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是如何灭绝的?

作者&投稿:储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恐龙如何灭绝的?~

恐龙是如何灭绝的?

恐龙灭绝的因素有很多,目前科学界还没有定论。但究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恐龙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或气候变化,所以灭亡了。恐龙灭绝,是指约65万年前的白垩纪所发生的中生代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是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6亿年之久。

气候变迁说

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
物种斗争说

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
大陆漂移说

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
地磁变化说

现代生物学证明,某些生物的死亡与磁场有关。对磁场比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时候,都可能导致灭绝。由此推论,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有关。
被子植物中毒说

恐龙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没有的毒素,形体巨大的恐龙食量奇大,摄入被子植物导致体内毒素积累过多,终于被毒死了。
酸雨说

白垩纪末期可能下过强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锶在内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摄入锶,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掉了。
陨石撞击说

在白垩纪与很多的恐龙因为是冷血动物,夜间气温下降,无法自如的活动,被白垩纪末期成群的小型哺乳陨石撞击动物集体吃掉,因而慢慢步入灭亡的道路。
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有一个叫做希克苏鲁伯的陨石坑(Chicxulub Crater),它和65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有什么关系?答案就隐藏在这层白白的岩石里。
这层岩石被地质学家称为K-T边界(K-T boundary),意思是白垩纪-第三纪界限的标记线。下层岩石中含有丰富的恐龙化石,但在K-T边界以上,恐龙消失了。
K-T边界岩石中含有铱,铱是一种稀有金属,在地球中的平均含量只有十亿分之一。然而这个岩层中的铱含量是正常含量的200倍。还能在哪里找到这么多的铱呢?在太空中。
太空中的铱含量比地球高出1千倍。人们还在这层白色岩石中找到了冲击石英的证据,只有小行星才会留下这样的标记。高含量的铱和冲击石英,出现在地球上许多地方的第三纪界限岩层里。这种全球性的痕迹,只可能来自最猛烈的撞击。撞击的地点就在现在墨西哥的犹卡坦半岛。
6千5百万年前的这次撞击非常猛烈,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事件都没法和它比。那时撞上地球的小行星或彗星,宽度大约是6英里。它以超过40倍音速的速度冲向地球表面。它的体积非常庞大,所以当它撞上地球时,前端已经碰到了地表,尾部却还在3万5千英尺的高空,相当于喷气式客机的飞行高度。撞击地球的是高山一样大小的一块巨岩。
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说,远不止上述这几种。但是上述这几种假说,在科学界都有较多的支持者。当然,上面的每一种说法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气候变迁说”并未阐明气候变化的原因。经考察,恐龙中某些小型的虚骨龙,足以同早期的小型哺乳动物相抗衡,因此“物种斗争说”也存在漏洞。而在现代地质学中,“大陆漂移学说”本身仍然是一个假说。“被子植物中毒说”和“酸雨说”同样缺乏足够的证据。因此,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还要人们的进一步探究。
造山运动说

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造山运动使得沼泽干涸,许多以沼泽为家的恐龙因此无法再生活下去。因为气候变化,植物也改变了,食草性的恐龙不能适应新的食物,而相继灭绝。食草性恐龙的灭绝使肉食性恐龙也失去了依持,结果也灭绝了。此一灭绝过程,持续了一千至两千万年。到了白垩纪末期,终至在地球上绝迹。
气候变化说

由于板块移动,海流产生改变,更引起气候巨幅的改变。严寒而干燥的气候使植物死亡,恐龙缺乏食物而导致了灭亡。
火山爆发说

火山爆发因为火山的爆发,二氧化碳大量喷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温室效应,使得植物死亡。而且,火山喷发使得盐素大量释出,臭氧层破裂,有害的紫外线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灭亡。
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安东尼奥-齐基基最近提出,造成恐龙大绝灭的原因很可能是大规模的海底火山爆发。
齐基基教授认为,白垩纪末期,地球上在海洋底下发生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从而,影响了海水的热平衡,并进而引起了陆地气候的变化,因此影响了需要大量食物维持生存的恐龙等动物的生存。他的理由是,现代海底火山爆发对海洋和大气产生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只是其影响程度比起6500万年前发生的海底火山爆发的程度小多了。
齐基基教授认为,过去,科学界对海底火山爆发的情况了解得很少,现在需要对这种严重影响地球环境的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他举例说,格陵兰过去曾经生长着茂密的植被,但是当全球性的海洋水温平衡变化以后,寒冷的洋流改变流向后经过了格陵兰,从此把这个大大的岛屿变成了冰雪覆盖的大地。这是海洋水温平衡变化对气候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典型实例。海底火山活动是影响海洋水温平衡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齐基基教授认为应该将海底火山的大规模爆发引起的海洋水温平衡变化作为研究恐龙绝灭问题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海洋退潮说

根据罗伯特-巴克的说法,海洋退潮,陆地之间相接壤时,生物彼此相接触或影响,因而造成某种类的生物绝种。例如袋鼠,袋鼠能在大洋洲这种岛屿大陆上生存,但在南美大陆上遇见别种动物就宣告灭亡。除了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以外,还有疾病与寄生虫等的传染与传播问题,恐龙有可能因此灭绝。
温血动物说

过去,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恐龙像其他爬行动物一样是冷血动物或变温动物,但是随着化石资料的不断增多,人们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有人提出,有些恐龙可能是温血动物。首先,他们认为有些恐龙行动极为敏捷,也不是像蛇一样在地上爬行,而是靠两条后腿在地面上跑动,其速度可达每小时20至90多公里。这就需要有强壮的心脏并且维持较高的新陈代谢,这些显然冷血动物是做不到的。其次,恐龙的食量都相当大,据推测,一头30吨重的蜥脚类恐龙,每天可能要吃掉近2吨食物,只有温血动物才需要这么多的能量。从食肉恐龙远远少于食草恐龙来看,这一点也是合理的。另外,还有一些身体较小的恐龙,它们身上覆盖着一层羽毛或毛发,这也是为了防止体温散失。其它方面,如骨胳的研究,也初步表明一些恐龙是温血动物。温血恐龙的说法一提出,就受到强烈抨击,但到底结论如何,目前还难下定论。
有些人认为恐龙是温血性动物,因此可能禁不起白垩纪晚期的寒冷气候而导致无法存活。因为即使恐龙是温血性,体温仍然不高,可能和现生树懒的体温差不多,而要维持这样的体温,也只能生存在热带气候区。同时恐龙的呼吸器官并不完善,不能充分补给氧,而它们又没有厚毛避免体温丧失,却容易从其长尾和长脚上丧失大量热量。温血动物和冷血动物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如果体温降到一定的范围之下,就要消耗体能以提高体温,身体也就很快地变得虚弱。它们过于庞大的体驱,不能进入洞中避寒,所以如果寒冷的日子持续几天,可能就会因为耗尽体力而遭到冻死的命运。但是,这种学说有一个疑点,那就是恐龙不都是那么庞大的,也不一定都不能躲进洞里避难,所以这种学说也已不完善的地方,
自相残杀说

自相残杀
因为气候问题,使植物大量灭绝,从而使以植物为食的食草龙渐渐灭亡,而肉食者,也因为没有了食物,而变得地疯狂,自相残杀而灭绝。(疑点:既然是植物灭绝导致了恐龙的灭绝,为什么吃昆虫等的杂食性恐龙亦一同灭绝了,而其他的一些动物却安然无恙呢?)
压迫学说

恐龙的数目急增,在植物有限的情况下,造成了草食性恐龙的灭绝,接着靠食用草食性恐龙为生的肉食性恐龙也因为食物的不足而跟着死亡。(疑点:何以恐龙会在历经了长达约2亿年的生态平衡之后突然增加?为此学说成立的重要关键,也直接地造成了许多学者对恐龙异常增产的原因的探讨。)
哺乳类进化说

在中生代后半,已有哺乳类的祖先生存。根据化石的记录,当时的哺乳类体型甚小,数量也十分有限,直到白垩纪的后期,数量才开始急速增加。推测它们属于以昆虫等为主食的杂食性,这些小型哺乳类发现恐龙的卵之后,即不断取而食之,最终导致恐龙的生育危机,导致恐龙灭绝。
物种的老化说

认为恐龙由于繁荣期间长达1亿6千多万年,使得肉体过于巨体化。而且,角和其它骨骼也出现异常发达的现象,因此在生活上产生极大的不便,终于导致绝种。
恐龙中最具代表性的迷惑龙,体长二十五米,体重达三十吨,由于体型过于庞大,使动作迟钝而丧失了生活能力。另外,三角龙等则因不断巨大化的三只角以及保护头部的骨骼等部位异常发达,反而走向自灭之途。
(疑点:并非所有的恐龙体型都如此庞大,也有体长仅一米左右的小恐龙。另外,也有骨骼像鹿一般,能够轻快奔跑的恐龙。但为什么这种恐龙也同时绝种了呢?而且,异常发达的骨骼等部位,在冷血动物体内,推测能够吸收外界的温度,也能放出体内的热,以调节身体的温度,具有非常有利的功能。由此,我对于恐龙因种的老化而绝种的说法表示怀疑。)
生物碱学说

这种学说认为恐龙繁盛的最后时期—亦即白垩纪,开始出现显花植物,其中某些种类含有有毒的生物碱,恐龙因大量摄食,引起中毒而死亡。因为,哺乳类能够藉味觉和嗅觉来分辨有毒的植物,但是恐龙却没有这种能力。
不过,含有生物碱的植物并非突然出现于白垩纪后期,在恐龙绝种的五百万年前已经可以见到。此学说未说明何以恐龙在这段期间内仍能生存。所以,这种说法也不能单独成立。
繁殖受挫理论

目前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地方陆续发现了古老爬行类的蛋化石,尤其是恐龙的蛋化石。按照形态结构,可以把恐龙蛋分为短圆蛋、椭圆蛋和长形蛋等种类。恐龙蛋的大小变化范围很大,蛋壳厚度及其内外部“纹饰”、蛋壳结构及其壳层中的椎状层和柱状层比例变化范围都存在不同的差异。为了深入开展恐龙蛋内部特征的研究,科学家已经采用了很新的技术和多种方法,如扫描隧道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偏光显微镜,CT扫描仪等等。近年来,我国科学家首次采用CT技术对山东莱阳出土的恐龙蛋化石进行了无损伤内部结构特征的研究,发现了山东莱阳的一些恐龙蛋化石具有其它方法无法观察到的恐龙胚胎。
气候骤变理论

根据深海地质钻探得到的资料,一些科学家认为在6500万年前的地球上的气候发生了异常的变化,温度忽然升高。这种变化使恐龙等散热能力较弱的变温动物无法很好地适应环境,引起其身体中的内分泌系统紊乱,尤其是造成雄性个体的生殖系统严重损坏。结果,恐龙无法繁殖后代,从而走向了最终的绝灭。
还有一种理论,虽然同样是认为气候骤变引起恐龙绝灭,但是推测的过程却不一样。这一派学者认为,在距今大约7000万年前,北冰洋与其它大洋之间被陆地完全隔开,并在最后的日子里,那咸咸的海水因各种因素的作用渐渐地变成了淡水。到了距今6500万年前,分隔北冰洋与其它大洋的“堤岸”突然发生了决口。大量因淡化而变轻的北冰洋的水流入其它大洋。由于北冰洋的水温度很低,这些“外溢”的冷水形成了一层冷流,使得地球大洋的海水温度迅速地下降了大约20度。海洋温度的下降又严重影响了大陆气候,使大陆上空的空气变冷。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也迅速减少,引起了陆地上普遍的干旱。陆地上的这些气候变化产生的综合结构就是,恐龙灭绝了。
气候骤变造成恐龙绝灭的一条可能的途径是严重影响恐龙的卵。一些科学家发现,在恐龙灭绝之前的白垩纪末期,恐龙蛋的蛋壳有变薄的趋势,说明在恐龙大绝灭之前有气候急剧变化造成的作用。我国的一些古生物学家也发现,在一些化石地点产出的恐龙蛋中,临近绝灭时期的那些恐龙蛋蛋壳上的气孔比其它时期的恐龙蛋蛋壳中的气孔要少,这很可能与气候变得寒冷干燥有关。
大气成分变化理论

白垩纪末期的恐龙大绝灭是生物历史上的一个千古之谜,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理论来试图解释其原因,但是至今没有一个让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定论。较为流行的的说法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的灾难导致了恐龙的灭绝,但是这一理论并不完善。因为恐龙是当时地球上最成功的动物,其丰富的多样性更是表现得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生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如果是小行星撞击造成的灾难引起了恐龙的灭绝,那么为什么鸟能够度过劫难而一直生存的现在呢?这不能不促使人们再去寻找其它的思路来分析恐龙绝灭的原因。
现代科学分析使我们了解到,在地球刚刚形成的遥远年代里,空气中基本上没有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却很高。后来,随着自养生物的出现,光合作用开始了消耗二氧化碳和制造氧气的过程,从而改变了地球上的大气环境。同时,二氧化碳一方面通过生物的固定以煤、石油沉积在地层里,另一方面也通过有机或无机的过程以各类碳酸盐的形式沉积下来。这种沉积是一直进行的。
有证据表明,恐龙生活的中生代二氧化碳的浓度很高,而其后的新生代二氧化碳的浓度却较低。这种大气成分的变化是否与恐龙灭绝有关呢?
众所周知,每种生物都需要在适当的环境里才能够正常地生活,环境的变化常常能够导致一个物种的兴衰。当环境有利于这一物种时,它就会兴旺发展;反之,则会衰落甚至绝灭。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水等因素,还包括大气的成份。那么,大气成份的变化会不会影响生物的生活呢?答案是肯定的。例如,人处在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环境下会有生命危险,而有些动物甚至比人对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更为敏感。
恐龙生活的中生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说明恐龙很适应于高二氧化碳浓度的大气环境。也许只有在那种大气环境中,它们才能很好的生活。当时,尽管哺乳动物也已经出现,但是它们始终没有得到大发展,也许这正是由于大气成分以及其它环境对它们并不十分有利,因此它们在中生代一直处于弱小的地位,发展缓慢。随着时间推移,到了白垩纪之末,大气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氧气的含量增加,这种对恐龙不利的环境可能体现在两个方面:1、恐龙的身体发生了不适,在新的环境下,很容易得病,而且疾病会象瘟疫一样蔓延。2、新的大气环境更适于哺乳动物的生存,哺乳动物成为更先进、适应性更强的竞争者。在这两种因素的作用下,恐龙最终灭绝了。而那些孑遗的爬行动物则是少数既能适应旧环境,又能适应新环境的少数爬行动物物种。
大气成分变化造成恐龙灭绝这一理论有两个出发点,一个是中生代的大气成份与现代不同。现代科学已能证明这一点。另一个是每种生物需要合适的大气环境才能生存。现代科学也不难对此进行验证。
远古时代的大气中几乎没有氧气,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很高。后来由于生物的出现,在光合作用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减少、氧气的含量逐渐增加的这一过程也许可以解释生物进化史中的很多现象。例如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这也是进化史中的一个难解之谜。大气成份变化也可以对此作出解释,因为动物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进行光合作用,它的起源落后于植物的起源,必须发生于大气中的氧气含量达到相当的程度时。因此,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必须以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做保障,而这一点已经被科学所证明。
因此,对于恐龙绝灭来说,小行星的撞击也许起了一定作用,但看来并非是最关键的因素。
除了上述的22种比较著名的说法之外,还有许多较鲜为人知的说法(如太阳黑子爆发、电磁扰动、地球磁场方向及强弱发生变化),至于哪一个才是最好的说法,全凭各人的想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没有一定的对与错,毕竟恐龙灭亡之谜还没有真正解开呀!
综合原因说

因为恐龙的灭绝只有在各种内外界因素共同作用下才会发生,所以这种理论认为恐龙灭绝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单一的原因很难导致恐龙灭绝,恐龙灭绝是多方面造成的。
但是无论当时发生了什么,至少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恐龙对所发生的事件无法适应或改变。如果它们能够适应或改变环境,那么,它们还会那么神秘地灭绝吗?
[编辑本段]恐龙灭绝的启示
不论以上的事情是否真的发生过,恐龙的全部灭绝都将是一个奇特的事情。好在我们现在获得了一些珍贵的恐龙化石,使科学家们的研究工作能够进行。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个谜会解开。同时我们应该知道,任何一种生物都要经历产生、发展、繁荣、灭亡的过程,就象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一样。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并不会因为那一物种庞大强盛而改变。恐龙灭绝了,随后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更多的更高级的生物把地球装点得更加美好。

我们人类,已在地球上生活了二三百万年,这段历史应当说不算短了。可是与恐龙的生存年相比较,那还只是一瞬间。
在中生代,地球曾经是一个恐龙主宰的世界,无论是平原森林还是沼泽,到处都可以看到恐龙的身影。它们在地球上一共生存了一亿三千多万年,可是,不知为什么,后来恐龙竟然绝灭了,一个不剩地、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了。这实在是一桩千古疑案。

一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科学家试图揭开恐龙断子绝孙的秘密,但总是不能自圆其说。随着自然科学中许多学科的相互渗透,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关于恐龙绝灭的说法。

有的科学家认为恐龙的灭绝是由于气候变冷。在白垩纪末期六千五百万年前,整个地球发生了广泛性寒冷,日温差增大,冷热季节交替明显。使习惯热带环境生活的恐龙,不能像蛇、晰蜴那样进行冬眠,又不像毛皮动物那样躲进山洞里避寒。恐龙是热血动物,没有御寒的外表和生理机能,因而无法抵抗和适应寒冷的袭击,最后被大自然毫不留情地消灭了。

有的科学家断言恐龙灭绝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大约在七千万年前,地球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使一些盆地隆起,浅丘开始出现,因而造成水枯林竭:同时海底变化,海平面下降300多米,亚洲、北美洲之间的陆地开始连接起来,大量动物迁移到恐龙栖息处,使食物供应发生困难,以至恐龙处于“断粮”地步,在严重的饥饿中逐渐死亡。

也有的科学家提出恐龙的灭绝是星球碰撞爆炸引起年。在白垩纪后期,有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猛烈与地球相撞。撞击时速度为每小时约10万公里,撞击时扬起了惊人尘土,尘埃飘浮在大气中,以至遮蔽了阳光,使地球上持续一段时间内一片黑暗,气温聚降,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植物枯萎,使“食物链”中断,恐龙纷纷死去。

还有的科学家推测,恐龙是吃了有花植物中毒而遭到绝灭的。恐龙生活在中生代,植物界的蕨类、苏铁、银杏、松、柏等裸子植物占统治地位,在这些植物中含有许多单宁酸,这些对恐龙并无损伤。但是,在一亿二千万年以前,最早有花植物出现了,这些有花植物组织内常常含有作用强烈的生物碱,对恐龙的生理产生不利的影响,有的生物碱——如马钱子碱等具有很大的毒性,恐龙大量吞吃了生物碱,毒素反应引起其严重的生理失调,导致死亡。

恐龙灭绝缘于种间竞争、种内竞争——这是另外一些科学家的认识。一种生物的活动,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危害到另一种生物的生存,因而出现直接或间接的竞争,这种竞争为“种间竞争”。如肉食、兽与草食、兽之间的竞争。在恐龙时代,出现繁殖力极强、在脑发达的肉食类动物,它们大量偷吃恐龙下的蛋,因而导致恐龙断子绝孙。(我国内蒙古、山东、广东等地均发现有恐龙蛋化石。特别是粤北始兴县发现世界上目前数量最多,保存最好、分别为34、35枚一窝的恐龙蛋化石,并发现有恐龙化石群。)同种类生物为了生存,互相攻击、吞噬为“种内竞争”。如霸王龙,是恐龙家族中的恶霸,它的头就有1.5米长,血盆大口长有利剑般的牙齿,能随意地吞噬其它草食性恐龙。恐龙有草食性和肉食性之分,有大小之分,大的长度达20多米,如在美国发现的恐龙长27米、中国四川发现的马门溪龙长22米、重四五十吨;中国云南禄半发现公鸡大小的恐龙,重则以两计。这种“一物降一物,弱肉强食”的现象,导致了恐龙的最终绝灭。

以上种种说法虽都有一定道理,但每一种说法又不能自圆其说,得不到科学界的完全肯定。如“恐龙吃了有花植物中毒而绝灭”,那么空中的翼龙、水中的鱼龙等,根本不吃陆地上的有花植物,为什么与其它恐龙同时绝灭呢?而鸭嘴龙、角龙等类群则在有花植物出现后反而更加繁盛了呢?总之,这些生物进化史上的奥秘,至今还没有完全被揭。
回答者:lycol - 经理 四级 8-3 22:40

据说是一个小行星撞到了地球上,引起地球环境改变,使得恐龙无法适应,恐龙因此灭绝.
回答者:风中的宙斯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8-3 22:43

在两亿多年前的中生代,大量的爬行动物在陆地上生活,因此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大地第一次被脊椎动物广泛占据。那时的地球气候温暖,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爬行动物有足够的食物,逐渐繁盛起来,种类越来越多。它们不断的分化成各种不同种类的爬行动物,有的变成了今天的龟类,有的变成了今天的鳄类,有的变成了今天的蛇类和蜥蜴类,其中还有一类演变成今天遍及世界的哺乳动物。

恐龙是所有爬行动物中体格最大的一类,很适宜生活在沼泽地带和浅水湖里,那时的空气温暖而潮湿,食物也很容易找到。所以恐龙在地球上统治了几千万年的时间,但不知什么原因,它们在6500万年前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突然灭绝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是那时留下的大批恐龙化石。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人们仍在不断地研究之中。长期以来,最权威的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据研究,当时曾有一颗直径7-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场大爆炸,把大量的尘埃抛如大气层,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恐龙因此而灭绝了。

小行星撞击理论,很快获得了许多科学家的支持。1991年,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发现一个发生在久远年代的陨星撞击坑,这个事实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点。今天,这种观点似乎已成定论了。

但也有许多人对这种小行星撞击论持怀疑态度,因为事实是:蛙类、鳄鱼以及其他许多对气温很敏感的动物都顶住了白垩纪而生存下来了。这种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恐龙死光了。迄今为止,科学家们提出的对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想已不下十几种,比较富于刺激性和戏剧性的“陨星碰撞说”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

除了“陨星碰撞说”以外,关于恐龙灭绝的主要观点还有以下几种:

一、气候变迁说。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

二、物种斗争说。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

三、大陆漂移说。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

四、地磁变化说。现代生物学证明,某些生物的死亡与磁场有关。对磁场比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时候,都可能导致灭绝。由此推论,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有关。

五、被子植物中毒说。恐龙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没有的毒素,形体巨大的恐龙食量奇大,大量摄入被子植物导致体内毒素积累过多,终于被毒死了。
六、酸雨说。白垩纪末期可能下过强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锶在内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摄入锶,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掉了。

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说,远不止上述这几种。但是上述这几种假说,在科学界都有较多的支持者。当然,上面的每一种说法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气候变迁说”并未阐明气候变化的原因。经考察,恐龙中某些小型的虚骨龙,足以同早期的小型哺乳动物相抗衡,因此“物种斗争说”也存在漏洞。而在现代地质学中,“大陆漂移学说”本身仍然是一个假说。“被子植物中毒说”和“酸雨说”同样缺乏足够的证据。因此,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还有待于人们的进一步探究.

恐龙灭绝原本就只是个假设,是因为没有恐龙演化的化石出土,但是现在有了啊
早在90年代末就有中华龙鸟化石出土,经中外多方认证研究,它已经是类鸟恐龙但体积较小
07年现在又在我国境内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发现二连巨盗龙的化石,当然经过2年时间研究核实才对外公布
二连巨盗龙长有鸟一样的喙和爪子,还有长长的尾翼,爪子和翅膀同时存在,翅膀很短,不能飞,有点像鸵鸟,但是它体型庞大,和我们之前所见过的那些大恐龙一样巨大。
所以鸟类是有恐龙演变而来的
由此可见不是恐龙灭绝了,只是我们还没有完全发觉它,因为6500万年实在是太长了,人类也是从无到有,恐龙的演化在继续或许它的部分演化为鸟另一部分演化为其他什么动物,目前还不得而知。
没有发现不代表没有,当然它的演化是为了更适应环境。
对了你如果是要写论文可以到网上找关于二连巨盗龙的资料,别老是停在旧观念上,学术也要与时俱进啊

如果恐龙是在瞬间灭绝的!那恐龙的化石周围应该还会别的动物的化石!
如果是小行星撞击的尘埃遮住那了太阳,那就会有大量植物死亡!那就会有大量的植物化石同时被发现!!可是事实不是这样的。
有一只恐龙进化成鸟了!这已经被大多数的科学家接受!
灭绝的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
陨石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说法也已经被科学家证明是错误的!
恐龙已经被证明是恒温动物!恐龙是冷血动物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
科学家已经找到了长有羽毛的恐龙化石,这意味着什么?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英国的科学家在研究全球气候的时候,在北极厚厚的冰层下,钻取到了六千伍百万年前的古植物化石,英国的科学家感到非常的不解,为什么在六千伍百万年前还生长着茂密的森林,而现在却是冰天雪地,是什么导致地球的气候环境有如此大的改变?
普京当上俄罗斯的总统时,俄国的科学家给普京写了一份报告,建议总统将俄罗斯的核武器拿到月球上消毁,炸毁月球,这样就会使俄罗斯冰封的土地得以耕种,石油得以开采,不再是冰天雪地的俄罗斯,而是四季开满鲜花。俄罗斯之所以这样的寒冷,地球之所以有一年四季的交替,以及北极与南极这样的寒冷,都是月亮惹的祸,俄罗斯的科学家已经证明是月球的引力导致地球的偏移,从而使阳光不能均匀的照耀大地,从而导致地球上的气候环境有如此大的差异。
天文学家在研究月球起源时,有三种猜想,一:月球是地球的姐妹,他们是在太阳系时同时诞生的;二:月球是地球的女儿;三:月球是地球的妻子。当美国的载人宇宙飞船登上月球时,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测检的结果要比地球古老2亿年时,这将证明月球只能是地球的妻子。
美国的天文学家最新的研究报告指出,在六千五百万年左右太阳九大行星运行轨道受到干扰,这又说明了什么?
假设在六千五百万年前,地球俘获了月球,使得地球发生了偏移,阳光不能均匀的照耀大地,从而使地球气候环境发生变化,从而使长着茂密森林的北极将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地球上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寒冷的天气把已经长有羽毛的这只恐龙更完善成一只鸟了!寒冷的天气会使已长有羽毛的恐龙长有更多的羽毛来抵御寒冷,寒冷的天气使食物缺乏,为了觅食,要扩大觅食面积,恐龙要飞的更远去觅食。寒冷的天气造成大迁徙!使飞翔得到加强与完善!只有月球才能使地球全球气候发生变化!

有关“恐龙”的资料

第一块恐龙骨化石是在1677年由英国牛津博物馆保管员罗伯特·普劳特发现并收藏起来的。此后的一百多年,又有不少探险者及学者陆续发现和研究了本属于恐龙的化石,但几乎均未被正确鉴定。

1841年,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根据一些大型爬行动物化石标本,首次提出“dinosaur”一词,该词来自希腊语“deinos”(意思是可伯的、恐怖的)和“sauros”(意思是蜥蜴),日本和我国学者译之为“恐龙”。

“恐龙”概念问世之后,学者们对所发现的恐龙化石做了细致的观察和鉴定,并开展了进一步的发掘工作。亚洲恐龙的发掘是在20世纪以后才开展起来的。我国最早的恐龙化石发现于1902年(黑龙江),以后又陆续在全国许多地方发掘出大量的恐龙化石,其中包括云南禄丰、山东莱阳、四川自贡、西藏、内蒙古等较为著名的恐龙化石埋藏点。禄丰和自贡还分别建立了恐龙博物馆,1991年还举办了“禄丰首届恐龙节”。中国堪称“世界恐龙大国”。

迄今全世界发掘出来的恐龙化石(包括骨、牙齿、皮肤、卵、粪便、足迹等,有2000多个,经鉴定,共计2目7亚目57科350余属800余种(有学者认为地球上生存过的恐龙数目在900—1200属之间),我国有80余属100余种。

现已发掘的最早的恐龙化石距今大约2亿3千万年。一般认为恐龙是从始鳄类中的假鳄类里分化出来的。最初的恐龙是一些两足性食肉恐龙,至三迭纪末期时,恐龙的演化支系基本建成,至侏罗纪晚期时,恐龙类大大发展,其种类和数量均超过三迭纪时的先驱,并成为地球上真正的统治者。还出现了广泛的适应辐射。

“恐龙”并不是分类上的术语,而是一个通俗名称。恐龙下设两个类群:

一、蜥臀目(蜥龙目)主要特征是组成腰带的骼骨、坐骨和耻骨三者间的结构形式与其它爬行动物相似,即为三射型或三放型腰带。下分两个亚目:

(一)兽脚亚目:霸王龙、恐爪龙、跃龙、细颈龙等。

(二)蜥脚亚目:梁龙、雷龙、禄丰龙、马门溪龙等。

二、鸟臀目(鸟龙目)主要特征是组成腰带的骨骼结构形式与鸟类相似,耻骨指向后方,即为四射型或四放型腰带,另外还具有前齿骨和颊肌。下分五个亚目:

(一)鸟脚亚目:禽龙、鸭嘴龙等。

(二)角龙亚目:原角龙、角龙、鹦鹉嘴龙等。

(三)甲龙亚目:结节龙、棘龙、甲龙等。

(四)剑龙亚目:剑龙等。

(五)钟头龙亚目:肿头龙等。

恐龙在距今6000—7000万年前的中生代晚白垩世——新生代古新世初期全部灭绝,这个在地球上生存了一亿多年的古动物类群神秘而不可思议地在地球上全部消失,引起众多学者对其原因的推测和解释,至今尚无定论。当今科学界中尚有一席之地的几种解释有:小行星撞击说(贝克莱理论)、周期性绝灭说(复仇女神说)、气候恶化说、群落演替说等,诸解释之所以未能被公认,主要原因是它们均不能自圆其说,不能尽善尽美地解释恐龙为什么在大约50~100万年的时间里全部绝灭了。

初中《动物学》课本上记述恐龙等很多爬行动物的绝灭的原因,属气候恶化说,是一种渐变论观点。质疑者认为恐龙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已形成了对各种环境相当的适应能力,否则早就被淘汰了。地球气候恶化应当是逐渐的、或是局部的,恐龙对此似乎也是可以慢慢适应的,或是可以避免的。中生代早、中期,亦有多次地貌及气候的重大变化,恐龙并未受到多大影响,即使地球气候恶化会导致恐龙死亡,也是局部的,全球各地并非都是这样,仍有一些小区域的气候没有多大改变,那里的恐龙不会与别处的恐龙“同时”灭绝。总之,恐龙绝灭的真正原因还不太清楚,相信会有一天揭开恐龙家族覆灭之谜。

近半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在恐龙的生物学特性方面,积累了一些资料。

恐龙的四肢(尤其是腰带)与哺乳类的相似(即可直立在身体下方,能在地面上“高视阔步”地行走或奔跑。一般大小的恐龙(体长几米至十几米)通常步距约2.75~5米,奔跑时可达5~8米;小型恐龙奔跑速度可达35~40公里/小时,较大的恐龙奔走速度可达15~20公里/小时,最慢的仅为3.5公里/小时。

多数恐龙为植食性,食量很大,体重数吨至数十吨的蜥脚类每天进食量百余公斤,甚至可达一吨以上,肉食性恐龙的种类和数量较少,据统计,每100只恐龙中,仅有3~5只是肉食性恐龙。

恐龙属卵生动物,少数可能是卵胎生。生殖时期,雄性常为争夺雌性而打斗,或是以委婉动听的喉音引诱配偶。卵径80~300毫米,卵壳厚2~7毫米,多借助阳光孵化,少数可能是象母鸡孵蛋那样来孵化。刚孵出的幼小恐龙有的发育比较完善,能自由活动;有的则发育不全,软弱无力,需由母体细心照料及喂养一段时间之后才能独立生活(如鸭嘴龙类因之又被称为“慈母龙”)。恐龙的寿命一般为几年至几十年,少数可长寿达百年之久。

科学家们通常认为恐龙是“变温动物”,但现在有些学者认为有些恐龙可能是“恒温的。”著名的美国古脊椎动物学家巴克研究认为:变温动物的能量转换速率低,骨头中的钙一磷交换场所一哈佛氏血管少,而温血动物的骨头中具有丰富的血管,以保证能量代谢的需要。巴克在比较了蜥蜴、恐龙和哺乳类的长骨磨片显微构造之后,认为恐龙可能已有了“恒温装置”。恐龙行走和奔跑时产生的热量,通常依靠长尾、长颈、体表骨板、扩大的鼻道、脑部大型静脉窦散热。

恐龙的体表具有鳞片,有的可能有羽毛或毛状皮肤衍生物,可能具有象鸟类那样丰富的色彩,特别是小、中体型的种类,幼体的颜色比成体更耀眼,大型的种类色彩则单调一些;生活在树林中的种类多杂夹着绿、棕或黄色,而旷野里的种类多为黑白图案。

许多人认为恐龙是巨大的、可怕的动物,这是不全面的。有的恐龙确实很大(震龙体长达42.67米),但有些恐龙则与鸡大小相近。

综合多方面的研究,恐龙的特征可记述为:

腰带有臼窝,Ⅱ~Ⅺ枚荐椎愈合;四足或二足直立在身体下方,趾骨着地行走,趾指端有爪或蹄3~5个;皮肤粗糙,被有鳞片或骨质甲盔;属变温动物,卵生(少数可能卵胎生);大多具牙齿,多为植食性,少为肉食性;头骨的结构与鳄类相似。

新近,在中国、美国等地均发现了属于新生代古新世初期的含恐龙化石的地层,有学者推测:恐龙最后“消声匿迹”的地方很可能就在中国的南方。目前传说“有人见到了活着的恐龙”,在科学界尚未获得真正的恐龙活体或尸体标本之前,这还是一个谜。


为什么恐龙会灭绝?
恐龙灭绝的原因如下:1、地壳运动。地球随着时代变迁,陆地会出现地壳运动,导致恐龙灭绝。2、气候原因。酸雨导致恐龙灭绝。白垩纪末期可能下过强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锶在内的微量元素被溶解,食物没有了,恐龙无法继续生存。3、火山爆发,导致恐龙没有生存环境而灭绝。

恐龙为什么灭绝?
恐龙是如何灭绝的?

恐龙是如何灭绝的?
恐龙是如何灭绝的?

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恐龙是如何灭绝的?

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恐龙灭绝的因素有很多,目前科学界还没有定论。但究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恐龙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或气候变化,所以灭亡了。恐龙灭绝,是指约65万年前的白垩纪所发生的中生代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是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6亿年之久。

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恐龙是如何灭绝的?

恐龙是真实存在的吗?如果是那么恐龙是如何灭绝的
4、彗星撞击加火山爆发:经过不断的研究,科学家们最终找到了确切的证据证明。在6500万年前,从有一颗巨大的彗星撞击到地上上面。通过内部震荡理论在彗星撞击的对面点出造成火山爆发。当然,这些都不足以使恐龙灭绝。真正使恐龙灭绝的,是这种火山在爆发之后,携带出了大量的厌氧菌,这种厌氧菌将氧气转化成...

为什么恐龙会灭绝?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霸王龙是怎么消失的
3、地球化学环境的不平衡 地球化学环境的不平衡导致了霸王龙的灭绝。一些专家学者经过研究后持这种观点。当时一些地质构造运动剧烈,极其不稳定。随着火山的喷发,生物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发生了变化,地球化学环境受到影响。当时生态环境中的稀土元素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这些物质的浓度已经达到足以杀死动植物的...

恐龙是怎么灭亡的
认为恐龙由于繁荣期间长达一亿数千万年,使得肉体过于巨体化。而且,角和其它骨骼也出现异常发达的现象,因此在生活上产生极大的不便,终于导致绝种。恐龙中最具代表性的雷龙,体长二十五公尺,体重达三十吨,由于体型过于庞大,使动作迟钝而丧失了生活能力。另外,三角龙等则因不断巨大化的三只角以及保护...

秀英区13036709839: 恐龙是如何灭绝的? -
闳宋丁硼: 恐龙灭绝的解释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一、气候环境使恐龙灭绝 三叠纪和侏罗纪时地球的气候非常温暖,湿润,四季不明显,植物非常茂盛,到处长着高大的银杏、蕨类植物,苏铁植物和松柏,这些植物都是植食恐龙最喜欢吃的,...

秀英区13036709839: 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
闳宋丁硼: 关于恐龙是如何灭亡的,各路专家理论上的假设很多,大致有如下诸条: 1·有些生物学家认为,在那个时候地球发生了地质上的造山运动.由于平地上突然长出许多高山,使得沼泽地大大减少,气候也随之变得不那么湿润温暖.恐龙的呼吸器...

秀英区13036709839: 恐龙究竟是怎么灭绝的? -
闳宋丁硼:[答案] 揭开恐龙灭绝谜底 本文原载于《北方周刊》 石破天惊——恐龙灭绝谜团被揭开 恐龙是如何灭绝的?这是多年来科学界争论不休的课题,从事中草药研究的沈阳华溪中医药研究院毕伟院长经过长期的研究考查,石破天惊地提出了,恐龙灭绝原因是...

秀英区13036709839: 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
闳宋丁硼: 空前的大灭绝 恐龙在地球上成功地生活了1.6亿年之久,而且曾是地球的主人翁和强大的统治者.可是,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它们突然在世界各地销声匿迹了.与恐龙一起绝灭的还有大量的其它生物门类和不同生态条件的动植物. 陆...

秀英区13036709839: 恐龙是怎么灭亡的? -
闳宋丁硼: 在距今2500万年至700万年前的中生代,地球上气候温暖,陆地上到处布满湖泊和沼泽,生息着许多种类的爬行动物,恐龙就是其中最著名的.恐龙在当时陆地上和湖沼中生活,大多数身体特别庞大,曾经在地球上称雄一时.然而,在地球发展...

秀英区13036709839: 恐龙是怎么样绝灭的?
闳宋丁硼: 恐龙在距今6000—7000万年前的中生代晚白垩世——新生代古新世初期全部灭绝,这个在地球上生存了一亿多年的古动物类群神秘而不可思议地在地球上全部消失,引起众多学者对其原因的推测和解释,至今尚无定论.当今科学界中尚有一席...

秀英区13036709839: 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闳宋丁硼: 恐龙在地球上成功地生活了1.6亿年之久,而且曾是地球的主人翁和强大的统治者.可是,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它们突然在世界各地销声匿迹了.与恐龙一起绝灭的还有大量的其它生物门类和不同生态条件的动植物.陆地上,鳄鱼,...

秀英区13036709839: 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闳宋丁硼: 恐龙在地球上成功地生活了1.6亿年之久,而且曾是地球的主人翁和强大的统治者.可是,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它们突然在世界各地销声匿迹了.与恐龙一起绝灭的还有大量的其它生物门类和不同生态条件的动植物. 陆地上,鳄鱼,...

秀英区13036709839: 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闳宋丁硼: 6500万年前,恐龙在逐渐消失.消失速度之快,令人吃惊.大概在上百万年内就统统消失了.以至于人们需要找出一些突然性因素,比如,大的自然灾害把恐龙灭绝了.前一段寄希望最大的小行星撞击说,终于破灭了.科学家已经找到了那次撞...

秀英区13036709839: 世界上的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闳宋丁硼: 恐龙曾经是地球霸主,它是一个大类,身躯庞大,力大无比,海陆空都有它的家属,可是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它突然灭绝了.传统的说法是由于那时地球变冷,食物短缺,与新生的鸟类,哺乳类的竞争中,它处于劣势,无法适应气候的变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