疑问的主力。因此,尽管勃朗宁设计的这款自动手枪概念很新颖、性能也很优秀,但是始终没有打开美国市场。眼看着新枪要被时代埋没了,189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勃朗宁的自动手枪在比利时变成了现实的产品。在1897年春天,勃朗宁到柯尔特公司访问,在那里他偶然遇到了比利时FN公司的销售主管伯格,伯格了解到勃朗宁设计了一支小型自动手枪后非常感兴趣,当即借了一支带回FN公司进行评估。
  在手枪领域,欧洲比起当时的美国对自动手枪的热情更高,样枪送到FN公司本部就得到了高度的重视,这完全改变了勃朗宁自动手枪的命运。1897年,FN公司同勃朗宁签订了一份合同,买断了勃朗宁自动手枪在欧洲的生产权,于1899年开始批量生产,新枪正式定名为M1900半自动手枪。
  由于M1900手枪体积小、质量轻,加上前卫的外形,投产没多久就成了畅销产品风靡欧洲。该枪突出的优点就是厚度很薄,可以很服帖地藏在大衣口袋内不被发现,因此成了欧洲各国便衣警察侦探的最爱。1910年,同样是勃朗宁设计的M1910手枪开始投产,M1900随即停产。在十年时间内,M1900手枪共生产了724490支,可见其影响之大。
  在M1900之后,比利时FN公司成了勃朗宁最主要的合作厂商。在M1900之后,勃朗宁又向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新设计,例如M1910手枪、M1935勃朗宁大威力手枪等。这些经典的武器使比利时FN公司成为了世界知名的枪械生产企业。
  
  结构设计颇具创新
  
  勃朗宁M1900手枪是一支以火药燃气为动力、自由枪机式结构的半自动手枪。前面已经说过,该枪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其套筒结构,这是世界上第一支有套筒的自动手枪。但是,该枪因为设计较早,其套筒结构和后来的自动手枪有所区别。现在的自动手枪几乎都采用枪管在上、复进簧在下的套筒结构,而M1900恰恰相反,采用了复进簧在上,枪管在下的结构,这在今天看来显得有些怪异。在击发系统上,M1900采用击针式击发原理,阻铁 直接卡住击针体上的待发卡槽,扣下扳机阻铁释放击针,击针直接在弹簧作用下击发枪弹,没有击锤机构,这种结构比较简单。而且没有外露的击锤,出枪时不容易钩挂衣物,适合用在小型自卫手枪上。
  说起这个击针,M1900也有自己的特色,与其他击针式手枪不同,该枪的击针没有击针簧,而是通过一个杠杆利用复进簧的弹力来推动击针,这在自动手枪的设计中非常少见,也是该枪最有特点的一个地方。射击时,装上实弹匣拉套筒向后,套筒上部复进簧管内的复进簧导杆一起向后运动,压缩复进簧储存弹力,击针则被阻铁卡住,释放套筒后,枪弹上膛,因为击针被阻铁固定,此时复进簧导杆依旧在后方位置,复进簧保持在压缩状态。扣下扳机阻铁释放击针,复进簧回弹,通过杠杆将击针向前拨动打击枪弹底火击发。因为复进簧比较粗大,弹力较强,因此击针的击发力量也很足,击发可靠性很好。
  在使用中,勃朗宁M1900手枪几乎没有击发无力的故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复进簧驱动击针的结构。拨动击针的杠杆除了传递弹簧力量外,其上方尾端突出于照门前,当手枪处于非待击状态时,因为击针在前方位置,杠杆后端突出部翘起,正好遮挡在照门前面,射手的瞄准视野被遮挡,可以知道手枪还未上膛:当拉动套筒手枪处于待击状态时,击针被阻铁挂住处在后方位置,杠杆被击针向后拉,后端突出部向前倒,离开瞄准基线,射手即可知道手枪处在待击位置,扣下扳机即能击发。除了观察照门前的杠杆后端突出部,从枪口处观察复进簧导杆位置也能判断手枪的状态,在非待击状态下,复进簧导杆在前方位置,在套筒前方能看到导杆头部;当手枪处在待击位置时,复进簧导杆后缩,套筒前方看不到导杆头部,露出复进簧管的圆孔。
  M1900手枪的扳机为推式扳机,扳机后方有一个框式推杆,弹匣就从推杆的框中穿过。推杆前低后高倾斜安装,扣下扳机,推杆向后上方推动阻铁转动,阻铁卡齿从击针待发卡槽中脱出,即能释放击针。推杆的后端有向上的突起,正好容纳在套筒下方的凹槽内,当枪弹击发后套筒后坐,套筒下方的凹槽与推杆上的突起错开,推杆被向下压,与阻铁脱离形成单发。此外,推杆后部的突起与套筒下方的凹槽配合还起到了不到位保险的作用,如果套筒没有复进到位,推杆后部的突起就无法进入套筒下方的凹槽,推杆就不能推动阻铁,也就无法击发手枪。除了不到位保险,M1900手枪还有一个手动保险,位置在套筒座的后方握把上方,当保险处于下方位置时,其上方露出“FEU”字样,表示解除保险,此时手动保险轴的缺口让开阻铁,可以拉动套筒,推弹上膛并扣动扳机发射;当保险被拨向上方位置时,其下方露出“SUF”字样,表示手枪处于保险状态,此时阻铁被保险轴卡住不能转动,不能拉动套筒也扣不动扳机。
  M1900手枪采用7发单排单进可卸式弹匣,弹匣的后方下部有一缺口,插入握把后握把内的弹匣卡锁卡入该缺口,弹匣即被固定。退出弹匣时,按压握把底部的弹匣锁扳把,卡在弹匣缺口内的卡锁即松开,弹匣就能抽出。将弹匣卡锁设置在握把底部是当时欧洲手枪的传统设计,这种设计结构比较简单,但是退弹匣需双手操作,比较不便。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M1900手枪和勃朗宁的另外几款小型自卫手枪M1903、M1910都使用7发弹匣,口径也都是7.65毫米,但M1900的弹匣不能和其他两种手枪的弹匣通用。因为M1900的弹匣采用的是在弹匣后部设置缺口固定的方式,而另外两种勃朗宁手枪则采用握把底部的弹簧钩直接卡住弹匣底部的方式,如果错用。将无法固定弹匣。
  M1900手枪的击发动作如下:装上实弹匣拉动套筒向后,复进簧导杆与套筒一起向后压缩复进簧储存弹力,连接复进簧导杆和击针的杠杆转动,杠杆后端突出部向前倒,让出瞄准视线,击针随着套筒一起后退,直到下方的待发卡槽被阻铁挂住:释放套筒后,套筒后方的推弹面从弹匣中将以发枪弹推八枪膛,当套筒复进到位后,复进簧导杆仍旧在后方位置,复进簧被压缩,击针处在待发位置,同时扳机推杆在扳机簧作用下上抬,上方的突起进入套筒下部的缺口,扳机推杆与阻铁接触:扣下扳机,扳机推杆向后上方推动阻铁转动,阻铁上的卡齿从击针下方的待发卡槽内脱离释放击针,在复进簧的作用下复进簧杆向前回弹,带动杠杆转动,杠杆下部将击针向前拨动打击枪弹底火击发:枪弹击发后,在后坐力的作用下套简克服复进簧的力量后坐,此时扳机推杆上方的突起从套筒下方的凹槽内脱出,扳机推杆被套筒下压,脱离阻铁,阻铁在阻铁簧的作用下回转,后退的套筒抽出空弹壳从右侧的抛壳口抛出;当击针后退到阻铁位置时,阻铁卡齿再次卡八击针待发卡槽,挂住击针,而套筒后坐到位后在复进簧的力量下复进,推下一发弹八膛,再次构成待击状态。
  
  遍布各国 影响广泛
  
  M1900手枪一经投放市场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欢迎。很多国家都引进过该手枪作为军警用手枪使用,也有相当多数的平民购买该枪作为自卫武器。由于该枪厚度很小,能够隐蔽地藏在衣服内,因此在一些著名的暗杀事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支枪的身影。
  1918年8月30日,位于莫斯科扎莫斯科列茨基区的米海尔松工厂举行工人集会,列宁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领袖出席集会并发表演说。就在集会结束的时候,一名女枪手突然用手枪朝列宁连开三枪,列宁身负重伤。枪手名叫卡普兰。在刺杀时当场被捕。而她朝列宁开枪射击所用的手枪,就是一支勃朗宁M1900手枪。
  另一起与M1900手枪有关的刺杀是发生在1909年的安重根刺杀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事件。1909年10月26日上午9时,时任日本驻朝鲜统监的伊藤博文在哈尔滨火车站刚刚下车,早已潜伏在人群中的朝鲜抗日志士安重根突然冲出,朝伊藤博文连开三枪。伊藤博文重伤,当日不治身亡。而安重根用来刺杀伊藤博文的手枪,也是一支M1900手枪。
  除了比利时原产的M1900手枪,还有一些国家曾经仿制生产该枪。朝鲜在建国后仿制M1900手枪,起名为64式手枪。64式手枪的外形与原产的M1900手枪无异,内部结构也相同。在64式手枪的套筒左侧,刻有“7.62”的字样,但实际上仍然使用7.65x17ACP弹。除了标准型,还有一种微声型64式手枪,套筒较短,枪管口部伸出套简,并且加工有螺纹,可以旋上消声器。由于原型M1900手枪的枪管在套筒下方,上方为复进簧,因此装上消音器后消音器上沿并不高出瞄准基线,依旧可以用原来的准星照门瞄准。另外,根据一些资料,西班牙和印度也曾仿制过M1900手枪。
  使用M1900手枪数量最多、派生型号最多、影响最大的国家,则毫无疑问是中国。在旧中国,由于长年战乱,地方各派势力都急需各种武器装备自己的武装。因为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社会治安混乱,不少“体面人”也有购买防身武器的需求,故军阀混战的旧中国成了欧美各武器生产厂商的产品倾销地。 各式各样、性能优劣天差地别的武器都流入了中国,其中就有M1900勃朗宁自动手枪。在中国,M1900手枪因为性能优异可靠、外形短小精干被给予很高的评价,最有名的就是“一枪二马三花口”的说法。所谓“一枪”指的就是M1900手枪,因其枪身侧面有手枪图案得名。而“二马”、“三花口”指的也是勃朗宁手枪,分别是指柯尔特产M1903手枪和FN公司的M1910手枪。前者的握把上有马的图案,后者枪口帽上有滚花,因此得名。小巧、美观、性能可靠的M1900手枪不但受到高级军官、警察和社会上层人士的喜爱,更因为其便于隐蔽而被很多秘密工作者所使用。中共地下工作者的防身武器经常就是M1900手枪,而国民党、日伪的便衣特务也经常携带该枪。因为名气大,M1900手枪甚至还进入了影视剧中。例如电影《小兵张嘎》中嘎子第一次和八路军的侦察员化妆侦察,用木头枪俘虏了日军的胖翻译,缴获的那支手枪就是一支“枪牌撸子”即M1900手枪。回到驻地,嘎子还兴奋地向同伴炫耀,嘎子的一句“这是撸子,一枪二马”体现出了当时人们对M1900手枪的喜爱。
  除了原装进口的M1900手枪,旧中国的各兵工厂还生产了不少仿制的“枪牌撸子”。1913年,金陵兵工厂首先开始生产“6英寸白朗林手枪”,即M1900手枪的仿制品。外形与原产的M1900基本一样,但枪身左侧刻有“制造局制”宇样,另外握把贴片原装M1900刻FN厂标的位置,换成了“金陵”字样。1915年,上海江南制造局兵工厂也开始生产仿制的勃朗宁M1900手枪,但江南制造局并不是原样地仿造比利时原产的M1900,而是对其外形做了较大改动,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加长了枪管和握把,弹匣容量从原先的7发变成了10发,另外套筒下方开了两个散热缺口,固定式的照门改成了可调表尺,握把下方增设了枪带挂环。此外,为了追赶当时全世界的时髦,该枪的握把后方有槽,可以装上简易枪托抵肩射击,只是这种设计的实用价值令人怀疑。
  不仅仅是金陵兵工厂和上海江南制造局,旧中国大到正规的兵工厂、小到枪支作坊甚至造枪的个体工匠,都曾制造过“山寨版”M1900手枪,生产出来的产品种类繁多,式样各异:有原装M1900那样直握把的,也有各式各样弯曲握把的。枪身上的铭文也各式各样,有的原样照抄原装枪的铭文,连序列号也照抄不误,有的则胡乱刻上一段,不知所云。更有甚者,将毛瑟的商标刻在了仿制的M1900手枪上,让人哭笑不得。这些“山寨版枪牌撸子”结构原理和原型一致,但外形和工艺因为各厂家水平不同,差距明显。一般大厂生产的还比较精致,能与比利时FN公司生产的原装货媲美,但小厂和个体作坊生产的则大多粗糙笨拙。抗战中,这些形制各异的“山寨枪牌撸子”有的被日军缴获,后日本战败,又被美军缴获流落到了美国,因此在美国的枪械市场上偶尔就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新中国建立以后,M1900手枪的中国缘还未完,很多战争年代缴获的原装或山寨“枪牌撸子”继续为公安部门所使用,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被国产手枪取代。建国后,为了给党政军的高级干部配发一种外形美观的小型自卫手枪,国内曾仿造M1900设计了一款“八一手枪”,不过最终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该枪没有生产配发。
  从今天看来,勃朗宁M1900手枪已经显得落后了。很多现代小型自卫手枪在人机功效、使用安全性和枪弹威力方面远远超过了M1900,甚至就在勃朗宁之后设计的M1903、M1906和M1910等手枪上,我们也可以找到不少超越M1900的地方。从M1903手枪开始,勃朗宁在手枪握把后方设置了握把保险,只有确实握住握把,才能扣下扳机射击,而M1906与M1910手枪则又加上了弹匣保险,只有插入弹匣,才能射击,取出弹匣后也无法扣压扳机,这在分解武器的时候增加了安全系数,这些设计M1900上都没有。但是我们要看到,勃朗宁M1900手枪在它诞生的时候,有着明显超越其他自动手枪的优越设计,因为使用了套筒,全枪尺寸大大减小,成为了一支真正意义上的“pocketpistol”,它的独创性和时代领先性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在具体细节上,我们也能找到很多勃朗宁的思想火花,例如兼做待击指示的击针杠杆、复进簧兼做击针簧等。有人曾说过,把简单的东西设计复杂是很容易的,但要把复杂的东西设计简单那是很难的,M1900手枪充分地体现了这句话的精髓,作为现代套筒式自动手枪的先驱,勃朗宁M1900手枪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电视剧看见这支手枪是什么名字,哪国的?
美国人,勃朗宁设计的,勃朗宁M1900 比利时FN公司生产 套筒手枪的先驱 最大的特点就是后座机构在枪管上方,看上去比较有特色 也是触发一战的萨拉热窝事件中使用的武器

勃朗宁手枪问世之前,自动手枪走过了怎样的路程
1900年,汉密尔顿自动手枪的自由枪机虽然参加了选型,但最终未能脱颖而出,而柯尔特1900作为M1911A1的原型,其套筒结构的引入,标志着自动手枪设计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比利时勃郎宁FN1900,以其卓越性能,被誉为“一枪二马三花口”,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代表。这些枪械,无论成功与否,都在自动手枪的发展史上留...

M500手枪手枪中的大炮
M500手枪,在2002年由史密斯威森公司设计,其目的是为了保持公司在行业中的先驱地位,并生产市面上威力最大的左轮手枪。 有很多人认为手枪中威力最大的当属沙漠之鹰,确实沙漠之鹰在1982年由马格南研究公司公布出来之后,立刻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回响。 沙漠之鹰口径是0.44的口径,传闻有人使用加长枪管击倒了200米外的麋鹿...

柯尔特枪族其他信息
柯尔特公司创始人萨缪尔-柯尔特,被誉为现代左轮手枪的先驱。他于1814年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自幼对枪械设计充满热情。1835年,他凭借专利号6909的英国左轮手枪设计,奠定了他在业界的基础。1847年至1860年间,柯尔特公司推出了12种左轮手枪,其中M1847因其在美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使得柯尔特公司名声大噪...

世界上的第一支枪是怎么出现的?
手铳是火铳的一种分类,因形体较轻,口径较小,可在其后装入木柄以手持使用,固称手铳。属火门式(TouchHole)火器,可以看作近世的火枪与现今各式枪械的前身,被广泛认为所有枪械的真正祖先。它被认为是手枪的先驱。手炮在中国被广泛使用从13世纪起,后来在14世纪的整个欧洲,直到至少1560年代,当它被...

中国手枪队是世界上最早的特种部队吗?
在世界特种部队的起源中,中国的手枪队被尊为先驱。尽管英国特种部队的组建时间早于中国,但中国的手枪队早在英国特种部队成立之前就已经具备了现代特种部队的特性。这些队伍的主要任务涵盖了袭扰破坏、暗杀绑架、敌后侦察、情报收集、心理战、警卫以及反颠覆等多种任务,显示了其高度的专业性和多样性。毛瑟...

威伯利-斯科特左轮手枪的祖辈
柯尔特被人尊称为“左轮手枪之父”。 在1898年军用左轮推出之前,柯尔特的双动左轮手枪确实不太走运。开始是1877年“闪电”左轮,接着是1878年“先驱者”双动左轮,再到M1889式海军左轮(及它的一些变型),这些左轮所采用的自动待击装置不可靠且易于损坏。 1905年特种警用左轮的推出改变了一切,该枪采用...

著名手枪的非著名母本——鲁格手枪的前身博查特C93手枪
C93的肘节拉柄曾因设计上的小瑕疵而备受争议,但正是这种挑战激发了鲁格的创新精神。他改进后的设计不仅解决了早期的不便,更提升了整体性能。博查特作为盒式弹匣在手枪领域的先驱,C93的弹匣设计和尾部复进簧的巧妙融合,使得单手操作变得更为便捷。特别是那底部微微凸起的握把,不仅提供了良好的抓握感...

手枪届的“长寿之星”
在51式手枪基础上改进而来的54式手枪,这款手枪才称得上是我国建国以来,第1款真正仿制性的枪械。1954式手枪,是我国当时根据苏联方面提供的全方位图纸、以及各种生产技术、枪械使用的原材料仿制而来的。在整体性能上,54式手枪与苏联的“TT-1930\/1933”式手枪一样,采用的都是7.62毫米口径的手枪弹。而这款手枪的半自动...

上海公安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镇馆之宝--孙中山自卫手枪在装备馆展柜最醒目位置上摆放的两把手枪,是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经用过的。一把是西班牙制造的7.63毫米口径阿斯曲拉驳壳枪,俗称快慢机。这是一把非常珍贵的礼品枪,枪身纹饰华丽,24K镀金,枪柄用深海贝壳镶嵌。而它边上那把比利时制造的6.35毫米口径勃郎宁手枪,则像一只丑小鸭,黑黑的枪身黯淡...

东丽区18688484435: 第一把手枪是谁发明的? -
邓汤复方: 这个问题涉及到五个外国人,第一个叫约瑟夫劳曼,奥地利人,是世界上第一支自动手枪的发明人,1892年在法国获得发明专利.后又在英国获得专利.史称肖伯格手枪.但未被军方采用. 第二个叫雨果博查特,是个美籍德国人,他的发明就是世界上第一支实用的自动手枪---7.65mmC93伯查特手枪.大名鼎鼎的鲁格手枪的设计者鲁格就是他的助手. 第三、四、五,这三个人,就是德国毛瑟兵工厂的费德勒哥仨,他们在1895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军用的自动手枪--7.65mm毛瑟自动手枪.

东丽区18688484435: SP2022手枪的SIG 塑料套筒座系列手枪的登场 -
邓汤复方: 1999年,原SIG公司隆重推出了采用塑料套筒座的.40英寸SP2340手枪,这是该公司自行设计的第一款塑料套筒座半自动手枪.不久后,SIG设计的另一款塑料套筒座手枪——9毫米SP2009手枪问世.值得一提的是,很少有人知道SIG公司推出...

东丽区18688484435: 勃朗宁M1903式手枪的相关历史 -
邓汤复方: 早期生产的“马牌撸子”,只有7.65mm 口径一种,使用7.65*17mm柯尔特自动手枪弹(通用7.65*17mm勃朗宁自动手枪弹).1908年以后,又开始生产使用9*17mm柯尔特(或9*17mm勃朗宁)自动手枪弹的“马牌撸子”.两种“马牌撸子”...

东丽区18688484435: P - 83式9mm双动手枪的性能有哪些优势? -
邓汤复方: 波兰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使用拉多姆9mm手枪.战后,同其他国家一样使用TT-33式7.62mm手枪,60年代又以西德PP手枪为基础,研制出P-64式手枪装备军队.1972年,波兰开始研制14发容弹量、质量小、成本低的新型手枪,经过部...

东丽区18688484435: 枪的发明者是哪位/
邓汤复方: 从霰弹火枪到前膛枪,再发展到后膛枪,再到连发枪,实在说不出谁是第一位发明者.虽然每一个阶段都有杰出的人物,但都是在不断的改进中发展. ■用手点火的火绳枪和靠燧石发火的燧石枪 ■冯·德雷泽发明了从后面装填子弹的击针枪 ■...

东丽区18688484435: 第一支手枪是谁发明的? -
邓汤复方: 据资料说,第一支手枪是在公元1200年由阿拉伯人发明的.

东丽区18688484435: 手枪是谁发明的
邓汤复方: 乔治·卢格 德国著名的卢格——手枪的发明人!

东丽区18688484435: 手枪是谁发明的?
邓汤复方:世界上第一支具有实用价值的左轮手枪是由美国人塞缪尔·柯尔特在1835年发明的.在此之前,早在16世纪,在欧洲就曾出现过火绳式左轮扳手枪,后来又出现了燧发式转轮手枪.但是柯尔特以前的左轮手枪一是需用手拨动转轮,或是用手扳...

东丽区18688484435: 捷克CZ83式手枪的特点 -
邓汤复方: 一是人机工效好.该枪的握把设计以人体工程学为基础,发射机构采用的是双动原理,使用简便快捷.二是弹药通用性好.转换套件的设计思想,使该枪能够发射多种型号的枪弹,简化了后勤保障及武器对枪弹口径的依赖性.

东丽区18688484435: M75式手枪有何特点?
邓汤复方: M75式手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捷克的最 佳手枪,它是在吸取国内外同类手枪优点的基础 上设计而成的.该枪自动方式为枪管短后坐式,枪管固定 在套筒上.套筒和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